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一方面经济增长率居于高位,且 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另一方面生产过剩日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扩大消 费需求,才能化解我国的生产性过剩危机,才能避免经济增长走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低且呈下降趋势;消费倾 向下降,储蓄率居高不下;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市场疲软凡此都说明了当前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形势严峻。作为社会最终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再生产 的重要环节,消费需求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扩大,不利于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并且由此引致失业问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 此,如何扭转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成了社会共同 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有关探讨消费需求方面的文章颇多,可谓见仁见智。但有些问题还 值得进一步探讨,如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为什么难以扩大,笔者认为,应该从更深 的层次来分析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基于此,笔者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资料信息,大量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 上述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主线,首先分析了 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意义, 继而以 19962005 年时间段中消费率、 消费倾向、 居民储蓄、物价水平等变量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其 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对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进行剖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制约因素;对策 ii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continues presenting the situation of growth. on one hand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ccupies the high position, and is possible to further rise, on the other hand overproduction is serious day by day. unde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only expand the consumption demand, could dissolve the productive surplus crisis of our country, and could prevent the economic growth from dropping. since middle period of 1990s, the final consuming rate and resident consuming rate are low and presenting the downward trend;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 drops, but the deposits rate remains high; price-level drops continuously and market is weak. great deals of phenomena prove the present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is insufficient seriously. as main component of the social final demand and important link of the social reproduction, the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demand has restricted harmony and enlargement of the reproduction of our country seriously, and is unfavorable to realize the socialism production purpose, and has caused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which has increased the social destabilizing factor. therefore, how to turn back the situation with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norm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 economic has become societys common concerned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quite many articles about the consumption demand.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but some questions are still worth further probing into, for example,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t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is hard to be expanded.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restricting factor of present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from deeper aspect. because of this, the writer combines the latest materials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study launch more research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on the question of the aforesaid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nature research combined together. this tex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as the thread, ha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meaning of expanding consumption demand at first. the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analyzed with analysis on variables of 1996-2005, such as consumption rate, propensity to consume, personal deposits, price level, etc. based on the preceding context, main restricting factors of iii our countrys present consumption demand have been analyzed especially. finally, the basic thread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expanding the consumption demand of our country have been put forward pointedly. keywords: consumption demand; restricting factor; countermeasure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自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对 此, 1998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 “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国内市场” 。 此后,国家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行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宏观经济政 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措施,如下调存贷款利率、增加政府支出、公 务员加薪等等。这些措施对扩大需求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及刺激居民消费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但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整体上收效甚微。而且,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 和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还很低,今后几十年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其他各项事业 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建设、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 要等都会创造出巨大的国内需求。可见,扩大内需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 针。毋庸置疑,启动内需必须要启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首先要刺激消费增 长。因为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 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直接,效果也最明显,投资需求归根到底是受消费需求 制约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指出:“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 需求” 。只有依靠鼓励消费,培育消费,引导消费,保护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才能得到根本持久的支撑。但是,从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来看, 并没有形成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的合力,两者比例明显失调,一方面是某些 行业盲目扩张、市场物价低迷等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却是消费疲软,从而削弱了 消费对经济的导向和拉动作用,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 的宏观经济政策。 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 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值。 ” 温家宝总理在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 “通观全局,今年经济发展要 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是 扩大消费需求。 ”可见,分析当前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并探求扩大消费 需求的有效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已有很多关于消费需求的深入阐述,居主流地位的是 关于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关系的消费函数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 (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8. 2 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即: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减而增减, 但消费随着收入而变化的程度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他写道:“无论从先验的人 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一 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 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c=c1+c2y,c2为边际性消费倾向,c1为自发 性消费支出,y 为当期的可支配收入。这一假说强调了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假定消费者依据当期收入水平作出消费决策。 (2)相对收入假说。在凯恩斯理论 框架的基础上,杜森贝里建立了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一方面,他认为消 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周围的人的消费行为及其收入 和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这就是消费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 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 别是过去“高峰”时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变 化的情况,被称为消费的“棘轮作用”。该理论可模型化为 c=b0+b1yt+b2ct-1,其中 ct为第 t 期的消费,yt为第 t 期的收入,ct-1为第 t-1 期的消费。 (3)生命周期的 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消费的最佳配置。该理论可以表述为 c=awr+cyl,其中 wr 为实际财富,yl 为工作收入,a 和 c 为财富和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4)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来 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来决定,其消费模型可表述为 ct=b1yt+b2at,其中 at为 消费者在第 t 期所拥有的资产 。 此外,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早期有关消费需求不足的理论受到了严重冲击,经济学家逐渐将消费理论与资产 选择、利率、储蓄等相联系,发表了大量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论文。 对于消费需求问题,国内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与本文相关的应用研究集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包括消费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促进作用方面,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2)通 过对中国居民购买力水平的实证研究,得出“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 需的关键”的结论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200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推动经济增 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与促进作用相对应的是,现阶段的需求疲软,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常欣(2002) 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己由“资源约束”转为“需求约束” ,尤其是消费 需求的约束 。 (2)消费需求状况研究。尹世杰(2001)通过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的 张昱,刘斯.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经纬,2007,(1). 国际统计局课题组.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经济纵横,2002,(3):8-12. 常欣.供给与需求结构双向调整j.科学决策,2002,(5):37-44. 3 消费结构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居民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 。但是,他又(2000)指出,我国居民消费差距很大,不仅城乡居民有差距,而且 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也有很大差距 ;他认为,我国消费率不仅过低,而 且呈长期下降趋势,与此相联系的消费倾向即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也长 期呈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指出:从目前我国城市 居民的消费现状来看,生存消费早己得到满足,正处于享受层次上。我国居民生 活从总体上看已达到小康水平。 (3)消费疲软的原因。关于收入,袁钢明(2002) 指出,目前全国消费增长缓慢主要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关,收入因素还有一个 重要方面就是收入差距的加大,也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关于消费者预 期,尹世杰认为由于教育、医疗等改革的实施,增加了居民的预期支出,迫使居 民压缩即期消费,以应对不测;关于供需结构不匹配,常欣认为,随着居民消 费结构的转变,一方面,一些质量不高、货不对路的商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 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且适应现代消费的产品严重短缺,即所谓的“有效供给不 足论” 。其他一些有争议的原因如:关于消费信贷发展滞后论,李少兴(1999)主 张应加快消费信贷的发展,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展来刺激需求 ;支持消费的基础 设施供给不足,持这种观点的人以林毅夫(2001)为代表,他认为,农村消费需求 不足的原因在于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应不足。 (4)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范剑 平(2002)认为,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扩大就 业,以制度创新破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城乡“栅栏” ;适时降低利率,扩大消 费信贷; 减轻农民负担, 扩大政府对农村教育、 交通等方面的投入。 林毅夫(2002) 则强调存量需求是解决内需问题的新思路,存量需求是指有消费的意愿却没有支 付能力和有投资意愿而因为体制原因无法实现的状况。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确定的制度为基本前提, 从不同角度建立起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模型,将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纳 入某种固定模式进行分析,而诸如收入差别、制度变动、人口变化、政策变动等 因素不在模型中涉及。国内主流研究则往往是就消费需求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进行 深度阐述,缺乏从总体上进行把握。鉴于此,笔者通过对 19962005 年时间段中 消费率、消费倾向、居民储蓄、居民收入等变量的总量变化和结构变化进行定量 定性分析,并在分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的基础 上,着力从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当、消费品流通不畅、城镇化水平 偏低及消费预期不佳等方面较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因 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尹世杰.尹世杰选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7、140、166. 袁钢明.关注内需变动态势j.科学投资,2002,(1). 李少兴.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农村消费j.消费经济,1999,(6):34-36. 范剑平.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有五个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2,(23):31. 4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这是本文始终坚持的基本研究方法。 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对消费需求问题 的理解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因为任何消费问题均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也必然 会引发一定的结果,解决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联系中、发展中全面地分 析消费问题,才会得出合乎实际的有用的结论。 2.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注重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对 把握事物的性质、外部联系及变化有重要作用,但缺乏定量分析的配合则难以使 结论深入、具体,使处理问题的对策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本文以定量研究 为基础,注重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在分析我国消费需求的基本状况和 探求其制约因素时,主要立足于 1996-2005 年时间段中消费率、消费倾向、居民 储蓄、物价水平、居民收入等变量的总量变化和结构变化分析。 1.3.2 结构安排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择本课题作为研究主题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意义。首先阐析了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依 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然后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和具体经济发 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首先以 1996-2005 年时间段中消费率、 消费倾向、居民储蓄、物价水平等变量的分析为基础,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 状进行了总结,然后分析了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这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分析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 当、消费品流通不畅、城镇化水平偏低、消费预期不佳等。 第五章,扩大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及对策。结合第四章的制约因素 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及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大力调 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改善流通渠道、加快城镇化步伐、 改善消费预期等。 5 第二章 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意义 自 1998 年以来,国家实行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相继出台了一系 列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如调整消费政策、下调存贷款利率、提高在职职工的工 资及下岗职工待遇、减轻农民负担等等。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投资需 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生产能力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仍大范 围地存在。这其中不无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理论界,消费问题已经过几十年的 讨论,且著述甚丰,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投资,重 gdp 的 增长,不重视消费拉动的思维惯性,一直牵制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事实 上,如果我国的消费水平再不上一个新台阶,那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 约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把经济发展的眼球转向扩大消费需求,并把其重要性提 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2.1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依据 扩大消费需求主要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理论依据。虽然中西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甚大,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必然 出现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刻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国家政府干预主张的理论论证,为我 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是以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为雏形的。因此,在阐 述其理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西斯蒙第的消费思想。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是在与“萨伊定律”的论争中形成的。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不在于财 富的增加,而在于国民享受的增加,人类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 足。因此,消费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可是古典经济学重视生产,轻视分配, 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在不断发展,广大人民却更加贫困,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生产大量过剩,从而引发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西斯蒙第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之所 以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部分地是因为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取决于资本数量而不 是消费需求;部分地是因为资本家对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已经非常广阔的市场已很 难确切了解;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工人的工资很低,少数资本家消费的增长 不能抵补大部分工人消费需求的萎缩。基于这种论断,西斯蒙第要求资本主义国 家应设法限制而不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要使消费需求的增长先于生产的 增长。 凯恩斯在接受和发展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 论。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可 以分解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出现经济萧条 6 和大量失业,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则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 要原因之一。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 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 。因此, “所得之绝对量愈大,则所得与消费间之 差距亦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就会小于总供给,产品就会过剩。要避 免生产过剩,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就要鼓励扩大消费。这就是凯恩 斯在他的著作中极力推崇蜜蜂的寓言故事之道理所在。这是 18 世纪初英国医 生孟迪维尔写的有关一个蜂群兴衰史的寓言诗。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 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 果蜂群凋敝,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思想就是要人 们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增加消费支出。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根 据有效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的 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因此,凯恩认 为,只有扩大消费需求,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才能消除失业和危机,使经 济实现持续的繁荣。 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在于主张国家干预,发展和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最主要的政策主张就是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正是凯恩斯主义帮助垄断资产阶 级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迅速摆脱危机, 恢复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资本主义世界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进入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促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猛发 展。因此,许多西方人士认为,是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并把他的理论创 见称颂为“凯恩斯革命”,开辟了二战后一个辉煌的“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 人也被推崇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之父”。 2.2 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 2.2.1 扩大消费需求是化解生产性过剩危机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增长过剩的态势,一方面经济增长率居于高位,且 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另一方面生产过剩日益严重。可以说,我国近年来逐步形 成的生产过剩已经从局部过剩走向全面过剩,从消费资料扩展到生产资料,从加 工工业延伸到基础工业,从工业产品影响到农副产品,从产品市场发展到生产要 素市场。全面生产过剩直接带来的是产品积压引起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停 产半停产现象普遍,失业现象严重。可见,生产过剩以及由它引发的资金过剩和 劳动力过剩的扩张,将会牵掣、进而危及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高增长也必定会 受到严重制约。要化解这种生产性过剩,就必须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也只有扩 大消费需求,才能全面化解生产性过剩危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消费需求 7 成为经济运行的原动力,投资增长依存于消费需求的扩张,并且是以消费需求扩 张的幅度大小为转移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指出: “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节者 是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可以引导投资方向,增加有效供给,以 促进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从而化解生产性过剩。另一方面,商品过剩是生产 性过剩的源头,惟有先化解商品过剩,才能最后化解资金过剩和劳动力过剩。而 扩大消费需求可直接化解商品过剩,并通过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来带动投资增长, 进而化解资金过剩和劳动力过剩,最终实现消费与生产的良性循环。 2.2.2 扩大消费需求是避免经济增长走低的需要 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的形势,中央及时采取了 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如加强土地调控,加强货币信贷管理,加强新上项目市场 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等等。这些措施已渐显成效,投资增速有所减缓。但是,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已固化为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多年来主要依赖投资来拉动, 投资放缓则意味着经济高增长可能难以为继。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分析师史蒂芬 罗 奇亦认为, “中国当局正推出措施以遏制经济近期出现的增长过剩势头,此举意味 着中国的下一个增长可能是向下走。 ” 的确, 我国经济运行走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一贯的高增长态势究竟能否保持,增长率是否会下降,应当 说这主要取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力度。这是因为,目前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市场容 量相对萎缩的制约。在产能和产出都过剩的情形下,并不需要大量增加投资。适 当放缓投资增长,并不会影响经济高增长。但是,如果消费增长仍然像以前那样 相当缓慢,市场容量就会继续萎缩,那么经济增长率就必然会降低。如果从现在 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消费需求,那么消费增长自然到位,市场可包容 当年的产出,或者除包容当年产出外,还可容纳一部分以前年度积压下来的商品, 那么经济增长率就可能继续保持稳定,甚至提高。事实上,目前我国已具备扩大 消费需求的现实条件。因为到 2004 年,我国积压下来的商品总量已逾 4 万亿人民 币,而全国居民储蓄已高达 12 万亿元人民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 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以避免经济运行走低。 2.2.3 扩大消费需求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需要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完善现代市 场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等等, 这些都是本阶段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正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举措。因此,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8. 8 扩大消费需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若要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必然要求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与完善。具体 包括:第一,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扩大消费需求,就是要 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规范市场秩序,完 善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我国在消费对经 济拉动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出台扩大消费需求政策,正是对消费在市场经济中应 有作用的还原,有利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第二,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深化 农村改革。目前,扩大消费需求的侧重点就是农村消费需求,而扩大农村消费需 求,就必须推行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加快农村义务教 育体制改革,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且进行土地制度及户籍管理制度的 完善。这些都有利于农村改革进程的推进。第三,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大就 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就是要深化就业体制 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就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 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就是要加大调 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公平。 2.2.4 扩大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目前,我们所讲的小康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 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即: “低水平” ,是指人均水平还较低; “不全面” , 是指目前达到的小康仅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不够; “不平衡” ,是指地区、城乡、各阶层之间发展水平 差距较大。而扩大消费需求这一可以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举措,则是我 们“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扩大消费需求可以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的发展要 求,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型,能够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国不全面小 康的社会状况。(1)扩大消费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而改变目前低水平的小康社会状况。按照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课题组提出的 小康基本标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需达到 12 平方米,农 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 75 克,恩格 尔系数 5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1,电视机普及率 100 。与上述标准相比, 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况且这些标准本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而不断提高的。所以,要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 高居民收入水平, 扩大消费需求。 (2)扩大消费需求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完善, 房爱卿.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04. 9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改变目前不全面的小康社会状况。在全面小康社会中,人 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政治生活的全面发 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不仅可以促进消费水平的 提高,实现物质生活方面的高度发展,而且可以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更 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实现其在体力、智力、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3)扩大消费需求可以启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潜在的消费能力,既有 利于缩小东西差距,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可以改善目前的城乡二元 化状况,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支持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向均衡化发展。 2.2.5 扩大消费需求是应对全球性生产过剩的需要 当今,全球性生产竞争愈演愈烈,各行各业的产品供应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强, “全球性生产过剩”这个概念在国际经济评论中频频出现。这一方面是因为 非市场国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使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 进步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全球性生产过剩必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 来压力。近几年来,我国出口遭受的贸易壁垒明显增加,贸易摩擦不断,就是世 界经济生产过剩造成的重要影响之一。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自该组织 1995 年 成立以来至 2003 年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反倾销立案共 2416 起,其中涉及中 国产品的调查共 356 起,占总数的 1/7 左右。另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公布的数字, 2005 年全年共有 18 个国家与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 63 起,涉案金额 21 亿美元 。频发的贸易摩擦, 使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我 国商品出口急剧下降。另外,从涉案产品来看, 以我国纺织、轻工工业和化工工 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为贸易摩擦主要受害产业, 占涉案产品的 83% 。它们在对外贸 易中摩擦不断,不仅影响到国家的收入,还影响到国内居民的就业。面对全球性 生产过剩造成的强势压力,扩大消费需求成为迫切要求。况且,我国作为一个有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极为广阔。不论从满足需要看,还是从拉动经济增 长看,国内消费需求都是基本的、主要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开拓国 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把经济发展的基石立足于国内需求的扩 大。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过度对外依赖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国家防范外部经济冲 击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国家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把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移 到依靠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轨道上来。 李桂子.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及应对j.山东经济,2006,(6):150-152. 张旭勤,孙云辉.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市场周刊,2006,(10):118-120. 10 第三章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对我国经济状况有着日益重要的影 响。因此,在探讨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寻求解决对策之前,有必要将我国 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作基本的分析。 3.1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 衡量消费需求状况的主要指标有:最终消费率、居民的消费倾向及储蓄倾向、 物价水平、社会商品供求状况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但 自从1996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后,消费需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经济 走向了紧缩,在一些经济指标上主要表现为: 3.1.1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低且呈下降趋势 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 gdp 总额的比重,是衡量消费需求水平的重要指 标,它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一般而言,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消费率较 发展中国家低,而在工业化中后期消费率则较高,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在高水平上 趋于平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 最终消费率在 78%79%之间,在统计的 36 个国家中只有 8 个国家低于此。我国目 前的消费率水平,无论是横向与国际比较,纵向与过去比较,还是与所处的经济 发展阶段比较,都是偏低的。“六五”时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水平平均为 66.1%, “七五”时期为 63.4%, “八五”时期平均为 58.7%, “九五”时期平均为 60.3% , 2000 年略有上升,达 62.3%,2001 年又下降到 61.4%,且随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2005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只有 51.9%,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 (见表 3.1) 。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近十年来我国政府的最终消费率变化不 大,约在 14%左右。因此,最终消费率偏低,必然使居民消费率偏低。如表 3.1 所示,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 1996-2005 年分别为 45.8%、 45.2%、 45.3%、 46.1%、 46.4%、 45.2%、43.7%、41.7%、39.8%、38.0%,10 年间下降了 7.8 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 行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结果(见表 3.2) ,工业化中期的居民消费率应为 66%,而正处于这个阶段的我国的居民消费率 却与之相距甚远,2005 年仅为 38%,比钱纳里模型中的标准值低了 28 个百分点。 消费率低必然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使消费需求不足。 刘桂丽.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11 表 3.1 19962005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 居民消费率以及消费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 年份 消费贡献率 投资贡献率 最终消费率 居民消费率 政府消费率 1996 60.1 34.3 59.2 45.8 13.4 1997 37.0 -7.4 59.0 45.2 13.7 1998 57.1 29.3 59.6 45.3 14.3 1999 76.8 52.8 61.2 46.1 15.1 2000 63.8 21.7 62.3 46.4 15.9 2001 50.0 50.1 61.4 45.2 16.2 2002 43.6 48.8 59.6 43.7 15.9 2003 35.3 63.7 56.8 41.7 15.1 2004 38.7 55.3 54.3 39.8 14.5 2005 36.1 38.1 51.9 38.0 13.9 资料来源:根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表 3.2 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发展阶段 人均 gdp (1970 年美元) 投资率 消费率 居民消费率 政府消费率 工业化初期 140 15 85 73 14 工业化中期 560 20 80 66 15 工业化末期 2100 23 77 60 18 资料来源: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 店,1995. 3.1.2 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居高不下 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 费倾向两个指标,前者是指居民总消费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后者是指居民的消费 增量占收入增量的百分比,它们均是反映居民消费需求状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是 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最为敏感。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居民的平 均消费倾向为 0.98,80 年代为 0.85 ,1995 年至 2004 年这十年间,城乡居民平 均消费倾向分别由 0.826、0.831 下降到 0.762、0.74,跌势明显。居民的边际消 费倾向的发展趋势亦如是。1981 年时这一指标值是 0.84 ,到 2004 年时城乡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分别降为 0.707 和 0.768(见表 3.3) 。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需求是 一个强大的收缩力量。 消费倾向下降,自然储蓄倾向高。当前储蓄的特点表现为居民的储蓄愿望强 烈。 据统计资料显示, 1990 年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余额为 7034.2 亿元, 到 2002 刘桂丽.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12 年底剧增到 8.7 万亿元,10 余年间增长了 12.37 倍,年均增长 21.3%;到 2003 年 7 月末更是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61 万亿元;到 2007 年 1 月时,我国居民 储蓄存款高达 16.18 万亿余元,较之 1999 年底的 5.96 万亿元几乎翻了两番。再 看人均储蓄的增长情况,如表 3.4 所示,1996 年2005 年,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 3163.8 元增长至 10787 元,绝对增长额为 7623.2。其中,除了 2000 年人均储蓄 增长率略有下降外, 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 15%左右, 2005 年时高达 17.3%, 增势明显。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国家自 1996 年 5 月 1 日起连续 8 次大幅度降低银行 存款利率,对银行存款征收利息税等一系列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 以上资料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中呈现消费迅速减少和储蓄迅速上升的倾向, 这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和难以增长。 表 3.3 19952004 年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 城市 农村 年份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1995 0.826 0.705 0.831 0.72 1996 0.810 0.668 0.816 0.714 1997 0.811 0.638 0.774 0.717 1998 0.798 0.618 0.736 0.715 1999 0.789 0.610 0.714 0.676 2000 0.796 0.632 0.741 0.681 2001 0.774 0.579 0.736 0.697 2002 0.783 0.642 0.741 0.718 2003 0.769 0.625 0.740 0.743 2004 0.762 0.707 0.740 0.768 资料来源:根据1996 年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表 3.4 19962005 年居民人均储蓄增长情况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均储蓄 存款余额(元)3163.80 3744 4279.1 4735.31 5077 5780 6766 8018 9197 10787 人均储蓄 增长速度(%) 29.2 18.3 14.3 10.7 7.2 13.8 17.1 18.5 14.7 17.3 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