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姓 名: 邹柯 学 号: 22100804 专 业: 信息10-1 题 目: 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 专 题: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 指导教师: 有鹏 设计地点: 电工电子实验室 时 间: 2013.5 2013 年 5 月 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训练任务书学生姓名 邹柯 专业年级 信息10-1 学号 22100804 设计日期: 2013年5 月31 日 至2013 年 6 月14 日设计题目:局域网构建及服务器配置设计专题题目: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1. 网线制作2. 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3. 服务器及路由器的配置4. 基于UDP协议的聊天软件的实现功能扩展要求:在原来的聊天软件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增加了聊天记录及信息发送窗口的信息的字体、字形、大小的改变(2) 增加了文件传输功能(3) 增加了聊天界面背景颜色的更换功能(4) 增加了查看好友资料的窗口指导教师签字:摘 要本论文首先阐述了Ping命令和IPCONFIG命令的使用;然后介绍了在一个局域网内进行子网划分,并进行相关配置使一个子网作为内网另一个子网作为外网并通过PING命令测试在两个子网内的不同主机彼此进行访问的情况,紧接着又介绍了如何对服务器和路由器进行配置,最后叙述了使用VB 语言编写一个基于Winsock-UDP的简单的聊天软件,并对其界面设计及相关功能做了简要介绍。关键词: 子网划分、服务器、路由器、聊天软件 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第二章 网线制作22.1 网线制作设备22.2 国际通用的布线标准22.3两种常见网线22.4 网线制作步骤2第三章 Ping命令和IPCONFIG命令的使用53.1 Ping和IPCONFIG概述53.2 IPConfig命令的使用53.3 Ping命令的使用6第四章 IP地址分配与管理84.1 子网掩码的介绍84.2 网络拓扑结构84.3子网划分8第五章 服务器配置115.1 WEB服务器配置115.1.1万维网概述115.1.2万维网必须解决的问题115.1.3虚拟服务器125.1.5 创建一个 WEB 站点并发布自己的个人网站125.1.6 添加虚拟目录125.2 FTP 服务器的建立135.2.1 FTP 协议135.2.2 FTP 服务器135.2.3 FTP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实现连接的原理135.2.4 创建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135.3 DNS服务器配置145.3.1 DNS概述145.3.2 域名到IP地址的具体解析过程145.3.3 DNS的配置步骤145.4 邮件服务器配置155.4.1 邮件服务器概述155.4.2 邮件服务器的组成155.4.3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步骤15第六章 路由器配置176.1 路由器概述176.2 路由器的配置步骤17第七章 基于UDP协议的聊天软件的实现197.1 WINSOCK编程基础197.2 WinSock控件197.3 WinSock API197.4 两种通讯协议197.4.1 Winsock_TCP197.4.2 Winsock-UDP207.4.3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207.5 聊天软件功能模块设计207.5.1 登陆窗口设计207.5.2聊天界面主窗口设计217.5.3文件传输窗口的设计217.5.4好友资料窗口的设计227.6 聊天软件程序设计22第八章 总结及体会238.1分析总结238.2 体会23参考文献:23附录:24第一章 概 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基于网络的应用也随之诞生,比如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发布,通信,数据共享等等。局域网的发展也同样迅速。很多政府机构,企业,学校,都是先以一个统一的局域网联结在一起,再分别接入INTERNET.因此基于局域网的即时通信工具,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第二章 网线制作2.1 网线制作设备5类双绞线、RJ-45 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等。2.2 国际通用的布线标准 EIA/TIA-568 标准规定了两种连接标准,即 EIA/TIA -568A 和 EIA/TIA-568B 。这两种标准的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EIA/TIA 568A 标准: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从左起) EIA/TIA 568B 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从左起)2.3两种常见网线直连线两端线序相同。(T 568A /T568B ,多用 T568B)常用在连接网卡和 HUB 或网卡和交换机等两端引脚功能定义不同的设备。 交叉线一端为 T 568A 线序,另一端为 T568B 线序。用来连接网卡和网卡或网卡和路由器的以太口等两端引脚功能定义相同的设备。 2.4 网线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好 5 类线、 RJ-45 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步骤2:用压线钳的剥刀口将 5 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 5 类线的端头至少 2 厘米 。 步骤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步骤4:露出 5 类线电缆中的 4 对双绞线。步骤 5 :按照 EIA/TIA-568B 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步骤 6 :将 8 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步骤 7 :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 8 根导线剪断。步骤 8 :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步骤 9 :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 RJ-45 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 RJ-45 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反复进行调整。步骤 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 RJ-45 插头放入压 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步骤 11 :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 8 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 8 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第三章 Ping命令和IPCONFIG命令的使用3.1 Ping和IPCONFIG概述Ping是TCP/IP 环境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实用工具,我们经常借助于 Ping 命令来测试网络中的主机的存在性或连通性。 Ping 基于 TCP/IP 的网络层协议 ICMP 实现,通过发送 ICMP 的回送报文( echo back )到远程主机,以判断远程主机能否进一步用于实现 TCP/IP 业务。若该命令给出了正确的结果,则表明主机至少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下是工作正常的。 IPCONFIG是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用于查看主机的IP 配置命令,其显示信息中还包括主机网卡的MAC地址信息。该命令还可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并启动新一次的动态IP分配请求。 3.2 IPConfig命令的使用 (1)用IPConfig查看本机IP地址(2)使用ipconfig /all观察本地网络设置是否正确 如下图所示本地网络设置正确。3.3 Ping命令的使用Ping 命令用来测试网络中的主机的存在性或连通性。(1)Ping ,如下图所示:是为了检查本地的TCP/IP协议有没有设置好;(2)Ping本机地址,如下图所示:这样是为了检查本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有误;(3)Ping同网段计算机的IPPing一台同网段计算机的IP,不通则表明网络线路出现故障;如下图所示,ping同网段计算机的IP地址成功,表明网络线路的连通性良好。(4)信息发送到别人的主机上,如下图所示:接收到来至对方主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第四章 IP地址分配与管理4.1 子网掩码的介绍子网掩码的功能是告知主机或路由设备,其IP 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括子网号的网络号部分,哪一部分是主机号部分。子网掩码采用与 IP地址相同的编址格式,即 4 个 8 位组的 32 位长格式。但在子网掩码中,网络部分对应的位全为“ 1 ”,主机部分对应的位全为“ 0 ”。 通过将子网掩码与 IP 地址进行“与”操作,可提供所给定的 IP 地址所属的网络号。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在进行 IP 包的发送前,均要用本机的子网掩码对源 IP 地址和目标 IP 地址进行求与操作,提取源和目标网络号以判断两者是否仅位于同一网段中。4.2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么方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 、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 4.3子网划分IP 地址分为 A 、 B 、 C 、 D 、 E 五种标准类,前三类地址用于因特网中主机的定位,这三类网络中小的可以有 254 台主机,大的可以有上千万台主机,如要将标准网络划分为更小的网络则需进行子网划分。子网划分是通过将主机位的一部分划分成子网号来进行的。 子网划分计算:设从主机位借 N 位作子网号,剩余 M 位的主机位,则: 子网数为:2N -2 ,个子网中的主机数为:2M -2 (1)修改IP地址为:31,子网掩码为:Ping 其他组同学成功,如下图所示:(2)修改IP地址为31,子网掩码为:Ping本组同学成功,如下图所示:Ping其他组同学不成功,如下图所示:(3)通过设置使本组子网作为内网,另一组子网作为外网修改IP地址为31,子网掩码为:,默认网关为:23下层访问上层用户(2为上层,3为下层) Ping内网服务器成功,如下图所示:Ping外网服务器不成功,如下图所示:(3)下层访问上层用户(2为下层,3为上层)访问不成功,如下图所示:第五章 服务器配置5.1 WEB服务器配置 5.1.1万维网概述 万维网是一个把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以及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融合到一起的,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具有开放的、交互的、动态的、可在交叉平台上运行等特性的,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万维网WWW通过超级链接,将所有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连成一个网络,用户可从一个站点轻易地转到另一个站点,非常方便地获取丰富的信息。5.1.2万维网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l 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l 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惟一的标识符 URL。一般的语法形式为: n :/ :/ 。 n 如访问 Web 站点使用:(端口使用默认端口时可以省略,如 Web 的默认端口是 80 )。 (2) 用何协议实现万维网上各种超链的链接? 在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交互所使用的协议,是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Web 服务器以客户机 / 服务器方式工作。 Web 服务器监听 TCP 端口 80 ,客户机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Web 服务器监听到客户机(浏览器)发出的连接请求后,将建立 TCP 连接,并返回客户机所请求的页面作为响应。通信完成后 TCP 连接释放。客户机(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就是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的。(3) 怎样使各种万维网文档都能在因特网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使得万维网页面的设计者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个超链从本页面的某处链接到因特网上的任何一个万维网页面,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将这些页面显示出来。HTML 文档是文本文档,可以用记事本或任何文本编辑器建立,以 .htm 或 .html 为扩展名。 HTML 文档也就是 Web 页面文档。每个 HTML 文档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头部( Head )和主体( Body )。头部有文档的标题,主体部分有段落、表格和列表等。标题在浏览器顶部的标题栏显示,主体在浏览器的主窗口显示。5.1.3虚拟服务器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 Web 网站,这种配置方法称为虚拟服务器。虚拟服务器解决了主机数量不足的的问题。 5.1.4虚拟目录在创建网站时都需要定义一个主目录,作为存放网站信息文件的主要场所。主目录下的实际子目录可以用于存贮网站文件。同时可以定义一个与主目录不相关的目录,使其像主目录下的实际子目录一样存贮网站文件,访问该目录的方式与访问主目录的实际子目录一样。而实际上,这些目录的实际位置可以在本地的其它分区上,甚至可以在网络中的其它服务器上。这些目录就叫虚拟目录。因此可以将网站中与各部门相关的文件存储在相应部门的本地计算机的实际目录中,再将这些目录映射为网站的虚拟目录,从而让客户访问。5.1.5 创建一个 WEB 站点并发布自己的个人网站创建文件夹 F:zouke1,作为网站的主目录,自己的网页放在此文件夹下; 点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网站默认网站右击属性网站(IP地址:31)浏览本地路径选择放置网页的路径文档(添加zouke.html并置顶)确定点击浏览器输入IP地址31/可访问自己做的网页如下。5.1.6 添加虚拟目录修改主目录:在“本地路径”输入自己网页所在的文件夹“ C: zouke1 ”。 点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网站默认网站新建虚拟目录(别名:zouke目录:选择ASP所在的目录)网站(IP地址:31)浏览本地路径选择放置网页的路径文档(添加zouke.asp并置顶)确定点击浏览器输入IP地址31/zouke出现以下访问页面。5.2 FTP 服务器的建立 5.2.1 FTP 协议是一个双向文件传输协议,能让用户把文件拷贝到远程主机或者从远程主机中拷贝文件。 5.2.2 FTP 服务器给客户机提供访问一个目录结构的网络访问权,所赋予的访问权限有读(允许客户下载文件)、写(允许客户上传文件)。客户只能查看管理员指定的 那些文件夹内容。 5.2.3 FTP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实现连接的原理FTP 使用客户 / 服务器方式。在进行文件传输时, FTP 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当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时,要寻找连接服务器进程的 21 端口,同时告诉服务器进程自己所使用的一个端口号,用于建立数据传送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打开。 FTP 客户机所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的控制进程。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机的文件传送请求后,创建一个“数据传送进程”,服务器进程用 21 端口与客户进程所提供的端口号建立数据传送连接,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5.2.4 创建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打开Serv-U软件,右击域新建域(域IP地址: 31);点击下一步(域名设置为:zouke)、点击下一步(端口号设置为:21);右击用户新建用户(用户名称:zouke密码:309)选择要访问的文件夹所在的目录;点击下一步锁定用户于主目录;点击浏览器输入IP地址31。5.3 DNS服务器配置5.3.1 DNS概述DNS即域名系统,是Internet上计算机命名的规范。DNS服务器则把计算机的名字(主机名)与其IP地址相对应。而DNS客户则可以通过DNS服务器,由计算机的主机名查询到其IP地址,或者相反地,由其IP地址查询到其主机名。DNS服务器提供的这种服务称为域名解析服务5.3.2 域名到IP地址的具体解析过程 当某一个应用进程需要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时,该应用进程就成为域名系统DNS的一个客户,并把待解析的域名放在DNS请求报文中,以UDP 数据报方式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查找域名后,将对应的IP地址放在回答报文中返回。应用进程获得目的主机的IP地址后即可进行通信。若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请求,则此域名服务器就暂时成为DNS中的另一个客户,并向其它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这种过程直至找到能够回答该请求的域名服务器为止。5.3.3 DNS的配置步骤打开DNS server软件工具设置添加DNS:31确定工具域名管理A记录添加域名:确定打开Internet协议属性在首选DNS服务器一栏输入:31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即可访问以下页面5.4 邮件服务器配置5.4.1 邮件服务器概述邮件服务器是一种用来负责电子邮件收发管理的设备。它比网络上的免费邮箱更安全和高效,因此一直是企业公司的必备设备。5.4.2 邮件服务器的组成该系统由三类主要部件构成: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和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 5.4.3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步骤打开邮件服务器软件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使用简单文件共享的去掉点击确定;在C:windows中temp文件夹右击鼠标点击“属性”,点开“安全”添加everyone,确定,然后将“完全控制”打;打开浏览器输入31/mail进入以下页面注册,注册完后登录邮件服务器可进入以下页面。第六章 路由器配置6.1 路由器概述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 6.2 路由器的配置步骤打开浏览器输入进入以下页面输入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点击确定进入以下页面根据要求可对路由器进行配置点“设置向导”,根据你的上网方式,选择你的上网方式,点击下一步然后就是输入你的当前宽带账号和密码了!再点“运行状态”来查看,是不是能成功上网了!点击网络参数,进入了网络参数设置的LAN口设置即你想组建的局域网网段,IP地址即你将要使用的网关;进入了网络参数设置的WAN口设置就是刚才咱们使用设置向导设置好的广域网(相对本局域网)信息,如果是网线直接入户,将“WAN口连接类型”选为“静态IP”,并将服务商提供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填入,如果是电话线入户,通过宽带猫拨号上网,将“WAN口连接类型”选为“PPPoE”,填入服务商提供的上网帐号和上网口令,并选择“自动连接,在开机和断线后自动进行连接”; 点击“保存”后选择页面中的“DHCP服务器”,点选“启用”,填入开始地址(最小为)和结束地址(最大为54)点击“保存”后选择页面中的“系统工具”下的“重启路由器”; 第七章 基于UDP协议的聊天软件的实现7.1 WINSOCK编程基础l Winsock是微软公司所提供的一套开放式网络程序设计接口,程序设计人员可以通过Winsock API的各项功能调用,设计出一套在Window操作系统下符合运行标准的网络应用程序。l VB编写网络程序主要有两种方式: winsock API winsock控件7.2 WinSock控件优点:使用简单,工作量小。缺点:功能少,使用IP协议,仅支持TCP,UDP协议,需要WinSock 控件(系统默认安装不带MSWINSCK.OCX文件)适合于初学者7.3 WinSock API优点:功能强大,支持多种协议,使用灵活。WinSock API调用的wsock32.dll (28K)或ws2_32.dll(69K)为Windows系统自带函数库不必担心缺少文件。缺点:使用复杂,编程量大,需要一定基础适合于要求较高的网络程序 。7.4 两种通讯协议接字控件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并通过用户数据文报协议(UDP)或者传输控制协议(TCP)进行数据交换。这两种协议都可以用来创建客户与服务器应用程序。在使用 WinSock 控件时,首先需要考虑使用什么协议。可以使用的协议包括 TCP 和 UDP。7.4.1 Winsock_TCP l 数据传输协议允许创建和维护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连接两台计算机就可彼此进行数据传输。l 如果创建客户应用程序,就必须知道服务器计算机名或者 IP 地址(RemoteHost 属性),还要知道进行“侦听”的端口(RemotePort 属性),然后调用 Connect 方法。l 如果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就应设置一个收听端口(LocalPort 属性)并调用 Listen 方法。当客户计算机需要连接时就会发生 ConnectionRequest 事件。为了完成连接,可调用 ConnectionRequest 事件内的 Accept 方法。l 建立连接后,任何一方计算机都可以收发数据。为了发送数据,可调用 SendData 方法。当接收数据时会发生 DataArrival 事件。调用 DataArrival 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就可获取数据。7.4.2 Winsock-UDP l 用户数据文报协议 (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跟 TCP 的操作不同,计算机并不建立连接。另外 UDP 应用程序可以是客户机,也可以是服务器。l 为了传输数据,首先要设置客户计算机的 LocalPort 属性。然后,服务器计算机只需将 RemoteHost 设置为客户计算机的 Internet 地址,并将 RemotePort 属性设置为跟客户计算机的 LocalPort 属性相同的端口,并调用 SendData 方法来着手发送信息。于是,客户计算机使用 DataArrival 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来获取已发送的信息。7.4.3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两种协议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连接状态:TCP 协议是有连接的协议,可以将它同电话系统相比。在开始数据传输之 前,用户必须先建立连接。 UDP 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类似于传递邮件:消 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另外,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取决于具体的网络。 到底选择哪一种协议通常是由需要创建的应用程序决定的。下面的几个问题将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协议: 在收发数据的时候,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得到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的确认 信息?如果需要,使用 TCP 协议,在收发数据之前先建立明确的连接。 数据量是否特别大(例如图象与声音文件)?在连接建立之后,TCP 协 议将维护连接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不过,这种连接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因而是比较“昂贵”的。 数据发送是间歇的,还是在一个会话内?例如,如果应用程序在某个任务完成的时候需要通知某个计算机,UDP 协议是更适宜的。UDP 协议适合发送少量的数据。通讯协议的选择是通过设置WinSock的Protocol属性来实现的。下面选择UDP通讯协议编写网上聊天程序。7.5 聊天软件功能模块设计7.5.1 登陆窗口设计用户可以输入登陆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聊天主窗口会显示XX上线了。7.5.2聊天界面主窗口设计 本窗口设置了字体、大小、字形3个功能,可改变所发送信息的字体、大小、字形;同时设置清屏按钮可清除输入的信息,再次登录按钮可更换登录用户,发送文件按钮可调用文件传输窗口;另外还设计了两个菜单栏,背景颜色一栏可改变聊天信息窗口的背景颜色,好友资料一栏可查看好友信息。7.5.3文件传输窗口的设计在文件传输窗口单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后点击“开始上传”按钮接收方的文件传输窗口会出现接收文件的进度条的变化。注:为了防止传输文件中网络堵塞延时等原因,我们把传输上限设置成50M7.5.4好友资料窗口的设计7.6 聊天软件程序设计 见附录第八章 总结及体会8.1分析总结聊天软件文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不能同时传输exe,jpg,MP4等格式,每传一种文件需要修改程序参数。 邮件传输功能没有实现,由于虚拟服务器建立过于复杂,为了实现最大化自己设计,所以没有实现此功能 聊天界面过于单调,主要强调创意和功能8.2 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加深了大一学的VB编程知识的学习。让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自己调试、分析程序、设计聊天软件功能及页面美化的能力。通过上网查询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让我知道了大量关于聊天软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同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让我更深一步提高了对VB编程的掌握,学会了做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参考文献: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邮电出版社,2008.2 吴昌平. Visual Basic6. 0 程序设计M .人民邮电出版社.3 牛力. Visual Basic 6 编程宝典M . 电子工业出版社.4 段兴. Visual Basic 6. 0 控件实用程序设计M . 人民邮电出版社.附录: 登录窗口程序设计Private Sub Chkbroad_Click() Dim addr()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Module1.isbroad = Chkbroad.Value addr() = Split(txtAddr.Text, .) For i = 0 To UBound(addr) If (addr(i) = ) Then MsgBox 请输入目标IP地址网络号,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If Next i If (UBound(addr) = 2 And Chkbroad.Value = 1) Then txtAddr.Text = addr(0) & . & addr(1) & . & addr(2) & . & 255 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Cmdok_Click() MsgBox 版权所有,严禁抄袭!一切雷同者,拉出去枪毙! Frmmain.scksend.RemoteHost = txtAddr.Text Module1.isbroad = Chkbroad.Value If txtuser.Text = Or txtAddr.Text = Then MsgBox 请先输入用户名和目标IP地址!, vbInformation, 提示 Exit Sub End If Module1.user = txtuser.Text Form4.Show 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txtAddr.Text = RemoteHost txtAddr.SelStart = 0 txtAddr.SelLength = Len(txtAddr.Text)End Sub聊天界面主窗口程序设计Private Sub Cmdsend_Click() scksend.SendData user & ( & scksend.LocalIP & ) & : & Space(1) & txtmsg.Text & vbCrLf txtchat.Text = txtchat.Text & 我说: & txtmsg.Text & vbCrLf txtmsg.Text = txtmsg.SetFocu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xtchat.Text = txtmsg.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1_Click()F1.Show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sckrecv.Protocol = sckUDPProtocol scksend.Protocol = sckUDPProtocol Frmmain.scksend.RemotePort = 2002 Frmmain.scksend.RemoteHost = frmset.txtAddr.Text sckrecv.LocalPort = 2002 sckrecv.Bind isbroad = 0 user = frmset.txtuser.Text scksend.SendData user & ( & scksend.LocalIP & ) & : & Space(1) & 上线了 & vbCrLfEnd SubPrivate Sub gk_Click()MsgBox 请叫我柯神!Form1.HideForm3.HideForm2.ShowEnd SubPrivate Sub gw_Click()MsgBox 想看吗?Form1.ShowEnd SubPrivate Sub gz_Click()MsgBox 我是大burningForm1.HideForm2.HideForm3.ShowEnd SubPrivate Sub Labelset_Click() frmset.ShowEnd SubPrivate Sub List1_Click()If List1.Text = 宋体 Then txtchat.Font.Name = 宋体 txtmsg.Font.Name = 宋体 ElseIf List1.Text = 隶书 Then txtchat.Font.Name = 隶书 txtmsg.Font.Name = 隶书 ElseIf List1.Text = 楷体 Then txtchat.Font.Name = 楷体 txtmsg.Font.Name = 楷体 ElseIf List1.Text = 黑体 Then txtchat.Font.Name = 黑体 txtmsg.Font.Name = 黑体 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List2_Click()If List2.Text = 12号 Then txtchat.Font.Size = 12 txtmsg.Font.Size = 12ElseIf List2.Text = 14号 Then txtchat.Font.Size = 14 txtmsg.Font.Size = 14ElseIf List2.Text = 16号 Then txtchat.Font.Size = 16 txtmsg.Font.Size = 16ElseIf List2.Text = 18号 Then txtchat.Font.Size = 18 txtmsg.Font.Size = 18ElseIf List2.Text = 20号 Then txtchat.Font.Size = 20 txtmsg.Font.Size = 20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List3_Click()If List3.Text = 常规 Then txtmsg.Font.Italic = False txtchat.Font.Italic = False txtchat.Font.Italic = False txtmsg.Font.Bold = False ElseIf List3.Text = 斜体 Then txtmsg.Font.Italic = True txtchat.Font.Italic = True ElseIf List3.Text = 粗体 Then txtmsg.Font.Bold = True txtchat.Font.Bold = True txtmsg.Font.Italic = False txtchat.Font.Italic = FalseElseIf List3.Text = 粗斜体 Then txtmsg.Font.Bold = True txtchat.Font.Italic = True txtchat.Font.Bold = True txtmsg.Font.Italic = True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mnuB_Click(index As Integer)txtmsg.BackColor = RGB(0, 0, 255)txtchat.BackColor = RGB(0, 0, 255)End SubPrivate Sub mnuG_Click(index As Integer)txtmsg.BackColor = RGB(0, 255, 0)txtchat.BackColor = RGB(0, 255, 0)End SubPrivate Sub mnuK_Click(index As Integer)txtmsg.BackColor = RGB(0, 0, 0)txtchat.BackColor = RGB(0, 0, 0)End SubPrivate Sub mnuR_Click(index As Integer)txtmsg.BackColor = RGB(255, 0, 0)txtchat.BackColor = RGB(255, 0, 0)End SubPrivate Sub mnuW_Click(index As Integer)txtmsg.BackColor = RGB(255, 255, 255)txtchat.BackColor = RGB(255, 255, 255)End SubPrivate Sub sckrecv_DataArrival(ByVal bytesTotal As Long) Dim Buffer As String sckrecv.GetData Buffer, vbString, bytesTotal txtchat.Text = txtchat.Text & Buffer & vbCrLfEnd SubPrivate Sub sckrecv_Error(ByVal Number As Integer, Description As String, ByVal Scode As Long, ByVal Source As String, ByVal HelpFile As String, ByVal HelpContext As Long, CancelDisplay As Boolean) txtchat.Text = txtchat.Text & + & Description & vbCrLfEnd SubPrivate Sub Timer1_Timer()Label1.Move Label1.Left + 20If Label1.Left Frmmain.Width Then Label1.Left = -Label1.Width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txtchat_Change() txtchat.SelStart = Len(txtchat.Text) txtchat.SelLength = 1End SubPrivate Sub txtmsg_KeyDown(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If KeyCode = 13 Then Call Cmdsend_Click End IfEnd Sub文件传输模块程序设计Private Type byte_file index As Long arr_byte() As ByteEnd Type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GetTickCount Lib kernel32 () As LongPrivate arr_bytefile() As byte_filePrivate lfilesize As Long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cdg.Filter = 应用程序|*.exe cdg.ShowOpen If cdg.FileName Then: Command3.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Command2.Enabled = False Command3.Enabled = False Call FileToArray(cdg.FileName) F2.Show , Me Winsock1.SendData #File# & Str(lfilesize) & |10 Call SendFile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Winsock1.RemoteHost = 9 Winsock1.RemotePort = 10086 Winsock1.LocalPort = 10085 Winsock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