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经世文编》编纂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a y e r s l i t c s i s 明经世文编的选文虽然完全以明人奏疏为主,但是陈子龙、徐孚远、 宋征璧等人也是依据经世致用的原则, 针对崇祯年间的特定问题遴选相关文章 的,而不是简单汇编有明一代的施政文犊。 从选文的作者来看, 是否选择某人 的文章, 选择多少主要看这个人是否是救时之彦, 他的施政经验是否有利于解 决崇祯年间的社会问 题。 从选文内 容来说, 则是根据崇祯年间存在的重大社会 问题, 有针对地选择的, 对明王朝的存亡有重大影响的, 与之相关的文章越多, 如边防问题、 平乱饵 “ 盗”问题,而且这些文章的内容必须是能够为当政者提 供 资 政 参 考 的 嘉 a f 关键词:陈子龙 丫 矛 明 经 黔轰臀 ga 7 硕士学位论文 n i a s t c r s i 1 1 8 s i s abs t r a c t i n t h e 1 i t h y e a r o f t h e e m p e r o r c h o n g z h e n s r e i g n i n t h e mi n g d y n a s t y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 o d , t h e p e o p l e s u c h a s c h e n z i l o n g , x u f u y u a n , s o n g z h e n g b i , a n d s o o n , c h o s e t h e g o v e r n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t e r r e l a t e d o f a l l r e i g n s i n t h e m i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c o m p i l e d m 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 w h i c h w a s t o b e u s e d a s t h e g o v e rn o r s g o v e r n i n g r e f e r e n c e . t h e p u b l i c a t i o n o f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r e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r i s e o f a k i n d o f c o m p i l a t i o n f o r m a n d 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fl u e n c e s t o t h e l a t e r a g e s . b u t t h e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e r s d i d n t i n q u i r e d e e p i n t o t h e c o m p i l a t i o n o f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 s o t h e t h e s i s t r i e d t o c h o o s e i t a s i t s s p e c i a l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i n q u i r e i n t o h o w c h e n z i l o n g a n d o t h e r s a b s o r b e d 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e x p r e s s i n g t h e i r t h o u g h t o f j i n g - s h i t h r o u g h t h e v e r s i o n f o r m , t h u s c r e a t e d t h e f o r m o f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 a n d o n t h e b a s e o f s u m m i n g u p t h e c o m p i l a t o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 a n a l y z e f u rt h e r t h a t i t w a s n t s i m p l e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g o v e r n i n g d o c u m e n t s b u t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a rt ic l e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y a n d t h e p e o p l e s l i v e l i h o o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 o d . i n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c o m p i l a t o r y t h o u g h t , t h e c o m p i l a t o ry s t y l i s t i c r u l e s a n d l a y o u t , t h e d a t a - s e l e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t h e c o n c r e t e c o n t e n t s , c h e n z i l o n g a n d o t h e r s c o m p i l e d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r e f e r r i n g t o 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j i n g - s h i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c o r d s . i n t h e as p e c t o f c o m p i l a t o ry t h o u g h t , t h e y i n h e r i t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t h a t 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s t a rt e d f r o m t h e d e c r e e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r e s e a r c h i n o r d e r t o g e t t o t h e a i m o f h e l p i n g t h e n a t i o n a n d c h o s e t h e d e c r e e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i r o w n r e i g n as t h e i r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i n t h e as p e c t o f c o m p i la t o ry s t y l i s t i c r u l e s a n d l a y o u t ,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a b s o r b e d t h e j i n g - s h i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c o r d s c o m p i l e d b y o t h e r s i n t h e mi n g d y n as t y m o r e a n d i m p r o v e d t h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n e e d s . i n t h e as p e c t o f t h e d a t a - s e l e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 t h e y i n h e r i t e d w h a t 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d i d t h o r o u g h ly , r e g a r d i n g w h e t h e r i t w as b e n e f i c i a l t o j i n g - s h i as t h e s t a n d a r d s o f a c c e p t i n g o r r e j e c t i n g t h e d a t a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b o o k , o n t h e b as e o f i n h e r i t i n g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b o o k s u 1 硕士学位论文 n i a s i tr s r i i f s i s c o m p i l e d b y o t h e r s i n t h e m i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 y i n c r e a s e d a n d d e c r e a s e d t h e m m o r e o r l e s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n c r e t e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 o d . t h r o u g h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 w e c a n c o n c l u d e i t s s e v e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s f e l l o w s : i t p u t e m p h a s i s o n i t s o w n r e i g n ; it s s c o p e w a s v e ry e x t e n s i v e ; it w a s m a i n l y g e - c h e n g and z h a n g - s h u . c h e n z i l o n g a n d o t h e r p e o p l e t h o u g h t t h a t t h e e m p e r o r s i n t h e e a r l y mi n g d y n a s t y d i d m u c h i n t h e a s p e c t o f t h e l e g i s l a t i o n , e v e ry g e n e r a t i o n p r o d u c i n g i t s m e n o f a b i l i t y , w h i c h w a s n o t i n f e r i o r t o t h e h an a n d t a n g d y n a s t i e s , e v e n t h e x i a , s h ang a n d z h o u d y n a s t i e s . f u rt h e r m o r e , e v e r y d y n a s t y h a d i t s o w n l e g i s l a t i o n a n d g o v e r n a n c e , s o t h e o f f i c e r s f r o m t h e p e r i o d o f h o n g w u t o t h e e a r l y r e i g n o f t h e e m p e r o r c h o n g z h e n a n d i t s m a i n a i m w a s t o h e l p t h e n a t i o n r e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s a t h a n d . d u r i n g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d a t a -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c o m p i l a t i o n , t h e y c o l l e c t e d i n t e n s i v e l y a l l k i n d s o f j i n g - s h i a rt i c l e s a n d e x t r a c t e d a l l k i n d s o f v i e w s o f t h e s a m e p r o b l e m . t h e a u t h o r s o f t h e a rt i c l e s w e r e a l l t h e o f f i c e r s o f t h e mi n g d y n a s t y , m a i n ly g e - c h e n g , w h i l e t h e s t y l e s o f t h e a rt i c l e s w e r e m a i n l y z o u - s h u . t h e c h o s e n a rt i c l e s o f mi n g j i n g - s h i we n - b i a n w e r e m a i n ly t h e z o u - s h u o # t h e mi n g d y n a s t y , b u t c h e n z i l o n g , x u f u y u a n , s o n g z h e n g b i a n d o t h e r s a l s o c h o s e t h e a rt i c l e s i n t e r r e l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j i n g - s h i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t h e s p e c i f i c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 o d . w h a t t h e y d i d w a s n o t s i m p l e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g o v e r n i n g d o c u m e n t s t h r o u g h t h e mi n g d y n a s t y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o s e n a rt i c l e s a u t h o r s , w h e t h e r c h o o s i n g s o m e o n e s a rt i c l e o r c h o o s i n g h o w m u c h w a s m a i n ly r e l a t e d t o w h e t h e r h i s g o v e rn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s w e r e h e l p f u l t o r e s o l v e t h e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o d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c h o s e n a rt i c l e s , t h e y a l s o w e r e c h o s e n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e r i o d . t h e m o r e i m p o rt a n t t h e y w e r e t o t h e s u r v i v a l o r p e r i s h m e n t o f t h e m i n g e m p i r e , t h e m o r e a rt i c l e s t h e r e w e r e i n 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n, s u c h a s f r o n t i e r d e f e n s e , a n d s o o n , and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a rt i c l e s m u s t p r o v i d e t h e g o v e rn o r s w i t h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i r g o v e rn a n c e . ke y wo r d s : c h e n z i l o n gmi n g j i n g - s h i w e n - b i a n c o m p i l a t i o nj i n g - s h i l v 前言 正德嘉靖年间,明王朝的颓势就已毕露,后经万历之败坏,天启之极丧, 至崇祯时,内忧外患迭起,明朝大厦有行将倾覆之险。面对危亡之局,明思宗 力挽狂澜,自即位之日 起,就锐意求治。但是,由于他急于求成,刚恒自 用, 在处理政务时存在严重的缺陷,以 至于政治更加腐败, 经济更加凋敝, 军队更 加赢弱, 致使 “ 虏证于外,盗溃于内” 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在社会危机日 益 加剧之际,身居高位者 “ 全无经世之学,惟知便身之谋,饰喜怒以淆是非,窃 威福以行恩怨” ;在野之士却 “ 倡为虚空迂远无用之学,鼓动意气,树立风 声,以为君子小人之辨苟明, 则天下可以不治而平,四夷可以 不战而屈” ; 布衣无位之人则 “ 退摄于威权势力,而不敢议清浊齐流,顺逆一致” 。 然而,国势衰败,民生日整也引发了一批有识之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 们对所处的时代变局, 表现了 格外的关注, 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 经国济世 的愿望和思想。 如钱廉, 才气横溢, 思为王霸有用之学,以见于世, 故自 象数、 兵法、 地险无不推究, 遥接同甫、 稼轩一辈;魏子一,读书柳州,与长洲薄子 i l 务为佐王之学,兵书、战策、农政、 天官、治河、城守、律吕、盐铁之类, 无不讲求, 将以 见之行事: 谢时礼, 知天下将乱,又少从按察,与平水蔺,于 是揣摩兵法, 时挟弓矢出东郊; 徐禽里, 将兵农礼乐,以至天时地利, 人情物 理, 凡可佐庙漠、 裨掌故者, 随其性之所近, 并当一路,以为用世张本; 吴光, 究心经济, 博综典坟及九流百氏,自 成一家言 。陈子龙、徐孚远、 宋征璧则 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三人学识渊宏,虑达国体之宜而汲汲为救时之用。 月 陈子龙: 尚有为 . 陈卧子先生安雅堂稿 卷-o,宣统元年时中书局印. 陈子龙: 兵垣奏议卷十四, 见 陈子 龙文 集 ,华东 师范大学出 版社,1 9 8 8 年, 第3 4 页. 陈子龙: 尚有为 , 陈卧子先生安雅堂稿卷-o,宜统元年时中书局印. 陈子龙: 陈忠裕公全集卷二五,寮庆八年刻本. 参见李纪祥: 明末经世致用学风表 , 载 明 末清初据学之发展 ,台北: 文津出 版社,民国八十一 年 ( 1 9 9 2 ) , 第7 5 - 7 6 页。 参见全祖望: 姑琦亭集卷一二, 徐都御史传 ,四部丛刊本。 硕士学位论文 ma s t e r s ( i i h s i s 他们针对崇祯年间的社会问题,撷取明代历朝有关治乱兴衰的经验褒辑而成 明经世文编 ,试图从中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 明经世文编五o四卷,补遗四卷,主要编纂者是陈子龙、徐孚远、宋 征璧。据宋征璧所撰凡例,编辑分担任务,陈子龙、 徐孚远十居其七,宋征璧 十居其二。此外, 李雯、 彭宾、 何刚等都曾参加商酌。 综计全书,列名选辑的 有2 4人,都是松江人,负责实际工作;列名参阅的有 1 4 2 人,分散各地,参 加文章的收集或校选工作。由于集众人之力,又有陈子龙、徐孚远、宋征璧三 人总其成, 经费充足, 所以 很快便编纂完成,并于崇祯十一年 ( 公元 1 6 3 8 年) 冬付印。 明经世文编刊行后, 得到了时人和后世的高度评价。与陈子龙同时代 的方岳贡、张溥、黄澎、许誉卿等对它赞誉有加。方岳贡认为,“ 览其规画, 足以益才智;听其敷奏,足以壮忠怀;考其始终, 足以识时变,非徒侈一代之 鸿章, 亦将以为明时之献纳云尔” 。 张溥赞曰: “ 伟哉是书, 明兴以来未有也” 。著名的明史专家吴晗先生和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也对 明经世文编予以 极高的评价 。 但是,史学界一直很少有人研究 明经世文编 ,即使有几篇论文,也多 是把 明经世文编当作研究明史的资料,或限于简单介绍 明经世文编的 基本情况。如陈抗生的 ( 明经世文编)与戚继光研究一文 ,根据 明经世 文编 所收录的戚继光本人对有关戚氏军事活动的记述, 从“ 戚继光同谁作战, 、 “ 戚继光靠什么作战” 、 “ 戚继光作战的背景” 三个方面分析, 认为只能说戚继 光是“ 一位比较杰出的军事指挥官” , “ 如果要为他唱更多的赞歌,甚至吹捧其 为 民族英雄 ,则是不敢苟同的” 。此文实际上未对 明经世文编作任何研 究,只是把它当作研究戚继光的史料而己。吉少甫的 明末的社坊和 ( 明经世 明经世文编原名 皇明经世文编, ,1 9 6 2 年中华书局影印出 版时改为此名。 明经世文编 方岳贡序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明经世文编 张溥序 ,中 华书局,1 9 6 2 年. 参见吴晗: 影印 ( 明经世文 编)序( 原载 光明日 报1 9 6 2 年4 月5 日) 和张舜徽: 皇明 经世 文编选目 )( 旧学辑存) , 齐鲁书社1 9 8 8 年版, 第1 6 1 5 -1 6 4 0 页) . 参见陈伉生: 明经世文编)与戚继光研究卜 载 中国历史文 献所研究集刊 .第二辑。 2 睡 硕士学位论文 a 1 入 s f e r s i i i g s i s 文编) 一文 , 简单介绍了明末社坊、 复社、 几社及 明经世文编的 概况, 未进一步论述。 此外, 在研究陈子龙和晚明经世思想的有关论文中也谈到过 明 经世文编 , 但都是限于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 明经世文编汇集了洪武至崇祯初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 军事、 外交 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典章制度,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这是无疑的。 然而, 明经世文编 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它的问 世,代表一种著录形式的兴起,对后世影响极大。与此同时, 明经世文编 的背后隐含着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和编纂者的思想观念、 编纂意识。 本文试图 从编纂学的视角, 探讨陈子龙等人如何吸收前人借助文本形式表达经世之志从 而创制经世文编这种形式的,并在总结 明经世文编编纂特点的基础上进一 步分析其不是施政文犊的简单汇编, 而是依本崇祯年间的社会问题选辑有关国 计民生的文章的,而附表的设计意在反映和说明 明经世文编的选文重心。 吉少甫: 明末的社坊和 ( 明经世文编 , 书林初探 , 上海三联书店,2 0 0 1 年,第2 0 1 - 2 0 6 页. 参见王守稼、缪振助 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 载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 9 8 6 年第 1 期) 、 张建明 晚明实学思潮的主将: 陈子龙( 载 北京社会科学 , 1 9 9 8 年第a 期) 、 张显 清 晚 明心学的衰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 载 明史研究论从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1 9 8 2 年版) 等. 3 硕士学位论文 ma s t e r s i i i g s i s 一、 明经世文编编纂溯源 陈子龙、徐孚远、宋征璧等人前后只用了十个月就编辑成 明经世文编 , 究其原因, 除了参编者多、 组织得当、 分工明确以及应时救急外, 陈子龙等人 在编纂该书时,在编纂思想、 编纂体例、选文原则等方面都借鉴了在此之前的 政书类经世史籍 。 陈子龙等人编纂 明经世文编的目的是 “ 义在救时” ,为了达到这一 目 的, 他们认为应该重在研究典章制度。 探求此种思想的渊源, 可以推究到杜 佑的 通典 。 杜佑的 通典 开政书类经世史籍编纂之先河 。 宋元之际的马 端临则承杜佑著 通典之意而成 文献通考 。到明代,黄训、万表、陈 九德、冯应京等人继承杜佑、马端临的思想,认为典章制度可以经国济世,不 同的是, 他们认为本朝的典章制度特别完美, 所以力图通过研究本朝的典章制 度来解决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因此他们先后编著了一批 “ 治国制度型”的经 世文稿气 如嘉靖年间, 黄训编 皇明 名臣经济录 、 万表编 皇明经济文录 ; 万历年间,黄仁溥编 皇明经世要略 、冯应京编著 皇明经世实用编 ;天启 年间, 陈其慷编 皇明经济文辑 、 陈九德编 皇明经济名臣录 、 颜季亨著 经 世急切时务九十九筹 、赵敦甫编 皇明经世文编水利文钞 、陈子壮编 昭代 经济言 :崇祯初,张隧编 经世v- 要 。陈子龙等人编纂 明经世文编时, 这些政书类经世文稿都己经刊行流传。 于是, 陈子龙等人在前有所承的基础上 、 明经世文编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所以 四库全书的“ 史部 政书类” 未收录。 但是 ( 嘉庆) 松 江府志 艺文志将它归为 “ 史部 政书类、 明经世文编 . 凡例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参见李纪祥:( 明末淆初儒学之发展 ,台 北:文津出 版社,民国八十一年 ( 1 9 9 2 ) ,第 1 0 5 页. 文献通考 是马端临以 通典为蓝本编共的, 两者十分相似, 所以在具体论途中, 不再以它为例。 参见区志坚: 从明人编著经世文编略探明 代经世思想的涵义 兼论近人对经世思想之研究 ,载 中国 文化研究1 9 9 9 年春之卷 ( 总第2 3 期) . 硕士学位论文 h 认s t b ri s 1 1 1 ms i s 又不断开拓,使政书类经世史籍在形式上有了 新的 变化 。 1 、编纂思想 杜佑所处的时代,是唐王朝由全盛转入衰落的时期。开元晚期以后,唐玄 宗渐肆奢欲,怠于政事,重用奸相,朝政日趋败坏,最终导致 “ 安史之乱” 。 在平息 “ 安史之乱” 的过程中和这之后,藩镇割据以此为契机而形成不可逆转 之势,宦官开始专权, 朝廷朋党之争亦愈演愈烈,致使政治更加腐败。天宝年 间, 唐玄宗沉酒于纵欲享乐之中,精于聚财的杨国忠迎合其旨意,奉行翘剥百 姓、 聚敛天下财富的政策, 使社会经济呈现衰退之势。 而迭经战争骚扰破坏的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落, 唐王朝的国力大大削弱。 边患乘虚而起,吐蕃占领了 陇右、河西之地,威胁长安。 面对这种局势,一贯以 “ 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的杜佑意识到,可以从历 史经验中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 “ 往昔是非, 可为来今龟镜” 。但是,以往史 书 “ 多记言,罕存法制” ,而 “ 历代众贤著论” ,却又 “ 多陈紊失之弊,或im匡 拯之方” 。鉴于此, 杜佑希望能从分析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废置的得失中, 找 到挽救唐王朝颓势的办法,为此他编纂了 通典一书。 杜佑自 序其书云: “ 所纂 通典 , 实采群言, 征诸人事, 将施有政” 。 在 通典。礼序中亦云: “ 通典之所纂集,或泛存沿革,或博采异同,将 以 振端末,备顾问 者也” 。 李翰为此书写的序中也说: 今 通典 之作, 昭昭乎其警学者之群迷钦! 以为君子致用在乎经邦, 经邦在乎立事, 立事 在乎师古,师古在乎随时。必参古今之宜,穷终始之 吴晗先生认为 明经世文 编继承了明人编著的经世文稿, 他在 影印 ( 明经世文编序中说: “ 这部书的编辑也是有所继承的. 前此, 有陈九德的 明名臣经济录 , 分为十目, 取奏疏事迹上有关治 道的分别编列,时间从明初到正德末年止: 有陈其慷的 明经济文辑 , 分为十七目; 有万表的 明经济 文录等等. 明经世文编继承了 这个传统,规模更大,. 旧唐书卷一四七, 杜佑传 ,中 华书局,1 9 7 4 年。 引 日 唐书卷一四七, 杜佑传 ,中华书局,1 9 7 4 年. 通典卷一, 食货 序, ,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 二十四年 ( 1 9 3 5 ) . 通典卷四一, 礼 序、 ,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 1 9 3 5 ) . 硕士学位论文 a 1 :i s t c r s i 1 i l s i s 要.始可以度其古,终可以行于今.问而辫之,端如贯珠;举而视之,审 如中鹤。 杜佑所谓 “ 征诸人事” ,就是要借鉴前人,总结 “ 先哲王致治之大方” , 而他的 “ 将施有政”以及 “ 振端末,备顾问” ,则是要 “ 参古今之宜,究终始 之要” , “ 度其古”而 “ 行于今” ,使得 “ 问而辩之,端如贯珠;举而视之,审 如中鹊” 。即,要借助典章制度的研究,力挽岌岌可危的唐王朝。 明朝中期, 政治日益腐败, 社会矛盾日 益尖锐, 农民起义接连不断, “ 北虏” 、 “ 南楼” 威胁日迫。针对此种情况,有识之士希望挽救江河日下的明王朝。 他 们认为, 可以从典章制度中寻求解决之道。 由 于明 代以前, 研究典章制度的书, 如 通典 、 文献通考 ,都足当经世之龟鉴,唯有明朝缺而未备。 唐宋以来,如 通典 、 通考暨奏疏衍义诸书,允为切要,亦既繁 多, 乃本朝典故, 缺焉未陈。 其藏之金医 石室者,闻见局促, 曾未得睹记。 所拜手而掀, 抵掌而陈者,若左右史所记。小生宿孺,又病于 抄摄,不足 榆扬盛美。网罗前后。此有志之士, 所抚膺而叹也。 因此, 他们更重视明朝的典章制度,尤其是对明初太祖、 成祖制定的典章 制度赞叹不已。 皇明经济文录 万表序曰: 仰惟我太祖、成祖神秉春略, 屈用群策,鉴酌往代,审量时宜损益, 就中 垂范立法, 诚万世不可易者也.列圣相承,以至今上,励精求治,剔 弊抉盆,又特命儒口 幕修 大明会典 ,所以抵重旧章固历千万年弗替也。 夫法者, 达斯道以康济乎斯世斯民者也。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然道于尧舜至失,苟匪仁政则泽不下,究而经济之学可少乎哉?士生斯世 其致君尧舜之术当不外典章以求之尔.是故祖宗之法即尧舜之法也。舍祖 宗 之法而 别求所谓尧舜之法皆 妄也, 且允物之制也, 有体裁焉, 久而 或弊, 修治以存之可也,因其弊而去之,为非其体也.夫典章乃国家 之元气, 典 章具存而国家之元气完矣.虽历代沿革之不同,诸臣 议论之勤恳惟以复其 通典 李翰序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 1 9 3 5 ) . 引 日 唐书卷一四 七, 杜佑传 ,中华书局,1 9 7 4 年. 明经世文编 凡例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硕士学位论文 n l n s t f r s n i g s i s 旧 而已 , 故兹录 者皆以 发明夫 典 章者也. 。 万表特别推崇 “ 祖宗之法” , 认为明太祖、成祖制定的典章制度十分完善, 历经万世都不能改易。 世宗承祖宗立法之意, 把祖宗制定的典章制度结集成 大 明会典 ,使之传至后世,故是一位励精求治的皇帝。可见,万表是将 “ 祖宗 之法” 视为治世的良 方。他还认为尧舜之术就是典章制度,掌握典章制度的要 旨 就是深明尧舜治天下之术。 换言之, 万表认为典章制度可以经世。由于历代 沿革使典章制度有所损益, 朝臣经常议论典章制度是为了 恢复其原貌, 故 皇 明经济文录收录的文章都以讨论明朝典章制度为主。 皇明经世实用编 冯应京叙云: 我太祖躬台上智二十年,定天下三十年,致太平日 处处焉。举逸民, 体群臣, 厚人生, 正人德, 故其流泽 远也, 仪刑具在方册,不磨其百虑之 准绳, 万事之矩 乎.臣子陈谈布政乃忽旧 章而自 行其臆试反。 其聪明, 其 阅历,有太祖万分一乎。夫有我者,物也;无我者,神也。昔太祖作法, 亦惟是体悉人情,斟酌古道而弗率由者乃生于有我倪忘我以为天下遵典则 而不以意参之夫然后有实用, 此致虚之极妙万物而神矣失,升高而望,川 页 风而 呼,其重有彼赖乎。 巨不 任, 谨按时事追惟祖德, 与乡 之士, 楚之士, 同患之士共讨论之,久而成伙, 命曰 经世实用编. 冯应京认为,明太祖既有聪明的才智又有丰富的阅历, 他制定的典章制度 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 其他人不及明太祖的万分之一, 所以不应自 作聪明地 改变明太祖所定之制。鉴于太祖制定的典章制度,天下都应遵循, 所以冯应京 与其他有识之士共同讨论国初的典章政令而成 皇明经世实用编 。 崇祯年间, 明王朝已完全陷入“ 奴寇交让” 的境地。 “ 负韬世之才, 怀救 时之术” 的陈子龙、 徐孚远、 宋征璧等认为应该“ 讲救时之略, 以济当世之急” 。为了拯时救危, 可以从典章制度中吸取经验教训,“ 嘉漠令典, 通今者之龟 鉴,谋国者之兵卫也” 。陈子龙等人非常称赞杨廷和、张居正考取功名后求 万表: 皇明经济文录 万表序 ,明弃靖甲 寅刻本. 冯应京:( 皇明经世实用编 冯应京叙 ,明万历癸卯刻本。 明经世文编 许誉卿序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明 经世文编 方岳贡序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明经世文编 陈子龙序 ,中华书局,1 9 6 2 年. 硕士学位论文 n i 人 s t e r s i i i g s i s 知治事的态度,说他 “ 即弃去向所业文词,尽取国朝典故诵之,手指心忆,得 其条理” ,所以杨廷和、张居正当国时, “ 沛然施之,无不如意” ,在艰难之时 能够 “ 措置安平, 功业骏朗” ,从中可看出陈子龙等人对本朝典章制度的态 度, 认为本朝的典章制度足以解决当前的社会危机。 基于这种认识, 明经世 文编选录了大量有关典章制度的文章,如解给的 送习良 赴河州序 、杨士 奇的 恭题朱孔易所受软命后 、 杨荣的 进士题名记 、 原杰的 处置流民疏 、 庞尚 鹏的 题为均摇役以 杜偏累以纤民困事 等分别记载了茶马市、善书者受 清秩、北京礼部贡士、郧阳建镇、一条鞭法之所由设等。 由此可见, 在研究典章制度以解决本朝社会问 题的编纂思想上, 从 通典 到 皇明名臣经济录 、 皇明经济文录 、 皇明经世实用编 、 明经世文编 可谓一脉相承 。 4 2 、编纂体例 政书类经世史籍在编纂体例方面有同有异。 明经世文编 根据当时的编纂 1情况,在有所继承的基础上,作了新的调整。 杜佑的 通典分 食货 、 选举 、 职官 、 礼 、 乐 、 兵 、 刑 、 州郡 、 边防等九门,每门之下又细分若干子目。 在杜佑看来,上述九门 都与国计民生相关,各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制约关系。 夫理到之先在乎行教化, 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易称 “ 聚人曰 财,; 洪范八政 一曰 食, 二曰 货; 管子曰:“ 仓凛实, 知礼节; 衣食足, 知荣 辱,;夫子曰 :“ 既富而 教” , 斯之谓矣。 夫 行教化在 乎 设职官, 设职官 在乎 审官才,审官才 在乎 精选举, 制礼以端其俗, 立乐以 合其心。 清乾隆皇帝在清朝重刻 通典的序言中说: 观其分门其例,由食货以讫边防,先养而后教,先礼而后刑,设官以 治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 模矣. 书 明经世文编 徐孚远序 。中 华书局。1 9 6 2 年。 李纪祥也持此种观点, 但未具体论述.参见李纪祥: 明末清初福学之发展 ,台北:文津出 版社, 1 9 9 2 年,第 1 0 7 页. 通典 杜佑序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 1 9 3 5 ) . 8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1 1 i bi s 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为国家者,立纲陈纪, 斟酌古今,将期与治同道, 而不泥其迸。则是书实考镜所必资,岂以 供博览而已 栽! 。 凡是越与经邦济世密切联系, 地位就越重要, 着笔越多,至于那些荒诞不 经或非民生所急者,如 瑞异 、 五行 、 释老 ,则弃而不用。 杜佑在记述古代历史时, 不惟载入古人古事及前人有关议论, 还往往采用 “ 说” 、 “ 议” 、 “ 评, 、 “ 论” 等方式, 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在谈到秦汉以来分封 制与郡县制时,杜佑评日: 汉、隋、大唐,海内统一,三代莫铸。若以为人而置君,欲求既庶, 诚宜政在列郡,然则主祀或促炙;若以为君而生人,不病既寡,诚宜政在 列国, 然则主祀可久矣。 主祀虽永乃人鲜, 主祀虽促则人繁。 建国利一宗, 列郡利万姓, 损益之理,较然可知。 黄训的 皇明名臣经济录分十门:开国,保治、内阁、吏部、户部、礼 部、刑部、工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每门各有子目,开国、保治二门以时 代为序, 吏、 礼、 兵、 工四部各以所属四司分四类; 户部分图志、田土、 赋役、 给赐、黄册、屯田、婚姻、粮运、禄傣、盐法、茶法、课程、贩恤十三类;刑 部分律例、论奏、题奏、杂论四类,以二部诸司皆以省分,无专掌一事者也。 内阁无子目,百司之总无不该也。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亦无子目。 万表的 皇明经济文录 乃综合黄训 皇明名臣经济录 、 九边十三省录 等书而成,故其体例与黄训的 ( 皇明名臣经济录相似。 初得徽刻前武选郎中 黄君训所集 名臣 经济录 , 录其所干篇; 次得前 广西金事章君辟所藏 九边十三省录 , 录其若千篇, 闻此亦黄君所集, 殆 未刻之半也; 并录往岁所辑(j 曹 暇录 , 又若干篇, 亦已 成书; 近得大 名新 刻 疏义辑略 , 今督学浙江副使阮公鹤所集, 又录其若干篇, 合四伙以成 复续采群集以益之.门类则承黄君之旧而少为减并,末增两直隶九边 十三省。 陈子壮编辑 昭代经济言则是按照时间先后,以人为单位,数人合为一 通典 通典 万表: 御制重刻 ( 通典序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 1 9 3 5 ) . 卷十九, 职官 序 , 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 二十四年 ( 1 9 3 5 ) . 皇明经济文录 万表序 ,明嘉靖甲寅刻本. 9 硕士学位论文 n i a s c i c s i i i g s i s 卷,并对每人的籍贯、官阶作简单介绍。赵敦甫的 皇明经世文编水利文钞 也是以人为单位,以年代先后为次。 此外,在每篇文章旁, 用简洁的话概括该 文的主要内容, 如黄给的 论治河理槽疏用 “ 治河理潜”四字概括, 霍韬的 与朱都宪书用 “ 筑河堤” 三字概括。万恭的 为阅分紧要堤工鱼行修筑以 保运道疏 用“ 修筑河堤” 四字概括。 而且赵敦甫还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评论。 如马卿在 预处黄河水患疏中说: “ 臣等以为今日之计非其分流以杀其势, 未可以力胜也, 今看得梁靖口” 。 赵敦甫在此旁边评论道: “ 后来潘司空议得黄 河分流则势缓,势缓则沙积而易决,合流则势迅,势迅则莎不停奎而河易通, 与此不同” 。又如赵敦甫在张养蒙的 为河工新叙乞久任诸臣以图永利事 一文旁批到: “ 公以硬直之性而遇事能见本末如此” 。 由上可知,政书类经世史籍的编纂体例并不完全一样,或以 类相从,或以 人为纲, 各有所长。陈子龙等人编纂 明经世文编时吸收了它们的 优点, 在 前有所承的基础上,作了创新。 明经世文编所选文章的编排方式,大多是 一人一卷,少部分是一人数卷,也有两人合为一卷,大抵依人物之重要性,所 讨论之事件是否切要而决定卷数。有 “ 姓氏爵里总目” ,介绍作者的生平、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