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国民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流动性过剩问题也 日渐突显,尤其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冲击下,使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趋 紧。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国内外的学者 专家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国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来应对 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本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影响、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第 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各方面的相关研究情况;第二章阐明了流动性 及流动性过剩等相关概念,并针对我国当前的现状,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了我国 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在第三章中,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如何推高资产价 格,并对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c p i 进行实证分析加以佐证,之后指出了资 产价格的过度推高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引起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第四章分 析了导致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第五章通过结合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分析 了在现有的条件及国内外环境下如何有效治理和化解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对 策。本文认为,在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对策上,应采用以疏为主,控制和疏导并进 的方法。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超额货币;货币乘数;资产价格 i i a b s t r a ( 了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c o n t i n u o u sg r o w t ho fc h i n a se c o n o m y ,t h en a t u r a lw e a l t he x p a n d s v e r yf a s t ,b u tt h ep r o b l e mo f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a l s ob e c o m e sm o r ea n dm o r ep r o m i n e n t , e s p e c i a l l y , o nt h ei m p a c to fg l o b a l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 t h e “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 i sa l s o t r e a t e da sah o tt o p i ci na c a d e m e b o t ht h es c h o l a r sa n de x p e l sf r o mh o m ea n d a b r o a de x p r e s st h e i ro p i n i o n so nt h ef o l l o w i n gq u e s t i o n s ,s u c ha sw h a ti st h e “e x c e s s l i q u i d i t y ? h o wt od e f m ei t ? w h e r ei st h er o o tc a u s e ? w h a ti st h ea f f e c t i o na n dw h a t p o l i c ya n dm e a s u r e ss h o u l db et a k e nt os e t t l ei t t h en a t i o n a lr e l a t e dd e p a r t m e n t s a l s ot a k ea l lk i n d so fm e a s u r e st od e a lw i t ht h ei m p a c ti tb r i n g s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e st h es i t u a t i o n ,c a u s e ,e f f e c t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o ft h e n a t i o n a l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 , t h r o u g ham a s s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w i t hal a r g ed a t at o p r o o f i tf i r s t l ys t a t e ss o m e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 sa n de f f e c t sa b o u tt h el i q u i d i t ya n de x c e s s l i q u i d i t y a n dt h e n ,i ta n a l y s e st h ee x i s t e n c ea n d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l i q u i d i t yq u o t e df o r 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c h i n at h r o u g has e r i e so fi n d e x e s n e x t ,i ta n a l y s i sh o we x c e s s l i q u i d i t yp u s h e sa s s e t sp r i c e ,w i t ht h ep r o v i n go fr e a le s t a t e ,s t o c km a r k e ta n dc p l a n di n d i c a t e st h ec o n d u c t i v ep r o c e s so fh o wt h ee x c e e d i n gp u s h i n go fa s s e t sp r i c e a f f e c t so u re c o n o m i c ,e v e nl e a d i n gt oe c o n o m i cc r i s i s f o l l o w i n g ,i tp o i n t so u tt h e r e a s o no ft h e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 f i n a l l y , c o m b i n e dw i t ht h ed o m e s t i ca n do v e r s e a 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a b o u tt h e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o ft r e a t i n gt h el i q u i d i t y , t h ea r t i c l e s t u d i e sh o wt op r e v e n ta n de l i m i n a t et h ec u r r e n t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s i t u a t i o n t h ea r t i c l e m a k e sa ni n i t i a ls t u d yf o rt h ea c t u a l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p r o b l e m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f o r o u rc o u n t r y , a n da d o p t st h em e t h o do fu n b l o c k i n gm a i n l ya n dc o n t r o l l i n ga d v a n c i n g t o g e t h e ro n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k e yw o r d s :e x c e s sl i q u i d i t y ;e x c e s sm o n e y ;m o n e ym u l t i p l i e r ;a s s e t sp r i c e i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直昌盔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保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嘿幺夥眵殛字日期:眄年,月崛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 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直昌友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 社会公众提供信思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之昂物蓟币签名:断以 ; i i 签字目期:渤雷计月巾 签字日期:加扩年f - - 月罗。日,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执行 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各金融机构信贷创造能力的扩张,金融衍生产品的 不断发展壮大,信息化、技术化的革新,各类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便捷, 流动性过剩问题超出了一国的界线,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伴随着全球的 流动性过剩,中国经过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出口导向型”和“宽进严出” 的政策指导下,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外汇占款上升,从而使货币投放量增多;同时,与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相适应, 出现了银行的高储蓄,而银行体系的改革又使得银行的贷款速度放慢,形成了较 大的存贷差;金融衍生产品、信用工具的创造又使得货币乘数扩大,等等一系列 的因素促成了我国目前流动性出现过剩情况。 自2 0 0 7 年初,流动性过剩问题便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而基于我国目 前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各类法律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投资渠道相应的缺失, 从而使得流动性过剩的危险日趋从紧。对目前我国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可以 看到,在资本逐利的本质特性以及投资渠道的单一双重影响下,过剩的流动性资 金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则将过剩的流动性资金转移配置到效 率较高的行业或企业中,而是在“赚钱效应”的影响到下,集中涌向了某一或某 几个领域,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空前的压力。如推动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积 聚资产价格泡沫的积聚膨胀,加速经济结构的失衡等;另一方面,过剩的流动性 资金又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和国家货币政策执行部门的政策实施造成了巨大的 冲击。所以,在当今的国内外形势下,研究和分析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现状及其治 理对策,不仅尤为迫切,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 章研究综述 第1 章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问题同益突出,因此,学术 界和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对此给与了高度关注,并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综合来 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对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成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视角: 1 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冯玉明( 2 0 0 6 ) 从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和贸易体制 方面分析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对) j i l t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2 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失衡。王敏(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 经济结构失衡。其指出,国际收支长期顺差是经济对外推移的表现,而内部经济 结构失衡是形成长期顺差的深层次原因。朱庆( 2 0 0 6 ) 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 根源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失衡,具体表现为消费的增长相对于投资和出 口的增长滞后;大企业资金过剩而中小企业却资金短缺;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 导致产能过剩,而医疗、教育、社保等部门投资则明显不足;经济区域间发展不 平衡。 3 金融机构贷款的快速增长。康以同( 2 0 0 7 ) 认为,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 差对国内基础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仅限于资本项目顺差的规模,而且大部分 年份并不大,因此,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是贷款的较快增长。 4 高额的储蓄存款。李振一,侯玉娜( 2 0 0 7 ) 指由近几年,国民经济和金 融业持继续发展,积累了巨额的社会财富和资金供给,企业和个人存款的增长速 度远高于经济速度,从而为银行体系形成和扩大流动性过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 源。 5 投资渠道的狭窄。孙建潮( 2 0 0 7 ) 认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业务品种、 金融工具太少,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转型时期,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和居民的 投资渠道过于狭窄,证券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分流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闲余资金 的作用。 6 银行体系贷存差扩大。吕爽( 2 0 0 6 ) 认为,银行客户结构失衡,贷款对 象主要集中在优质客户,对于消费信贷、中小企业信贷和农村资金注入明显不足,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门槛及诸多的限制条件,减少了商业银行在信贷收支表上的 贷款额,从而使银行贷款减少,形成巨大的贷存差。 7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谢国忠( 2 0 0 7 ) 认为,人民币升值将降低中国的出 口竞争力,升值会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同时,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进 2 第1 章研究综述 一步吸引了国外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风险。贺铿( 2 0 0 7 ) 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反复炒作,大量国际热钱涌入国内,加剧了我国的流动 性过剩。 1 2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1 康以同( 2 0 0 7 ) 认为,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在均衡水平下,货币供应量( m 2 ) 的增量应当等于当年实际经济( g d p ) 增量和物价( c p i ) 上涨的增量,即m 2 = g d p + c p i 。因此,他通过am 2 - ag d p ac p i 指标,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情 况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的7 年中,我国的m 2 增长率均超过实际 g d p 增长率与c p i 上涨率之和,而且有些年份的幅度还相当大( 如2 0 0 2 年和2 0 0 3 年) 。 2 任兆璋、于孝建( 2 0 0 7 ) 认为,m 2 g d p 比率可以用来衡量未来通货膨胀的 潜在压力和当前资金供给与盈利性投资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m 2 g d p 比率增长 过快,说明资金供给严重超过了银行和企业进行盈利性投资的需求,也即出现流 动性过剩。同时,他们认为,超额准备金率的大小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它也 是判断银行流动性是否充足或过剩的重要标志。 3 哈继铭( 2 0 0 7 ) 用量化流动性概念的相关指标,包括中国货币供应量m 1 ( 现 金和活期存款) 、m 2 ( m 1 加上定期存款) 及新增存款与股市流通市值之间的比率, 来刻画经济中存在的可用于投资的货币是否超过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所需的货 币量。并将三个比率与周边国家( 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 的比率相比较, 得到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结论。 4 谢国忠( 2 0 0 7 ) 认为,发展中国家因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从银行 体系存款贷款比率可以较直接的反映出一国流动性是否过剩的状况。 5 冯玉明( 2 0 0 6 ) 以广义供应量m 2 与名义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之差作为国 内市场流动性是否充足,或是否存在超额流动性的一个近似指标,通过对1 9 9 6 2 0 0 6 年间的数据分析指出国内市场存在超额的流动性。 6 沈晓晖、邵质斌( 2 0 0 7 ) 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货币与最终消费品价格 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健全、传导速度慢,流动性状况的变化不仅反映在消费物价变 化上,还反映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变化上,所以可以用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资产价格水平等指标,对市场是否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进行度量。 第1 章研究综述 1 3 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1 3 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 催生资产泡沫化:王敏(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过剩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 引发了商品价格上涨,容易催生资产泡沫化。康以同( 2 0 0 7 ) 从商品的供给和需 求两方面分析说明流动性过剩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而对于我国房地产价 格、股票价格和许多非c p i 商品价格的快速上升影响较大。银国宏( 2 0 0 6 ) 认为, 流动性过剩将助推中国股票市场的活跃,但容易导致股市泡沫的积聚、膨胀。 2 引发金融危机:王敏( 2 0 0 7 ) 指出,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泡沫化,容易 引发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金融危机,与传统的金 融危机相比,其特征体现为金融危机的超周期性与超前性;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加 快,传染更为迅速,呈现全球性等。 3 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沈晓晖、邵质斌( 2 0 0 7 ) 指出,流 动性过剩局面的形成,促使央行从供给资金转向回笼资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 挑战。张仁涛( 2 0 0 7 ) 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受 到影响,调控效应被打折扣。 4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张仁涛( 2 0 0 7 ) 指出流动性过剩也造成了资源配置 的低效和浪费,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运动,实体经济却缺乏资金支持。 1 3 2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增加信贷风险,面临两难抉择。张仁涛(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过剩将导致商 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同时,流动性过剩使使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 有的“流动性困境”和两难抉择,即面临存款负债增长约束与金融成长的选择困 境和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与信贷投放约束的选择困境以及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 经营结构战略转型的需要与困难。 2 影响内部资金管理。李刚( 2 0 0 6 ) 认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货币 市场的短期基准利率将逐步向超额准备金利率靠拢,难以建立起一条既有深度又 有广度的利率曲线。缺乏这样的曲线,商业银行就无法进行内部资金的转移定价 和金融产品定价,这将制约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效率和产品定价能力的提高。 1 4 流动性过剩的治理 1 4 1 政策层面 康以同( 2 0 0 7 ) 针对贷款增长过快问题,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 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特种国债对冲商业银行过多存款以及实行一定程度的 4 第1 章研究综述 “窗口指导 ”加以抑制,另一方面还应当适时提高贷款利率,以减少贷款需求, 从而总体上减少存贷差的数量,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孙立行( 2 0 0 7 ) 认为应对“流动性过剩”,仅凭各项政策的单独实施,效果 非常有限,必须依赖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为了解决导致 “流动性过剩 的内外结构失衡问题,不仅需要运用弹性的外汇政策和紧缩的货 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而且需要利用扩张的财政政 策和配套的税收政策来改善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现象。 魏杰( 2 0 0 7 ) 对于流动性过剩所引发的投资品高价位运行,以及它有可能转 化为经济过热的趋向,认为应采取货币政策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要借机加大力 度推动体制改革,从而形成有利于防止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体制基础。 谢国忠( 2 0 0 7 ) 指出,中国不同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的早期发展阶 段就决定了目前的问题是制度引起的问题;需要改革调整,把财富的分配作为中 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单纯运用成熟市场的手段,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 价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许小年( 2 0 0 7 ) 指出,抑制流动性过剩,当务之急是紧缩银根,大幅或小幅 但频繁加息,同时,必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突破以银行为主导的局面,开拓多 种渠道分流资金。 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 2 0 0 7 ) 认为要从超额准备金形成机制出发综合治 理。具体说,就是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 汇制转变,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储备外汇转变。 1 4 2 市场层面 叶红( 2 0 0 7 ) 指出,解决流动性过剩,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操作手段进行吸收, 另一方面需根本上解决贸易顺差猛增,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 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并重的消费驱动型。 巴曙松( 2 0 0 6 ) 认为,应创造足够有深度的金融市场来吸收这样的流动性, 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到全面发展,并以更为积极的扩大 内需的措施进行配合。 王敏( 2 0 0 7 ) 认为首先应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家将一些 低层次的加工工业和耗能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并鼓励和实现国内产业向- 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其次,要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力发展金融 市场,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创新金融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 。窗u 指导足指央银通过劝告和建议宋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属于温和的、1 e 强制件的货币政策,是一种 劝谕,的脓管下段,监管机构向金融机构解释说i j 相关政策意图,提指导r 丰意见,或者根据脓管信息向 金融机构提示风险。窗u 指导足监管机构利用其在金融体系的地位和影响,0 i 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描施防 范风险,进而实现监管目标的监管行为。 5 第1 章研究综述 完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稳妥发展期货市场,同时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 预警体体系建设,加强国际间监管合作;第三,要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最后, 要在金融体系内实行反经济周期波动监管政策。 林毅夫( 2 0 0 7 ) 表示,目自订的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结构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确 实存在,而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却借不到钱,表现出流动性不足。如果多发展一些 地区性的中小银行金融机构,那就有相当多的储蓄分流到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流 动性不足就能够解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必须改善金融 结构。 1 5 小结 随着对流动性过剩的不断深入研究,“流动性过剩 这一专业的经济术语越 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政策制定部门和学者专家们的研究报告 中。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学者专家们纷纷从多个层面对流动性过剩 问题加以分析,来解读流动性过剩是定义、性质、根源、度量、影响及其治理对 策,但在具体的分析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对流动性性过剩的成因的分析中,有许多还停留在于理论的分析上,根据一 些现象来推断,没有结合具体的数据,用实证的方法加以佐证。 在度量方法,目前国际上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能够准确度量货币供应量达 到多少才能确定为流动性过剩,并不能从简单的一两个指标中分析得出我国目前 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在治理对策上,大部分学者主张政府应该实行强有效的政策手段,如提高存 款准备金、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等等,来回收目前过剩的流动性资金,而根据 0 7 年政策为缓解流动性过剩还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果来看,这类政策 措施的收效甚微,或者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过剩的局面在很大程度并 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还在进一步的蔓延。 6 第2 章我固日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第2 章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要清楚的认识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首先应该了解何为流动性及流动 性过剩,有助于帮助更好的理解流动性过剩,并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所以,在 本章的丌头,先对流动性及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做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再结合多重 指标,对我国目前的流动性现状作具体的分析。 2 1 流动性与流动性过剩 2 1 1流动性的概念 “流动性”一词最早出现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凯 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 ( l i q u i d i t yp r e f e r e n c e ) ,表示 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后来,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壮大,货币形式不断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流动 性概念的理解日渐扩展,提出了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只代 表货币的流动性。b l a c k ( 1 9 7 1 ) 指出,市场的流动性是指任何数量的证券均可立 即买进或卖出,或者说小额买卖可按接近目前市场价格、大额买卖在一定时间内 可按平均接近目前市场价格成交。h a r r i s ( 1 9 9 0 ) 认为,如果投资者在其需要的时 候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买进或卖出大量股票而对价格产生较小影响的话,则称 市场具有流动性。2 0 0 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 m f ) 在制定颁布的货币与金融 统计手册中,把流动性定义为“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问内以全部 或接近市场的价格出售”。 二o o 六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认为, 市场的流动性,可以理解为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这 往往与市场交易量、交易成本、交易时间等因素有关。所谓宏观流动性,报告 中将其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 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 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从这层含义 上分析,简单的讲也可以理解为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和资金等资产的流动性。 ( 英) 凯恩斯托李欣令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南海版i :2 0 0 7 0 9 圆流动忡偏好又称灵活忡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彤式或仔款彤保1 竽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意以股票、 债券等资本彤,保存财富的一种心理机制。 _ 二0 0 六年第三季度中因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列站h t t p :w w w p b c 。g o v c n 7 第2 章我固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2 1 2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 流动性过剩,在ad i c t i o n a r y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c o m m e r c e 这部辞典 中将其概括为“无论是自愿还是其他原因,当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超过稳健经 营原则所对应的必要水平时,就发生了流动性过剩。”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自 己的理解对流动性过剩进行了各类阐述,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1 ) 流动性过剩指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的情况。康以同( 2 0 0 7 ) 认为流 动性过剩是指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货币存量过多的现象。t h o r s t e np o l l e i ta n d d i e t e rg e r d e s m e i e r ( 2 0 0 5 ) 认为,流动性过剩是社会中的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市 场对货币的需求的均衡水平。 ( 2 ) 流动性过剩指货币供给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王敏(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 过剩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金融问题,准确地说是一个货币现象,是货币供应量 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造成的。 ( 3 ) 流动性过剩指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夏斌( 2 0 0 6 ) 认为,如果 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那么,就存在流动性过剩,其典型表现则是固定 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 4 ) 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和存贷比持续走低。巍纲(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过剩,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 5 ) 流动性过剩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利率保持低水平。任碧云、王越 凤( 2 0 0 7 ) 认为,流动性过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流动性过剩,它描述的是 由于中央银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出现的经济态势,表现为资产价格上升,经 济活动中货币充沛等一系列现象。 ( 6 ) 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持续处于高位。这是央 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 ( 7 ) 流动性过剩则主要表现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爆炸性增长。这是朱民 ( 2 0 0 7 ) 提出来的。 上述对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不管是基于银行体系货币供给,还是宏观经 济领域的货币供给,虽然其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可以归结于一点,那就 是流动性资金供给超过了实际经济所需的货币资金,表现为货币信贷总量供给的 过剩,本文对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考察也正是基于此。本文认为,所谓流动性 过剩,简单的讲,就是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过多,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货币资 金,使得过多的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货币资金存留于银行体系内部或其他经济流通 领域。 。ad i c t i o n a r y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c o m m e r c e ) ) 中文译名为经济与商业词典,由j l h a n s o n 编著,于1 9 7 7 年1 月发行。 8 第2 章我田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2 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 对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情况,专家学者们采用了很多不同的度量方法和指 标进行分析。但是,这些度量方法和指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简单的从单个 指标来分析判断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难免有些不足。因此,本文拟采用广义 货币供应量情况,超额货币供给情况( m 2 一c p i ag d p ) ,银行存贷款情况 及存差规模、法定存款准备余等等,来综合考察现阶段货币等各类金融资产( 主 要是广义货币) 的供需情况,分析判断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情况。 2 2 1 货币供应量分析 货币供应量是指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我国从1 9 9 4 年三 季度起,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 布m 0 ,m l ,m 2 等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m o 为流通中的现金;m 1 为m o + 企 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其流动性 较强;m 2 的测算为m i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外币 存款+ 信托类存款。从社会流动性资金角度考虑,从以上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定 义, m 2 能更全面的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资金供给状况。 货币供应量分析即从社会实际货币供应量相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实际 所需的货币量( 用名义g d p 的值衡量) 的比值进行考察,即m 2 名义g d p ,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马歇尔k 值,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用于判断流动性状况的指标。我们 知道,如果实际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中对货币的需求量,即意味着 有过多的资金滞留在流通领域中,未能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产生作用。所以,这部 分货币的供应相对于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量是多余的,因此,在某种层面上,可 以认为是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在经济学中也常将这类货币资金称之为“迷失的货 币”。 国际上对于m 2 名义g d p 的比值具体达到多少即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 状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从马歇尔k 值的推算过程可以大致认为,如果 我们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值的合理范围应该在1 的附近,如果一 国的金融市场较发达,货币化程度高,即虚拟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范围广, 则相应的现实货币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其k 值可能远小于1 ,但不管情况怎样, 如果要使一国的流动性资金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以适应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其 k 值的范围都应尽量维持在o 到1 之间,所以,如果该指标值超过l ,即意味着 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表2 1 列出了中国及美国、日本、韩国1 9 9 0 年到2 0 0 6 年的m 2 名义g d p 超额货币即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增长所需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9 第2 章我固日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的变动情况。 表2 11 9 9 0 年至2 0 0 7 年我国及其他国家m 2 名义g d p 对比表 g d pm 2 g d pm 2 g d pm 2 g d p 年份m 2 ( 亿元)( 亿元) m 2 g d p 美国 日本 韩国 1 9 9 01 5 2 9 3 71 8 6 6 7 80 8 1 9 30 6 8 2 3 1 1 6 6 0 0 ,3 8 2 7 1 9 9 11 9 3 4 9 92 1 7 8 1 50 8 8 8 40 6 7 9 71 1 2 4 60 3 8 8 2 1 9 9 22 5 4 0 2 12 6 9 2 3 50 9 4 3 50 6 5 6 9 1 0 9 4 2 0 4 0 0 4 1 9 9 33 1 5 0 13 5 3 3 3 9o 8 9 1 50 6 3 2 81 11 2 10 4 2 0 l 1 9 9 4 4 6 9 2 3 5 4 8 1 9 7 90 9 7 3 6 0 5 7 9 7 1 1 3 8 2 0 4 3 5 3 1 9 9 56 0 7 5 0 56 0 7 9 3 70 9 9 9 30 5 8 6 01 1 4 2 10 4 3 8 2 1 9 9 67 6 0 9 4 97 1 1 7 6 61 0 6 9 1 0 6 0 7 3 1 1 2 1 60 4 5 7 4 1 9 9 79 0 9 9 5 37 8 9 7 31 1 5 2 2o 6 1 2 31 1 3 8 90 4 8 3 5 1 9 9 81 0 4 4 9 8 58 4 4 0 2 31 2 3 8 1o 6 0 1 41 1 6 7 5o 5 8 1 8 1 9 9 9 1 1 7 6 3 8 18 9 6 7 7 11 3 1 1 80 6 1 6 3 1 2 1 5 2 0 6 8 2 2 2 0 0 01 3 2 4 8 7 59 9 2 1 4 61 3 3 5 40 6 1 8 91 2 3 0 10 7 9 1 3 2 0 0 11 5 2 8 8 8 51 0 9 6 5 51 3 9 4 30 6 3 5 71 2 8 3 4 0 7 4 8 6 2 0 0 21 8 3 2 4 6 91 2 0 3 3 31 5 2 2 80 6 9 4 31 3 5 8 60 7 5 8 3 2 0 0 32 1 9 2 2 6 81 3 5 8 2 31 6 1 4 10 6 7 7 21 。3 8 0 0 0 7 6 3 9 2 0 0 42 5 3 2 0 7 71 5 9 8 7 81 5 8 3 80 6 5 5 71 3 8 6 90 7 0 5 7 2 0 0 52 9 8 7 5 5 51 8 3 0 8 51 6 3 1 80 6 5 2 71 3 9 7 1 2 0 0 63 4 5 5 7 7 92 0 9 4 0 71 6 5 0 30 5 3 0 31 4 3 0 2 2 0 0 7 4 0 3 4 0 1 32 4 6 6 1 6 1 6 3 5 7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表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美国、韩国这一比例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日本虽然m 2 g d p 指标值超过了1 ,也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过剩,但其一直处于 相对稳定的状态,变动的幅度较缓,所以其缓冲时间相对较长,对社会及市场的 冲击相对较弱。而我国自1 9 9 0 年开始,这t l :;f f q 值一直在不断的上升,且幅度较 大,到2 0 0 6 年,该指标值达到了1 6 5 ,2 0 0 7 年虽然m2 名义gdp 的比值略 稍有下降,但仍处于绝对高位,远远高于美国和韩国。 通过我国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的m 2 名义 g d p 的值比较,对于m 2 名义g d p 这个指标而言,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目 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自1 9 9 6 年开始就己经存在,到目前为止形势已相当严峻。 但为什么流动性过剩到最近几年y j 突显出来呢? 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时间的滞 后性,过剩的流动性供给并不能在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影响,而是要一定 时间的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步渗入到实体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 1 0 第2 章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2 2 2 am 2 - ac p 卜ag d p 指标检验 如果实际货币供应量刚好为社会所需的货币供应量,则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a m 2 )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a c p i ) 后,则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实际g d p 的增长率( 6 d p ) 。超过实际经济增长所需的那 部分货币量,我们称之为超额货币量,也就是说,超额货币量= m 2 一ac p i ag d p 。 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超额货币供 给情况的考察来分析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表2 2 列出了最近几年我国超额货币变化率的情况。从表中可知,从2 0 0 1 年开始,我国的超额货币供给量就非常严重,2 0 0 2 年更是达到了1 2 7 ,但那时 并没有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实体经济 影响的时滞效应。2 0 0 6 年至2 0 0 7 年,由于流动性过剩日益明朗化,政府接连出 台多项政策对当前的流动性状况进行打压,从而使超额货币供给率下降,到2 0 0 7 年,己是0 5 ,但这只能是短期内的,由于累积效应的影响,再加上政府不能无 限制的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长期进行打压,所采取措施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 方位进行考虑,所以在2 0 0 8 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依然非常严峻。 表2 22 0 0 1 年至2 0 0 7 年我国超额货币变化率情况 年份 m 2c p ig d pm 2 一c p i - g d p 2 0 0 1 年 1 5 4 0 7 7 3 7 4 2 0 0 2 年1 9 9 一0 8 8 1 2 7 2 0 0 3 笠1 9 6 1 2 1 0 8 4 2 0 0 4 芷1 5 5 3 9 1 0 1 1 5 2 0 0 5 年 1 8 0 1 8 1 0 4 5 8 2 0 0 6 年 1 5 7 1 5 1 1 1 3 1 2 0 0 7 芷1 6 7 4 8 1 1 4 0 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 2 3 银行体系存贷款比率及存差规模分析 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虽然在近几年以手续费、佣金收入等中间业务所 带来的收入同益增加,如2 0 0 7 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强劲上升势头的影响,银行 相关的基金代销等中间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从银行利润结构来看,目前息差 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仍占较大比重,是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所以从银行方面 考虑,适当的存差规模有利于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顺利进行,而当存差规模达到 一定高度时,则由于吸收存款需要以支付利息为代价,如果没有很好的投资需求 作为补充,则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所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银行体系内 存差规模的持继扩大,意味着经济运行中对资金的需要不足,出现流动性过剩的 第2 章我周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状况 状况。 图2 1 、图2 2 给出了从2 0 0 0 年1 月到2 0 0 8 年1 月我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 规模及存贷比率的月季数据的曲线图。 图2 。22 0 0 0 年1 月至2 0 0 8 年1 月银行体系存贷差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 图2 22 0 0 0 年1 月至2 0 0 8 年1 月银行体系的存贷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的存差规模不断扩大。自2 0 0 0 年1 月的1 3 9 4 0 6 0 亿元增长到2 0 0 8 年1 月的1 2 1 8 5 5 8 8 亿元,平均每月增长1 2 8 4 7 1 亿元。2 0 0 8 年1 月的存差规模占存款规模的3 1 1 2 ,扣除其中1 5 的法定存款准备会率,则 还有1 6 1 2 的存款额,即6 3 1 1 8 1 0 亿元置留在银行体系内部,而当月流通中现 1 2 丝! 翌壅堕望堕堕亟垫丝塾型坚型 金( m 0 ) 的数量为3 6 6 7 3 1 5 亿元,存差规模是流通中现金规模的1 7 2 倍之多, 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相当严重。 2 2 4 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变动分析 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种。法定存款准备余是 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 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 银行中的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 运用的备用资金。 中央银行在法定授权范围内,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削弱或增强 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达到收缩或扩张信贷总量和货币供给能力。如果中央银行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就要增加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贷款 的发放,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下降,反之亦然。所以从中央银行存款准备 金的变动情况,可以从侧面较清楚的了解社会流通领域是否出现货币供应量过 多,即流动性是否出现过剩。 在2 0 0 6 2 0 0 7 年间,中央银行连继1 3 次使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 政策工具,从2 0 0 6 年7 月5 号开始的8 一直上调至2 0 0 7 年1 2 月2 5 日的1 4 5 , 其相隔时间之短,频率之高是史无前例的。2 0 0 8 年一开始,又再次将存款准备 金上调至1 5 ,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表2 3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 2 0 0 8 1 2 52 0 0 7 1 2 2 52 0 0 7 1 1 2 62 0 0 7 1 0 2 52 0 0 7 9 2 52 0 0 7 8 1 52 0 0 7 6 5 1 5 1 4 5 1 3 5 1 3 1 2 5 1 2 11 5 2 0 0 7 5 1 5 2 0 0 7 4 1 52 0 0 7 2 2 52 0 0 7 1 1 52 0 0 6 1 1 1 52 0 0 5 8 1 52 0 0 6 7 5 11 1 0 5 1 0 9 5 9 8 5 8 数据来源:中国人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