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位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保有明代海防抗倭设 施体系,是在卫所制度框架下形成的防御性设施,具有很高的史证价值。如何对 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遗产资源的属性特征和本文研究目的,将蒲壮 所城界定为历史村镇范畴下的一种防御性乡村聚落类型,将单一的文物保护扩展 到综合的文化遗产保护。 然后从制度、空间和社会三方面,总结了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生成和发展变 迁的动因。同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从聚落的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形态两 个层面切入,揭示这一基于军事功能出现、兼顾日常聚落生活环境营造的防御性 聚落的规划布局特点。 最后,在当今的历史环境条件下,面对聚落功能转换、空间规模扩大和社会 功能重构等多重问题时,提出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运用多学科的保护方法,从历 史环境构成要素的整体性保护、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发展三方面提出整体性 保护的策略,并借此为此类型军事聚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卫所制蒲壮所城军事聚落整体性保护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p u z h u a n gs u o ”,a sa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a lr e l i cp r o t e c t i o nu n i t , l o c a t e si nc a n g n a n c o u n t y , z h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 i tr e m a i n st h ec o a s t a ld e f e n s es y s t e ms i n c em i n gd y n a s t y a sp a r to ft h ed e f e n s es y s t e mf r a m e w o r ka n di sc o n f i r m e da sh i g hh i s t o r i c a lv a l u e p r o t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w h i c hb e c o m e st h ef o c a lp o i n to ft h i st h e s i s d u r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 ,“p u z h u a n gs u o i sf i r s t l yd e f i n e da sad e f e n s i v ev i l l a g e t y p ed u et oi t s h i s t o r i c a lh e r i t a g ea t t r i b u t ea n dr e s e a r c hp u r p o s ei nt h et h e s i s m o n a d i c a lp r o t e c t i o no fc u l t u r a lr e l i cs h o u l db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oai n t e r g r a t i v e p r o t e c t i o ns t a g e t h e nt h et h e s i sc o n c l u d e st h eg e n e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a s o no f p u z h u a n g s u o ”m i l i t a r ys e t t l e m e n tf r o m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s p a t i a la n ds o c i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s m e a n w h i l e ,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s i t es t u d y , t h e s i st a k e st h ee x t e r n a la n di n t e r n a ls p a t i a lp a t t e m 弱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s a n dr e v e a lt h ep l a n n i n gs t r u c t u r eb a s e do nb o t hm i l i t a r y f u n c t i o na n dd a i l yl i v i n gr e q u e s t i nt h ee n d ,d u et o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i n t e r g r a t i v ep r o t e c t i o nc o n c e p ti s r i s e d c o n c e f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p t a t i a lg r o w t h a n ds o c i a lf u n d a m e n t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u l t i s u b j e c tp r o t e c t i o nm e t h e d sw i l lb ei n t r o d u c e di nh i s t o r i c a l , 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w a y st or e a l i s eai n t e r g r a t i v ep r o t e c t i o ns t r a t e g y a n dt h i sw i l l s o m e h o wp r o v i d e sr e l e v a n tr e f e r e n c e sf o rm i l i t a r ys e t t l e m e n tr e s t o r a t i o ni nt h ec a s e k e yw o r d s :t h es y s t e mo fw e i s u o ;p u z h u a n gs u o ;m i l i t a r ys e t t l e m e n t ;i n t e r g r a t e d p r o t e c t i o n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致谢 漫漫学生生涯即将结束,此刻,心绪即兴奋又有些许不舍。回望八载求是园 生涯,这3 年的研究生阶段相对短暂却又最为重要,人生在这一短短的时间内获 得了丰富的历练,自己也由青涩到成熟,由迷茫到坚定,获益匪浅。 到了说感谢的时候了! 由衷感谢我的导师华晨教授。自本科五年级起,从专题化、毕业设计到研究 生毕业论文,都是在华老师悉心指导下,得以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华老师 的渊博学识、儒雅教风和稳健处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耳濡目染,令我获益 良多。 感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蒲壮所城文物保护规划整个项目组的成 员。在连铭、顾哲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在高宁、张彦芝、王颖芳、任浩、肖作鹏 等同学共同努力合作下,在蒲壮所城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的大力协作配合 并提供大量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也使我的论文能够顺 利完成。 感谢葛丹东、高宁、黄杉、李利等师兄师姐在学习和生活中提供的指导和关 照。感谢同门周轶男、马倩,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互支持和帮助,建立起良好 的师门友谊。 感谢为评阅本文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和学者。 最后,当然要感谢来自家庭的支持,感谢父母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和引导, 以及给予我的理解和信任!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引言 为稳步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文物的保护工作,有效延续和保 护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空间” 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保护苍南县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合理、 适度地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蒲壮所城文物保护规划。 本文研究即源于此课题项目。 蒲壮所城为明代抗倭名城,地处浙江省苍南县海滨玉苍山支脉龙山山麓。 1 9 8 9 年公布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9 9 6 年1 1 月2 0 日,国务院关于 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蒲壮所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编号1 3 9 ;2 0 0 6 年5 月2 5 日,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壮士所城、白湾堡和巡检司遗址被批准合并入蒲壮所城 文物保护项目,合并序号7 因而,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蒲壮所城实 际由蒲壮所城、壮士所城、白湾堡和巡检司遗址等四处文物组成。在国务院关 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将壮士所城、白湾堡和 龟峰巡检司遗址被批准合并入蒲壮所城文物保护项目,其基本原因也在于这些文 物是蒲壮所城为中心的抗倭设施体系的一部分。因而,以蒲壮所城为中心的抗倭 设施体系的保护规划是此次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吴良镛教授在广义建筑学中指出:“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后来的村 镇和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聚居的存在和重要性一一只有单个建筑的概念,而没 有聚居的概念,似乎不可能完整地解释历史上人类的建筑活动。”【1 1 本文正是从 聚落整体切入,选择“军事聚落”这一独特对象作研究,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及历 史条件下由其所承载的人类聚居活动。 本文选取明代海防蒲壮所城抗倭军事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拟从军事聚落整 体的视角出发,对卫所这一别具特色的地理单元2 1 ,基于军事功能出现、兼顾日 常聚落生活环境营造的特殊聚落形态的整体规划布局特点进行研究、归纳,并在 推动历史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前进的条件下,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从现实意义来看,蒲壮所城抗倭军事聚落保存有明代抗倭设施体系,二中心 所城、二城堡、一寨、二巡检司和十八座幅射分布的烽堠、台组成,其设施体系 遗存在浙南沿海地区结构之完整、覆盖之广,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详实的实物史 料,具有很高的史证价值。相关研究能有效延续和保护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 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文物的保护工作。 从理论方面看,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我国其它地区类似防御性军事聚落的 探析及整体性保护提供一个较为典型的研究案例,使之在保护规划的类型、内容 及方法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推动我国相关文物保护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为最终目的。 1 3 概念使用及其界定 聚落一一是一种具有行政建制单位性质的社会组织,计量或标示着一定人与 土地结合的社会结构,以一定的框架构成某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单元 实体,是国家统治具体实施的基本载体。【3 】 【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l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 9 8 9 2 1 郭红别具特色的地理单元的体现一一明清卫所方志【jl 中国地方志,2 0 0 3 ( 2 ) 例宋镇豪商代邑所反映的社会性质【j l 中国史研究,1 9 9 4 ( 4 )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军事聚落一一宛若长龙的边墙内,卫所、关隘棋布,堡寨、墩台林立,众多 军事据点在广大长城沿边区域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从秦代以来长城守 卫军队皆开垦耕地、务农屯粮,且大部分军士是征调或迁徙至此的长期居住的“军 户”,所以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可居部分如城堡、堡寨、敌台、亭燧、堠塞都 属于聚落范畴。1 4 】本文所提到的明代海防蒲壮所军事聚落属于同一范畴。 卫所一一明初军队的编制。京师和各地于要害处设卫所一郡设所,连郡设 卫。大抵五千六百人称卫,一千一百二十人称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称百户所。 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军士皆世袭。各卫所分属各省的都指挥使司( 都司) ,由 中央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5 】 历史文化村镇一一2 0 0 2 年通过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历史 文化村镇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 。2 0 0 3 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联合公布第一 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时,又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即“保 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 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村) ” 6 1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历 史文化名镇( 村) 应具备以下内涵:遗产、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 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 文化、艺术价值或革命意义。 从聚落类别上来讲,历史文化名镇( 村) 属于乡村聚落,具有乡村聚落的一 般属性,即有地区差异性和自然乡土性,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名镇( 村) 反映出的村落形态、建筑风格、风俗民情以及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方式是 迥然不同的。 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及区域地理位置的属性,本文研究对象明代海防蒲壮所 城既保有丰富的文物遗产资源,又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因此,可以视作基于军 事防御功能而出现的乡村聚落,归入历史文化村镇范畴,作为一个在经济与社会 关系上,部分受人为作用形成、部分自然形成有机联系的地域范围来研究。 栅李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dl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 0 0 4 嘲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l 商务印书馆,1 9 8 8 1 6 1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m1 - i l 葛c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8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4 研究方式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开展进行,结合项目实例,通过实践一一 认识,总结一一实践一一归纳,从而为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论证 与支持。 1 、基础资料汇编。收集整理蒲壮所城相关文献资料、地形测绘图件,初步 了解蒲壮所城概况,拟定实地调研任务计划书。 2 、现场调查研究。对蒲壮所城进行系统实例现场勘测,拍摄照片,通过走 访等方式收集文物管理部门、原住民的想法和建议,取得第一手资料。 3 、理论资料查询。查阅图书馆及网上相关书籍期刊,及从课题组获得书籍 及图件资料,进行理论知识储备。 4 ,调研成果归纳。对收集的现场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理论研究资 料,总结蒲壮所城军事聚落遗产资源的相关特征与评估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立 保护理念,构建保护框架,提出保护策略。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5 文献概述 1 4 1 明代海防【7 】概述 一般认为,明代以前没有专门的御海建制。清代著名学者蔡方炳在其海防 篇中说:“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 嘉靖始。” 明朝的海防建立主要是因防御倭寇,同时海疆防卫的加强也是为了镇压国内 人民特别是沿海人民的反抗。1 4 世纪到1 6 世纪战乱的日本为了争相同中国进行 贸易,在各地诸侯的支持下不断对中国和朝鲜进行侵扰和掠夺。到了明朝中后期, 倭寇同汉奸相勾结,沿海倭患达到了高潮。明朝倭寇的侵扰严重猖獗,给明代海 防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明朝时期的国防基本战略是防御,结合政治、经济状 况,卫所制度也应运而生。从明建立至嘉靖年问,倭患渐炽,沿海防务问题更加 紧迫,沿海卫所更为重要。据( 更弧平博壤一 一 _ 射种瓣棒叠爰盘山蟪麓 - 蚺袭镰簟 f ,翱唆出蠊壤 壮士所 孽狂辨参 现状:现存所城主城面积1 1 2 公顷,城墙周长约1 5 0 0 米,为不规则 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所城北面依棋子山坡而建,无需城门,其 它三面当时均设城门、瓮城、城楼等,平面为正规则长方形,墙内外 用不规则块石砌筑,墙体内充碎石、混合土夯石,墙顶地面用块石墁 铺。南面和西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其余残损 。二 弋? 。 丽瞥 擘职旮兔僚壤o i n t o 绣鬈瓣黼 f 嘹蔫隧壤 白湾堡 甏豁擎_ 杆焉瀚雉_ 鐾 踊融7 f 慷爨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现状:堡主城面积1 5 公顷,基本呈规则长方形,接近正方形前有 三堵防御墙,前二堵已毁,第三堵残损。现存的第三堵防御墙左右长 约i 0 0 米,堡外有护城河水系,除南面外,溪水绕堡三面,构成天然 堡、寨、 护城河,现堵塞成小沟城堡东西不设城门,南北设城门两座,南城 门已毁。 巡检司 城f 摆慑lj 壮席捧 八i i 嫩1 宋慑幕瑟警 ,囊埠耀 龟峰巡 懿玲帕 _ 4 i 斜璃烽囊 鳖山爆堠 检司 - 婀疲德堆 , 由峰山终墩 单攀咚 现状:巡检司占地约1 8 公顷,遗址轮廓呈布袋状。现存东段4 3 米, 北段6 5 米巡检司遗址东侧1 1 0 米处为练操场,呈长方形,长约5 6 米,宽约2 l 米。巡检司遗址东侧1 1 0 米处为练操场,里长方形。 南堡烽 蒲r 黟喈:炯 堠 如堠:糕 臼 麟知麟二。 现状:单体建筑,方台形,块石包砌,内夯块石熟土。总高4 4 米, 分上下两层,下层简单,底边长7 1 米,顶边长6 7 米,宽8 3 米,高 2 4 米,块石砌筑上层建筑建有简单梁架,长方形,东西长4 3 米, 南北宽3 1 米 ,+ o ,。纛一, 悬中烽 麟b i - i t - 一。 堠 烽堠、台 现状:现存西墙高1 7 6 米,宽1 2 0 米,长约2 5 米。悬中烽堠,数量 5 个,一字排列,距离不等 高烊嘹 :烽堠 3 q 望台 毒声奥烽堠,。量。_ 。 - 燃挚 ”f 、k :纛。- + # 。+ j 一 缸 j 一 尚寮烽堠 一、b t 现状:单体建筑,平面呈方形,顶部略小于底座,呈收梯状。块石和 小块石叠砌,中间为小碎石,夹黄泥。底边长8 米,顶边长7 米,高 3 5 米。整体保存较为完整。 3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尖山烽 焉赛烽堠 堠 一 爱参| i 帚玩烽1 9 i 吣| 。j火炮手烽j 匠- o 石钟瞬烽受j ! 嗲山埠艰 ,四表烽堠 f 现状:烟墩数量2 个,呈方形,并排而立,中间为庵基。两个墩台均 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墙体内外两侧用不规则块石砌筑,墙体内充碎 石、混合土夯实。保存较为完整 3 3 内部形态特征 3 3 1 街巷格局 主要城、堡内部的道路整齐平整,街巷格局较为清晰,通往城门的主街宽阔 畅达,通常依古制在城墙内侧设置环城马道,便于兵力调集、应战防御时的移动 性考虑。主要的公共建筑一般设置在主要街道的交叉点或尽端,成为聚落的空间 节点,控制着聚落内的空间形态。为了防止外部入侵,街巷通过宽窄变化、丁字 路口的处理、曲直的转变造成一种千变万化的道路网,诱敌深入,构成防御体系 的另一层级。 表3 4 :主要街道形式( 来源:自制) 类型 图示 特征 十字街 蒲门所城级别较高,采用十字街的街道形式。跑马 ( 蒲门所) 出 道环绕于三面城墙内侧,其他各小巷街坊设置均在 “”“* 髫”5 “ 所城内“田”字型四方格内再次划分区域。城内设 l; 一5 擎一妒姆g w诸多的巷与环城路一周相接,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肾 ll 为军事化提供了防卫设施。 l;“”扩一 m # 罐“# # k ; 丁字街壮士所城规模较次,平面布局又较为狭长,采用相 ( 壮士所) i j l 体 对简单的丁字型的街道形式。 。 l i ”。气i i 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一字街白湾堡【2 0 】属于民间抗倭设施,规模较小,使 ( 白湾堡) l 用一字型的街道形式,开一到两个城门。 | | , 蒲门所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基础设施构造极为合理,建时以奠基石为中 心,向东延伸至十字街,经横街转到东城门为东门街,路长3 0 5 米,宽4 5 米,o 向南延伸至南城门为南门街,路长1 4 2 米,宽4 米;向西延伸至西城门为西门街, 路长1 8 3 米,宽4 米;向北延伸至龙山脚下的城隍庙止为仓前街,路长1 4 9 米, 宽2 4 米。城内街巷围绕“田”字形设计,排列整齐,街街相贯,巷巷相通。其 他小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再进行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连通中心街与 环城路,组成小城内的道路网络。狭窄而又幽深的道路用块石和卵石铺面,城内 街巷至今几无变动。古谣称:“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 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其中城西南角的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等,为当时 后勤装备区域;紧依东南西城墙内侧修筑的跑马道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城楼、 敌台、瓮城之间的主通道。其传统街巷格局基本保留和保存了自明建城以来各时 期形成的历史形制轮廓及相关历史信息,并真实延续了原有街巷空间尺度,具有 较为良好的整体传统风貌,蒲门所城传统街巷遗存是对文物本体和附属文物起到 了多层次的支撑和衔接作用。 【2 0 1 白湾堡属民问自发而建,规模较小,历史史料上记载极少,几经迁建,仅存留南北向巷道一条。 3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3 3 2 公共建筑 曾经基于军事目的而存在的蒲壮所城军事聚落,不可缺少的城内建筑设施 有:军事机构,如位于东北区的千户所公署;军事配合设施,如位于西南区的军 需备用库、军营房,军营房总计i 0 0 0 多间,位于北区的仓廒1 5 间,收支蒲门所俸 粮;此外还有军士操练的演武场,多设在城外,有军器局、火药局营房。在整体 遗存较好的蒲门所城内部这些军事化建筑遗存目前都已损毁不在。秩祀方面,目 前还遗存有庙宇、宗祠等公共建筑。其中庙宇数量较多,常见的城隍庙、晏公庙、 妈祖庙等代表各种信仰不同的庙宇则散布于城内各间,反映着军事聚落兵士人口 构成繁杂及信仰神祗不拘一格的、生动的、特有的生活及民俗文化画卷。 3 3 3 民居建筑 蒲门所城内保存有大量的清朝民居建筑群,基本上为清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年) ,复界后而建,古建筑鳞次栉比,其中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民居建筑1 8 座。全 城经济、文化及人口发展至清光绪年间( 1 7 3 6 - - 1 7 9 6 年) 进入鼎盛时期,形成“金、 陈、叶、华”四大望族。南北直街以金宅集中区域,以西为华宅,城东为叶宅、 陈宅集中之居等。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蒲门所城内的民居建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也展现了作为 沿海建筑的共同特点。在进行民居建筑形制比较时,平面形制通常能较多地反映 建筑类型的特征。通过选取蒲门所城内现存主要传统民居建筑为例,进行对比分 析,总结其形制组合特征。蒲壮所城属于越海系建筑文化区的分支温州越海建筑 文化亚区分布范围,越海系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从整体上来看,较为突出的大致有 “三合型”和“四合型”两种模式。因不同的地形条件和建筑意图,通常会以此 两种模式为“基型”进行扩展或重复组合,形成各种变异体。 表3 5 :传统建筑组合类型( 来源:自制) 类型图解案例 。一,一“ “ 霸嘲黝 基本型 萱二二:jl 荔j 譬 雹一l”日。矗 _ 黼嘲。 -1 。誓嘲 金东宅 陈宅 :_ h j ,; t t 。 串联型 窿豳 一一 张道台府 _ 并联型 紧慝 _ _ 一j - o 王国桢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城聚落构成及形态特征 3 3 5 其它空间元素 与此同时,蒲壮所城军事聚 落内部还遗存一些防御构筑设 施、建筑小品、市政设施等空间 元素。蒲门所城内大大小小有约 7 2 口水井,分布于各民居建筑 内;有贯通城内外的明沟,以供 军民饮水、洗涤、防火;有筑城 时立的奠基石;有位于城南的文 昌阁台门。白湾堡城前构筑有三 道石砌的防御墙这些物质 遗存也极大地丰富了所城的空 间形态。 3 4 本章小结 ,世鞘 募k 釜翔 捌i 嘲鬟”蕊 戮 _ 1 嗣笺糕耄溺麟 鐾秭棚 豳蠢曼盈萋 髓溺瓣 ,蹙篓益溯盈 缀勰 礅 图3 - 2 3 :文昌阁台门图3 - 2 4 :白湾堡防御墙 ( 来源:自摄)( 来源:自摄) _ - 隧 “蠢 1 一。- l 巨譬! 鏊鬃 黼熏霎瑟蓠。x 群粪黍挚i , 图3 - 2 5 :水井( 来源:自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第四章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4 1 保护面临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念意识的转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 逐步提高,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 社会环境。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保护与社 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使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蒲壮所城面 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功能性衰退、建设性破坏、保护管理薄弱等方面,同时,蒲 壮所城遗产资源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蒲壮所城的保 护与发展。 ( 一) 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 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市政府总规划师科斯塔乔福指出:“只要历史地段具有 实际功能和其他价值就可以继续存在,并且发展繁荣,如果经济、贸易、技术及 文化方面的变革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功能,那么该地区就会走向衰败。”1 2 1 1 曾经基于军事功能出现的蒲壮所城军事聚落,在面对当今历史环境变换、社 会制度变迁的情势下,聚落原有的功能发生转换,同时受地理区位因素的限制, 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功能 性的衰退。 ( 1 ) 军事设施及历史建筑的老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聚落原先的军事功能逐步退化,向民用功能转换,原有的 军事设施逐渐老化或废弃。同时,大大小小的军事设施遍及整个蒲门地区,涉及 苍南县南部沿海大部地区,部分外围设施位置偏远,对保护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 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历史建筑老化现象严重。据初步调查,聚落内部还遗存有 许多清末明国时期修建的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保护,其结构和设施已 超过其使用年限,结构破损、腐朽,设施陈旧、简陋,濒临倒塌。 【2 1 1 科斯塔乔福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历史地段的发展【jl 国外城市规划,1 9 9 5 ( 1 ) 3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 2 ) 聚落内部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要求 蒲壮所城军事聚落内部主要的居住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远落后于需求。 蒲门所城街区内给水压力不足,给水管管径过小,排水部分采用明沟,部分随意 自排,还存在下水道阻塞,道路积水,现有管网高低错落等问题。街区内电力线 路架设也非常混乱,电力设施陈旧老化,超负荷严重。街区内仅有一个公厕,且 卫生状况堪忧。 改善居住环境。 以上这些均表明蒲壮所城现有的居住环境与人们目前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 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 3 ) 社会问题的显现 由于经济落后、历史街区居住生活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使得 大量有经济能力的青年人迁出老街,继续留在老街内居住的以老年人、经济条件 差、文化层次低的人居多,由此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3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老龄化现象明显。很多老人空守祖屋,年 轻人不愿住在老街区而纷纷迁往城外新建的 楼房,还有不少青壮年人外出打工。这种情况 造成原有社会关系的破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 也相应形成了聚落内部缺乏生活活力的现状。 另一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街区居民的文化 程度、就业率和居民收入偏低。由此导致居民 的保护观念意识不足,自发保护物质能力有 限,对文物的保护形成了不利因素。 ( 二) 建设性破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老房子缺乏必要的维护,改建和新建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目前建设用地紧张又缺乏规划管理,加上蒲门地区处于浙江东南沿海常年受台风 等气象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内和城外都发生许多自发建设行为,对文物的保护形 成了建设性的破坏。 ( 1 ) 自建、改建现象严重 为了满足不断产生的居住要求,富裕的居民开始自己建新房,不富裕的居民 则开始改建自己的住房,造成了历史街区风貌的不完整。 自建现象 以蒲门所为例,对城镇的影响从整体范围来看,发展突破了城墙范围,向周 边扩展,历史环境风貌被破坏;从单体建筑来看,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们开始改 造老房子和修建新房,形成了历史街区内古民居、新民房共处的场面。据调查估 计,街区内8 0 左右的房屋为8 0 年代后改造或新建的2 4 层的砖混结构楼房。 同时,蒲门地区属台风严重影响区域,常年发生风灾毁房、损房现象,这也使得 房屋建设活动持续不断、难以有效控制。新民房完全未考虑所处环境,在布局上 见缝插针,在高度上显得突兀,大多数采用白色面砖作为外墙装饰材料,沿街店 面还使用了卷闸门等构件。因此,新民房在高度、布局、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 各个方面与传统建筑都很不协调,缺乏地方特色,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逐渐丧失。 改建现象 为了满足自身的居住要求,居民自发地进行小规模改建现象普遍,但由于并 3 9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非是有组织、有指导的保护意义上的改建,所以并没有起到维持传统风貌的作用, 反而破坏更大。改建方式是单个建筑外部改建及内部改造。外部改建往往将夹壁 墙完全或部分改为砖墙,或加层改造,将原有门窗改为现代门窗样式,内部则根 据居民自身生活需要分隔。一些建筑的结构部分只剩下屋架,其余均改建。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学校、行政办公等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公共设施也在蒲门所内部进行建设。 由于前期缺乏规划设计的有效引导和控制,其建筑的风格、体量、材质等方面都 与蒲门所的历史风貌发生冲突,对蒲门所城的整体历史环境风貌产生破坏作用。 ( 2 ) 土地性质混杂 缺乏规划的指导,与历史风貌完全相异的建设行为的出现,从而破坏了蒲壮 所城原有的格局和肌理,在城堡内外都出现用地布局零乱的现象,并带来一定的 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家庭式的作坊生产对居住生活产生了影响,生产用房无论从 外形、材料尺度、色彩都与历史街区的风貌、性质、功能差异较大。 ( 3 ) 矿山开采及基础设施建设 蒲门地区紧邻“世界矾都”之称的矾山镇,矿产资源丰富,大量的矿产资源 开采活动对蒲壮所城的历史环境风貌环境造城了相当大的破坏。同时,近期一些 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建设也对历史文物遗址和环境风貌保护产生了消极影响。 图4 - 1 0 :某采石场( 来源:自摄)图4 - 1 1 :在建风电项目( 来源:自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 三) 遗产资源特征及现状 ( 1 ) 类型纷繁复杂,范围广数量 大 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包含 所城、堡、寨、巡检司和台、烽 堠等各种类型的防御性设施。其 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处, 正在申报国保单位7 处,同时还 有各项附属文物。这些物质性遗 产资源广泛分布在蒲门地区,数 量多、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 设施之间相距较远。 ( 2 ) 文物本体范围小、分散,损 毁遗弃严重 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中, 实际属于文物保护的文物本体范 围较小,文物分布相对独立、分 散。文物保护本体一般主要以城 墙为主,如蒲门所城文物本体保 护范围为“城内:东、南、西三 向距城墙内侧墙脚5 米为乔,北 面距离内侧墙角8 米为界;城外: 东、南、西三向以护城河为界, 北面及无护城河处距城墙外侧墙 脚3 0 米为界。”壮士所城“城墙 内侧,以四向城墙基内侧各延伸 1 0 米为界。城墙外侧,以四向城 墙基外侧各向外延伸4 0 米为界。”同时,大大小小的文物设施遍及整个军事聚落, 涉及苍南县南部沿海大部地区,许多位于外围偏远的台、烽堠等防御性设施损毁 4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遗弃严重。 蒲壮所城遗产资源具有的这些特征和存在现状,给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利用提 出了一定的要求。 ( 四) 保护机制和保护管理亟待完善 目前蒲壮所城的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保护管理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历史 环境缺乏全面而有效的管理。 ( 1 ) 保护机制有待改进 1 9 8 5 年成立蒲城乡文保会,1 9 9 7 年正式成立蒲壮所城文物保护管理所。1 9 9 9 年6 月,完成了第一轮蒲壮所城文物保护规划。通过蒲城文保所近年来的管理控 制,保护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其中蒲壮所城、壮士所城基本保持原貌,各设施 点均设立了保护标志,保护档案的建设也有一定进展等。 但文物保护相应的保护机制保护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保护区划较为简单,未能针对设施整体实际情况及其周边景观要求, 一难以满足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性要求; 一尚未编制通过法定程序批准的保护管理的专门文件; 一资金,人力匮乏,难以有效贯彻保护措施; 一因行政区划限制,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等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 2 ) 保护管理力量薄弱 蒲壮所城设施体系由蒲壮所城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管理,管理工作尚存在以 下问题和困难: 一现尚缺乏专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队伍人员不足,日常管理工作辐射面小, 难对设施整体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展开。 一在进一步完善文物古迹保护的相关管理规章的基础上,现有管理人员难以 满足大规模开放的要求; 一应完善相关设施的建立,添置管理设备,完成建筑安防、建筑安全方面的 检测,防患于未然; 一当前保护工作虽有一定的下拨经费和少量的对外开放收入,但蒲壮所城设 施保护涉及面广,布局分散,远不能满足要求,保护的部分相关经费应长期纳入 当地财政预算,确保运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4 2 保护方法探讨 本文的研究素材来源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蒲壮所城文物保护规 划,其属于文物单位保护范畴。为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同时促进地方发展, 结合蒲壮所城的遗产资源特点以及当前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文物保护专项规 划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聚落”这一概念,使蒲壮所城的内涵和覆盖范围得以延 伸和扩展,将其视作一种能较完整地反映历史军事功能特色和风貌的乡村聚落类 型,可以将其归入到“历史文化村镇”【2 2 1 的研究范畴。 4 z 1 多学科保护方法研究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需要相关多种学科的参与和努力,运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保护。当前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学、地理 学、建筑学、社会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方法。【2 3 】 表4 - 1 :历史文化村镇多学科保护方法分类( 来源: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 保护方法类型保护方法侧重点 历史学研究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变迁,摸清其历史发展的脉胳,掌握不同历史 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现在的发展状况,为进行深层次的保护奠定基础。 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和区域分异,研究历史文化村镇所处的区域环境气候地 形、文化影响的地域差异,在村落形态,建筑文化和民风民俗中呈现出 不同的表现特征,从而针对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有效保护。 建筑学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整治,协调新旧建筑之 间的关系,对街巷空间和村落形态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进行建筑 整治、保护村落整体环境和街巷空间等。 社会学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原本就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政 策、实施管理,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变政府( 主导保护) 为公民( 自觉保护) 。 景观生态学保持古村镇周围的田园景观,防止水、大气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对历史村 镇造成的损害;针对历史村镇及其环境范围内广告标志、路标电缆及街 道装饰等造成的视觉景观污染开展的保护整治,以使它们与历史环境协 调一致等。 【捌“历史文化村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 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村) ”(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2 0 0 3 ) i 矧i c o m o s c h a r t e rf o r 伽e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t o w n sa n du r b a na r e a s ( 19 8 7 ) 【z 】h t t p :w w w i n t e m a t i o n a l i c o m o s o r g c h a r t e r s t o w n s _ e h 仃n 4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4 2 2 整体性保护方法 威尼斯宪章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 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 环境”、“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 内罗毕建议也明确指出,“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境应该作 为一个有内聚力的整体而被当作整体来看待,它的平衡和特点决定于组成它的各 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环境地带”。历史文 化村镇多元价值的特点以及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组成部分的特点决定了其保护方 式的特点。很显然,历史文化村镇象艺术品,古遗址、石窟寺、石刻等文化遗产 那样采取“冻结保存”的方式是不现实的,难以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关于城 乡建筑遗产的宪章在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原则中也提出:“乡土性几乎不可能 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 落来保护乡土性。”因此,国际上为了真正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提出了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体性保护【2 4 l 的理念。 一方面,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主张对历史环境构成要素实施整体性保护。蒲 壮所城军事聚落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明代抗倭设施体系,是重要的历史、军事、文 化发展变化的见证,保护设施体系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蒲壮所城军事 聚落的空间形态处于一种多文化并存而又整体统一的状态,与抗倭设施体系相关 的历史环境和空间要素,成为建构所城空间形态独特性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 从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出发,在保护蒲壮所城明代抗倭设施体系完整性的同时, 对历史环境构成要素实施整体性保护。 另一方面,历史保护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历史文化村镇是一 个有机体,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具有复杂多样的职能和构成,又处于不断 发展变化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 在而尊重过去”。【2 5 l 华盛顿宪章指出“保护历史性城市升就是“采取措施保 护它们,恢复它们,整体地发展它们以及使它们与当代生活和谐地适应”因此, 在当今历史环境交换、社会制度变迁的情势下,面对聚落功能的转换,空间规模 的扩大和社会功能重构等多重问题时,“保护工作不能再是一种纯防御性的活 动,而应该从消极维护( n e g a t i v ep r e s e r v a t i o n ) 转向积极保护( p o s i t i v e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工作的内容不但包括文物的保护及其组织,也同样包括建筑的现 代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土地利用及经济问题等”。【2 6 】 由于区位条件、交通方式、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变迁,蒲壮所城军事聚落出现 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也落后 于一些新兴城镇。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强化历史村镇的 职能,恢复其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传统产业已失去了发展的基 础而且不符合当代村镇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的复兴需要深入分析村镇经济发展 的有利条件,确定合适的主导经济发展方向。同时,要充分考虑以生活在聚落中 i 驯“整体性保护:是指一种活态的文化保护,不只保护历史建筑和城镇空问,更重要的是保护居住于其中 的社会阶层,并通过适宜的环境与政策提供,使这些社会阶层连同他们所创造的制度精神文化一起,融 人到现代社会的生活秩序中来”一一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 l 城市规划学刊, 2 0 0 8 ( 5 ) 笛1f 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市镇设计fm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3 i 碉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保护及规划【ml 台湾:淑馨出版社,1 9 9 3 4 s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的居民作为主体的聚落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历史村镇生长的、活生生的,变化 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应从其自身要求出发,把社会发展看成是居民的需要得到满 足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组织结构得到传承、完善的过程,树立人本性的社会发 展观,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对策。 因此,历史村镇的保护,在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同时,妥善处 理三者的关系,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成为历史保护的催化剂。 蒲壮所城军事聚落虽然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上的种种问题,但依旧是一个充满 活力的有机体,一个在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具有历史的,科学 的、艺术的、情感的价值,是可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本文试图从整体性保护的 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 的方法,从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实现蒲壮所城军事聚落 的保护与复兴。 4 3 保护原则 ( 一) “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 “原真性”(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 ,所涉及的对象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 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原真性原则是国际公认 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是验证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 失去了原真性的军事防御设施和重建建筑不能称之为历史文化遗产。 “完整性”( i n t e g r i t y ) ,确定自然遗产的基本条件,应包含所有相互依存构 成的自然面貌的要素,或展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要素,或保持自然美。 突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的保护,在文物保护的全 过程注重对文物本体历史信息的保护,重点是对文物设施的保护,注重对区域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形式的历史真实性保护。切实保护设施周边现存的空间 格局、巷道水系、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文化、地方 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风貌完整性。蒲壮所城抗倭设施体系的完整保护应 作为地区整体保护和发展战略的重点,结合马站、沿浦、赤溪、霞关、蒲城、渔 寮等乡镇保护与发展,在功能和风貌上相互补充,将地区整体环境的保护长期成 为村镇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城聚落整体性保护研究 ( 二) “以人为本”原则 历史村镇的保护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保护中全面考虑聚落居民的 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