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调控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调控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调控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调控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调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我国已经跨入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而城市边缘区作为毗邻城 市中心区的特定地域,其地理的实体空间内发生了经济社会结构等方 面的剧烈变动。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肌体在空间上得到了空 前的扩张。由于内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改造成本过高等原因,现代城 市的很多重要功能都有向中心城区以外转移的趋势,城市边缘区作为 这一过程发生的空间载体,对其发展规律和调控措施的研究无疑具有 重大意义。 城市边缘区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自然生态、 经济、空间、制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在内涵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因此城市边缘区存在不同的空间演变模 式和空间成长形式。 本文认为,城市边缘区发展是城市土地价值的时空演化的结果。 体制转轨伴随着土地价值规律在我国逐步发挥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我 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城市土地价值的实现过程也表现为城市边缘区 发展的多种形式。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处于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体 制转轨的双重背景下,存在巨大的土地利用价值空间,而相关主体在 利益空间释放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对我国城市边缘区过度发展的形成 提供了强大的利益驱动力。因此,本文提出需要根据利益调整的原则 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相关主体制定调控措施,并总结了城市边缘区适 度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发掘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空间载体一土地的总体 价值基础上,通过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从而实现我国城市边缘区在 产业发展、交通体系、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持续健康 发展。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规律,适度发展,措施建议 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h a se n t e r e da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p a t h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sa s p e c i f i cg e o g r a p h i c a la r e a ,u r b a nf r i n g ea r e a sh a v ee x p e r i e n c e dad r a s t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 a l o n gw i t ht h er a p i d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m a n yc i t i e su n d e r w e n ta n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e x p a n s i o n d u et ot h el a c ko fa d e q u a t es p a c ea n dt h eh i g ht r a n s f o r mc o s t so ft h e i n n e rc i t ya n ds o m eo t h e rf a c t o r s ,m a n y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f u n c t i o n so fa m o d e mc i t yh a v eat e n d e n c yt om o v ea w a yf r o mt h ec e n t e rc i t yt ot h e u r b a nf r i n g e ,勰t h ep r o c e s so fv e c t o rs p a c e ,r e s e a r c h e s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s c i p l i n ea n d c o n t r o lm e a s u r e si su n d o u b t e d l yo f 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 w ec a nf i n ds o m er u l eo fu r b a nf r i n g e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p r o c e s s h a sc e r t a i n l y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n a t u r a l ,e c o n o m i c ,s p a t i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 t h es o c i a la n d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a s p e c t s ,m a k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 f r i n g ed i v e r s i t yi nc o n t e n ta n df o r m ,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tu r b a n f r i n g ep a t t e r n sa n ds p a t i a l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f o r mo f s p a c e t og r o w t h ep a p e rb e l i e v e dt h a th ec i t yf r i n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st h er e s u l to f t h ee v o l v e so fc i t yl a n dv a l u ea l o n gw i t hl o c a t i o na n dt i m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i t yf i i n g ea r e aa c c e l e r a t e di nt h ep e r i o dw h i c hl a n dl a w o fv a l u es t a r t st op l a yt h er o l ei nt h ee c o n o m y , a n do b t a i n e dm a n yk i n d s o ff o r m so u rc o u n t r y s c i t yf r i n g e a r e a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v ed u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f a s tg r o w t ho fu r b a ne c o n o m ya n d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oi th a st h eg i a n tp o t e n t i a lo fl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v a l u e ,b u t s o m er e l a t e ds u b j e c t s c h o i c e sh a v ep r o v i d et h eb e n e f i td r i v i n gi n f l u e n c e s w h i c ha r ep o s i t i v et oe x c e s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a rc o u n t r y sc i t yf r i n g e a r e a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p a p e rp r o p o s e dar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t r o l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b e n e f i ta d j u s t m e n tp r i n c i p l et oc i t yf r i n g e ,a n dh a s f o r m u l a t e dr e g u l a t i o ns u g g e s t i o nu n d e rt h em o d e r a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i t y f r i n g ea r e a , a l la b o v ea r eh e l p f u lt or e a l i z a t i o nt h ep o t e n t i a lo ft h ec i t y f r i n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p a t i a lc a r r i e r - l a n d ,t h u sr e a l i z e do u rc o u n t r y sc i t y f r i n g ea r e at oc o n t i n u et h er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t h eu r b a nf r i n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r u l e s ,r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 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彳啦日期:址年卫月j 笋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 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 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 论文。 作者签名:j 与 当导师签名:盥日期:业旦月兰日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1 1 研究的背景 第一章导论 步入2 1 世纪,中国已经步入了高速城市化的进程。据统计,1 9 7 8 - 2 0 0 3 年, 城市数量由1 9 3 个增至6 6 0 个,市镇总人口由1 7 亿提高到5 2 亿,人口城市化 率由1 7 9 上升到4 0 5 3 。然而对于产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变化来说,城市化的 水平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国际经验表明,3 0 和7 0 的城市化 水平分别是城市化速度腾飞和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的拐点,因此可以推断,我国的 城市化已进入加速的发展区间。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 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成为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城市边缘区一方面承接着城市的传统产业和部分功 能的转移,其经济、社会功能已开始向城市所具有的功能转变;另一方面,城市 周边的农村也在边缘区进行着与城市功能的对接。这两种不同背景的城市形态及 内涵演变,使得这一区域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地区。而在我国城市规模不 断增大的情况下,如果将城市边缘区置于一个较长时期内考察,我们将会发现城 市边缘区的部分地域甚至全部都将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其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 扩张的影响将愈加明显。 1 2 研究的意义 根据十六大报告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2 0 2 0 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将 是2 0 0 0 年的两番,城市化水平达5 5 。届时,全国总人口将是1 4 亿左右。以 2 0 0 0 年1 3 亿人口、3 7 的城市化水平为基点,推算出每年将有1 5 0 0 万一2 0 0 0 万 的新增城市人口( 自然增长加上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 。如何为如此大规模的城 市化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提供可支付的城市住房,同时解决城市交通、环境、 社会( 如安全,健康等) 、资源等等问题,机会和挑战并存。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城市肌体在空间上的变化,根据 变化发生的不同区域,可以认为这种变化有三种方式:建新城或卫星城;城市空 间扩张;已开发的城市的再发展( 再开发) 。这里,我们将城市空间扩张狭义地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定义为在城市边缘区的扩张。通过对老城区的再开发是很难满足高速增长的城市 化需要。另外,通过卫星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满足城市发展,且经济成本过高。 城市空间变化或者是第一种方式,或者是第二种方式,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因此,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态势,也影响着城乡整体社 会经济发展。 国内许多学者对边缘区做过研究,其定义和研究角度呈现多样性特点,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复杂性和过渡性。城市边缘区属于紊乱、 无主流文化控制的系统,并且又属于各势力竞争激烈之地,新事物层出不穷,既 有好的事物,亦有诸多具有破坏性的事物滋生其中。边缘区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 和文化系统不仅有其复杂性、过渡性,且具有脆弱性。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 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建设鼎盛时期,城市边缘区成为多数城市的主要 增长地域。但目前,一方面,为减少城区内人口密度,降低城区内生产性污染, 亟待提高城市边缘区综合质量;另一方面,伴随城市边缘区住宅“高尚化”过程, 需要改善城市边缘区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质量。在我国城市边缘区 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些地方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布局和对于短期经济 效益的片面追求,加之未能展开有效的管理,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 境生态问题。 一个适应高速城市化发展的现代城市,其空间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弹性特征, 应对增长中的工业经济及其城市用地郊区化现象有一个合理的引导。城市边缘区 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理性成长的关键因素。由此可 见,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速城市中心区的改造,优化城市地域 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加强整个城市和周边地区 的开发建设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1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3 1 城市边缘区概念 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 9 世纪末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 1 9 3 6 年,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斯( h 1 0 u t s ) 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柏林的 城市地域结构,发现某些土地利用带原先属于城市的边界区,后来被建成区的不 断扩张所侵占,并成为市区的一部分,但它们都是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分界,路易 斯首次提出城市边缘区这一概念,指出这一地带与城市建成区有许多显著差异,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其空间结构,住宅类型,服务设施等都具有独特性。之后,这一概念逐渐被规划 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加以引申和发展。 由于对城市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描述也存在着差异。城 市边缘区有诸多的同义、近义词,如“城乡过渡带”、“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 带”、“城市边缘带”、“城市近郊区”等,其所指的区域内涵相似,即受城市影响 的城市过渡地带( 杨山,1 9 9 8 ) 。但自从这一概念出现以来,中外学术界就一直对 其具体内涵有颇多争议,对于城市边缘区概念的争辩是由于城市边缘区本身的层 次性引起的。 在城市建成区和纯粹的农业腹地之间由于受到主导影响力的来源方向和强 弱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例如距离城市近的地域主要受到来自城市的影响力,而邻 近农业腹地的地域主要受到农村的影响力,而且大体来讲,双方的影响力都有随 距离衰减的特性,所以城市边缘区内部无论是在景观上,还是地域结构上都是存 在内部差异的。 1 9 4 2 年,r b 安德鲁斯0 l b a n d r e w s ) 在进行城市边缘带类型研究时提出了 乡村一城市边缘带的概念,并认为乡村边缘带和城市边缘带才是整个城乡过渡带 的全部,必须将两者区别使用。1 9 6 0 年代,英国的m i 乙g 科曾也注意到城市边 缘带内部的地域结构差异,将其划分处了内、中和外边缘带三个组成部分。城市 的特征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依次递减。 麦坎( w c m c k a i n ) 与波恩莱特( & g b u r n t ) ( 1 9 5 3 ) 将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进一步 细化,指出城市边缘带的提法具有片面性,主张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缘带划分 为“限制边缘带”与“扩展边缘带”两类。再后来,印度学者安加纳德塞( a n j a n a d e s a i ) 与斯米塔森古普塔( s m i t a s e n g u p t a ) 在城市边缘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 边缘带( r u r a lf r i n g e ) 的概念,认为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内可以划分出两种边缘带, 即城市边缘带与乡村边缘带【9 l 。 比较全面的定义是普内尔( r g p r y o r ) 于1 9 6 8 年提出的:城市边缘区一种 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 没有城市居民住宅、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 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这一定义不仅反映了城 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的变化,同时对其社会:人口等方面的要素进行了综合的 考察,在地域上也较明显地与城市和乡村区分开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西方晚,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也是始于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顾朝林( 1 9 8 9 ) 2 1 1 崔功豪、武进( 1 9 9 0 ) 6 1 张明( 1 9 9 2 ) ,陈佑启( 1 9 9 5 ) 【9 】张建明、许学强( 1 9 9 9 ) 【笠】了前人对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 定义。国内学术界在定义城市边缘区时,存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是指“郊 3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区”,郊区的概念实际上由来已久,据周礼地官载师记载:以窄田、土田、 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宅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因此,郊区历来是泛 指城市周围以田园景观为特色的地区。而韩光辉、尹钧科( 1 9 8 4 ) 认为现代意义 的城市郊区是指“城市市政界线以内、城区用地周围的田园景观地带和紧密为城 区服务的农副产品经济区”;其二是借鉴国外的“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崔功豪、 武进( 1 9 9 0 ) 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定义应用 得最为广泛,用来泛指“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连接的部位,城市环境空间向乡 村环境空间过渡地带”;其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 门所提出的“城郊结合部”,主要是指“城市规划市区范围内的边缘地带”。陈佑启 ( 1 9 9 5 ) 将城市边缘区称为“城乡交错带”,而张健明、许学强( 1 9 9 7 ) 更倾向于 称其为“城乡边缘带”。实际上,这一类的说法所指的地域内涵没有明显的区别。 虽然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的是现实存在 的。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 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 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 是城市大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为城市提供大量 的农副产品,它的范围和内涵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1 3 2 城市边缘区的特征 陈启佑( 1 9 9 6 ) 、张安录等( 1 9 9 9 ) l l o 2 3 1 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 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 杂动态过程的结果。与一般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的人口密度、生产力布局、经 济和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它具有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特性。 l 、过渡性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介于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是城市空间扩散因素和扩张 过程影响最为明显的区域 7 1 其内部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各要素、景观及功能,其空 间变化梯度较大,是城市到乡村的过渡或缓冲地带。 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形态是在原有的农村经济基础上受到城市经济要素的辐 射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与传统的农村地区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特特点,形成了以非农产业的主体作用不断突出,城市化的土地利用不断增加, 乡村景观同时并存的综合性资源利用结构体系【嚣l ,并且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对城 市扩张力量的依附性不断加强。从产业结构上来讲,其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性,自城市中心区一近边缘区一外边缘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第二、第三 4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人口就业结构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2 、景观与功能的城市化 城市边缘区近邻城市,受城市扩散影响强烈,逐步体现出城市的工业、住宅 以及服务业等功能,与城市中心的联系愈加紧密,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逐渐增加, 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区、开发区分布较多,市政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均比较 完善,农业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农业用地向城市用 地转化的趋势增强,并且出现土地闲置浪费现象。 3 、人文多样性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农村两大社区相互接触、混合与交融的地区,表现多样 性的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这种多样性首先体现为居民的多样性,城市边缘区处 在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动态过程之中,城市中心的居民向边缘区迁徙和农村居民在 这一带的聚集同时存在,形成了区域内不同职业,不同籍贯,不同阶层,不同生 活方式,不同信仰、需求以及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强烈对比与并存。其次由于 管理上的不完善,边缘区难免出现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治安形势恶 化等问题。边缘区的建筑景观同样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城市型建筑不断出现的情 况下,农村原有的乡村建筑同样大量存在,另外,一些高低不一、形式多样的乡 村型与城市型混杂的郊区型建筑也呈增加之势。 1 2 3 城市边缘区的主要功能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其区位特征及城市的扩 展趋势,其承担着某些特定的功能。单一的第一产业发展早已成为历史,而是不 断地出现依附于城市而又影响着城市的多样性功能。城市边缘区主要具有如下主 要功能: l 、服务功能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外界各中要素发生互动的主要地带,从现实来看,仓储、 商贸、住宅及工业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在此区域内发展较快,而且随着城市扩张力 量的增加,此区域的服务功能将呈扩大之势。 2 、缓冲功能 城市的空间扩展是边缘区发展的主要力量,部分市区工业在此布局,吸纳了 相应的城市要素功能的扩散。市政基础设旎的建设和住宅社区的布局使得城市的 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的局面得到一定的缓解,此外,城市边缘区往往成为农村进 城人口的聚集区,防止了城市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 3 、生态屏障功能 陈佑启( 1 9 9 6 ) 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污染物的“吸纳器”。区内分布有大片 5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互连的绿地和水体网络,吸纳、储存和降解城市废弃物,抑制城市环境污染,是 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对城市生态具有净化、美化和调节的功能。边缘 区的绿地和水体网络还能缓冲、减轻和防止多种自然灾害,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 保护屏障。 4 、生产功能 城市边缘区毗邻城市中心,交通快捷,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天 然的土地资源。因此,在生产布局上要求接近消费地的某些产品,如蔬菜,鲜活 食品等,往往是边缘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5 、休闲度假功能鲫 城市边缘区的大部分地区尚未完全被城市的水泥钢筋所侵蚀,原有的绿色植 被,水系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大量存在,往往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短期度 假的首先区域。 1 3 4 研究的主要角度 一是对城市地域划分的研究。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的地域界定是进行城市边 缘区研究的首要工作。顾朝林、陈田( 1 9 9 3 ) 认为:“从理论上讲,其内边界应 以城市建成区基本行政单位街道为界,外边界以城市物质要素( 如工业、居住、 交通、绿地等) 扩散范围为界,将这一城乡相互包含、互有飞地和犬牙交错的地 域划分为城市边缘区”,然而他们也同时指出,城市边缘区的划分还“还没有形成 统一的理论和方法”嗍我国,一般将城市地域划分为三个圈层:城市中心区、近 郊区和远郊区。中心区与西方的中心市相对应;近郊区则相当于西方的城市外缘; 郊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则对应于西方中心市以外的建成区或都市区。周一星 ( 1 9 9 8 ) 认为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划分与当地人们概念里的旧城区或解放前夕的城 市建成区。或老城墙包围的地域相当为好1 1 7 1 。 二是人口地域分布的演变。1 、以区县为单元的城市人口变动分析:根据三 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三个地域概念的的人口增长( 率) 变动情况和人口密度的 变化,观察在哪个阶段呈现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而近郊人口迅速增长的特 征。 2 、以街道办事处为单元的城市地域人口变动情况:将某一时间段内( 如 1 9 8 2 1 9 9 0 年) 的人口变动分析缩小到以街道办事处作为分析单元,进一步揭示 人口变动的地域差异。 3 、将人口分解为常住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再进一步研究城市人口地域变 动情况。估测中心区人口向边缘区迁徙的真实强度。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4 、从家庭类型和人口结构等方面,分析不同城市地域的特征,揭示其发展 演化趋势,从静态要素上验证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5 、对9 0 年代以来人口向边缘区迁徙的状况则是通过选择典型街道,进而 以其近年( 一般是9 5 年之后的某些年度) 人口迁移的方向、幅度加以说明;或者 借助于近年针对城市居民迁移、迁居等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是是对产业向边缘区转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不同城市地域各产业职能指 数的变化来验证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扩散( 包括绝对扩散和相对扩散) 趋势。 四是郊区化机制的研究。一般是从内部推动力、外部牵引力干预和保障力量 等几个方面探讨城市郊区化发生的动力机制。 五是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问题,利弊以及宏观调控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学者 倾向于认为城市向边缘区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周一星( 1 9 9 9 ) 认为利处有四: 疏散了大城市中心区过密的人口,改善了人居环境;分散了那些不适合在城市 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缓减了环境污染;有利于发挥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 获得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带动了郊区乡村的开发。不利处有三:近域迁移 结果造成了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规划中的城郊隔离绿带易被蚕食;外迁的主 要是低收入工薪阶层,导致不合理的通勤流,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城市 中心区大规模更新改造,对保护城市传统历史风貌的努力形成严竣挑战。 2 4 1 2 9 1 。 在政策调控和相应对策方面,周一星( 1 9 9 9 ) 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指 出政府要采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方针。具体总结了6 点对策:杜绝城市 建设改造中的权钱交易,政府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理性处理旧城的保护、改造 和发展的关系;从经济区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诸方面综合评价郊区需保留 非建设用地的土地等级:尽早完善包括轻轨和地铁在内的城市公共快速交通系 统;严格控制郊区独户式花园别墅的建设,明确以多层高密度为主的郊区住宅 建设方针;正确引导外迁企业的合理布局t 2 4 。 1 4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结构安排 1 4 1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本文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 1 ) 从影响因素、空间演化模式和空间成长形式方面总结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的规律。 ( 2 ) 从土地价值规律出发,分析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 7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 3 ) 从分析我国城市边缘区过度发展的原理出发,提出面向相关利益主体的 调控措施建议。 ( 4 ) 提出我国城市边缘区适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 ) 城市边缘区发展是土地价值时空演化的结果。( 2 ) 相关主体在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利益格局具有使城市边缘区过度 发展的驱动力。 1 4 2 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本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 献综述、要解决的问题及结构安排。本章的目的在于明确研究的内容,说明城市 边缘区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而有必要对其 发展规律及调控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第二章是从多个角度对城市边缘区发展规律进行的分析。本章提炼了影 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因素,结合国内外的实例等对其空间演化的模式及空间成长 形式进行了总结。 本文第三章是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从城市土地价值演化 规律出发,说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经济学原理,而在我国,正是由于土地价值规 律作用的发挥促成了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第四章是对我国城市边缘区适度发展调控机理的解析。由于我国城市边 缘区土地价值的巨大潜力和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特性,我国的城市边缘区存在过 度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过度发展的城市边缘区引致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 应对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边缘区过度发展问题。 本文第五章是对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是在适度发展的目 标指导下,提出调整城市边缘区相关主体行为的具体调控措施。另一方面,在适 度发展的城市边缘区,应充分发掘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空间载体一土地资源的价值 从而实现城市边缘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未来展望。 8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2 1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同时受到外部和内部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因素的共 同作用,并表现为不同的空间扩展方式。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通过有效途 径对边缘区的发展进行调控。 2 1 1 自然生态因素 我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原则:“择中原”的原则;“度地卜 食、体国经野”的原则;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国必依山川”的原则; 考虑设险防卫以形成庇护性边缘场所;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 要冲,形成生存的边缘效应原则。这些充分说明古代城市的区位选择遵循着“天 时、地利、人和”的自然哲学思想。 在我国城市选择的自然生态思想中,“依山傍水”的边缘定位是一个重要的理 念。因为山体是广阔地域空间的自然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水域 则是万物生机的源泉。依山傍水可以为生存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我国的许多 古城大多处在大山大河之间。例如,古都南京毗邻长江,四周山脉环绕;兰州地 处黄河上游,四周群山绵亘。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诸侯争霸引起各国统治者更加重视山川形势的边缘效 应。从魏武侯把“山河之固”看作是“魏国之宝”(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到商鞅把“秦 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的山川形势看成是秦成就“帝王之业”的战略条件( 史 记商君列传) 等,再到苟况明确提出“形胜”概念,体现了城市选址的生态素养, 他在分析秦国的情况时说“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多利,是形 胜也”。赵立瀛、赵安启。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 可见,“形胜”即山川形势足以胜人,同时还强调都城周围要有天然边缘险阻 作为屏障。这是先秦以来,从军事防卫需要出发所提出的城市选址的基本思想之 一。固然这一理念依当时的初衷而言,大多处于军事安全的角度考虑,但选址的 生态因素也客观上为古城的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一可挡住来自西北的寒风 及风沙,造就温和舒适的环境;也可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 9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另外,具有边缘地带特征的交通空间对城市的影响也非常大。例如水运在古 代比陆运更快捷、运量大和经济的优点,而且水运是一条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小, 对作为停泊点的城镇生态环境破坏最小的一种运输方式,所以成为重要的交通路 线。在现代城市中具有重要边缘意义的要素是交通道路,它是城镇群经济和社会 赖以发展的脉络。陆路和水路交通所产生的生态廊道会给区域景观安全格局特别 是城市本身的生态安全带来重要影响。高效的交通廊道连接建成区和作为生产或 资源基地的大型斑块,会给城市乃至区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城市边缘区受到自然限制、生态环境、交通、战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 的各个城市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城市的边缘区发展也呈 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针对特定的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制定调控措施时,必须充分 考虑自然生态方面的特点,充分尊重地域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不适当的外部干 预手段可能引致相反的结果。 2 1 2 经济因素 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随国民 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变化,在空间结构上体现着一种非均衡周期性推进现象,并产 生出产业结构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大多数城市的统计数据表明,自城市中心区到 城市边缘区、城市外缘区乃至城市影响区,各产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为第一产业 增加,第二、三产业减少;在用地结构上,从内到外农业用地的比重逐渐增加, 工业、居住及商业、公共用地减少,空间布局特征与产业分布呈圈层状趋势。 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工业用地的扩展往往 成为城市边缘区向外扩展的先导因素,引发居住地域的生成和增长,带动商业、 公共用地的增加及城市边缘区与城市核心区交通联系的改善。此外,随着城市的 工业扩散,应运而生的乡镇企业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农民的就业方式, 城市边缘区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也自下而上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发展。 现代交通的变革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是城市边缘区空间扩散的重要因素。目 前我国城市主要发展大容量的向心公交系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向城市边 缘区的大规模流动。所以城市边缘区仍以集中紧凑结构为主,交通线路成为诱发 城市边缘区轴向发展的主要因素,继之在轴线与轴线的交叉地带进一步诱发大规 模的连片开发。随着城际快速交通体系的更新和发展,交通因素将在城市边缘区 发展中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产业发展和城市交通体系变化等因素在城市化加速的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在 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建设、效率促进、地域优化等方 面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体系的广泛影响性也凸现出建立和完善城市边缘区交通 l o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体系的重大意义。 2 1 3 空间因素 城市边缘区地处城乡交接地带,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其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边缘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3 l : ( 1 ) 门户效应 一般而言,市际交通设施往往集中于城市边缘区,方便的交通运输有利于人 员、物资的交往和流动,便于经济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 2 ) 开敞效应 城市边缘区具有广阔的土地利用转换空间,有利于土地利用性质的动态变 化,从而激发城市边缘区的集中开发 ( 3 ) 基础效应 城市边缘区地处对外交通干道和城市道路的结合部位,水、电、气、道路、 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投入较大。而且连片开发的态势使资源得到共享,对于基础 设施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 4 ) 门槛效应 城市征地费符合级差地租规律时,愈靠近城市核心区的低价愈高,所以土地 有偿使用的全面开展只会进一步促进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 5 ) 市场效应 城市市场为城市边缘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 天地。城市边缘区利用城市市场,不仅可以相比乡村来说获得销售成本优势,而 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原材料和更为准确的信息,对经营决策的确定和经营状 况的改善十分有利。 ( 6 ) 空间效应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最终表现在土地利用的等级划分、职能分化与转置 中。如欧美城市郊区化过程,即通过城市边缘区功能、空间、容量和质量的调节 使之成为中产阶级原理喧嚣都市中心区的理想目的地。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有机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地 位,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城市边缘区的这些不同效应可能是独立或综合体现的, 但不管如何,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因素至少是制定城市边缘区发展长期战略过程中 需要重点考量的主要因素。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2 1 4 制度性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政策等,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 定性的影响,影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 1 ) 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规划制度,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管理制度等。城市土地制 度是促进或抑制城市扩张的关键性因素。土地规划是土地利用的龙头,土地规划 是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配合的,它对城市边缘区的扩展有直接的联系; 土地利用政策是关于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它与科技、信 息等密切相关;土地管理制度是影响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的重要方面,是土地规 划和土地利用政策重要实施手段。 ( 2 ) 工业布局政策 为了解决企业对市区内部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工业布局原则,一些具有严 重污染的企业,按城市规划或者环保条例的要求逐步向城市边缘区迁移、扩建等。 这个过程既是对城市边缘区的扩充,也是对原有市区的扩充。另一方面,布局于 城市边缘区的工业区、高科技园区等也促进了各类企业在城市边缘区的积聚。 ( 3 ) 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人口登记和社会管理制度,是国家用来调节人口的流动和 分布的重要工具。户籍分类反映了社会地位的高低和享受国家保障权利的不同, 对人口的城乡迁移和城市边缘区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由于传统的户籍制度的约 束,使进城农民不能合法地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在城市边缘区居住着大量进城农 民,他们无法稳定地在此居住,形成了人口的频繁流动,给社会管理、第三产业 发展等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 ( 4 ) 地方政府相关政策 大体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扩张是政府推动型的,也就是说“政府推动” 的因素大于“自然演变”的因素,即政府在城市边缘区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不可 替代的作用。在促进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对于g d p 的渴求是巨大的,因此,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方面对城市边缘区采取了一系列的 政策,比如对城市边缘区土地进行大量征收转让,开发工业区进行招商等。在现 实中,这种投资推动政策造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和农地的大量流 失。 ( 5 ) 其他政策 如环保政策、历史遗址保护政策等。很多城市的环保政策正越来越深入地影 响城市边缘区的工业布局,并且随着生态环境等因素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提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高,这些政策也逐步得到实施。而历史遗址保护方面的政策,关系着城市的人文 特色和精神象征,无疑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 2 1 5 人文因素 ( 1 ) 社会秩序状况 社会秩序的好坏往往是各类企业在选址和人民选择居住地点时考虑的重要 因素之一,高犯罪率、城市暴力将促使企业转移投资地点,并造成大量居住人口 向治安良好的地区搬迁。相反,良好的社会治安将更好地促进企业与个人在城市 边缘区投资和置业,从而促进城市边缘区发展。 ( 2 ) 文化及受教育状况 城市边缘区接受城市的辐射,一方面,其文化娱乐设施、居民的文化生活逐 渐丰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另一方面, 城市边缘区不存在各种城市病:如居住环境拥挤不堪,绿地空间狭小等,因此也 吸引了欲改善居住环境的城市居民在城市边缘区居住。 ( 3 ) 社会心理 一方面,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压力迫使城市边缘区不断向外扩展;但另一方 面,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已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城里人”和“乡 下人”这样根深蒂固的意识差别,这种心理因素的作用造成城市中心区人口郊迁 规模或向中心城集中、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缓慢的局面。 2 2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化模式 根据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城市核心区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的不 同,可以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化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2 2 1 城市边缘区城市化【5 6 l 城市边缘区城市化又称郊区化( s u b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社会, 城市化水平趋向饱和( 约为7 0 - 8 0 ) ,发展速度变得缓和平稳,人们开始追求 理想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城市人口和部分工业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转 移。这种当代大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边缘区变为 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郊区化。 典型的郊区化大量出现在美国,其郊区化进程自二战以来大规模出现,其根 1 3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原因在于: ( 1 ) 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超过市区地域的负荷容量,致使城市内部土地利用 紧张,交通拥挤,居住和环境条件恶化。 ( 2 ) 居住空间开阔、低价低廉、能够满足私人住宅、工业企业,特别是大型 企业因低价、环境、交通、劳动力供应、专业化和协作配套生产所致的需求。 ( 3 ) 小汽车的广泛使用、现代通讯尤其是电话网的扩展、高速公路和地下交 通等现代交通设施建设,为郊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 4 ) 市政当局为获取更多的城市税收而采取的自由放任发展的结果。 ( 5 ) 人们偏向于居住在具有开敞空间和独门独院的住宅中,郊区为这种住宅 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地域。 自二战以来的这种郊区城市化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与美国一 样,人口向城市边缘区的迁徙自上世纪5 0 年代起就已兴起。到了6 0 年代,英国、 比利时、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等地区进入高潮,在7 0 年代又波及法国、意大利 等国。1 9 9 1 年,高乐( j o e lg a r r e a u l ) 在边缘城市一书中把二战后的美国城市 扩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的阶段。这一阶段指 4 0 年代后期居民住宅逐渐建到城市郊外。第二阶段是郊区购物中心大规模化阶 段。第三阶段是边缘城市”阶段。勉缘城市”是在原有城市周边郊区的基础上形 成的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都市。 美国城市扩散的第一阶段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1 9 2 0 后,由于美国人渴 望居住在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外围地带,而且公路的发展使公共交通和小汽车成为 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所以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开始大于城市中心人口的增长率。 2 0 世纪5 0 6 0 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高潮阶段。1 9 3 0 年以前,由于工 业的发展,大中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导致城市居住环境恶化。美国的中产阶级越 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房子,依赖小汽车每日往返于城市商业中心的上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