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图书分类号:tu984 国际图书分类号:711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 李慧慧 导师 : 马航 副教授 申请学位 : 工学硕士 学 科 、 专 业 : 城市规划与设计 所在单位 : 深圳研究生院 答辩日期 : 2008 年 12 月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tu984 u.d.c:711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the reuse of chines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candidate: li huihui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ma ha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ffiliation: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date of defence: december, 2008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要 - - i 摘 要 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建筑因失去生产功能而被 闲置或废弃。我国过去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来处理这类建筑,但造成资源浪 费,也无助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发达国家,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已 经进入成熟阶段,而我国刚开始研究此类问题,在对历史文脉和人文因素的 呼应上,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上,相应管理规范的指引上存在着不 足。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城市中大量出现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问题。针对目 前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方面存在的盲目性,本文提出指导再利用的影响因 素,分析改造后的功能类型和物质改造手法,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藉以说 明以上分析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 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作者从区域和建筑两个层面上对再利用的影响 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域层面上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 区位条件四类因素,这四类因素可以从城市的角度上对建筑的再利用提供指 导,使再利用更有针对性;建筑层面上因素包括建筑特点和经济效益两类, 这两类决定了再利用的多样性。 由于不同旧工业建筑的影响因素侧重不同,导致了再利用功能类型的多 样化,本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再利用的功能分类,包括产业结 构的升级,形成了都市型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城市功能 的补充,产生了居住、商业办公、文化设施、开放空间等功能。本文提倡混 合功能的利用,尤其针对群体旧工业建筑,既能减少投资的风险,又能够满 足人们对城市功能的复杂需求。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确定后,接着本文论述了再利用的物质改造, 从空间形态的改造、立面形式的设计、设备技术的更新、环境景观的提升四 个方面对物质改造的方式进行论述,并举相关的案例辅助说明。 影响因素分析、功能类型选择、物质改造设计三步骤的实施,为我国旧 工业建筑再利用制定了“量身定做”的更理性、更有操作性的再利用方案。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影响因素;功能类型;物质改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lost production functions are unoccupied or abandoned. in the past we reconstructed the type of buildings, however, it is very waste of resources,economic and social wealt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itu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reuse are mature and our country are beginning the above thinking. from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spect, the problems payed attended gradually in the protection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ncironment and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d a large number of the reuse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china, proposed the effect factors to guide the type of functions reuse, in order to give the cases for the blindness of reuse on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factors, the characters of buildings analysises form the region and building itself aspects. regional factors contains policy regulation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ocation of the buildings. the four categories of factors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ity, so that the reuse is more targeted. building itself factors inclu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benefits, which determines the reuse of two types of diversity. owing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effect factors on old industial buildings of the fuctions which are not the same, the function types of reuse are diverse. the paper summed up the reuse of functions by analy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which include two types as followed. one type includes urban industrial park, the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garden park which result the upgrade of industry. another type is supplement of citys functions, resident,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s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come out. the thesis advocates the methods of mix-functions. moreover, it not only decreases the investment risk, but also satisfies the complicate needs of people on the urban functions, especially for th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group. after the define of the reuses function, it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s of abstract - - i reuse and then describes the reconstruction modes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form, design of the facade, the renovation of the equipments,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ment landscape, and analysises the related case studies. analysis of effect factors, choose of the function types form a “tailor-made” reuse program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raise the design standard of reuse. keywords old industrial building; effect factor; function type; physical reconstruction 目 录 - - 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对象与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对象及概念分析 . 1 1.1.3 研究意义 . 3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5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5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7 1.2.3 国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 . 10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容与框架 . 10 1.3.1 理论基础 . 10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 第 2 章 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 14 2.1 区域层面 . 14 2.1.1 政策法规 . 14 2.1.2 生态环境 . 15 2.1.3 社会发展 . 16 2.1.4 区位条件 . 17 2.2 建筑层面 . 19 2.2.1 建筑特点 . 19 2.2.2 经济效益 . 22 2.3 综合因素的考虑 . 25 2.4 本章小结 . 26 第 3 章 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类型 . 28 3.1 产业结构的升级 . 28 3.1.1 都市型工业园 . 28 3.1.2 高新技术产业园 . 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 3.1.3 创意产业园 . 32 3.2 城市功能的补充 . 34 3.2.1 居住建筑 . 34 3.2.2 商业办公建筑 . 35 3.2.3 文化设施建筑 . 36 3.2.4 开放空间 . 39 3.3 混合功能开发 . 43 3.3.1 具体内容 . 43 3.3.2 深圳市上步工业区的改造 . 43 3.4 本章小结 . 45 第 4 章 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物质改造 . 47 4.1 空间形态的改造 . 47 4.1.1 整体空间的改造 . 47 4.1.2 局部空间的改造 . 51 4.2 立面形式的设计 . 53 4.2.1 建筑外貌的设计 . 53 4.2.2 建筑形式的改造 . 55 4.3 设备技术的更新 . 57 4.3.1 设备的更新 . 58 4.3.2 低能耗技术的应用 . 58 4.4 外部环境的提升 . 61 4.4.1 外部环境的整治 . 61 4.4.2 场所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 63 4.5 本章小结 . 63 结论 . 65 参考文献 . 66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70 致 谢 . 71 第一章 绪论 - - 1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对象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导致了城市产业结 构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产生大量旧工业建筑的主要原因;同时,高 科技产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区位模式,各种新型中小企 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等纷纷向大都市集中,给面临拆除的旧工业建筑 提供了再生契机。 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扩张带来的区位级差,以及传统产 业对城市造成的污染等多方面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中心区的人 口和工业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现象,即“逆城市化现象” 。原来中心区的大 量工厂开始衰败,它们面临着拆除或转型的命运。例如上海苏州河旧工业 区、沈阳铁西老工业区等。深圳在“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发展方针指引 下,提出两个“优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优化产 业布局,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益。两个“优化”的实行,使城市中心产生 了大量旧工业区,如八卦岭、上步等 15 个旧工业区。如何利用这些旧工业 建筑,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1.2 研究对象及概念分析 本文将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旧工业建筑和再 利用两个方面。 1.1.2.1 旧工业建筑 旧工业建筑的“旧”是“废弃的”的意思,是功能的 “旧” ,而不是形式、结构的“旧” 。旧工业建筑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 原有生产功能,已被废弃或闲置的工业建筑。它包括工厂、车间、磨坊、仓 库、店铺等建筑物,机械、矿山等构筑物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生产、传输 和使用能源的场所和交通基础设施三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与工业生产相 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居住、宗教和教育等活动场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2 按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高低分为 “工业遗产”和“普通旧工业建筑”,二者均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另外,本文研究的不仅是旧工业建筑单体,还包括建筑群体以及建筑外 部环境。 1.1.2.2 再利用 “再利用”即“再使用” ,是通过设计手段将旧工业建筑达 到“再使用”的目的。 为什么旧工业建筑还可以再利用呢?本文用“物质寿命”和“功能寿 命”来解答这一问题: 建筑的寿命包括物质寿命和功能寿命1。物质寿命和功能寿命是建筑生 命周期的两个方面因素。其中,物质寿命是指建筑的实际寿命,即从自然界 提取建筑所需材料、制造构成建筑的剪裁或预制件、工地的建造、竣工后的 日常运营、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更换(构建或设备)和翻新到建筑无法继续使 用的处理,至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物质生命周期。物质寿命的长度往往是固定 的,它与建筑所使用的结构体系、材料、施工技术和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见图 1-1) 。 另一方面,功能寿命是指建筑物的使用技能适应使用要求的年限,这一 生命的长度是难以预知的,因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是随着使用者的意愿和 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例如产业转型使很多城市中心产生了 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就是因为作为工业生产的使用功能寿命已经结束,而物 质寿命依然持续。 从理论上讲,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旧工业建筑物质寿命和功能寿命之间 的矛盾:一种方式是缩短建筑物的物质寿命,使其与建筑物的功能寿命相匹 配,即降低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或是当建筑物完成其功能使命后强行将其拆 除。很明显,除去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临时性建筑以外,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做 图 1-1 再利用与建筑生命周期关系 fig.1-1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use and lifecycle of the buildings 第 1 章 绪论 - - 3 法,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行为却时有发生;另一种方式是延长旧工业建筑 的功能寿命,使其能够在物质寿命的周期内持续发挥功能。当然,在生产技 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建筑的功能寿命不可能持续到物质生命的自然终 结,因此必须不断的调整使用功能,这时建筑的功能寿命已经不是单一功能 持续的时间,而是多个非同期功能持续时间的累加。后一种方式的可行性在 于建筑的物质基础很难灵活变动,使用功能却可以随时变化,从而使建筑物 不会因为功能的衰落而被废弃拆除。 综上所述,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正是基于建筑工业功能的寿命结束后,物 质寿命仍然未尽的情况下,为了建筑本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给建筑注入 新功能以延长它的功能寿命;同时,可以通过加固、改造、增建等方式更好 地满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 本文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包括功能类型选择和物质结构改造两个方 面,并站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分析。 1.1.3 研究意义 近几年,人们开始认识到旧工业建筑是城市转型和发展的一种活跃因 素,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催化剂,承载了历史的轨迹。旧工业建筑再 利用已倍受关注,它具有以下意义。 (1)经济效益 在物价波动剧烈、能源短缺的今天,旧工业建筑的再利 用,从材料、设备、劳动力、能源消耗等角度来看比重建一栋新建筑费用要 有所节省或者基本持平。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坚固的主体结 构,与新建项目相比,改造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大大减少,投资资本的回 收也比较快,具有建造成本低,见效快,投资风险小的优点。 (2)环境意义 建筑在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至解体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 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我们可以由日本的研究结果(见图 1-2)发现,建造建 筑时所形成的污染在整个污染中占有很大比例(约占总污染的 34%,若扣 除家庭设施及业务设施使用仍占 17.6%) ,因此减少建筑的建造量将有助于 降低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若能增长建筑的功能寿命,在其物质寿命内不断 地更新使用,降低拆除重建的几率将有益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这样的结果也 可从日本的研究结果中看出(见图 1-3) 。所以在地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 今天,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是一种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的做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4 图 1-2 建筑污染在整体污染中的比例图2 fig.1-2 the scale draw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pollution of all 图 1-3 建筑使用寿命与环境污染的关系2 fig.1-3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chitectural service lif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3)历史意义工业建筑是一部记载着工业历史的石头史书,因为空间的 延续而承载了历史的意象。我们需要保护这些记录人类文明的建筑,更需要 延续它的使用功能,正如 ada louise huxtable 所说: “我们需要延续性 历史保存并不是多愁善感,而是精神上的必需品。我们必须要学习珍惜历史 性并保存有价值的旧建筑,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保存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当成 怜悯感触地博物馆展示品,而是赋予它们新用途2 。 ” 作为小规模更新的微观层次,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不仅是历史保护发展 的结果,更是历史保护的高级手段。它不仅保护了历史的物质形态建筑 物本身,更保存了历史的脉络和社会生活的结构。曾经是德国经济衰落地区 的鲁尔区,今天已然生机勃勃,在保持历史隽永的同时散发着时代气息,正 第 1 章 绪论 - - 5 是再利用这一保护手段的结果。 (4)文化意义 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在其中的环境都有某种体验,这些体 验在人与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融入人的感情中,并纳入记忆中。这种记忆成为 集体记忆,由同一社会组团的人所共有。城市的许多旧工业区虽然自身历史 价值不太高,但反映了一定的城市发展过程,是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见 证,在居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历史印记。建筑环境心理学认为,这种集体记 忆有助于人们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好地把握城市的特征及文化内涵。集 体记忆的物质基础在于城市形态的独特性,这种形态不仅呈现出一种物质空 间结构,而且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网络。如果“这些记忆被破坏,或者从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么人与场所之间的必要联系就会丧失,随之带来的就 是基本生活质量的下降。3”因此,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不仅保护了建筑物 自身,同时还保护了建筑环境的场所精神和社会生活的网络。 (5)社会意义 大量旧工业建筑的产生导致税收下降、房屋和设施失修、 就业岗位减少、经济萧条、社会治安和生活环境趋于恶化等问题。越来越多 的案例表明,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的实践可以激活那些萧条、败落的城市空 间,缓和“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促进城市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 而有利于城市和社会积极有序地发展。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1 研究历程 工业革命始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建筑产生的年代较 早,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遗产。由于国外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研究起步较 早,现在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见表 1-1) 。 1.2.1.2 相关研究分析 国外对工业遗产采用保护性再利用,即在保护建筑的 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功能类型。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和完善, 欧美国家的工业遗产及地段的保护再利用已成为城市再开发的一项普遍性的 工作,并发展成熟,其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整体结构保护 对旧厂区的整体布局、结构框架(包括功能分区结 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 行全面保护;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6 表 1-1 发达国家研究历程简表4 tab.1-1 the simple list of research proces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年代 范围 代表人物 作品与理论 说明 20 世 纪 60 年代 美国 劳伦斯哈 普林 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 squa- re) :将废弃巧克力厂、毛纺厂等改 建为商店 吉拉德里广场的 改造获得了巨大成 功,在美国掀起了 一股强劲的旧工业 建筑改造更新的热 潮 建筑再循环理论(1965) :重新调 整建筑内部空间并被人们接受,是指 功能的再循环,非单纯修复 20 世 纪 70 年代 日本 浦边镇太郎 仓敷阿依比广场(1974) :一幢 19 世纪的纺织厂厂房,改建为观光旅馆 日本评论界称赞 浦边把三流的老建 筑改成一流的建筑 20 世 纪 80 年代 热潮 法 国 的 伯 纳 露 瑞 恩 和菲利普 罗伯特 将工业革命时的轻工业建筑及少量 重工业厂房改造成公寓、商店、艺术 馆等,改造对象由单体建筑扩大到整 个街区 一些建筑师专注 于旧工业建筑改造 方面,出现不少优 秀作品 20 世 纪 90 年代 普及 旧 建 筑 再 利 用 成 为 欧 美 建 筑 师 普 遍 涉 及 的 业 务 据统计,美国大约 70%的建筑项目 与此相关,欧洲更有 80%的建筑业 务属于此类项目,他们的观念和设计 水平较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再利用已成为许 多西方发达国家对 待旧建筑的主导模 式 (2)工业设施保护 工业设施涵盖了生产、仓储设施,交通运输、动力、 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这些设施包括各 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 建筑、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 送带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 (3)场地环境保护 德国著名景观大师彼得拉兹提出对工业遗产所处的 场地环境进行全面保护。包括受污染的土壤、植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表 痕迹以及工业废弃物等。 自 1955 年英国伯明翰大学 m里克斯(michael rix)发表了名为产 业考古学的文章,以“考古”的角度强调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产业空 间面临湮灭的威胁,并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该文章引起了英国学术界与民间 的关注与讨论,促使英国政府制定工业遗产的调查、记录、计划与相关保存 政策。自此以后的五十年内,相应的组织和法规纷纷出现(见表 1-2) 。 第 1 章 绪论 - - 7 表 1-2 发达国家有关工业遗产的保护组织和法规5 tab.1-2 the protective tissue and rules of laws about history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时间 国家 组织 法规 特定 1964 年 国 际 文 物 工 作者理事会 威 尼 斯 宪 章 扩大了历史古迹的概念,提倡对历 史史建筑的保护持谨慎态度,为旧工 业业建筑的保护再利用奠定了基础 1969 年 美国 历 史 性 的 美 国 工 程 记 录法案 成为政府机构明确将历史工业区 地带认定为“历史地段”的先河 1973 年 英国 英 国 产 业 考 古学会 一个工业遗产保护组织 1978 年 国 际 工 业 遗 产保护组织 该组织旨在推进针对工业遗产的 保存、保护、调查研究、文献整理 及诠释 20 世纪 80 年代 荷兰 法国 日本 该研究领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政府开始调查整理相关工业遗产的 资料并建档保存 1996 年 巴 塞 罗 那 国 际建协 提出包含工业、铁路、码头等在 内的“模糊地段”概念,并指出要 对它们进行保护、管理和再利用 2002 年 柏 林 国 际 建 协 21 届大会 介绍了鲁尔工业区再生等一系列 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一步 引发全世界建筑同行对旧工业建筑 再利用的关注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1 发展历程 我国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起 步的,与国外较成熟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稍显逊色。八十年代后 期,由于经济水平、建造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大都采取 “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来面对城市更新的要求,少量民间自发改建 的实例往往规模较小,方式也不完善。 近年来,国内的相关实践也取得一定的成就(见表 1-3) 。90 年代后期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由于每个城市的工业历史不同,城市 发展的参差不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主要方向也各不相同。以上海为代表 的工业历史较悠久的城市,存在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工业遗 产,例如苏州河沿岸地区,已自发形成创意产业园区;以沈阳为代表的老工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8 表 1-3 国内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部分实践简表6 tab.1-3 the reuse simple list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china 年代 城市 项目名称 原用途 现用途 设计者 1992 北京 双安商场 手表厂厂房 大型商场 1993 北京 工艺铝制品厂宿舍 工艺铝制品厂厂房 职工宿舍 鲍家声、龚 蓉芬 1993 北京 牡丹园厂房改造 电视机厂厂房 写字楼、公寓 邓雪娴、王 毅 1995 上海 环中商厦 照相机四厂厂房 办公楼 孙少凯 1995 北京 官园商品批发市场 印刷厂厂房 批发市场 1997 上海 大样工作室 私人粮仓 工作室 登琨艳 1999 北京 外研社二期工程 印刷厂 办公楼 崔恺 2000 上海 田子坊 里弄工厂 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家自发 2000 北京 “藏酷”酒吧 精密加工厂 loft 酒吧 王攻新、林 天苗 2000 昆明 “创库”艺术中心 机模厂厂房 艺术中心 叶永青等 2001 中山 岐江公园工业旧址 再利用 造船厂 主题公园 俞孔坚 2001 北京 远洋艺术中心 京棉三厂棉纺厂房 艺术活动中心 张永和 2001 北京 北京大学核磁共振 实验室 锅炉房 实验室 张永和 2001 北京 大山子 798 艺术区 798 工厂 艺术家工作 室、画廊等 艺术家自发 2002 上海 m50 创意园 上海春明粗纺厂 办公室、画廊 艺术家自发 2003 北京 苹果社区售楼处 锅炉房 售楼处 张永和 2003 北京 桐城住宅区会所 旧厂房 社区会所 刘力 2003 上海 创意仓库 四行仓库 工作室 刘继东等 2004 上海 八号桥 汽车制动器厂 创意产业中心 广川成一 2004 上海 现代产业大厦 无线电三厂厂房 办公楼 2005 上海 上海城市雕塑中心 上钢十厂厂房 雕塑展示 业区,主要通过政策的实施和体制的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以深圳为代表的 工业历史很短(不超过 30 年)的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把旧工业建筑 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2.2.2 研究现状与分析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 后期开始对此领域的研究。 (1)保护方式和政策法规 我国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政策法规包括:1950 年颁布的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指示等法规,1961 年颁布的文物保护 管理暂行条例,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国现行建 第 1 章 绪论 - - 9 筑保护体系的法律基础),以及之后各地纷纷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批相关法 规,比如上海于 1992 年颁布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方法,北 京于 2005 年颁布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等。2006 年 4 月,在 无锡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公告无锡 建议,动员全社会一起关注工业遗产。同年 5 月,这份会议草案经过修 改,由国家文物局正式颁布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 件,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进 一步明确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标准和任务。同时,九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入选第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一度沉睡甚至濒临危机的中国工业遗产迎来了 崭新的命运。 (2)相关研究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相继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论 著,研究的范围涉及到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意义与方式、经济评价标准等: 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戎俊强在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 再利用一文中,讨论了当今城市更新重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 利用的概念和意义,阐述了保护性再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保护与再利用 的关系;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史逸在毕业论文旧建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与策 略中,主要研究旧建筑的再利用策略;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陆邵明在毕业论文从衰落走向再生城市码头 工业区再开发研究中,主要着力于研究城市码头工业区的再开发;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侯昶编写的土木建筑工程现代技术方法一 书,通过介绍国外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经济性的评价常采用的方法,为本文 对再利用经济效益的论述中提供了分析方法。 (3)对成功案例的研究 这类研究是作者在实践中得到的改造经验的总 结,具有实践意义,包括: 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先生将杜月笙的粮仓改造成工作室,成为苏州河旧工 业区“loft”艺术创意区的代表;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俞孔坚先生,对我国旧厂区的景观改造的 进行了实践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项目包括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和大运 河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等。 对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 了论述和分析,借鉴了大量国外成功案例和经验。但是,他们对旧工业建筑 再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够深入,主要是对建筑改造方式和改造意义的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10 究。本文从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出发,为再利用功能类型选择和物质结构改造 提供指导。 1.2.3 国内在相关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点图解
- 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
- 学前教育新质生产力
- (正式版)DB15∕T 2677-2022 《盐碱地粉垄作业技术规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正式版)DB15∕T 2558-2022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 耐磨行业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策论文标题
- 安全生产手册讲解
- 新质生产力驱动大型基建更新
-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 新行政诉讼法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医学人文与叙事课件
- 三年级美术上册《魔幻颜色》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课件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课件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