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全球化扩展形成金 融全球化的主流经济金融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着全能银行全球化的进程 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很多西方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大力发展各种形态的全能银 行以提高其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 2 0世纪 9 0年代末以来 以银行跨业跨国购并为主旋律的第五次全球购并浪潮的兴起产生了一个又一 个超级大型跨国全能银行如花旗汇丰德意志等等分支网络遍及全球各地 而国内的发展步伐虽然也在加快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已初露端倪但在分业经 营分业监管的大格局限制下仍然有内外两重天的感觉现在中国已经正式成 为 w t o成员国全能银行的全球化趋势会给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带来强烈冲击中国银行业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全能银行此外别无选择 但是中国全能银行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 全能银行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德国式全能银行即内部综 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另一种是美国式全能银行即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两种全 能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路径不同组织结构和监管方式也有很大区别本文对美国 式全能银行和德国式全能银行这两种全能银行的典型代表加以研究通过对两种 类型全能银行的内涵产生与发展组织结构监管方式等进行比较得出两者 各具特色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近年来呈现相互融合趋势的结论 比较结果对于中国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全能银行会由金融控股型全能 银行开始最终走向内部综合经营型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并举在组织结构方面 会由 h 型结构开始发展到兼收并蓄 h型与 m型两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呈现多样化 趋势中国对全能银行的监管也会随着全能银行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加速改革向 国际规则和惯例靠拢实现功能性统一监管 关键词: 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内部综合经营组织结构功能性监管 abstract ii a b s t r a c 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global extending of financial syste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s of economics,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many western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usa and germany are striving to develop universal banking of various forms in different way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on power of their banks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from the end of the 1990s, along with the rising of the fifth tide of glob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ny super international universal banks such as the citycorp, hsbc, deutsche bank and so on whose branch networks extend all over the world appear. but in china, although the banks are speeding up their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nd som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have emerged in china,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of universal banking will inevitab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 that is a regular member of the wto and is opening step by step, which make china has no other choice but develop universal banking. but china still has to decide which way to go. universal bank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 the whole: one is the universal banking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represented by the universal banks in the usa, the other is the universal banking of unified interior management represented by the universal banks in germany. the cause and route of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types of universal banks are different, and their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supervision mode differ from each other greatl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se two types of universal banks,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each typ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dentical these years.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and find the right way for our country to develop universal banking. i think china should abstract iii begin with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nd in the future both types may exist in china. in the respect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hina may adopt the advantages of both h-type and m-typ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diversify its own.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supervision of banking in china should also speed up its reform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banking, draw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conventions and achieve the centralized functional supervision at last. k e y w o r d s : universal banking, financial holding, unified interio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functional supervision 引 言 -1- 引 言 上世纪 8 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与放松金融管制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 术也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两者共同塑造了国际金融业的新格局其中 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际化和综合化国际化意味着金融业的地理边界正在消 失而综合化则意味着产品或行业边界的消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金 融向国际化综合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关于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问题及 与之密切联系的全能银行问题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经济热点之一 西方各国强调金融自由化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即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 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这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包括银行证 券分业最严格的美国和日本 8 0 年代以来都逐步以各种补充法规来放宽银证兼营 的范围1 9 9 9 年 1 1 月 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是对全能银行 发展的全面肯定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恰恰相反经过二十 多年金融体制改革和一系列金融立法我国初步建立起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 度框架 尽管金融分业体制是我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秩序的必然选择但是加入 w t o 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在 5 年保护性过渡 期内渐次式开放若固守或强化跨业经营的限制对于原本缺乏竞争力的我国金 融机构无异于作茧自缚势必难以迎接外国规模庞大的全能银行在银行保险 证券等领域的全面挑战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重新定位由分业向混业 回归发展自己的全能银行必然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由于各国经 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全能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尽相 同主要包括金融控股型与内部综合经营型两种又分别以美国和德国的全能银 行最为典型中国已经开始了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探索但仍然面临未来发展 路径选择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全能银行的建设与经营方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在理论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银行业发展缓慢而艰辛全能银行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尚处于萌芽状态对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于全能银行的理论探讨也还不够系统如果能够借鉴国外的精彩实践结合我国 实际情况去探讨研究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发展全能 银行的实践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即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和以 德国为代表的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比较分析得出可以为中国借鉴的结 论分析的重点主要放在两者内涵的区分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异同优势及劣势 的比较组织结构与监管模式的区别及融合趋势等方面将所得结论用于指导中 国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全能银行的发展路径组织结构推进及监管的发展方向做 出预测 第 1 章 全能银行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 -3- 第 1 章 全能银行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 1 . 1 全能银行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1 . 1 . 1 全能银行的内涵 全能银行u n i v e r s a l b a n k i n g 源于德国又称为综合银行原本是德国银 行业的分类概念但在现代金融的概念中全能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 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它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还经营证券保险 信托基金租赁金融衍生业务及其它新兴金融业务有的还可以持有非金融 企业的股权全能银行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银行加上投资银行二是商业银行 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三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再加非金融公司股 东第三种类型是广义的全能银行人们常说的全能银行主要是指第二种类型 即能够从事所有的金融业务的银行但不包括非金融业务全能银行的融资范围 从传统的营业资金贷款到私人债券国际债券及各类股票发行服务对象面向社 会所有行业包括贸易工业各种类型的公司个人和公共部门在这种模式 下没有银行业务之间的界限划分每家银行具体选择何种业务经营由企业根据 自身优势各种主客观条件及发展目标等自行考虑国家对其不作过多干预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全能银行的组织形式各异如 德国式全能银行在一个银行内部可以提供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包括全面的 存款贷款证券支付结算信托租赁和对非金融企业控股等业务这些服 务几乎能以任意一种货币形式提供给国内外客户或项目而英国式全能银行是一 个银行的各附属分支公司可经营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并以此阻隔其经营风险 美国式全能银行则以银行控股公司为主现已演变为全能的金融控股公司所 有这一切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一个银行或金融机构被允许的业务活动范围 根据全能银行产生和发展路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的不同从大的方面可 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德国式全能银行即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另一种 是美国式全能银行即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 . 1 . 2 全能银行的本质特征 无论全能银行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怎样其本质特征都是一致的即能 利用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务这个综合 业务平台包括严密的管理体系统一高效的业务信息系统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与外 部监管体系正是这个本质特征使全能银行与传统的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相 区别 1 . 全能银行与混业经营的区别在于全能银行能够利用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提 供一站式多样化金融服务而混业经营仅指金融机构业务多样化不能利用一个 综合平台提供一站式多样化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全能银行可以采用混业方式 经营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不一定是全能银行 2 .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区别在于全能银行可以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 方式经营但金融控股公司不一定是全能银行这是因为许多金融控股公司只 是纯粹的控股公司例如中国目前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金融控股公司它们只进行 资本运作不直接控制经营不属于全能银行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性的金融控股 公司如银行控股公司和能够控股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不提供多样化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也不属于全能银行 1 . 2 全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全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根据银行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 1 9世纪中叶至 2 0 世纪 3 0年代是全能银行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在此 期间全能银行经历了从萌芽到传统全能银行制度的基本形成过程早在 1 9 世纪 中叶德国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就出现了坚持混业经营模式的全能银行其 中以德国最为典型可以提供几乎所有银行和金融服务这主要源于 1 9世纪 5 0 年代德国工业化的膨胀导致对长期资金的需求由于没有政府限制和外部压力 这一阶段形成的全能银行基本上都是从内部开始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成为内部综 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同时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 时期的全能银行不仅经营规模范围十分有限资金运行的虚拟化程度和全球化 程度也都比较低 2 . 2 0世纪 3 0 年代至 8 0 年代初是全能银行按照不同的发展路径缓慢发展的 第 1 章 全能银行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 -5- 阶段受 2 0世纪 3 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全能银行的发 展遭遇了巨大坎坷但由于各国对此做出的反应不同全能银行的发展路径开始 出现分歧德国全能银行仍然保持着内部综合经营型方式不论发展快慢在政 府扶持下其发展始终朝前美国则不同3 0 年代经济危机过后格拉斯斯 蒂格尔法完全扼杀了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金融机构再想扩大自己的业务 范围就只能设法规避监管由此银行控股型全能银行应运而生 3 . 2 0 世纪 8 0 年代至 9 0 年代末全能银行快速发展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这一时期的全球经济总的来说发展比较平稳特别是 9 0 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始终 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 了金融全球化给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 竞争压力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传统分业制国家逐渐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全 球范围的银行业掀起了强强联合并购重组的浪潮而以美德为代表的两种经营 方式一方面各自得到了强化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经营理念和监管方式的趋 同倾向传统的全能银行在向现代全能银行转变美国的全能银行仍以控股公司 为主但由过去的银行控股公司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其发展范围和空间更大 德国的全能银行仍保持了内部综合经营型为主的组织机构形式但也发展了金融 控股子公司形成内部综合经营与金融控股并存的全能银行 4 . 2 0 世纪 9 0 年代末以后全能银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 9 9 9 年 1 1 月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出台标志着美国全能银行最终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这不仅促进美国全能银行的完善发展同时带动一大批国家实行全能银行制度 不管是内部综合经营型还是金融控股型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 2 章 美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其金融体系以资本市场为基础银行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全能银行以金融控股型经营方式为主 2 . 1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概念和分类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是指能够在一个窗口为客户提供两种以上的金融服务的 金融控股公司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委员会国际保险监 管委员会 1 9 9 9 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给金融控股集团下的定 义是主要从事金融业务并且至少明显地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经营活动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监管当局监管的一类企业集团金 融控股公司要成为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必须满足三点要求首先能够利用一个 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第二无论是以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等为主业还是被金融机构非金融 机构或管理集团控股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本身必须是一个金融机构第三金 融控股型全能银行能够控股足够多的金融机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多功能金融服 务而不论其控制的子公司中是否含有非金融机构 金融控股公司以金融业为主一般以一个金融企业或非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 司全资或控股拥有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 的各个子公司通过这些子公司在实际上实现多样化经营从业务上看金融控 股公司一般可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经营性控股公司两种类型纯粹控股公司的设 立目的只是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从事股权投资收益活动如光大控股申银万 国它通过控制一些公司的股权影响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支配被控股公司的重 大决策或经营活动但控股公司本身并不直接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而经营性控 股公司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一般来说这类公司资金实力雄厚 经营规模较大如美国花旗英国汇丰等根据母公司的行业属性金融控股型 全能银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的母公司为金融企业如美国的花旗另一类的母 公司为非金融企业如英国的汇丰 第 2 章 美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7- 2 . 2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在美国的形成 美国具有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形成以金融控股型经营方式为主的现代化 全能银行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 美国的全能银行在其产生的最初阶段与德国全能银行的差别不大由于经济 发展稳定没有政府干预有实力的银行自然而然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进入 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领域而成长为传统的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1 9 2 9 - 1 9 3 3年间的经济金融大危机改写了美国全能银行发展的历史证券市 场的崩溃导致直接参与证券业务的银行倒闭进而迅速蔓延到整个银行业引起 美国金融业的全面崩溃这在当时被主要归咎于银行兼营证券保险业务1 9 3 3 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由政府法律强制规定了专业银行制度 全能银行被禁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在当时对化解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尖 锐的矛盾冲突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此确立的分业经营模式不久便开始受到严 峻挑战为了绕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进入资本市场美国的大银行纷纷 成立了银行控股公司并通过控股各种金融机构从事多样化金融业务 所谓银行控股公司是指一家银行公司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及公司股权的集团 公司按照美国法律银行控股公司是由银行所衍生以银行为主体的控股公司 它既是银行又非银行可从事如下 1 2 类金融业务提供存贷款业务信托业务 金融和投资咨询租赁证券投资信用卡业务外汇业务金银买卖代理保 险认购政府债券消费信贷发行银行支票等1 9 2 7 年通过的麦克弗登法案 含有对跨州设立分行的限制性条款激发了美国的银行以多家银行控股公司的组 织形式进行跨州金融服务所谓多家银行控股公司就是由多家银行构成的银行控 股公司它的建立不仅使国民银行有足够资金收购其他银行其最大的优越性在 于能够回避法律上对单一银行进行跨州经营的限制然而由于经济恶化及银行控 股公司前景的不确定1 9 3 31 9 4 7 年间多家银行控股公司发展非常缓慢并 且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制4 0年代的许多法案都限制银行的兼并活 动1 9 5 6 年颁布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对拥有多家银行的控股公司制定了限制 性条款不允许跨州购并新银行不允许拥有和经营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等但 法律对单一银行的控股公司没有限制因此许多大银行利用这一法律漏洞大力发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展单一银行控股公司1 9 6 8年花旗公司的成立就是钻了这一空子到 1 9 7 0年 美国 l 3的银行都成立了银行控股公司为了弥补法律的漏洞1 9 7 0年美国又 颁布了 银行控股公司修正法案把控制多家银行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法律限制扩 大到了单一银行控股公司但法律总有漏洞可钻该法案对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未加限制为银行控股公司扩大地域范围和经营领域提供了便利同时该法案规 定银行控股公司可以发行商业票据而一般银行不可以此外银行控股公司的存 款免征利息税红利也大部分免税基于以上优越性银行控股公司在美国的迅 速发展起来到了 2 0 世纪 9 0 年代美国拥有银行控股公司 7 0 0 0 多家资产规模 将近占全美商业银行总资产的 9 0 % 2 0世纪 9 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相互交叉的现象已非常普遍新 一代跨国银行集团成为美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也逐渐意识到 限制竞争的金融立法不但没有保证金融业的安全和健康反而阻碍了金融业的发 展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1 9 9 8 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表明金融混业 经营限制在实务上的彻底突破花旗公司拥有花旗银行旅行者集团拥有所罗门 美邦证券和旅行者保险公司等 二者合并组建的花旗集团是一个资产 7 0 0 0 多亿美 元 年收入 5 0 0 亿 股票市值超过 1 4 0 0 亿 业务遍及 1 0 0 多个国家的 1 亿多客户 雇员 1 6 1 7 0 0 名的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公司之一 而且业务范围囊括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广泛领域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 营业点都可以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 等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因此该集团的成立不仅仅是子公司业务多样化即混 业经营问题 而是同一实体开展一站式 全能化金融业务即全能银行确立的问题 这与美国现行的金融立法根本冲突1 9 9 8年 9月美联储经过 1 5天的激烈讨论 最终以 5 : 0 的一致票通过花旗集团的合并案正是花旗公司的这种现实选择使 得美国争论了几十年的金融业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的问题划了句号使得统 治了美国金融业近 7 0 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寿终正寝与之相适应修 正美国金融服务业的立法和监管规则实现金融业立法与监管的现代化已成为 美国国会立法与监管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1 9 9 9 年 1 1 月 4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联合经营为全能银 第 2 章 美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9- 行在美国的发展在政策上铺平了道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是对美国 6 0 多年的 金融法律法规进行的统一清理与修改它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第 2 0 条和第 3 2条禁止银行与证券跨业经营的有关规定修改了1 9 5 6年银行控股公 司法第 4 条限制银行控股公司从事非银行业务的有关规定同时第一次在法律 上规定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范畴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各子公司可以分 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广泛的金融业务辅助金融业务以及补充性金融业务 其母公司可以是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 突破了银行控股公司的局限性 全能银行的经营方式不再受到限制使美国现代化全能银行制度得以确立为其 下一步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 布预示着美国金融业甚至世界金融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全能银行将成为国际金 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2 . 3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优势及劣势 2 . 3 . 1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优势 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股若干下属子公司实现中央集 权式管理以获得最大收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集权式管理集约化经营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最大特点是集权式管理最 重要的机能是资本的高度集约化经营在一般性公司经营中实施兼并收购转 让等方面的业务时如果采取内部综合经营的形式母公司与事业部的产权关系 是一个整体要将事业部从公司的资产中剥离出来或将收购来的子公司整合成内 部一个事业部存在技术财务法律以及人事关系上的诸多困难而金融控股 公司的资本经营管理只要把收购的公司置于控股公司的伞下即告完成同样出售 伞下子公司也只要售出控股股权即可这种便捷的资本经营方式十分有利于金融 控股公司对子公司资产的集约化管理 2 . 资本扩张效应母公司的资本通过投资控股对子公司拥有了支配权子公 司获得资本后还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控股孙公司依此类推一份外部资金被利 用两次或多次形成被放大的资本扩张效应即多重资本杠杆效应金融控股公 司的这种资本扩张效应使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具有较大的资本扩张的空间而这 种扩张效应在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中就没那么明显因为内部综合经营型全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能银行取得股权后需要进行内部整合否则就无法继续保持内部综合经营方式 这样的整合难度较大这也是近年来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没有金融控股型全 能银行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范围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3 . 金融产品的品牌效应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实行控股公司系统管理 执行的 是法人分离原则在这种原则指导下集团公司伞下各个子公司是分别相对独立 的专业公司 它们具有专业金融公司金融产品的品牌优势 质量保证和人才优势 从集团公司整体来讲既有专业金融公司的产品质量优势又能得到全能银行的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一站式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优势 4 . 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安全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是通过分别来 自不同业务的子公司实现的各子公司在法律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公司相对 独立核算其意义在于能够以“内在防火墙”的方式达到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目 的竞争的综合优势格外明显如果某一子公司比如证券子公司经营不善破产 原则上只损失全能银行对这家子公司的投资而不会涉及到其他子公司这样就 不至于出现系统内金融子公司的连锁破产从而有利于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5 . 合理避税效益 由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是实行金融控股公司性质的中央 集权式经营管理的组织对外实行合并报表统一纳税对内可以通过合理调度 集团内部的资金和财务资源实现集团内部利润最大化全能银行内各子公司经 营资源和经营能力不会完全相同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必然有所差别如果 全能银行总部平抑各子公司的利润规模在一个最优化的利润规模下进行纳税 可以取得合理避税的经济效益 譬如 ab 两公司是同属于一家全能银行的子公司 a 盈利b 亏损在单独纳税的情况下b 不用纳税a 需要纳税在统一纳税情 况下a的盈利用来弥补 b的亏损就可以减少纳税甚至不纳税形成了合理避 税效益 2 . 3 . 2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劣势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在具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 许多问题 1 . 系统内关联交易与利益冲突是最大问题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系统内滥用 系统内地位进行交易和由此产成的部门间利益冲突是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最大 问题系统内关联交易包括系统内部交易系统内部资金和商品的互相划拨互 第 2 章 美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11- 相担保和抵押为避税或逃避监管相互转移利润等由系统内交易引起的利益冲 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间利益冲突西方发达国家称之为利害背反 例如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伞下的银行子公司向信用或业绩不佳的客户贷款条 件是通过本系统内的证券子公司发行证券手续费由银行贷款偿还这样银行 子公司的贷款风险与证券子公司的收益形成冲突二者利益在这种关联交易中是 背反的二是不顾客户利益进行系统内交易比如诱导客户或者予以资金融 通使其购买自己承销的证券 包括劣质证券将自己售卖不出去的证券转入信托 人帐户替借款人发行证券以抵偿无法收回的贷款将风险转嫁给客户侵害 客户利益 利用存贷业务了解客户的 内幕信息并利用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 银行子公司要求其客户发行证券时必须由系统内的证券子公司发行等等 2 . 资本金重复计算导致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资本杠杆比率过高影响全能银 行整体财务安全母公司拨付子公司资本金这样一笔资金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 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反映造成资本金的重复计算如果子公司又用该笔资金在集 团内继续投资则该笔资金将被多次重复计算集团内部股权投资频繁且股权结 构的复杂化造成整个集团的资本杠杆比率过高降低了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资 本充足率影响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安全这种现象与前面提到的资本扩张效果 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关键是把握好度另外集团公司内部投资频繁还会因 为资本金不足造成虚假注资或抽逃资本等问题 3 . 财务信息披露的风险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各子公司从事不同行业的经营活 动各行业的会计制度不同会计准则与统计口径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信托投 资公司的会计制度与银行的会计制度以及保险证券公司的会计制度都有很大的 不同这样不同行业的公司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则是完全 不同的这不利于监管者和全能银行总部及时准确地掌握集团公司的会计财务 信息增加了监管和控制的难度 4 . 庞大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使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难度加大金融控股型全 能银行内部既有法人机构业务活动机构也有管理机构机构种类繁多规模 庞大复杂增大了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使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不 那么方便容易出现失控现象另外各子公司内部对各自不同特点的风险控制也 有宽严之别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5 . 容易出现金融监管盲区 对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 这些监管部门的监管目的方法和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加之各监管部门缺乏信息 沟通与交流机制对于单个监管部门来说很难掌握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情况极 易出现监管盲区 2 . 4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组织结构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组织结构以 h 型结构为主在 h 型金融公司中母公 司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从 而形成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h型结构是公司内部分权的一种形式与集 权式的组织结构形成鲜明对照母公司的控制权仅仅限于估价各子公司的财务绩 效调配资金通过买进或卖出子公司的股票调整总体的业务规模h型结构看 上去很像一个内部资金市场但毕竟控股公司是一个整体母子公司相互依存 母公司掌握着子公司的控股权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基本上由控制公司董事会的母 公司决定所以子公司的行为势必体现母公司的意志子公司的行为亦受到母公 司的规范和制约h型金融控股公司中同样存在着指挥协调控制等关系典 型的 h 型企业结构可用如下图示表示 图 2 - 1 企业组织的 h 型结构 h型组织结构较多地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之中作为现代企业成 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横向合并最早出现在美国2 0世纪 3 0年代以后美国的许 多银行为突破跨州和跨行业经营的限制纷纷进行控股合并成立了采用 h 型组 织结构的银行控股公司然后又随着限制的逐渐放宽从纯粹的银行控股公司发 展成为兼营证券和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因此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银 控股公司总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子公司 子公司 第 2 章 美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13- 行的组织结构仍然沿袭了 h 型结构在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里每一个业务单位 都是合法而独立的金融专业公司由同一个金融集团控制在这种联合经营的体 制下不仅集团本身即便是单个金融企业也可能既有银行业务又有投资银行 业务和保险业务 h型结构使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这对于提高子 公司的经营积极性规避分散公司经营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 h 型结构的 管理运作主要依据资产纽带 且被控股的子公司又具有法人资格 结构过分松散 使得公司总部往往难以有效的控制各子公司加大了控股公司的管理成本为了 避免这些弊端现代的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 不仅仅是简单的 h 型结构它们往往在收购兼并过程结束时便开始进行组织结构 和业务结构的整合以花旗银行为例改革后的花旗银行比过去更强调组织内的 协作和沟通 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之后 花旗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大块业务 全 球散户业务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全球公司业务与组织的整合改变了传统上 各部门缺乏合作的状况 2 . 5 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监管 1 9 9 9 年之前美国对金融业的监管是支离破碎的由于银行实行国法银行亦 称“国民银行”指依照联邦法律登记注册的银行和州法银行依照各州法律登 记注册的银行并非州立银行并存的双重银行体制因此除美国财政部下 设的货币监管总署o c c 以外各州政府均设立了银行监管机构形成了联邦和 州政府的双线监管体制国法银行除受到 o c c 监管外还要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理 事会f r b 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 d i c 的监管州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是州银 行局如果加入 f r b 和 f d i c 则又需要分别受相关机构的监管证券业务由根据 证券交易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 e c 实行限制监管保险业务除州保险 厅根据各州保险法实行限制监管外还成立了全美保险厅长官联席会议n a i c 职责是综合各州保险厅的意见制定样板法规保证各州保险法和保险监管在一 定程度上的统一性 1 9 9 9 年通过的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树立了综合化管理 功能监管的新理念 该法案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而言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f r b 继续充当综合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监管者对其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这样一来使 f r b 成了能同时监管银行 证券和保险行业的唯一的一家联邦机构在实质上突破了传统中央银行分业管理 的职能和权限转向统一的综合化管理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银行证券保险 等子公司则分别由货币监管总署o c c 等银行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s e c 和州保险厅实行分业监管由此可见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采取的是综合监管与 分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该法案同时做出明确规定f r b作为综合监管者比其它 各监管者有优先监管权对金融控股集团整体实行监管必要时对银行证券 保险等子公司的限制监管行使裁决权但如果分业监管机构不同意 f r b 的监管内 容时分业监管机构也具有裁决权总之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新监管是由个 别监管转向综合监管以金融服务功能为标准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对金融控股公 司的监管实现对金融服务领域的统一监管避免了旧监管体系按金融机构分类监 管的弊病顺应了金融服务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为加强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 力创造了制度上的优势 第 3 章 德国全能银行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15- 第 3 章 德国全能银行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与美国相比德国的资本市场欠发达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份量远远多于资 本市场也就是说德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 化全能银行以内部综合经营型为主 3 . 1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概念和分类 相对于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来说德国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最重要 的标志就是内部金融服务部门的一级法人管理按金融服务的产品业务和职能 划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集权式管理的公司结构它以公司总部与各分部门管理 者之间的分权为特征也可以是一个集团公司其最高领导机构中有三个组织实 体即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理事会每个业务部门都设有自己的管理层由几名 高级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事务还有至少两个集团一级的高级主管担任领导现在 像德意志银行这种大型跨国全能银行集团借助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 其总部的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垂直管理着全球的相关业务例如总部的投资银行部 负责管理全球投资银行业务它已经完全克服了传统全能银行全而不专的弱点 其管理技能专业人才和产品质量都不亚于全球最好的专业银行 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最具开放性和自由性任何金融机构只要参与银行业务 就可被界定为银行根据德国的银行业务法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是存款贷 款贴现信托证券基金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代理金融租赁 等所有金融业务德国全能银行享有以机构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的独占权还可 持有工业商业和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事实上德国的证券市场完全是由银 行来组织和控制的当然根据法律上述业务的参与必须通过银行内不同部门 进行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最大特点是1 银行较少通过独立的子公司 从事全能业务而是自己直接从事2 银行持有商业公司的股份十分普遍3 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融合也经常发生银行还可以通过其子公司从事保险业务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它的所有业务都是由一级法人下的内设事业部完成另一种是以内部综合经营为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主个别业务以附属机构子公司完成如德意志银行的保险业务一直就是由保险 子公司来进行的近年来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趋势是兼收并蓄内部综合经营型全 能银行和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的优势是自己成为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与金 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并举的全能银行集团 3 . 2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在德国的产生 与美国的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相比德国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发展要 顺利的多作为全能银行最初产生的形式2 0 世纪 3 0 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 全能银行都是内部综合经营的形式这主要是没有政府人为限制条件下市场力量 作用的结果但与美国经由专业银行转变为全能银行有所不同德国在投资银行 和保险业务一产生就主要由强大的银行体系来承担从而直接形成全能银行德 国是后起的工业国家不具备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时间紧 迫资金积累虚弱再加上缺乏必需的证券交易机制为工业化融通资金客观上 自然形成对强大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的依赖性政府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也积 极鼓励企业相互联合或创办大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和银行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不 论短期资金还是长期资金均由银行供应这种对银行业务不加限制的政策使银行 发展拥有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自然应运而生 尽管受 2 0世纪 3 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大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由全能银 行制度改为严格的分业制德国的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却并未受到压制只 是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业务重心由侧重企业创办业务和证券发行业务转 而偏重于存款业务并特别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问题二战时德国全能银行发展 一度陷于停滞但随着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获得 新生同时金融监管更严格更规范了如今各银行都在努力充分使用自由资 本争取储蓄存款和其他长期性存款业务加强对证券发行交易的监督管理督 促各银行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对企业信用的调查以减少信用风险等等德国 全能银行的成功带动了欧洲各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内部综合经营型全 能银行的典范 第 3 章 德国全能银行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17- 3 . 3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优势及劣势 3 . 3 . 1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优势 作为全能银行德国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在许多方面与美国金融控股型 全能银行具有同类优势但又有所不同 1 . 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方面全能银行的规模经济是指在费用或投资水平 给定的情况下某一业务量越大效率越高而所谓范围经济是指全能银行可 以在不同的业务单位间分摊成本当不同的业务由一个机构来提供时如果它的 成本比多个机构来提供时的成本小就形成了范围经济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相比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是一级独立法人管理方便对其内部银行证 券和保险等部门易于调度和协调更有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而金融 控股型全能银行要求不同部门之间业务隔离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会相应减少 2 . 在信息优势方面人们通常认为全能银行比专业银行更具信息优势因为 总的来说全能银行可以比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 多层次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起更为广泛和 长期的联系这种银企关系的加强可能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利益它使银行通过观 察企业与更多种金融工具有关的行为对企业作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收集到 的信息以多种业务形式而不仅仅是贷款的形式对企业的活期存款帐户进行监管 在这方面德国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内部资源的调拨比美国金融控股型全能 银行更方便更有利于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增加信息资源流动性和 发挥信息优势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则可能由于各业务单位之间限制信息交流影 响信息优势的发挥 3 . 在风险防范方面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依赖建立防火墙和保持距离 型交易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有所区别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能够分散风险的主 要原因首先在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许多收入同利率及金融中介业务没有关系 使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兼营银行和证券业务而利率与证券行市成 反比当利率下降银行贷款收益减少时可以由证券行情的看好来弥补相反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当证券行市走低时通常借贷利率上升贷款收益将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银行在证券市场上的损失其次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能够掌握信息主动权 使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商业银行和证券公 司都希望尽量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但由于业务限制它们只能了 解有关企业客户的某一方面信息因此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加强对企业资 信的全面了解减少信用风险另外相关银行业务也有预警的作用银行可以随 时影响企业的经营方针以便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第三内部综合经营型全 能银行各部门之间没有直接的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工种模拟试题及答案
- 南通市中医院胸痛中心诊疗流程考核
- 关于单髁试题及答案
- 水库引水工程水源保护方案
- 徐州市中医院巴氏腺囊肿造口术考核
- 妇产科题库与参考答案
- 烟台市中医院创伤骨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
- 徐州市人民医院血友病综合关怀管理考核
- 新安全生产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三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检修与维护
- 幼儿园天气播报PPT
-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征
- 色盲检测图(第五版)-驾校考试-体检必备-自制最全最准确
- 八年级美术PPT课件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作品介绍 《向日葵》《吃土豆的人》《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 GB/T 3390.1-2013手动套筒扳手套筒
- GB 6675.1-2014玩具安全第1部分:基本规范
- 土方回填施工记录表
- 惠州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地址信息
- 四知卡(一责双卡 岗位风险识别卡)-加油站加油参考模板范本
- 西门子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