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分析.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分析.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分析.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分析.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改变城乡二 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 问题。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和矛盾,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并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对于逐步改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现实分析认为, 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中国城乡经济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协调 的发展态势:工业与农业相对国民收入之比呈不断扩大趋势;城市化滞后于工业 化;城乡资源配置关系不协调,基本上呈现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市场的 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市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农村消费落后于城镇消费。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 社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两个劳动生产率和要素收入水平 不等的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存在是普遍的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 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二元经济结构将逐 渐向一体化的经济结构转变。而论文分析却发现中国二元经济的强度有强化的趋 势,工业化的过程并没有带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经济并没有得到 相应地发展,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既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 原因,也有体制、人口、生产要素等因素的影响。 论文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和问题出发,运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城 乡经济发展理论分析认为,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走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同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应注意城乡经济的互动关系,发展关联度高的产业,逐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 以市效地区为桥梁,向外围地区进行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的扩散格局,以缩 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第一、加快农业发展,协调工农业发展关系。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 注重农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转交,协调工农业发展关 系;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提高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价值。 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要素,加大财政和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在 再分配中的职能加大对农业的“反哺”。 第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增强农业自身发展的活力和规模效益,创造 生产要素再配置的条件,为城乡资本的融合提供可能。 第四、加快城镇化步伐,统一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 件。 总之。论文认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加快农 村城镇化建设;建立诱导机制,充分发挥城市技术、资本、信息等优势对农业的 渗透和带动作用。农业剩余是基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条件。城乡经济协 调发展,既有赖于现代化工业的强大拉力,又依靠制度创新来释放农业发展的潜 力。只有农业自身发展和现代化工业带动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城乡经济走向协调 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二元经济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城乡经济发展途径 s t u d yo nt h em e t h o d st od e v e l o p t h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 e c o n o m i e si nc o o r d i n a t ew a y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 o r i e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i c sa n d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o fd u a l i s t i cs t r u c t u r ew e r ea n a l y z e di nc h i n e s ee c o n o m y , f r o mw h i c ht h e t r e n d so fa - s y n e r g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w e r er e c o g n i z e di n f o l l o w i n gf o r m s :t h ei n c r e a s i n go ft h er e l a t i v er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n a t i o n a li n c o m e ,t h el a g g i n go f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f r o m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t h ek e e p i n gl a g g e do ft h er u r a lm a r k e tb e h i n du r b a nm a r k e t ;t h e e x p a n d i n go ft h ei n c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 r u r a la n du r b a nr e s i d e m s ,t h e a c c u m u l a t i n go f t h es u r p l u sl a b o r si nc o u n t r y s i d e ,t h er e l a t i v e l yd e c r e a s i n go ft h e p e rc a p i t ac o n s u m p t i o ni nt h er u r a la r e ac o m p a r ew i t ht h a ti nt h eu r b a na r e a ,a n dt h e i n h a r m o n i o u s l yd i s p o s i n go f r e s o u r c e s ,w h i c hu n i d i r e c t i o n a lf l o wf r o mc o u n t r y s i d et o c i t y g e n e r a l l y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i s 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 a la n d 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 ,e s p e c i a l l yi n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y , t h ed u a l i s t i c e c o n o m ys t r u c t u r ei sac o m m o np h e n o m e n o n ,w h i c hc o n s i s t so ft w op a r t sw i t h u n e q u a ll a b o rp m d u c t i v i t ya n du n e q u a le l e m e n t a li n c o m el e v e l h o w e v e r , a l o n gw i t h t h ep r o g r e s so f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tw i l lg r a d u a l l yt r a n s i tt o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e c o n o m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w i t hb o t hp r o s p e r i t yo fu r b a na n d r u r a la r e a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ti ti sf o u n dd i f f e r e n ti nc h i n a , w h e r ef o l l o w i n gt h ei n c r e a s i n g e c o n o m yt h ed u a l i s t i cs t r u c t u r eb e c o m es t r o n g e ra n d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s t i l ll o c a l i z e m a i n l yi nu r b a na r e ar e g a r d l e s st h ee x p a n d i n gs u r p l u sl a b o r s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a d o p t i n gt h et h e o r i e so ft h ed u a l i s t i ce c o n o m i c s ,m e t h o d st os e t t l et h i sp r o b l e m a n dt h e r e f o r eh a r m o n i z et h en a t i o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v eb e e np r o m p t e d t h em a i n i d e a sa i mt oc o o r d i n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e c o n o m i e si nt a r a la n du r b a na r e a s w h i c hi n c l u d e :w o r k i n go u tas p e c i a lp o l i c yt og u i d e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t od e v e l o pi nt h e d i r e c t i o n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m a k i n gt h er u r a la n du r b a ne c o n o m ya c te a c ho t h e ri na b e n i g nw a y , t r a n s f e r r i n gt h e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t oi n d u s t r ys t e pb ys t e p t r a n s f o r m i n g t h em o d eo fp r o d u c t i o ni nc o u n t r y s i d e ,i n c r e a s i n g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 r a t i o n a l i z i n g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 b o o s t i n gt h es e c o n da n dt h et h i r d i n d u s t r i e s ,r a t i o n a l l yd e p l o y i n gt h ee s s e n t i a lp r o d u c t i v ef a c t o r s ,a n dm a k i n gt h e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b e n e f i t sp r o g r e s sa saw h o l ei nc o u n t r y s i d e k e y w o r d s :d u a le c o n o m y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m i g r a t i o no fl a b o r u r b a na n dr l i r a le c o n o m i e s 2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玫 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 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笔丝照指导教师签名:丝! 塑 - f 年易月q 日饥厂年石月,b 日 f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旁唬舵 d 卜年6 月曰日 。 f 1 导论 1 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 1 选题的背景 我国在建国初期采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使城市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 种重点发展城市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策略,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突破经济 增长中可能面临的贫困化陷阱,加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其积极的意义。但 是,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陷入了 不协调的失衡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城乡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割断, 城乡经济的发展在产业关系、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的流动、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发 展失衡。改革开放以后,尤其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超常和非均衡发展,二元 结构趋于强化,城乡经济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失衡阶段,城乡发展关系失衡的基本 表现是农业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农村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与改革前的失衡状 况不同的是,城乡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不再被割断,城乡商品和要素流动尤其是劳 动力流动一直在迅速进行;同时,城乡发展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有不 同的表现形式,发达地区一般比较协调,而不发达地区则失衡比较突出。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扩大,无疑会影响 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质量和增长潜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的主要任务时,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放到了一个相 当重要的位置上。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 转换的过程。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两个劳动生产率和要素收入水平不等的部门组 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存在是普遍的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 的必然现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体化的 经济结构转变。 1 1 2 选题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否逐步改 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 一个根本问题,也是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历 史任务。在这一阶段里,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并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对于逐 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 的深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 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正 逐步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虽然 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 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 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 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 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 盾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 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 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 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目前,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程度却只达到3 9 ( 2 0 0 3 年) 。我国目前 人均6 d p 仅有1 0 0 0 美元,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农产品需求制约,最基本的原因 是城镇农产品消费群体比重太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最根本的障碍 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2 0 0 3 年,我国农业g d p 份额已经下降到1 4 6 ,而农业 就业比例仍高达4 9 1 。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过大,导 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从根本上解 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重点解决制 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 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帮助 和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2 0 0 0 年底, 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主要表现在农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 状况的监测调查,2 0 0 2 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 8 2 0 万,贫困发生率为 3 o 。2 0 0 3 年,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人均年收入6 3 7 元以下) 新增 8 0 万,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有5 0 0 0 万左右,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 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可见,在本世纪的头2 0 年,要建设一个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和谐的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中之重, 由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 全局性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对文 献作简单的回顾。 1 2 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有: 空间理论。在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中,根据对城乡发展 结果的不同认识,有均衡空间理论和极化空间理论。均衡空间理论认为:随着经 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将归于消失。均衡理论的代表,瑞典经济学家奥林从 区域分工和贸易出发进行分析,他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有均等化趋势, 这一趋势是贸易使产业活动适应于生产要素的地区供应情况的自然结果,如果各 个区域都以各自的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分工和贸易,其结果将是贸易前 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价格下降,从而逐渐达到要素价格的均等 化,因此,根据奥林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随着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差异 将归于消失。极化空间理论认为,发展将扩大区域差异。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 累积因果原理”和城乡之间的“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根据缪尔达尔的分 析,地区间工资差别必然会和劳动力流动互为因果,促使先起步发展的区域利用 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地区间工资水平的差异和人均收入 之差都会长期存在甚至扩大。当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总是 会有限度的。缪尔达尔认为,在二元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后,一旦较发达的区域 由于人口日趋稠密和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而发生成本递增与外部不经济现象,增长 的势头便会减弱;在此情况下,社会对那些欠发达地区的产品的需求则将上升, 再加上较发达地区的技术知识长期逐渐向邻近区域扩散的原因,较落后地区的发 展速度就终将加快,区域间的贫富差别也会趋于缩小。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扩散 效应”。缪尔达尔强调指出,在缺乏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常要到接近经济成熟 的阶段“扩散效应”才会超过“回流效应”而变得明显起来,因此,地区间的经 济水平差异从开始扩大到最后基本消除的自然进程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 时间。在此基础上,赫希曼进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7 0 年代 后,米尔顿桑尔顿对极化理论作了归纳性总结。他于1 9 7 9 年出版的n l es h a r e d s p a c e ) ) 一书中指出:城市与农村处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循环层次,城市高级循环 与农村低级循环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当一种循环所需的投入来自另 一循环,或者当一种循环活动为另一种循环带来外部效果时,两者是互补的。而 当二者争夺同一市场时,竞争性就得到了体现,这时高级循环总是趋于统治地位, 要消灭低级循环的活动或是阻止它们向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转化。当两个循环互 补时,高级循环又趋于榨取低级循环的利润,低级循环的工作往往只是负责收集 日常储蓄与盈余,而把它转移到高级循环中去。两种循环的结果,高级循环与低 级循环部将有所发展,然而它们之间的差距却会越来越大,高级循环的空间弥散 与渗透即意味着贫因的弥散与渗透。 发展理论。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动力与发展过程。美国 的约翰弗里德曼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l9 6 7 年出版的极化发展的原理 中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在迅速发展的大城市中,由于存在着特别有利于创 新的条件,因而城市的创新速度快。这种创新又具有渗透与扩散作用,将带动外 围地区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诺思则在研究美国历史时期的区域增长后 提出:输出基础的成功是影响区域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蒂博特王自洛夫和罗曼 斯等人进一步提出:一个区域的增长取决于输出产品的增长,区域外需求的扩大 是区内增长的重要动力,因而,增加区域的输出基础即区域的所有的输出产业和 服务,将启动一个乘数,其乘数等于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之比。因此,城市尽 可能地在外围地区寻找最大需求市场,从而使农村同化到城市的发展之中。 二元结构理论。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5 0 年代中期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 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部门可以分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 部门,由于人口增长,农业生产率提高及土地的有限性,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 余劳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而在工业部门,工业化与技术进步使之具有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劳动生产率边际差异将导致人口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进 入工业。他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对工业发展的刺激作用,认为工业部 门对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吸收,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刘易斯将二元经济 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步缩小的过程。当然,刘 易斯模型也存在许多缺陷,一些发展经济学者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论文在 2 1 中对该理论进行了迸一步的阐述。 1 2 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理论界也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一些 专题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城市化研究。城市化研究的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城市化 道路的选择;发展小城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理论界已经 形成共识,但就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一般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有三方 面的原因:一是资金密集的重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影响;二是城乡“隔绝”的政 策制约;三是单一的国家投资建城的建设方式限制了城市的更快发展。温铁军认 为:这些观点都对,但仍然不足以解释中国的特殊性问题。农村城市化发展缓慢 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最初的工业化启动资本主要投入重工业,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 业必然产生“资本排斥劳动”的内在机制,因此,中国在改革之前的中央政府主 导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投资不断向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倾斜,工业资本吸收 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减弱( 温铁军,2 0 0 0 ) 。雨对于城市化道路的研究,则有不同 的观点,从大到小依次为:一是“大都市圈战略”,源于对日本和拉美国家城市 化经验的借鉴;二是“大城市道路”,有关模型分析证明,人口规模在1 0 0 万一 4 0 0 万之间的城市,其成本收益最合理;三是“优先发展人口低于3 0 万的中小 城市”,因为人口少于3 0 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四是“优先发展 县级城镇”,因为这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地 区发展;五是“小城镇,大战略”,2 0 年的改革开放之中县以下建制镇受旧体制 约束最少,发展最快,应该加强规范引导,而不能抑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主要 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则;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在理论界已经形成共 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提出了很多:城市化;发展民营中小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大多数的意见认为,城市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要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作了大量 的研究。在目前中国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起到很重要的 作用,这是外生型城市化的主要动因。内生的城市化是通过市场自身达到均衡和 最优城市规模。只有这种城市化才能产生有效聚集效应。与“诱致型”的“拉” 动的内生城市化不同,外生型城市化对市场的作用考虑不周,会导致资源配置的 低效,而且政府政策在城市化过程中是非独立因素,并且可能形成城市化政策陷 阱,导致城市化效率低下和政府在城市化职能中的异化。因此需要在剩余劳动力 转移、城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之间寻找有利于当地 情况的平衡战略( 西宝,2 0 0 2 ) 。而为了在我国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迅速转移,最重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他们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吴敬 琏认为:中小企业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如下的优势:大多数中小企业尤 其是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很大;就业门 槛较低,对低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就业限制比较少;技术起点较低,投资需 要较少,易于创办。放手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 条件( 吴敬琏,2 0 0 1 ) 。立足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的现实,有人认为,乡镇企业 的发展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延长 农业产业链,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重新制定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 并切实地将乡镇企业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不仅是国民经济良性化发展的 需要,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需要( 袁铖,2 0 0 3 ) 。 制度创新研究。这一方面研究较多的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土地制度的创 新。理论界一致认为,我国从1 9 5 8 年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 由流动,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意见。至于现行农 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蔡继明认为,无论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是城市化进程缓 慢,无论是农民的土地权益被侵犯,还是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无一不是和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联系在一起的( 蔡继明,2 0 0 4 ) 。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 度的变革人们众说纷纭,提出了诸多方案,归纳起来:是国家所有,农民永佃。 二是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农民私有。土地产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 生不增、死不减,农户间可以有偿转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和土地市场 建设( 林毅夫,2 0 0 1 ) 。三是以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四是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私有制,比如:限制土地买卖以防止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或兼并; 归还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必须建立农民地权益保护机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 体制等。 1 2 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空间理论和发展理论从空间布局、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及过程等方面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强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认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是通过资源 要素自上而下的流动来发生,强调了城市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主张以城市为 中心,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尽管如此,这些理论成 果对于我们在目前研究城乡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根据极化理论,不发 达国家和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极”对周围地区的扩散效应,因此,国家应鼓励和 推动城市发达地区将先进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向农村,实行梯度转移,发挥 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极的作用。二元经济理论强调工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 位,强调通过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农业的发展,模型中的一些假设条件也与中国的 现实不符,但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 劳动力而实现,这种结构分析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政策上都具有重大的指导 意义。 我国理论界对城乡经济发展的研究,经过长期的争论,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 识,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城市化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 个共识与分歧:一是在城市化滞后的认识上,理论界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城市化 为什么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上有分歧。二是在要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认识上已经形 成共识,但在发展什么类型的城市上有分歧。具体说,就是在应该重点发展大城 市、中小城市( 包括县级城镇) ,还是农村小城镇的选择上有分歧。三是对城市 化进程中必须加强体制改革已经形成共识,但怎样改革、以什么为重点等问题上 仍然有分歧。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理论界已形 成一致意见,但在转移的途径和方式选择上,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论文认为,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虽然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大多着眼于短期研究, 从长远的角度研究的少。农业的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 土地制度的改革,理论界争议很多,这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 3 论文研究的思路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两个劳动生产率和要素收入水平不等的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 结构同时存在是普遍的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一体化的经济结构转变。 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阶段转换时,区域空间结构就会 发生相应的调整,即逐步实现较为平衡的区域发展。地区间的不平衡,就业、收 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的差异等,都逐渐趋于消失。各地区的资源得到更充分 合理的利用,空间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有机的整体,辐互作用、相互依 赖。相应地,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形成了区域等级体系。整个 空间结构系统重新恢复到“平衡”之中,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得到发展,集聚 经济在区位决策中的作用下降,平衡布局、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得愈加受 到重视。中国的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的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元结 构的强度却有所增强。论文在分析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依据 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 展的基本思路。 1 4 论文研究的方法 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遵循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 学的理论为指导,尽可能的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主要采 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 4 1 比较研究的方法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问题和矛盾,在论文中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农业 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主要部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经济已经表现 出不协调的特征,为了能清楚地论证这种表现,论文分别从城乡相对国民收入 差距、城镇化与工业化、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城乡市场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 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等六个方面,运用数据和统计图对城市工业和 农业两个部门作了对比说明,发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基本矛盾,城乡 经济发展的差距程度,为寻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4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 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主 要运用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 情来分析中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论文回顾了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并 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评述,运用二元经济理论分析认为:中国在工业化的过 程中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具有刘易斯模型中所描述的二元结构的特征:社会 经济部门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所构成,传统的农业部门存 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 产力为零。刘易斯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 部门逐步缩小的过程,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像刘一费一拉尼斯模型所描 述的那样,通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使经济不断发展,并完 全实现商品化。论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制、教育、国家经济战略 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中国经济要 从二元走向一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加快农业的发展,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进行制度创新,激发农业发展的内在 动力。 1 4 3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经济政策的效应往往需要一定的 事实支撑。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论文对于城乡经 济发展特征的分析、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二元结构强度的变化,运用 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计算分析。结合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实证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 5 论文的结构 如图1 1 所示,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 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适用性及局限性分析;第三部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城乡 第一部分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 、l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我国城乡经济发 的理论依据:二元经济现状分析:特征分析、展不平衡的原因 结构理论、适用性及局面临的主要问题 限性 1 u 第王部分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改造传统农且e 、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资源、制度创新 、j 第六部分 结论 图1 - l 论文结构图 8 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特征分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第五部分: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改 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基础地位的转变、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 配置资源、进行制度创新;第六部分:结论。 2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城市工业和农村并不是孤立的两部门,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 论文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2 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 1 1 刘易斯模型 1 9 5 4 年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在该文 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该模型假定欠发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 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 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城市 工业部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传统部 门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在这种条件下,工业部门只需要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 收人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应,即劳动供给总是大于劳动需求的。 刘易斯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步缩 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部门迅速的资本积 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不断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和经济剩余来实现的,用图2 - 1 表 示。 在图2 - 1 中,横轴表示工业部门的劳动数量。纵轴表示边际生产率和工资的 数量。m p 曲线表示边际劳动生产率。维持生计工资为o s ,它是固定的。工业 部门的工资为o w 。为了诱导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必须保证o w o s 。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直到它向劳动力支付的 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 m p l ) 的那一点为止。因此,p o 为初始均衡点。 在这一点,工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数量为o l o ,总产出水平为o l o p o m o 。o w p o l o 为工人的工资,w m o p o 为资本家的利润。假设资本家将他们的全部利润都用于 投资,那么m p l 将移动到下一阶段的m l p l 。在这个阶段,工业部门的就业水平 为o l l ,利润的规模上升为w m l p l 。也就是说,如果资本家不断地将利润用于 再投资,那么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一直要继续到 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在图2 1 中,剩余劳动力消失的那点是p 3 ,劳动就业的数量为o l 3 ,过了这 一点,劳动变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工资水平开始上升,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 再具有完全的弹性。这意味着,工业部门为了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与传统 部门展开竞争。此时刘易斯剩余劳动力模型就不再具有解释力了。 田lw 图2 - 1 刘易斯模型 2 ,1 ,2 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 2 0 世纪6 0 年代初期,费景翰和拉尼斯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论著,主要毗亚 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为基础,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 方法来描述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变过程,从而形成了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这个模 型试图证明,通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可以使经济不断发展, 并完全实现商品化。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与刘易斯模型所不同的是,它揭示了二 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 费景翰拉尼斯模型首先假设:由于制度性原因,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 固定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很小或者 接近于零,因此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无穷大。在这个模型中,他们 认为刘易斯模型中忽视了农业对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成长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 指出,提高农业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为劳动力从 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本身要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在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中,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 假设劳动供给弹性无限大,在图2 2 ( a ) 中,就是指劳动供给曲线s s l 中接近于 水平部分的s p l 段。在这个阶段,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差别是很 小的,所不同的是在刘易斯模型中包含了技术进步中性的假设,即资本劳动的比 率不变,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随着资本不断积累而向右逐步平移。相反,在 费景翰一拉尼斯模型中,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稀缺,应该采取劳动密集 型技术,从而边际产品曲线在横轴上比在纵轴上移动得快一些。由于在这个阶段 存在剩余劳动力f 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 ,因此农业产出水平不会因为劳动 力的减少而下降,从而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受到阻碍。 在图2 - 2 ( a ) 中,纵轴表示实际工资和边际产品,经济中实行固定不变的制 度工资( c i w ) 。在图2 1 2 ( b ) 中,纵轴代表的是总产品,因此生产函数切线的斜率 代表边际产品。由于生产函数切线的斜率在a d 段上是平直的,因而表明边际产 品为零。在图2 - 2 f c ) 中,o w 表示固定的制度工资因此,w v q 表示平均产品。 很显然,边际产品曲线m p p l 上的o c 段也代表了边际产品为零。由于资本家将 利润用于再投资,于是带来了经济的增长( 劳动需求曲线或边际产品曲线扩展到 d l f l )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o c = a d 。当剩余劳动用尽时,这种转移就完成了, 图2 - 2 ( b ) 和图2 2 ( c ) 中的边际产品开始上升,此时,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 图 2 2 中的d p 和c h ) 。 在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大于零,但小于工资水平,医此经济中 存在隐蔽性失业。在这个阶段,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出水平将会下降。此 时,很可能发生粮食的短缺,并引起粮食价格的上涨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 因此,超过图2 - 2 ( a ) e e 的p 。点,当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上升时,无限弹性的供给 曲线状况结束。这一阶段劳动力转移得越快,粮食价格越高,贸易条件越发对工 业部门不利,工业劳动力供给曲线也就越发陡峭。 以上情况持续到m p = c i w 的那一点,整个经济就完全商品化了。图2 1 2 ( b ) 中的r 点和图2 - 2 ( c ) 中的e 点都代表了商品化点。因此,在图2 1 2 ( b ) e p 的d p 部 分和图2 - 2 ( c ) 中的c h 部分标志着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的完成。过了商品化点, 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此时,由于农业生产也资本化了,工业部门要想通过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来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农业部门展开竞 争。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于或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 产率水平,结果,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将加速增长。费景翰和拉尼斯所担心的是, 在达到商品化点之前,工业部门贸易条件的恶化使工业利润减少,从而抑制工业 部门的扩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果使经济无法进入第三阶段。对此,他 们给出的答案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 加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从而使经济顺利进入第三阶段。 总的看来,在费景翰拉尼斯的模型中,剩余劳动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 速度依赖于:( 1 ) 人口增长率;( 2 )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3 ) t 业部门资本量的增 长情况。与刘易斯模型相比,费景翰和拉尼斯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 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是非常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