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1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2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3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4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nurbs曲面构造拼接及光顺的研究与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 创 性 声明 本人所 呈交 的学位 论文 是在 导师 指导下进行 的研 究工 作及 取得 的成果 。尽 我所 知 ,除特别加 以标注 的地方外 ,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 的研究成 果 。与我一 同工作 的同 志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 已致谢 。 本论文及其相关资料若有 不实之处 ,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者 签 名 :- 韭 兰 一 为 。 , ; 、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 明 本 人 圣 夔 益 一 在 导 师 的 指 , 下 仓 。作 完 成 学 位 论 、 。 知 识 产 权 归 西 安 理 工 大 学 所有 ,本人今后在使用 或发表该论文涉及 的研 究 内容 时 ,会注 明西安理工大学 。本人 作为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 ,同意授权西安理工大学拥有学位 论文 的部分使用权 (在 以下 “口 ”中标 明 ,同意 的划 “7 ” ,不 同意 的划 “x ,) ,即 : 本 人 提 交 的 印刷 版 和 电 子版 学位 论文 , 口 学校 可 以采用 影 印、缩 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 ; 口 学校可 以将 学位 论文 的全 部 内容编入 公开 的数据库进行 检 索 ; 口 学校可 以将 学位 论文 的摘要编入 公开 的数据库进行检 索 ; 口 学校可 以将 公开 的学位 论文或解密后 的学位论文作 为 资料 在 图书馆 、资料室等 场所 及校 园 网上 供校 内师 生 阅读 、浏 览 。 本人 学位 论文全 部或部分 内容 的公布 (包括刊登 ) 授权 西安理工大 学研 究生学 院 办理 。 (保密 的学位 论文在解 密后 ,适用本授权说 明)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奎迭.导 师 签” i o年 3 ” 了日 摘要 论文题 目: 学科专业 : 研 究 生 : 指导教师 : n u r b s 曲面构造 ,拼接及光顺 的研究与实现 机械制造及其 自动化 李英杰 李德信 签 名 : 签名 :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 的发展和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 ,曲线 曲面造型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 。非 均匀有理 b 样 条 (nurb s ) 方法作为 目前最有发展前景 的 曲线 曲面造型技术 ,也作为工业 产 品几何定义 的标准被广泛使用和研 究 。 本文对双三 次 nurbs 曲面 的拼接及光顺进行 了研 究 ,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 :(1 ) nurbs 曲面 的构造 ;(2 ) 双三 次 nurbs 曲面拼接 ;(3) 双三 次 nurbs 曲面光顺 处理 。 第一部分 ,即论文 中的第 3 章 ,对 于 nurbs 曲面构造 的研 究 ,采用插值 与逼近相结合 的方法 ,构造 了由曲面插值 、曲面逼近及误差分析 3 个步骤 组成 的 曲面造 型过程 ,获得一 种既能满足光顺性能要求 ,又能满足逼近精度要求 的 nurbs 曲面 的构造方法 。 第二部分 ,即论文 的第 4 章 ,对于两张双三 次 nurbs 曲面共边界拼接 的研 究 ,获得一 种两张双三次 n u rb s满足 了连续 的拼接实用算法 ,可 以将此方法推广到 n 次 n u rb s曲面 , 计算速度快 。结合本文给 出的两张双三次 nurbs 曲面共边界拼接满足 了连续的算法 ,获 得基于最 小二乘法 的三张双三次 nurbs 曲面共角 点拼接满足 了连续 的方法 ,使得两种算 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经实例证 明方法是可行 的。 第三部分 ,即论文 中的第 5 章 ,在对双三次 nurbs 曲面共边界满足 口连续拼接算法 的基础上 , 根据拼接 前后 曲面 的 曲率 图与 曲面 图的变 化 分析 曲面 的光顺 性 ,根据 结果 查 找 拼接后 曲面上 的 “ 坏 点 ”的位置 ,实现基于剪 力跃度 的局部 曲面光顺 的方法 ,通过微调邻 近 点的权 因子 的方法修 改 曲面 的光顺程度 ,方法直观 、速度 快 。 最后 ,对全文 的工作进行 了总结并提 出了进一步工作 的研 究方 向。 关键词 : n l jrb s 曲面 ,拼接 ,光顺 , 曲率 图, 曲面构造 s b stfa o t t itle :. s t u d y a n d r e a l iz a t io n o n c o n s t r u c t io n , f a ir in g a n d s mo o t h j 0 1n in g b e t we e n a d j a c e n t o f t h e n u r b s s u r f a c e m a j or:m eehanieal m anuf a eturing and a utom ation n s me : y in幻ie l i d ex in l i s ig n a tu re : s u p e l. v lso r : si gnature氛 卫沁三三 二 a b s tfa c t a lon g 初 th t h e ra p id im p rov em ent of m oder n in d u s仰a n d s ei一 t eeh , m od eling teeh nolo gy of cu r ve a n d sur i 五 ee a r e b eeom in g m or e a n d m ore m atur i t y . n on u n if o r m r a t ion al b 一 s p lin e ( n u r b s) 15 beeom ing the m os t ou t looks m odeling tech n ology . it ha s been specif i ed a sa s t a n da r d of i n dust r i al p roduets geom et r y descr i ption m ethod a n d ha s been w idely used a n d rcco rnrqen d cd . t h e f a i r ing a n d sm oo而 ng jo而 ng bet w een a d jaeen t of bieubie n u rb s su r f a ees a r e st u died.t he m a i n eon t en t i ncludes t h e f o llo诚 ng f o u r pa r t s, (1) the eonst r uetion of t h e n u r b s sll rf a ces,(2) t h e joining bet w een a d jacen t of bieu b ie n u r b s surf a ees,(3) t h e f a ir ing a n d sm o o t h in g o f b ieu bic n 工 jr b s su rf a ees. in t h e f i rst p a r t,t h e ch a pter 3 ,u sin g su r 五ce in ter p o la t e d ireetly , f a ir n ess o f th e su r f a ee eo u ld n o t b e g u aranteed . a n ew m et h o d o f su rf a ee reeo n str u etio n w h ieh eo m b in e th e in t er p o la t io n初 t h app r o x im a t ion 15 p r e sen t ed ,a nd a n alg or i th n飞eom p o sed o f in i tial su r f a ee co n st r uc t io n o f p a r tia l in ter p o la t io n ,su r f a ce a pp ro x im a t ion o f a l l g iv en d a t a a nd er r or a naly sis h as b een realized . in t h e p a r t t wo ,ch a pter 4 ,jo in i n g b et ween t wo b ieu b ie n u r b s su rf a ees w h ieh h av e t h e sa me bou n d柳a r e st u died, a n d a use彻 algo五 th m w hich sa t isf y 0 2 。 on n eetivit y 15 intr o duced. a lt h o u gh it 15 b ased o n b icu b ic n ijr b s surf a ce, it ea n b e easily im p ro v ed to h ig h d eg r ee w hich ea n b e u sed初 dely . t he a l gor i th m 15 sim p licit y a nd ra pidly f o r caleu la t ion s. t he r e alistie ex per i m en t d a t a a n d 小e 也eo巧 a r e re免re n eed .腼e价 c t iv e m e出od o f 0 2 eon neetiv it y o f 而 ee b ieu b ie n u r b s su r i 滋ees w h i eh h a ve t h e s田盯e eo m er 15 o b ta i n ed . f t also ref e ren ees t h e m eth o d of tw o n ijr b s surf a ees joi ning a n d ba s ed on spaee pro j ection of eont r ol poi nts. it ea n be p r o v ed t h a t a l l a l g o r i thm s a r e f e a s ib le. t he th lrd p a r t o f p a per , ch a pter s,f o eu s on t h e b o u nd ary af t er t h e su r f aees h a d b een join i ed.t h e eu r vatul re m a p ping a n d t h e line一 f r a me m 即 of t h e surf a ces a r e produeed.in ter ms oft h em t h e sm oot h ing at tr i bu t es ofbou n dar y 15 a n al yzed.it,5 explicitly , ef f e etive a n d sub j ective. 111 人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s f o r t h e ob j eeti ve de t eetion ofsm oot h i ng, t h e shea r i ng f o r e e degree 15 used t o de t eet t h e ba d p o i n 七 认忆 ch 15 k no 帅a s t h e n o n一 s mo o 而 ng p o in t , a nd a sm o o t h ln g w ay b a s e d o n it 15 i n t rodueed.t h e sur i触 ee ea n be sm oot h ed by m ea n s of eha n gi ng t h e va l ue of w eig h t w hich nea r t h e b ad p ein t. t he m a i n eo n elu sion s o f t h e d isser t a t io n a r e g iv en in t h e la s t eh a pter , in a dd ition to d irec t io n o f n ex t r e search es. k 盯 w or d s:n u r bs su r f a ce, join i ng, sm oot h i ng, cu r va t u r e m appi ng, sur ilee eonst r uc t ion y v 绪 论 1.1 曲线 曲面造型技术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几何连 续性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3 曲面光顺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4 论文 的研 究 内容 、 目的及结构安排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4.1 研究 内容和 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4.2 内容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理 论 基 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1 曲率 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1 .1 主 曲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 .2 高斯 曲率 、平均 曲率和绝对 曲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nurbs 曲线 曲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1 nurbs 曲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2 nurbs 曲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3 几 何连 续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 .4 2 , 5 2.3.1 参数连续性与几何连续性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3.2 参数 曲线 的几 何连续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2.3.3 参数 曲面 的几 何连 续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曲线 曲面 的光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巧 2.4.1 曲线 曲面 的光顺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2.4.2曲线 曲面光顺 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本章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3 nurbs 曲面重构 的整体插值 与逼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3.1 曲面插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户 洲内j . 气j 八西o 了,乙 l ,l 气乙,一,一勺,j 3.1 .1 nurbs 曲线 插 值 3.1 .2 nurbs 曲面插 值 3.2曲线 曲面 的逼近 3.2.1 曲线 的最 小二 乘逼近 3.2.2 曲面逼近 . . . . ., . 桃实 勺 3 . 3.4 本章 小结 4 双三次 nurbs 曲面 的拼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3 4 3 4 4 5 5 0 5 0 5 1 5 2 5 6 4.1 算 法 原理 4.1 .1 两张双三 次共边 界 nurbs 曲面光滑拼接 满足 g 2连续 4.1 .2 三 张双三 次共边 界 nurbs 曲面光滑拼接满足 g 2连 续 4.2 算法 实现 4.2.1 两张双三次共边界 nurbs 曲面光滑拼接 g 2连续 的实现 4.2.2 三张双三 次 n u r b s 曲面共角点 g 2连续 的实现 . . . . . . 锹实 q 4 . 4.4 本章小结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双三次 n u r b s 曲面 的光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7 5.1 拼接 曲面光顺 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7 5.1 .1 曲率 图的生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5.1 .2 基 于 曲面 曲率 图的光顺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0 5.2 基于剪力跃度 曲面局部光顺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5.2.1 光顺方法 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5.2.2 实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9 5.3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0 6 论 文 的总结和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6.1 全文 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6.2 研 究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 攻读硕士期 间发表的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9 丁绪论 绪论 曲线 曲面造型技术发展 曲线 、曲面造型是 cad/ c a m和计算机图形学中最活跃 、最关键 的学科分支之一 。从飞 机、汽车、船舶 、叶轮的流体动力学分析,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皮鞋等的三维打样和款 式设计 ,以及 自然景物模拟 、地理资源描述 ,到人体外貌和 内部器官的 c t扫描数据 的重 构,还有科学计算 中的应力、应变 、温度场 、速度场 的直观显示等等 ,无不需要强有力 的 曲线 、曲面造型工具 。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 cag d ) 是随着现代 工业 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与发展起来 的, 是对现代工业 的发展起着 巨大推动作用 的一 门新兴学科 。它 的产生和发展推动 了计 算机辅助设计 与制造技术 的迅猛发展 ,而 cad/ca m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水平 己经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科技现代化水平 的重要标志 ,因 此 ,以g d与一个 国家 的发展水平和该 国工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 以g d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产品的几何形状 ,工业产 品的形状有些是 由初等解析 曲 面组成 (如平面、圆柱面、球面、圆锥面等 ),这类形状可以用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方法 完全表达和传递其全部形状信息 ; 而有些不 能 由初等解析 曲面组成 ,例如飞机 、汽车 、船 舶的外形 ,这类形状不能单纯用画法几何与机械制 图的方法表达清楚。1963 年美 国波音 飞机公司的 fergu s on,首先提 出将 曲线 曲面表示为参数的矢函数方法,并引入参数三次 曲线 。从此 ,曲线 曲面的参数化形式成为形状数学描述的标准形式 。196 4年美 国麻省理 工学 院的 coon s发表一种具有一般性 的 曲面描述方法 , 给定 围成封 闭 曲线 的四条边 界就可 以定义一块 曲面 ,但这种方法存在形状控制与连接方面的问题 。19 7 1 年法 国雷诺汽车公 司的 be z ier 提 出一种 由控制 多边形设计 曲线 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简单 易用 ,而且漂 亮地解决了整体形状控制 问题 ,但 be z ie r方法仍存在连接 问题和局部修改 问题 。gordon 和 r i e s e n fel d于 197 4年将 b 样条理论应用于形状描述 , 提 出了 b 样条 曲线 曲面 。 它较成 功地解决了局部控制 问题 , 又轻而易举地在参数连续性基础上解决 了连接 问题 。 但随着生 产 的发 展 ,b 样 条 方 法 存 在 不 能精 确 表 示 圆锥 及 初 等 解 析 曲面 的 问题 。1975 年 美 国 syracu s e 大学 的 ve r s p r i l 首次提 出有理 b 样条方法 。后来 由于 p i e g和 t i ll e等人 的工 作 ,终于使非均匀有理 b 样条 (n u rb s) 方法成为现代 曲面造型 中最为广泛流行 的技术 。 nurbs 方法 的出现不但解决 了 自由曲线 曲面与初等解析 曲线 曲面描述 的不相容 问题 , 并克服 了 be z ie r 、 b 样条方法 的不足 ,同时权因子和非均匀节点矢量使得能够对 曲线 曲面 的形状进行更加有效地控制, 而且能够使得在一个系统中严格地 以一种统一的数学模型定 义产品几形状 ,使系统得 以精简,易于数据管理 ,便于工程人员使用 ,同时提高 了曲面造 型能力 。国内外学者通过多年来 的研 究 ,从研究领域来看 ,曲面造 型技术 己从传统 的研究 曲面表示 、曲面求交和 曲面拼接扩充到研究 曲面变形 、曲面重建 、曲面简化 、曲面转换和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曲面等距性 。传统 的 nurbs 曲面模型仅允许调整控制顶点或权 因子来局部改变 曲面形状 。 一些简单 的基于参数 曲线 的曲面设计方法 ,如扫掠法 、蒙皮法 、旋转法和拉伸法也仅允许 调整生成 曲线来改变 曲面形状。随着造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 自由变形 (ffd ) , 一 2 、基于 弹性变形或热弹性力学等物理模型的变形法 、基于求解约束 的变形法 3 j、基于几何约束 的 变形法等 曲面变形技术 4 。曲面重建和 曲面简化 目前也是 国际热点之一 s 1 。 在 国内,对 nurb s方法 的研究始于 孚 0 年代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 n u rb s方法作 了 系统 的研究 ,发表 了大量论著 ; 施法 中撰 写 了有关 nurb s的专著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 非均匀有理 b 样条 8 1,朱心雄撰写 了有关 nurb s的专著 自由曲线 曲面造 型技术 9 , 。 与此 同时 , 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也深入探 索 了 nurbs 的理论和应用 , 取得 了 重要 的成果 。 在 nurb s曲面设计系统与多项式 曲面系统之 间的数据传递 、曲面拼接和无纸 化生产工艺 中,存在着微分运算繁琐 费时、积分运算无法控制误差 的局 限性 。这就要求 同 一张 曲面可 以以不 同的数学形式表示 。近 几年 ,国内外许 多高校 及科研机构 都对 nurbs 方法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并取得 了不少新 的研究成果 。 近几年来 ,国际图形界对 曲面转换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 : n u r b s 曲面用 多项式 曲面来逼 近的算法及收敛性; bezie r曲线 曲面的隐式化6 , 及其反问题; consur f飞机设计系统的 b a n曲线 向高维推广 的各种形式 比较及相互转化 ; 有理 be z ie r曲线 曲面 的降阶逼近算法 及误差估计 月 ; n u rb s曲面在三角域上 的互相快速转换 。 随着工业生产 的发展和需求 , 形成 了一种其他学科技术方法被 引进 到计算机 图形学 中 来的融合趋势 。 能量化优化法是 曲面形状 的改变服从物理准则 , 通过在符合几何及非几何约束条件 的 情况 下 寻找具 有最 少物 理变形 能量 的 曲线 曲面 。早期 加拿 大学者 te r z叩o u los 等用 l a gra n ge 方程建立物理能量模型 。moretonn 利用能量优化方法 ,以曲线 曲面 的 曲率变化 为 目标 函数 ,求解用 bezie r方法描述 的三边 、四边 网格蒙面 曲面 。ha g e n和 leon 等人在 能量模型选择、 能量 曲线 曲面等方面都作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l 0 j 。国内能量优化法曲面造 型方面 ,彭芳瑜 、周云飞等人提 出了基于能量法 的截面 曲线 自动形状修改算法 , 一 1 3 , 。 基于偏微 分方程 (pd e) 的 曲面造型方法是使用一组椭 圆偏微分方程构造 曲面 。此方 法构造 曲面简单易行 , 所得 曲面 自然光顺 , 可通过方程 中的一个物理参数来调整 曲面形状 , 于功能 曲面的设计 。pde 曲面形状完全 由边界条件确定,所需形状参量较少 ,可 以降低计 算耗费 。船体、飞机 、螺旋桨叶片等外形都可用 p d e 方法构造 。 流 曲线 曲面造型方法是根据流体力学 的原理 , 依据运动物体所产生的阻力来设计物体 的外形 ,这样设计 出的物体外形不但美观而且运动 中所受的阻力减少 。 小波分析是 fo u r i e r分析 的突破性发展 ,它既是强有力 的分析技术 ,又是一种快速 的 计算工具 , 兼具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 小波是刻画数据 内部相关性结构的有力工具 , 在数据压缩和逼近 方面具有 强大威力 。 近年来 ,小波分析在计算机 图形学 中获得 日益广泛 的应用 。fr i n k e l is t ei n和 sa l esi n研 究 了闭区间上小波 的多分辨分析理论 。研 究 了 b 样 1 绪论 条 曲线和张量积 b 样条 曲面 的多分辩率表示及其在多分辨编辑中的应用。lo u n b e r y 将多 分辨分析及小波理论推广到任意拓扑类型的曲面 , 4 。eck 等给出了将多分辨分析 ( m r a ) 用于任意网格 的 lo d(level一 。 f一 deta过) 逼近方法i , 5 ,使得任一多面体和 网格 曲面均可 用多分辩率表示 。近年来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课题 “ 小波分析在大规模散乱点数据可 , 视化 中的应用 ”,中科院计算所 以d 开放实验室研究课题 “ 小波分析在三维医学 图像重建 中的应用 ”等一些部 门都在做相关 的研 究 , 5 , 。 1.2 几何连续性 问题 在工程实际中所面对的几何形体往往十分复杂 , 只用一张参数 曲面难 以实现 , 通常将 几何形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部分, 然后每一部分分别用一张参数 曲面来拟合 , 再依 据一定的光滑拼接条件将它们整合起来 以形成 “ 光滑 ”的 曲面 ,这 是 cad/ c 枷 曲面造型 中 的曲面设计的典型方法 ,即分片构造法 。 人们借助微分几何理论对 以d/ c a m造型中普遍使 用 的 “ 光滑 ”概念进行 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使几何连续与切 向量 (切平面 ) 连 续,曲率连续与密切面连续等几何概念完整联系起来 ,从而在 cad/ c a m曲面造型 中促使 毛n 参数连续逐渐被 g n几何连续所取代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以g d大师 s. a. c。 。 ns 和 p. bezier 都 曾研究过具有切平面连续变化 的几何连续 曲面 , 而真正引起人们对几何连 续性浓厚兴趣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b. a. ba r sky 1 6 j 于 198 1年提出的一种新的 样条: bet a样条 的定义及几何连续 的概念 ,和 j. ka h ma n n 7 一 l s j 于 198 2年发表 的论文 中提 出用杜潘标形描述相邻 曲面 片之 间的 曲率连续性 。ka h m a r m的工作是 cag d曲面 几何连续 性研 究 中的重要进展 , 在此之后人们如何定义 曲面 的二阶几何连续达成 了一致 的意见 。随 后,1985 年 t. d. derose 1 的 提出几何连续性是与参数选择无关的一种度量,对 g ” 连续的 曲线存在一个参数变化 ,使其成为c ” 连续 ,因而几何连续描述 的是 曲线 内在的性质 。将 几何连续与双参数变化联系起来 , 便将几何连续的概念推广到 曲面 , 得到高阶几何连续的 概念 。1984 年 ,德 国的 oberwolfaeh 召开的 ,t surfaees in cagd ”国际学术会议上几何 造型大师 r. e. ba r n h in 2 0 1 提 出了八个有关 曲面研 究的公开 问题 ,其 中,几何连续性 问 题,封 闭曲面 的构造 ,矩形 曲面片与三角 曲面片的混和 使用 。这三个 问题 的核心技术是几 何连 续性 。在 ieee computer graphies and appli。 ations 杂志 一 993 年 的 以 gd 专题 论述 上 ,ar 1 zona 州立大学的 niezson汇 , , 提 出了 eaed 的十大前沿 问题 ,将几何连续性 、散乱点 曲面重构 、nurb s等作为重 点 问题介绍 。并且 ,herron 指 出,用 自由曲面工具基于参数连 续性构造 闭曲面是不可能的,然而基于几何连续性则成为可能,因此,研究 自由曲面的几 何连续性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广 阔的应用前景 。g.fa r in 2 2 j 也 曾指出曲面的几何连续性 是活跃 的研究领域 ,因为 曲面远 比曲线要复杂得多,而且重要得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至今 , 自由曲面 的几何连续性一直是活跃 的研究领域 。 目前 , 对于 be z ier 曲面 的光滑拼接 2 3 一 2 4 j 问题 的研究 己经趋于完美 , b 样条 曲面 的光滑 拼接 2 5一 2 司 的研究也有了很大得进展 。但是,对 nurbs 曲面拼接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 ,这是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 3 曲面光顺技术 随着现 代科技进步 , 工业发展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工业生产 及旧常生活 中产 品的外形 光顺性有 了更高地要求 。尤其是在工程设计 中,在 cad/ c a m中设计模具 的几何模 型 时,可 能 由于权 因子或控制顶点设置不当或其他原因, 都会或多或少 出现生成 的形状与想像 的有 差别 ,为 了将差别减小到最小 ,为 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者的要求,所 以需要对得到 的 曲 线 曲面进行光顺处理 。 曲线 曲面光顺研 究大概始于上世纪 6 0年代初 。国际上 , 曲面光顺处理最早 是采用最 小二乘法用于船 体数学放样 。1969 年 ho s a k a l z 7 在能量极值 的基础上最早提 出了用于空 间 三次参数样条 曲线光顺和网格光顺的能量法 。 国内最早是 由苏步青 z s 于 1974 年开始研究 。 1974 年,山东大学在船体数学放样中提出了圆率光顺的概念。1977 年,忻云龙提出了网 格基样条法 ,该方法是基样条法在二维场合 的拓展 ,是一种 曲线检查 ,曲面修改的方法 。 但是该方法存在检查与修改的结果不一致 , 光顺 的过程要反复检查修改, 耗 时的缺 点。 19 7 8 年,董光 昌 绷提 出了 “ 回弹法 ”。1983 年 ,k j ell a n d e r 工 3 0一 川提 出了一种三次参数样条 曲线 和双三次参数样条 曲面局部光顺 的方法 ,同年 ,no w a c k i和 reese 3 2 提 出用薄板应变能量 作为曲面光顺 的准则 , 此方法被公认为是一个 比较合理的准则, 但是构造此准则的算法较 困难 。fa r i n 3 3 j 提 出一种通过节点删除与插入对 b 样条 曲线光顺 的方法 。1 987 年 ,lott 3 4 等提 出了 b 样条 曲面光顺 的能量法 。1990 年 ,ra n d o和 ro u lie r 3 5 , 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