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家园的别样守护 解读劳特雷克绘画中的真、善、美 中文摘要 亨利德图鲁兹劳特雷克( h e l l r id et 0 u l o u s e l a u 仃e c ,l8 “一1 9 0 1 ) 是1 9 世纪末活跃在巴黎蒙马特尔的传奇画家。在劳特雷克的艺术作品中他描绘了许多 酒馆、夜总会、马戏团,以及声色场所的生活场面,其中有赞美也有嘲讽,这反 映了他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劳特累克画风脱离了印象派傈守风格,另走一条自 己的艺术道路。劳特雷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艺术开创了人性多元化的描绘 以及绘画中色彩的独创性与表现力。劳特雷克的艺术是1 9 世纪绘画到2 0 世纪初的 表现主义绘画或有表现主义倾向绘厕的中介桥梁和过渡。其在法国画坛具有不可 替代的位置。 劳特雷克不同于一般画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表现,他对于真善美有其 “别样 的理解和表现。劳特雷克是对于精神家园的“别样 守护者。劳特雷克 的“别样 在于他对于真、善、美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并以艺术的手法将特殊题 材的描绘通过主体意识的升华开辟了一条感悟真、善、美的新途径。文章的引言 约略说明了写作缘起及研究现状。文章的第一章,简单的阐述了劳特雷克其人及 其经历;文章的第二章论述了精神家园何以需要守护的社会背景及其必然性;第 三章是论文的主要部分,深入的解析了劳特雷克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以及在其 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在第四章中文章论述了劳特雷克对于现代艺术发展的启示和 意义。结语部分对文章提出的问题作以总结和概括。文章以期通过对劳特雷克绘 画中真、善、美的解读能对我们的艺术实践有所裨益和启示。 关键词:劳特雷克;精神家园;真:善;美 a b s t r a c t h e n r i d et 0 u l o u s e l 卸仃e cw 笛al e g e n d a p a i n t e rw h ow 嬲t i v ei nm o n t m a n 他o fp a r i si n t h el a t el9 山c e n t u i nh i sa n 硎cp r o d u c t s ,h eh 笛p o n 唧e dal o to fp u b s ,n i g l l t c l u b s ,c i r c u s 仃0 u p e s 锄d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s i t e s ,a m o n gw h i c ht h e r ew e 陀p r a i s e ,私、v e l l 器m o c ks h o w i n gh i sc o m p l i c a t e d 肌dc 鲫t r a d i c t 0 】yp 号y c h o l o 科l a u t i 优b r o k ea w a y 疗( 粕t 1 1 ec o n 靶r v a t i v eg 哆l eo f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鲥啪l ,t 撕n g 觚a n i s t i c 啊l e0 f h i so 、f 1 a n h o u g l lh i sl i f ew 笛q 武es h o 吒h eo p e n e du pap a i n t i n g s i y l ew h i c hm a d et 1 1 eh u m a nn a n 鹏b e c o m em 粕y f :配e t e d 粕dt h e 鲥g j n a l i 锣柚de x p r e s s i v 时o f c o l o 体f r o ml9 由c e n t u d ,t 0t 1 1 ee 盯l y2 铲c e n t u 曙,l a u 讹c sp r o d u c t sb e h a v e d 私t h eb r i d g e 锄d t r 粕s i t i o no fe x p r e s s i o n i s tp a i n t i n g j 粕dp j a y e d 柚i m p o n 锄tr o l ei nf 抡n c h 删n t i n g u n l i k eo r d i n a d ,p a i n t e r s ,l 跏鹏co w n e dh i s s p e c i a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觚dp 他s e n 协t i o no f t m t h , g o o da n db 髓u t y ”l a u 仃e cw 弱l h e s p e c i a l g u 捌o fs p j f ;th 鲫e h i s s p e c j a l i 钞”j a yi nh i su n i q u e 锄dp r o f o u n du n d e r s t 粕d i n gt o w a r d s n h ,9 0 0 d 锄db e a u 锣”m o r e o v e r h eo p e n e du pan e ww a y t o 触l 蚋纳,g o o d 阴db e a 咐”咖r o u 曲l h es u b l i m a t i 鲫o f n c i p a l 衄sc 彻s c i o 峭n e s sd u 嘲g 如e p o n r a y a lo fp a r t i c u l 盯t h e m e 1 nt h ei n t r o d u c 蝣o no ft h et h e s i s ,i tb r j e f l y 蹦dt h e 玛硒o no ft h i sp a p 材a n dt h ep 抟s 锄t c o n d i t i o n so fr e l 锄e d 他s e a r c h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i td e s c r i b e dl a u t r h i m 靶l f 锄dh i sl i f e e x p e r e n c e i nt h es o n dc h a p t e | ;i t 懿p l a i n e dm eb l ( g r o u n da n dw h ys p i r i th o m en d e dg r d i n g 锄di t s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 1 1 1 em i r dc h a p t e rw 龉t h em a i nb o d yo ft h i st h e s i s ;i td e e p l ye x p o u n d e d l a u t 僦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o w 刹s 钿t h ,g o o d 觚db u t y ”岱w e l l 撼i t sp 他s e n t a _ t i 饷i nh i sp a i n t i n g s 1 nt h ef o u n hc h a p t e r ,i td i s c u s s e dl a u t 他c sa n 酬cv a l u e 拥d 朗l i g h t e n m e n tt o n t e m p 0 脚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i tm a d eas u m m a 盯t 0q u e s t i o n s 随i s e di n t h ep a p e r t h ea u t h o r h o p e dt h a tt h r o u 曲t h ee x p l 鲫a t i o no f t m t h ,9 0 0 d 蛐db e 叫t y e x p r e s s e di nl a u t r e c sp a i n t i n g s ,w e c o u i dg a i n 的m eb e n e f i ta n di n s p i r a l i o ni no u r 叭i s ;t i cp r a c t c e k e yw o r d s :l a u t r c c ;s p r i th o m e ;劬t h ,9 0 0 d ,b e a u t y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住论交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酌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7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i j 7 够 , ;:io j ,iji 一:? 。7 钆 - 一? ? _ j; f 5 ,:弘 - j ,: y: ,。 学位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二玉! 鹾 “ 。 、 , ,。;:i 7 黪:o 。z 。;j = = _ j 囊o i :j :, i ;:,。? ,。,0 ;0 j 麓:2 0 昭年3 月,沙目,? ,i ,0 一。j 笺;刍2 0 口 ,年z 3 月,妒目 :|善: ji jj 。蠢妻。霉j - 垂j 囊:,i 。,i : l ”:。曩。;o :; 鬈j ;,。“7 甏 ? ;。i 警7 :oj j ,i “? 。 ,oo j :i i 譬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誊 j 。 ,;。: o:,v t 。, +,v :, 。, j :7 ” 分i ,i i ;:。“,、_ ,j l 矗:i j ! :。:囊! :。,i ”;譬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卉勺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卉勺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园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阑。,_ _ 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钓,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于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苤! l 盟。 2 0 四年卜月目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釜名: 耋益立 2 0 7 年,口月虿日 引言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艺术总是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栖息地,艺术是人们精神上 的家园。“艺术作为人之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 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丰富着人类的经验。 艺术中往往包涵 着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感悟,艺术“始终表现和反映着人类自身的感觉、情感和 经验世界,始终忠实地记录着人类智慧所达到的深度,始终积淀和深化着人类对 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圆劳特雷克的艺术同样“滋润着人类的心灵 ,“深化着人 口 类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劳特雷克却以不同于一般画家的表现方式执着地 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家园。这种不同于一般画家的对于精神家园的“别样守护首 先源于劳特雷克对于真、善、美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正是由于其对于真、善、美 的独特理解,劳特雷克才从那些被人们所忽视和鄙夷的社会的阴暗角落里窥见了 人性的光芒,带给人们以独特的审美愉悦和体验。 文章之所以选择解读劳特雷克艺术中的真善美是因为:首先、劳特雷克生活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他所生活的时代是理性超越感性并趋于无限膨胀的时代,也 是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其次,劳特雷克自身的矛盾存在导致了他对于真 善美有其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打破了对美的惯常理解的片面性;再次,劳特 雷克是1 9 世纪绘画过渡到2 0 世纪绘画的桥梁。劳特雷克在其艺术作品中展现了多 元的人性存在状态,为其后的绘画拓展了人性的表现空间。所以解读劳特雷克艺 术中的真、善、美、有助于把握艺术的内在精神本质,从而也有助于我们的艺术 实践活动。 真、善、美作为高雅艺术的评判标准已被西方古代哲学家、中国古代学者不 约而同的采纳。现今的艺术研究人员与人文学者也通过对大量的资料和优秀艺术 。腾守尧文化的边缘 总序,l 页,南京t 南京f f i 版圣i :2 0 0 6 年 o 胁守尧文化的边缘 总序,1 贝南京t 南京l l i 版宅i :2 0 0 6 年 作品的分析、判断继而论证了这一观点的普遍性,尽管东西方对于真善美的概念 和内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存有差异。文章力图通过对劳特雷克绘画艺术中特殊 题材的解读,强调主体意识对题材的升华,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着的真、善、美的 传递方式,进而联系到现今社会物质丰富却精神匮乏的社会现象,从而突出劳特 雷克对精神家园守护的重要意义。劳特雷克的作品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关注的 对象常常被归为对低俗、淫糜生活的表现,其实,劳特雷克的艺术虽然不同于他 同时代的塞尚等大师里程碑式的作用,但他对声色场所内妓女这一特殊题材的描 绘,却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的崇尚金钱却精神丧失的间接体 现。这正是现今人们强调外表忽视内容的心理在艺术欣赏领域的延伸。 文章试从劳特雷克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出发,以真、善、美的评判标准, 对他所关注的对象与描绘方式寻找符合优秀作品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使艺术接受 者能够避开作品所描述的外部形象去感受作品内在的强大精神内涵,透过现象能 够发现事物本质。笔者作为一名绘画专业的学生对于劳特雷克的艺术素养同样较 为关注,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我们今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前进与发展。所以,文章还 力图较为系统的探讨形成劳特雷克艺术的一些基本艺术素养问题。 对于劳特雷克的研究虽然不乏其例,但是,过去的解读大多从劳特雷克绘画 题材的独特性这一视角进行描述,本文则从大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社会思潮 以及劳特雷克个人对于真、善、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等方面出发,深刻地解析了 劳特雷克这一身体上侏儒艺术上却伟大的法国画家对于真善美的表现。劳特雷克 对于真、善、美的独特追求和其以艺术为手段对于精神家园的“别样 守护有其 自身内在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社会客观原因,文章试图从更深层次解析劳特 雷克艺术中的真、善、美以及形成劳特雷克艺术独特表现形式的内在因素。 第一章劳特雷克其人及其经历简述 1 9 世纪未法国最年轻的画家亨利德图鲁兹劳特雷克( h e i l r id e 2 t 0 u l o u l a u n 优,1 8 “一1 9 0 1 ) 在画坛上是一个才华横溢却颇受争议的奇才。劳 特雷克1 8 6 4 年1 1 月2 4 日出生于法国阿尔比,长长的名字显示着他高傲的贵族身 份。劳特雷克的家系可追溯到中世纪查理曼大帝时代法国有名的图鲁兹伯爵与劳 特雷克子爵这两大显赫家族。 劳特雷克的父亲阿尔丰斯德图鲁兹劳特雷克伯爵是一位骑兵军官,是 个从不在乎世人眼光,终日追求男欢女爱,穿着奇装异服,臂挂猎鹰,走马打猎 却毫不关心家庭的纨绔子弟,与其表妹也即其妻子阿尔戴勒性格截然不同。父母 的不合并没有给劳特雷克造成心灵上的伤害,相反,年幼的劳特雷克成为了母亲 全部的生活重心。 幼年时期的劳特雷克活泼伶俐,深得父母的喜爱。贵族的出身让他从小能够 受到良好的教育。家族风气的影响与对生活的热情使年幼的劳特雷克对绘画有着 痴迷的热爱。1 8 7 2 年,为了使劳特雷克能够有优越的学习环境母亲带他迁居巴黎。 只要母亲不在身边劳特雷克就会在课本、笔记上涂鸦。劳特雷克不仅是对绘画具 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对文学也颇有兴趣。劳特雷克在学校的同人志b 上发表 的小说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与老师的好评。幸福的童年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然而, 命运之神对于幼小的劳特雷克并没有特别的眷顾,在劳特雷克1 4 岁时的天,当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突然被脚下的东西绊倒,使他摔断了左腿。第二年,同母亲 在疗养院散步时掉进了路边一米多深的小沟里折断了右腿。照常理来说十多岁的 孩子的骨骼极具韧性不易骨折,即便是发生骨折在接好后应继续生长,但却由于 祖辈世代为了保持贵族血统的近亲结婚,导致劳特雷克从小就患有“多岐骨端症”。 劳特雷克所患的先天性骨骼疾病使他的双腿从此停止了发育,这也导致了他后来 身体的畸形:短小的双腿支撑着硕大的身躯,仅有1 5 米的身高,这就是成年后的 劳特雷克的形象。 成年的劳特雷克在旁人眼中是残废的、丑陋的。人们注视他的不再是他彬彬 有礼的绅士风度与贵族血统,而是那如同孩童般长短的双脚。尽管劳特雷克才华 横溢,但是历史往往极具讽刺意义,在劳特雷克生活的时代,才智是不为世人所 推崇和尊重的,身体上的残疾与家族遗传给他的傲慢,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 他比常人更渴望真诚与爱。这在后来也深深的影响了劳特雷克的艺术。日复一日 的单调生活与苦闷的心情,使行动不便的劳特雷克比以往更钟情于绘画。图鲁 兹劳特雷克也的确说过“由于这个偶然使我成为了画家,如果我的腿能如常人 那样长的话,也许我就不画画了。 同样,劳特雷克绘画生涯的开始也并不是十分顺利的。他进入著名画家勃纳 尔的画室却不被认可。由于当时盛行的肖像画风呆板又因循守旧,使生性爱好自 由的劳特雷克对老师固守陈规的教授方法十分抵触。在他眼中,大自然是美丽多 彩的而不是单调古板的。劳特雷克对颜色的痴迷与大胆运用是他以后绘画独树一 帜的重要因素。但在古板的勃纳尔处他成了蠢材的代表,“你为什么还要纠缠不休 地来这呢? 你真以为你能成为画家吗? 你毫无才能,你的眼里只有丑陋。别再让 我看见这种奇形怪状的,拙劣的画。你还不如呆在家里,这对我们更为有益 。圆如 此冷酷绝情的批判让劳特雷克感到莫大的侮辱。我们无法感知此时此刻他内心的 痛苦与挣扎,但倔强的劳特雷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虽然他试图努力迎合老 师的口味而谨小慎微,也曾试着被沙龙接纳而与自己的理念背道而驰,但最终他 坚持了下来,凭着那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隐藏在荣耀背后的坚持不懈的努 力使他最终超越了时代、超越了自己。终于使他在群星璀灿的法国画坛拥有了不 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在人们对才智并不太重视的社会环境里,劳特雷克这位敏感的画家经常感到 屈辱和痛苦。身体残疾的他但却拥有父亲放荡不羁的傲慢性格,以及对自由以及 真诚的强烈渴望。这些都不断地驱使着劳特雷克这个与众不同的人自然而然地寻 找着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的才智将会得到认可,他的缺陷将不至引 起反感,而他那在此阶层罕见的贵族风度也将更具吸引力。劳特雷克所要寻找的 。【法】皮埃尔勒米尔著,沈揆一,陈小芬译劳特雷克传p 5 9 。j :海人民荧术i l l 版社,1 9 9 7 囝f 法】皮埃尔勒米尔著,沈揆一陈小芬译劳特雷克传,i :海人民夔术f f l 版社,1 9 9 7 年3 月第l 版,p 5 9 。 4 这个世界也必将是能够使其精神得以自由驰骋和诗意栖居的家园。 尽管劳特累克残疾的生命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般短暂,但他却燃烧得如 此充分和浓烈。1 8 9 8 年起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酗酒和变得暴躁的劳特雷克深 陷烦恼之中,这几乎使他停止了作画。劳特雷克在一次持别严重的病痛之后,他 被送进了疗养院休养。在这期间为了求得自由,劳特雷克凭着不可思议的意志力, 描绘了幼年看马戏团的美好记忆。 劳特雷克在1 9 0 1 年9 月9 日去世,时年仅3 7 岁。劳特累克在其短暂的生命 中留下了富有永恒魅力的绘画,并且在他最后的作品中,画家已经预感到了一个 新世纪的绘画要求和理想。 第二章劳特雷克对于精神家园的守护 ( 一) 精神家园何以需要守护 l 、时代的呼唤 劳特雷克所处的时代正是处在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茶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工业与科技正在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 安逸与奢靡,而人类是否就因此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幸福? 物质的富裕就能说明精 神同样的富裕吗? 结果却是恰恰相反人们机械理性的发展和理性的极端膨胀 使人们已经忘却了精神原本对于人们的重要,这使得到处充满了焦躁与不安,恐 惧与颤栗,人们失去了精神栖息的家园。 劳特雷克生活的时代距离康德宣布上帝的死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康德 早在 m 第1 1 2 页,北京,商务印斗5 馆,1 9 7 4 年版 6 有什么用? 要使得每个人像他的邻居那样走同一条路吗? 劳特雷克在十九世纪 末众星闪耀的法国画坛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据一席之地。其中对声色场所内舞 女、妓女的表现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一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画家用 敏锐的洞察力与表现力描绘着他涉及的狭窄而特殊的场所妓院、酒吧、下等 歌舞场。生活、情感、本能与艺术的纠缠不清造就了他大胆、真实、苛刻、夸张 的艺术风格。劳特雷克独特艺术表现方式有其内在的成因。文杜里在西欧近代 画家中曾说到:“分析劳特雷克的艺术时,人们往往强调他的贵族出身和生理缺 陷的意义,但所有这些还都是必须注意到的。因为,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什么东 西不会影响他的艺术活动。圆不论劳特雷克如何的选择所谓的“怪异 题材,或 者是多么大胆的表现方法,这中间都包含着画家一个基本的追求和信念:即对于 真善美的执着和精神家园的追寻。因为,所有画家的这些怪异的艺术决不是他对 于底层弱者的嘲笑或讥讽,画家也从来没有以道德标准去刻责那些舞女与妓女。 在劳特雷克的眼中看到他们的首先是“人 ,是渴望能够人人均能以“人 的态度 去待“人”,而这正是劳特雷克毕生的追求和梦想。 对于精神的独特追求,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劳特雷克走向了一条世俗眼中的 怪异道路,他笔下的人物生活在狭窄的角落,过着上层人士眼中低俗的生活。而 这样的选择是否注定了劳特雷克的艺术与高雅相去甚远? 答案是否定的。康定斯 基曾说:“绘画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不能是短暂的,孤立的,糊里糊涂的生产活 动。它是一支陶冶和培养人类心灵的力量,有助于加高精神的金字塔。如果艺术 拒不承担这一项工作,那将出现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没有别的力量能够取代艺 术的这一作用。每当人类的精神力量有所增长,艺术的力量就随之而增强。因为 这二者是密切关系、相辅相成的。 o 劳特雷克在对于精神家园的追寻和守护过程中之所以显得怪异,主要是因为 。杭问汪芸浮世之绘劳特雷克的悲剧人生及璀璨艺术 人民英术l i i 版社2 0 0 3 1 2 ,【意1 利奥奈洛文度鹕著钱景长详,两欧近代画家 p 1 8 i ,人民荧术f l i 版社,1 9 7 9 【俄】瓦康定斯接j 簪,连:诳译论艺术的精神 ,中国圣i :会科学j l i 版社,1 9 8 7 年7 月版p 6 9 7 他对于精神中的真、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对于劳特雷克而言,艺术决不 是简单的美的代名词。人们经常简单地认为美的就是雅的,丑陋的就是俗的,这 是片面的认识。对于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劳特雷克而言,真、善、美有着更高的标 准和更为深刻的内涵,单纯的题材上的或者是表现形式上的优美并不是劳特雷克 的精神追求,其也不是判断高雅艺术的唯一标准,而只能是所谓的美的一个方面。 ( 二) 精神家园的守护标准:真、善、美 精神家园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它所指的是人的精神所能抵达和畅 游的超越物质、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精神家园带有本原、本体的意味。艺术是 对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护,由于绘画作为艺术的其中一个门类,它也必然关注人的 生存意义,关心人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归根结底是对于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 与追寻。真、善、美应该作为精神家园守护的基本标准,只有在真、善、美汇织 融合的交响乐中人们的精神家国才能够产生与存在,才能够有人们对其守护的可 能。 真、善、美是人类生命本质中的主要构成因素。自从人类有关审美的历史产 生以后,无论是中国哲人、画家还是西方自古以来的哲学家、艺术家等众多先哲 大都认为在人类的文化中,艺术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表现。正因为如此, 艺术不但给人以精神的充实,还使人的心灵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得到净化。海德格 尔说:“艺术品和艺术家都以艺术为基础,艺术之本质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 为什么几千年来人类艺术一定要追求真、普、美。中国当代学者刘士林的分析较 为透彻。他通过对人类早期文明时代的哲学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分 析,指出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正是在人类与自然界分离的过程中,先哲们以 朦胧的诗性智慧意识到人禽之别在于“人的真正的自由的感受 即:美。它和认 识论的自由直观真,伦理学的自由意识善,共同构成主体性的三个主要 内容。也即真、善、美产生于人类精神觉醒时期,是人类精神生命深层结构中的 本质要素。由于真、善、美代表了文明时代的三种精神追求,因而在逻辑上只有 8 它们同时获得满足与自我实现时,人类的生命本质结构才能呈现出健康、完整的 状态。“真、善、美三元结构存在于人生命的深层结构中,只有借助于物质媒介一 一人的知识、语言和精神的方式才能表现出来。而艺术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 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由于人生命本质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正 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高雅艺术在人类文化中是追求真、善、美的典范,体现 了人类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体现了人类精神的精华。真、善、美在人们 精神发展的历程中共同构筑了和构筑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也正是因为通过精 神家园的构筑,在漫长的艰苦的历史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劳特雷克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纵情的歌舞背后是他对于真的追寻,对 于善的热望,对于美的企盼。劳特雷克那难掩的炽热情感,透过流畅的粗线条, 鲜艳的大块色彩,一个还原了本色的自我正用他的方式塑造着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以真、善、美构建的精神家园在他的艺术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第三章真、善、美在劳特雷克艺术中的表现 理解劳特雷克绘画“别样”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以及主 体意识对于特殊题材的升华,并且了解他如何将真、善、美赋予艺术的表现上。 关于“真 的论述和辩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就绘画真实性问题,古希腊哲 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记载了苏格拉底的一段话:“绘画借助不合理的细节, 用愿望变为现实的描绘来迷惑人们。 就“愿望变为现实的描绘 而言,实际上道 出了艺术源于真实再现这一根本问题。圆德国的伟大作家、美学家歌德对于艺术真 实的理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歌德有着辩证而又深 刻的理解。他认为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来自现实尘活。基于这一点,他要求艺术 家把表现对象真实精确的描绘下来。但他也认为“对自然的全盘模仿在任何意义 吴晓枫,高俊峰著艺术家的责任是守护我们的耥神家阕一从文化观论商雅艺术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美 术2 0 0 6 ,4 刊。 朱光潜译。桕拉i 鲴文艺对i 再集 北京t 人民文学小版祉,1 9 8 0 ,p 7 2 9 上都是不可能的”。单纯“模仿的真实不是真正的艺术真实,艺术家的职责不是拿 原封不动的自然来给人欣赏,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将自然模仿得惟妙惟肖,而是 对自然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 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 。呗有既经过了主观感受又来自现实的“自然” 才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真实。 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别林斯基也对艺术真实有着精辟的见解。 他要求艺术家要真实的反映现实,从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真实而具体地描 绘生活,深刻观察和理解生活,揭示生活的发展规律,展现生活理想,而不能停 留在复制、照抄生活现象上。别林斯基指出:“诗在于创造性地复制有可能的现实” 圆。绘画也同样是这样,“可能的现实 是指按照生活发展的规律有可能出现的现实, 它包涵着过于,预指着将来。这样的真实是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有限与无 限,自我与世界相互交融的存在。它绝不是单纯的描摹、复制与抄袭。这也是艺 术家劳特雷克在绘画中一直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劳特雷克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说过:“我尽量描写真实而不描写理想 。劳特雷 克追求真实这一目标是建立在对客观存在长期仔细观察、探索的结果。他所描绘 的真实就是将自己对于十九世纪末期动荡社会造成人们消极颓废精神面貌以及自 身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低层状况的切身体会,根据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将感觉 过的,思考过的真实,是一种批判的真实,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劳特雷克对于善和美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善,更多的是从事物功利性或社 会的道德层面而言,但是劳特雷克艺术中的善却不是对于舞女等下层生活苛责与 鄙视,也没有以一般的道德标准去注视他们,画家是以“人”的眼光去对待他周 围这些被社会所鄙夷的人们的。在这里我们甚至能感受到2 0 世纪法国伟大哲学家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的存在主义哲学论断。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教,劳特雷克 所认为的美也是独特的。美并不是形式的华丽与高雅,也不是描绘对象的高贵与 朱光潜并两方荧术史下卷,人民文学l i l 版圣i :,1 9 8 0p 1 3 7 o 满寿详别林斯幕论文学 新文艺i l l 版圣l :1 9 5 8p l ll l o 优美。在劳特雷克的笔下美是一种否定性的美,或者说美就在于“不美 。这种对 于美的独特的理解和发掘也正是劳特雷克艺术的深刻之处和永恒的魅力之所在。 ( 一) 真的实现批判的真实 1 、社会的真实 ( 1 ) 劳特雷克对于社会真实的理解 贡布里希在自己的论著中说:“十九世纪的艺术史,永远不可能成为当时最出 名、最赚钱的艺术家的历史。反之,我们却是把十九世纪的艺术史看作少数孤独 者的历史,他们有胆魄,有决心独立思考,无畏地、批判地检验程式,从而给他 们的艺术开辟了新的前景。 劳特雷克作为少数孤独者之一,努力摆脱传统的约束, 批判性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十九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社会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浪潮席卷了包括法国在内的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整个 社会处在追逐利益的竞争中。就连处在艺术之都的法国人的想象力也受到资本主 义物欲论的刺激。只要看看正在营造中的,只求高度,无太多用途的“形象工程” 埃菲尔铁塔就一目了然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贫富的巨大差别。 整个社会处在矛盾丛生的对抗中。紧张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步伐使那些随时 可能失业,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感到强烈的不安与焦虑。“梅欧在他的书中曾经写 到,在西方最早对工业文明的进步性表示怀疑的人就是一群艺术家。如果说哲学 家和社会学家,是以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来看待这个世界的,而艺术家,则是以 心灵的直接感受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是一群敏感的人。而且心灵感受往往早 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所以还在人们盛赞工业文明的丰功伟绩时,艺术家们就 已看到了其黯淡的另一面。”劳特雷克就是这群敏感艺术家中的一员,他以“别 样”理解描绘了人们所“盛赞的社会。 费孝通方李莉t 业文i 州趾程中的心考民族艺术) j 2 0 0 0 0 2 1 1 法国大革命在全国上下掀起的轩然大波震荡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作为引领社会 思潮的敏感的艺术家们随即掀起了艺术上的革命。他们努力推翻旧的思维与表现 方式。为这场运动命名的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就是这场艺术革 命的标志。他要的不是好看而是真实。他用他的画去抗议当时公认的程式,“惊吓 有产阶级 ,打掉他们的得意感,表现出与熟练地处理传统俗套之作相对立的、毫 不妥协的艺术真诚。劳特雷克就是以自己不同于传统俗套的理解致力于他所生存 的社会真实的表现与描述。 ( 2 ) 社会的真实在劳特雷克绘画中的表现 如果说德加艺术中对芭蕾舞、咖啡馆等的表现是对于社会下层关注的开始, 那么劳特雷克的艺术则是在此基础上又向前了一步。劳特雷克特别敬重德加,在 题材的选择或是素描重于色彩的形式上德加都可以说是他唯一的榜样和导师。贡 布里希称劳特雷克是德加的“天才追随者”国。“德加的题材不是取之于自然,而 是来自剧院、芭蕾舞和巴黎的咖啡馆;与德加不同,劳特雷克特别感兴趣的是半 社交场合夜总会和妓院的生活”。 劳特雷克与到这里寻欢的人们不同的是 他带着一双画家的眼睛和一只画笔,观察、记录着发生的一切。姑娘们跳着康康 舞,这是一种下层的洗衣女自创的热情、粗野、充满了活力的舞蹈。由于一天保 持相同姿势的辛苦劳作导致她们双腿麻木,而这种快速扭动身体用力踢腿的即兴 舞蹈既能够放松僵硬的双腿又能发泄她们内心的疲惫。洗衣是蒙马特尔下层妇女 的主要行业之一。劳特雷克从这些行业、舞蹈的描绘中传达的是整个法国社会的 信息,虽然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宏大场面,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蒙马特尔也从郊区村庄转变成大众娱乐区到处是夜总会、咖啡馆、酒吧、妓 院。这众多的娱乐场所和歌舞表演场面成了劳特雷克产生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源 泉,为他表现社会的真实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他饶有兴趣地观察那晕所 【英】贡布里希并,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的故事三联书店,1 9 9 9 年11 月第l 版。p 5 5 3 。 【意1 利奥奈洛文度熙省,钱泵译两欧近代两家 人民荧术l | l 版牵i :1 9 9 7 年长1 1 月版,p l 韶 发生的一切。他在蒙马特尔画下许多草图,蒙马特尔的街道、俱乐部、妓院等他 所熟悉的环境,都成为他作画的主题。社会上的歌女、舞女、妓女,嫖客以及匆 匆的过往行人、摇晃着身躯的醉汉都成为他画作中的角色,他的作品比德加反映 的社会生活更宽广。劳特雷克不仅向我们展露了巴黎娱乐场的繁华,也揭示出了 法国社会的颓废和奢靡,撕破了当时所谓公正与道德的虚伪面纱。劳特雷克的在 r 红磨坊一角、在包厢里等作品都可以看到画家个人对于社会真实的批判性的 理解与描绘。劳特雷克的作品是当时法国下层社会的真实写照和全息浓缩。虽然 劳特雷克的作品没有塞尚在绘画中展现自然的永恒价值,也没有雷诺阿在大众舞 厅的场面中描绘了健康、优美而率真的青春,在他们的作品中找不到一点与劳特 雷克相类似的东西。但是,劳特雷克是这些大师中第一个专以描绘社会淫逸,以 非凡的洞察力识破其本质的画家,即便这是由于他追求娱乐的本能要求所引起的。 在劳特雷克的艺术中这种对于社会的表现并不是颂扬与赞美的华丽的形式真实, 而是批判性的本质的真实。 2 、人的真实 ( 1 ) 劳特雷克关于人的真实 人的存在、人的追求、人的幻想、人的无奈、人的荒谬、人的痛苦、人的困 境;人的真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微;丰富与偏狭,超然与世俗;人生,人性,人 情,人格等等,对于人的真实,人的存在的真实等众多的关于人的重大哲学 命题历史上早已有不少的探讨。存在主义的先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其著 作恐惧的概念中对于真实的存在的东西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 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 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 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暧昧不清、荒谬、动摇 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是最基本的存在。 同样的方式去丑化自己,劳特雷克的自画像,夸张变形,有的描绘得像侏儒,不 管这是一种自嘲、自怜还是一种自弃,它都是对于自我内心的真实描绘。 北京大学金开城教授在论述艺术审美心理机制是说到:“人类的一切认知活 动,都离不开客观事物的反映。审美主体即艺术家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将其渗透到审美对象当中与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对客观存在的对象 深刻的理解。审美主体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形象,这形象会自然地唤 起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联想与想象。这些联想与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 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打正如劳特雷克的绘 画是运用自己已有的对于“人的真实的理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并“将其渗 透到审美对象中 ,从而描绘出人性的真实。内心的真实表露,饱含着炽热的情感, 也是他寄托对生活的希望与控诉和批判不公社会的有力武器。 贵族出身的劳特雷克之所以流连于妓院之间,原因很复杂。身体的残疾使他 为本阶级所排斥,同时也使他对爱抚、依恋的情感需要更为强烈。才智卓越的他 无法把思想寄托在母亲身上。作为狂热宗教徒的母亲不能理解行为乖戾的儿子。 深刻的自卑引发的强烈自尊又使他不会在社会寻找心灵的慰藉,只能以放荡不羁 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并不弱于他人。当接触到世人唾弃的娼妓时,劳特雷克深知她 们同样是为社会所抛弃的人。她们的生计一方面被法律认可,一方面却为全社会 所不齿。尽管男人在她们身上发泄却不施予真正的爱情。她们只能在忘却自尊的 麻木中坚强的生存下去。劳特雷克旁若无人的住进妓院,追求真实与忠诚。虽身 处淫糜的环境,劳特雷克却没有失去理智与智慧,随时随地都在以客观而敏锐的 眼光观察和表现着娟妓们生活中的秘密及人类本性的奥秘。 劳特雷克绘画中的l :走出红磨坊的珍妮阿弗莉、l :红磨坊的莎尤考等许 多作品都是对于真实的人的描绘,对于人的理解和同情。1 8 9 2 年劳特累克所画的 走出红磨坊的珍妮阿弗莉表现了阿弗莉多愁善感的一面,画中的阿弗莉虽 已成名,但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忧虑。斯文的珍妮阿弗莉是一个高级妓女与 毋金开成艺术审荚的心理机制 2 0 0 7 年4 ,丁1 6 口m w c c t 、l n ,l l l l ,1 3 l 门6 8 5 8 8 7 h n n l 1 5 意大利贵族的私生子。少年辛酸的经历使阿弗莉形成孤僻、忧郁的性格。劳特雷 克的描给表现出了对她特有的同情和理解。在1 8 9 5 年红磨坊的莎尤考一画中, 莎尤考的形象十分突出,倾斜的身子反衬出周围宽阔的空间。画面背景中的人物 似乎是随意的涂沫,但却对莎尤考的形象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劳特累克把这个从 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提取出来的典型形象又生动地还原回其原本的生活环境之中, 这也是其对于人的真实的描绘。 ( 二) 善的实现 “善 在劳特雷克的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或者说劳特雷克的艺术是以“善 为精神理念而展开的。情感中的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观念,因其个人性和主观性 在理论上难以成立。理性中的善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理性的规定不依据于偶 然的事实,而是出于自然的永恒法则和事物内在的本质。其次,理性的规定不是 从个人出发,而是以人的共同本质出发。理性所确认的观念,不仅对某个人有效, 而且对一切人有效。理性中的善具有普遍性。这样,理性善扬弃了情感善的主观、 个人性质,使善成为一种普遍的、客观和必然的规定。理性的善虽然具有普遍性 和客观性,但是人受法律的强迫,只能是直接的避恶、间接的行善。这种状态下, 人是不自由的。要想成为自由的人就必须把外在的必然性变为内在的必然性。即 将被动避恶变为主动行善。这种善就是将情感之善和理性之善相统一韵善。斯宾 诺莎称之为“至善 。 从人性出发,主动向善需要主动的“情感 即“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分 为“意志力 和“仁爱力”两种。“意志力 肯定自己“仁爱力 同时肯定他人。 劳特雷克艺术中的“善 即具有对于自己的肯定和对于他人的肯定。劳特雷克艺 术中的善之所以不是嘲讽和鄙夷,其深层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劳特雷克没有对社 会底层的人们做出否定,有的只是对于他们首先是“人 的肯定。 劳特雷克在绘画中力图达到一种“至善 ,他满怀激情的表达着这种“至爱”。 他的主动的情感为他的道德完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主动的情感使人逐渐摆脱被 1 6 “奴役 的状态。主动的情感和理性的结合为人准备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人一直 是受奴役的,但人的目的是达到自由。人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情感和理性的统 一使人的内在力量无比巨大,以致能够获得自由。在自由之路的终止处,就是情 感与理性的融合。也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终点。这也即是所谓的“对神的理智 的爱、“对自身的理智的爱就是至善。这是一种人格模型,人在至善中心灵得 到升华。人在神之中或者通过神与自然成为体,并且爱自然,尤其爱自然中的 人,劳特雷克绘画中的善就是在这种自由境界的畅游,“自我 与“他我 在至善 的心灵中得到了升华。至善作为人格模型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是道德品质在人 身上最完满的体现。人达到了至善就获得了自由。在至善中,人完全融进自然之 中j 与整个自然和谐一致。正是这样的“至善 的理念支配着劳特雷克的生活与 绘画。在劳特雷克的世界中,他总是慷慨的对待周围的人们,在他眼中没有低俗 与蔑视、没有嘲弄与挪揄,有的只是包容与关怀、同情与怜悯,其画面也总是流 露着脉脉温情。 l 、题材选择中蕴含的善 题材的选择,十九世纪传统的中断,给艺术家了选择范围。要画风景画还是 画戏剧性场面。取材于弥尔顿,还是取材于古典作品。采用达维德的古典主义复 兴式的克制的手法,还是采用浪漫主义大师的奇幻手法,这些都由他们做出选择。 但是选择的范围变得越大,艺术家的趣味就越不可能跟他的公众趣味相吻合。劳 特雷克所选择的题材恰恰是背离了当时的所谓的美的判断标准,成了具有争议性 的“别样 绘画。 劳特雷克在妓院题材的作品中对妓女的描绘从无下流的含义,不同于常人对 她们的鄙视,他知道妓院中的女人是社会上最委曲求全的人,被人当成待价而沽 的尤物。这些妓女因为被画家了解面产生的怜悯使得她们身上融入了画家的呼吸 【荷兰】别涅狄克特斯炙诺莎著伦理学 m 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敝p 1 8 8 ,p 1 8 3 1 7 和生命,即使淫靡的场所也流露着不宜察觉的温情。而这恰恰就是劳特雷克敏锐 的洞察力赋予画面独特的审美建构。艺术作品的特点也正是要让欣赏者从中品味 出作品中含有的审美的特殊思想感情意蕴,才算的上是上品艺术。这正是艺术家 的观察力与感受力赋予题材以更深的意义而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所在。作于1 8 9 4 年的红磨坊街的沙龙正是所谓怪异的一幅杰作。画面以描绘妓女们模仿贵族 生活而举行的聚会为内容,前景中翘起右腿的女郎保露了虚伪和荒唐的实质。她 周围的几位小姐和夫人过于拘泥地端坐着,虽摆出一副上流社会的姿态,却令人 感到可笑。特别是右面被画框裁去半个身子的女郎,赤裸的肩背更增加了画面的 喜剧效果。这幅作品的题目红磨坊街的沙龙,沙龙原本应该是严肃而庄严的, 但在这里却表现出嘲弄后的深刻。 荷兰著名的近代哲学家别涅克特斯宾诺沙在他的论理学中谈到:知识 因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关于人的知识,关于物的知识和关于人的知识。善 就是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和关于人、物和神的知识。劳特雷克在长期对妓女、 舞女的观察中了解她们内心世界后客观的做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知识行车课件
- 对比手法的课件
- 烟草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包装设计试卷及答案
- 寒号鸟说课课件
- 机电一体化概论 课件 第2章 2.1节 机械单元
- 宁夏电网真题及答案
- 工程行业项目调研方案(3篇)
- 工程年度计划方案(3篇)
- 中医妇科期末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避免车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胸腰椎压缩骨折课件
- 音乐课简谱教学课件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管理方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影视中的人工智能
- 中职口腔生理基础教学课件
- 剖析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洞察与改革路径探究
- 气瓶检验人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