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大气运动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大气运动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大气运动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大气运动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复习重点:,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相变形成云雨雪雾霜;对地面保温,干洁空气,O3,N2,O2,CO2,1.组成成分及作用,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球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CO2含量增加,so2含量增加,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毁林,大量制冷剂的使用使氟氯烃的含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多,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逆温现象,1、概念: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1)辐射逆温,是地面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地面大气迅速冷却,上层大气降温较慢,形成逆温。一天中逆温层在黎明时最厚。逆温层冬厚夏薄。易出现于中高纬地区,是最常见的逆温类型。(2)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3)锋面逆温,是暖空气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的锋面,如果锋面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4)地形逆温,是局部地形条件引起的。在山谷盆地中,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山坡流动,聚集在山谷底部,由此形成下部是冷气层、上部是暖气层。,2、分类:,3、危害:,使雾、空气污染物等不容易扩散,危害人类健康、交通安全,4、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D,F,A,B,E,C,1烟囱排出的烟流的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风速较小、地面平坦的地区,可以通过观察烟尘的扩散方式确定大气的稳定程度,观察下面一种烟尘的扩散方式,与之对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C,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题。,2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人为活动3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A山峰B盆地C湖泊D城市,A,A,为什么地球上能有适宜人类居住的温度呢?,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复习重点:,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一、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吸收,具有选择性,1、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与云层的厚度密切相关,3、散射,具有选择性,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解释现象,晴朗的白天呈蔚蓝色,汽车的尾灯是红灯,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臭氧吸收紫外线,二、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1、太阳高度角,2、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地形的起伏,3、天气状况云量,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增温,2、大气增温,3、大气的保温,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过程:,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探究: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可达到300C?,结论:,月球大气非常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月球表面增温快,夜晚,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月球表面降温快,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什么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农民会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幕?,解释现象:,结论: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在晚秋和寒冬的夜晚地面温度很低,容易出现霜冻.,结论:人造烟雾能增加大气逆辐射,加强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总结:,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提问: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4,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一、概念: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二、原理:,1、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A,A,思考:同一地区,垂直方向上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结论: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B,等压面,600,800,1000/hpa,思考:1.地表受热均匀,等压线如何变化,创设情景:,等压面平行,假设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会怎样运动?,A,B,C,气流运动:,上升,下沉,低压,高压,等压线:,高凸低凹,E,F,比较A、C、E、F四点气温?,ACFE,结论:同一水平面气压越低,气温越高。,2.总结规律:,判定特定季节的海洋(陆地),上下相反,等压面的应用:,气压分布规律:,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气温高、气压低,凸高凹低,判定近地面气温,气压比较,温压相反,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2、山谷风,3、城郊环流,4、绿洲和荒漠间的环流,活动探究:海陆风的形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海风,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市区,郊区,郊区,活动探究:城市风的形成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城郊环流外围,测试2,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地;,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C,B,(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高),(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3、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气压梯度力,风向,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斜穿等压线(低空风),既改变风向,又改变大小,方向与风向相反,能量源泉,根本原因,产生,直接原因,原动力,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处气压比处高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B,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D,读图“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回答22-23题。,22、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23、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B法国马赛的海滨浴场游客很少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D巴西首都四周的草原一片葱绿,c,c,第3节: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意义: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促使全球水热平衡;是形成天气的基础。,一、概念与意义,二、全球性大气环流:,1、假设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2、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冷却,南极赤道北极,低气压带,单圈环流:,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东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三圈环流:,七带六风:,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副极地低压带(2),极地高压带:(2),极地东风带:(2),中纬西风带:(2),信风带(2),赤道低压带:,赤道多雨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少雨带,马纬度:16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组织船队运往美洲,但沿30N附近大西洋航行时,常遇到无风带,把死掉的马仍到大西洋,30N附近称为马纬度,副极地低压带:,温带多雨带,极地高压带:,极地少雨带,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2326N,2326S,6634S,6634N,0,2、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三、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七月,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一月,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五、季风环流:,典型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亚洲季风,风向、风的性质、风的成因,三.亚洲季风,总结,冬:寒冷干燥,风力强劲,夏:温暖湿润,多降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南风,第4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某一地区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表现为地球的热量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少。一地所处的热量带,决定了它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和所处的热量带,从而影响该地的气候。,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地区间、海陆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空气运动的特点不同,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也不同。,如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的差异,影响因素:,3、下垫面性质:,(1)海陆差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海洋性气候小如中国和日本,(2)地形:,迎风坡、北风坡的温度、水分的差异。,(3)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因素:,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如co2、o3,影响全球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修水库等,影响因素:,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ABCD,D,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一、分布(具体地方、纬度分布),二、成因(气压带、风带或气团、非地带性因素),三、特征(气温、降水),四、判别(具体地方、气温和降水指标),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0,10,25,35,50,70,90,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1,2,10,3,4,5,6,7,8,9,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23.5,66.5,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它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气候的制约。,气候类型不相对应的特殊自然带及成因,印度半岛绝大部分及中南半岛中部的热带草原带。,地形的阻挡,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周边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而是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对应的自然带较特殊,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降水较少,但由于此处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也被称为“美洲大陆地中海”,其广阔的水域面积为该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汽,使其降水比其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更多。所以其自然带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美洲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大陆东部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其自然带不是温带草原带,而是温带荒漠带,主要是因为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在其西侧是安第斯山脉,由于地形阻挡,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加上高原地形,使其更加干旱,所以自然带形成了温带荒漠带。,除此之外,还有几处自然带也是值得注意一下: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的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天山和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以及沿尼罗河河谷形成的“绿色走廊”;白令海峡东西两侧的苔原带;沙特阿拉伯半岛西海岸带热带草原带等。,比较英国和日本的气候和工业。,(1)比较两国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风带,季风区,海洋性特征显著(或冬暖夏凉,降水丰富),读图1,回答810题。(2007年文科综合),8.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B.QC.RD.S9.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B.QC.RD.S10.在图2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B.C.D.,图2,C,B,A,C,A,D,D,30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特点:终年温和,(2分)年温差很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10年海南卷地理),读图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0-21题,20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A同为盆地BA为山地、B为盆地DA为盆地、B为山地21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C同为山地,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C,D,下图中甲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第17-18题。,17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18如该城市要建设一火电厂,则最佳区位应在城市的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北地区,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A东北地区,第5节常见的天气锋面系统,一、锋与天气,1气团: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特质也很想似的大团空气,分类:冷气团、暖气团,冷、暖气团的比较,低,高,小,大,大,小,2、锋:冷暖两大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界线叫锋线,锋面、锋线统称为锋,锋面天气: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天气,(1)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暖气,冷气,(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注意,3、锋面的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冷气团,暖气团,冷锋,暖气团,冷气团,暖气团,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1、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气压低。,2、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3、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主要在锋后,我国大多数的降水,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节大风、沙暴、寒潮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实例:,暖气团,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1、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2、过境时:,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3、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位置:锋前,一场春雨一场暖,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频繁,天气现状:,3、准静止锋:冷暖空气势力相当,锋面来回摆动的锋,也可能受到地形的阻挡。,雨区位置:锋面附近,天气特征: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云贵高原冬季的降水,天山北坡、北疆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依纲梳理夯基础,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依纲梳理夯基础,暖气团,云、雨、雪、强风,升高,气温和,湿度,冬春,下降,上,升,冷,气团,阴雨连绵,梅雨,阴雨冷湿,依纲梳理夯基础,(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对比:冷锋、暖锋的识别方法,箭头大致相对,箭头大致同向,坡度较陡,坡度较缓,雨区较窄,在锋后,雨区较宽,在锋前,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A附近B附近C附近D附近,C,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6);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17),(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材料三:表1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一、气旋、反气旋,二、锋面气旋的判读,上升,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晴朗,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高频考点巧突破,热点探究显身手,我国典型天气现象,热点探究显身手,二、锋面气旋的判读,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此种天气系统在北半球比较常见,1、判断锋面位置,出现在低压槽中,低压延伸出的狭长的区域,2、判断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水平气流的方向相同,北半球逆时针移动,南半球顺时移动,3、判断锋面类型,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的水平气流方向,判断水平气流的性质,气流来自高纬-冷空气,冷锋,气流来自低纬-暖空气,暖锋,典例剖析求解法,【规律方法总结】台风和飓风的区别,等压面的判读与运用,1、气压的规律:,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2、应用,(1)判断气压场,高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低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压脊: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低压槽: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2)判断风向,方法: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偏转角度在30-45左右,.,风向,北半球,风向,判断该地是南半球?北半球?,答案: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结论:给定一个等压线及风向要判断南、北半球时,应先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看风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偏转,(3)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高压中心,高压脊,晴朗天气,低压中心,低压槽,阴雨天气,(4)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E,F,EF,不同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不同,等压线差值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a,b,1000,1002,1004,1000,1008,1004,1000,1002,1004,1000,1002,1004,1:1000,1:10000,今年4月中旬,受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本该是春暧花开的我国北方地区却出现“倒春寒”,暴雪降温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反映这次强冷空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B,(10年上海卷文综),见证高考,图3,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9题。,9由08时到20时,图中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C,(10年北京卷文综第7题),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1213题。,B.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13.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