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养与膳食社区.ppt_第1页
孕期养与膳食社区.ppt_第2页
孕期养与膳食社区.ppt_第3页
孕期养与膳食社区.ppt_第4页
孕期养与膳食社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孕期营养与膳食,主要内容,孕期营养的重要性,一、孕妇营养的重要性,保证母体自身的营养要求。保证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减少妊娠反应,妊娠并发症及难产的发生。为分娩和产后哺乳作好充分的营养储备。,二、孕期营养需要,1、能量:,WHO推荐:头3个月增加0.63MJ(150kcal)/d49个月增加1.46MJ(350kcal)/d中国营养学会推荐DRIs:07版:孕中期(4个月)开始增加0.84MJ(200kcal)/d,1、能量:保证适宜能量摄入量的方法:密切监测和控制每周体重的增长以体重增长速度来判断:妊娠前20周每月至少称体重1次20周以后每周1次。,二、孕期营养需要,二、孕期营养需要,1、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214%,2、蛋白质孕期蛋白质贮备:925g胎儿:440g,胎盘100g,其他胎儿体内氨基酸同成人,所有氨基酸均为必需氨基酸中国RNI:+5、+15、+20g/d,优质蛋白超过1/2,二、孕期营养需要,二、孕期营养需要,3、脂肪3-4kg脂肪储备孕20周:脑细胞分化加速膳食提供:磷脂、ARA、DHA脂肪供能比:20-30%,二、孕期营养需要,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0%每天至少150g,以防酮体中毒,二、孕期营养需要,5、矿物质(1)Ca:0(新生儿)30g钙可降低母体妊高症、先兆子痫的危险1000,1200mg/d;UL:2000mg/d,二、孕期营养需要,5、矿物质(2)Fe据调查:26.2%育龄妇女贫血AI:25,35;UL:60mg/d促进铁吸收的因素:VC、VA、VB,二、孕期营养需要,(3)碘碘缺乏:甲状腺肿呆小病(克汀病):生长迟缓、智力碘过多:高碘性甲状腺肿RNI(推荐摄入量):200g/d,UL:1000,二、孕期营养需要,(4)Zn缺锌:生长迟缓胎儿畸形、胎儿死亡RNI:16.5mg/d;UL:35,三、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对母体的影响:营养不足或缺乏症(贫血、缺钙症、低蛋白血症等)诱发妊娠并发症(妊高征、早产等)分娩时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产后虚弱、易感染及母乳不足,三、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对胎儿的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增加影响胎儿脑、智力的发育胎儿将来患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四、孕期营养过剩的影响,对孕产妇的影响孕期脂肪堆积过多,产后不仅难以恢复体形,从此成为肥胖者,而且易发展成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退行性疾病。阴道分娩时容易出现头盆不称和肩难产,增加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概率。,对胎儿的影响胎儿易发展为巨大儿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易造成产伤(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面瘫、颅内出血)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儿童期或成年后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几率也会增加,四、孕期营养过剩的影响,体重指数计算,体重指数即通常说指的BMI,是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简便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按千克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例如一个成年女性,身高1.56米,体重50千克,BMI501.561.5620.5亚太地区正常BMI范围18.522.9,BMI体重增长范围,体重增长,BMI体重增长速度,BMI正常:孕中期开始0.4kg/周,BMI低于正常:孕中期开始0.5kg/周,BMI高于正常:孕中期开始0.3kg/周,增长过多:高血压、糖尿病机会增多,增长过少:早产儿发生率增高,A,B,五、孕期膳食指南,保证母亲和胎儿必须的营养避免不利饮食因素的影响维持正常血糖水平预防酮症保持正常的体重增加正确的饮食调摄有利于优生,孕期膳食原则,五、孕期膳食指南,1.孕前期妇女膳食指南: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叶酸补充剂400g/d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必要时补充小剂量铁剂10-20mg/d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2、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膳食清淡适口妊娠反应:口服B族维生素少食多餐保证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戒烟禁酒,五、孕期膳食指南,3、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五、孕期膳食指南,孕中晚期饮食举例,1斤粮食(400500g)1斤蔬菜水果(蔬菜400500g,水果100g)1百克肉(肉、禽、鱼50g)1个鸡蛋12杯奶(250500ml)1两豆(制品)一定量的调味品油20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一定的饮水量2000毫升(68杯/250ml)(每周1次肝、血,1次海产品),4、孕妇每日饮食“九个一”标准一至二杯合适的奶制品(250500ml)一分粮食(250300g)粗细搭配一斤蔬菜(250g绿叶)一至二个水果(150300g)一百克豆制品(100g)一百克肉类(无腿两条腿四条腿)一个鸡蛋,五、孕期膳食指南,(每周1次肝、血,1次海产品),(一)孕期不宜选择的食物1、含铅、铝超标的食物(如皮蛋、膨化食品、油条、粉丝、烤羊肉串等)2、腌制的食物(香肠、火腿、咸肉)3、含咖啡因的食物(浓茶、咖啡、巧克力等)4、霉变、腐败的食物(发霉的谷类、花生等)5、不适合孕妇的食品及保健滋补品:螃蟹、山楂、桂圆、人参、鹿茸、蜂皇浆6、刺激性的食物:火锅调料、酒。,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二)、孕妇应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1、过食冷食2、饥饱不一3、不吃早饭、晚饭过于丰盛4、狼吞虎咽5、偏食挑食6、光食素食7、盲目节食8、贪食9、饭后懒于活动,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妊娠的头4周是胎儿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叶酸缺乏可增加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及早产的危险性;怀孕前三个月和怀孕早期三月妈咪要适量的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三)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的重要性,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怎样补充叶酸,孕前三个月开始,适当多摄入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鸡蛋及豆类食物等专家建议,至少在孕前三个月开始每日服用400g叶酸,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四)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的重要性,铁量不足,影响婴儿早期血红蛋白合成而导致贫血缺铁影响脑内多巴胺D2受体产生,对胎儿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性影响妊娠时血红蛋白增加20%为胎儿储备铁,以备出生后14月的利用,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增加铁的吸收和体内利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哪些?如何促进铁的吸收?,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鱼类食物可直接提取胎儿发育所需要的ARA、DHA鱼类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可避免引起脂肪和能量摄入过多(DHA称为脑黄金,对大脑和视网膜发育非常重要;ARA又称花生四烯酸,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另: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母乳、豆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红花油、大豆色拉油和坚果类食物),(五)、孕期选择动物性食物首选鱼类,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孕20周后胎儿骨骼生长加快,孕28周胎儿骨骼开始钙化,仅胎儿体内每日需沉积约110mg的钙,钙需要量明显增加据报道,孕期吃传统中国膳食(不含牛奶)的妇女,产后骨密度比同龄非孕妇女下降16%,并且孕期低钙摄入也增加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六)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以补充钙,(六)、孕妇如何补钙因此,孕期应注意钙的补充: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首选奶类,牛奶中的钙含量为120毫克/100克,且吸收利用率高,其余为豆制品、虾皮、小鱼干、鱼片、鱼松、黑芝麻、芝麻酱、绿叶蔬菜。尽量少吃腌制的食品,因其含磷高,影响钙的吸收。,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以补充钙,(六)、孕妇如何补钙从孕中期开始,每日至少摄入250mL的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或喝450mL500mL的低脂牛奶,以满足钙的需要,(七)预防妊娠肥胖及糖尿病孕期是女性容易发生肥胖和糖尿病的生理阶段。如怀孕后不注意饮食控制,过分进补,可致营养过剩,体重猛增,这对孕妇和胎儿健康均不利。妊娠期糖尿病(GDM)可致:孕妇羊水过多妊高症眼及肾脏损害感染酮中毒难产并危及胎儿。,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定时,定量进食,宜少食多餐,每日4-6餐为准,加餐不加量。主食(米、面)量250-300克/日,建议粗细搭配。每日食用500克以上的蔬菜,增加纤维的摄入。尽量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吃加糖,糖醋,油炸,油煎及勾芡的食物。烹调宜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煮等方法。调味宜清淡,盐每日控制在6-7克,不可太咸。炒菜须吃植物油,需限量,每人每天20-25克。,六、孕期膳食注意事项,(七)、预防妊娠肥胖及糖尿病,(八)、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方法控制饮食是治疗的最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