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i 摘要 中国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是主体和核心,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保持 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成为我国金融政策的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在 我国加入w t o 之后,国内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对此,国有商 业银行必须要在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其中, 产权制度改革是最核心的内容,它标志着改革的实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 经济学家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研究, 这对于产权理论在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政策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全文共分为 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研究 的理论、现实意义和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一方面从规范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从实证角度 对国内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改革的理论与文献综述中, 主要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改革的研究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产权说和非产权说,其中产权说是主流观点, 细分为国有化和私有化两个方案。 我的观点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必 须以马克思的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作为指导,同时结合国情进行改革。 第二部分: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主要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如:功能定位不清、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率高和传导效率低等等。 第三部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存问题的原因及其改革依据。主要说明了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存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产权问题,即: 产权不清晰和权责利不明确。从而又接连派生出存在问题的很多直接原因,如: 不确定性、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政企不分和资源配置无效率等。而改革的依 据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因此,只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才能解决中国国有商 业银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四部分:国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主要通过国外国有商业 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第五部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明确了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及不利环境和条件。 第六部分:对策建议和结论。针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 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即:以马克思的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为指导,把握中国国 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明晰产权,分清权责利;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 革,提高其经济效率;加强对战略投资者的监管,保证我国金融安全。最后得出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马克思产权理论 产权制度改革 权责利对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ii abstract chinas banking sector,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the main and core play a leading role. therefore, th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to maintain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a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after china joins the wto, the domestic financial sector to further develop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fierce. in this regard, th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must be in many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modern financial enterprise system. among them,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s the core content, which represents the essence of reform. in recent decad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conomists on the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which for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s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 reform in the policy choice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in this paper,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i: introduction. mainly elaborated on chinas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the background, theory, practical and research purposes. this paper us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one hand, from a normative point of view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alysis; the other hand,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a positivist point of view of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conducted in- depth study. in th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main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reform research.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roperty rights, said that non-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property that is the mainstream view, subdivided into nation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of the two proposals. my view is that chines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must be based on marxs ownership and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for reform. part ii: status and problems. expounded on chinas main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ha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bias, poor asset quality, non- performing loan rate and a low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chines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joint- stock reform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part iii: analysis of the nature and reason for the reforms. mainly describes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efficient,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issue of property rights, namely: property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not clear benefit is not clear. which in turn derive successive uncertainty,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efficiencies zhengqibufen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refore, only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in order to solve chinas inefficient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question. part iv: foreign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spiration.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iii foreign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through property rights reform process, and gained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and make clear chinas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part v: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conclusions. chinese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for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namely: to marxs ownership and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s a guide, grasp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clarifying property rights, clarifying responsibilities benefit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stock reform. finally draw conclusions and the inadequacies of this article, as well as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keywords: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marx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the symmetr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 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 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 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 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1 页 共 37 页 1 引言 1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众所周知,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 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尤其是在 我国银行业中, 国有商业银行是主体和核心, 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保持国有商 业银行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而且是我国社会 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这应当成为我国金融政策的一个长期发展目标。 1 9 9 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 0 0 7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已经给了我国银行业一个深刻 的警示。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一些 问题和缺陷日益显现出来, 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它们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 入w t o 以后, 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前 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要在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逐步建 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 性质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重点用较深层次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所有制 和产权理论)来论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从各种现象深入 到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对改革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 一个基础。 1 . 2 研究目标、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 . 2 . 1 研究目标 通过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从较深层次的经济学理论的 角度揭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改革成功最重要是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 1 . 2 . 2 研究内容 本选题主要研究下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银行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分 析,其中主要包括对国内外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论的梳理和分析。二是国有 银行改革的问题和原因的实证分析, 主要包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情况的实证 研究和改革原因的分析。 三是国外银行改革的相关经验。四是国有银行改革的的对策建议。具体安排如上 图所示。 1 . 2 . 3 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选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初步选定以下四个方面: (1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主要侧重经济学理论基础。 (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 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主要侧重实证分析。 (3 )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产生这些问 题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侧重原因的深入阐述。 (4 )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 以提出哪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侧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国有银行 改革的经 济学理论 国有银行 改革的问 题和原因 国外银行 改革相关 经验 国有银行 改革的对 策建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2 页 共 37 页 1 . 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来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 行研究,用定性的方法从理论上论述了改革的性质和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依据。 同时又采用定量的方法结合国内外国有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 得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1 . 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选题的创新点: (1 )分两个层次挖掘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存问题的原因,其中第一层是 运用马克思产权理论对现存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第二层是以第一层为基 础,对现存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进行了具体研究。 (2 ) 提出的改革依据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揭示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 1 . 5 理论文献综述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不同专家和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 点。本篇文章论述的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但很多国内外学者早就 对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开始研究,提出很多理论和观点,因此我们必须先对其 进行充分的了解。 本篇文章的文献综述主要是综述至今为止国外学者对国有银行 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状况, 以及国内学者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研 究现状和成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国内外的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相关的文献综述。 1 . 5 . 1 国外情况 通过对国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和观点的了解, 我们把它 们分为两大类:产权说和非产权说。 1 . 5 . 1 . 1 产权说 (1 )国有化 自2 0 世纪5 0 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国有银行的经济效率比私人银行 高,并通过实证证明国有银行与低效率不相关,所以应坚持国有化,即:国家对 国有银行的控制。 l e w i s ( 1 9 5 5 ) 认为,银行的产权应该属于国家,由政府来拥有对银行的控制 权,并负责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因为只有政府拥有对银行的控制权,才能有效地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并避免市场失灵,最终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权 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g e r s c h e n k r o n (1 9 6 2 )也认为银行国有化的效率要比私有化高,因此主张国 家对银行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使银行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公共职能和政策 职能。 t u l k e n s (1 9 9 3 )对各国银行业经营状况作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尤其 是他运用非参数技术方法对英格兰国有银行与私有银行的效率做了比较分析, 并 同时又与其他学者的非参数技术方法得出的结果做了充分的对比, 最终发现国有 银行的经济效率要远高于私有银行。 b h a t t a c h a r y y a (1 9 9 7 )认为国有银行效率要高于私有和外资银行。他后来 运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对印度的国有银行、私人和外资银行在1 9 8 6 至1 9 9 1 年间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3 页 共 37 页 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最高, 外资银行中等, 私人银行最低。 y e n e r (2 0 0 1 )也提出相似的观点,即:国有银行的效率并不一定低于私人 银行。他通过对欧洲国家的银行体系进行长达1 0 多年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最终得 出的结论是: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一定比私人银行低的论断缺乏充分的数据 支持。 g r i g o r i a n (2 0 0 2 )对1 0 多个转轨国家在1 9 9 5 至1 9 9 8 年的国有银行私有化进 程中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私有化后的银行经营效率总体呈下降趋 势。国有银行应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界定产权,明确权责,提高经营效率 和优化资源配置。 b o u b a k r i (2 0 0 4 )认为国有银行提高经营效率不能走私有化之路,尤其是如 果在不具备高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和管理有力的政府机制的条件下进行国有银行 私有化改革,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即:经营效率会降低。同时,他通过对2 0 多个发展中国家在1 9 8 6 1 9 9 8 年期间8 0 多家已经私有化的银行的经营效率进 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私有化与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弱。因此,国有银行的改 革必须坚持在国有银行所有权归属国家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如:允 许外资银行进入本国银行业,来提高其经营效率。 (2 )私有化 从2 0 世纪6 0 年代后期以来, 有很多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要 低于私人银行,并通过实证得出:国有银行与低效率相关。他们主张国有银行私 有化。 n i c o l s (1 9 6 7 )认为,国有银行经营效率低于私人银行的主要原因在于:银 行在国有产权的组织形式下根本无法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监督,已造成政企不 分,行政力量过分干预银行日常经营,不良贷款率高,政府寻租行为严重,所有 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而私人产权可以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监 督,并通过市场的调节最终可以有效地避免国有产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v e r b r u g g e (1 9 9 9 )对欧洲国家的6 0 多家银行从1 9 8 1 至1 9 9 6 年进行的综合研 究,并通过大量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银行在私有化后的资本充足 率、资源配置效率和盈利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他得出结论:国有银行应该 走私有化之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经营效率。 l a p o r t a (2 0 0 2 )也认为国有银行效率比私人银行低,他通过收集世界多个 国家的国有银行的资料,发现政府对银行拥有所有权主要是在政府实施计划经 济、金融体制不发达,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及任命生活水平低的国家,而这些国家 普遍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 p a n i a z a (2 0 0 2 )对拉美国家的银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国有银行严重抑 制了私人部门的贷款规模,在这些国家的g d p 增长中,国有企业的贡献较大,贷 款比例占多数,私人与个体经济发展缓慢,得不到银行充分的贷款支持。 p a n i a z a (2 0 0 4 )又对拉美国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的 国有银行的很多微观经营指标均远远低于私人银行。因此,私有化是各国提高银 行经营效率的必经之路。 b o n i n (2 0 0 4 )对转轨国家(如:俄罗斯、保加利亚等)的银行业从1 9 9 9 至 2 0 0 0 年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其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且得出了结论, 在经营效率方面:外资银行最高,私人银行居中,国有银行最低。因此,他提出 转轨国家的国有银行应进行彻底的私有化以提高其经营效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4 页 共 37 页 l e v i n e (2 0 0 4 )也认为国有银行效率低下,缺乏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他通过 对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研究, 发现当国有银行在处于整个国家银行体系中的主导 地位时,政府必然会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来干预国有银行的日常经营,以此来达到 一定的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或者通过阻止外资银行和私人银行的进入,以此来 维护国有银行的竞争地位。政府的这种方式必然会导致国有银行经营低效率。 b a r t h (2 0 0 4 )在对多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情况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国有银 行的经营效率远低于私人银行, 而且国有银行内部的腐败行为会进一步加剧经营 效率的低下。因此,他大力主张国有银行私有化。 1 . 5 . 1 . 2 非产权说 在很多学者都认为国有银行效率与产权有关的同时, 也有一些专家持不同的 观点,他们提出银行效率高低不在于产权结构,而是和其他一些因素有联系。 (1 )市场结构 b e r g e r (1 9 9 8 )对1 9 世纪末以来的美国银行业进行了研究调查并证明,在美 国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的成本就越高,其经营效率越低。因此他认为,银行的 效率与产权无关,而跟市场结构相关。银行要想提高自身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 是选在市场结构欠发达,集中度低的地区经营其业务。 然而,m a u d o s (2 0 0 2 )通过对欧盟国家的银行业在1 9 9 3 至1 9 9 6 年之间的经营 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与b e r g e r (1 9 9 8 )相反的结论。他认为,银行效率与市 场是结构有关,但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也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在 市场集中度高的地区,市场实力就越大,银行控制其经营成本的实力就越强,利 润空间也会相应增大。 所以银行要提高其自身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市场结构 较发达,集中度高的地区经营其业务。 (2 )初始条件 h a v r y l y s h y n (2 0 0 0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效果进行 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后的实际效果要低于预期效果。在进 行实证分析后, 他提出初始条件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私有化效率的最主要 因素。如果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初始条件差的话,其改革效果不会达到理想的 预期。 (3 )其它 b o e h m e r (2 0 0 4 )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过程进行了研究,发 现这些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都会影响其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效 率。他提出一个国家的国有银行在私有化过程中不能只是重视其速度和规模,而 必须要综合政治、经济和制度因素,从而走适合本国自身实际情况的国有银行私 有化之路。 1 . 5 . 2 国内情况: 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始于1 9 9 4 年, 2 0 0 3 年开始改制上市, 在这些年中, 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此,我同样 把他们的观点分为两大类:产权说和非产权说。 1 . 5 . 2 . 1 产权说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存在诸多问题, 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 研究,他们认为,产权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要想提高 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他们普遍推崇的方式是采用股份 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5 页 共 37 页 肖见(1 9 9 8 )通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上世纪9 0 年代的商业化改革进行研 究后,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问题并没有通过改革而得到解决,改革的深度也 还远远不够。因此,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考虑实行股份制改革。他提出,国有 商业银行股份制可以产生很多的积极作用: (1 )提高经营效率,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经济效益。股份制后的国有 商业银行会在出资人的压力下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在 自身的经营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便有能力推动社会效益的提高。 (2 )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实行股份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具体业务方面 不再直接受国家过多的干预了,可以独立自主地经营和发展业务。 (3 )减轻政府在金融方面承担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后,国家 便不是其唯一的股东了,也就是说,政府所承担的金融风险会相应地减少。 他接着又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首先,政府从政治 原则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肯定。其次,国家已成 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会接受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减轻其贷款压力。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措施方面,他提出三点: (1 )股份制改革需要稳步前进。应先找一个符合条件的银行进行试点,成 功之后再改革其它几家,如失败,可立即停办。 (2 )国家占主要控股地位。国家要对股份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要控 股地位,保证其国有性。 (3 )规范股份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做到真正的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利润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 丁宁(1 9 9 9 )认为,真正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金融企业,而不 是政府的政治工具。也就是说,国有四大独资银行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商业银行, 所以效率低下是必然的现象。 他建议应该把国有商业银行打造成一个责任有限的 股份公司,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其经营效率必然提高。 王琦(1 9 9 9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认为国有商业银行 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二: (1 )产权主体虚置,产权界定不明造成国家不能有效行使和转让剩余索取 权。 (2 )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造成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国家与经营 者很难达到利益的共鸣,也无法有效地避免政府寻租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因此, 他提出的结论是只有实行股份制才能解决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缺陷的问题。 张百照(2 0 0 0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阻碍国有商业 银行提高效率的是其内外部的制约因素。 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是在体制上,表现为产权关系不明晰,权责利不对称。这 就必然会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很难以商业化的原则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相统一的机制。因此,产权问题是核心,如得不到解决的话,改革只是避实就虚, 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其次在经营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如:财政职能和 社会保障职能等,而且其经营规模也过于庞大,垄断了全国一多半的金融业务。 因此,其效率的提高会受阻。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干预过多。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必然要受到政 府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6 页 共 37 页 (1 )在信贷业务上,国有商业银行要受到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 (2 )在业务创新上,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受到政府的牵制。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很难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效率必然低下。 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全面的产权制度改革, 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其经 营效率。他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措施是: (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分清权责利,明确 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性,实现政企分开,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 代商业银行。 (2 )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组织形式,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3 )强化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在经营规模上是国有商业银行 形成多元化的竞争商业银行体制。在经营管理上建立一个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经营制衡机制。 林波(2 0 0 0 )通过对国家效用函数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减少了一定比率的呆账, 但呆账产生的基础并没有得 到真正的解决。由此得出,国有商业银行下一轮改革必将是国家主导的产权多元 化改革。 吴敬琏(2 0 0 2 )提倡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他强调产权多元化是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吸收充分的国内外私人企业、机构 投资者和个人参股,把自身打造成真正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并在产权多元化的基 础上不断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以此提高经营效率。 刘伟(2 0 0 2 )也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他又运用 结构行为绩效框架的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中 国银行业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集中率,这样有利于其整体的发展趋势,而中国国 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资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贷款比例高两方面, 但最 根本的问题还是产权结构单一。正由于产权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核 心, 所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不是调整行业机构, 而是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允许一定比例的内资、外资和个人参股。这样, 一方面能保持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单一产权结构 条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唯一选 择。 易纲(2 0 0 2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近些年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国 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方面: (1 )不良贷款率高,潜在金融风险较大。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就承 担着大量的政策性贷款,这些政策性贷款主要贷向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最终成 为不良贷款。正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银行的稳定性将受到一定 程度上的打击,从而产生金融风险。 (2 )资源配置效率低。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 而对于我国经营效率较高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得到充足的贷款支持,因此受到 很大程度上的资金限制,规模也受到制约,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 在原因方面, 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障碍是 产权约束。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效率低下,不良资产率高的问题根源于其产权缺 陷,即:产权结构单一。国家是唯一的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不 会发生破产或倒闭,其损失也会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因此这就必然会导致公司治 理结构的缺陷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7 页 共 37 页 他给出的改革原则和具体措施是: (1 )原则:充分尊重当前我国已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格局;国有商业 银行能整体改制的就整体改制,不能改的再考虑其他的改革。 (2 )措施: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改变产权单一的结构,引进私 人和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吸收先进经验,降低交易成本,从本质上改善公 司治理结构,最终达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李扬(2 0 0 2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依靠增加激励的商业化改革已无法再继续提 高其效率了,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进行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唯一的出 路。 他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研究, 发现其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巨 大的缺陷,比如:行长都是国家政府部门的官员,对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基本业 务知识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形成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长 远发展。其内部的管理结构混乱,管理层主要是采用行政科层制,这样必然导致 经营管理者积极性低下,银行经营缺乏效率。 在产权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一样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由于政府 对国有商业银行负无限责任,导致经营者缺乏所有者约束和相应的风险约束。因 此,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1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还要形成强有力 的制度和文化,以此来保证各项公司内部的政策措施得以贯彻落实。 (2 )产权方面: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充分体现其企业的盈利性,把提高经营效率放在首位。 (3 )对外合作方面:加强与国外银行的合作,学习先进的银行经营管理经 验,充分利用国外银行的国家网络资源和外汇资金优势。 黄树青(2 0 0 6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其经营效率,必须进行 产权多元化改革。他又通过对多个转轨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 究,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方案: (1 )采取渐进式产权多元化改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但当前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还没有充分地健全和完善,如:我国预防和化解金 融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业监管框架和社会保障体系都尚未健全。所以说, 如果国有产权在这种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急速退出的话, 很有可能会产 生银行危机,最终还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 须采取渐进式产权多元化改革。 (2 )引入战略投资者。转轨国家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表明,国有产权退出 的过程中,股权集中于战略投资者要比分散化的股权更能使银行经营效率提高。 战略投资者一旦拥有股权, 便会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管。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 国有商业银行应主要面向国内的投资者,而不是国外的投资者,这是因为我国的 银行不能完全被外资控制。因此,引入国内战略投资者才是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经 营效率提高和保证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首选。 麦元勋(2 0 0 7 )对建行、中行和工行上市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 这三家银行上市前后主要经营指标后发现,经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之后,三家银 行的资本实力、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资产质量持续好转,上 市所预期的效果逐步得到实现。对此,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走股 份制这条路是有效率的,但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仅有注资和股改是不够的,关 键在于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最后,他提出三点建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8 页 共 37 页 (1 ) 充分利用上市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能够适应现 代金融竞争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 以资本市场作为金融资源优化组合的平台,组建以国有银行为核心的 银行控股公司,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3 )积极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何平(2 0 0 9 )认为,建行、中行和工行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 在企业域、金融域和政治域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因素开始占据优势的时候推出的, 目标是使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 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现代商业银 行。从财务方面看,经过股份制改造、上市,三家国有银行的财务指标得到根本 改善,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股权多元化促 使三家银行建立起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问题的 改善,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机制。 对此,他得出结论:国有银行改革是整体社会经济改革的一个部分。在金融 和银行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金融、企业和政府三者是共时互动的。只有在政府部 分转换职能、 企业改革得到稳步推进的情况下, 金融领域才能推出有效改革措施。 制度变迁必须系统地整体推进,单项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我国国有银行 股份制改革是否实现其既定目标,完全取决于相关制度的配合推进。 1 . 5 . 2 . 2 非产权说 我国在进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 的看法,主张非产权改革。 (1 )市场结构 林毅夫 (2 0 0 3 ) 认为, 我国金融结构的改革要比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要的多。 因为中国现阶段最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这类产业是以中 小型企业为主。所以银行业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改变金融市场结构,集中更多的资 金来支持中小型银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型企业。 (2 )公司治理结构 王大用(2 0 0 3 )通过对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果做了充分研究,提出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应该从改革治理结构开始。只有改革不合理的治理结构,才 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经营。他极力反对先产权多元化改革,后 治理结构改革的对策。他认为我国是一个渐进转轨的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先从治 理结构改革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前提,在其完成 之后才能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 陈洪(2 0 0 6 )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比产权改革更为 有效。他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析,发现其内部治理结构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包括: 所有者与代理人的缺位,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使经营者与管理者缺少利润驱动,难以形成优胜劣汰机 制,致使国有商业银行效率长期以来保持低下。 因此,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外部经理人市场,一方面来约束经理人 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激励经理人积极和努力地为公司工作。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相关的法律法 规,来明确股东的控制权,解决控股股东滥用权力的问题。 (3 )行政干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 9 页 共 37 页 钟伟 (2 0 0 3 ) 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经营管理上政企不分, 相互纠缠。 这样就会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脱离市场机制, 受到的行政约束异常严重, 最终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和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打破“官 本位”,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蔡重直(2 0 0 4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政府的过度行政干预下不可能取得改革 的成功。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改革政府对待国有银行的理念,应把 它看作一个企业和产业,而不是统治经济的政治工具。他给出的对策是从制度上 安排好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1 . 5 . 3 文献评述 通过以上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文献综述, 我们看到近几十年来国 内外学术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思路的探索一直持续不断, 学者们之间也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有现实可行性的建议。其中产权 制度改革是国内外主流的观点。 国外的学者们对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方案主要分为国有化和私有化两类, 他们 根据各国不同的情况,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全过程,比较了两大 方案的优劣,得出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和观点,对于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也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 度改革的观点和见解。 我们从中可以清楚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四班级下册 跳跃2
- 中国舞蹈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行政主管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实战演练指南
- 2025年制造业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手册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操技能部分要点梳理及模拟题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课件
- 2025年钎焊工艺考试重点及应试技巧
-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课件
- 申通快递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助产专业介绍
- 2025年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风险防控措施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医学检验质量培训
- 2025年洛阳理工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