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h264视频解码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h264视频解码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h264视频解码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h264视频解码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h264视频解码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随着3 g 应用的不断开发推广,用户会越来越需要更加个性化、优质化的多媒 体数据服务,面对如此多样的应用,传统手机显得力不从心,而智能手机成为发 展的一大趋势。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用户通过手机 能对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h 2 6 4 视频编码标准以高效的编码性能, 可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在视频监控、数字广播电视、视频电话等方面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目前,许多智能手机都已经支持h 2 6 4 技术。 但是,由于国外的视频压缩技术发展较早,市面上出现的大部分i p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r o p e r t y ) 都属于国外公司,并且价格昂贵。这一因素也制约了国内智能手机的发 展。为了解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的难题,本文以h 2 6 4 解码芯片作为研究方向, 致力于研发出成本较低,具有价格优势的解码芯片,为h 2 6 4 在国内的发展做出 自己的贡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h 2 6 4 解码流程,分别对熵解码、反量化反变换、帧间预测、 帧内预测、去块效应滤波5 个关键算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关键算法的资 源占有度,对算法的实现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了具体的实现流程。 接着介绍了比较目前主流的系统实现方案。由于h 2 6 4 解码过程中计算量大 和实时性的特点,选定使用a s i c 作为h 2 6 4 实时解码芯片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本文中解码芯片的系统架构, 结构,最终采用了混合型的流水线架构。 然后,结合对去块滤波算法的分析, 分析了当前h 2 6 4 系统的主流的流水线 提出了h 2 6 4 去块滤波模块的硬件设计 思路:采用了混合型的滤波顺序,像素点的存储方式以及滤波过程中的存储器管 理原则,五级流水线技术。通过以上的改进,提高了运算速度和数据吞吐率的同 时减少占用过多的片内资源,降低了系统的功耗。根据以上思路,给出整个去块 滤波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模块划分,完成了去块滤波模块进行了r t l 级设计。 最后,针对去块滤波模块采用业界最高效的v m m 验证方法学中的思想来进 行模块级验证。提出采取直接测试和随机测试相结合的验证方案,保证了去块滤 波模块在各种场景下功能的正确性。并且,完成了基于去块滤波模块的v m m 验 证平台的搭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去块滤波模块的功能正确,并且宏块处理速 度达到了2 0 9 个时钟周期m b ,满足了1 2 8 0 x 7 2 0 的实时解码的要求。 关键词:h 2 6 4 ,集成电路设计,去块滤波器,v e r i l o g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e t a b s t r a c t 、矾t l l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o fa p p l i c a t i o no f3 g , c o n s u m e r sn e e d m u l t i m e d i a - d a t u ms e r v i c ew i t hm o r ei n d i v i d u a t a t i o na n dh i g hq u a l i t y , a n du s et h e n e t w o r ko f3 gt ow o r k , t r a d eo nl i n e ,p l a yg a m e s ,s e ef i l m ss e a m l e s s l ya ta l lt i m e sa n d p l a c e s t h es t r e n g t h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b i l ep h o n ec a i l tm a t c hs om a n ya p p l i c a t i o n s s o , s m a r tp h o n eb e c o m e sam a j o rt r e n d a ni m p o r t a n tf u n c t i o no fs m a r tp h o n e si st h e s u p p o r to fm u l t i m e d i at e c h n o l o g y , u s e rc a np r o c e s st e x t ,i m a g e s ,s o u n da n do t h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w i t hs m a r tp h o n e s h 2 6 4v i d e oc o d i n gs t a n d a r dw i t he f f i c i e n t c o d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m e e tt h en e e d so fav a r i e t yo fa p p l i c a t i o ni nv i d e os u r v e i l l a n c e ,d i g i t a l b r o a d c a s tt v , v i d e ot e l e p h o n ea n do t h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m o r ew i d e l yc u r r e n t l y , m a n y s m a r tp h o n e sa l r e a d y s u p p o r th 2 6 4t e c h n o l o g y h o w e v e r , d u e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v i d e oc o m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f r o ma b r o a d e a r l i e r , m o s to ft h ei p s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p r o p e r t y ) i nm a r k e tb e l o n gt of o r e i g nc o m p a n i e s , a n dt h e ya r ee x p e n s i v e t h i sf a c t o ra l s oc o n s t r a i n e dt h ed o m e s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m o b i l ep h o n e i no r d e r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o fs m a l ln u m b e ro f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 ,h 2 6 4d e c o d e rc h i pi ss e ta st h e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a n dt h eg o a li st o d e v e l o pl o w e rc o s t d e c o d e rc h i p 诵t 1 1t h e p r i c ea d v a n t a g e ,a n dm a k ei t s o w n 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2 6 4i nt h ec o u n t r y h 2 6 4v i d e od e c o d e ri sr e s e a r c h e di nt h i st h e s i s ,a n dt h ec o u r s eo fv l d ,i n v e r s e t r a n s f o r m ,i n v e r s eq u a n t i z a t i o n , i n t r ap r e d i c t i o n , m o t i o nc o m p e n s a t i o n ,d e b l o c k i n g f i l t e ri s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n , w i n l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p o s s e s s i o no fr e s o u r e c e sa n d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so fa l g o r i t h m s ,t h ec o n c r e t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p r o c e s s i sa c q u i r e d t h em a i n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s c h e m e so fv i d e os y s t e ma r ea n a l y z e d d u tt o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b i ga m o u n to fc a l c u l a t i o na n dr e a l - t i m e ,a s i ci sc h o s ea st h es c h e m e o fh 2 6 4d e c o d e r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s y s t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d e c o d e rc h i pi sp r o p o s e d , a n dh y b r i dp i p e l i n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sa d o p t e dw i t h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u r r e n tm a i nh 2 6 4 p i p e l i n e b a s e do nt h o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o ft h e 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 , a no p t i m i z e dh 2 6 4 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i sp r o p o s e d :i m p r o v e dh y b r i de d g ef i l t e ro r d e r , m e m o r yf o rp i x e l f i l t e r i n ga n d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m e m o r ya c c e s s ,p i p e l i n i n g t h r o u g ht h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i i i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s t r u c t u r e sa n da l g o r i t h m s ,t h es p e e da n dd a t at h r o u g h p u ta l ei m p r o v e d ,a n dt h e c o n s u m a b l eo ft h ec h i p ss c a r c er e s o u r c e sa n dp o w e ro ft h e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a l ea l s o r e d u c e d b a s e do na b o v ei d e a s t h ei n t e m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l e v e lo fd i v i s i o no ft h e w h o l es y s t e ma l eg i v e n ,a n d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t h e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i sr e a l i z e dw i t h l 盯ll e v e l f i n a l l y , m o d u l e l e v e lv e r i f i c a t i o nt o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i sc a r r i e do u tw i t he f f i c i e n t v e r i f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 o l o g ym a n u a lf o rs y s t e m v e r i l o gi nt h i si n d u s t r y a f t e ra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v m m ,t e s ts c h e m ei nw h i c ht e s tc o u r s ec o m b i n e sd i r e c tt e s tw i t h r a n d o mt e s ti sp r o p o s e d i te n s u r et h ev a l i d i t yo ff u n c f i o ni na l lk i n d so fs c e n a r i o s t h e n 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t e s tb e n c hb a s e do n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i sp r e s e n t e d s i m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t h ef u n c t i o ni sc o r r e c ta n dt h er a t eo f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r e a c h e s2 0 9c y c l e sp e r m b ,s oi th a sa c h i e v e dt h er e q u e s to fr e a l - t i m ed e c o d i n go f12 8 0 x 7 2 0 k e yw o r d :h 2 6 4 ,i n t e g r a t e dc i r c u i td e s i g n ,d e b l o c k i n gf i l t e r , v e r i l o g i v 图目录 图目录 图2 1h 2 6 4 的分层结构7 图2 2h 2 6 4 的码流结构7 图2 3n a l 单元序列结构8 图2 4h 2 6 4 编码原理图8 图2 5h 2 6 4 解码原理图9 图2 6h 2 6 4 档次1o 图3 1l e v e l 解码过程1 4 图3 2c a v l c 熵解码过程1 5 图3 3c a v l c 解码实现流程1 5 图3 4c a v l c 的二叉树以及对应h a s h e m i a n 解码码表1 7 图3 5 基于码字前缀的分组和l u t 表1 8 图3 6h 2 6 舭w c 的分层变换。2 1 图3 7 反量化反变换算法实现的分析2 4 图3 8 反量化算法实现过程2 4 图3 92 dd c t i d c t 的行列分解2 5 图3 1 0i d c t 蝶形算法2 6 图3 1 1 完整的2 x 2 色度块反h a d a m a n d 变换2 7 图3 12 可配置的i d c t 变换2 7 图3 1 3v e r t i c a l 和h o r i z o n t a l 模式的算法2 8 图3 1 4d c 模式的算法。2 8 图3 1 5d o w n - l e f t 和d o w n - r i g h t 模式的算法2 9 图3 1 6v e r t i c a l r i g h t 和h o r i z o n t a l d o w n 模式的算法2 9 图3 1 7v e r t i a l 1 e f t 和h o r i z o n t a l u p 模式的算法2 9 图3 18 四种i n t r a1 6 x 1 6 预测模式3 0 图3 1 9 帧内预测实现的分析一3 1 图3 2 0i n t r a 一4 x 4 预测模式解码3 2 图3 2 1 滑动窗口工作机制3 2 图3 2 2 双级种子处理流程3 3 图3 2 3 基于种子的平面模式预测一3 4 图3 2 4 处理单元3 5 i x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图3 2 5 宏块分割模式3 6 图3 2 6 树状结构的运动向量3 7 图3 2 7 邻近块的划分。3 7 图3 2 8 带方向的分段预测3 8 图3 2 9 亮度块的子样点一3 9 图3 3 0 色度块的子像素点预测3 9 图3 3 l 帧间预测实现分析4 0 图3 3 2 运动向量解码过程4 0 图3 3 3 不同位置的4 x 4 块参考像素点4 2 图3 3 4 变化形状块技术基于8 x 8 块应用4 3 图3 3 5 色度分割模式的参考像素“ 图3 3 6h 和b 的内插流水线一4 5 图3 3 7d n 和a c 的内插流水线4 5 图3 3 8e g p r 的内插流水线4 6 图3 3 9i 的内插流水线4 6 图3 4 0f i k q 的内插流水线4 6 图3 4 1 亮度和色度内插的实现4 7 图3 4 2p 块和q 块的位置情况4 8 图3 4 34 x 4 块边界滤波示意图4 8 图3 4 4 标准滤波顺序5 0 图3 4 5 帧内预测模式简化边界强度计算的情况5 2 图3 4 6 优化后的快速算法流程5 3 图3 4 7 不同算法中减少去块滤波耗时的效果5 4 图3 4 8 左图为原始算法处理的图像,右图为本算法处理的图像5 5 图4 1h 2 6 4 a v c 解码过程的时间分布5 7 图4 2 视频解码系统5 9 图4 3 视频解码系统架构6 0 图4 4 基于宏块的四级流水线解码结构6 1 图4 5 宏块级流水线与4 x 4 块级流水线的比较6 2 图4 6 混合型流水线结构6 3 图5 1 基于h 2 6 4 解码芯片的t o p d o w n 实现6 5 图5 2 模块级实现流程一6 6 图5 3 常见的滤波顺序一6 7 图5 4 本文使用的混合型滤波顺序6 8 x 图目录 图5 5 不同的存储方式6 9 图5 6 不同存储结构之间的转置7 0 图5 7 存储器分配情况7 0 图5 8 五级流水线结构图7 l 图5 9 转置寄存器的使用情况一7 3 图5 1 0 去块滤波器的硬件架构7 3 图5 1 1 去块滤波器的顶层电路7 4 图5 12 验证环境之上的测试7 5 图5 1 3 分层次的验证环境的结构一7 6 图5 1 4 模块级验证策略一7 6 图5 1 5 验证平台构架7 7 图5 16 去块滤波前后的亮度块数据7 8 图5 17 滤波处理后的数据7 9 图5 18 去块滤波模块仿真波形7 9 x i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x i i 第一章绪论 1 1 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弟一早珀下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使用越来 越广泛。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语音通信模式,人们渴望通过可视电话、 手机和会议电视等形式,进行远距离的语音和图像的实时通信【l 】。所以,目前通信 业务已从电话、数据、传真发展到可提供视觉信息的可视电话、会议电视以及数 字音频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的多媒体通信。多媒体通信已经成为了通信业务发 展的必然趋势,视频通信必将成为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服务之一。 众所周知,视频信息具有直观性、确切性、高效性、广泛性等一系列的优点 2 1 。 但是,视频信息的缺点也同样的明显,即是其信息量太大,传输网络所需要的带 宽相对较宽。如此大的信息量要在现有的网络中进行实时的传输基本上是不可能 的,对数字图像和数字视频实行数据的压缩势在必行。视频压缩是通过寻求一种 有效的信号编码方式对视频图像进行信源编码,是在保证达到所要求的视频质量 的前提之下,设法降低所必需的数码率而采取的压缩编码技术。而这两个问题本 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视频压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视 频质量的前提下,同时获得比较大的压缩比。而对于大部分的视频压缩系统来说, 它们获得较大视频压缩比都是付出了一定代价,即视频图像质量的下降。也即是 用图像质量的减少来提高视频的压缩比。 1 2 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 严格意义上的数据压缩起源于人们对概率的认识。当我们对文字信息进行编 码时,如果为出现概率较高的字母赋予较短的编码,为出现概率较低的字母赋予 较长的编码,总的编码长度就能缩短不少。著名的m o r s e 电码就已经成功地实践 了这一准则,这可以有效缩短最终的电码长度。 信息论之父c e s h a n n o n 在1 9 4 8 年发表的论文【3 】中提出了信息率一失真 函数概念,1 9 5 9 年又进一步确立了率失真理论,从而奠定了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 第一个实用的编码方法是由d a h u f f i n a n 在1 9 5 2 年的论文t 4 q b 提出的。直 到今天,许多数据结构教材在讨论二叉树时仍要提及这种被后人称为h 1 l 伍n a n 编码的方法。同一年,贝尔实验室的奥利弗等人开始研究线性预测编码理论;1 9 5 8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年g r a h a m 用计算机模拟法开始研究图像的d p c m 编码方法【5 j ;1 9 6 6 年j bo 、n e a l 对比分析了d p c m 和p c m ,对电视信号传输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并提 出了用于电视的实验数据,又于1 9 6 9 年进行了线性预测的实验。 2 0 世纪6 0 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比预测编码效率更高的编码方法。首先讨 论了包括k l 变换、傅里叶变换等正交变换。1 9 6 8 年h ca n d r e w s 等人采用了二 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变换编码。此后,又相继出现了w a l s hh a d a m a r d 变换【6 l 、 s l a n t 变换、k l 变换、离散余弦变换【1 7 】等。 1 9 7 6 年美国贝尔系统的r ec r o c h j i e r e 等人引入了语音的子带编码,1 9 8 5 年 s do 、n e a l 将子带编码推广到图像编码中。1 9 8 6 年,m e y e r 在理论上证明了一维 小波函数的存在【8 l ,创造性的构造出具有一定衰减特性的小波函数。1 9 8 7 年m a l l a t 提出了多尺度分析的思想以及多分辨率分析的概念,统一了之前各种具体小波的 构造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快速小波算法m a l l a t 算法【9 j ,并且有效地应用于图像 分解和重构。1 9 8 9 年,小波变化开始用于多分辨率图像描述。 与小波变化同时提出的还有使用分数维理论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1 9 8 8 年, m e b a m s l e y 发表了分形压缩方法。1 9 9 2 年a j a c q u i n 实现了分块迭代函数系统 ( p i f s ) ,完善了分形编码压缩方法。 1 9 8 8 年是图像压缩编码的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几十年研究的成果集中 表现在h 2 6 1 t i o l 和j p e g t l l 】两个建议的原理框架,奠定了后来相继提出的 m p e g 1 t 1 2 l 、h 2 6 3 t 1 3 】等标准的基础。 1 3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目前,最主要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有两个系列的标准:一是国际标准化组 织( i s o ) 推出的m p e g 系列音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包括m p e g 1 、m p e g 2 和m p e g - 4 ;另一个是国际电信联盟( i t u ) 的h 2 6 x 系列标准,包括h 2 6 1 、h 2 6 2 、 h 2 6 3 、h 2 6 3 + 、h 2 6 3 + + 和h 2 6 4 。整个音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的发展过程如表 1 1 所示【1 4 】。 表1 1 i t u 和i s o 制定的多媒体压缩编码标准 标准名称发布时间主要用途 h 2 6 11 9 9 0 视频会议、可视电话 m 口e g 11 9 9 3 c d r o m 视盘、消费视频 旷e g 2 ( h 2 6 2 ) 1 9 9 5 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电视、d v d 、视频j “播 h 2 6 3 1 9 9 6 可视电话、移动可视电话、网络视频 h 2 6 3 +1 9 9 8 可视电话、移动可视电话、网络视频 m p e g - 4 2 0 0 0 i n t e m e t 、交互视频 2 第一章绪论 h 2 6 3 + +2 0 0 2 可视电话、移动可视电话、网络视频 h 2 6 42 0 0 3 网络视频、无线移动视频 1 ) m p e g 系列标准介绍 运动图像专家组( m o v i n gp i c t u r e e x p e r t sg r o u p ,m p e g ) ,在1 9 9 3 年正式发布 了m p e g 1 压缩标准,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出现的新型存储媒体介质c d r o m 的 播放和视频数据的存储而进行设计的。由于m p e g 一1 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就考虑到 未来的应用需求,并在技术的标准化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使得v c d 得到了迅猛的 发展。 m p e g 2 的主要目的是使该标准支持4 :2 :0 格式的多种分辨率的视频图像编 码,能够达到演播室视频图像质量;同时针对广播电视所具有的隔行视频图像, 并向下兼容m p e g 1 编码标准。 1 9 9 9 年正式发布的m p e g - 4 编码标准的重点在于访问多媒体信息内容,并可 以根据人们不同的要求对解码器进行实时的配置,以此来达到使用者对数字化的 音视频资源进行交换和处理的目的。跟m p e g 1 、m p e g 2 标准相比,m p e g - 4 标 准则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 2 ) h 2 6 x 系列标准介绍 h 2 6 1 是第一个广泛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它由i t u t 开发,用于面向综合业 务数字网( i s d n ) 在很低的传输速率下( 6 4 k b s - - - ,2 m b s ) 的会议电视和可视电话 应用系统,支持i s d n 电路交换网络上的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其标准输入图像格 式可以是q c i f 、c i f 。 为了改善h 2 6 1 的压缩性能,i t u t 的工作组开发了h 2 6 3 。它提供比h 2 6 1 更好的压缩效率,支持低于3 0 k b p s 的基本视频质量,可在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网络 上运用。h 2 6 3 的基本模型被采用作为m p e g - 4 视频标准的简单档次的核心框架。 i t u t 在h 2 6 3 发布后又修订发布了h 2 6 3 标准的版本2 ,非正式地命名为h 2 6 3 + 标准,以及h 2 6 3 + + ,作为h 2 6 3 的升级版本,主要添加了一系列的可选模式以提 供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有损网络上传输的可靠性。 3 ) h 2 6 4 标准介绍 h 2 6 4 a v c 是i t u - t 的视频编码专家组( v i d e oc o d i n ge x p e r t sg r o u p ) 及 i s o i e c 的活动图像专家组大力发展研究的。h 2 删c 成为能够提供更高压缩率 和友好网络接口的新一代压缩视频标准。2 0 0 3 年3 月由两个专家组组成的联合视 频专家组( j v a 3 公布了这一压缩视频标准的最终草案,此标准被称为i ,r u t 的h 2 6 4 协议或i s o i e c 的m p e g - 4 的高级视频编码部分。h 2 6 4 的颁布是视频压缩编码 学科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的优异的压缩性能也将在数字电视广播、视频实时通 信、网络视频流媒体传递以及多媒体短信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以往的视 3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频编码标准相比,压缩率显著提高。在小于1 m 带宽的条件下,h 2 6 4 标准可以 达到d v d 的成像质量,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视频传输,比如无线网、卫星网、以及 a d s l 连接。 1 4 课题研究的意义 h 2 6 4 作为新一代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其性能比以前的国际视频标准有很大 的提升。标准中采用了4 x 4 块的整数变换、多模式高精度运动补偿、多参考帧预 测、环路滤波、统一变长编码和基于内容的自适应算术编码等先进的编码技术, 因此也比其它的标准获得了更高的压缩比。h 2 6 4 高效的压缩性能使得其在数字视 频处理和存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h 2 6 4 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也越 来越多。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已经支持h 2 6 4 技术。 由于国外视频压缩技术起步较早,目前市面上流行的h 2 6 4 编解码芯片的知 识产权都属于国外公司的,并且价格昂贵。在智能手机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的今 天,仅仅靠购买国外公司昂贵的h 2 6 4i p 的方式不足以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这 一点也限制了国内智能手机的发展。 为了解决在h 2 6 4 编解码芯片上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少的难题,本文以h 2 6 4 解码芯片作为研究方向,致力于研发出成本较低,具有价格优势的解码芯片,为 h 2 6 4 在国内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将h 2 6 4 解码器作为研究生阶段的课题 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实际意义的事情。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与视 频压缩相关的知识,同时系统地学习了a s i c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s p e c i f i ci n t e g r a t e d c i r c u i t ) 设计方法和流程,并且为h 2 6 4 编解码器的i p 化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5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了h 2 6 4 a v c 解码的整个流程,其中包括熵解码、反量化、反 变化、帧间预测、帧内预测、去块效应滤波器等几个关键步骤,对关键技术的算 法、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对算法实现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提出了h 2 6 4 解码芯片的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的流水线结构。并且以去块滤波模块为例,进行了 解码芯片的模块级实现与验证。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基本背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历程,以 及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发展史。最后,总结了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主要对h 2 6 4 a v c 标准进行介绍,分别说明了h 2 6 4 中编解码的系统 框架,并且对编解码中五个关键技术作了介绍。 第三章分析了c a v l c 熵解码、反量化反变换、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和去块滤 4 第一章绪论 波的算法复杂度,比较了算法的实现方案,选择了性能较好的实现方案。在去块 滤波方面,对边界强度的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证明在损失有限的p s n r 情 况下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第四章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系统设计方法,并选择了a s i c 作为系统实现方案。 然后,得出本文提出的h 2 6 4 解码器的系统框架。同时,对h 2 6 4 编解码器的流 水线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终采用了混合型的流水线结构。 第五章分析了解码芯片由上自下的实现流程,论述了模块级实现在整个系统 中的重要程度。然后,以去块滤波器为例进行了模块级的实现和验证。在去块滤 波器的设计中考虑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了相应的硬件架构。并且根据该硬件架构, 进行了r t l 级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v m m 验证方法学对去块滤波模块进行了 r t l 级的验证,并且去块滤波器在功能层面上的正确性。 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主要的创新点,同时指出了课题进一步的 研究方向。 5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6 第二章h 2 6 4 视频编解码标准 第二章h 2 6 4 视频编解码标准 2 1h 2 6 4 标准的分层结构 为了适应不同网络的视频传输,h 2 6 4 a v c 中引入了分层结构,通过将编码 和传输的特性进行分离,其中包括了网络提取层( n a l ) 和视频编码层( v c l ) 。 视频编码层主要的任务是对视频序列进行编码压缩,而网络提取层则主要根据不 同的网络传输要求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不同形式的打包,并发送出去【1 5 】。h 2 6 4 的系统分层结构如图2 1 所示。 图2 1h 2 6 4 的分层结构 视频编码层是h 2 6 4 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基于块的运动补偿与变换编码结 合的混合编码模式,同时在编解码的各个环境中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其目的就 是将视频序列编码压缩之后输出,或者对网络中传输的比特流进行解码。编码输 出的是v c l 数据,其从上到下分为片层、宏块层和块层。每一层都包括头信息和 对应的数据内容。图2 2 表示了h 2 6 4 码流的结构图。 n a l 层 片层 宏块层 块层 图2 2h 2 6 4 的码流结构 7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在v c l 数据传输和存储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其映射成为 n a l 单元,以便v c l 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处理。n a l 层的基本处理单元是 n a l 单元( n a lu n i t ) ,一个n a l 单元包含一个字节的头信息和多个字节的原始 字节序列负荷( r b s p ) 。图2 3 展示n a l 单元序列结构。头信息中含有传输层或 存储层媒体的信息,所以n a l 单元的格式适合基于包传输网络( r t p u d p i p 网 络系统) 或者是基于比特流传输系统( m p e g 2 系统) 。 o i i i j j 匹三匝亟亟丑至丑互囫一 图2 3n a l 单元序列结构 为了提高h 2 6 4 的n a l 在不同特性的网络上定制v c l 数据格式的能力,在 v c l 和n a l 之间定义的基于分组的接口、打包和信令也属于n a l 的一部分。这 样,提高编码效率和网络友好性的任务分别由v c l 和n a l 来完成【1 6 j 。 2 2h 2 6 4 编解码原理 和过去的视频压缩标准的定义一样,h 2 6 4 a v c 标准只定义编码码流的语法 和语义,以及解码码流的流程,而不会定义编码的详细过程。 2 2 1h 2 6 4 编码原理 h 2 6 4 编码原理【1 5 】如图2 4 所示。可见编码器包含两个方向的码流分支,从左 到右的前向码流分支为编码过程( 蓝色部分) 。从右到左的反向码流分支为重建过 程( 红色部分) 。 1 ) 前向编码分支 图2 4 h 2 6 4 编码原理图 8 第二章h 2 6 4 视频编解码标准 f 。表示当前输入的视频帧,编码器中的基本处理单元是宏块( 1 6 x 1 6 像素矩 阵) 。根据模式的不同,每个宏块以帧内或帧间模式进行编码,生成一个预测宏块 p 。在帧内编码模式下,p 由当前帧中已经完成编解码和重构,但未进行去块滤波 的宏块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在帧间编码模式下,p 由以一个或多个参考帧作为参考, 通过运动补偿的方式得到。 预测宏块p 和当前宏块相减得到残差宏块d n ,然后对残差宏块d n 进行块变换、 量化后得到一组系数x 。x 进行重排序和熵编码便完成了一个宏块的编码过程。 经过熵编码的码流加上宏块解码所需的一些信息,如预测模式、量化步长、运动 矢量信息等,这就组成了压缩后的码流,然后再通过网络提取层n a l 进行传输或 存储。 2 ) 后向重建分支 在后向重建分支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x 进行,以得到对 后续宏块进行解码所需的重建帧。变换系数x 经过反量化和反变换后,得到残差 块d n 。由于量化过程是有损的,因此,d n 是d n 的近似值,不完全等同于原始残 差块d n 。预测块p 加上差值分块d n 得到重构的宏块i l f n 、,再使用去块滤波器来减 少方块效应。等收到一帧的所有宏块之后就形成重建帧f 。 2 2 2h 2 6 4 解码原理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码流方向是从右到左的。其解码原理框图f 1 5 1 如图2 5 图2 5h 2 6 4 解码原理图 解码器接收压缩后的比特流n a l 单元,然后经过熵解码和重排序,得到量化 后变换系数x ,再经过反量化、逆变换生成d n 。这一过程和编码器重建码流生成 d n 的过程一致。使用码流中解出的头信息,解码器可以得到预测宏块p 。这和编 码器形成的原始预测宏块p 相同。p 与d n 相加得到u f n 。最后对重建图像岷进 行去块滤波后可得到解码图像f n 。 编码器的重建码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编解码器使用相同的预测宏块p 。也就是 9 重庆邮电大学学位论文 编解码器使用的参考帧相同。否则,使用不同的预测值会在编解码器间产生错误 或者偏差。 2 3 档次和级 h 2 6 4 标准规定了三种档测r 7 1 ,每种档次支持一组特定的编码功能,并支持一 类特定的应用。 1 ) 基本档次( b a s e l i n ep r o f i l e ) :利用i 片和p 片支持帧内和帧问编码,支持 利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的变长编码进行的熵编码( c a v l c ) 。主要用于可视电话、 会议电视、无线通信等实时视频通信等。 2 ) 主要档次( m a i np r o f i l e ) :支持隔行视频,采用b 片的帧间编码和采用加 权预测的帧内编码:支持利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的算术编码( c a b a c ) 。主要用 于数字广播电视与数字视频存储。 3 ) 扩展档次( e x t e n d e dp r o f i l e ) :支持码流之间有效的切换( s p 和s i 片) , 改进误码性能( 数据分割) ,但不支持隔行视频和c a b a c 。主要应用于流媒体中。 图2 6 为h 2 6 4 各个档次具有的不同功能,可见扩展档次包括了基本档次的 所有功能,而不能包括主要档次的。每一档次设置不同参数( 如取样速率、图像 尺寸、编码比特率等) ,得到编解码器性能不同的。 i , , i i 、 一 图2 6 h 2 6 4 档次 1 0 第二章h 2 6 4 视频编解码标准 2 4h 2 6 4 编解码的关键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