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_第1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_第2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_第3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_第4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艺术学专业论文)影视动画艺术及其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人郑 的研究成果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座焦聋 醐:珥年业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旷。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韶祀矽画芝术葛专珠) 的学位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馘指导并剥币础薪黝黪毪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 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 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肌一一查笪l 日期埠年卫月止日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卑年旦月止日 日期:卑年卫月韭日 摘要 摘要 影视动画作为影像文化的新宠,现已成为众多人们关注和参与的对象。同时,由 于动画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影视动画艺术的研究, 也就日益成为动画事业飞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新兴课题。 超越现实的梦境和幻想,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创作源泉和表现对象。影视动画 则正是一门最宜于表现梦幻和非现实生活的艺术,它那独特的夸张、变形“语言 ,便 是对梦境的细致描述和精彩演绎。如何恰到好处地创造梦境,如何以最吸引人、最有 效的表达方式制造梦幻效果,则是动画艺术表现力的技巧核心。 本文从动画艺术的独特性、动画夸张的表现形式和动画夸张变形的艺术效果 等多个角度,综合论述了夸张、变形是动画艺术区别于其它影视艺术的本质特征。在 论述过程中,结合对众多中外经典影视动画片的分析,探讨了影视动画夸张变形技巧 的艺术特色和应用效果。最后,通过对传统手绘动画电影和以新科技手段制作的全三 维动画电影两个实例进行详尽地剖析,更加深刻地展现出,夸张、变形永远是动画艺 术特有的绝妙表现手法和艺术精髓。 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动画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艺术 生命力,将为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增光添彩。 关键词:影视动画艺术夸张变形技巧艺术效果研究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f i l ma n i m a t i o na san e wf a v o r i t ei m a g ec u l t u r e ,h a sb e c o m e m a n yp e o p l e sa t t e n t i o n a n d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t h eo b j e c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d u et o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n i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a r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p l a y i n g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s ot h ea r to ff i l ma n i m a t i o n s t u d y , t h u sb e c o m i n gt h ek e yt o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n i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l i n k sa n d e m e r g i n gi s s u e s b e y o n dt h er e a l i t yo fd r e a m sa n df a n t a s y , i st h ec r e a t i v es o u r c eo fs o u g h t a f t e ra r t i s t s 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t a r g e t s t e l e v i s i o na n i m a t i o ni sp r e c i s e l yo n eo f t h em o s td e s i r a b l ed r e a m a n dn o n r e a l l i f ep e r f o r m a n c ea r t , i tw a sa u n i q u ee x a g g e r a t i o n , d i s t o r t i o n ”l a n g u a g e ”i so n t h ed r e a m so ft h e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e x c i t i n g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h o wd oij u s tr i g h tt o c r e a t ead r e a m ,h o wt ot h em o s ta t t r a c t i v ea n dm o s te f f e c t i v ew a yo fe x p r e s s i o nc r e a t e f a n t a s t i ce f f e c t s ,t h i si sa n i m a t i o ns k i l l si nt h ec o r eo f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u n i q u en a t u r eo fa n i m a t i o na r t ,a n i m a t i o n , e x a g g e r a t e de x p r e s s i o n s a n de x a g g e r a t e dd e 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a r to fa n i m a t i o ne f f e c t sa n dm a n yo t h e rp o i n to f v i e w ,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ee x a g g e r a t i o n , d i s t o r t i o n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o t h e rf i l ma n d t e l e v i s i o na n i m a t i o na r tf e a t u r e st h ee s s e n c eo fa r t i nt h ed i s c u s s i o np r o c e s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 an u m b e ro f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c l a s s i ca n i m a t e df i l ma n dt e l e v i s i o na n a l y s i s ,e x p l o r et h e t e c h n i q u e so fv i d e oa r ta n i m a t i o ne x a g g e r a t e dd e f o r m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f i n m l y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h a n d d r a w na n i m a t e df i l m sa n dn e w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m e a n sf u l l t h r e e - d i m e n s i o n a la n i m a t e df i l mp r o d u c e db yt w oi n s t a n c e si nd e t a i l a n a l y s i s ,a n dm o r e p r o f o u n d l yd e m o n s t r a t e d ,e x a g g e r a t e d ,d e f o r m a t i o na n i m a t i o na r ti sa l w a y saw o n d e r f u l u n i q u es t y l ea n da r t i s t i ce s s e n c e w i t h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p u t e ra n i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f i l ma n d t e l e v i s i o na n i m a t i o nh a sav e r yb r o a dp r o s p e c t s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t r o n gv i t a l i t yo ft h e a r t sw i l le n r i c ht h ec u l t u r a ll i f eo fm a n k i n da n dt op r o m o t et h e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i v i ls o c i e t yt oa d dl u s t e r a b s t r a c t k e yw o r d s :f i l ma n dt e l e v i s i o na n i m a t i o na r t e x a g g e r a t e dd e f o r m a t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a r t i s t i c e f f e c t r e s e a r c h i i i 目录 目录 弓i 言1 第1 章影视动画艺术的独特性3 10 1 动画的“动 与“画 一3 1 1 1 动画的“动 3 1 1 2 动画的“画”3 1 2 动画与美术和影视的关系一4 1 2 1 动画与美术4 1 2 2 动画与影视5 1 3 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动画设计( 3 dm a x ) 6 第2 章影视动画夸张的表现形式9 2 1 剧本的夸张。9 2 2 叙事的夸张。1 0 2 3 造型的夸张。1 2 2 4 动态的夸张1 5 2 5 节奏的夸张1 7 2 6 色彩的夸张1 9 第3 章影视动画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2 2 3 1 夸张变形与角色性格2 2 3 1 1 拟人的变形效果2 2 3 1 2 拟物的变形效果2 3 3 2 夸张变形与运动规律2 5 3 3 夸张变形与镜头设计2 6 3 3 1 独特的长镜头设计一2 6 3 3 2 夸张的镜头运动2 7 3 3 3 夸张的蒙太奇手法2 8 l v 目录 第4 章影视动画从传统技法到现代技术中的夸张变形技巧应用3 0 4 1 手绘动画阿拉丁中的夸张变形技巧分析3 0 4 2 电脑三维动画怪兽电力公司中的夸张变形技巧分析3 5 结语:i i 参考文献。3 9 v 引言 研究的起因 引言 穿着衣服的小猫咪、跳跃龙门的小鲤鱼,踩着风火轮的小哪咤、七十二般变化的 孙悟空等等,这些神奇的艺术形象,曾经在无数个幼小的心灵中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使长大成人,这种印象依然是他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当某一天我们停顿下来,劳 累、困惑暂时忘却,那些美好的记忆似乎也有灵性,终是耐不住寂寞,常常不经意间 又从哪个角落里冒了出来,把一种久违的梦境重新带到我们身边。动画是对成长的馈 赠,我愿永远做一个创造梦幻的精灵。 动画艺术独特的表现语言,便是对角色和动态进行恰到好处地夸张和变形,以达 到幽默滑稽和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夸张变形,如何以最吸引入、 最有效的夸张变形手法表现主题思想,则是动画艺术表现力的技巧核心。 本论文旨在从影视动画艺术的独特性入手,结合对众多中外经典影视动画作品实 例的分析,循序渐进地探讨影视动画艺术当中夸张变形技巧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和 应用效果。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支柱。在这个队伍中,动画作为影像文化的新宠,异军突起,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 的关注与参与。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动画已经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产 业支柱。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希望能在几年之内跻身于世界动画大国的 行列之中。在动画产业被高度重视和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动画艺术的研究也日益显得 迫在眉睫。 为此,作者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相关作品,对影视动画艺术的独特性、动画夸张的 表现形式和动画夸张变形技巧的艺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深刻展现出动画夸张变 形手法生动幽默、寓教于乐,是最受人们青睐的艺术形式之一。最后通过对传统手绘 动画和电脑三维动画两部动画精品详尽地剖析,展示出面对先进电脑动画技术丰富多 样的制作手段,想象、夸张、变形这一动画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始终不会改变 l 闹北大字义掌坝l = 字位论义 的。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动画艺术必将更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 大的艺术生命力。 希望本论文研究,能够对更多同仁的动画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起到一点启发和借 鉴作用;同时,更热切希望业内同仁携手共进,百花齐放,使我国的动画产业更加迸 发出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进而推动我国的动画产业走向世界,呈现灿烂辉煌。 2 第2 章动i 田夸张的表现形式 第1 章影视动画艺术的独特性 1 1 动画的“动”与“画” 1 1 1 动画的“动 影视动画,传统的制作方法是手绘动画,在中文里顾名思意,就是连续动作的画, 中国早期称之为美术片;现在国际上通称其为动画片,英文称为a n i m a t i o n 。动画的 英文a n i m a t i o n 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 n i m a ,意思为灵魂,动词f l n i l i l f l r e 是赋予生命, 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 n i m a t i o n 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 不具有生命的东西象获得生命一样地活动。即指按照剧本故事情节的要求,以连续动 作的绘画或其它艺术造型形式,代替人物和环境空间造型,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专门 艺术。 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地表达和抒发创作者的意图和感情。它可以把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的景象、事物转变为视觉“现实 ,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对动画有一句著名的论述,这似乎是被全世界动画理论 工作者们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每帧之 间发生的事情比发生在每帧上的东西更重要 。这当然是对动画艺术更高层面上的理 解和论述。 手冢治虫则认为动画的本质是“变 。这个变,既包括形变,也包括运动轨迹的 变化和颜色的变化。但最能表现麦克拉伦所说的帧与帧之间魅力的还是形变,运动轨 迹与颜色的变化仅是作为形变的辅助而已。这个变,还可以从渐变和突变的角度去看, 应该说最能表现帧与帧之间魅力的是渐变,而突变只是辅助。仅有突变的视觉图像, 毫无动画魅力可言,甚至不能成为动画。 1 1 2 动画的“画” 传统的动画艺术,是根据人们眼睛生理上的视觉残留这一电影技术的基本原理, 用画笔画出一张张不动的,但又是逐渐变化着的动态画面,再利用摄影机一格格地拍 摄到电影胶片上,然后以2 4 帧秒的速度连续放映,便能使所画的动作在银幕上活动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起来。 因此,逐帧拍摄是动画片区别于通常一般影视作品的基本特征。 1 2 动画与美术和影视的关系 动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中包含了绘画、影视、文学、数字媒体、戏剧、音乐 等众多艺术门类。这些艺术门类在动画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托、补充和融合, 从而形成动画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1 2 1 动画与美术 动画艺术包含绘画的因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动 画片制作是使无生命或图画产生栩栩如生的幻觉或活动,也是将绘画艺术扩展到电影 制作领域去的一种方法。基本原理是逐格变化,动作和声音要计算准确。动作以每秒 2 4 格的速度进行,因此每一格画面与前一格画面的差别是微乎其微 。这样的描述, 显示了动画和美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动画直观地称为一 种连续活动的绘画。 影视动画艺术本身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具有影视的特性,另一方面从它 的基本制作过程来看,动画电影又应属于绘画艺术的范畴。因为它是用美术形式来结 构和表现画面,用绘画语言来概括和叙述故事情节。因而我们说,动画艺术与其它影 视艺术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美术及其绘制出 来的形状与色彩。也就是说,影视动画的基础和开端,都是绘画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换言之,绘画的空间有多大,动画电影的空间就有多大。绘画的自由与随意性,决定 了动画电影在设计造型和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出现任意的变形和夸 张,以此来达到实拍电影所无法表现的特殊动态效果。 由此可见,由于制作过程不受自然景观和人物表演等实在景物的限制,只是凭借 手中的画笔,即可展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的神奇景象、奇异变换和人力不可能做 到的高难动作,所以动画能够在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依靠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力,通过夸张变形的技术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甚至各种动物如飞禽走兽,各种植物如 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8 5 年,第2 卷,第6 7 5 页 4 第2 章动i 田i 夸张的表现形式 花草树木,各种器物如桌椅杯盘,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花开花落等等,都 可以作为动画片中的主角,按照作者的创作意图在银幕上活动起来,栩栩如生。 所以,动画又被称为是一种流动的绘画,因为它给观众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很大 程度上是通过绘画艺术进行传递的。 1 2 2 动画与影视 动画除与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之外,它与影视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 画在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借鉴了影视艺术的镜头语言和画面运动规律,形成了一种独 具特色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也有人说,动画是另一种类型的电影,他的艺术特点和运动形式与一般的影 视形式是相类似的。因为动画和影视一样,既可以表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也能灵活 自如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另外,它还能模拟一般影视艺术镜头的推、拉、摇、 移等各种运动技巧,甚至形成比真实摄影机拍摄更加绚丽和复杂的视觉效果,实现一 些真实拍摄所不能达到的特殊镜头画面,从而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视觉艺术冲击力和 感染力,让观众在欣赏中认同、接受并深深为之感动。 动画师们在设计运动画面时,除了对自然事物的模拟以外,最能体现出动画艺术 特点的是,他们常常为突出主体而创造出一些自然界并不存在的艺术夸张和变形效果。 我们知道,动画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人为创造的,它们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想 象任意驰骋,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冲破现实的极限,实现现实生活中所无法达到的目 标和愿望。这一切赋予了动画艺术高度的假定性,使之成为一种以“虚拟性 为主要 特征的视觉艺术表达方式。它可以利用造型与造型之间的形变实现场景、镜头之间自 然地过渡和转换,如号称“动画之父”的法国人艾米尔科尔,他将一头大象变成一 个舞女,随后又变成各式各样的人物。 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往往需要创作师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不仅能使人感叹、惊讶、发笑,还常常令观众看得出神入化,给观者留下极其深刻的 印象。 “人们之所以把影视动画艺术称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正因为他是把影视性和绘 画性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既保持了绘画中构图、配色、线条勾勒的完善,又建构了 假定性时空,在其中充分发挥想象,完成许多以现实时空为背景的影视剧中不可能出 5 河北大学文学硕七学位论文 现的动作。这就是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即可以凭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才能, 随意地迸行形象夸张和艺术变形,从而获得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1 3 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动画设计( 3 dm a x ) 在传统手工绘制动画影片方兴未艾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 机制作具有立体感的连续动作画面问世,这就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三维动画。三维动 画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形算法高速 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艺术、数学、物理学和其它相 关学科的知识,在计算机上生成绚丽多彩的连续的虚拟仿真画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 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如在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海 底总动员和埃及王子等优秀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计算机动画的高 超魅力。 如果说手绘动画实现了流动的画面,那末三维动画就可以说是造就了“真实 的 梦境。现代仿真技术可以惟妙惟肖地模拟再现现实生活的世界。第一部全三维动画电 影玩具总动员,在场景、光效、角色造型等方面,就都倾向于模拟真实。“三维动 画可以说是计算机科学迄今为止在动画领域最大的贡献。它的出现,使动画艺术呈现 出多元化的态势 。 首先,仿真体现在细致入微地模拟再现角色的面部表情、身体毛发和运动规律等 方面。如怪兽电力公司( m o n s t e r ,i n 。,2 0 0 1 ) 中那个身上长满了上百万根毛发的 蓝色怪物苏利文,在这部采用全三维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中,实现了使这个怪物全身 上下每个局部毛发的颜色、粗细、密度、均匀度、透明度、运动特性等都逼真自然( 如 图卜1 ) 。于是,观众看到了一身蓝色毛发随风飘逸的怪物形象,甚至可以看到每一根 毛发的运动。再如海底总动员( f i n d i n g n e m o ,2 0 0 3 ) 中小丑鱼尼莫的表情,是那 样的逼真自然。这正是“三维计算机动画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面部表情动画控制,包 括眼皮和眼球的细微动作 。 张歌东编著: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2 页 孙立军:动, m i 的数字时代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 0 0 4 年第8 期,第9 页 李琳:三维动画技术分析及对传统动画的冲击当代经理人2 0 0 5 年第1 3 期,第2 1 3 页 6 第2 章动面夸张的表现形式 图卜1 其次,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场景。如玩具总动员( t o y s t o r y ,1 9 9 5 ) 中的卧 室、街道;怪兽电力公司( m o n s t e r ,i n c ,2 0 0 1 ) 中的厂房、大街;海底总动员 ( f i n d i n g n e m o ,2 0 0 3 ) 中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超人总动员( t h e i n e r e d i b l e s ,2 0 0 4 ) 中拥挤的公路、美丽的小岛;狂野大自然( t h e w i l d ,2 0 0 6 ) 中草木丛生的树林;赛 车总动员( c a r s ,2 0 0 6 ) 中安静的小镇生活;美食总动员( r a t a t o u i l l e ,2 0 0 7 ) 中餐厅的厨房等等,在设计制作这些场景时,都是力求对场景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做 到细致入微地再现。从外界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到家庭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所有的 一切都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为了更加接近真实,海底总动员( f i n d i n g n e m o , 2 0 0 3 ) 的导演带领他的电影创作团队深入海底考察,仔细观察海水的流动方向和海底阳 光的照射情况,最终将绚丽灿烂的海底世界,包括水底光照半透明的效果,都呈现在 观众的眼前。 再者,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的光色效果。计算机“可以制造出虚拟的人物,更 可以搭建场景,制造自然景观,不必布光,不必考虑道具所占的空间计算机承担 了灯光师、舞美师的工作 。这种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制作出的灯光效果逼真自然,色 彩丰富绚丽,使迪斯尼的作品看起来自然天成。相对于传统动画制作手段中通过平涂 方式绘制的光色效果而言,新的技术手段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单一 的色彩不再充斥整个空间,丰富而又细腻的光色效果填充着动画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落。 新的技术手段制作的动画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对真实的模拟和再现。那末这一技 术手段所塑造和描绘的真实与动画的假定不是相互矛盾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动画电 函张歌东编著: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2 页 7 河北大学文学硕七学位论文 影中所塑造的真实永远是卡通化的真实,是艺术夸张的真实,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重 现。动画终究是虚拟的艺术,一味地追求客观上的真实必然损害动画这一艺术形式, 反而会给观众带来虚假造作的感觉。“艺术真实不等于逼真艺术的真实只有在艺 术概括的过程中才能产生 。动画电影的终极目标不是写实,动画电影不能等同于现 实或者真人电影。因为动画电影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所以仿真技术必须要服从 动画自身的这一艺术特点。哥伦比亚公司制作的最终幻想一片,其中在造型设计、 人物表演、场景设置等方面都过于模拟真实,结果反而以票房不利而收场。虽然这部 电影在制作方面,达到了现阶段的三维技术所能实现的最真实效果,但其结果证明, 过于真实的动画电影只会让观众敬而远之。 迪斯尼动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观众体验的美感,通常是来自于夸张和仿真这 两种对立手法的融合。 一方面,再夸张的变形也要在观众所熟悉的经验基础上陌生化。如阿拉丁中 的猴子阿布、花木兰保护神木须、幸运蟋蟀等等,都是拥有自然界的真实原形。大 力神( h e r c u l e s ,1 9 9 7 ) 中的巨型奖杯,无疑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奖杯进行了放大的夸 张,直至占据整个画面空间。奖杯上的缪斯女神形象,无疑是来源于人们心目中具有 艺术气息的美女造型。迪斯尼在此基础上,通过夸张的手法,还塑造了一些胖瘦不一、 形体各异、充满生活气息、带有世俗味道的女神形象,随时让这些女神出现在我们身 边,令观众倍感亲切和认同。 另一方面,再真实的仿真也往往伴随着变形与夸张。如海底总动员 ( f i n d i n g n e m o ) 中,海底的场景虽然看似真实,但如果仔细观察构成场景细节的每一个 组成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场景中充满着大量的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装饰性元素过于明 艳的色彩、整齐排列的各种海底生物、具有整齐划一生长方向的植物等等。动画电影 中所展示给观众的海底世界,显然是被装饰过的比现实更加规整、更加统一的美丽造 型。所以,虽然三维技术的特长可以描述真实的梦境,但是动画中的真实是需要建立 在夸张基上的真实。关键是如何运用动画夸张变形的创作理念,去满足人们的娱乐需 要和审美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去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圆。 国( 苏) b 日丹著: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9 2 年,第9 3 页 ( 美】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3 3 页 8 第2 章动画夸张的表现形式 第2 章影视动画夸张的表现形式 在默片时代,电影主要依靠剧中人物出场的造型、夸张的表演、剧烈的肢体动作 等来制造笑料。动画片也是如此。由于动画片的拍摄对象本身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创作出来的假定性的形象,即是“以画在平面上的图画或者立体的 偶以及物品作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因此在剧本、叙事、造型、动作、表情等方面, 都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任意的夸张和变形,使动画片更具广阔的变化空间和丰富多 彩的变幻画面。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后,构思和表演上的夸张仍然 是动画片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的原因所在。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动画中夸张的一些表现形式。 2 1 剧本的夸张 动画大师迪斯尼曾经说过:“卡通的首要责任就是把生活和动作卡通化把事 物通过观众的想象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把动作或事物真正发生的情况拍摄下来或画 。 出来;要把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卡通化,或把我们今天所想的事物变得奇妙而表 现出来” 。 在选择或者编写动画片剧本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充满想象、夸张的故事情节,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动画片夸张变形的艺术特性。在剧本创作上,一方面可以营造原创性 的幻想空间,另一方面在打破现实生活逻辑概念的同时,还能够建立一个新生的、梦 幻般的、更加感人的理想化想象空间。象美国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 艾丽斯梦游仙境、玩具总动员、圣诞夜惊魂;日本动画片龙猫、红猪、 机器猫、千与千寻;中国动画片黑猫警长、大闹天空、哪咤闹海、小鲤 鱼跳龙门、宝莲灯;欧洲动画片国王与小鸟、美丽都三重奏等等,这些 影片在剧本的创作上基本都是依靠想象和夸张创作故事情节,这就首先需要创作者打 破现实世界的常规法则和逻辑。所以说,“剧本的夸张 是形成动画夸张变形视觉效果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l j 版社,1 9 8 5 年,第2 卷,第6 7 5 页 聂欣茹:动画概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9 页 9 河北人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艾丽斯梦游仙境,讲述了温柔可爱、正直善良的小女孩艾丽斯的一个奇异、荒 诞、五光十色的梦境。在梦中,艾丽斯发现了一个瓶子,便不经意地喝了其中的液体, 结果身体一下子变小了。艾丽斯在哭泣无助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蛋糕,蛋糕 上面用葡萄干拼成了两个字“吃我 。艾丽斯便按着这个提示咬了一口,于是身体开始 变大了,但可怕的是身体在恢复正常之后仍然继续变大。后来,她又遇上了形形色色、 能说会道的小动物,如赶时间的小兔子、自己倒茶的奇怪杯子、吐烟圈并会说话的毛 毛虫,还有可怕的扑克牌王国等等。影片中一切物品都成了有灵魂、有生命,具有人 类的思维方式,彼此之间用语言交流的角色。全片故事充满了荒诞、悬念、惊险和友 谊等诸多元素。 再如日本动画电影龙猫中的古怪生物龙猫,它居住在乡下,就像人类的邻居 一样,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只有小孩子那纯真无 邪的心灵才可以捕捉到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还能隐约听到他们奔 跑的声音。这部影片充满了童话色彩和亲情的温馨,把观众成功地带入了一个梦幻般 的童话世界。 以上种种故事情节,大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完全是凭想象、靠夸张 创造出来的,这也正是动画片最能依靠创作者那丰富奇异的想象力去打动观众的地方。 因为它给了创作者一个非常大的构思空间,可以把梦想中的一切事物,通过动画这样 一种艺术方式展现出来。不管你是对童年梦想的追忆,还是顺乎情理的联翩浮想,都 可以为原画的设计与创作提供充满想象力的元素与思路。 2 2 叙事的夸张 动画电影在叙事方面,也可结合剧本与分镜头稿,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技巧进行原 画创作。没有夸张的叙事,就没有艺术创作。在叙事的夸张方面,就是要开阔思路, 善于联想,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动画片中运用想象化的叙事模式,是非常 必要的动画语言表达形式。 譬如,为迪斯尼公司打下天下的米老鼠和他的搭档唐老鸦,是两个拟人化了的动 物形象。他们那被夸张的外貌和时而表现人性、时而又恢复动物本能的性格,以及他 1 0 第2 章动画夸张的表现形式 们所表演的一幕幕闹剧,真是令人不禁发笑而且回味无穷。细细想来,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的确也有着类似影片中夸张效果的那种感受,诸如哭成河的眼泪、被压成照 片的主人公、卷起来就走的房子等,只不过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按着人们的心理 感受夸张到了极点而己。但虽是夸张过分,却也顺乎情理,使人乐得接受。这是纪实 性电影所无法实现的。 又如,小红帽中的狼外婆照镜子一幕也十分成功。大灰狼装扮的狼外婆为了看 看自己象不象,拿来一面镜子对照,它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嘴和獠牙。而当它把镜 子翻过来对照时,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后脑勺。这虽违背现实客观规律,但却利用翻过 来的镜子反照出头部的后面,似乎也符合“反定理 的逻辑,因而令人感觉好笑。利 用滑稽可笑的不能成立的“反定理 手法进行夸张,违背常规,使观众为反向思维中 的错误而惊诧、发笑,这也是动画片在叙事上运用夸张技巧的一大特色。 再如,在猫和老鼠这种几乎没有对白的动画片中,很多的心理活动都是靠夸 张的画面效果来讲述的。其中在描述汤姆猫被美女猫所吸引的时候,设计师将汤姆猫 的眼球处理成从眼眶中飞快地跳出来,围绕着美女猫这个它一心专注的目标不停地旋 转,并且随后又变成了两颗红心的形状。用如此直观的画面语言告诉观众,汤姆猫爱 上了这位美女猫。 暴力,是在任何出现激烈冲突的敌对双方的故事情节中都必然存在的因素,动画 电影也不例外。但有的动画电影对暴力行为的描述却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技巧,使观 众在看到暴力场面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血腥气氛而是幽默和滑稽。如猫和老鼠 中,老鼠杰克被枪打中后并没有血流满地,更没有横尸当场,而是身体上被子弹穿过 的部位出现许多透光的小孔。如此夸张的叙事方式,使本来就是一对天敌的猫和老鼠 在动画语言的讲述下,映入我们眼帘的只是两个不睦的邻居,为了一些生活琐事的不 休争斗和笑料百出。 在影片三个和尚中,通过对三个在造型上夸张了的和尚形象的刻画,描绘出 了他们为个人小利斤斤计较的自私心理。更值得欣赏的是,其中从寺庙到山下挑水的 动作,就是借鉴了京剧舞台的处理手法:在一个空白的背景上向左走几步、转身,又 向右走几步、转身,再向左走,就是这样几个简单的转身走,概括了整个从下山到河 边去挑水的全过程。这一独具匠心的艺术夸张形式,在京剧锣鼓点的配合之下,如同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幅行云流水的国画,酣畅淋漓,没有丝毫生硬、造作之感,构思符合剧情要求,又 充分发挥动画片的特性,这是中国动画片表现形式的一次成功尝试。由此可见,极具 夸张的艺术语言,为增加动画片的艺术感染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在( ( 1 0 1 忠狗中,那个酷爱皮革、物质上虽然富有但却冷酷无情、毫无 爱心的古莱拉形象,她进进出出总是一身高级皮草,手拿长烟,貌似雍容华贵。可当 她脱去皮草的时候,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个毫无美感的干瘪枯瘦的身材。如此夸 张的对比,充分揭示了古莱拉的虚伪本质。再者,当她发现路上的小狗并驱车拼命追 赶时,眼睛变红,头发竖立,车子开得离开了地面,好象飞起来一般,使她那本来千 瘦的脸也变得好似一个骷髅。如此一番夸张,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古莱拉迫切地想把小 狗占为己有的贪婪欲望及其丑恶的内心世界。从而使画面语言十分简捷地表达了影片 的思想内涵,并能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另一部以米老鼠为主人公的迪斯尼动画影片蒸汽船威利号中,蒸汽船上的 一头牛,把掉在船甲板上的一本乐谱稻草堆里的火鸡( t u r k e yi nt h es t r a w ) 吃进了 肚子里,当米老鼠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从牛肚子里取出完整的乐谱了。于是米老 鼠想出一个好办法一一只见他用双手掰开牛的大嘴巴,另一边他的女朋友米妮 ( m i n n i e ) 将牛尾巴折迭成留声机摇把儿的形状,顺势摇动起来,这时民歌音乐稻 草堆里的火鸡的旋律以五线谱的形式从牛嘴里发了出来,飘向空中牛在这里被 夸张成了留声机,音乐便以五线谱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如此夸张的叙事方式, 使观众感到惊讶、兴奋,继而开怀大笑。这样的幽默效果,只有在动画特有的夸张叙 事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动画艺术中这些夸张的叙事手法,是造型艺术中形象特征的全新组合,是不乏浪 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 2 3 造型的夸张 由于动画中角色的假定性,所以动画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比实拍电影更具有广阔的 施展空间。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是在事先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设计、夸张和变形处理 的,也就是首先要对具体的角色形象进行性格特征的确定,这是制作动画电影中极为 重要的一个环节。动画创作不是对现实生活与大自然的临摹,而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 1 2 果就是没有灵魂的角色。对非自然形象的创作设计,更需要设计师通过想象和联想来 塑造具有不同个性的角色形象。在进行角色的形象设计时,通常是将一些常见的几何 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继而塑造出不同外形、不同性格的动画角色形象。 例如在表现角色活泼、可爱、乖巧的性格时,通常运用“圆 这个几何图形进行 表述;在表现角色的憨厚、朴实方面,会运用梯形和方形这两个几何图形进行组合; 在表现奸诈、狡猾的角色时,则要运用尖锐的三角形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图形。 另一方面,人在不高兴的时候常常会把脸拉得很长,所以在设计这种生气的角色 形象时,就可把角色的头部变形拉长,以拉长的变形效果来表现角色的郁闷、压抑状 态。人在大笑的时候嘴角会向上提起,脸部相对会变得宽扁些,所以在塑造这类乐天 派的角色形象时,就可以把头变形压扁来描述开心的情绪。把人的头形画成方形、扁 形、尖形、圆形、长形等各种形状,通过这种符号化的处理,即可将现实存在的一些 具体的细节特征,通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化提炼,使之变成一种简洁的符号。再把设计 者的情感和装饰性审美元素注入到这些符号当中,使其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就可 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只有掌握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才能在造 型设计中为内容找到最恰当的表达形式。 迪斯尼在塑造角色形象的时候,较多地采用了符号化的设计理念。换句话说,就 是通过对角色形象的夸张,使观众一眼就能分辨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这就是在视 觉上起到一个心理提示和刺激的作用。我们知道,生活中锋利的物体带给人们的伤害 要远远大于圆钝的物体,从而人们得出一个印象胖子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要比瘦 子安全得多。在众多的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列举出很多挂着这样鲜明符 号化标签的例子。 如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与皇后在造型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虽然两 个人都很美丽,但美得有所不同:作为正面人物的白雪公主,有丰满的身躯,圆润的 脸颊,着装色彩以明黄、大红和宝蓝三原色为主。创作者用圆润的线条,明亮的色彩 来表现白雪公主的纯真、善良、温柔、可爱;而继母皂后则是有着包裹在厚重衣袍下 的纤瘦身体,消瘦的脸颊,尖锐的王冠,着装色彩以紫色、黑色为主,另辅以少许的 涮北人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白色。创作者用这些尖锐的线条,沉闷的颜色展示皇后那阴暗、狠毒的内心世界。 又如狮子王中的木法纱和刀疤,前者脸部轮廓饱满,身体线条圆润,有着宽 阔而雄壮的肩膀、漆黑的瞳仁以及暖色调的身体毛发,这一切无一不让观众看到一副 王者气魄;而在描述刀疤那个篡位者的时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张采用短促、尖锐的 线条勾勒出来的棱角分明的脸颊、三角形的眼部轮廓、绿色的瞳仁配以黄色的眼球、 冷色调的毛发颜色以及消瘦的身体造型,鲜明地勾勒出一个贪婪的阴谋家形象。影片 为了加强这一角色的反派特征,在场景安排上也作了特别的设计。我们仔细观察便会 发现,刀疤几乎没有在阳光下出现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土狼一起在山洞里密谋。如 果走出山洞,也只是呆在阴影里。 无论是白雪公主,还是狮子王中的对立角色的造型,无一不是通过圆润与 尖锐的形体概括进行描述的。使观众能在诸多角色中轻而易举地通过造型这样一种最 直观的感觉,对剧中矛盾双方的二元对立产生明确的认知。 另一类造型的夸张,体现在对角色特征的强调。就像在画漫画时,要抓住被表现 对象身上最显着的特征一样,在造型上也要对其特征进行强调和夸张。如动画片狮 子王中跟班鹦鹉的造型,在设计时有意将其嘴巴夸张设计的比较大,突出它喜欢管 闲事和喋喋不休爱说话的特点。又如中央三套综艺频道播出的娱乐节目快乐驿站 中,运用动画的方式生动再现侯宝林的相声和赵本山的小品,剧中人物在造型设计上 就是采用了卡通漫画的创作方式,将主要演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最大程度的夸张,以崭 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他们身上的娱乐元素得到彰显,增加了幽默感、新鲜感,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在描绘相声大师侯宝林时,抓住了他大鼻子、小眼睛、浓眉毛 的特点,再顶上一个“中央不长的头型,角色一出现就会让观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