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7 卷第 8 期 2 0 1 5年 8 月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e CSU- EPSA V0 1 2 7 N o 8 Aug 201 5 应对大范围潮流转移的在线电压稳定判别指标 唐晓骏 ,程振龙 ,张鑫 ,李再华 ,李晶 ,罗红梅 t (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 0 0 1 9 2 ;2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保定 0 7 1 0 0 3 ) 摘要: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直流 自身闭锁故障后大范围潮流转移引起的电压失稳问题 ,首先采用 P S D S T ( p o w e r s y s t e m d e p a r t m e n t s y s t e m t r a n s i e n t )程序仿真计算对比论证了在工程实用判据下暂态电压稳定极限与 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差异较小;然后在总结现有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优劣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 P MU( p h a s o r m e a s u r e m e n t u n i t ) 量测的综合考虑有功、无功传输影响的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基于实际电网的等值算例 系统仿真计算表明,该指标既可有效评估负荷缓慢增长方式下的静态电压稳定水平,也可有效评估直流闭锁 故障下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水平。与其他指标相比,该指标所需信息量少、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易于 在线实现。 关键词:静态电压稳定; 暂态电压稳定; 在线评估指标; 大范围潮流转移 ; 交直流混联电网 中图分类号 :T M7 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8 9 3 0 ( 2 0 1 5 ) 0 8 0 0 4 3 0 6 D OI : 1 0 3 9 6 9 is s n 1 0 0 3 8 9 3 0 2 0 1 5 0 8 0 8 On- l ine Vo l t a g e S t a bil it y I nd e x f o r La r g e - s ca l e Po we r Fl o w Tr a ns f e r r in g T A N G X ia o j u n , C H E N G Z h e n l o n g , Z H A N G X in , L I Z a ih u a , L I J in g , L U O H o n g m e i (1 C h in a E l e ct r ic P o w e r R e s e a r c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n g 1 0 0 1 9 2 , C h in a ; 2 S ch o o l o f E l e ct r ica l a n d E l e ct r o n ic E n g i n e e r in g , N o r t h C h in a E l e ct r ic P o w e r U n i v e r s it y , B a o d i n g 0 7 1 0 0 3 , C h in a) Abs t r act :I n o r de r t o t a c k l e v o l t a g e in s t a b il it y p r o b l e ms ca us e d by l a r g e s ca l e po we r flo w t r a n s f e r r ing a f t e r DC s y s t e m b l o ck in g f a u l t in AC DC h y b ri d p o w e r s y s t e m, f i r s t l y, t h e P S D S T p r o g r a m s i mu l a t i o n calcu l a t io n co mp a r e s t h e d i ff e r e n e e o f t r a n s ie n t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l imit a n d t h e s t a t ic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l imit u n d e r e n g in e e ri n g p r a ct ica l cri t e ri o n, t h e r e s u h in d ica t e s t h a t t h e d if f e r e n ce is v e r y min ima 1 T h e n o n t h e b a s is o f s u mma ri z in g t h e e x is t in g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e v a l u a t io n in d e x e s , a n o n l in e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e v a l u a t io n in d e x b a s e d o n P MU me a s u r e me n t co n s id e r in g t h e in f l u e n ce o f a e t iv e a n d r e a ct iv e p o we r t r a n s mis s io n is p r o p o s e d E q u iv a l e n t ca l cu l a t io n b a s e d o n a ct u a l p o we r g ri d s y s t e m il l u s t r a t e s t h a t t h e in d e x ca n e ff e ct i v e l y e v a l u a t e t h e s t a t i c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o f t h e s y s t e m in l o a d s l o w g r o wt h mo d e ,i t ca n a l S O e f f e ct iv e l y e v a l u a t e t r a n s ie n t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l e v e l o f t h e s y s t e m a ft e r DC s y s t e m b l o ck in g f a u l t C o mp a r e d wit h o t h e r in d ic a t o r s ,t h e p r o p o s e d in d e x r e q u ir e s l e s s in f o r ma t io n,b u t g iv e s s imp l e s t r u ct u r e ,cl e a r p h y s ical me a n in g ,a n d is e a s ie r f o r o nl in e impl e me n t a t io n Ke y wo r d s :s t a t ic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t r a n s ie n t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o n - l in e e v a l u a t io n in d e x ;l a r g e - s ca l e p o w e r fl o w t r a n s _ f e r r in g ;AC D C h y b ri d s y s t e m 国外大电网相继发生 的电压崩溃事故【 】 卅 , 给电 力工业带来深刻警示 ,有力地推进了电压稳定领 域 的深入发展 , 但到 目前为止 , 电压稳定问题的理 论体系尚未完善。 2 0 世纪 9 O 年代以前电压稳定的 研究主要集 中于静态稳定方面 , 目前动态 电压稳 定分析方法 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日本强调事故 后电压控制能力的增强 ,法 国则侧重于事故发生 前紧急状态下 的预防措施。意大利 电网 、瑞典 电 网、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等单位也投运 了防止 电 压崩溃 的控制 系统。国内研究机构在 电压稳定方 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直 流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 ,交直流混联输电给电网 电压稳定 问题带来 了新 的特点 。 从故 障对 电网暂稳特性影 响的角度来看 , 可 收稿 日 期 : 2 0 1 3 1 1 2 6 ; 修回日期: 2 0 1 4 0 4 1 6 基金项 目: 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 大专项资助项 目( S G C C MP L G O 0 1 2 0 1 3 ) 4 4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2 7 卷 以简单将故障分为两类 :一类为对系统无短路 冲 击 , 仅考虑大规模潮流转移引起 的稳定问题 , 如直 流闭锁故障、 发 电机无故障跳闸故 障; 另一类 为对 系统有短路冲击 ,同时需要考虑短路冲击和大规 模潮流转移引起 的稳定 问题 ,如直流逆变站附近 交流系统短路故障等 。仅从潮流转移的角度来看 , 第 1 类故 障后的潮流转移与静态电压稳定考虑的 负荷缓慢增长引起 的潮流转 移具有 一定相 似性 , 但两者的持续时间相差很大,前者考虑数十毫秒 期 间系统 的暂态 电压稳定水平 ,后者则考虑数分 钟乃至更长时间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水平 ,目前 分别采用暂态 、 静态 电压稳定研究方法进行评估 。 考虑到对于第 1 类故障, 由于不考虑短路冲击, 故 障前后系统条件变化不大 ,加之采用合适 的静态 电压稳定计算方法时可以考虑部分类型负荷响应 和发 电机响应特性 ,因此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采用静态电压稳定方法近似评估第 1 类故障下电 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水平。 本文针对第 1 类故障, 首先采用 P S D S T潮流 和暂态稳定分析计算探讨验证 了在一定条件 下可 以近似采用静态 电压稳定分析 的方法来研究第 1 类故障可能引发 的暂态 电压失稳问题 ;在总结现 有静态电压稳定指标优缺点的同时 , 基于 P MU量 测信息提 出了综合考虑有功 、无功潮流影响的电 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采用基于实际电网的等值 系统 ,仿真验证 了所提指标对静态 暂态电压稳定 极限评估的有效性。 1 应对潮流转移的静态、暂态电压稳定分 析结果对 比 搭建 简化交直 流混联 系统模 型如图 1所示 。 送端为等值无穷大发电机组 ,通过变压器升压至 5 0 0 k V交直流混联系统外送 ; 5 0 0 k V交流通道阻 抗参数为 0 0 0 0 1 3 +j 0 0 0 2 9 1 ( 基准功率 1 0 0 M V A) , 直流通道输送能力为双极 3 0 0 0 M W, 整流站 、 逆变 站分别配置 1 2 0 0 、 1 6 4 0 Mv a r 滤波电容器 ;受端 电 网通过 5 0 0 2 2 0 k V变压器降压 ,负荷等值在 2 2 0 k V母线 , 负荷功率因数为 0 9 5 。 , _ 5 o ok v直流双极薛 卜 困 3 0 0 0 M W囱一 m ,奋 滞 w 同 挫 图 1 简化 交直流混联 系统结构 F ig 1 S imp l ifi e d AC DC h y b r id s y s t e m s t r u ct u r e 1 1 计算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极限 假定负荷为恒功率负荷 , 0 S 发生直流单级 闭 锁故障, 0 1 S 故障清除并切除直流整流侧 、 逆变侧 滤波 电容 6 0 0 、 8 2 0 M v a r , 送端不采取切机措施 , 全 部功率转移至交流通道外送 ,计算交流通道的暂 态电压稳定极限送电能力。本文采用工程实用暂 态电压稳定判据 ,在 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暂态 过程 中, 负荷母线( 2 2 0 k V或 1 1 0 k V母线 ) 电压能 够在 1 0 s 以内恢复到 0 8 0标称电压以上。计算结 果如表 1所示 表 1 暂态电压稳定极 限结果表 Tab 1 Tr a ns ie nt v ol t a ge s t abil it y l imitat io n MW 注 : 马达参数采用国家电网公 司生严计算用马达参数l圳 。 1 2 计算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极限 采用 P S D S T潮流程序 , 在受端 电网按照一定 负荷增长模式增长负荷, 直至潮流不收敛。按照纯 有功负荷增长模式计算得到的静态电压稳定极限 为5 1 6 4 M W, 按照恒功率因数0 9 5 增长模式计算 得到的静稳极限为 4 7 4 8 MW。 对 比静态 、 暂态电压稳定极限结果可以看 出: ( 1 ) 采用不 同的负荷模型时, 暂态 电压稳定计 算结果有所不 同。依据工程经验, 若 以直流闭锁故 障后系统崩溃为暂态失稳目标, 则不同负荷模型下 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若以直流闭锁故障后负荷侧母 线电压持续低于 0 8 p u 为暂态电压失稳 目标 , 则 不 同负荷模型下计算结果相差较小 ,平均误差可 控制在 3以内, 相对而言 , 采用 1 0 0恒功率模 型更为保守 , 得到的暂态电压稳定极限相对较小。 ( 2 ) 采用不同的负荷增长模式时, 静态 电压稳 定计算结果有所不同。若采用恒功率因数负荷增 长模式 , 相对恒有功负荷增长模式而言 , 受端 电网 无功负荷有所增加 , 系统更易接近静态电压失稳。 从直观上看 , 当直流发生单级闭锁故障时 , 仅有功 功率大范 围转移至交流通道 ,因此采用静态电压 稳定方法分析时应采用纯有功负荷增长模式较为 合理。但是在实际系统中, 一般正常运行时, 需要 控制直流逆变侧与交流系统交换功率因数在 0 9 5 左右即可 ,无法实时控制交直流系统逆变侧无功 交换为零 。因此 , 采用静态电压稳定方法分析时 , 采用恒功率因数负荷增长模式,考虑一定容量的 无功负荷转移可能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从仿真计 算 的结果来看 ,采用恒功率 因数负荷增长模式得 第 8期 唐晓骏等 :应对大范围潮流转移的在线电压稳定判别指标 4 5 到的静态电压稳定极 限 4 7 4 8 MW,更接近系统暂 态电压稳定极限 4 8 9 3 MW。 通过对上述简单系统的静态、暂态电压稳定 极 限计算及对 比可 以看出 , 对于直流闭锁故障 , 采 用合理的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方法可 以近似逼 近暂 态 电压稳定极限 ,为暂态 电压稳定评估 和计算提 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 2 1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研究现状 随着 电网互联规模的不断增大 ,电压失稳也 逐步表现出新的特征,既可能发生在局部地区低 电压等级电网个别母线 ,也可能发生在骨干高电 压电网形成电压崩溃, 特性复杂, 具有一定的隐蔽 性和突发性 。 目前常用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包括 灵敏度指标1 9 1 、 负荷裕度指标 O l 、 雅可比矩阵最小奇 异值指标【1 】、 局部电压稳定 L指标12 】等 , 取得了较 好的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效果,但这些方法都需要 进行不同程度的复杂计算 ,难以应用于需要快速 计算的在线电压稳定监测系统。 随着 大电 网广域测量 监视 系统 WA MS ( w id e a r e a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y s t e m) 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基于 WAMS强 大 的在 线 同步 测量能 力和 高速通信 网 络 ,使得实现全局性的电压稳定在线监测成 为可 能【 。 目前基于 WAMS的电压稳定指标可分为如 下两类 : ( 1 ) 基于戴维南等值的快速评估指标。 文献 1 4 1 基于节点 的戴维南等值 电路 ,通过多项式拟合研 究节点 电压一 电流 I , _ , 关 系 ,从而根据 一 , 平 面上 轴和, 轴所围的最大面积得到系统的运行极限; 文献 1 5 1 7 进一步将戴维南等值方法引入故障后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 提 出了基于时域仿真 、 基于全 微分的戴维南等值跟踪算法,同时指出当负荷不 满足恒定功率因数变化特性时 ,将负荷节点等效 阻抗与该节点的网络戴维南等值阻抗相等作为 电 压稳定 的临界条件是无效的 ,大大推进了基于戴 维南等值方法的应用。 但是, 为准确获取戴维南等 值参数需要进行大量计算,难以满足在线快速计 算的需求。 ( 2 ) 基于线路 路径的快速评估指标。文献 1 8 1 提出静态电压稳定指标 L V S I ,其参数可由 WA MS 实时测量 , 其推导是基于时间断面 , 反映的是系统 各支路和整体在同一时间断面上的电压稳定水平 以及相对稳定裕度 ,对于 WA MS技术在电压监测 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但在指标定义 上还存在一定 的偏差性 。 相对于在线获取等值系统戴维南等值阻抗而 言, 获取线路实时功率、 母线实时电压等信息更为 容易 , 且对于生产运行人员来说 , 更为直观和易于 理解。在文献 1 8 的基础上, 本文在考虑有功传输 对 系统静态 电压稳定极限影响的基础上 ,进一步 考虑无功传输对其影响 , 提出了综合考虑有功 、 无 功传输影响的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 ,该指标既 可有 效评估 负荷缓慢 增长方式 下 的静 态稳 定水 平,也可有效评估直流闭锁故障下系统的暂态稳 定水平 , 系统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该 指标计算量小 , 精度高, 可应用于在线电压稳定分 析与监测系统 。 2 2 在线电压稳定评估指标推导 静态 电压稳定分析 中,通常采用无穷大系统 带负荷的简单两节点系统模型,支路多采用阻抗 模型或纯电抗模 型, 忽略线路对地 电纳的影响 , 如 图 2 所示 。结合 目前实际电网仿真数据 , 为简化系 统规模 , 负荷多等值在 2 2 0 k V母线或 2 2 0 k V变压 器的 1 1 0 k V母线 , 线路充电功率相对较小 , 因此本 文研究 中不考虑线路充电功率的影响。 U I R j X l A r十一B 图 2 线路模型 F ig 2 M o d e l o f t r a n s m is s io n l in e 静态 电压稳定极限 ,目前多以输 电线路达到 最大输电能力为极限 ,多 以有功功率输送裕度为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但在大功率潮流转移 中, 除有 功功率外还可能有较大的无功穿越 ,导致线路输 电极限大 幅快速下降 , 所以应考虑有功、 无功传输 相结合的裕度指标。 首先计算 图 2所示线路送受端两侧母线电压 差为 d : +j ( 1 ) U B u B : 、 ( + ) +( ) = ) + ( ) ( 2 ) 展开得到 日+( 一 A+2 嘏 +2 Q ) u B+ 解得 2 ( P : + Q : ) ( 尺 + X ) : 0 ( 3 ) 4 6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2 7卷 : 、 ( 4 ) V 二 式中: 0 =1 ; b = 一 U: + 2 尺+ 2 Q ; c= ( P : + Q ) ( R + ) 当满足 : =b E 一4 a c =0时, 电压存在唯一解为 = 、 : 一 一 Q s X ( 5 ) 即 , 在任一时间断面 , 都可 以基 于线路输送功率和 送端母线 电压建立一条 P V曲线 , 曲线的初始点为 电网当前运行点 , 曲线的拐点为电压崩溃点 。为达 到电压崩溃点前 , 对应任一运行点, 电压存在不唯 一 解 ; 在电压崩溃点, 电压存在唯一解, 对应公式 ( 4 ) 中的 b 4 a c =0 。 因此 , 建立新指标为 A =b 4 O 考虑到P : + Q = s : , 尺 + = z , 因此定义 在线电压稳定评估指标 朋为 肿: 一 一一 l ( 6 ) D m一 _ 一 1 u , ( 一 : +2 P +2 Q ) 实际应用时, 该指标仅需从 P MU中获取线路 受端 的有功功率 、 无功功率 , 线路送端母线 电压和 线路 电阻 、电抗参数 ,即可求得线路 目前运行状 态 , 判断其距离极 限的裕度。L 册指标越接近 1 , 则 系统越处于紧张状态 , 接近静态电压失稳边界 。与 其他指标相比, 该指标所需信息量少、 结构简单、 物理意义明确 , 易于实现。 在判断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水平时 ,需要对 全部负荷供电线路进行 肿指标计算, 考虑到电压 稳定首先发生在较为薄弱的线路上 , 此类线路的 邢 指标相对其他线路较大 , 因此取全部线路 L m指标 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的电压稳定指标 , 定义为 L S p Q m a x L p Q k ( 7 ) 式 中: 5 代表所研究 电网的支路集合 ; 腑 代表支路 k的电压稳定指标。 若对电网内全部线路进行 指标计算, 计算 量大且无必要。在实际系统应用时, 可预先通过灵 敏度分析 、 特征值分析、 图论分析等方法 , 并结合 工程经验, 大致确定需要分析的电网薄弱环节, 可 大幅减少计算量, 进一步提高电压稳定评估效率。 3 仿真分析 以实际的交直流系统为原型 ,构建算例系统 如图 3 所示 ,该算例中包含交直流送 电通道和明 确的送受关系。在 B U S 1 和 B U S 3 形成典型的交直 流混联系统 ,负荷主要分布在 B U S 6和 B U S 8 处 , 负荷功率因数 0 9 5 。 首先 ,按照恒功率 因数负荷增长模式 ,计算 图 3 交直流 混联 系统 F ig 3 AC DC h y b r i d p o we r s y s t e m 第 8 期 唐晓骏等:应对大范围潮流转移的在线电压稳定判别指标 4 7 B U S 2和 B U S 3之 间交流通 道 的静态 电压稳定 极 限, 如表 2所示 。随着远端负荷的不断增加 , 交流 通道有功 、 无功潮流逐步增加 , 受端 B U S 3母线 电 压逐步降低, 册指标不断增大, 计算得到的静态电 压稳定极限为 3 4 5 0 MW,此 时对应的 指标为 0 9 7 8 2 , 非常接近 1 , 说 明系统达到静态 电压稳定 极限, 证明了该指标 的有效性 。 表 2 交流通道的静态电压稳定极限 Ta b 2 S t a ti c v o l tag e s ta b il it y l imit o f AC t r a n s m is s io n l in e 有功 M 功率 W 无功 Mv 蝻 a r PU U 指标 电压 ( ) 电压 ( D ) 1 0 0 0 3 5 0 0 9 9 6 0 9 9 4 0 0 6 5 6 1 5 2 0 5 2 0 0 9 7 3 0 9 6 5 O 1 4 8 l 2 0 7 5 7 5 0 0 9 2 3 0 9 0 7 0 2 9 3 5 2 4 6 0 8 7 0 0 9 0 8 0 8 7 8 0 4 03 6 3 0 5 0 1 O 0 0 O 8 5 4 0 8 2 2 0 6 7 5 3 3 2 0 0 l 0 5 0 0 8 3 6 0 7 9 2 0 7 6 6 0 3 3 0 0 l 1 0 0 0 8l O 0 7 5 6 0 8 6 4 7 3 4 5 0 】 1 5 O 0 7 9 2 0 7 3 2 0 9 78 2 以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校核交 流通道的暂态 电 压稳定极限。假设 0 S 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故障, 0 1 S 切除两侧配套滤波电容 , 约 3 0 0 0 MW 电力转 由交流 通道外送 ,交流线路受端 B U S s 3母线电压显著降 低 , 如图 4所示 。依据第 1 节中的工程实用暂态电 压稳定判据 ,可以看出 3 8 8 S 左右 B U S 2和 B U S 3 之间交流通道达到暂态电压稳定极限 3 6 4 0 MW。 1 O5 1 0 0 0 9 5 百 0 9 0 0 85 蓄o 8 0 0 75 O 7 0 时间 S 图 4 B U S 2和 B U S 3母线电压 Fi g 4 Bu s v o l tag e o f BUS 2 a n d BUS 3 暂态过程 中, B U S 2和 B U S 3之间交流通道 的 功率变化曲线如图 5所示 ,依据图 4和 图 5可以 姜 ; L 皇 姬 0o 0 5 o 0 O 0 0 5 o o o o 0 5 0 o o o o 5 o o o 5 o o 时间 , S 图 5 B U S 2和 B U S 3之间交流通道 的功率变化 曲线 Fig 5 Acti v e p o we r cu r v e o f AC t r a ns mis s io n l in e b e t we e n B US 2 a n d BUS 3 做 出故障后 任一时刻 B U S 2和 B U S 3之间交流通 道的 m指标, 如图 6 所示。可以看出, 发生直流闭 锁故障后, 交流通道上潮流大幅变化, 母线电压显 著降低 , L 即指标逐步接近 1 , 在 3 8 8 s 左右最接近 1 , 达到暂态 电压稳定极 限。因此 , 故障后依据 P MU 就地测量信息 ,实时计算各条线路的 指标 , 可 有效评估电网的实时暂态电压稳定水平 ,为后继 采用预防电压失稳的紧急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时 间 , S 图 6 电压 稳定指标 曲线 Fi g 6 Cu r v e of b u s v o l t a g e s tab il it y in d e x 4 结论 ( 1 ) 依据故障性质 的不同 , 交直流混联系统 中 暂态 电压失稳问题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为对 系 统无短路冲击 ,仅考虑大规模潮流转移引起的稳 定问题 ,如直流闭锁故障 、发 电机无故障跳闸故 障 ; 另一类为对系统有短路冲击 , 同时需要考虑短 路冲击和大规模潮流转移引起的稳定问题,如直 流逆变站附近交流系统短路故障等。 ( 2 ) 对于第一类 问题 , 采用工程实用判据的暂 态电压稳定极限水平与一定条件下的静态电压稳 定极限水平差异较小。即不考虑短路冲击时, 可以 采用合理的静态电压稳定极 限方法近似逼近暂态 电压稳定极限。 ( 3 ) 综合考虑有 功 、 无功传输影响的电压稳定 在线评估指标 m ,仅需少量就地信息即可快速评 估系统的静态、 暂态电压稳定水平。实际电网仿真 分析表明, 该指标评估结果有效 , 结构简单, 物理 意义明确 , 易于在线实现 。 参考文献 : 1 卢卫星, 舒印彪 , 史连军( L u We ix i n g , S h u Y in b i a o , S h i L i a n j u n ) 美国西部电力系统 1 9 9 6年 8月 1 0日大停电 事故 ( ws c c d i s t u r b a n ce O n A u g u s t 1 0 , 1 9 9 6 i n t h e U n it e d S t a t e s ) J 电网技术 P o w e r S y s t e m T e ch n o l o g y ) , 1 9 9 6 , 2 0 ( 9 ) : 4 0 42 4 8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2 7卷 【 2 】 薛禹胜( X u e Y u s h e n g ) 综合防御由偶然故障演化为电力 灾难北美 “ 8 1 4 ”大停电的警示 ( T h e w a yf r o m a s i mp l e co n t i n g e n cy t o s y s t e m w id e d i s a s t e r - -L e s s o n s f r o m t h e E a s t e m I n t e r o e n n e ct i o n B l a ck o u t i n 2 0 0 3 ) f J 1 电力系 统自动化( A u t o m a t io n o f E l e ct ri c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 2 0 0 3 , 2 7 ( 1 8 ) : 1 - 5 , 3 7 【 3 】 林伟芳, 孙华东 , 汤涌 , 等( n We i f a n g , S u n H u a d o n g , T a n g Y o n g , e t a 1 ) 巴西“ 1 1 1 0 ” 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 ( An a l y s is a n d l e s s o n s o f b l a ck o u t i n B r a z il p o we r g rid o n N o v e m b e r 1 0 , 2 0 0 9 ) I J J 电力系统 自动化( A u t o ma t i o n o f E l e ct ric P o w e r S y s t e ms ) , 2 0 1 0 , 3 4 ( 7 ) : 1 - 5 【 4 】 汤涌, 卜 广全, 易俊( T a n g Y o n g , B u G u a n g q u a n , Y i J u n ) 印度 “ 7 3 0 ” 、 “ 7 3 1 ”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 A n aly s is a n d l e s s o n s o f t h e b l a ck o u t in I n d i a n p o we r g ri d o n J u l y 3 0 a n d 3 1 , 2 0 1 2 )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E E) 2 0 1 2 , 3 2 ( 2 5 ) : 1 6 7 1 7 4 【 5 】 刘益青, 陈超英 , 梁磊 , 等( L i u Y i q i n g , C b e n C h a o y i n g , L i a n g L e i, e t )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动态分析方法 综述( R e v i e w o f d y n a m i ca l a n a l y s i s a r t o f v o l t a g e s t a b il it y i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叨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学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0 3 , 1 5 ( 1 ) : 1 0 5 1 0 8 f 6 1 邹德旭, 贺仁睦 , 司大军( Z o u D e x u , He R e n m u , S i D a j u n )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 E f f e ct s o f l o a d m o d e l o n d y n a mi c s t a b i l it y i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J 电力 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1 , 2 3 ( 1 ) : 1 1 8 1 2 2 7 汪娟娟 , 张尧 , 夏成军 , 等( Wa n g J u a n j u a n , Z h a n g Y a o , X i a C h e n g j u n , e t n f ) 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 综述 ( S u r v e y o f s t u d ie s o n t r a n s i e n t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A C D C p o w e r s y s t e m) J 电网技术 ( P o w e r S y s t e m T e ch n o l o 一 ) , 2 0 0 8 , 3 2 ( 1 2 ) : 3 0 3 4 8 Q G D W 4 0 4 -2 0 1 0 , 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 S 】 9 】 F l a t a b o N, F o s s e O B , O g n e d a l R, e t A me t h o d f o r ca l cu l a t io n o f ma r g in s t o v o l t a g e in s t a b il it y a p p l ie d o n t h e Nor we g ia n s y s t e m f o r ma int a in ing r e qu ir e d s e curi t y l e v e l f J 1 I E E E T r a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t 9 9 3 , 8 ( 3 ) : 9 2 0 9 2 8 【 1 0 】杨 晓萍 , 张强, 薛斌 , 等 ( Y a n g X i a o p in g , Z h a n g Q ia n g , X u e B i n , e t a t )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多 目标无功优 化 ( Mu h i o b j e ct i v e r e a ct i v e p o w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w i t h s t a t ic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 J 电力 系统及其 自动化 学报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1 , 2 3 ( 1 ) : 1 3 8 1 4 4 1 1 冯治鸿 , 刘取 , 周双喜, 等( F e n g Z h i h o n g , L in Q u , Z h o u S h u a n g x i, e t o 1 ) 多机电力系统电压静态稳定性的特征 结 构分 析法( A n e i g e n s t r u ct u r e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o f t h e s t e a d y - s t a t e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i n n ml t im a ch in e s y s t e m s ) J 1 清华 大学学 报( J o u r n al o f T s i n g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 ) , 1 9 9 1 , 3 1 ( 4 ) : 1 9 2 7 1 2 B e riz z i A, F in azz i P , D o s i D, e t 01 F i r s t a n d s e co n d o r d e r me t h o d s for v o l t a g e co l l a p s e a s s e s s me n t a n d s e cu ri t y e n h a n ce m e n t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1 9 9 8 , 1 3 ( 2 ) : 5 4 3 5 5 1 1 3 】张鹏飞, 罗承廉, 孟远景, 等( Z h a n g P e n g f e i, L u o C b e n g l i a n , M e n g Y u a n j in g , e t ) 基于 WA MS的河南电网动态特 性监测分析( wi d e a r e a mo n i t o rin g a n d a n a l y s is o f H e n a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d y n a m ic p e r f o r m a n ce ) J 电力系统及其 自 动化学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0 7 , 1 9 ( 4 ) : 6 5 6 9 1 4 】刘楠( L i u N a n ) 在线电压安全评估算法、 指标及系统构 建 研究 ( S t u d y o n A l g o r i t h m s R e l a t e d t o V o l t a g e S e cu r i t y o n L in e A s s e s s m e n t , I n d e x a n d S y s t e m B u il d i n g ) D 北 京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B e i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放射环保考试题及答案
- 动物致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63-2024 《绵羊瘤胃微生物储备糖原的测定方法》
- 电建准入考试题及答案
- 党性锻炼考试题及答案
- 大写数字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委托开发合同及技术成果分享说明
- 业务流程优化分析模板及案例
- 开学第一天的故事周记记录新的开始(15篇)
- 数据报表自动化生成模板
- 2025年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连锁药店考勤管理制度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富士康自动化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中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制冷复审课件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 数字媒体技术认知实习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