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SFA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SFA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SFA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SFA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4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SFA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0 ;:j :l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列 彬 日期:弘7 年多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 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该旧易,摩 名独 徘吁 师期导日 、= - _ 7 、彳日 论文题目: 基于s f a 与d e a 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影 响因素分析 专业:数量经济学 硕士生:刘凯 指导教师:周先波副教授 摘要 本文利用s f a 与d e a 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 度,结果发现各银行的效率呈现为先升后降的一种变化趋势。本文将根据宏观和 微观层面的测度结果,针对不同效率的测度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另外,本 文将使用d e a 方法的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解,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成4 个 部分,并在s f a 效率估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分析。s f a 与d e a 方法得 出的结果虽然在某些个体上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两者的结果却是非常一致的, 两种方法的结果都表明了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都处在 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中。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资产份额、存贷比、资产 费用率、产权变量以及自有资本率等因素都对s f a 成本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而创新能力对成本效率的影响则不是那么明显。 关键字:商业银行效率分析、s f a 、d e a 、m a l m q u i s t 、影响因素分析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u s eo fs f aa n dd e a p a n e ld a t am o d e lo f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h a dam e a s u r eo fe c o n o m i ce f f i c i e n c ya n df o u n dt h a t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b a n k s h a san e 1 1 do fi n c r e a s i n gf i r s t l y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i n g 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w i l lb ec a l c u l a t e db o t hi nt h em a c r o a n dm i c r ol e v e l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s e r e s u l t s ,w ew i l lg i v e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d i f f e r e n tp r o b l e m s b e s i d e s ,w ew i l lu s e m a l m q u i s tp r o d u c t i v i t yi n d e xa n dd ot h e d e t e r m i n a n t s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s f a s r e s u l t s t h er e s u l t so fs f aa n dd e ah a v es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b u tt h e ya r ec o n s i s t e n ti n t h ew h o l e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n om a t t e ro nt h em a c r ol e v e lo rm i c r ol e v e l 1 1 1 e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m a r k e ts h a r e ,t h eb a n k d i s p o s i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e x p e n s er a t i o ,p r o p e r t yr i g h tv a r i a b l ea n dt h ee q u i t y a s s e tr a t i oh a v eas t r o n g r e l a t i o nw i t h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e o nt h eo t h e rs i d e ,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h a v eaw e a k r e l a t i o nw i t h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e k e yw o r d s :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e f f i c i e n c ya n a l y s i s , s t o c h a s t i cf r o n t i e r a n a l y s i s ( s f a ) ,d a t ae n v e l o p m e n ta n a l y s i s ( d e a ) i i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4 ( 一) 国外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研究的理论综述4 ( 二) 国内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研究的理论综述6 第三章研究方法1 2 ( 一) s f a ( 随机前沿分析) 12 ( 二) d e a ( 数据包络分析) 18 第四章模型估计和分析2 1 ( 一) 随机前沿分析( s f a ) 测度结果2 1 ( 二) 数据包络分析( d e a ) 测度结果3 3 ( 三) s f a 与d e a 测度结果比较分析一3 8 第五章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4 2 ( 一)宏观s f a 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 2 ( 二)微观s f a 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 4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4 6 参考文献4 8 致谢5 4 i i i 第一章引言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经过2 0 多年的 改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成倍增长。截止2 0 0 7 年底,我 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为5 2 5 9 8 2 5 亿元,本外币存款总额达到3 8 9 万亿元,本 外币贷款总额为2 6 2 万亿元,可见,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正如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的银行业一样,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与改革 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资金配置以间接融资为主。资本 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只能过度运用信贷手段,使商业银行 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较低,不良资产率较高,资本金不 足,资本充足率较低:商业银行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经营效益较差,技术效率较 低等。 2 0 世纪,美国银行带头掀起重组浪潮,之后银行重组的浪潮波及世界各国。 2 0 世纪9 0 年代,当中国银行业面临外部巨大压力之时,超大银行的出现,又掀 起了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国外对于银行 效率的研究风起云涌。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和全球化,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2 0 0 1 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到2 0 0 6 年, 将金融领域对外全方位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银行效率也成 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研究商业银行的效率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银行效率的研究是我国商业银行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的重要依据。银 行效率反映了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衡量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投入( 成本) 既定的条件下,产出( 收益) 越多, 银行的效率也就越高。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背景的 下,银行管制放松,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致胜的全部基础在于经营 绩效的提高,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效率优势,正确的竞争策略应能最大限度的提高 竞争者的相对效率。可见,为了制定正确的银行竞争策略,我国必须重视和鼓励 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2 银行效率是影响我国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商业银行与 货币的运动紧密相关,它直接的任务就是促成货币流的形成。其实质是一种融资 制度的安排,以虚拟运动的形式完成实质资源即资金的配置。2 0 世纪8 0 年代后 期,我国引入了直接融资的概念。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后,直接融资也有了较快的 发展,但是,直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依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并 不大。这实质上意味着在我国,商业银行只不过是企业融资的中介机构。若商业 银行能够对其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那么企业就能及时解决设备更新、技术开发 等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r a j a n & z i n g a l e s ( 1 9 9 8 ) 采用跨国数 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一个以外源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效率和企业的发展具 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对银行效率进行研究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金融 发展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涌现 的许多实证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l e v i n e ,n o r m a nl o a y z a 和 t h o r s t e nb e c k 研究了7 1 个国家1 9 6 0 1 9 9 5 年的状况,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促进作用很大,并且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其中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效率。 s a i n t p u a l ( 1 9 9 2 ) 从人力资本和专业化的角度论证了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 高效的银行体系能够通过资产组合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使得技术进步成为可能。 b l a c k b u r n k & b o l t o n p ( 2 0 0 2 ) 对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银 行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亦可以促进银行效率的提 高。我国学者赖明勇,彭涛,阳小晓( 2 0 0 4 ) 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研究了 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储蓄余额、g d p 、 中间业务收入总收入和中长期贷款额贷款总额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银 行效率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综上所述,银行效率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 增长,因此加强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2 0 0 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 0 周年。历经3 0 年的改革与开放,沧海桑田,中 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近5 年,中国国有商业银 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彻底摆脱了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包袱,初步实现了向现代金 2 融企业的转制,并跃居全球银行业排名榜的前列。也正是由于中国国有银行的改 革史无前例,因而整个过程充满了争论和犹豫。但是无论怎样争论,时至今日, 当我们回首总结的时候,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终究还是获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如何真正认识这场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需要放入一个大的背 景中观察和评判。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是我国2 0 0 1 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 的承诺,也是五年过渡期结束后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在过渡期结束前基本解决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经营机制财政化等问题,在外资全面进入国内市场 的后,国有银行必会丧失竞争力,进而可能遭遇破产风险,使中国的银行体系面 对崩溃的危机。而这才正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在当时面临的最大风险,也是此后 国家采用注资、引资、二次剥离、财务重组、股改上市等一系列手段,在过渡期 解决国有银行基本问题的主要动因和”最大的道理”所在。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所 取得的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改革决策的正确性。 总结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的经济效率进行测 度,试图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随着建设银 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几大银行的改革与上市,研究我国商业银 行的效率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研究往往倾向于把规模经济与范 围经济视为效率变动的主要根源,而最近的研究则多聚焦于x 效率和全要素生产 效率因素。在过去5 0 多年中,银行效率问题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现将 国内外有关银行效率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 一) 国外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研究的理论综述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指 标。外国对于银行效率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6 0 年代,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分析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力度。这种研究始于b e n s t o n ( 1 9 6 5 ) ,后来, g i l l i g a n ( 1 9 8 4 ) ,k o l a r ia n dz a r k o o h i ( 1 9 8 7 ) ,b e r g e r ( 1 9 8 7 ) ,c l a r k ( 1 9 8 8 ) 等相继对之进行研究。这些早期研究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忽略银行 各类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和产出的弹性。到8 0 年代,又有一些学者,如 b e n t o n ( 1 9 8 2 ) ,l a w r e n c ea n ds h a y ( 1 9 8 6 ) ,s h e l d o na n dh a e g l e r ( 1 9 9 3 ) ,使用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力度。他们的研 究表明,银行规模与银行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且银行业的范围效 率甚微。 最近对于银行效率的研究又侧重于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这些研究都 采用f a r r e l1 ( 1 9 5 7 ) 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概念。f a r r e l 在d e b r u 和k o o p m a n s 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多种投入企业的一种简单效率的测算方法。他将企业效 率分为两种:一是技术效率,反映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企业获取最大产出的能 力:二是配置效率,反映在给定投入价格的情况下,企业以适当比例使用各项投 入的能力。s h e r m a na n dg o l d ( 1 9 8 5 ) ,p a r k a n ( 1 9 8 7 ) 等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 这个概念,对不同时期的银行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虽然这些研 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其结论主要有: ( 1 ) x _ 低效率 x 低效率是衡量企业内部效率的一个指标,由美国经济学家l e i b e n s t e i n 提 4 出,后来b e r g e r 和m e s t e r 对其作出了最大的贡献。b e r g e r 和m e s t e r 运用x 一 效率理论来研究银行业内部微观效率,他们认为,银行效率的获得,是由银行员 工对自身努力程度的选择决定。直到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银行业的x 低效率大于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如b e r g e r ,h u n t e r 和t i m m e ( 1 9 9 3 ) 和b e r g e r , h u m p h r e y ( 1 9 9 4 ) 认为对于同等规模和产品组合的银行来说,银行业的平均成本比 行业可能的最低值高出2 0 ,而由于规模和产品组合不当所产生的无效率则最多 仅为成本的5 。 ( 2 ) 影响因素 与早期文献不同,一些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银行规模与银行效率之间并 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b e r g e ra n dm e s t e r , 1 9 9 7 ) 。t h o m a sg e h r i g 和g e o r g e s h e l d o n ( 1 9 9 9 ) 经过仔细的研究后指出,欧洲银行业与美国银行业基本相同,当 银行规模介于5 - 1 5 亿美元时,其经营成本最低,但其规模经济也仅有7 8 。 d e m i r g u c k u n t 和h a r r yh u i z i n g a 以8 0 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 9 8 8 1 9 9 5 为例,分析了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银行特征、宏观经济指标、税收 与管制、金融结构、法律与制度是影响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资本、市场集中度 和利润率显著正相关:而股权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程度,却因其所属国家的经 济发展水平而不同,在发达中国家,本国银行的效率高于外国银行,在发展中国 家则恰恰相反。 1 9 9 4 年,b e r g e r ,h u m p h e r y ( 1 9 9 4 ) 经过研究指出,银行业的范围效率甚微, 通过产品多样化而降低成本的最大程度仅为5 ,同时,产品多样化和收益之间 无相关关系。 r o b e r tm a d a m s ,a l l e nn b e r g e r ,r o b i nc s i c k l e s ( 1 9 9 9 ) 把美国1 9 8 0 1 9 8 9 十年的各银行数据分成三组( 每组拥有7 9 6 - 9 3 3 个银行不等) 运用具有创新性的 半参数多产出模型对各组进行效率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单- n 银行的效率明显高 于其他类型的银行。 2 0 0 1 年,d ey o u n g 以美国7 0 0 0 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考察美国商业银行在 1 9 9 3 1 9 9 8 年间的效率研究中发现,银行地域范围的扩张与银行效率之间不具有 明显的相关关系,集中在一个地区的银行与跨洲银行都可能具有较高的效率。 b e r g e r ,h u n t e r ,t i m e s ( 1 9 9 3 ) 和b e g e t ,h u m p h r e y ( 1 9 9 4 ) 认为对于同等规模和 5 产品组合的银行来说,银行业的平均成本比行业可能的最低值高出2 0 ,而由于 规模和产品组合不当所产生的无效率则最多仅为成本的5 。 p a u ls c h u r e ,r i e nw a g e n v o o r t 和d e r m o t0 b r i e n ( 2 0 0 4 ) 运用厚前沿方法 ( t e a ) ,测量了欧洲1 3 4 7 家储蓄银行和8 7 3 家商业银行1 9 9 3 - - - 1 9 9 7 年的效率, 并分析了结构因素( 如技术进步和银行竞争的增强) 与管理不善对银行效率的影 响程度,指出结构因素只能使成本降低5 ,而管理不善所导致的x 一低效率约为 总成本的1 7 2 5 ,因此管理不善是影响欧洲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a i g b ea k h i g b e 和j a m e se m c n u l y t ( 2 0 0 3 ) 通过对美国小规模银行( 总资产小 于5 0 0 万美元的银行) 1 9 9 0 - 1 9 9 6 年间的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结构因素和费 用偏好均是影响这些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l e i g h d r a k e ,m a x i m i l i a nj b h a l l ( 2 0 0 3 ) 使用非参数法,对日本1 4 9 家银 行( 包括城市银行、区域性银行、专业性银行和信托银行等) 的效率进行研究,指 出并购行为对大规模银行的效率影响是有限的,而对小规模银行效率的影响却比 较明显。 f a r r e l l ,r o g e r g a s t o n ,n o e l & s t u r n ,j a n e g b e r t ( 2 0 0 4 ) 运用非参数分析 法分析了日本银行放松金融管制后的效率。结果显示:放松金融管制后,日本银 行的效率上升:不同性质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对银行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 二) 国内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研究的理论综述 有关我国对于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以分析方法为标志,现整理如下: ( 1 ) 基于因素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在我国,有关银行效率的早期研究大多采用单要素分析法。 赵旭,蒋振声( 2 0 0 1 ) 用人均创利率、存款费用率、贷款费用率和资产费用率 共四个指标综合评价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认为从人均利润率来看,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效率逐年递增,而国有银行的效率却递减,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也逐年 扩大,说明银行效率与规模无关:从存款费用率、贷款费用率和资产费用率来看,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成本效率差别不大,股份制银行的成本效率低于国有银 行,且二者的成本效率呈下降趋势。 丁俊( 2 0 0 1 ) 从收益率指标、权益乘数活动资产使用率的角度对我国地方性商 6 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有 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均呈下降趋势,但地方性 银行盈利能力的降幅低于国有银行:地方性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国有银 行有显著的差异。 黄宪和王方宏( 2 0 0 3 ) 认为,在德国,产权关系与银行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但在我国,事实却并非如此。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特别是资本收益率大大低 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的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但又略高于城市商业银行。 从以上综述可以发现,因素分析法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财务指标,如资产收益 率、人均利润率、存款费用率等来评价银行的效率。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价银行效 率是不完善的,其原因是:第一,财务指标的选择带有随意性,并往往因此而导 致错误的分析( y e h ,1 9 9 6 ) :第二,财务指标不能反映银行的长期效率,也无法综 合考虑银行在融资结构、营销策略和运转状况等方面的表现( s h e r m a na n dg o l d , 1 9 8 5 ) :第三,这些指标可以准确反映银行效益的高低,却难以正确反映银行效率 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对银行效率的贡献程度。 ( 2 ) 基于非参数分析法( d e k ) 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由于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银行效率的缺陷很多,我国学者便代之以非参数分 析法,继续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b e g r e r ,h m u p h e r y ( 1 9 9 7 ) 的研究结果表明, 国际上使用最多的非参数分析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 d e a ) 和无界分析法 ( f d h ) 。截止目前,在这两种方法中,我国学者都偏好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而尚无一人使用无界分析法。 魏煌、王丽( 2 0 0 0 )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线形规划方法,测度了我国商业银 行1 9 9 7 年的效率,并对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进行计算, 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新兴商业银行 的平均技术效率( 0 8 4 5 9 ) 远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0 6 2 3 9 ) :国有银行 的技术无效主要是由纯技术无效引起的,新兴商业银行的技术无效则主要是由规 模无效引起的:国有银行中除工商银行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减的, 而新兴银行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增的。 魏煌、王丽( 2 0 0 0 ) 只是测度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个年度的效率状况,为了 更加准确的证明其几个年度的效率,赵旭、周军民、蒋振声( 2 0 0 1 ) 将观测年度扩 7 展为1 9 9 3 1 9 9 8 年。得到的结果与魏煌、王丽的结果相矛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 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并不太低,技术效率最低的是农业银行,为0 3 8 7 2 ,而中国 银行、工商银行均为l ,规模效率最低的工商银行也达到0 9 2 0 9 ,从时间维度看, 国有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 秦宛顺、欧阳俊( 2 0 0 1 ) ,分别从理论和实证( 选取了为投入指标利税总额, 包括税前利润、附加税和所得税) 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较全面的 分析,并剖析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其结论为:我国商 业银行的效率普遍较低:严格的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润偏好严 重削弱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m p 和e s 假说检验表明,银行效率决定绩效水平,市 场份额与规模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 赵听、薛俊波、殷克东( 2 0 0 2 ) ,选取了我国7 家商业银行( 4 家国有银行和3 家股份制银行) 时问截面的数据,投入指标为员工人数、营业费用率和一级资本, 产出指标为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实证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下, 且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农业银行的效率为零,这是经营机构的数量、 职工人数、营业费用率和利润率一致作用的结果。 张健华( 2 0 0 3 ) 首次将我国1 2 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鉴于其中部分商业银 行正式在1 9 9 7 年才开业,他在时间序列上选取了各样本银行1 9 9 7 - - 2 0 0 1 年的数 据。在定义投入产出时,张健华首先采用了b a n k e r 和m o r e y ( 1 9 8 6 ) 的修正模型, 将股本限定为非自由决定变量,然后又采用a l l e n ,a t h a n a s s p o u l o s ,d y s o n , t h a n a s s o u li ( 1 9 9 7 ) 的方案,在模型中增加对投入产出变量权重( 影子价格) 的限 制。在投入项中将支出权重设为最大,以突出对当年投入量的考核:产出项中限 定利润权重最大,贷款次之,存款最小,以突出银行的最终经营成果。最后发现, 我国银行业中最具活力、效率最高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最低则是城市商业 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在历年的效率评价中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但随着 资产规模的增加,其年平均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说明我国银行业 不仅存在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还存在x 一低效率。 向力力( 2 0 0 3 ) 以中国光大银行为研究对象,使用d e a 方法,以职工人数、可 贷资金和固定资产净值作为投入,营业收入作为产出,对我国银行并购与银行效 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后银行效率首先下降,然后再上升。由于非参数方法 3 不考虑随机误差,这些研究结果都具有一定的误差。 李希义,任若恩( 2 0 0 4 ) 认为,赵旭、周军民、蒋振声的结论有待商讨。于是, 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1 9 9 8 - - 2 0 0 1 年为观测年度,进一步探讨我国国有商业 银行的效率变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1 9 9 4 - 2 0 0 1 年间一直 处于生产前言面,是技术有效的:1 9 9 6 1 9 9 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其整体效率很低,1 9 9 9 2 0 0 0 年又递增,并达到了顶峰,2 0 0 1 年又有所下降。因 此预测2 0 0 1 年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是下降的。 林求,王治平( 2 0 0 4 ) 集聚了我国1 4 家商业银行1 9 9 4 年的数据,以利息支出和 非利息支出作为投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线 性规划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获利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国有银行的运行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 制商业银行应减少雇员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获利效率高于 国有银行,为了提高获利效率,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重视减少利息支出和非 利息支出: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获利效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杨大强、张爱武( 2 0 0 7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首次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 效率两个角度来研究利润效率,对我国1 4 家商业银行1 9 9 6 2 0 0 5 年间的成本效率 和利润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润效率要显著低于成本效率,说明商业银行在 控制经营成本的能力远高于盈利能力,这与徐传谌、齐树天的研究结论相同。 ( 3 ) 基于参数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为了更精确的评估银行效率,并具体分析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我国一些学 者开始运用参数法。林炳文( 2 0 0 3 ) 以台湾地区4 7 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s f c 和 d e a 对银行并购与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s f c ( s t o c h a s t i cf r o n t i e rc o s tf u n c t i o n ) 和d e a 两种不同估计方法之下,并购对于银行成本效率皆有不显著的正向关系。 钱蓁( 2 0 0 3 )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 s f a ) ,引入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成 本形式,将( 贷款总额+ 投资+ 手续费收入) 定义为银行产出,对我国8 家商业银行 1 9 9 5 2 0 0 0 年的效率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规模、银行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占其营业收入的比率( 用1 r 表示) 、自有资本比率和产权关系对其效率的影响程 度。其结论为:在观测年度内,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低于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与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很弱,表明这六年内我国银行业 9 处于规模不经济:1 r 的系数和自有资本比率的系数显著异于零,说明传统存贷业 务收入比重越大,自有资本比率越高,银行的效率也会越高:产权关系对银行效 率的影响很大,如果一家银行从非国有转化为国有,其效率会减少3 2 8 4 。 陈敬学( 2 0 0 4 ) 选择我国1 5 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 ( s f a ) ,使用超越对数成本,以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 用固定资 产折i f f 固定资产总值来衡量) ,贷款与投资之总额作为产出,对其1 9 9 6 2 0 0 2 年 之间的效率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发现不是管理无效率,而是规模无 效率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 陈敬学,别双枝( 2 0 0 4 )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1 9 9 4 2 0 0 2 年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道格拉斯成本函数对 其效率进行了假设检验,估计出了各银行的规模效率:最后指出,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规模不经济,表面上源于规模过大、人员机构臃肿,实质 上则是隐藏于它们背后的国有产权制度的安排和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 2 0 0 4 ) 整理了我国2 2 家商业银行1 9 9 5 2 0 0 1 年的一 组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将银行投入定义为存款、固定资产和权益,分 别使用利润模型( 该模型中的投入为税前利润) 和贷款模型( 该模型中的投入为贷 款总额) ,对2 2 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仔细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由于政府对国 有商业银行的干预更多,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低11 - 1 8 :面临硬 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在样本考察期 内,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呈下降趋势。 王聪、谭政勋( 2 0 0 7 )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1 9 9 0 2 0 0 3 年我国商业银 行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宏观因素、产权制度与市场结构对效率水平的影 响程度和影响机制,实证表明在面临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 份制商业银行的x 利润效率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异,而产权制度是造成差异的关键 原因。 徐传谌、齐树天( 2 0 0 7 ) 也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中国1 4 家商业银行 1 9 9 6 2 0 0 3 年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状况和研究趋势,所有制改革对提升商 业银行效率具有显著意义,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挽救和调整在降低成本方面效 果显著,并且商业银行部门控制成本的能力要优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 l o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已作过不少有益的研究,其主要集中 在规模效率、范围效率、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使用的方法一般也仅限于s f a 或 者d e a 一种,同时使用参数( s f a ) 和非参数( d e a ) 两种方法并做出影响因素分 析的文章非常少。所以,本文试图采用s f a 与d e a 两种分析方法对国内各主要商业 银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 第三章研究方法 纵观国内外研究商业银行效率的方法,主要是参数( s f a ) 和非参数( d e a ) 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劣,总结为下表: 表3 - 1 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优劣比较 参数非参数 是否需要确定函数形式是不需要 投入一产出约束可以很好地处理单投入一可以较好地处理多投入一 单产出、多投入一单产出多产出的情况 的情况,对多投入一多产 出的情况较难处理 样本数量要求一般要求较多的样本数对样本数量要求较低 且 里 结果显著性检验可以方便地检验结果的不能进行显著性检验,不 显著性,经济意义明显考虑随机误差,对效率值 的估计离散程度较大 ( 一) s f a ( 随机前沿分析) 在所有的研究成本或产出效率的参数方法当中,随机前沿方法( s f a ) 是用 的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随机前沿模型( s f a ) 是由a i g n e r ,l o v e l l 和s c h m i d e ( 1 9 7 7 ) 以及v a n d e nb r o e c k ( 1 9 7 7 ) 提出来的,s f a 包括随机前沿成本分析和随机前沿产 出函数分析。s f a 法通过被评价d m u ( 决策单元) 与最优前沿面的比较,以两者之 间的差距来判定d m u 的有效率及其程度。s f a 方法较其他参数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 以把低效率值与随机误差项区分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不同个体的效率水 平。 我们考虑采用c o e l l i 和b a t t e s e ( 1 9 9 5 ) 提出的模型: 7 c = k 卢+ ( v 0 + 甜盯) ,i = l ,2 n ;t = l ,2 丁 ( 3 - 1 ) 1 2 其中: 觋:表示第t 期第i 家银行的成本; 以:表示第t 期第i 家银行产出的数量或投入要素价格; 卢:是待估计参数; v f r 表示统计噪音效应的随机误差项,也是影响总成本的非可控因素,它既 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成本,因此服从正态分布,屹n ( o ,仃;) ; 为无效率残差项,服从( ,吒2 ) 截断分布,心= 乙6 + e i t ,其中 = z f f 6 ,z l l 是影响效率的因素,是随机扰动,服从( o ,仃:) 的截断分布, 使e i t2 一乙6 ,以保证服从( ,仃:) 非负截断分布。影响无效率的因素主要包 括管理、资源利用和计划制定等等。 判断随机前沿方法是否有效的指标主要是变差率y ,y = 仃:( 仃:+ 仃;) ,其 中和仃;分别是由无效率和随机误差产生的方差,( o ,1 ) 。y 值的大小反映 了在总误差当中无效率项所占的比例,y 值越大,说明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越有效; 反之,y 值越小,则说明总误差主要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采用o l s 方法可能更 为合理。 在这里,也有其他的假定分布形式,比如说可以假定= 坼e x p ( - q ( t 一丁) ) , 其中u i f 耐in ( p ,吒2 ) i 。如果选择这种分布形式,在选择j l l 和叩是否等于o 时就会 出现四种不同的组合,我们经过数据处理后发现这四种组合计算出来的变差率都 较低( 不超过o 5 ) ,而采用u i t 服从( ,仃:) 分布的模型形式时变差率则高很多 ( 达到0 9 以上) 。由于变差率的大小是判断随机前沿模型是否有效的最关键指 标,所以,本文采用了服从( ,仃:) 分布的模型假设。 在模型( 3 - 1 ) 当中,s f a 中的成本效率被界定为最低成本与实际成本之比: e f f 。, :垒( 翌j 丝三q :益2 ( 3 2 ) e ( 觋f ,以) 模型( 3 - 1 ) 适用于面板数据( p a n e ld a t a ) 。p a n e ld a t a 是对若干个单位在 不同时间进行重复跟踪调查所形成的数据集。在研究时间较短而截面数据较大 时,p a n e ld a t a 模型比较有优势。并且当某一年某一银行的数据缺失时,也可以 运用此模型来求解成本效率。 本文的具体模型形式选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超越对数( t r a n s l o g ) 成本函数。 对比c o b b - d o u g l a s 成本函数,t r a n s l o g 成本函数更为灵活,超越对数函数 ( t r a n s l o gc o s tp r o d u c t i o n ) 是一种易估计和包容性很强的变弹性生产函数,具 有二次可微性。该函数允许各种银行产出作为单个变量出现,生产要素之间也无 须固定替代弹性、齐次性等条件限制,从而适用更广。虽然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在 特定产出为零时会失效,但由于银行产出为零并无太大的现实意义,故不采用 c a v e s ,c h r i s t e n s e na n dt r e t h e w a y ( 1 9 8 0 ) 通过利用b o x - c o x 变换替换原来的 独立产出对数值而得出的所谓的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由于各银行规模规模差距很大,国有4 家银行资产占了银行业总资产的绝大 部分,4 家国有银行所占的资产份额总和在1 9 9 8 2 0 0 7 的各个年份都超过了6 0 。 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资产总额的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在模型设 定的时候加入了资产总额( a ) 以去除各银行之间规模差距过大对效率测度所产 生的不利影响。参考王聪,谭政勋( 2 0 0 7 ) 的模型设定,本文在总成本以及各产 出指标上均做了除以资产总额( a ) 的处理。不同的地方在于王聪,谭政勋( 2 0 0 7 ) 所用的是以税前利润作为因变量的投入产出导向的s f a 模型,而本文采用的是 成本效率模型。由于各银行的利润数据波动性太大,比如工商银行2 0 0 4 年的税 前利润为2 9 2 7 亿元,而2 0 0 5 年则飙升到了6 2 8 7 6 亿元,数据波动性过大可能 会让测算结果变的很不稳定,而成本数据波动性相对较小,所以本文采用成本作 为因变量的随机前沿成本效率模型。考虑到技术进步及其波动性的影响,模型加 入了时间t 及其平方项,= 1 ,t 。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可能受到产出数量的影 响,所以模型当中加入了时间t 与产出变量的交叉乘积项。本文采用的具体基本 模型为: 1 4 眦觋4 f ) = a 。+ 吩h + 岛l i l 4 ,) + 去甄i n w j i n w 蔚, j = lj = l l j = lk = l + 去h 也。4 f ) 慨。4 f ) + 像h 。4 1 ) h w 矗l j = lk = l i = lk = l + a f + 屯f 2 + e o j t l n o p j _ f t 4 f ) 坞 其中: 陀为总成本,它表示在所有投入上的费用,即:玛= x 埘w 脚; 埘 0 豇表示银行i 在时期t 所使用的m 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歹= l ,m ; 豇表示相应的m 种投入要素的价格,_ ,= 1 ,所; 4 表示银行i 在时期t 的资产总额: r c , ,1 4 , 为总成本占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 ( 3 - 4 ) 是银行i 在时期t 第j 种产出的总额,其中歹= l ,甩,刀表示产出的种类 4 ,为银行i 在时期t 第j 种产出的数量占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 f 是时间变量,f = l ,t ; = n i t + 屹,其中为白噪声误差项,与相互独立。为无效率残差项, u u 服从( ,仃:) 截断分布,其中= z f f 6 ,z f f 是影响效率的因素。= 乙6 + , 是随机扰动,一乙6 ,服从n ( o ,仃:) 的截断分布。技术效率水平可以由 觋= e x p ( - z ,, 6 ) 计算得到。 除了理论模型的设定,具体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关 系到能否正确地测算银行的成本效率。投入及产出指标的定义方法一般可分 为三种: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在生产法中,银行被视为金融产品的生 产者,产出则为开设的各类存款与放款的账户数量及贷款笔数,投入为资本和 劳动力数量等,生产成本中不含利息支出;中介法将银行视为提供金融服务的 中介者,也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机构,该机构投入资本及劳动,将存款 资金转换为放款与投资,存贷款金额均可以作为其产出。因此可以将存款作为 投入变量,放款及投资定义为产出变量,测度单位为金额,生产成本包含存款利 息支出;资产法也将银行视为金融中介结构,但其产出严格定义为资产负债 表中的资产项目,主要是贷款数量和证券投资金额,存款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