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川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廖l 翠日期:丝妒p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鲤曰期:之型 导师签名:励趁日 期:w 甥。j 、f 。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白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朱自清( 1 8 9 8 1 9 4 8 ) 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家。八十多年米 对朱自清的研究土要集中在朱自清文学创作成就及语文教育思想上,宜接对朱白清的文艺思 想进行研究者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未能抓住朱自清文艺思想的主导特色与核心内容,更 没有深入探讨朱白清文艺思想与p q 方文论的关系。这与朱自清一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实际 成就是不相称的。 本论文从朱自清对西方文论的借鉴来考察朱自清的文艺思想。认为朱自清立足现实,在 借鉴西方、阐释传统中形成了化俗从猕的文学观。 第一章,从主体欲求方面探寻朱自清借鉴西方的目的。朱自清出于发展新文学、阐释传 统文学的目的,在当时潮流的推动下主动接受西方文论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朱自清对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借鉴,对应的时间是从1 9 1 6 年到1 9 2 2 年。在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动选择与接受的总体语境中,有着平民教育实践经验 的朱自清形成了与托尔斯泰的“大多数人的艺术”观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民众文学观。 第三章探讨朱自清对沃尔特佩特等人的唯美主义的接受,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与其极其 相似,对应的时间是从1 9 2 2 年到1 9 2 8 年。但对于当时追求进步而且也相信进步理念的知识 分子来说,不会从根本上接受唯美一一颓废主义。即使有所借鉴,这种借鉴也不会背离反封 建的人文理想和反传统的浪漫情怀。所以,佩特的唯美主义必然走向颓废,而朱自清的刹那 主义则走向务实,是在颓废之后的自我拯救。朱自清的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女性化是他的唯美 倾向的表现。 第四章探讨朱白清对瑞恰慈和燕h 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接受,对应的时间是从1 9 2 9 年到 1 9 4 8 年。国内局势的变化便朱白清选择一条躲进书斋做学问的人生道路,与瑞恰慈和燕h 荪 其事的经历,使朱自清有机会接触他们的学术著作。朱自清淡化了他们学说中的心理学特色, 吸收了语义分析的精华,认识到诗的语言的情感性、待的多义性,主张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 品进行细读分析并进行了实践。朱自清还创造性地将语义分析方法运用于对占典批评意念的 考辨。 第五章是对朱自清所形成的化俗从雅的文学观的分析。详细分析朱自清在人道主义、唯 美主义、语义分析学说影响下是如何从对“俗”的认同,到新“雅”的建立再到解“雅”的 尝试的全过程。朱自清这种文学观是在对西方文艺思想的借鉴和反复运用中形成的,我们可 以说它是一种实验的涛学。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细读和实证分析。文本细读是指对朱自清创作和批评文本 包括他的日记、书信,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细读。通过细读,论文作者试图找出来自清接 受借鉴婀方的主要材料与主导思考。实证分析是基于本课题是一种影响研究,敌对于朱自清 接受砥方哪些主要思想的影响、如何借鉴这些思想来阐释传统从而推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都 要能够找出历史文本,从而还原接受影响的历史面目。 关键词:朱白清、化俗从雅、人道主义、唯美主义、语义分析学说 作者:李先国 导师:刘锋杰 些! ! 丛壁兰兰堡堕堡皇二二查鱼堕兰堕查壅苎璺塑差墨翌窒蔓塞塑兰 t r a n s m i t t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p o p u l a rt a s t e st o r e f i n e do n e s 一z h uz i q i n g sv i e w s b a s e do nw e s t e r nt h e o r i e s a b s t r a c t z l r uz i q i n g ( 1 8 9 8 一1 9 4 8 ) ,w a saw e l l k n o w nm o d e mp o e ta n de s s a y i s ta sw e l la sa no u t s t a n d i n g s c h o l a ra n dc h i n e s ee d u c a t o r b a s e do nc o l l e c t e da n da r r a n g e dr e s e a r c hm a t e r i a l ,w ek n o w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nz h ua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m o r eo nh i sw o r k s ,s t y l ea n dc h i n e s et e a c h i n gi d e a st h a no nh i st h e o r i e so na r t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e v e ni ft h e r ea r es o m ea r t i c l e s d i s c u s s i n gt h el a t t e r , t h e ys t i l l f a i lt ot o u c ht h ec r i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a n dc o r eo fh i st h e o r i e s ,n o tt om e n t i o nd i s c u s s i n gt h ec o n n e c t i o nb e t w e e nz h u st h e o r i e s a n dw e s t e r nc r i t i c i s m ,w h i c hd on o tg e ti nl i n ew i t ht h e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a n da c h i e v e m e n t sh em a d e a l lh i s l i f e t h i st h e s i sd e a l sw i t hz h u st h e o r i e so na r ta n d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t h em a g i eo fi t sc o n n e c t i o nw i t h w e s t e r nc r i t i c i s mt h ea r t i c l ea r g u e st h a t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a b s o r p t i o nw e s t e r nt h e o r i e st oe x p l a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 ,z h uz i q i n gw h ob a s e dh i st h e o r i e so nc h i n a sr e a l i t yh a sd e v e l o p e dh i ss p e c i f i c i d e a so na r t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s u c c e e d e di nt r a n s m i t t i n gf r o mp o p u l a rt a s t e st or e f i n e do n e s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 c h a p t e ro n e ) f r o mt h ed e m a n d so f i , e x p l o r e sw h a tz h u sa b s o r p t i o no fw e s t e r nc r i t i c i s md o e sf o ri na na t t e m p t 幻d e v e l o pn e w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e l a b o r a t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 ,h ea c t i v e l ya c c e p t e dt h ei n f l u e n c ef r o mw e s t e r nc r i t i c i s m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 c h a p t e r2t oc h a p t e r4 ) ,f r o mt h ea n g l eo fh i s t o r y ,d i s c u s s e sz h u ss e l e c t i v e a c c e p t a n c eo f v a r i o u st h e o r i e so na r ta n dl i t e r a t u r et h r o u 【g ht h et h r e ep e r i o d s c h a p t e r2a n a l y z e sh i s c o n s u l t i n g t o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 t h e o r i e s b yl e o t o l s t o y i n t h ep e r i o d f r o m1 9 1 6 t o1 9 2 2 b a s e do nh i s a c t i v ea b s o r p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o ft o l s t o y st h e o r y ,z h u ,w i t hr i c ht e a c h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 st ot h e p o p u l a r , h a sf o r m e dh i so w ni d e a so nl i t e r a t u r e ,“l i t e r a t u r ef o rt h ep o p l a r ss a k e ”,w h i c hh a s s i m i l a r i t ya sw e l la sd i f f e r e n c ew h e nc o m p a r e dt ot o l s t o y sl k e r a t u r ef o rm o s tp e o p l e ss a k e ” c h a p t e r3e x p l o r e sz h u sr e f e r e n c et oa e s t h e t i c i s mb yw a l t e rp a t e r i nt h ep e r i o df r o m19 2 2t o 19 2 8 h i st h e o r y “m o m e n t i s m h a sm u c hi nc o m m o nw i t hp a t e r si d e a sb u tt ot h o s ep r o g r e s s i v e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w h ob e l i e v ei np r o g r e s sc o n c e p t i o n ,t h e yw o u l dn o ta c c e p ta e s t h e t i c i s m 一d e c a d e n c i s m f r o mt h e i rh e a r te v e ni fs u c hr e f e r e n c ea c t i v i t i e s ,t h e yw o u l dn o td e v i a t ef r o ma n t i - f e u d a l i s m h u m a n ei d e a sa n da n t i t r a d i t i o nr o m a n t i c i s mt h e r e f o r e ,u n d o u b t e d l yp a t e r sa e s t h e t i c i s ml e a d st o d e c a d e n c ew h i l ez h u sm o m e n t i s mt o p r a g m a t i s m 一s e l f - r e s c u e a f t e rd e c a d e n c e t h ea r t i n c l i n a t i o no f h i sl i f ea n df e m i n i n ei n c l i n a t i o no f h i sa r ts y m b o lh i sa e s t h e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来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英文褪耍 c h a p t e r4d i s c u s s e sz h u sa c c e p t a n c eo f t h et h e o r yo f 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b yi a r i c h a r d sa n d w i l l i a me m p s o ni nt h ep e r i o df r o m1 9 2 9t o1 9 4 8 t h ep r o f o u n dc h a n g e so fc i v i ls i t u a t i o nm a d ez h u r e t r e a ti n t oh i ss t u d y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h ew o r k e dw i t ht h ec o u p l e1 a r i c h a r d sa n dw i l l i a me m p s o n m a d eh i me a s ya n di n t e r e s t e dt og e tt ok n o wt h e i rw o r k s ,w h i c ha r o u s ear e a d yr e s p o n df r o mh i s h e a r t h ef a d e dt h e i r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a r t ,a b s o r b e dt h ee s s e n c eo f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 ,r e c o g n i z e dt h e p a s s i o na n dp o l y s e m a n t i co fp o e m s l a n g u a g e ,a d v o c a t e da n dp r a c t i c e di n t e n s i v er e a d i n ga m o n g p o e m sa n do t h e r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i na d d i t i o n ,h em a d eac r e a t i v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a p p r o a c h e so n 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t oc l a s s i cc r i t i c i s m t h et h i r dp a r t ( c h a p t e r5 ) a n a l y z e sz h u si d e a so n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m i t t i n gf r o mp o p u l a rt a s t e st o r e f i n e do n e s ”,w h i c hi st h ep r o d u c t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w e s t e r ni d e a sw eh a v ed i s c u s s e d i te x p l o r e s 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w h o l ep r o c e s sh o wh ew a si n f l u e n c e db y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 ,a e s t h e t i c i s m ,a n dt h e t h e o r yo f 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a n dt r a n s f e r r e df r o ma c c e p t a n c eo f p o p u l a r i 可”,c r e a t i o no f e l e g a n c e ”, t ot h em e r g e ro ft h et w o z h u si d e a sc o m ef r o mh i sc o n s u l t i n gt ot h ew e s t e f ni d e a sa n dr e p e a t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s ot h a tw em a yr e g a r di ta s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p o e t i c s t h em a i n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h e r ei sc l o s er e a d i n gt ot e x t sa n di n d e p t h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c o n c r e t e e v i d e n c e t h ef o r m e rc o v e r sz h u sw o r k sa n dc r i t i c i s mo nh i mi n c l u d i n gh i sd i a r i e s ,l e t t e r sa n d r e l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c l o s er e a d i n gt ot h et e x t si si n t e n d e dt of i n do u tt h em a i nm a t e r i a la n d c r i t i c a li d e a so nh i sa b s o r p t i o nf r o mt h ew e s t t h el a t t e ri su s e dt of i n de v i d e n c ef r o mo r i g i n a lt e x t s t oe x p l a i nw h a tt h e o r i e si n f l u e n c ez b ua n do nt h e s e ,h o wh ee l a b o r a t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i m p r o v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n e wl i t e r a t u r es i n c em a y4 “m o v e m e n ts oa 5t od i s c l o s eh i s t o r i c a l f a c t s k e yw o r d s :z h uz i q i n g ;t r a n s m i t t i n gf r o mp o p u l a rt a s t e st or e f i n e do n e s ;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 a e s t h e t i c i s m ;t h et h e o r yo f 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 w r i t t e nb yl ix i a n - g u o s u p e r v i s e db yl i uf e n g j i e 化俗从雅文学舰的建立一一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引言 第一节朱自清研究概述 朱自清( 1 8 9 8 1 9 4 8 )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北大哲学系毕业后,曾先后在杭州、扬州、吴淞、 育与研究,1 9 2 5 年进入清华学校工作直至逝世。 散文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家。1 9 2 0 年从 台州、温州、宁波、上虞等地从事中学教 在诗歌创作上,朱自清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是从1 9 2 3 年3 月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四卷 第三号的毁灭开始的,此作奠定了他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此前他已创作了许多新诗, 并与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一起创办了“五四”以来第一家专门登载新诗和新诗评论的刊 物诗月刊。在散文方面,他于1 9 2 4 年1 月发表在东方杂志的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传颂一时,被世人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 ,1 9 2 5 的背 影、1 9 2 7 年的荷塘月色更使朱自清现代散文大家的地位得以确定。朱自清的旧体诗词也 是成绩蜚然,主要是进入清华大学以后创作的,后期的朱自清主要创作的是杂文,游记和旧 体诗词。 朱自清的文学研究是从对新文学的研究开始的。在1 9 2 1 年底到1 9 2 2 年初的民众文学讨 论中,朱自清是主要的参与者,并先后发表了民众文学谈、民众文学的讨论等文章系 统地表达了关于民众文学的观点。进入清华前,他还发表了文艺的真实性( 1 9 2 3 ) 、文艺 之力( 1 9 2 4 ) 、文学的美( 1 9 2 5 ) 、文学的个界说( 1 9 2 5 ) 等文章。二、三十年代他还 写了大量的序跋书评。从1 9 2 9 年至1 9 3 3 年,他开设了“中国歌谣”、“中国新文学研究”等 课程。1 9 2 9 年,他发表了关于“革命文学”的文献、中国近世歌谣叙录。此后的新文学 研究仍然没有停止。除散见于报刊杂志的关于新文学的短论外,1 9 3 5 年选编中国新文学大 系诗集,所撰写诗集导言和选诗杂记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选诗思想。抗战胜利 后,朱自清出版了新诗杂话。 我们现在见到的朱自清的比较早的古典文学研究文章是1 9 3 1 年赴欧途中致顾颉刚信,发 表于1 9 3 1 年古史辨( 三) ,题为关于兴诗的意见。其次要算1 9 3 3 年4 月写的与黄晦 闻先生论清商曲书,1 9 3 3 年1 1 月写的中国文评流别述略。此后古典文学研究的著述大 大增多。古诗十九首释( 1 9 4 1 1 9 4 2 )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5 5 ( 1 9 4 3 ) 、经典常谈( 1 9 4 6 ) 等有极大的影响。 1 9 4 8 年朱自清结集出版了语文零拾、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他生前编定的语 文影及其他于1 9 8 5 年1 0 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从1 9 8 8 年到1 9 9 7 年,江苏教育出 版社约请朱自清的儿子朱乔森( 2 0 0 2 年4 月5 日去世) 编辑出齐了朱自清全集1 2 卷。 纵观八十多年来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的接受与研究,依据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朱自清生前对他的作品的介绍与评论。这时的研究主要是紧随朱自清的作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一一朱自清与西方文岂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品的发表而产生的评介研究文章,主要针对朱自清的诗歌散文作品而作的评论,从这些评论 中我们零星地看到评论者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的探讨,对后来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第二阶段:从1 9 4 8 年朱自清逝世到1 9 5 1 年,这是朱自清研究的一个小高潮,又是全面 研究朱自清的新起点。朱自清逝世后,许多人撰写纪念文字,涉及到朱自清思想艺术的方方 面面,但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的直接研究还是不多。从张守常编著的最完整的人格朱 白清先生哀念集里来看,涉及朱自清文艺思想的主要文章中有:叶圣陶的谈佩弦的一首 诗、李广田的最完整的人格、杨振声的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王瑶的悼朱佩弦师、 朱自清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邂逅斋说诗缀忆,徐中玉的重读( 新诗杂话) 悼念 佩弦先生、牧野的朱白清先生谈诗片段、林庚的朱自清先生的诗等。 第三阶段:从1 9 5 1 年到文革结束,这是朱自清研究的低潮期。1 9 5 1 年,随着人民教育 刊发中学教师黄庆生的一封信,人民教育杂志社组织的对背影的讨论使朱自清研究走 入低谷;六十年代因吴晗的一篇文章而使人们重新拾起研究的兴趣,但受当时的意识形态的 影响,对朱自清的研究既不深入,又不完全符合朱自清的人生真实状况。文革十年,朱自清 研究陷入瘫痪。 第四阶段:从1 9 7 8 年到1 9 8 8 年,这是朱自清研究的恢复期。1 9 7 8 年以后,在文艺界拨 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下,朱自清研究迅速复苏并迎来了它的活跃期。其显著特征是全面整理的 资料成套出现,综合性的论著也相继问世。 第五阶段:从1 9 8 9 年到目前,这是朱自清研究从全面向纵深开拓的转换期。1 9 8 9 年在朱 自清研究史上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一是姜建连续发表了建国前朱自清研究述评和建 国以来朱白清研究述评o 。这既是对此前朱自清研究的系统总结,又是对朱自清研究向纵深 发展的呼唤。二是这一年出现了两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文章t 徐葆耕的原父意识的补偿与升华o 和范培松的论朱自清散文中的性压抑。这标志着 朱自清研究向新的领域的开掘与向新的高度的攀升的开始。 回顾五个阶段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朱自清研究,研究者们主要是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不俗 的成就: 其一,关于朱自清生平与思想、创作与批评及学术研究的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基本完 成。 这项工作大致可以从朱自清逝世后人们开始撰写回忆有关朱自清事迹的文章算起。1 9 5 3 年朱自清文集四卷由开明书店出版,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一生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精 要,为以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文集前附有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 它对谱主一生的生活、思想、教学、文学创作和评论、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活动,作了详细的 记载。年谱记述全面,考稽严密,不仅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而且它 本身便是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 o 徐州师院学报1 9 8 9 年第1 期第4 9 5 5 页 o 文学评论1 9 8 9 年第2 期第8 9 9 6 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9 年第4 期 。l 海师范大学学报1 9 8 9 年第1 期第3 5 - - 3 9 页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一一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1 9 7 8 年1 0 月,为纪念朱自清先生诞生八十、逝世三十周年,南京师院中文系资料室编写 了文教资料简报总第8 2 期,内收文章资料十篇。1 9 8 1 年,陈孝全、陈锡岳的朱自清先 生生平事略和朱自清著译系年目录o ,对朱白清一生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按系年方式 作了细致的记述,在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基础上前进了一步。朱金顺的朱自清研 究资料也于1 9 8 1 年8 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搜罗整理了朱自清研究史上的重要论 文和资料,以及朱自清对自己思想创作的有关论述,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便利条 件。1 9 8 8 年,为纪念朱自清诞生九十周年、逝世四十周年,扬州师院中文系编写了朱自清 研究论文集,张守常将朱自清逝世后的8 月1 2 日到9 月2 2 日发表在中建、文讯、文 学杂志等刊物上的纪念文章5 8 篇收集在一起,编著了最完整的人格一一朱自清先生哀念 集。郭良夫1 9 8 7 年编的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在2 0 0 3 年重新出版。台湾 1 9 8 5 年也出版了朱传誉主编的朱自清传记赍料。王晓明选编的文学研究会评论资料选 ( 上) 虽然不是专为朱自清而编,但所选的周志伊等五人评论文章是一般资料少见的。 陈孝全的朱自清传( 1 9 9 i ) 是朱自清生平传记中最早的一本。该书紧扣时空线索,将 时代风云交织其间,生动地描述了朱自清的生活历程,细致地剖析了他的思想情绪、心理状 态、个性特征,主要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品格与作风。但行文中多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依据,所 以文学性强,不如姜建的大地足印一一朱自清传记( 1 9 9 3 ) 朴实深厚。后来还出版过关坤 英著的朱自清评传( 1 9 9 5 ) ,徐德明、李真著的朱自清传( 1 9 9 9 ) ,张松林著的朱自 清( 1 8 9 8 1 9 4 8 ) ,台湾出版过余传明编著的文坛第一狷者朱自清、国学宗师朱自清( 2 0 0 2 ) 两书,但就资料的综合运用、学术研究的实证性方面,还是姜建、吴为公编的朱自清年谱 ( 1 9 9 6 ) 的最好。 1 9 8 8 年,在朱金顺找到了朱自清的一篇做文后,关于朱自清生平资料的发掘与研究却减 少了。1 9 9 2 年,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扬州 文史资料朱自清( 第1 2 辑) 主要是一些回忆文章。天津古籍出版社于2 0 0 4 出版的由刘品雯 整理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原文内容已包括在朱自清全集第六至十二卷中。 2 0 0 4 年9 月1 1 日惠州新闻网透露了一则消息:广东发现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从未发表的美学文 稿论形象,原件已经捐献给政府。该消息还附带了文稿图片以及论文全文。此消息中文稿 的真实性有待证实。 从这些情况表明,朱自清生平与创作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基本完成,所需要的是在这 一基础上对朱自清的创作、批评与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分析,才能取得新成果。例如全 集中九、十两卷是朱自清日记,以前虽然有部分发表了但研究者们利用得却不多。全集出版 后,商金林写出了朱自清日记中的闻一多和亲切的自叙形象的编年史。,徐葆耕写 出了圣者的忏悔 ,宗璞的耳读偶记读 。为人们廓清了一些历史迷 。华东师范犬学学报1 9 8 1 年第5 期第7 6 - - 8 6 页,第6 期第7 6 7 8 页,8 2 页 。立敦资料简报1 9 8 2 年第1 i 期 。商金林:求真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4 5 1 6 6 页第1 6 7 - - 1 9 2 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9 9 年第l 期第1 4 页1 i 页 。人民l i 报2 0 0 4 年0 9 月0 9 日第十一版 3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一一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雾,加深了对朱自清和闻一多以及二人之间关系的认识。韩石l i j 的朱自清和他鼹里的女人 虽然注意到了朱白清日记中对女人的关注,但案而不断,行文过于轻率。 其二,通过对朱自清创作的研究,基本确立了朱白清散文家、诗人、语文教育家的身份, 通过对朱自清旧体诗词创作与古典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也试图确立朱自清作为国学大师的 身份。 八十多年来研究者十分推崇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写于1 9 2 5 年,但最早的评论是 1 9 2 9 年钟敬文的书评。作者试图从广泛的比较中去把握作家的特质,开启了从比较角度研究 朱自清的先河,也使得后来者念念不忘朱自清的背影。但“真挚清幽”恐怕不能完全概括 朱自清散文尤其是早期散文的特征。真挚尚可用来理解朱自清作品中的情感,清幽却与早期 作品的词藻的铺陈、比喻的繁富等所营造的意境不完全相称。 阿英在李素伯、赵景深等之后将俞平伯和朱自清的比较研究推向思想领域。他认为,朱 白清崮然是很清醒的刹那主义者,但他的刹那主义,虽不是颓废,却不免是欢乐苦少忧患多, 因而朱白清是一种具备伤感性的清醒的刹那主义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以高度概括的笔墨 概括了朱自清散文的特质:“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 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此论可以说是对朱自 清散文家的地位作了定评。当然,对朱自清的散文研究在朱自清研究各个阶段都是主要内容。 即使在文革中,也有何以聪的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征。和朱德熙的于平淡中见神奇 o 两文,或论及朱自清散文创作的现实主义指导原则,或以较少论及的欧游杂记为研究对 象。 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还是朱自清的散文。新时期以来。出现了大量论文和专著。1 9 8 2 年6 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朱白清研究史上二的第一部专著闻一多朱自清论,作者 时萌阻作家论加作品论的结构方式,用四篇文章朱自清论、朱自清散文风格论、朱自 清的旧体诗、闻一多与朱自清的交谊,对朱自清的思想道路、文学道路和散文风格进行了 细致的分析。一九八三年三月,北京出舨社出皈了杨昌江的朱自清的散文艺术从九个方 面分析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蒋荫楠、严迪昌编的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使朱自清 散文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后来还有贺大绥、顾圣皓著的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艺术,吴周文、 张王飞和林道立合著的朱自清散文艺术论,陈孝全著的朱自清的艺术世界等。 朱自清新诗人的地位在毁灭发表后基本确立,对朱自清新诗创作的研究主要是从毁 灭的评论开始的。 1 9 2 3 年,朱自清的眭诗毁灭问世。朱自清在长诗中解剖并清理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矛盾,表达了“丢却名言,专崇实际”的愿望和决心。次月,小说月报以“卷头语”的显 要位置,摘引了欧诗中后米为无数人所乐于摘引的句子:“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r 不再低头 。人民文学2 0 0 1 年第8 期第1 0 4 1 0 8 页 。姜建:建国前来自清研究述评见徐州帅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9 年第1 期第4 9 5 5 页 。何以聪:文汇报1 9 6 2 年8 月1 8 口第3 版 。朱德熙:于平淡中见神奇淡朱自清的散文,见新闻业务1 9 6 1 年第7 期 4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瓿一来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硼f 究引言 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十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表明了编 者的赞赏之意,拉开了朱自清研究的序幕。五月号的小说月报便刊登了陈中航的朱自 清君的( 毁灭) 一文。这是最早的一篇研究朱自清的文章。作者是朱自清的学生,他回忆了 朱自清创作长诗的经过,介绍了跃诗的内容。六月号刊登了周志伊的同名文章,八月号刊登 了俞平伯的万字长文读( 毁灭) 。作为诗人朱自清的朋友,俞平伯颇能“体察到作者心灵 底幽深绵邈”。在他看来,毁灭旨在阐发作者“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与“刹那主义”的 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虽然根底上不免有些颓废气息,而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 呐喊着的,挣扎着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毁灭便是生长。毁灭正是首充满 了积极意义的诗”。俞平伯还对诗的艺术形式作了精辟的分析,认为这诗的“风格底宛转缠绵, 意境的沉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能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词曲之外,另标一帜”。o 虽 然把它与离骚相比有过誉之嫌,但基本不失论家所应持的客观态度。而且论述中引出与 自己的最近通信为据来评价朱自清的“刹那主义”,既是评论朱自清刹那主义的开端,又引发 了后来的研究者的注意与兴趣。 朱自清逝世时,有叶圣陶的谈佩弦的一首诗、林庚的朱自清先生的诗等进行研究。 八十年代后,陈孝全、李景华、陆耀东、刘玉凯、叶橹、徐型等也撰写过研究朱自清新诗创 作的专文。 尽管朱自清的占典文学研究的著述未及在生前完成并全部出版,但因为他多年的教学实 践影响甚大,许多人还是从国学大师这个角度去观察、分析与研究他的生平创作与文艺思想。 王浞华“只宜上拙自家知”读朱自清先生的旧体诗、刘如瑛读朱白清的( 犹贤博弈 斋诗钞) 等对朱自清的旧体诗词撰文进行研究。于瑶在朱自清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中作 了全面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吴小如先生发表了读朱自清先生的 9 一文, 王锦园发表了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朱自清和。国古典文学。李少雍在朱自清说诗序 和曹旭在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序中部论到了来自清对语义分析学的借鉴与运用。 李少雍说:把语义分析与考据结合,是朱自清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曹旭说:“朱自清的 古诗十九首释实践了他的语义学分析的理沧。”o 可惜二位先生的沦述只为论证朱自清在 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无意深八探讨朱自清语义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可实际上,朱自 清与语义分析学的关系,正是朱自清研究中应当加以深入阐发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接 受语义分析学,使得朱自清的思想眼光可以超越中国传统的思想视野,另一方面,弄清了朱 自清与语义分析学的关系,并进而弄清朱自清在语义分析方面的具体运用是如何体现中国特 色的,可以进一步讨论中国现代文论批评的思维方法如何在接受西方影响f 获得创新性成果 的,这对建设当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俞i f 伯:俞平伯散文杂论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第4 4 页 。该文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4 年6 期后收集在郭良夫编的完美的人格里 。萌芽1 9 8 4 年第8 期 。朱自清:来自清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序文第1 6 页 。来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卜九首l 海:上海古籍 j 版社,1 9 9 9 年,序文第1 2 页 5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证一一来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第二节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八十多年来对朱白清的研究与接受,我们看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朱自清文学 创作成就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朱自清在语文教育方面的成就与思想的研究,而直接对朱 自清文艺思想研究的成果较少,这与朱白清一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是不 相称的。 我们可以从这些零星研究中整理与探讨所获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朱自清文艺思想的局部研究 1 对朱自清新诗批评的研究 上世纪9 0 年代初,一些新待理论著作涉及到朱自清的诗论。潘颂德出版了中国现代诗 论暇十家,其中的朱白清的诗论,按时间顺序论述了朱自清在各个阶段对新诗创作的见 解和评价。严格地说,它是一篇朱自清诗论的介绍,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出朱自清诗论的发 展脉络。常文昌在中国现代诗论要略中也有专章介绍了朱自清多次阐述的“多义性”、“散 文化”、“取譬”、“欧化传统现代化”、“正变”等观点9 ,许霆在其专著新诗理论发展史 1 9 1 7 1 9 2 7 ) ) 中列有专章从总体上分析了朱自清诗歌批评的品格。这些研究著作的分析力度都 明显不够。 许振敏在“解诗”:朱自清对中国新诗批评的贡献。一文中提出了朱自清的解诗实践与 意义这一话题。他认为,朱自清的解诗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解诗中传达诗的观念,在传 达的观念中解诗;二是朱白清解诗时不是把诗封闭在象牙塔里,而是开放诗歌,努力把诗引 向时代与现实。既是针对现实需要有感而发,所以对现实中呼唤人们去读诗解诗的回答较为 充分,而对朱自清的丰富的解诗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的形成原因的分析则稍欠力度或无意涉及。 许霆多年来在朱自清的解诗学研究方面颇多成果。他在朱自清的解诗理论及其现代意 义o 这一篇总纲性的文章敷衍开来,深入开掘,又相继发表了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朱 白清解诗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一。、“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一朱自清解诗理论 与实践研究之二。、“诗是最多义的,最错综的l 一朱自清解诗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三9 、 “何不将诗的定义放宽些”:读朱自清诗评一得。系列论文,将朱自清的解诗理论的主要内 容概括为四项:“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诗是最多 义的,最错综的”,“见仁见智的说法到底是不足为训的”。以西方阐释学为参照,深入分析了 朱自清在解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认为朱白清解诗理论的提出,是对新诗现代化趋向的呼 。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四十家,重庆:重庆出版社1 9 9 1 年,第8 1 9 3 页 。常文昌:中国现代诗论要略,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5 5 - 7 0 页 。许霆:新诗理论发展史1 9 1 7 1 9 2 7 ) )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 9 9 4 年,第3 6 5 3 8 0 页 o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 9 9 0 年第2 期,第2 3 6 - - 2 4 3 页 o 大学文科目地1 9 8 8 年第1 0 一1 l 期,第2 6 2 8 页 o 名作欣赏1 9 9 6 年第2 期,第2 8 3 2 页 。常熟高专学报2 0 0 3 年第5 期第4 0 - - 4 4 1 页 ”苏州大学学报f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2 0 0 3 年第4 期第5 6 - - 6 0 负 o 星星诗刊1 9 9 2 第3 期第7 7 - - 7 8 负 6 化俗从雅文学舰的建立一一朱自清与西方文岂思想关系研究引言 应,具有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