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死因分类培训.ppt_第1页
ICD-10死因分类培训.ppt_第2页
ICD-10死因分类培训.ppt_第3页
ICD-10死因分类培训.ppt_第4页
ICD-10死因分类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景五,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ICD-10死因分类培训班,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二版,1、ICD简介,2、医学证明与分类规则,3、两个注释,ICD-10,死因分类培训班,主要内容,4、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一、ICD简介,ICD的发展史,ICD-10更新,ICD-10第二版,1.1ICD的发展史,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十次修订,从最初仅用于死亡原因统计发展到涉及所有疾病和死亡原因,包括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的统计分类。,在第十次修订版又进一步扩展为“与健康有关的国际分类家族(FIC)”,这充分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标准的认可和重视。,100多年的历史,10次修订,1个国际分类家族(FIC),数字化ICD,相关分类初级医疗国际分类(ICPC-2)损伤外部原因的国际分类(ICECI)解剖、医疗及化学分类和限定日剂量(ATC/DDD)ISO9999对残疾人的技术支持分类和术语学,核心分类,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开发中,衍生分类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三版(ICD-O-3)ICD-10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国际疾病分类牙科和口腔学分册,第三版(ICD-DA)国际疾病分类神经学分册第二版(ICD-NA-2)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及青年版(ICF-CY),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分类家族(FIC)Familyof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s,1.2ICD-10更新,2019年,WHO-FIC网络建立了ICD-10更新顾问委员会(URC)负责全球应用第一版中提出的各种更新、调整、修改意见的汇总和审定。经WHO-FIC网络会议批准通过后由WHO正式公布实行。同时各国相关权威机构负责本国语言的翻译和推广应用工作。,在今年的WHO网站()上已公布了截至2019年批准通过的更新内容。由于文字差异及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因此,WHO建议所有在2019年更新的内容统一推迟到2019年起实行。,1.3ICD-10第二版,出版形式:(英文版)书(每套350瑞士法郎/315美元)光盘版(每套300瑞士法郎/270美元,包括12500个编码,多重检索,可打印复制)可下载版本(价格/内容均与光盘版相同)更新内容:纠正第一版三卷书的错误,包括自2019-2019年期间,WHO及各国对ICD-10第一版的勘误。,主要包括:更新数百处编码(增加/删除/改动/调整)索引内容增加60页增加SARS等新疾病,紧跟医学科学发展简化对死因编码的规则和指南,更易执行改进国际间死亡率统计资料的可比性,由中心翻译的ICD-10第二版三卷书中文本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ICD-10第二版中文本,主要更新内容_(1),主要更新内容_(2),主要更新内容_(3),主要更新内容_(4),主要更新内容_(5),主要更新内容_(6),二、医学证明与分类规则,分类规则,国际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死亡原因的定义,2.1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死亡原因的填写,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死亡原因的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死亡原因的填写,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填写并选择该原因。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应以ICD-10对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基础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并选择根本死因。,只有一个死因时可以直接填写;超过一个死因时则需按照ICD-10的要求填写;选择根本死因需按照ICD-10的有关规则、注释进行。,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单原因统计分析;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所有报告的死因均可以被用于进行多原因统计分析。,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直接导致死亡(a).的疾病或情况*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前因(b).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c).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在最后(d).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直接导致死亡(a).的疾病或情况*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前因(b).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c).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在最后(d).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直接导致死亡(a).的疾病或情况*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前因(b).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c).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在最后(d).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直接导致死亡(a).的疾病或情况*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前因(b).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c).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在最后(d).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直接导致死亡(a).的疾病或情况*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前因(b).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c).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或作为.的后果)所引起在最后(d).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2.2国际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损伤中毒:,疾病:,慢支,慢支肺气肿,意外被撞,意外被撞颅骨骨折,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死因链,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a)肺心病5年(b)肺气肿10年(c)慢性支气管炎30年,填写举例_(1),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a)颅内损伤1小时(b)颅骨骨折1小时(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填写举例_(2),2.3分类规则,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随后应用的选择规则),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修饰规则(必要时可进行的修饰),2.3.1顺序,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继排列于第部分之各行上,每个情况都是记在其上行之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顺序的形式和确定,只能从第部分填写内容中确定是否存在正确的顺序。正确顺序的形式可以是:,ba,cba,dcba,edcba,无顺序/不接受的顺序,例,发生在同一行:aa,bb,cc,dd,;发生在隔行:c/da,db,;逆向发展:ab/c/d,bc/d,;未结束在a行:dcb,cb,;发生在不同部分:。,第部分只填写一行则没有顺序;第部分填写一行以上但不符合ICD-10对顺序的要求,则成为不接受的顺序:,2.3.2总原则,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d),使用总原则的必备条件,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只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这个顺序的起点总是第部分的最低一行,而终点是第部分的(a)行。,例,2.3.3选择规则,规则1:总原则不适用时使用;规则2:总原则、规则1不适用时使用;规则3:使用以上规则后再酌情使用。,规则1_(1),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d)动脉硬化,如果存在不止一个终结于首先提及之情况的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I(a)xxxx和xxxxx(b)xxxx和xxxxx(c)xxxxx,I(a)脑梗死和坠积性肺炎(b)高血压和糖尿病(c)动脉硬化,规则1_(2),使用规则1的必备条件,例,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合理的顺序;第一个顺序的起点不一定是第部分的最低一行,但终点是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如果不存在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a)肺癌(b)动脉硬化(c)(d),规则2,使用规则2的必备条件,例,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部分或第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Ixxxxxx,规则3,例,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ICD-10并没有对合理的报告顺序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临床医生在结合死者生前病史并按照ICD要求填写的内容均可以被视为存在一个“合理的报告顺序”。ICD-10第二卷中专门列出了一些可以接受的“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当证明书中存在这样的报告内容时,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报告顺序。,2.3.4修饰规则,规则A:对诊断不明进行修饰,规则B:对琐细情况进行修饰,规则C:对疾病之间建立联系,规则D:对非特异诊断进行修饰,规则E:对早期晚期情况进行修饰,规则F:对晚期效应进行修饰,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当选择的原因是不明原因而在证明书上报告了另一种可以归类在他处的情况时应重新选择死因,就好象不明原因的情况未曾报告那样,除非这些情况能够用于修饰编码才加以考虑。,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I95.9(低血压,未特指);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J96.0(急性呼吸衰竭);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不明原因,注意R95(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原因。如果报告在证明书上的所有其他情况都是不明原因或琐细情况,则不再重新选择死因,即,不应用规则A。,例,非不明原因,规则B:琐细情况_(1),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严重的情况(除了不明原因或另一个琐细情况以外的任何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告那样。,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情况参见第二版第二卷附录。,如果死亡是治疗琐细情况的一个有害反应的结果,则选择这个有害反应。当一个琐细情况被报告为引起任何其他情况,则不要抛弃琐细情况,即,规则B不适用。,例,规则B:琐细情况_(2),规则C:联系,当选择的原因与分类中的一个条款或与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规则D:特异性,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上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这条规则常用于当一般性术语作为形容词去限定更精确术语时。,例,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本规则不适用于一个慢性型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效应给予了特殊的说明。,例,规则F:后遗症,当选择的原因是在本分类中提供有独立的的后遗症类目的某种情况的早期形式,而且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这种情况的残余影响所致而不是在它的活动期,则编码到适当的的后遗症类目。,例,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建立疾病之间联系的编码),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对填写内容的进一步整理),三、两个注释,由于在使用ICD死因分类规则确定根本死因和编码时,还有很多具体要求是难以用分类规则来表达的。为此,ICD提供了两个详细注释以进一步规范在应用规则确定根本死因时的做法,尽可能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生命统计中报告的资料趋于一致。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有关注释,是ICD死因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的目的,编码1需要说明的编码,类目名称及说明的内容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编码3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或给予的说明,注释的基本形式,3.1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说明内容的类型,1.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2.如果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3.伴有提及编码2则编码到编码3;4.当报告为编码2的初始前因时,则编码到编码3。,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Z00-Z99需要说明的编码,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沒有新编码,由于这些编码既不是疾病编码,也不是损伤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编码,而是属于非疾病理由来医疗机构接受某种服务的情况,因此不能作为死亡原因报告和编码。如果发生死亡,必须确定其疾病或损伤中毒的原因加以报告。,如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F03-F09需要说明的编码,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如果根本性躯体情况已知的话,则不使用此编码。,没有新编码,这些编码所代表的疾病都是更早的器质性疾病或损伤所形成的后果,一般情况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应寻找根本性躯体情况。如果确实无法获得更早的根本原因,也只好以此作为死因报告。,伴有提及编码2则编码到编码3,F10.-需要说明的编码,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提及:K70.-(酒精性肝病),编码到,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K70.-,当证明书中同时报告“酒精性精神障碍”(F10.-)和“酒精性肝病”(K70.-)两种疾病,不管其间有无顺序关系,注释均对其建立联系並把合并后的“酒精性肝病”作为根本死因,编码K70.9。,报告为编码2前因时则编码到编码3,I67.2需要说明的编码,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当报告为初始前因时:F03(未特指的痴呆),编码到,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F01.-,当证明书中同时报告“大脑动脉粥样硬化”(I67.2)和“痴呆”(F03)两种疾病,而且“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痴呆”的最早原因,注释则对其建立联系並把合并后的“大脑性痴呆”作为根本死因,编码F01。,例,注释的内容及说明,注释内容:第二卷第36-46页;编码之间联系的总结:第二卷47-50页。,I22随后性心肌梗死,I21急性心肌梗死,I20,I24,I25某些缺血性心脏病,I13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I12高血压肾脏病,I10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I70动脉粥样硬化,I11高血压心脏病,I60-I69脑血管病,其他联系,有关疾病间层次关系示意图,上述规则常常应用于确定基本死亡报表中的根本死亡原因。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本国医学证明书的质量和完善程度去充实这些规则。本注释有助于制定这样的附加说明。,3.2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a)脑出血高血压(b)慢性肾炎,(a)精神发育迟缓产伤、缺氧或低氧症(b)胎盘早期剥离,中介原因的假设,为了接受所报告的顺序,允许在第部分中假定存在一个中介原因,但它不能用于修饰编码。,“很不可能”/可接受的顺序,ICD-10第二版把一直在使用的“很不可能”的表达法与可接受的顺序结合起来,以指出不可接受或可接受的因果关系,作为在应用总原则和选择规则中对顺序可接受性的指导。,后遗症_(1),某些类目是用于根本死因编码以表明死亡并非发生在给定疾病/损伤的活动期,而是因其晚期(残留)效应所致。修饰规则F适用于这种情况。报告为某疾病或损伤的后遗症或残留效应的情况应分类到适当的后遗症类目,而不管疾病/损伤从开始至死亡的间隔。,对某些情况,疾病或损伤开始后年及以上发生的死亡被假定为由于该情况的一个后遗症或残留效应所引起,即使并未明确提及后遗症也是如此。类目表中大多数“的后遗症”类目下给出了解释后遗症的说明。,例,后遗症_(2),恶性肿瘤,含义;部位的精确性;原发部位的确定;肿瘤的交搭跨越;多个原发部位的处理;转移性及常见转移部位表;恶性肿瘤与传染病;恶性肿瘤与循环系统疾病;,暗示为可疑诊断的表达,对于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些怀疑的限定性表达,如“相似”、“大概”、“可能”等等,都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没有这些限定性记载也只是在诊断的确定程度上有所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当对任何情况(例如,一种血液病)进行输血治疗并且被感染的供血导致发生HIV感染时,把HIV感染作为根本原因进行编码,而不考虑所治疗的情况。,能够引起糖尿病的情况列表,对“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糖尿病的可接受顺序:,第部分,存在顺序,唯一完整顺序,总原则,选顺序的根,是,向下,否,修饰规则与注释,编码结束,不需要,需要,第二卷全程指导,是,向下,否,规则2,选(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流程(2),规则1,选第一顺序的根,死因编码流程_(1),修饰规则与注释,需要修饰?,注释1?,使用注释2,是,否,继续使用?,编码结束,第二卷全程指导,否,是,使用注释1,修饰规则A-F,否,是,死因编码流程_(2),在正确填写死因证明书有关内容后,还必须严格按照ICD-10关于选择和重新选择并修饰根本死因的规则和两个注释开展工作,并最终确定一个单原因统计的根本死亡原因。这样才可以说我们的反映居民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死因统计指标达到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结束语,四、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证明书填写实例及分析,4.1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一般填写要求,其他填写及编码要求,一般填写要求_(1),必须由熟悉死者情况的医生填写,第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第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临死前的表现不需填写,一般填写要求_(2),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一般填写要求_(3),其他填写及编码要求,医生应根据每个病例的实际情况,按照ICD-10的填写要求,尽可能科学客观地报告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当无法判断时,可以在调查记录内详细描述从病人/家属/其他知情人处了解到的生前的有关情况。,4.2证明书填写实例及分析,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时间间隔的填写问题,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其他填写问题,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_(1),来院已死R99死于途中R99死于家中R99死时无人在场R99死因不明R99,这些描述都没有给出任何与疾病、损伤中毒有关的情况,既不是死因也不是证明书中需报告的内容。必须尽量向知情人了解死者生前有关的健康情况并填写在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记录里。,这些都是疾病、损伤中毒在临死时的表现形式,不是死因统计中需要报告的内容,可以不填。一定要填在(a)行的话,则必须从(b)行起按照真正的顺序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及其更早的原因。,呼吸衰竭J96.9循环衰竭R57.9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J96.9多器官功能衰竭R99多脏器衰竭R99全身衰竭R53,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_(2),这些虽然是比较具体的诊断名称,但仍不是死因统计中需要的确切死因。报告的顺序不能停止在这些死因,应继续追溯到导致死亡的最早的原因并填写在证明书上。,猝死R96.0癌性恶病质C80酸碱失衡E87.4电解质紊乱E87.8肺性脑病G93.1肺部感染J98.4,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_(3),【例1-1】I(a)自然死亡R99根本死因:急性心肌梗死I21.3【例1-2】I(a)猝死R96.0根本死因:过敏性紫癜D69.0,从报告内容中无法核实根本死因是否真实,必须将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以及更早直至最早的原因都报告在第一部分各行上,然后从中确定其根本死因。错误原因:对填写要求不了解。,【例1-1】I(a)急性心肌梗死根本死因:急性心肌梗死I21.3【例1-2】I(a)过敏性紫癜性猝死根本死因:过敏性紫癜D69.0,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_(4),【例1-3】I(a)呼吸衰竭J96(b)大肠癌D01/C18.9根本死因:其他和未特指的消化器官原位癌D01,从报告内容中可以确认其根本死因是:大肠癌,编码应为C18.9,而不是大肠原位癌。错误原因:使用网络报告查找编码出错,对恶性肿瘤编码与原位癌编码的区别不了解。,【例1-3】I(a)呼吸衰竭(b)大肠癌根本死因:大肠癌C18.9,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_(5),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_(1),填写顺序存在颠倒、混乱、无序的情况,无法应用规则和注释去正确选择根本死因。首先应结合医学知识和死者情况形成合理的死因链,然后把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填写在第部分a行,把引起a行的原因填写在b行,依此类推,直至死因链内容全部填写完毕。如果还有死因链以外的死因则依次填写在第部分。,【例2-1】(a)高血压(b)冠心病(c)急性心肌梗死(d)贫血,【纠正】(a)急性心肌梗死(b)冠心病(c)高血压贫血,本例存在两个问题:把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顺序写颠倒;把无关的贫血作为最早的原因填写在下面。错误原因:对第一部分各行填写内容应自下而上形成顺序的填写要求不了解。,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_(2),【例2-2】(a)心力衰竭(b)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本例在一行填写了两个死因,使报告中可能存在的顺序超过一个,造成确定根本死因时的困难。错误原因:对每行填写一个诊断的要求不了解。,【纠正1】(a)心力衰竭(b)冠心病,【纠正2】(a)心力衰竭(b)风湿性心脏病,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_(3),【例2-3】(a)肺脓疡(b)纳呆(c)高血压,本例在三行填写的死因中很难得出合理的顺序。错误原因:对第一部分应按顺序填写的要求不了解。,【纠正】(a)肺脓疡(b)(c),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_(4),填写诊断不规范,可能影响查找编码及其准确性。填写的诊断名称应尽量规范并有依据,尽量来自标准诊断名称、国家统编教材或比较权威的辞典、出版物等。以外国人名、地名为诊断时,应尽量附加英文名称。,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1),菌痢细菌性痢疾中风(脑)卒中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巴洛病(Balo)同心圆性硬化巴洛综合征(Barlow)婴儿坏血病,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2),以缩写形式书写诊断可能导致编码困难或错误。应尽量避免缩写式诊断,如果确实要用缩写形式,应同时附加其他同义词或相应的英文名称以便于正确编码。,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3),CPD头盆不称(cephalopelvicdisproportion)儿童多囊病(childhoodpolycysticdisease)慢性肺病(chronicpulmonarydisease),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4),填写诊断不特异,可能影响编码的精确性。填写的诊断名称应尽量具有特异性,即在诊断中尽量体现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疾病的病因、分型、部位、程度、主要并发症等。,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5),【例3-1】(a)脑出血(b)脑血管意外I64,在一个顺序中涉及报告同一类疾病的两种诊断时,应优先报告更特异的诊断名称。,【纠正】(a)脑出血I61.9,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6),在一个顺序中报告的两种或多种诊断及并发症,如果能够合并成一个更特异的诊断名称,则应把诊断合并后再填写。,【例3-2】(a)尿毒症N19(b)糖尿病E14.9(c)胰岛素依赖E10.9,【纠正】(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尿毒症E10.2,死因诊断的填写问题_(7),时间间隔的填写问题_(1),没有或忽略报告时间间隔,可能导致编码错误。应尽可能报告每个死因从发生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以便于正确选择根本死因并进行编码。,【例4-1】脑出血I61.9意外被小汽车碰撞V87.0【例4-2】脑出血1年+I69.1意外被小汽车碰撞1年+Y85.0,例4-1报告的死因,表明是近期发生的情况;例4-2报告的死因,表明是至少1年以前发生的情况。,时间间隔的填写问题_(2),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1),当报告损伤/中毒造成死亡时,必须在下面继续填写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未填写或填写过于简单、不明确,均无法确保正确编码。应尽可能向知情人了解导致损伤中毒外部原因的详细情况并摘要报告在证明书上。如果无法确认信息是否属实时,可以在背面写明由“xxx提供”。,【例5-1】(a)车祸V89.2,【纠正】(a)创伤性颅脑损伤(b)驾驶小汽车与对面重型卡车意外碰撞V44.5,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2),【例5-2】(a)服毒自杀X69.9,【纠正】(a)有机磷农药中毒(b)因与邻居发生纠纷在家服农药自杀据xxx提供X68.0,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3),【例5-3】(a)摔死W19.9,【纠正】(a)重度颅脑损伤(b)在家中从高处意外跌落据家属提供W17.0,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4),在网络填报中,涉及外部原因的填写及编码问题还有以下几类,需要在今后的填报中加以注意。,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5),(1)在意外死亡中,根本死因未填报或编码为损伤。,【例5-4】(a)溺水窒息T75.1,【纠正】(a)窒息(b)在河中游泳时意外溺水据xxx提供W74.8,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6),(2)在意外死亡中,直接致死原因被填报/编码为疾病。,【例5-5】(a)溺水窒息J70.8,【纠正】(a)窒息(b)在河中游泳时意外溺水据xxx提供W74.8,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7),【例5-6】(a)车祸导致脑出血I61,【纠正】(a)创伤性脑出血(b)机动车交通事故据xxx提供V89.2,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_(8),【例5-7】I(a)失血性休克(b)左锁骨下动脉破裂I77.2,【纠正】I(a)失血性休克(b)左锁骨下动脉破裂(c)被他人刺中X99.9,外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