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_第3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_第4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圈层。,1,照片为前苏联最深的超深井。该井位于科拉半岛,钻探深度达到了12,262米。,钻超深洞的钻头,2,一、地震波,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primary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横波(S波)secondary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3,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4,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5,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幔,地核,地壳,17千米,2900千米,二、地球内部三大圈层,6,外核,地面,33千米,莫霍界面,2900千米,地心,古登堡界面,上地幔,下地幔,内核,SP,固体,S、P增加,S(消失)P(突然减小),地幔,地壳,地核,S(消失)P(突然减小),地球内部压力大,固体,内核:P波速增加,液体,SP,固体,900,5150,33,2900,7,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1、固态2、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液态横波不能通过,1、可能是固态2、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8,1000,2900,5000,液态,固态,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逐渐增大,岩石,近液态岩浆源地,地球磁场产生地,9,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10,地核,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地幔,11,三、地壳的结构与大陆漂移,上层: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12,地壳的厚度,组成地壳的元素,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全球青藏高原地壳最厚,13,大陆漂移的证据:,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相吻合,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惊人地相似,14,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解释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15,M,M,M,M,M为南亚次大陆,16,四、软流层、岩石圈和板块运动,科学家研究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时发现,上地幔接近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的层,推测此层地震波传播速度慢的原因是积累的热量使岩石软化并局部熔融,故称为“软流层”。,软流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是熔融态,接近固态。有流动性,但流动性极差,不然地壳运动会很剧烈,就惨了。在莫霍面横纵波加速,到了软流层又会慢下来些。但这个层次相对地球半径来讲很薄。你想象中岩浆喷流的景象,其实是岩浆接近或喷出地表,已经不受内部高压的环境限制之后的变化。,17,岩石圈,地壳,18,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它正好是岩石圈的下界。,19,20,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造山带等分割成若干板块,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21,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图”回答下列问题:(l)A是层,B是层,C是层,D是层。ED十C是层,FE十DC是层。(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表示的圈层组成,A+B+C合称。(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和。(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层,在图中用字母表示。(5)C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G层的物质成分以为主。(6)莫霍界面是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面是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硅铝层,硅镁层,上地幔顶部,软流,上地幔,地幔,AB,岩石圈,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厚度不均,软流层,D,铁、镁的硅酸盐类,铁镍,BC,FG,22,五、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外部圈层与地理环境,岩石圈,自然地理环境,23,大气圈,20003000千米,范围,20003000千米,24,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作用?,1.大气圈,25,大气组成,26,2.特点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循环运动。,3.组成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2.水圈,.概念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7,大气水,陆地水,生物水,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海洋水,28,陆地水体类型,空间分布,地表水地下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潜水承压水,循环周期,动态水静态水,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河、湖、沼)浅层地下水,29,30,3.生物圈,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31,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32,返回,旱生植物,水生植物,33,生物圈,34,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以及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四大圈层的结合层是土壤圈层。土壤圈层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核心。,岩石圈,35,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36,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紫色土矿物质中含磷、钾养分;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沼泽土水分太多,空气太少;沙漠土有机质少,水分少,空气多,37,土壤形成的过程,成土主导因素:生物,裸露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38,39,40,讨论:最近,我国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储量逾8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请同学联系所学知识来设想一下,我国地质工作者是怎么完成这一勘探工作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41,思考、探究:,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喷泉,遥感技术,改进钻探技术,42,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BDE,F,A,B,E,C,43,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44,45,46,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D,E,F,B1和B2。(2)C是层,这里可能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用字母表示)。,47,小结,地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