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说课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说课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说课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说课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说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教学内容分析,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三、设计思想,四、教学目标,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六、教学过程设计,七、板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内容包含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方面。本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基础性知识,为后一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的铺垫。,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学生普遍觉得本节课难学。加上高一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阅读图和分析图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三、设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合作式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落实到每一幅图上,充分利用教材里已有的图,同时结合多媒体进行演示。,教法:以启发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3、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4、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3、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用等温线判断寒、暖流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模式图的构建,六、教学过程设计,3、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思考:这些“鸭子舰队”漂流的动力是什么?,哥伦布,37天,20天,思考: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1492年,1493年,海水每时每刻都在运动,那么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呢?,波浪,潮汐,洋流,海水运动的形式,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关键词:比较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举例: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是世界陆地径流量的20多倍,2、洋流的性质分类,观察教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在太平洋海区找出“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的分布位置、流向、性质尝试归纳出寒、暖流的判断规律,寒、暖流的定义,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从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从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此定义只是相对的概念,只能体现大多数洋流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和西风漂流的特殊性),知识运用:读某海区洋流海水等温线图,回答,10,20,30,30,20,10,(1)甲海区在半球,乙海区在半球(2)从性质上看,甲海区经过的洋流是流,乙海区经过的洋流是流(3)甲海区洋流的流向,乙海区洋流的流向,规律:海水等温线的凸向就是洋流的流向,甲,乙,、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分组活动,对照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分别探讨:第1组:中、低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第2组:中、高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第3组: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冬、夏季),A、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B、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一支西风漂流,全球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C、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4、世界洋流运动的成因分析,(1)盛行风(主要动力),海面盛行风吹拂表层海水运动带动,下层海水运动形成洋流,(2)陆地的阻挡、地转偏向力,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风带,东风带,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0,30,30,60,60,90,90,洋流形成模式图,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3)不同海区密度的差异(以直布罗陀海峡为例),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主要由盛行风推动海水运动形成的洋流密度流:由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差异,从而导致海水运动而形成的洋流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产生的洋流使海水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而形成,找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洋流模式图的不同,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并没有形成环流,而是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原因:此区域几乎都是海洋,无陆地的阻挡,B、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原因:北印度洋海区海域面积小,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吹东北风,海水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北印度洋海区,东北季风,夏季,顺时针方向,北印度洋海区,西南季风,5、世界洋流模式图的构建,(1)理论洋流模式图的构建,8,8,(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的构建,8,0,案例:,某中学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抛下一漂流瓶,试图借助洋流漂行。若干年后,被远在美国旧金山港的中学生打捞上来。请问:(1)该漂流瓶依次经过了哪些洋流?(2)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而其他条件不变,其漂流路线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1)答:漂流瓶经过的洋流依次是:,旧金山,悉尼,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答:假如地球自转反向,漂流瓶经过的洋流依次是:,旧金山,悉尼,七、板书设计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性质分类3、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