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_第1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_第2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_第3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_第4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卫生学,研究内容生产性毒物、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学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职业性伤害不良体位作业组织安排和管理质-量,分支职业毒理学职业生理学职业心理学职业流行病学人类工效学妇女职业卫生学职业卫生技术职业卫生管理学,常用职业卫生术语,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密闭空间:又称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职业生理学,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ATP-CP系列:ATP+H2OADP+Pi+29.3KJ/mol/LCP+ADPCr+ATP乳酸系列:无氧糖酵解乳酸+能量需氧系列:糖、蛋白质、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氧需(oxygendemand):劳动一分钟所需的氧量。氧债(oxygendebt):氧需和实际供需不足的量。最大摄氧量(maximumoxygenuptake):血液在一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氧债的产生,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中等强度作业: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属稳定状态下的作业(分级见表1-2)大强度作业: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氧债大量蓄积。极大强度作业:完全无氧条件下作业,氧债约等于氧需。,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1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19),脑力劳动的生理特点1.氧代谢高:重量占体重的2.5,氧耗占总氧耗的10;2.脑力劳动强度增加,耗能增加不明显;3.血液中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4.对缺氧敏感;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不能作为脑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指标。,劳动负荷的评价,(一)劳动类型,(二)作业类型1.静力作业(staticwork):静态作业肌肉等长收缩能耗水平不高,氧需不超过1L/min容易疲劳2.动态作业(dynamicwork):肌肉等张收缩能耗水平与劳动强度正相关不易疲劳通过工效学设计减少静力作业,静态作业持续时间与肌肉收缩力的关系,男子女子最大摄氧量(未经锻炼)3.3L/min2.3L/mi适宜负荷水平(耗氧量)1.1L/min0.8L/min以能量代谢计17KJ/min12KJ/min心率表示适宜水平不超过基础心率+40次/min,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1入门期2高效稳定期3疲劳期4终末激发期,昼夜节律,人在一天24小时之内,其生理机能有起伏性周期变化,工作中的错误发生率与一天24小时中人体机能的变化一致,PSI周期节律(“人体生物钟”)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Sensitive)好坏周期为28天。智力(Intellectual)高低周期为33天。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都存在着以23、28、33天为周期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盛衰循环性变化规律。,PSI周期节律,疲劳的一般规律累积效应:未消除的疲劳能延续到次日。当人们在重度劳累后,次日仍有疲劳症状,这就是疲劳积累效应的表现。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青年人比老年人休息恢复得快;体力疲劳比精神疲劳恢复得快;心理上造成的疲劳常与心理状态同步存在和消失。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机体疲劳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工作能力,连续进行作业,这是体力上和精神上对疲劳的适应性。工作中有意识地留有余地,可以减轻作业疲劳。,疲劳的累积效应,休息工间休息时间短,次数多静态作业疲劳所需时间相对较长重体力劳动需要休息时间长,次数多体力劳动强度不大但精神或运动器官特别紧张的作业-时间短,次数多休息方式重体力劳动安静休息轻、中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积极休息周末、节假日,职业心理学与职业接触因素,物理因素噪声:产生烦恼。妨碍注意力集中高温: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生产性毒物绝大多数毒物急慢性中毒时,经常出现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的症状生产性粉尘损害劳动能力,引起生理和心理紧张反应,职业心理学,职业紧张/工作紧张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急性紧张反应创伤后紧张反应慢性紧张反应,职业紧张来源、反应和后果,常见心身疾病内分泌代谢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精神性烦渴、肥胖症。神经系统:月经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痉挛性抖颈、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泌尿及生殖系统:遗尿、阳痿、激惹性膀胱炎、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关节炎、肌肉痛、颈臂综合征、腰背部肌肉疼痛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神经性厌食、肥胖病、神经性多饮、神经性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低血压病、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胸痛。皮肤:神经性皮炎、草麻疹、疹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多汗症。癌症,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压力,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三级预防预防紧张因素预防紧张反应进一步加剧相关疾病治疗、恢复,职业工效学,减少负重及用力机械化改善人机界面调节高度和角度人员的选择和培训更好地适应工作轮班作业尽量减少轮班作业缓解疲劳工间休息、年假、公休假劳动定额、个人防护等,工效学相关疾患,个别器官紧张视觉器官紧张发音器官过度紧张压迫及摩擦引起的疾患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强制体位及负荷过重有关疾患下背痛站姿和坐姿均可发生颈、肩、腕综合征主要见于坐姿鼠标手下肢静脉曲张长期站立或行走扁平足足部长期承受较大负荷腹疝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职业病理学生产性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整体与局部病变的多样性损伤与修复继发病损的干扰,职业病理学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变化,适应性反应的形态学表现细胞和组织的退行性变性实质细胞的坏死病理性再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原因: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职业病的发生条件和特点,发病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的健康情况职业病的特点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有特定的发病范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上缺乏特效治疗,法定职业病目录1957年14种1987年9大类100多种2019年-10大类115种2019年-10类132种三级预防一级(病因)预防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级预防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发现三级预防积极治疗,促进康复,工作有关疾病,特点:工作接触的有害因素不是直接的、唯一的因素。不是导致疾病而使疾病加重或增多。切断有害因素的接触,疾病可缓解但不可消除。常见工作相关疾病:行为(精神)和身心疾病: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环境空气污染其他,高血压、冠心病、腰背痛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呼吸道进入人体途径消化道皮肤,化学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化学毒物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物理因素:生产过程所必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压、气流)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电离辐射,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类神经征红外线角膜损伤白内障紫外线皮肤红斑水泡皮肤癌角结膜炎电光性眼炎激光视网膜损伤角膜损伤白内障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宇宙射线职业人群接触人群放疗病人原子弹核事故受害者急性局部和全身损伤死亡(事故)电离辐射损伤慢性皮肤伤造血系障碍(职业人群)远期致癌致(基因染色体)突变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屠宰、皮毛作业接触到炭疽杆菌畜牧业接触到布氏杆菌森林作业能受到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蜱叮咬森林脑炎医务工作者生物传染性病源物,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不良生活方式,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采光、照明、相邻工段有害因素的影响等)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中间体)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热分解)产品副产品夹杂物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雾)气态的物质气态液态物质蒸发,如有机溶剂固态物质升华,如溶磷产生磷蒸汽加温、搅拌、通气、超声、喷雾、增大表面积,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液态蒸汽冷凝液体喷洒烟金属蒸汽冷凝固态(直径C=O)、酯(-COO-)、羧酸(-COOH)、胺(NH2-)、酰胺(-CO-NH-),吸收、分布与生物转化,经呼吸道吸收,40%80%滞留于肺分布于富含脂肪的组织,包括神经系统、肝脏,血流充足的组织,如骨骼、肌肉肥胖者吸收多,蓄积多,排出慢多数可通过胎盘,经过母乳排出代谢转化与毒性密切相关主要以原型呼出少量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出多数半衰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天。,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皮肤-职业性皮炎,约占总例数的20%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多属于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麻醉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损害,少数有特异毒性呼吸系统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蛋白质变性引起损伤心脏有机溶剂引起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肝脏均有肝脏毒性。具有卤素或硝基功能团毒性更强。芳香烃毒性较弱肾脏肾小管功能不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四氯化碳急性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血液苯可损害造血系统,乙二醇醚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癌苯生殖系统大多数可通过胎盘,还可进入睾丸。有些对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不良影响,有机溶剂的预防控制与现场急救,无毒替代有毒,低毒替代高毒密闭化、自动化通风排毒、保证效果、定期维修个体防护职业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培训尽快脱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对症处理,生产性粉尘,无机粉尘分类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理化特性分散度硬度、溶解度、荷电性、爆炸性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直径1m沉降于大气道分岔处直径短时间间断接触脉冲噪声稳态噪声有其他危害因素单纯噪声,控制噪声危害的措施,无声代替有声,低声代替高声控制噪声源提高机器精度,减少摩擦、振动、撞击不同强度噪声源分开布置吸声材料吸声吸声体吸声尖劈控制噪声传播消声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隔声隔音室隔振、减振,通风除尘,吸尘罩局部排尘系统的组成风道除尘器风机形式适宜位置正确局部吸尘罩的原则要求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密闭吸尘罩局部吸尘罩类型旁侧吸尘罩接受式吸尘罩下部吸尘罩,摩擦阻力:空气流动时,沿风道长度上空气与风道内壁间的摩擦力及空气本身的粘滞性所产生的阻力局部阻力:空气流经某些异形部件时,由于流向和流速的变化而产生涡流、损失能量所造成的阻力,通风管道的设计原则,划分风道系统时,应根据气体的物化特性,混合后能够引起燃烧、爆炸或形成有害物质的排气,不得联成一个系统容易凝结的蒸汽不得与积聚粉尘的排气联成一个系统,以防毒或防尘为目的的排气应分别设置排气系统风道布置要与建筑和生产工艺相结合,尽量缩短管线,不妨碍生产操作,便于安装和检修,除尘系统的防堵措施和防爆措施,宜采用圆形截面风道风道宜垂直或倾斜装设,只能采用较小坡度或水平敷设时,风道中必须有足够的空气流速,水平风道不应过长风道最小直径一般不小于100mm,调节风量的闸阀采用斜插板阀核算通风量使系统中的可燃物含量不在爆炸范围内选用防爆风机有爆炸危险的通风系统,应设置防爆门,除尘系统的防腐措施,选择适当的抗腐蚀材料制作风道在风道内外表面刷防腐、防锈油漆或涂料对容易凝结的排气,沿空气流动方向做成坡度通风系统的吸尘(气)点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6个风道连接尽量平滑,减小角度,以减少局部阻力,除尘器,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离心力除尘器洗涤除尘器过滤除尘器电除尘器,气流组织原则及送、排风口的位置,新鲜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再与有害物质混合对只产生粉尘或已经设置局部排风的,应从上部送入新鲜空气避免气流短路送风口设在有害物质浓度低的区域,排风口设在有害物质浓度高的区域下送上排有害气体和余热工作场所上送下排无热源工作场所上送上排尽量少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职业卫生规章职业卫生标准,主要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地方性职业卫生法规,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19版)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试行),职业卫生规章,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51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49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定书面职业卫生方针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智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业场所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监测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材料和设备管理,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企业使用的主导原材料供应商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对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不隐瞒危害,进行公示,并采取各种方式告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有中文说明书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材料和设备管理,使用、生产、经营可能沉声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应有中文说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应用中文说明书不应将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嫁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加强外包管理不得接受不具备防护条件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加强对承包作业的管理有毒物品的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工作场所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装置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应急撤离通道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泄险区,工作场所管理,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储存场所设置警示标志核设施、辐照装置、放射治疗、工业探伤等使用强辐射源的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连锁和超剂量报警装置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志的设置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车间淋浴间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更衣室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定期向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履行告知,劳动合同中应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劳动合同中应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在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在醒目位置公布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告知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进行工伤、工伤申报和工伤保险待遇告知,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台账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应急救援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制定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标准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制度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建立符合要求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职业健康监护,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禁止使用童工给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适当岗位津贴对接触有慢性毒性化学品的劳动者开展医学随访离退休人员定期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设施完好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建立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目的和意义,概念:职业健康监护是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通过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连续监察,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及早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危害程度;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以便及时治疗和安置职业病人;为评价职业危害,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劳动者的健康损害提供依据和证据。意义: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及早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分布;科学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正确进行目标干预和健康促进;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提高管理水平;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程序,制订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委托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职业健康检查下一年度计划,签订协议书,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健康检查的人数、检查项目和检查时间、地点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供的材料: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检测数据,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检查机构汇总检查结果,提供检查报告:所有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禁忌症患者,有异常情况人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建议等。对有健康损害的劳动者,还应给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并明确载明检查结果和建议。,职业健康监护界定原则(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4.6.1已列入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危害因素,符合以下条件者应实行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1)该危害因素有确定的慢性毒性作用,并能引起慢性职业病或慢性健康损害;或有确定的致癌性,在暴露人群中所引起的职业性癌症有一定的发病率;(2)对人的慢性毒性作用和健康损害或致癌作用尚不能肯定,但有动物实验或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有可靠的技术方法,通过系统地健康监护可以提供进一步明确的证据,执行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3)有一定数量的暴露人群。4.6.2已列入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人健康损害只有急性毒性作用,但有明确的职业禁忌症,上岗前执行强制性健康监护,在岗期间执行推荐性健康监护。4.6.4有特殊健康要求的特殊作业人群亦应实行强制性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4.7.1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4.7.2接触需要开展推荐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原则上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监护;4.7.3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但在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4.7.4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和发病的特点及剂量-效应关系,应确定暴露人群或个体需要接受健康监护的最低暴露水平,其主要根据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个体累计暴露的时间;4.7.5离岗后健康监护的随访时间,主要根据个体累积暴露量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健康损害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的特点决定。,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4.8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4.8.1上岗前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1)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2)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4.8.2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