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组织形态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组织形态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组织形态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组织形态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组织形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的转型对道路货运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 统的经营方式将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认识传统道路货运业存 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其转型的途径,不仅关系传统道路货运业自身的发展,还对国民 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论文运用网络经济理论、共生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我 国道路货运业的转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现代道路货运业内涵的界定和国外道路货运 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 的方向,并通过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环境因素变化的阐述,指出我国传统道路货运业 转型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分析道路货运业层次结构及虚拟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道 路货运业可通过继承性创新和跨越性创新两种途径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指出政府应 该在竞争环境、法律法规、市场竞争与退出机制、道路货运业的信息化与科技化、资金 投入等方面为传统道路货运业的转型创造条件。 关键词:产业组织、道路货运服务业、网络经济、虚拟组织 a b s t r a c t c u r r e n t l y , c h i n ai si nt h et r a n s i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 ,t h et r a n s i t i o n a s kf o rn e wd e m a n d ,b e c a u s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b u s i n e s ss t y l ei sh a r dt om e e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a l s oh o w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a n ds t u d yt h et r a n s i t i o nw a yn o t o n l y h a s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t o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r a d i t i o n a lr o a df r e i g h tb u ta l s or e l a t et o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 t h ea r t i c l es t u d yt h er o a df r e i g h t st r a n s i t i o nd e p e n d so n t h r e ek i n d so ft h e o r y :n e t w o r ke c o n o m yt h e o r y ,s y m b i o s i st h e o r y , a n dt r a n s a c t i o nc o s tt h e o r y a f t e rd e f i n i n gt h em o d e r nr o a df r e i g h ti n d u s t r y , a n a l y z i n g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a n d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v e r s e a s ,p r o v i d et h ep o s i t i o nt h a tt r a d i t i o n a lr o a df r e i g h tw i l l g o t h ea r t i c l ea l s oi n d i c a t e s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t r a n s i t i o ni sf i n e b a s eo nt h eh i e r a r c h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a n dv i r t u a lc o n c e p t ,i tp o i n t st h a ti n h e r i ti n n o v a t i o na n dj u m pi n n o v a t i o nw i l lh e l p r o a df r e i g h tg ot om o d e r n t r a n s i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a l s op o i n t st h a t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 h o u l dd of o l l o wt h i n g si no r d e rt oe n s u r et h et r a n s i t i o ns u c c e s s f u l l y :e n s u r ee q u a l i t y c o m p e t i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p e r f e c t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a n ds oo n k e yw o r d s :i n d u s t r i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e r v i c eo fr o a df r e i g h t ;n e t w o r ke c o n o m y ;v i r t u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 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纠3 硼年p 廖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 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 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 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s 艮秀黾 暑年s 只谚e t 长安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九 五”、“十五”期问,由于受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扩 大内需,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能源、水利、交通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经济增长,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 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道路运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 9 9 7 年,我国的公路 总里程为1 2 2 6 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为1 9 4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 6 ,而到 2 0 0 6 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 9 3 0 5 万公里( 不含国内农村公路) ,其中高等级公路 为9 0 6 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 7 。2 0 0 6 年,我国公路密度为3 6 0 公里百平方公 里,比上年末提高1 2 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 镇) 占全国乡( 镇) 总数 的9 8 3 ,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 6 4 。干线公路网技术等级结构的明 显改善,为交通干线中长距离客货运输创造了条件。2 0 0 5 年,交通部出台了国家高速 公路网规划,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 0 3 0 年我国将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 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约8 5 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届时高速公路 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 0 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 0 万的 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 0 多亿人口,同时将显著改善和优化不同地区之间的公路路网结 构,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公路交通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 完善,为道路运输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我国的道路运输在行业政策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 率先向全社会开放道路运输市场;允许外商在我国开办合作、合资的汽车货运企业的政 策,也吸引了众多的国外企业在我国从事道路货运的经营。以上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 动了全社会投资兴办道路运输的积极性,运输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使道路货物运输 在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增强,现已成为五种主要运输方式中完成运输量 最多、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据最新资料显示,在2 0 0 6 年道路货运完成 货运量1 4 6 6 3 4 7 万吨,比2 0 0 5 年增长8 5 ;货物周转量9 7 5 4 2 亿吨公里,比2 0 0 5 第一章绪论 年增长1 0 9 1 。同时,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公路状况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兴建, 加上公路运输灵活方便、门到门的运输优势,公路长途货物运输已在许多货物种类和运 输线路中成为铁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高附加值的货源不断涌向道路货运。目前,公路 运距随着路况的改善也日益增强,2 0 0 6 年公路平均运距已达到6 7 公里,比2 0 0 5 年延长 2 公里2 。同时,公路货运业还向全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安置了相当数量 的农村和城市富余劳动力,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 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货运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 在:( 1 ) 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过低,竞争极为激烈。由于我国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过低, 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相结合的合理格局,同时,造成规模效益和专业分工效 益的双重损失,助长了道路货运的恶性竞争。( 2 ) 道路货运业未实现规模经济。改革开 放以后,国家全面放开道路货运市场,国有、集体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同时进入道路 货运市场,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仍旧是经营主体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不规范、 过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 3 ) 道路货运的产品差别化程度 很小,市场绩效低。从我国道路货运业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产品差别化很小,货主对 道路运输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什么偏好,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价的 高低,取决于企业历史发展和企业成长的结果,而不是依赖货主对运输产品的偏好形成 的;企业间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同时提高质量和更新产品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减小。广 告成本、质量管理成本和产品更新成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程度降低。因此,道路货运企 业间的竞争仅限于选择生产规模和生产批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竞争。 ( 4 ) 许多道路货运企业为了求生存,简单地改组为物流企业,而从事的业务、经营的 模式未有任何变化,未实现真正的转型。传统道路货运企业虽然具有货源组织与成本控 制经验、运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物流企业与道路货运企业的区别大于二者之间的联 系,道路货运只是物流中的一个环节,而且传统道路货运业由于发展滞后,其难以通过 简单的改组一步成为真j 下的物流企业。因此,简单地将道路货运企业改组为物流企业难 以实现道路货运业的真正转型。 在2 0 0 7 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原交通部李盛霖部长明确提出了“传统运输向现 1 中国国家统计局: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n d s j 2 0 0 7 i n d c x c h h t m 2 中国统计局网页: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n d s j 2 0 0 7 i n d e x c h h t m 2 长安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代服务业转变”的改革方向。道路货物运输是传统交通运输产业之一,目前,我国j 下处 于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的转型对道路货运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经营方式将难以 满足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在道路货运业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中,面临着良好的发 展机遇和严峻的市场挑战,因此,如何认识传统道路货运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其 转型的途径,不仅关系传统道路货运业自身的发展,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 响。 1 2 研究综述 关于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问题一直是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各级交通运输工作者致 力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话题,也是交通运输部和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直以来正在着力解决 的问题。由于道路货运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内理论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自 然颇多,而以此作为博士或硕士论文选题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 统计来看,绝大多数的文章或专著集中于讨论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如何向现代企业转型、 如何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于道路货运业以往的研究成 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从道路货运业的现状出发,针对企业规模小、运输市场混乱等具体问题提出加 快道路货运企业的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市场监管等具体的解决办法。 二、以加入我国已经加入w t o 为题,通过分析国外道路货运业巨头的市场进入对 我国道路货运业的冲击和挑战,指出我国道路货运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从容应 对国际竞争对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通过研究传统道路货运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系以及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得出 传统道路货运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结论。 四、以交通部关于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 的若干意见为蓝本,重点论述从调整道路货运业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角度提高道 路货运业的效益与质量,加快道路货运业的现代化进程。 五、通过对道路货运业的技术经济分析,得出道路货运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结论。 道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通过网络化经营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 以上的结论对于加快我国道路货运业的改革与转型、提高道路货运业的效益起到了 3 第一章绪论 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切实解决道路货运企业的转型问题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解决 作用,根据荣朝和教授提出的“企业的中间层理论及中间层理论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 1 得知:道路货运业具有显著的层次结构,因此,只有在基于道路货运层次结构的基础 上,分析不同层级结构的技术经济特性,并针对性的提出道路货运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 有利于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虚拟的理念逐渐被 引入企业发展之中,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道路货运企业的层次结构以及引入虚拟组织模 式,为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服务业转型提出了根本性的发展途径。 1 3 研究的意义 道路货运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状况将促 进和制约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本论文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 理论方面 道路货运业的转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于道路货运 业的转型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一部分学者认为道路货运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道路货 运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道路货运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解决道路货运业发展的 主要途径。而本论文认为道路货运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特点和方向 在基于道路货运业的基础上应当遵循服务业的发展规律,符合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本论 文通过引用网络经济理论、共生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认为传统道路货运业的发展 方应当向现代货运服务业发展。本论文做到了“跳出交通看交通 ,能够从相关理论方 面来解决道路货运业的发展问题。 实践方面 一、为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业的转型提出了发展方向。传统道路货运业 的转型问题一直是我国各级道路运输工作者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从国内外道路 货运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深刻分析道路货运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剖析道路货运业的层次 结构及引入虚拟组织模式,为传统道路货运业的转型提出了发展方向。 。荣朝和企业的中间层理论以及中间层组织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 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 9 ) : 1 - 2 4 k 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有利于提高道路货运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通过传统道路货 运业向现代货运服务业转型,实现合理化层级经营、虚拟化经营,将大大降低道路货运 业的运营成本,优化道路货运业的组织结构,提高道路货运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网络 化,实现道路货运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转变,增强道路货运业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缩小道路货运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距离,提高道路货运业在服务业中的地 位。过去,大家一直把道路货运业列入第二产业中。实际上,道路货运业是服务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地都把发展服务业列入的 重点产业中。道路货运业由于多种原因,其发展改革的步伐落后于服务业。道路货运业 对于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快道路货运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将有利于缩小道路货运业与服务业间的差距,提 高道路货运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 1 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本论文通过对现代货运服务业内涵的界定和对国外道路货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发 展趋势的描述,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方向,通过对传统道路货运业 向现代道路货运业转型的环境因素的分析,指出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外部条件已经威 熟。同时,依据网络经济理论、共生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货 运服务业转型的实现路径,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保障措施。 论文的研究框架如下: 图1 1 论文研究框架 5 第一章绪论 1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共分六章论述,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该部分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及研究的 目的、意义。 第二章现代货运服务业概述。本章首先阐述了现代货运服务业的内涵,主要包括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的形式,同时分析了国外道路货运服务业的发展现 状及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服务业转型的环境分析。本章主要从产业 环境、行业环境、政策环境及技术环境四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了传统道路货运业所处的环 境及在该环境下转型的必要性。 第四章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货运服务业转型的理论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传统 道路货运服务业向现代货运服务业转型的几种重要的理论,主要包括:网络经济理论、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共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 第五章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服务业转型的实现途径。作为本文的创新 章节,本章对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服务业转型的实现途径进行了详尽的分 析。首先阐述了传统道路货运业的继承性创新,主要基于对道路货运业各个层次的划分, 通过不同层次结构中道路货运企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其创新的方案;其次是传统道路 货运业的跨越性创新,在该部分作者将虚拟组织的理念引入道路货运行业,并创新性的 构建了虚拟道路货运企业,这对于我国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实现向现代道路货运业转型具 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六章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业转型的保障。本章从政府的角度阐述了 在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道路货运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给予的政策保障,主要包括:保 证道路货运业平等的竞争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进入与退出的机制、促 进道路货运业信息化与科技化及加大对道路货运业的投入。 6 长安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第二章现代货运服务业概述 2 1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内涵 2 1 1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 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行业,包括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和一部 分经过改造的传统服务业。从全球来看,现代服务业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以网 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第二,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第三,服务的市场和 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第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不 断提高,导致就业率下降,就业转移,现代服务业能够吸收各种层次的岗位。现代货运 服务业的提出正是基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出的,所谓的现代货运服务业是指在传统 货运服务业的基础之上,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 式发展起来的新型货运服务业。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发展既有现代服务业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其行业的鲜明特 点,具体见以下分析。 2 1 2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货运服务业具有现代服务业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在。与传 统货运业相比,现代货运服务业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现代货运服务业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 根据库兹涅茨( s k u z n e t s ) 、钱纳里( r c h e n e r y ) 等经济学家的研究,产业结构的 演变具有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从农业转向制造业,以后再从制造业转向服务 业的规律。服务业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就产生了现代服务业。1 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 发展到了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而现代货运服务业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 二、信息化、网络化是实现现代货运业的前提条件 发展现代货运业要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信息技术及现代网络是实现资源最佳 1 l a t t p :l l w w w n j t j g o v e n s i t e i d ,4 p a g c i d 6 3 c o l u 删叮d 4 6 8 a n i c l e i d 7 0 7 3 3 d i s p l a y i n f o 硒p y 7 第二章现代货运服务业概述 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手段。现代货运服务业是基于信息技术及现代网络的不 断创新和发展而产生的,借助信息化及现代网络从整体上提高货运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因此,现代货运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以信息化促进货运服务业的现 代化,是我国货运服务业结构优化、高效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区别于传统 货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现代货运业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服务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其成败决定于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用人的 机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取代了传统的服务业,其根本就在于人才的胜出。德国、英国 等发达国家,注重应用型服务人才的开发,建立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立了专 业人才能力开发和客观评价的体系,引导培训教育工作。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 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货运业的发展基于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之下,因此,具有熟悉现代货运服务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人才 是现代货运业的一大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货运服务业的一个显著方面。 四、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货运的需求不再仅是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是 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这就要求现代货运服务业改变以往的传统道路货运业往 往提供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同类、基本货运服务的特点,而是向着能够为货运需求方提 供“专、精、特”服务的方向发展。 2 1 3 现代货运服务业的发展形式 与传统道路货运相比,现代货运的发展要以实现上述特征为主要目的,本论文认为, 首先要形成以发展道路货运的层次结构为主要模式,针对道路货运业每一层次结构的不 同来制定其具体的发展方案;其次,条件成熟的道路货运企业应形成战略联盟的形式来 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货运需求;最终,本文认为可将虚拟的理念引入道路货运行业,最终 实现道路货运的现代化。 2 2 国外道路货运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2 1 1 国外道路货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将信息化充分应用到道路货运企业中。 8 长安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地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当前国外道路运输企业也逐渐 的实现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在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全球 定位技术( g p s ) 、移动通信技术( m c s )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 d i ) 、企业计算机管理 信息技术( c m s ) 和电子商务技术等,迅速地改造传统运输产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 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 例如:美国早在6 0 年代,就在道路货运中应用了e d i ,以后每年以1 0 0 的速度递 增。企业应用e d i 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专家测算,应用e d i 后,商业文件传 递速度提高8 1 ,文件成本降低4 4 ,因错漏率造成的商业损失减少4 0 ,从而使整个 竞争力提高了4 0 。美国道路运输企业采用e d i 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道路货运公司大量采用以因特网为基础的e d i 技术。据 北美综合运输协会对其1 2 5 家会员运输企业( 包括大、中、小运输企业) 应用e d i 情况 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协会所属的1 2 5 家运输企业均采用e d i 这一先进的电子贸易方式。 由此可见,e d 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各种类型的道路货运企业。 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在5 0 、6 0 年代应用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 c m s ) ,在企 业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采用因特网技术的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是 电子商务的基础,它是一种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的基础 设施,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主动地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并且可以 一 和底层的数据库相连接来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交通企业建立内部网后,必将使企业的 运作上升到一个新的符合信息革命要求的高度。国外交通企业利用其内部网进行企业内 部商业文件和数据交流的同时,也将企业内部网部分地对客户开放,使外界用户通过因 特网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情况。同时客户还有机会及时反馈对已经服务 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使服务部门迅速地回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 发达国家汽车运输企业的内部网包括下面几个应用子系统和数据库:市场营销分析 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生产调度和路线优选系统、运输成本分析系统、货运站管理系统、 燃料管理系统、车辆维护及配件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将以 上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的汽车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因特网连接, 就形成了功能强大的联网综合作业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满足现代汽车运输所需要的各种 功能支持,如移动通信、车辆跟踪、数据交换、货物查询、联网受理、联网送货、数据 统计、经营分析等,从而根本改变汽车运输企业传统经营观念、方式和组织结构,大大 9 第二章现代货运服务业概述 提高运输效益。 二、将道路运输企业与商业、制造业相结合,使得物流服务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和创 新。 在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企业不仅在同商业结合方面,而且在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 服务方面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而引起的, 从而要求运输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逐步转化为能够提供多种服务 的“物流”服务公司,单一的运输经营已不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如在日本,道路运输 企业有为金融业提供“钞票护送 的、地区性密集的批发业向特定的大型零售店“代办 交货”,向海外分公司的“国际宅配便”、兼营部门营业仓储的“配送中心 化、进行企 业管理机能附带发生、保管资料所需的营业仓储“资料保管库 以及在货主配送中心的 “流通加工”等等。1 三、建立现代货运中心 货运中心是德国大力倡导、扶持发展的集约化运输组织形式。它依托一定的经济区 域,以可供选择的多种运输方式,快捷的运输网络,周到的运输服务,把传统分散经营 的众多运输企业及运输服务企业吸引到一起,把生产一运输与消费市场紧密衔接,使一 个区域向不同方向流动的货物和其它不同方向流动的本区域的货物,经过中心进行分 拨、配载,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迅速地输送到目的地。 货运中心在德国的发展是近1 0 多年的事情。德国经济学家、交通运输专家经过长期 的研究认为,生产贸易国际化、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有赖于人员、物资、信息的及时、 有效的流动与供给。在产、运、销的链条上,运输业生产既涉及加工、包装、仓储、装 卸、运输,又涉及管理、经营与服务,并涉及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 如何把如此诸多的运输过程环节经济合理地组合起来,寻求一种资源节约、运行高效的 运输服务,便成为德国货运中心兴起与发展的内因。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德国着力于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推动货运中心发展的政策条件。为了减少不断提高的摩托化程 度对交通与环境的压力,特别是控制载重汽车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德国综合运输 政策的目标是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两头的衔接与集疏以公路为主。发展货运 中心,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畅通的、便利的、有利可图的方式,从而减少载重汽车的 1 严季日本道路货运企业向物流业转变的背景 j 交通企业管理,2 0 0 2 ( 4 ) :1 2 1 5 1 0 长安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投放和空驶。 德国建立和发展货运中心由联邦政府统一规划,由州政府负责按规划进行建设,并 采取相关政策,扶持其发展。建立货运中心,德国着眼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运输经 济本身来看,货运中心是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条件,合理组织物资集散,达 到物流经济快捷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从社会效益来看,货运中心能发挥减少空驶, 减轻道路拥挤压力的作用,从而减少噪音和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从地区经济发展来 看,货运中心能吸引办厂,为一个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 并且增加税收。德国规划建设货运中心与规划建设交通干线、主枢纽统筹考虑。在广泛 进行生产力布局、货物种类、流量、流向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 确定货运中心的规模与发展。货运中心选点建设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至少有两 种以上运输方式联接,特别是公路和铁路;二是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货运中心网 络与运输枢纽网络相适应;三是经济合理性,包装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利用、环境保护与 生态平衡,以及在货运中心经营的成员利益的实现等等。 德国的货运中心由政府兴办但却实行民间经营管理方式。不来梅市货运中心自身的 经营管理机构采取股份制形式。市政府出资2 5 ,货运中心5 0 户经营企业出资7 5 , 由经营的企业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推举经理负责货运中心的管理活动,实际上采 取了一种由企业“自治 的方式。货运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为成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 维修等服务,代表5 0 家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与其它货运中心加紧联系,不具有行政职 能。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优良的服务,是货运中心全部活动的宗旨。因此,货运中心 一般都兴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有的还开办驾驶 员培训中心等实体,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这些实体都作为独立的企业实行经营服务。 l 2 1 2 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尽管我国道路货运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 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运输业经营方式落后、企业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低、企业 竞争力弱等问题。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现状,高程度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我国现 有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现状,通过信息技术在我国道路货运行业中的应用,解决我国道路 1 韦公远德国的货运中心商品储运与养护 j ,2 0 0 4 ( 4 ) :2 1 2 3 1 1 第二章现代货运服务业概述 货运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改变我国落后的运输经营方式;此外,借鉴国外发达国 家道路货运行业与商业、制造业的良好结合,使得物流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解决我国道 路货运企业竞争力弱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建立大型的货运中心的成功经验, 实现我国现有的道路货运业规模经济。 国外道路货运业的发展能够给予我国发展现代道路货运服务业良好的启示,同时, 国内环境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实现传统由现代的转变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现代道路货 运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迫切。 1 2 长安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3 1 产业环境 第三章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环境分析 不同产业对运输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随着产业结 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必然发生变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历史统计数据可表 明,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 占的比重较大,运输规模和运输结构也相对稳定。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 构的变化,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高值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加工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 越大,使所运货物的价值明显加大,而平均体积却逐渐减小了,因此随着工业化向高水 平的发展便产生了被称为“轻薄短小的小型化现象,且品种开始向着多样化发展,而 运输需求质量开始向着高度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道路货物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生产结构由资源密集型依次向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 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时,产品高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对货物的运输提出了迅速、 方便、安全等更高的质量要求。在产业结构进一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的过程中, 经济发展水平会更高,社会越来越具有服务特性和信息特性,交通运输业作为服务业本 身也会向高效和优质服务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各尽所能、协调发展。道路运输由于 具有f - j n f - j 、方便、迅速等特点,其地位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3 1 可以看出,2 0 世纪5 0 年代,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8 0 左右。2 0 世纪8 0 年代,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仅占2 0 多,第二、第三 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了明显增加,尤其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到了2 0 0 6 年,第 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5 0 年代的8 0 左右减至到1 1 ,减少了6 9 ;第二产业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5 0 年代的7 4 左右增加到4 9 ,增加了4 2 左右;第三产业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5 0 年代的9 1 左右增加到3 9 4 ,增加了3 0 3 。由此可知,我 国从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表3 1 我 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1 3 第三章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环境分析 表3 1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单位: 分类 1 9 5 21 9 8 51 9 9 01 9 9 51 9 9 92 0 0 02 0 0 52 0 0 6 国内生产总值8 3 。52 8 42 7 。12 0 31 7 。6 1 5 9 1 3 01 1 7 第一产业 从业人员 6 2 46 0 15 2 25 0 15 0 04 4 o4 2 6 国内生产总值 7 44 3 14 1 64 8 84 9 45 0 95 1 o4 8 9 第二产业 从业人员2 0 8 2 1 4 2 32 3 o 2 2 5 2 3 o2 5 2 国内生产总值 9 12 8 53 1 13 0 73 3 o3 3 23 6 03 9 4 第二产业 从业人员 1 6 81 8 52 4 82 6 92 7 53 3 o3 2 2 ( 注: 摘自中国统计局网站,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n d s j 2 0 0 7 i n d e x c h h t m , 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n d s j 2 0 0 7 i n d e x c h h t m ) 由此可知,我国从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这表明,我国已从以前的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是工 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2 0 0 0 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1 5 9 :5 0 9 :3 3 2 ,形成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产业的产业模式,这是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的典型形式。但当年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却为5 0 0 :2 2 5 :2 7 5 ,形成:第一产业从业人数 第三产业从 业人数 第二产业从业人数,这又是传统产业结构的模式。产业结构中劳动力、结构和 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性,反映了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仅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发 、 展阶段。其特征是农业仍是产业结构中的基础部门,工业将稳步发展并继续成为产业结 构中的主导部门,第三产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快速发展。2 0 0 6 年,我国的第二 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1 1 7 :4 8 9 :3 9 4 ,第、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 例为4 2 6 :2 5 5 :3 2 2 ,与2 0 0 0 年相比,第三产业的产值与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均有了 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我国经济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劳 动力将大规模转移。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将持续大 幅度上升。这个时期运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将快速发展。根据表3 1 ,分析我国产业 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2 0 0 0 年与世界1 9 9 9 年平均水平比,约低3 0 个百分点左 右;与发达国家比,其差距就更很大,约低4 0 个百分点。这与英国工业化基本完成时 的1 8 4 7 年,第三产业所占比例4 4 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现处于工业化进程 中,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应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 所处的阶段,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 1 4 长安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今后l o 一1 5 年,在资本、劳动等要素 供给较为充分,同时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各项需求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条件下,中国 经济完全有可能以7 一8 的年均速度增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将有明显 的调整,将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以第三产业为重点的重化工业化及服务化时期。未 来1 5 年,重化工业及服务业将成为带动中国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 时也将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 变动必将导致社会产生对道路货运行业的多种货运需求,带动道路货运行业的发展,同 时服务业的发展也将对道路货运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传统的道路货运业应积 极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向着现代道路货运服务业转型,以便更好的为社会提 供多种货运需求。 3 2 行业环境 、 3 3 1 道路货运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货运取得了巨大成绩,运输生产力迅速增长,货物运输 量大幅度上升,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增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 较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道路货运业市场竞争充分,整个行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道路运输领域实行了放宽、搞活的政策,允许城乡 个体、联户买车从事货物运输,也允许企事业单位自备车辆参加社会运输,因而出现了 多家经营,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新局面。到2 0 0 6 年底,道路运输全行业共有经 营业户3 9 3 万多户、从业人员1 3 2 2 万人,其中国有企业3 8 万多个、从业人员3 9 2 万人, 集体企业5 3 万个、从业人员3 5 3 万人,个体私营经营业户2 9 9 多力户、从业人员5 7 6 万人;共有营运车辆5 3 7 万辆,其中国有车辆1 3 6 万辆、集体车辆1 4 5 万辆、个体私营 车辆2 5 6 万辆。各种经济成分参与道路货物运输,提高了道路货物的供给能力,增强了 道路货运业的竞争力。 二、国有道路货运企业能够积极推进改革,适应由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为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国有运输企业逐步转变观念,转换 经营机制,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营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实 第三章传统道路货运业转型的环境分析 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结合汽车运输生产流动、分散等特点,创造出了多种形式的承包 经营方式,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效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部 分骨干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成立运输集团,实行多元化的发展 张罗,壮大了企业的实力。 三、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道路货运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墓础 作用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货运量的增长速度不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速度,也超过了铁路和水运的增长速度。道路运输既是中短途运输的主力,同时在中长 途运输中同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现阶段,运距在4 0 0 公里以内的中短途货物运 输主要由道路货物业完成,同时,道路货运企业也在4 0 0 公里以上的货物运输中显示出 较强的竞争力。1 随着公路和车辆条件的改善,道路货运的优势领域在不断扩大,合理运 距不断延长,在综合运输中承担的份额不断提高, 四、道路货物运输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有了较大改善。 近年来,除普通道路货物运输发展迅速外,危险品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 大型物件运输、鲜活货物运输等特种和专项运输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同时,货车车型 发生了较大变化,重型货车、小型汽车、罐车、集装箱牵引车、自动倾卸汽车、冷藏车、 零担厢式货车及其它专用运输车辆迅速增加。各地大力借鉴和推广义乌、柯桥、西柳等 地经验,依托商品市场和货源集散地积极培育货运交易市场。同时还加快了货运站场建 设和公路主枢纽的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货运站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不同 车种、不同车型和不同作业项目的维修需要。随着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总成互换、专 用维修设备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含量、装备水 平明显提高。 3 3 2 道路货运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道路货运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久以来,道 路货物运输业还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竞争能力弱 1 陈荫三,吴群琪,王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