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他是谁?,1,诸葛亮,蜀相,2,蜀相,杜甫,3,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写作背景,5,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作背景,6,蜀相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读一读,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品一品,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映照着台阶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10,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析一析,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12,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比较理解:,13,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15,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6,情景相融而莫分也。宋范晞文对床夜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景语含情,情景交融,17,揣摩语言想象意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寂寞和感伤,寄寓,冷清寂寥,融情于景以乐衬哀,自,空,独自,白白地,意境,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聆听,炼字型诗歌鉴赏方法,(1)释义,(2)描述,(3)答手法,(4)意境/感情,找找诗眼山青花欲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燃,直圆,一,尽,红绿,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题型(一)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二)答题步骤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步骤3,步骤4,步骤1,步骤2,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1,解释字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18,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1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准确,2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22,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23,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24,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主旨,25,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