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长春税务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 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长春税务学院所有。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长春税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长春税务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 限至 年 月止)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i 中 文 摘 要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后续审计的认识度越来越高,审计成果已日益引 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但是,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即我国企业后续 审计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有关后续审计的目标、性质、实务标准都尚未建立。所以, 建立后续审计的理论体系对指导后续审计的实践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的文 献后,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结合,调查法与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图表法与数 据法结合,对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了公司治理理论,受托 责任论,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后续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 的指导,最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后续审计,一方面是内部审计的后续审计,另一方面为国家 审计的后续审计,分别称“国家后续审计”和“内部后续审计” 。全文围绕着这两个角 度来研究后续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正文共分五个部门。第一部门至 第四部分,着重讲解了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一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 审计存在的定位问题;第二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人员问题;第三部分介绍 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制度问题;第四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效果问题; 第五部分,针对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企业后续审计的理论正确定位与现实正确定位,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 后续审计职能定位不高、后续审计时间选定不合理等实务工作中的问题。其次,可以从 改善审计人员所处的文化环境与强化岗位培训等措施来改善后续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水平和业务素质低下的现状。再次,通过建立内部后续审计章程、国家后续审计成果公 告透明化、 法制化和完善后续审计的问责制度来解决由于后续审计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 的后续审计工作执行困难问题。最后,通过建立审计决定(建议)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建立责任再追究体系, 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和做好后续审计评价体系来增强后续审计的效 果,改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效果不佳的状况。 最后得出结论: 国家后续审计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对国家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 采取合适的行动, 内部后续审计的总目标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和确保控制风险在可接受 的范围内,具体目标是管理层针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和建议采取行动的充分性、有 效性与及时性;国家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再监督,内部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企 ii 业治理职能的一部分; 制定后续审计的实务标准要制定后续审计的工作底稿标准和后续 审计的报告标准;提高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后续审计工作的认识、改善后续审计人员所处 的企业文化环境、提高后续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改进我国后续审计人员问题的对策; 制定内部后续审计章程,后续审计成果公告透明化,后续审计公告法制化,建立人大常 委会对被通报部门的问责机制,建立与完善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的协调 机制是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制度问题的建议;建立审计决定(建议)的精细化管理体 系,建立责任再追究体系,保障后续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做好后续审计评价是改进我 国企业后续审计效果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关键字:后续审计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结果 审计效果 ii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uditing, social awareness on the follow-up auditing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ll levels of leadership and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have been increasing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uditing results. but there is a situation that the follow-up audit of our business is not a sound theory, the objectives of the follow-up audit, nature, standard practice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follow-up audit to guide the follow-up audit on the practice of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ferences,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methods, surve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charts method and data method in conjunction, to discuss the follow-up audit of our business problems, and draws o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fiduciary duty theory, put forward a constructive response and solutions ,guide for solving the follow-up audit problem, the ultimat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wo aspects of the follow-up audit, on the one hand, the follow-up audit for internal aud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llow-up audit for the state audit, respectivel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llow-up audit of the state and follow-up audit of the internal. the full text of the angle around the two follow-up audit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in this paper,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ors. to the fourth part of the first departments that focused on the follow-up audit of our corporate existence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the first part to introduce the existence of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ollow-up audit of chinas enterprises; the second to introduce the existence of persons part of the follow-up audit of chinas enterprises; 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follow-up audit of our enterprise system; the fourth section describes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enterprises audit the effectiveness of follow-up issues ; the fifth part, for the first part of the fourth part to the various issues raised, and made som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re are too many drawbacks on the follow-up audit of our business, follow-up audit of our business there are too many drawbacks, not only affect the outcome of the audit iv to the effective use, but also pose a risk to the business. to change this status quo,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results of managements full attention to the follow-up audit results, the follow-up aud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light of audit results and follow-up audit of the use of effective measures, in time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audit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dopted by the situation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management, to avoid operational risk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audit in order to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firstly, correct positioning and correct positioning of reality on the follow-up audit of enterprise theory can exist in the solution of imperfect follow-up audit methods, and the narrow scope of the follow-up audit, and unreasonable select of time and other practical issues. secondly, to change the low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status of the follow-up auditors, improve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o strengthen job training and other measures is the methods. third, through establishing corporate charter, opening the follow-up audit notice system, making the follow-up audit notice system law and improving the follow-up audit of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n the follow-up work. final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ursuing responsibility system, effective use the audit findings and the follow-up audit evalua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follow-up audit effectivenes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ith poor follow-up audit of the situation.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goal of national follow-up audit is to ensure that the state audit report of the audit results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within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e follow-up audit is to achieve control objectives and to ensure control of risk within an acceptable range in the specific aim of the management audit report for the audit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action adequacy, effectiveness and timeliness; the nature of the audit follow-up can be summed up in a part of the funct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follow-up audi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standards is to develop follow-up audit working papers standards and reporting standards; china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issue of follow-up audit of the response are: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leaders of the major follow-up audit work, to improve the follow-up audit of the busines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o improve the follow-up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audit; to improve auditing system for chinas enterprises the issue of follow-up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follow-up to v develop the internal audit charter, the results of follow-up audit notice transparency, follow-up audit notice of the rule of law,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was informed of the departments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udit institutions and discipline inspection, supervision, coordination of attorney and other departments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issue of follow-up audit respons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dit decision, the proposed refinemen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 a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pursue and protect standardized follow-up audit work, improve the system to protect the results of follow-up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audit, do a good job in follow-up audit evaluation of the final follow-up audit work in order to draw a perfect full stop. key words: follow-up audit, internal audit, national audit, audit results, audit effectiveness 1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iiii 引引 言言 . 1 1 一、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定位问题一、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定位问题 . 5 5 (一)企业后续审计的概述(一)企业后续审计的概述 . 5 1后续审计的涵义 . 5 2后续审计的主要内容 . 5 3后续审计的特点 . 6 (二)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理论定位不清 . 6 1后续审计的目标界定不全面 . 6 2后续审计性质的界定不严谨 . 6 3后续审计的实务标准不健全 . 7 (三)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现实认识不清 . 8 1后续审计的职能定位不高 . 8 2开展后续审计的时间选定不合理 . 8 二、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人员问题二、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人员问题 . 1010 (一)企业后续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较低 . 10 1后续审计人员独立性较差 . 10 2.后续审计资金使用不明 . 11 3后续审计人员存在消极畏难情绪 . 11 (二)企业后续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11 1后续审计人员习惯思维难以打破 . 11 2后续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 11 3后续审计人员创新精神较差 . 12 4后续审计人员灵活性较差 . 12 三、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制度问题三、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制度问题 . 1313 2 (一)企业后续审计权责范围划分不清 . 13 1后续审计人员权利范围不清 . 13 2后续审计人员责任范围不清 . 13 (二)企业后续审计的公告制度不完善 . 14 1后续审计结果公开度有限 . 14 2国家后续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性 . 14 3后续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施不均衡 . 15 4后续审计结果公告种类、数量、范围有限 . 15 5后续审计成果不能为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共享和运用 . 15 6. 后续审计的结果公告缺乏刚性约束 . 15 (三)国家后续审计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 16 1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问责主体 . 17 2后续审计没有与“问责”结合 . 18 3后续审计缺乏相应的问责制度 . 18 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效果问题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效果问题 . 1919 (一)企业后续审计的权威性、约束性较低 . 19 1后续审计的权威性较低 . 19 2后续审计的约束性较低 . 20 (二)企业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性不高 . 20 1被审计单位对后续审计成果认识不到位,不予配合 . 21 2后续审计质量不高,后续审计成果操作性不强 . 21 3后续审计成果落实和反馈制度不健全 . 21 4后续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 21 五、改进完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对策建议五、改进完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对策建议. 2222 (一)完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定位的建议 . 22 1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目标 . 22 2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性质 . 22 3完善后续审计的实务标准 . 23 4建立健全企业后续审计的方法 . 24 5扩大后续审计的范围 . 25 6合理安排后续审计的时间 . 25 3 (二)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人员问题的对策 . 26 1提高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后续审计工作的认识 . 26 2改善后续审计人员所处的企业文化环境 . 26 3提高后续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26 4注意后续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 . 27 (三)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制度问题的建议 . 28 1. 国家后续审计公告法制化 . 28 2. 制定内部后续审计章程 . 28 3后续审计成果公告透明化 . 29 4建立各级审计机关对被通报部门的问责机制 . 30 5建立与完善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 30 (四)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效果问题的对策 . 30 1建立审计决定(建议)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 30 2建立责任再追究体系,保障后续审计工作规范化 . 31 3建立后续审计事后监督作用,保障后续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 . 31 4做好后续审计评价,为后续审计工作画上完美的句号 . 32 结结 论论 . 34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636 附附 录录 . 3939 后后 记记 . 4040 1 引 言 ( (一一) )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工作的范围、深度、时间都有所变化,企业后续审计 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个重要步骤, 它是对审计工作范围和深度的延续, 也是评价企 业管理层经营成功与否的一项标准。 后续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执行主体, 一 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后续审计,简称“国家后续审计” ,二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 简称“内部后续审计” ,下文均如此称呼。 1983 年 9 月,我国成立政府审计机关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以上的各级人民 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 随着国家审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后续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 重要作用也日益凸现。国家审计署 2002 年发布消息:今后我国审计工作将实行“公布 审计结果,对审计结论进行跟踪管理” ,可见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跟踪管 理。2003 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8 号后续审计, 明确规定了后续审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国家后续审计所面向的对象多数是国有 大中型企业,即国有或国家控股的投资建设项目,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强 制性,而内部后续审计主要是面向本企业或是为企业的管理服务的,具有一定得关 联性和自由性。 国家后续审计发现的未整改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来讲, 是必须要改正的; 而内部后续审计发现的企业管理中未改善的薄弱环节和未纠正的问题, 后续审计人员 只需要在出具的后续审计报告中说明未整改的事实及潜在的威胁, 如果被审计单位决 定接受风险,不采取纠正措施,那么后续审计工作结束。 ( (二二)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理论尚不健全,有关后续审计的目标、性质、实务标准 都尚未建立,所以,建立后续审计的理论体系对指导后续审计的工作有重大的意义。本 文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后,对后续审计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学合理的定位 了后续审计的目标,性质以及实务标准,为将来学者对后续审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2. 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前的后续审计运作状况并不佳,问题频出。企业后续审计人员素质低下,后 续审计制度不完善,后续审计的执行效果也不佳,很多企业后续审计形同虚设,并且在 企业受不到重视,后续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现状,本文以“我国企业后 续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作为本论文的选题,从理论上、实务上将对后续审计存在的有 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企业后续审计的对策建议。为企业后续审计的 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最终提高企业后续审计的运作效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三) )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兴起了“跟踪审计” (follow-up audit) ,以美国、 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流派”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跟 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跟踪审计和事后投资绩效跟踪审计两个部分, 而后 续审计是属于事后跟踪审计范畴。这是国家后续审计在英美发展的现状。美国早在上个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开发了持续审计技术,最早在电信行业内部审计中使用。美国的持 续程序审计系统(continuous process auditing system,cpas)由 at主观上,被审计单位会以此为借口, 拒绝执行审计决定、建议,这样,势必会削弱了后续审计的权威性,影响了后续审计的效 果。 2 2后续审计的约束性较低后续审计的约束性较低 在国家审计中,由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比较强,进而执行国家后续审计对企业 的约束性也比较强。 国家后续审计约束性不强表现在审计署对下级审计机关是否执行后 续审计的约束性不够,各级审计机关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开展后续审计的还很少,如此 的“权利资源浪费”导致后续审计的巨大约束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内部后续审计 中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企业管理层对后续审计的约束性更低,毕竟内部后续审计是为 企业管理服务的,其是否执行并没有很大的约束性,即使执行了,由于后续审计人员是 企业自己的职工, 独立性相对较差。 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就是 “你审你的, 我做我的” , 对于审计出来的各种问题根本就不重视。企业人员的看法就是,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不改正也不会像国家审计那样受到惩处。 因此, 后续审计起不到约束企业管理层的作用。 (二)企业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性不高 后续审计成果是后续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 后续审计成果能 否得到有效落实, 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是后续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同时, 后续审计成果的管理作为后续审计工作的延伸, 是整个后续审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加强后续审计成果的管理,对于防止后续审计成果流失,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增强 后续审计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往往不尽 如意,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21 1 1被审计单位对后续审计成果认识不到位,不予配合被审计单位对后续审计成果认识不到位,不予配合 被审计单位是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的实施者,因而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是否配合。一些被审计单位不能正确认识后续审计的意义和作 用,认为后续审计否定了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阻止后续审计人员披露问题;或是只 重视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对后续审计结果则感觉无足轻重;一些整改不到位的 单位认为我们已经整改了,你还找我们的“麻烦” ,因此,对于后续审计人员披露的整 改未到位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予配合,后续审计成果在利用上大打折扣。 2 2后续审计质量不高,后续审计成果操作性不强后续审计质量不高,后续审计成果操作性不强 后续审计工作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后续审计成果的可用性。审计人员思维 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往往偏重于对单个审计对象或审计项目的 微观经济数据和信息的审计审查,缺乏全面性、全局性的认识,对初次审计成果没能 进行充分的整合;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职业判断力不强,揭示问 题不深刻,改进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被审计单位整改或利用时无从着手,从而出现 年年审,年年犯的情况。 3 3后续审计成果落实和反馈制度不健全后续审计成果落实和反馈制度不健全 由于后续审计整改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备,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缺少保 障。一些审计部门对如何取得后续审计成果和取得什么样的后续审计成果比较关心,而 对后续审计成果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却很少关心,存在重检查、轻处理,重结论、轻 效果,中微观、轻宏观等问题。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就认为全部工作已经结束,很少 进行跟踪,致使后续审计成果的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 4 4后续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后续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后续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责任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的及时、 合理、 有效。评价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审计的正确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评价体系 难以适应后续审计评价的要求,主要包括:(1)评价对象的范围较为宽泛。如被审计单 位采取的纠正措施既有量化的,也有定性的;既有高层次的管理的,也有涉及具体业务 流程的,评价范围过于宽泛,进而导致后续审计评价的难度和风险较大。 (2)评价结果 难以量化。特别是制度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涉及的因素众多,如果仅依靠人为主 观判断定性评价的话,是难以赢得被审计单位信服的。 22 五、改进完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后续审计存在的定位问题不准、人员素质不佳、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效果 不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启示。 (一)完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定位的建议 1 1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目标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目标 国家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企业项目资金的运用是否合理,以确保揭露潜在的风 险,以达到国家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内部审计的基本目的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制度从设计的健全性和遵守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后续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和内部 审计的一个分支,其目标不能脱离此二者的目标。 从国家审计的目标来分析后续审计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载体,也是后者的限定, 而后续审计又是对审计报告发现问题的解决情况所进行的评价,那么,可以得出国家后 续审计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对国家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合适的行动。 内部后续 审计是为了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了纠正行动, 或者确认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已经承 担了对报告中的审计结果不采取纠正行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内部后续审计的总目标 是实现控制目标和确保控制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具体审计目标可以包括:(1)管 理层针对报告中的审计发现和建议采取行动的充分性,即采取的行动是否在各个方面足 以降低控制风险,实现控制目标。 (2)有效性,即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降低控制系 统存在的风险,如果只部分采纳了审计建议,还不能够有效的降低控制风险,那么采取的措 施是不够有效的。 (3)及时性,是否需要及时进行后续审计,以便发现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环节及时纠正。 2 2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性质合理定位后续审计的性质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履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义务。在股份制下,国家 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股东, 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所进行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必然会进行 制止,对于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也必然会进行责任追究。国家审计作为审查管理层这些 不合理行为的一种途径,其本质必然是一种经济监督。而后续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报告出 具后的再次审计,其实现着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权力的再次有效制约,是国家初次审计的 23 有益补充,为捍卫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做出贡献。 国家后续审计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状况的披露,是对腐败问题的牵掣,是国家后续 审计在实施经济审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反映,也可以说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再监督。 这种再监督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问题的披露和查处, 其包含了再次查看和再次督促两个 层面,再次查看是对事实的一种更加真实的反映,再次督促是一种有效的指引。随着国 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国家 后续审计更多的是通过再次监督促进政府行为的实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可以得出国家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再 监督。 内部后续审计本质上是治理职能的一部分,是管理当局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目 标实现的一种手段。关于内部后续审计的一些新观点和咨询活动论、评价论等都是从不 同侧面反映了内部后续审计治理职能的特点, “治理职能的一部分”更全面地反映了后 续审计的性质。 当前内部后续审计弱化与不恰当地将内部后续审计定位于咨询活动或评 价活动等有关,正确认识内部后续审计治理职能的性质,有助于正确地定位内部后续审 计,使内部后续审计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笔者认为,内部后续审计本质上是管理者用 来监督和控制其下属行为,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从而避免偷懒、盗窃行为, 提高经营效率的内在治理机制。 这种内在治理机制可以协助管理当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 制机制,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实现控制目标和确保控制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终实 现企业的有效治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部后续审计本质是企业治理职能的一部分, 是管理当局保证企 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所以内部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企业治理职能的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月嫂基础知识培训
- 2.2.4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层练习(有答案) 高一生物学苏教版必修一
- 高空坠落现场处理课件
- 北京幼师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 北京初三政治中考试卷及答案
- 电焊工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6-Benzylaminopurine-suitable-for-plant-cell-culture-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温消防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保定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校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的项目解决的方案课件
-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申请表
- 媒介批评导论课件
- 畜牧兽医法规课件
-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件
- 木栈道专项施工方案
- 露天矿开采技术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教学设计)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新中式餐厅设计答辩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