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KEYMASTER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与仿真.pdf_第1页
基于3KEYMASTER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与仿真.pdf_第2页
基于3KEYMASTER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与仿真.pdf_第3页
基于3KEYMASTER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与仿真.pdf_第4页
基于3KEYMASTER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与仿真.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3 K E Y M A S T E R 软件的核电站汽轮机 数学模型与仿真 裴宜星,齐宏伟。秦治国,王俊三 ( 中广核( 北京) 仿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 0 0 0 9 4 ) 摘要:以福建宁德1 0 0 0M W 核电机组汽轮机为研究对象,经过系统划分和对具体物理设备进行合理简化和 假设后,建立了汽轮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在3 K E Y M A S T E R 仿真平台上进行了论证,经测试该模型能够正确 反映核电站汽轮机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3 K E Y M A S T E R ;核电站;汽轮机;数学模型;仿真 中图分类号:T K 2 6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4 3 9 5 0 ( 2 0 1 0 ) 0 2 0 0 2 0 0 4 S t e a mt u r b in es y s t e mo fn u cle a rp o w e rp la n tm o d e lin ga n ds im u la t io n b a s e do n3K E Y M A S T E R P E IY i x in g ,Q IH o n g - w e i。Q mZ h i g u o ,e ta l ( C h in aN u cle a rP o w e rS im u la t io nT e ch n o lo g yC o ,L t d ,B e ij in g1 0 0 0 9 4 ,C h in a ) A b s t r a ct :T h es t e a mt u r b in eo fF u j ia nN in g d e1 0 0 0M Wn u cle a rp o w e rp la n tu n it1w a gt a k e na 8t h er e s e a r cho b j e ct B a s e do ns p e cif ic s y s t e m sp a r t it io n in ga n df o rs p e cif icp h y s ica le q u ip m e n t sr a t io n a ls im p lif ica t io n sa n da s s u m p t io n s ,t h e d y n a m icm a t h e m a t ica lm o d e lo fs t e a mt u r b in es y s t e m sw a se s t a b lis h e d T h ism o d e lw a sp r o v e dt oco r r e ct lyr e f le ctt h e d y n a m ic ch a r a ct e r is t icso fn u cle a rs t e a mt u r b in ein3K E Y M A S T E Rs im u la t io np la t f o r m K e yw o r d s :3K E Y MA S T E R ;n u cle a rp o w e rp la n t ;s t e a mt u r b in e ;m a t h e m a t icm o d e l;s im u la t io n 核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对于核电站操纵员和 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试,实现正常启停机操作、事 故状态下的处理及提高对故障的反应能力都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 。而核电站汽轮机作为主要的 仿真对象,因其系统结构非常复杂,涉及的变量多 达数千甚至上万个,要对这样一个对象进行全范 ,围实时模拟,其数学建模和仿真方法的研究变得 至为重要旧1 。本文将从汽轮机系统划分,具体系 统和设备等主要数学模型及满负荷稳定工况下的 主要参数等方面分析该仿真模型是否能够正确反 应实际汽轮机组动态特性1 。 1 仿真对象 仿真对象为福建宁德核电站汽轮机组,该机 组采用单轴、三缸、四排汽、冲动凝汽式半转速汽 轮机,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从汽轮机往发电机方向 看) ,额定转速1 5 0 0r m in ,额定电功率1 0 8 7M W , 由东方汽轮机厂与A L S T O M 公司联合设计制 造 。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表l所示。 表1 主要设计参数 主要没计参数参数值 额定功率M W 高压主蒸汽阀进口蒸汽压力M P a 高压主蒸汽阀进口蒸汽温度 高压主蒸汽阀进口蒸汽含水量 主蒸汽流量k g s 。 抽汽回热 通流级数:3 3 级 设计背压k P a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 P a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C 给水温度 冷却水温度o C 收稿日期:2 0 0 9 1 2 0 2 作者简介:裴宜星( 1 9 8 0 一) ,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火电、核电仿真机。 一2 0 一 整医则 嗍一一蹦一猫加 0 2 汽轮机组数学模型的构成 首先根据宁德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构成,将 被研究的汽轮机组划分为主蒸汽系统、汽轮机本 体、给水回热系统和常规岛冷却水系统等四类系 统,而每类系统根据宁德核电站的分类又分为若 干个子系统。其次,将每个子系统的出口参数作 为集总参数,依据基本物理原理( 如质量、能量守 恒原理等) 并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建立各个子 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汽轮机系统的实际 运行流程将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建立整个汽轮机系 统的数学模型。这里简要介绍汽轮机本体及给水 回热系统的数学模型。 2 1 汽轮机本体 汽轮机本体系统由1 6 个节点、1 2 个透平模 块、1 个主轴和2 0 个管道共4 9 个模块构成。汽 轮机有3 3 级,根据压力测点的位置及抽汽点的位 置,将汽轮机分为1 2 级,即用1 2 个透平模块来 模拟。 2 1 1 汽轮机出力 汽轮机功率的计算以汽轮机的每一级为计算 单位。焓为h 。压力为P ;。的蒸汽以F 流量进入汽 轮机,压力膨胀至P 。,以焓h 。离开汽轮机,产生 的汽轮机功率由以下方程计算: P T = F ( h ;。一h 。)( 1 ) 理想汽轮机的膨胀过程是个等熵过程。 s ( p ;。,h ;。) = s ( p 。,I I l二。) ( 2 ) 实际汽轮机并非理想,从进口到出口蒸汽熵 增加,给定压力下熵的增加导致焓的增加,这就意 味着实际出口焓h 。大于等熵出口焓 二。,且h 。 更接近h 。这样汽轮机功率减小了,实际汽轮机 功率与理想汽轮机功率的比值为r : 匆= 箍 ( 3 ) 刀2R j 合并上述三个方程后得到计算每一级汽轮机 功率的方程: P ,= F r h ;。一h ip 。,s ( p h ;。) ( 4 ) 式中:P 为汽轮机功率;F 为蒸汽流量;田为汽轮 机效率;| I l;。为进口焓; 。为出口焓;p ;。为进口压 力;p 。为出口压力。 汽轮机的总功率等于所有各级功率的总和减 去机械损失、鼓风损失,机械损失和鼓风损失的计 算公式为 P = P ,。一P 一 P l。n = 矗:曼去+ ( 老) 沁lo s w in P , , h 。 - 刊n ( 。掣) 】) ( 5 ) 式中:P k 。为机械损失与鼓风损失的和;n 为轴的 转速;r t 。为额定转速;p m 为排汽压力;| P 。b 为环 境压力;F 。,。为实际的排汽量;F 。为额定排汽量; F 为实际流量。 2 1 2 汽轮机轴承振动和缸温的计算 金属壁温瓦。的计算考虑了三种换热方式: c,肘警= Q ;:”+ 嘴。+ Q Y ,m r a d Q 。+ Q 。( 6 ) 式中:c,M 为质量与金属比热的乘积;Q ;= n 、Q 篇”、 Q = 分别表示对流、导热和辐射换热;Q 。为金属 与环境的换热量;Q 。为从外部输入的热量。 汽机的缸温分为内缸外壁温度、内缸内壁温 度、外缸内壁温度及外缸外壁温度四种,其计算原 理大致同上。 轴承金属温度的计算考虑了轴由于摩擦产生 的机械损失、转子的热传递及从外部传递的热量: c,膨警呐。一。薏岫。一帅1 秽s p e 丸e d 。,2 + q 。+ q 。 ( 7 ) 汽机的振动正比于汽机转速和偏心度,考虑 到汽机通过它的临界转速时,引起振动增大。轴承 温度的高低,水冲击等都会引起振动增大 1 。轴 承振动的计算公式为 V b = ( y h ,+ k l W + V b l+ V b m ) ( 1 0 + 蠡2 e ) ( 8 ) 式中:K 为汽机轴承振动;V 。,为汽机临界转速时 引起的振动;k 为负荷影响振动的系数;W 为发电 机有功;V 。为轴承温度引起的振动;V b 。为发生水 冲击引起的振动;k :为偏心度影响振动的系数;e 为汽机偏心度。 2 1 3 胀差的计算 胀差是限制汽轮机启停速度和负荷变化速 率,妨碍安全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对汽轮机 本体仿真,有必要建立一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来准 确反应胀差及其变化规律。通过汽轮机级的长度 L 。,转子温度和汽缸温度( 才“”和Z 曲。) 来计算转 稚缉量程2 0 1 0 年,第2 期 一殂一 子膨胀和胀差: R E = k 。L iT 。R “”一A ( 9 ) D E = k ,L i( T 。R “7 一Z 山) 一 ( 1 0 ) 这里 表示由于汽轮机轴的离心力引起的泊 松效应: A = k o ,1 2 L ; ( 1 1 ) 后= 0 0 3 9 K ,表示钢的线性热膨胀系数。 2 2 给水回热系统 高低加给水及凝结水的流量与压力通过 F L O W B A S E 程序自动计算。F L O W B A S E 程序主 要用于计算流网内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核电站二 回路热力系统中,回热加热器、凝汽器及除氧器均 处于两相热交换区工作。以一个简单的水箱换热 结构为例,简单介绍F L O W B A S E 中如何实现两相 换热。这个水箱垂直平分为k 个相同大小的小单 元格。每个单元格包括来自水箱的流体( 液体、蒸 汽、气体或混合物) 和相邻的金属壳 。 图1两相水箱的换热结构 部 每个单元格中充满的流体取决于单元格的位 置及水箱的液位,其特性也由此可计算得到。热传 递发生在金属内表面( 面积S 。,) 与流体、金属外 表面( 面积S 。,) 与环境之间。两个单元格之间也 会发生热传递( 磁积S ,) 。 流体的边界与金属面之间的总传热系数 ( H T C ) 作为整体计算得到,它包括导热系数( 下 标t c) 、自然对流( n c) 、冷凝( co n d ) 、膜态沸腾 ( f ilm ) 、泡核沸腾( n u cl) 和辐射( r a d ) : n lo t = a lc+ ( I t 。,+ O t 。d + O t n lm + a 。I + a n d ( 1 2 ) 每种换热机制存在以下联系: ( 1 ) 液体和蒸汽的导热率。根据努赛尔数的 定义可以得到传热系数a “ 挖一 N u : d Y t e D _ 一t u b e ,N u :2 ( 1 3 ) ( 2 ) 液体和蒸汽的自然对流。根据洛伦兹方 程可以得到液体和蒸汽的对流换热系数a 。扑 a n c: N u = 0 5 4 ( G r P r ) 0 2 5( 1 4 ) 这里N u ( 努赛尔数) 、V r ( 普朗特数) 和 G r ( G r a s s h o f f 数) 是液体特性的无量纲产物,例如 密度P 、比热容c。、导热率A 、粘度纵热膨胀系数 卢、换热器管子的平均直径D m 。、重力常数g = 9 8 1m s 2 、金属内表面与流体的温差 r = r 。,一。idl。 N u : O E _ cD t u b e ( 1 5 ) P ,: ( 1 6 ) t y r :生竺鼍掣( 1 7 )= 一 Il,J 肛 ( 3 ) 蒸汽的凝结换热系数O t 。“由下式计算得 到: cr。=:。728【:!:i!:;ij!:制1 。 2 5 ( 8 ) “l。上,t h o 蒸汽中不凝结气体( 例如空气) 的浓度直接 影响蒸汽的冷凝程度。当热交换器是水和蒸汽混 合物时考虑这个因素。蒸汽中空气的浓度来源于 水箱中空气的总浓度a 和蒸汽干度茗: a g = 再音不 ( 1 9 ) 凝结换热中空气浓度的影响因数,: 2 再靠( 2 0 ) ( 4 ) 液体的泡核沸腾换热系数a 。来源于: N u = 0 1 2 5 R e0 6 5 P 一 ( 2 1 ) 式中:普朗特数P r 由式( 1 6 ) 给出,雷诺数和努塞 尔数的定义如下: N u = 等 籍 , A f巾。 7 。 、 R e : Au o t A T C p lp A T ( 2 3 ) r P d x lr p 5 式中:p 。为密度;c。为比热;A 。为热导率;I X ,为粘 度;盯为液体的表面张力;p 。为蒸汽密度;t 。为饱 和温度;y 为汽化热;A T 为管壁与液体的温差。 当热流量: q 。u cI = a 。u clA T ( 2 4 ) 大于第一临界热流量时, g 。d = 0 1 4 r p 手1 【盯g ( p l p 。) 】 ( 2 5 ) 热交换机制转变成膜态沸腾川。 ( 5 ) 液相的膜态沸腾传热系数a m m 由下式得 到: A 享( 1 + 等) r p | ( p I _ p 5 ) 1 , s 。A T D t 。b e ( 2 6 ) 式中:p 。为密度;c,。为比热;A 。为热导率;肛。为蒸 汽的粘度;p 。为液体的密度;7 为汽化热;A T 为管 壁与液体的温差。 当热流量 q f ilI n = a A T( 2 7 ) 小于第二临界热流量时, q 。1 2 = 0 9 ( 3 0 0 。C + 3 3 ( P 一0 1M P a ) 一t 。) 饯f il。 ( 2 8 ) 传热机制转变成泡核沸腾。 ( 6 ) 液相和气相的辐射传热系数O t 一通过下 面的线形法则得到: a 。d = 0 8 ( 7 乞。,+ 焉。id ) ( T i。,+ T a 。id ) ( 2 9 ) 这里旷= 5 6 7 1 0 1 1k W ( I n 2 K 4 ) ,是斯蒂 芬玻尔兹曼常数,黑度占假定为0 5 。 最终,从金属内表面到流体的热流量方程为 Q m 。,= S m 。,0 。( 。;d T i。 )( 3 0 ) 金属外表面的传热可假定为简单的管道外表 面( 温度L 。) 与环境( 温度t ) 之间的导热: Q 。,= S o u le r 口。,( L 。,一t ) ( 3 1 ) 式( 3 0 ) 和式( 3 1 ) 定义了流体的边界与环境 之间的换热量。能量连续性要求金属侧流出的热 流量相等。引入金属导热率A 。,管壁厚度艿,单元 格长度训。和金属温度瓦。,单元格内部的换热 量可以定义为 Q 劬。,= S 。,牛( T i。,一T b o 。) ( 3 2 ) J Q Q 。,= S 。,! ( 咒。一死。,) ( 3 3 ) 。,= 。叭。, ( 咒。一死。,) ( 3 3 ) U 从单元格i到单元格i+ 1 的热流量定义为 l Q ;= S ,产( T b 。州一T b o 。川) ( 3 4 ) D ce I I 这个模型也考虑了从外部传递给管子的热量 Q 。n 。结合上面提到的所有热流量,能量守恒方程 的有限差分模式为 _ n i ce llC m ( 咒叫一冗二,;) = Q 劬。,一Q 。 + Q 。,。;,一Q b 。;+ Q 。 ( 3 5 ) 通过热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流体的热力学特 性,热传导系数也就可以得到了。联立式( 3 0 ) 一 式( 3 5 ) 可以得到每个单元格的金属温度和流体 与金属之间的热流量。 从以上方程即可模拟出除氧器内部热量的转 换过程,及除氧器内部的质量和总焓。 3仿真结果 以上给出了汽轮机组的主要数学模型,所有 程序编制采用模块化设计,子系统中的模块程序 是用F O R T R A N 语言编写,经C 语言调用在 3 K E Y M A S T E R 仿真平台下运行。模型的调用次 数为每秒2 0 次,从而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宁 德1 0 0 0M W 核电站仿真机汽轮机组进行了满负 荷工况测试,表2 为汽轮机组仿真模型达到稳定 工况后各参数值与实际机组设计值之间的比较, 经过对比,3 K E Y M A S T E R 仿真平台汽轮机组模型 能够与实际机组制造厂家提供的参数基本吻合, 仿真误差控制在1 以内,精度满足仿真要求,从 而验证了其仿真结果是正确的。 表2满负荷工况下设计值与模型值的比较 4 结论 本文中采用的建模方法和所得的数学模型是 合理的,能够正确反应汽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 ( 下转第3 2 页) 鼐露乒柱2 0 1 0 年,第2 期 一2 3 一 L 827 = m m6 a 人工干预量。经过开发,可以从模型中直接抽取 支吊架详图及支吊架材料,这样可以将设计人员 从传统的手工出支吊架详图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3S m a r tP la n t 系列软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上述分析了S m a r tP la n t 系列软件的若干模 块,可以看出对于工艺专业的设计,从成品质量、 工作效率、操作模式、工作流程来说,该软件都具 有传统设计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就目前 来看,该软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 1 ) 在工艺专业的设计中,涵盖了许多管道 计算程序,S m a r tP la n t 系列软件目前还不能与其 很好地结合。建议将各工艺专业的管道计算程序 与流程图的绘制结合在一起,图纸绘制过程中,不 但能够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同时能够完成大部分 的管道计算及管道等级选择。 ( 2 ) 工艺专业与土建专业的沟道、孔洞、埋 件、基础提资等环节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工艺专 业的需求,亟待进一步的开发完善。建议针对此 方面,整理出清晰的提资模式和提资方案,把这些 提资信息能够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 内及时地传达给设计人员。 ( 3 ) 在应力计算环节,S m a r tP la n t 系列软件还 没有具备和应力分析软件实现数据双向导入的接 口。在设计过程中,3 D 管道布置人员会根据土建 的结构信息设置出合理的逻辑支吊架位置,希望 能够将带有逻辑支吊点的管系信息( 含管系设计 参数信息) 导入到应力计算软件中。应力分析人 员对逻辑支吊点设置合理的支吊架型式,必要的 时候对支吊架的位置做出调整。计算结束后,将 应力计算的结果导回到3 D 模块中,3 D 模块能够 ( 上接第2 3 页) 仿真结果对汽轮机的设计及设计数据的验证、测 试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为我国核电站汽轮机组 的仿真开发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葛斌,游景玉压水堆核电机组全仿真系统建模与调 试方法研究 J 计算机仿真,1 9 9 9 ,1 6 ( 2 ) :3 4 3 5 2 葛斌,吴毅压水堆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实时仿 真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0 0 2 ,2 2 ( 6 ) :1 4 2 1 4 5 3 】吕崇德,任挺进,姜学智,等大型火电机组系统仿 一匏一 读入计算书中的各种信息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