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doc_第1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doc_第2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doc_第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doc_第4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精选范本 1、临时用水设计 1.1 临水系统的设计 1.1.1 平面设计 1)根据业主提供的临时水源位置将水源接入施工现场,临时水管引入施工现场后 设水表井加水表计量,水表井的做法详见图集 91SB3-1。现场采用 DN125 焊接钢管围绕 B、D、F 地块成环形布置一周,DN100 焊接钢管围绕地块 E、F 成环形布置一周。 2)现场平面室外消防给水为低压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平时供给现场 平面施工用水,当发生火情时的水压由消防泵房内的加压泵产生。 为充分节约现场的场地,现场按 50 米间距设置地上式消火栓,围绕 B、D、F、E、G 地块四周设置 52 处消火栓,每个消防栓处设明显的消防标志,消防箱 摆放在消防井合适的位置,箱内配置 25 米长麻质水龙带和 19 水枪一个。消火栓安 装做法参照图集 91SB11-1。 考虑到外网供水点的管径,B、D、F 点采用 DN125。E、G 点采用 DN100。 1.1.2 系统设计 1)消防系统设计 为保证本工程的消防及施工用水的需要,在 D 地块附近设置临时消防泵房,临时 消防泵房水源由环绕施工现场四周设置的临时消防水管的最有利点引入。每个泵房内 设一个消防水箱及两台消防水泵,水泵一用一备。水箱的供水由给水管网引入,管径 为 DN125,供水管在水箱内安装浮球阀(即自动补水),水箱出口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 供至楼内消防管道。连接各楼层的消防压力环管采用 DN125。 每栋住宅楼、写字楼、酒店内各设两根消防立管,由临时消防泵房供水。百货、 书店、综合楼、商铺等公建部分各设一根立管,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按照每层一根 立管带一个消火栓设置,室内消火栓设计采用 19mm 喷嘴,65 栓口,25m 长麻质水龙 带。按规范要求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30 米,并保证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 何部位。考虑到个别房间消防水龙带不能覆盖其区域,可在现场配备适量的灭火器, 并且每天检查,有损毁等现象的及时更换。 为保证结构、粗装、精装施工需要,在每层消火栓支管上设置一个 DN25 的施工用 水点,为室内养护及湿作业提供施工用水。水压较大的消火栓设减压孔板。结构施工 过程中消防立管随结构施工进行,即当模板拆除后及时将立管安装到位,并封堵立管 上面洞口,及时送水以保证结构施工过程中用水。每栋楼现提供 DN100 的供水管,各 栋楼具体用水支管根据每栋楼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布置。 2)生活、生产给水系统设计 根据现场施工用水需要由消防主干管预留甩口。室外施工生产用水根据施工用水 点就近引入,同时考虑到施工降尘需要,消防干管上每隔 50 米设置一处用水点;室内 施工用水由消火栓支管上预留用水口。施工现场各预留用水点的支管不单设阀门井, 只在支管上设阀门控制。 . 精选范本 1.1.3 管材设计 楼内消火栓给水干、立管采用 DN100 焊接钢管,消火栓支管为 DN65 焊接钢管,降 尘和楼上生产用水管道采用 DN25 焊接钢管。每根支管上均设阀门,主干管上出阀门井 两侧加阀门,最远端加阀门,主干管采用铸钢涡轮蝶阀,生活给水采用铜质阀门,生 产给水采用铸钢阀门,主干管阀门正常情况下常开。 114 现场用水量设计 a.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 q1=K1 (Q1*N1/T1*t)*(K2/8*3600)式中 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来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天)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水主要用来养护混凝土。 , q1 =1.159000002151.5/(27083600)=43.2L/S b.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 Q2N2 K3/8*3600 式中 q2机械用水量(L/S) K1 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本工程无大型施工用水设备,该部分用水量可忽略。本工程无大型施工用水设备,该部分用水量可忽略。 c.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 q3 =P1N3K4/t*8*3600 式中 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2060L/人班) t每天工作班数,取 2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 精选范本 所以 q32000401.4/(283600)1.941L/S d.d.生活区生活用水量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q4=P2N4K5/24*3600 式中 q4生活区生活用水(L/S) P2生活区人数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q4=2001001.5/24*3600 =0.34/S e.e.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 查表知:q5=10L/S f.f.总用水量计算总用水量计算 q1 +q2q3q4 0.34+1.94+21.6= 45.5L/S 因为 q1 +q2q3q4 q5 所以 Q45.5L/S 2 2)管径选择:)管径选择: 经查表得知:管径选用 d=125mm 的钢管,为防止冬期受冻,水管采用暗管,埋深 800mm。 9.1.4 消防泵房设计 1)水箱容积 由于是临时消防系统,考虑两个着火点水箱容积按 30 分钟室内消防用水量考虑。 每个临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采用 40m3(4m*4m*2.5m) ,材质为 5mm 厚焊接钢板水箱, 焊接连接,内置加强筋。可以满足单台水泵(消防水泵)30 分钟吸水量、且正常情况下 系统注满水后,水泵为补水状态,水池能满足使用。 2)消防给水加压泵的确定 消防水泵选择,消防水泵的扬程计算公式如下: HH1H2H3 H 为水泵扬程() H1 为水泵吸水口到最不利点高差() H2 为管道水头损失() 。可详细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或简单地按 H1 的 10计算。 H3 为最不利用水点出水水压() ,根据设计规范,取 25 本建筑物高度按 99.90考虑,室内消防水泵扬程计算如下: HH1H2H3 . 精选范本 H1 取 99.90 H2H1010m H3 25m HH1H2H399.90+10+25=135 m 水泵选型根据以上计算,室内消防及施工用水加压泵的流量为 45.5L/S、扬程 136 米、功率 95KW,设计选用 IS125-100-315 型立式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共 2 台。临时消 防泵房内分别设置两台消防水泵,互为备用,设计流量为灭火与临时用水不同步,设 计扬程不低于 135 米。 考虑到供水压力过高,每层连接消火栓和供水阀门前应加减压孔板。 由于两个临时消防泵房供水面积差不多,楼层的高度相同,所以两个消防水泵泵房 水泵的选型也相同. 1.2 临时给水施工工艺 1.2.1 施工要求 消火栓系统管道DN65 采用焊接连接,小于 DN65 的采用丝扣连接。焊接钢管进场 后要除锈刷漆,防锈漆两道。 室外临时消防管网采用直埋敷设,埋设前应做防腐处理。根据相关标准冻土深度 为 800mm,管道埋设在 800mm 以下。 管道支吊架安装应根据管道规格,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安装时必须拉线调直,保 证管道安装的安全性、合理性。 焊接连接管径大于 DN100 时,管道需要开坡口,焊口应顺直,不能有夹渣、咬口 等质量问题,焊接支管时应采用内插法进行开洞焊接。焊口部位在压力试验完成后刷 两道防锈漆。管道暗埋部分在埋地之前应刷防腐漆两道。 管道丝接根据管径不同套丝长度不同,管道连接好后外露丝扣麻丝清理干净,试 压合格后接头部位刷防锈漆两道。 管道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压力试验、冲洗,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1.2.2 保温 临时明装管道冬季保温,保温采用 50mm 带铝箔超细玻璃棉管壳,外缠玻璃丝布, 镀锌铁丝绑扎;明装给水设备及临时消防水箱采用 50mm 厚橡塑海绵保温,消防水箱间 且考虑冬季电热油汀采暖。 1.2.3 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计划 施工队伍应根据项目总经理部要求结合土建工程进度,制订临时用水施工进度计 划及劳动力计划。合计 40 人工作 20 天。其中焊工 10 人,管道工 20 人,力工 10 人。 楼内消防管道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逐步延伸至结构最顶层。 1.2.4 施工机具安排 表 4-6-9-1 临时用水主要施工机具 . 精选范本 1.2.5 水压试验 所有给水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给水管试水压力按工作压力的 1.5 倍2.0MPa 进行,降至工作压力观察 30min 不渗不漏为合格。 1.2.6 质量管理及技术资料管理 本工程临水临电执行唐山市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的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按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质量要求进行 施工。 施工单位应及时认真地按要求编制、填写与整理隐蔽工程记录等,确保工程竣工 后的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施工现场排水施工 1.3.1 施工现场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 本工程沿围墙边和道路边设置排水沟,将生产污水、雨水有组织排入市政污水管 井。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厕所,厕所设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污物由当地环卫部门抽走。化粪池施工具体参见华北标 91SB4-1。生活区设置食堂,食 堂排水排至隔油池,经隔油池处理后污水排至市政排污管道,污物由当地环卫部门抽 走。 楼内生产废水汇集至地下集水井, 集水井内设置两台排污泵(一用一备),通过水龙 带将水排至工地的沉淀池内,经沉淀后排入室外污水井。 试验室的排水和消防蓄水池泻水分别设独立排水管排至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现场 产生的污水通过沉淀池与现场排水沟相连,污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不能直接排至市政管网的通过污水泵提升至市政污水井。 序 号 机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砂轮切割机SQC400台3 2煨管器套3 3电焊机300-500A台3 4气焊工具套3 5电锤TE24S台3 6台钻16mm台3 7电动套丝机台3 8手动打压泵台3 9倒链1-1.5T台3 10链条管钳24”-36”把6 11小型挖掘机台1 . 精选范本 排水管道采用 U-PVC 管粘接连接,埋地敷设。 1.3.2 灌水试验 所有排水管道应进行灌水试验,排水管注水高于地面,15min 不渗不漏为合格。 1.4 临时用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4.1 施工时应注意保证消防管路畅通,消火栓箱内设施完备且箱前道路畅通,无 阻塞或堆放杂物。 1.4.2 消防水泵设专线用电、专人管理、专职看护和维护人,看护和维护人应掌握 系统原理,应具备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4.3 必须由专人负责现场临水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切 断临水必须由专人负责,任何个人严禁随意乱动临水阀门。 1.4.4 施工用水竖管及消防竖管在上层楼板浇注前应及时接高,并按每施工两层时 接高两层进行。 1.4.5 应加强现场厕所的卫生管理,及时冲洗、清扫,保持整洁、无臭味散发。 1.4.6 现场平面应及时清扫,保证干净、无积水。 1.4.7 设专人清理排水沟,及时清运。 1.5 节约用水措施 1.5.1 各个施工用水点作到人走水关,杜绝长流水现象发生。 1.5.2 对于有渗漏的管线及截门应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正常供水并防止浪费厉行节 约。 1.6 附图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见图。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系统图见图 . 精选范本 说明及图例: 临时管道使用焊接钢管,消防立管 管径为。 1-消防水箱,使用厚度5钢 板焊制。 2-消防水泵,扬程136 ,流量 35 / 。 3-减压孔板 4-消火栓 住宅楼消防立管 由现场水源引入 百货、书店、综合楼 等公建部分消防立管 写字楼消防立管 . 精选范本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 人行主入口 人行主入口 人行主入口 人行主入口 人行次入口 人行次入口 数量 14.5 14.5 住宅用地(ha)7.5 公建用地(ha)1.5 道路用地(ha)2 公共绿地(ha)3.5 市政道路用地( ha) 代征绿化用地( ha) 市政道路绿化用地( ha) 居住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非为居住区 配套的公建用地( ha) 与居住区功能无直接关系的 建筑和设施用地( ha) 65.1 住宅建筑面积(万m2)42 非住宅建筑面积 (万m2)23 住宅建筑面积比重 (%)64.5% 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万m2)57.1 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万m2)8 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比重( %)12% 不可售建筑面积 (万m2)31.6 可售建筑面积(万m2)33.5 可售建筑面积比重( %)51.5% 2.9 5.6 500 281 543 984 1,902 35% 22% 3.9 指标名称 项目规划用地( 1.居住用地( 2.其他用地(ha) 总建筑面积(万m2) 1 2 3 住宅面积毛密度(万m2/ha) 住宅面积净密度(万m2/ha) 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毛密度 (m2/ha)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套/ha)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人口毛密度(人/ha) 人口净密度(人/ha) 绿地率( %) 建筑密度(建筑覆盖率)(%) 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 其他政府保留用地或不可建设用地(ha) ha) 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