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拉论文 m a s 弧s m s i s 内容摘要 本文是探讨幼儿期道德及其德育的文章。旨在通过对幼儿期道德发生、发展 问题的探讨,为当前我国幼儿德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和思考, 为提高幼儿德育的实效做一些努力。 引论部分通过对道德的两种存在形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分析和比 较,指出当前个体道德研究的必要性,引出个体道德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个体道德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第一部分通过对个体道德发生问题的探讨,指出幼儿期可能是个体道德发生 的最初时期,因为个体发展到幼儿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社会实践 的不断扩大与深入,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加上教育的影响,为道德的发生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部分结合国内外对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研究,探讨了幼儿期道德发展的 特点:受成人支配、具有外在性、实在论倾向、被动性等,与成人道德相比, 幼儿期的道德是一种低水平的道德发展阶段,是具体的道德、不稳定的道德和 不成熟的。 第三部分基于前两部分对幼儿道德发生发展问题的探讨,结合当前幼儿德育 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建议。 总之,幼儿期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我们应结合幼儿道 德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注重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和引导,为其以后的道德成长奠 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个体道德,幼儿,道德教育 硕士学往论文 m a s t e r s 嗒i s a b s t r a c t t h i si sa ne s s a yf o rd i s c u s s i n gm o r a l i t ya n d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f i n f a n c y b yp r o b i n gi n t ot h eo c c u r r e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i n f a n t sm o r a l i t y ,t h e e s s a yt u r n su p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r u l eo ft h ei n f a n t sm o r a l i t y , a n dp u t s f o r w a r ds o m et h e o r e t i cs u g g e s t i o n sa n dp o n d e ro n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i n f a n c y 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o b j e c t i v ei st oi m p r o v et h es t a t u sq u oo ft h ei n f a n c y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i n d i c a t e st h en e c e s s a r yo ft h ec u r r e n ti n d i v i d u a lm o r a l i t y r e s e a r c h b yc o m p a r eb e t w e e nt h e t w ok i n d so fm o r a l i t y - - s o c i a l m o r a l i t y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m o r a l i t y w h a t sm o r e ,t h i sp a r a g r a p h a l s o p o i n t s o u ta ne s s e n t i a l i s s u e - - - -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i v i d u a lm o r a l i t y t h ef i r s tp a r tf o c u s e so nt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t h a tt h ei n f a n c yi st h eu p p e r m o s tt i m e w h e nt h ei n d i v i d u a lm o r a l i t yo c c u r s t h er e a s o ni st h a tw h e na ni n d i v i d u a lg r o w st o i t si n f a n c yi t s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o c c u r sa n dd e v e l o p s ,i t ss o c i a lp r a c t i c ee n l a r g e sa n d d e e p e n s ,a n di t s 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b e c o m e sm o r ec o m p l e x ,t h e nt h em o r a l i t yh a st h e p r e c o n d i t i o nt oo c c u r c o m b i n i n gb o t ht h ed o m e s t i ca n do v e r s e a sr e s e a r c h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n f a n tm o r a l i t y , t h es e c o n dp a r td i s c u s s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i n f a n tm o r a l i t y t h a ti s ,b e i n gd o m i n a t e db ya d u l t s ,b e i n ge x t e r n a l ,r e a l i s t i ca n d p a s s i v e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t h ea d u l t s ,t h ei n f a n tm o r a l i t yi si nap h a s eo f l o wl e v e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i ti sa m o r a l i t yw h i c h i sm a t e r i a l ,u n s t e a d ya n di m m a t u r e , b a s e do nt h ef i r s ta n ds e c o n dp a r t s ,t h et h i r dp a r ts u g g e s t so nh o w t oi m p r o v e t h ee f f e c to f t h ei n f a n c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w i t l lv a r i o u s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sr i g h tn o w , i naw o r d ,t h ei n f a n c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s t a g eo f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m o r a l i t y 。s ow es h o u l df o c u so ut h e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t h e g u i d eo f i n f a n t s ,a n ds u p p l i e sag o o db e g i n n i n gf o rt h ef u t u r eg r o w t h k e y w o r d s :i n d i v i d u a lm o r a l i t yi n f a n t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i i 硕士学往论文 m a s l l 强sn 趣s 玲 引言 道德就其存在形态而言,有“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两个方面。社会 道德是指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内 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 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态度,并调节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个体道德,也称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 想、行为中的体现,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和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 特征和倾向。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个人,经过后天的 教育、修养与实践而形成的内心道德准则与道德行为倾向的总合。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社会道德的研究而忽视个体道德的研究,这 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影响。传统对道德的研究习惯于从哲学层面上进行,而哲学 的研究主要是对社会宏观的分析。另外个体道德研究必然要涉及到道德心理学 方面的问题,而心理学一直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这也给个体道德的研 究增加了一定难度。 作为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有着 紧密的联系:社会道德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实质内容,个体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 的个体体现。一方面社会道德决定个体道德,个体道德是个体在一定主客观条 件下,学习、认同和接受社会道德的结果,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的内化和个性化; 另一方面,个体道德对社会道德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个体道德一旦形成,会 以其独特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社会道德的建设发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 此道德的这两种存在形式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忽视任何一 方面都不利于我们对道德完整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 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独立自主精神日益强化。而依据人类道德生活实践的经 验: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发展,其拥有的自由度和自主选择能力越是增强,其道 德完善的程度就越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社会道德的实现程度就越是取决于 。宋希仁、陈劳恚、赵仁光主编:伦理学大词典) 甘林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0 2 6 页 。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主编:伦理学大词典) 甘林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0 5 0 页 j 项士学位论文 m s l 孤s 理s 璐 个人的自觉和自律,个体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对个体的道德塑造,就越 是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因此随着时代发展,个体道德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出来,对个体道德研究的需要也日益迫切。 研究个体道德首先就会面临一个基本的问题:个体道德从何而来以及如何 发展? 本文就是要对个体道德早期的发生和发展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以 期为提高当代幼儿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个体道德的发生 这里所讲的个体道德的发生主要是指个体在人性上实现从无道德到有道 德的转化。个体一旦产生了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个体道 德的发生过程就宣告结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道德的发生是一次性的。 ( 一) 个体道德发生的基本理论 个体道德从何而来,或者说人的德性从何而来呢? 对这个问题人们已思考 和探究已久,最初人们是从一般的哲学思考出发去探讨这个问题的,到了近代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开始进入实证科学考察的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 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先天论”和“后天论”: “先天论”认为人的德性是由于某种“先天”或先验因素决定的,这种观 点又包括:“天生论”、“理念论”、“神启论”、“生物进化论”、“社会遗传论” 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中国先秦孟子就属于“天生论”,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 有四个“瞢端”,即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 子。告子上) ,人的道德就是将这些“善端”加以发扬的结果。古希腊的柏拉 图则把人的普德看成是一切存在之上的“善的理念”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不同体 现。中世纪的神学则把人的道德看成是上帝创造人时所赋予人的。这些理论都 是在纯粹抽象思辩的领域内对个体道德发生问题所做的理论猜测和思考。到了 近代,由于实证科学的影响,人们的研究中也带上了某种“实证”的色彩,如 。唐凯麟、龙兴海著: 个体道德论,中田青年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9 页 2 硕士学位论文 m s i 珏s 砸也双s “进化论者”认为人的道德是动物的互助本能、合群特性的进化延续,“遗传 论者”则认为存在着某种道德遗传基因,人的道德品性是来自于这种“基因” 遗传的结果。尽管此时他们的考察和论证具有某种实证意义,但存在严重的庸 俗比拟乃至盲目猜测的性质,也是缺乏科学性的。另外,“道德发生先天论” 还不能说明不同年代、社会、阶级、家庭的个人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 质,也无法说明个体道德的超个体性和社会义务性。 “后天论”认为人的道德是在后天发生的,是后天经验、人与人之间的契 约协定、环境影响、教育感化乃至自身修养的结果。如中国古代的荀子就认为 与生俱来的人性是恶的,善的德性不是天生就有的东西,而是“教使之然也” ( 荀子劝学) ,并详细地论述了“群居合一”、“礼以养性”等道德发生说。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明确肯定,人的德性主要是教育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德 性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o 。近代的“社会契约论”、“教育灌输论”、 “环境决定论”等也纷纷支持道德后天发生论。应当承认,“后天论”包含有 更多的客观真理,在原则上是一种方向正确的探索,但由于思维方式的经验直 观和实证材料的狭隘与不足,因此也无法以有力的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 到了现代,随着现代实证科学的出现,一些现代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科 尔伯格等人对个体道德发生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个 体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什么社会、超人的东西赋予的,而是后天发生 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获得和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定和个性素质。皮亚 杰认为初生婴儿到1 2 岁的儿童,实际上是不知道德为何物的“自我中心主 义者” 儿童的道德规则来源于成人的教育;儿童道德是在儿童的协作性活动 中产生的,只有在两人以上的关系中才谈得上遵守道德规则的问题。科尔伯格 进一步指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生发展,除了受个人成熟水平因素的影响 外,还依赖于后天智力的发展和经验的获得。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班杜拉从本 派理论出发提出:儿童的道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杜拉德和米勒所阐发的内化理论,则证明了儿童的道德是通 过学习模仿和认同成人的角色,内化社会道德而来的。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到 。周辅成主编;g i l l 方伦理学名著:i t 4 t t l 上卷,商务印书馆1 9 6 4 年版,第2 9 1 页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弧sn 玎嘟s 杜拉德和米勒,可以看到人们对个体道德发生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了。尽 管他们出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道德发生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论述,但 有一点他们始终是一致认同的:那就是个体道德的后天性,他们都认为所谓“原 初道德”是不存在的。这个论点是颇具进步意义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皮亚杰等人研究的局限,他们大都是针对儿 童道德心理某一方面的心理研究,而用儿童某一道德心理的发生来证明整个儿 童道德乃至一般个体道德发生的机制是不确切的,并且道德发生不仅涉及到心 理学问题,还涉及到道德社会学、道德哲学等问题。因此,要想从整体上科学 地回答个体道德发生的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 二) 个体道德发生的条件及最初发生期 如前所述,个体道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个体出生时完全处于一种自然质朴、 混沌无知的状态,善恶、是非观念尚在虚无状态,个体德性和德行也无从谈起。 那么道德是如何和何时在个体生存活动中出现,并成为个体内在的基本素质的 呢? 用认识发生论大师皮亚杰的话说:个体道德发生的问题,乃是“道德从哪 里开始”的问题,也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和什么时候“学会遵守”道德规则的问 题。下面我们就具体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个体道德的发生。 1 、个体道德发生的条件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任何正常的人类个体其实都有着发生道德的可能性,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基因编码的近乎开放性的性质,使得人类有可能在后天环 境中习得基因信息以外的大量信息,使人类有可能在生物学遗传之外,在非生 物学遗传的开放性编码中,构筑起科学、道德、艺术、技术以及其他人类精神 的一切创造。” 没有这种潜能,人的道德是不可能现实地发生的。但是这种潜 能只是道德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人的道德的发生还需要一定的外 部条件,即文化环境。离开具体的文化环境,有道德潜能的人也无法现实地表 。唐凯麟、龙兴海著:个体道德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0 3 页 9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杜1 9 8 4 年版第2 页 。刘晓东著:儿童的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9 页 4 硕士学往论文 m a s t 珏s 璐塔 达这一潜能,如早期离开人类社会的狼孩、熊孩等就不具各人类的道德。反之, 没有人的道德潜能,即使有一定的文化环境,也无法发展出人类的道德。如宠 物狗虽然也生活在人类的文化环境中,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具有人类的道德。总 之,人的道德的发生依赖于生物学潜能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来讲,根据对个体道德的理解和界定,笔者认为个体道德的发生应具备以 下几个前提条件: ( 1 ) 个体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离开了人的行为活动,尤其是人的社会实践 活动,道德的发生就无从说起。人生之初无知无识,也没有语言和思维,有的 只是一种本能,一种发展的潜能。但当个体一降生在这个社会中,他就被动地 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觉、去体验、去认识、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的感官被充分地刺激,其大脑所接受的和能接受的信息日益增加,在模仿 中语言逐步发展,思维能力( 包括道德判断能力) 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能力 的发展为个体认识道德规则,体验道德情感、接受道德教育、形成道德行为习 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才能成为活动 的主体,并产生对道德的需要,才会提出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才会接受应当 如何的社会化训练,遵守一定的道德规则,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离开个体的 社会实践活动,道德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 2 ) 个体要有自觉的社会关系 道德在本质上不仅是一个价值范畴,而且也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只能存在 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体之所以要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则来行动,是因为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中进行的,总要涉及到与他人或 社会的利益关系,而道德作为规定人们行为应当如何的行为要求,实质上也就 是在一定的行为活动中如何处理和建立一定社会利益关系的规定或要求。因 此,只有在个体与他人和社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的时候和地方,在个体 脱离对本能的依赖关系并开始主动同他人发生一定的交往关系时,道德才有可 能在个体身上发生。这里讲的关系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自觉的关系。因为道德 不仅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且还要对这种关系中所包含的利益冲突进行以 主体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道德调节。动物对他物的关系是一种自发发 5 硕士学拉论文 m a s m 【sn m s i s 生的本能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意识到了的关系,动物永远不可能成为这种关系 的主体,因此动物不可能发生道德。人在人生之初尽管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中,但此时的人也并不是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自觉自为地同他人和社会发生关 系的,而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本能依赖关系,因此人生之初的人也没有道德。一 直到人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主体,并学会按照一 定规则行事以确定某种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在个体身上真正发生。 ( 3 ) 个体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 况( 如身高、体重、形态等) 、心理特点( 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 等) 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心理成分构成。o 道德本身是人对自身活动和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自觉意识,因而人的自我意 识是在人的活动狃关系中促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在转化的主观前提。没有 个体的自我意识,个体就意识不到周围的社会关系,更不会有按照一定社会道 德要求自觉自为地去建立一定道德关系的活动;没有个体的自我意识作为社会 道德的内在载体和过滤器,社会道德的内化就不可能发生,也就无所谓个体道 德。因此,只有当个体形成了自我意识,即能区别自身和环境,区分自我和他 人,能反观自身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着自身特殊利益和特殊需要的 相对独立的人类个体,个体才有产生道德的可能。 总之,个体道德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只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存在,只 能在个体自我意识中内化,这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2 、幼儿期可能是个体道德的最初发生期 下面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从时间阶段上讲,道德在个 体身上的发生,最初是在有了某些交往的儿童期。”o 人在初生之时,只有一些 非常简单的受生物本能所驱动的生命活动,还没有所谓善恶荣辱的主体意识和 自我评价能力。当人学会讲话、走路、以至有了定的自我意识,并在特定的 。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0 1 页 。唐凯麟、龙兴海著:个体道德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0 6 页 6 硕士学往论文 m a s i 既sn 正s i s 范围内自觉地同他人发生交往活动的时候,他便会从成人对其行为的所进行的 赏罚评价中,最初体会到一定交往活动的规矩或要求,并在成人的约束、引导 下,初步学会按照一定规矩与他人交往。此时个体道德就发生了。通过对儿童 各方面发展的整体研究与探讨,笔者认为个体发展到幼儿期,由于心智能力和 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外界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影响,显然已为道德的 发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 1 ) 幼儿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其与周围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婴儿刚出生时处于无自我意识阶段,还没有自我和非我的分化,他们把 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玩具视为同样性质的东西来看待,如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婴 儿喜欢啃自己的脚丫子,这就是因为婴儿此时并不知道脚丫子是他身体的一部 分,而是把它当成和身边的彩球、积木一样的玩具来对待。到了1 岁以后,婴 儿开始有了自我感觉,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分开,如他们知道 自已摇铃铛,铃铛就会响。两岁左右的婴儿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成人叫他 “宝宝”,他也学会把自己叫“宝宝”,这象在叫他以外的别的事物一样,如他 可以说:“这是宝宝的嘴巴。”或“宝宝饿了”,“宝宝要”到了3 岁左右, 即儿童开始进入幼儿期( 有人也称之为学龄前期) ,此时幼儿出现了一个重要 的新特点:开始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在幼儿的语言中,出现大量的 “我的”、“我要”、“我有”、“我自己做”等,从叫自已的名字过渡到用“我” 称呼自己,表明幼儿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的飞跃,开始把自己当成区别 于一切客体的主体来认识,这种认识使儿童在同别人的关系和对自己的态度上 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儿童的自我意识真正形成了。故此,我们说三岁前的婴儿 只有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从幼儿开始的。 韩迸之等人曾对我国幼儿( 年龄分别为3 3 5 岁、4 4 5 岁、5 5 5 岁、 6 6 5 岁,共四个年龄段) 、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共取样7 2 6 0 人,分别从自我 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意识的研究,并将这三个方面 。参阅韩进之主编: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7 2 页 7 的测量综合而成我国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曲线。如图:。 0 5 0 我国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曲线图 34567891 0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2 12 22 3 年龄 从图中可见儿童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期在幼儿阶段。在对幼儿阶段的研究 他们还发现,四岁组至五岁组的均数差异最大,说明幼儿的自我意识在4 - - 5 岁 时发展速度最快。就自我意识的各因素开始发生的时间来看,自我评价开始发 生的年龄转变期在3 0 岁间,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转变期在4 周岁,自我控制 开始发生的转变期在4 5 岁间。 由于幼儿自我意识已形成与不断发展,幼儿逐步在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 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体现出主体的意志,一方面逐步扬弃社会道德的外在性, 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又扬弃社会道德的抽象 性,把社会道德的普遍性与具体道德情境相结合。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审视, 有力地促进了具有个性特征的个体道德的形成。 ( 2 ) 幼儿已成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 婴儿期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婴儿难以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进入幼儿 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幼儿开始以主体的身份去处理自己与他 。韩进之主编;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杜1 9 9 4 年版第7 2 页 。韩进之主编: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7 4 页 8 5 2 5 l z 1 硕士学位论文 l a s l 可【sn 皿s i s 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此时,他们会从成人对某些行为的赏罚效应中以及自己 与他人的比较中,感觉体验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某种社会联系,意识到自己 行为活动的某种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以及某些行为和关系的道德准则,进而有 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幼儿在某种程度上己成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 开始有了自觉的社会关系,他们能够自觉地与他人确立某种联系,并在这种关 系中形成与“他人感”和“自尊感”相联系的自我体验,这为幼儿道德的产生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3 ) 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日益丰富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入们作为社会入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婴儿的社会实践活 动主要发生在家庭里与亲人的交往中,此时他们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简单 而浅显的,而且与亲人也很少利益上的冲突,因此他们的道德需要是朦胧而不 强烈的。进入幼儿期,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日益扩大,他们走出了家庭,走入 了托幼机构,也更多地接触到了社会,除了与家人的互动,他们还开始与老师、 同伴、朋友、集体等发生互动,于是他们的社会关系也随之目益复杂起来,除 了原有的血缘关系,还增加了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等,这些日益复杂的社会 关系为幼儿期道德的发生打下了基础,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与个体道德需 要的程度呈正比,所处的社会关系越复杂,与他人、与集体的利益冲突也日趋 激烈,对道德的需要也越强烈。而道德需要越强烈,其道德行为的原初动力越 大o 。 ( 4 ) 道德教育为幼儿道德的发生奠定了主观基础 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发生的重要的外部条件。一个人生下来以后,不经过 成人的道德启蒙和引导,以及他在成人引导下最初的自我道德适应,形成起码 的道德经验和道德心理意识,他就难以实现从无道德向有道德的飞跃。 道德教育为幼儿道德的发生奠定了主观基础。正是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个体才逐步认识自己面对的社会关系,并把这种自在的社会关系化作“为我的 社会关系”;正是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个体才逐步认识调节这些社会关系应 当遵守的社会规范:也正是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个体先天就具有的“可能” 。段文阁:“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条件和动力系统”载伦理学2 0 0 2 年第8 期第6 5 页 9 硕士擎往论文 m a s i 职st 1 璐塔 能力( 如先天潜在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劳动能力等) 才逐步转化为“现实” 能力。 当儿童处于婴儿期的时候,他们主要是以接受保育为主,其所受到的教育 是有限的,人们往往会对婴儿的言行是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如没有人会指责一 个一岁多的孩子打人的行为,因为“他还不懂事”。但当儿童进入幼儿期,随 着其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人们对其要求也提高了,因为他们 能够听懂一些道理,于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也随之增加了。幼儿期道德教育 的任务主要是由家庭和托幼机构,具体说是家长和幼儿教师来承担的,尤其是 家长,我们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个体早期的道德面貌取决于父母对子女 的道德教育。在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引导下,幼儿开始正确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社 会关系,了解调节这些社会关系应当遵守的社会规范,并形成初步的积极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为道德的发生奠定主观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体道德是儿童社会性和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而幼儿期很有可能是道德的最初发生期,此对由于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 内在的和外部的、外塑的和自塑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幼儿开始成为有一定自我 意识的行为活动主体和社会关系主体,因而幼儿能够自觉地建立和调节各种社 会关系,并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活动,于是个体道德也就随之发生了。 二、幼儿期道德的发展 个体道德一经产生就会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个体道德的心理结构 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道德认识是 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道德情感是指人们 对客观事物进行是非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如对好的道德行为产生敬 仰、喜爱、向往等,对不良的行为产生不满和厌恶。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 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便成为道德动机。道德行为是符 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它反映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 确切地讲,个体道德的发展应是这三方面的整体性的发展。但由于个体道 1 0 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蒙,难以从总体上同时去把握和研究,因此人们往往从 儿童道德发展的不同方面去研究,借以说明儿童道德的整体性发展e ( 一) 儿童道德发展的相关研究 从1 9 世纪末到2 0 世纪2 0 年代,西方道德心理学家就一直在为揭示儿 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努力,相继出现许多关于学前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报 告。如1 8 9 4 年美国的巴恩斯的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夏伦伯格的儿童的公 正观念以及美国耶鲁大学的哈桑和梅有关环境与儿童道德行为关系的实验研 究。这些早期研究为后来儿童道德的研究做了很好的奠基工作。 到了二战以 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随着心理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 究也掀起高潮,涌现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到了当代,关于儿童道德的研 究又有了新的扩展,不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动机 等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而且对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各种因素也做了迸一步的探 讨,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现代化。西方这些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对我国的 儿童德育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8 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教育和心理 学工作者在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儿 童德育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1 、道德认知 在诸多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 展理论。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a 、无律 阶段( o 一5 岁) 。此时幼儿的道德处于“无规则”状态,他们还不能对行为 做出一定的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 的情况,2 岁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成人非常生气,大声批评孩子后,孩子吓得 大哭,成人问:“你这样做对吗? ”孩子含泪点点头,成人更生气了,问“你 还对了2 ”孩子又连忙含泪摇摇头。这说明低幼儿童根本不知道何为对错,因 此,皮亚杰称这一时期为“前道德时期”。b 、他律阶段( 5 7 、8 岁) 此时 幼儿的道德水平是“遵守规则”。他们认为凡是规则都得遵守,行为的标准就 是不能破坏规则。他们完全依据他人、权威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如我们经常听 到幼儿对行为解释的理由是“老师说的”,不愿犯错误的原因是“那样妈妈会 硕士学往论文 m 剐m sn l 盼i s 骂我的”,而并不是错事本身不该傲。而且此时的幼儿只重视行为的后果,而 不考虑行为的意向,故称为“道德现实主义”。c 、自律阶段( 8 、9 岁以后) 这时儿童的道德意识逐渐成熟,他们不再盲目地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行事,对 自己、对他人的行为都要根据自己逐渐成熟起来的道德意识来判断。他们开始 意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的结果,也要考虑 行为的动机,故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5 0 年代末期,科尔伯格进一步丰富、充实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将皮亚杰 的道德认知理论扩充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科尔伯格把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归为 第一种水平前习俗水平,并划分为两个阶段;a 、他人评价阶段。此时儿 童在判断对与不对时,主要的依据是该行为的结果是否受到了惩罚,即凡是受 到惩罚的行为就是不对的,凡是受到表扬的行为就是对的。b 、相对的快乐阶 段。此时的儿童认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对错,即凡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 就是对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只遵守那些对他有利的规则。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反应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些 规律,促进了儿童道德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理论和 实验研究是在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本身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又存在一 定的局限,因而不一定十分适合我国幼儿的发展状况。我国已有许多研究表明 他们对道德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中的转折年龄普遍推迟了1 3 年。 如上 海师范大学李伯黍教授等人也对中国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总 体上说是支持皮亚杰等人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分阶段、按顺序逐步演进的理论 的,但是在具体的年龄分期上有所不同,在责任观念、公正观念、惩罚观念等 方面,中国儿童从不成熟的判断转入成熟的判断的年龄普遍比皮亚杰提出的年 龄提前约l 3 年。 又如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论,整个幼儿期道德发展 都处于自我中心主义时期,道德社会化尚未真正开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道德, 充其量只能算是“前道德”。但是,方富熹、齐咨( 1 9 9 1 年) 关于中澳两国幼 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实验研究发现,我国幼儿4 岁是幼儿社会认知去自我中 。参阅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8 4 页 。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 9 9 0 年版第4 7 9 页 。参阅李伯黍主编:品德心理研究第1 8 9 - - 2 0 5 页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1 2 心化的敏感期。庞丽娟( 1 9 9 1 年) 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发现,幼儿已具有较 分化的接纳、拒绝同伴的标准,道德判断已开始社会化和个性化进程。近几年 来,国外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如信息加工理论者曾在研究惩罚公正原则的实验 和观察中发现,三至四岁的儿童也可以用匹配( 只要伤害是计划之中的,则伤 害是有意的) 、效价( 伤害对肇事者是否有正效价) 、监控( 是否“监控”到行 为和结果的关系) 等方式来判断意向性,这说明在三至四岁儿童身上已存在较 成熟的道德推理。m 2 、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的研究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 最为突出。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的,道德就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成人道德经验的内 化,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家庭情绪反映。尽管弗洛伊德理论中也有许多片面性的 成分,但是他强调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把父母的价值观朝“超我”方向的内化, 突出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在人格 和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合理的。 后来,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艾里克森又迸一步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加以发展和 修正,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由两极相对的对冲突组成,并形成一对 危机,即:一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0 1 岁) ,这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 决可以形成希望的美德;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惧怕。二是自主对羞怯和疑惑( 1 3 岁) ,这阶段危机的解决可以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美德,若父母对儿童 行为限制过多,就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惑。三是主动对 内疚( 4 5 岁) ,此时,若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 会获得自主性,反之,儿童则会获得自卑感。艾里克森的阶段理论含有定的 辨证合理的因素,且强调人格发展阶段的顺序不变性,这对我们的道德研究是 有积极意义的。 我国对道德情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也尚未形成关于道德情感的系统的 发展理论。不过,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开始于幼儿 。e 荑】l - m 达刹等:“道德规则一其内容与获得”,载心理学杂志1 9 9 1 年第2 期第5 3 。5 6 页 1 3 项士学位论文 m a s 陬s 珥s 培 期并不断发展的。以义务感为例,义务感是指人意识到自己对社会、集体或 个人的道德责任时所引起的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性情感。3 4 岁幼 儿在成人的教育下开始产生义务感,他们能从是否完成某个义务而体验到愉 快、满意或不安。5 6 岁幼儿的义务感除了愉快、满意或不安外,还增加了自 豪、窘困、害羞、过失感等。而且幼儿义务感的范围是由近及远的发展的,从 个别亲近的人逐步扩展到自己所在的班集体和幼儿园集体。我国1 9 9 3 年对幼 儿自发羞傀感的研究证实,5 岁幼儿已能独立产生羞愧感。 3 、道德行为 对道德行为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的是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 义品德理论和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他们都强调外部环境对儿 童品德形成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是操作行为本身强化的结果,因此一切受到正 强化的行为就是善或好的行为,一切受到负强化的行为就是恶或坏的行为。他 坚持用强化理论来说明人的道德行为,指出道德“不过是强化作用的依随联系, 而不是这些依随联系所产生的感受”。斯金纳尤为重视外部环境对道德行为的 强化作用,道德教育应该运用对环境的控制和改变而实现对道德行为的控制和 改变。他批评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无法达到科学的层次,提出以行为分析技 术作为道德教育方法,即用逐一报酬强化的步骤,引导和塑造人的正确行为。 这些对于我们研究儿童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启示。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 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的,他强调外部环境对品德形成的作用,倾向于“环 境论”。他认为,品德发展不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而是通过社 会榜样的示范和社会训练、实践而形成的。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如攻击性行为实验研究、抵制诱惑实验等,证明观察学习对儿童品德行为的作 用。应该说,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即广义的模仿对儿童品德形成的作用,强调 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以及传媒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这些都 具有积极意义。 。韩进之主编;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9 9 页 。粱志集主编:现代学前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0 4 页 1 4 硕士学住论文 m a s 弧s1 啦s i s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卢乐珍教授于1 9 9 1 年对我国学前儿童道德行为 发展进行了研究。卢教授认为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实现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性、 终极性目标,它需要有一定主客观条件,需要有一个将内在认识加以外化的过 程,并提出儿童道德行为的习得途径包括服从约束和规则内化,模仿、认同和 观察学习,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她通过长期观察、调查和 实验研究,将我国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期。o 一1 岁半的婴幼儿尚处于零 道德规范期。 第二阶段: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1 岁半2 岁孩子的好坏概念是十 分模糊的,2 岁以后的幼儿,能以好坏两极性道德标准引出合乎要求的某些行 为,但道德评价仅着眼于自身的具体体验。 第三阶段: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2 5 岁幼儿的道德感易受情境的暗 示,道德动机易受当前刺激制约,带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特点。 第四阶段: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阶段。5 7 岁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是 非善恶主观判断,他们的许多道德行为只是且只能执行和接受权威的判断。当 他们的行为符合权威的要求,得到肯定的评价时,他们就感到安全感、归属感 的满足和快慰;当违反要求时,就会羞愧、恐惧、躲避、忍受惩罚、承认错误、 补偿后果及自我批评等行为。 以上是国内外不同的教育家和,0 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 的研究和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和思考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但在一 些基本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如都肯定个体道德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而并非单纯内在固有善的展开或单纯外部影响的 结果:都认为儿童目前的道德状态和客观的道德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 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都承认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 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尽管具体阶段的划分有所不同,但对发 展这一特性的描述却是相同的) ;都同意道德的发展应当是道德各要素协调统 。“全国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研讨会综述”社科信息( 南京) 1 9 9 6 第6 期第lj 1 3 页 1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豇r s 砸s i s 一的发展应当说,他们的这些共识基本上反映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规 律,这对我们系统全面地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二) 幼儿期道德各要素的发展特点: 在3 6 岁的幼儿时期,幼儿的道德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不同年龄的幼儿 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德心理结构特点,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伦理学去认识世界, 并以各自不同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给这个世界留下烙印。 1 、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 3 岁左右的幼儿就已对某些行为产生了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他们会 感到自己必须做某些事情或不应做某些事情,开始认识到某些规范的权威性。 我们常常可以听见三岁左右的儿童说 的,那是不应该做的”、“你应该这样 “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应该做 不应该那样”等等。但是此时他们道德 认识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