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杜拉斯与陈染叙事言语之比较——从《情人》和《与往事干杯》谈起.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杜拉斯与陈染叙事言语之比较——从《情人》和《与往事干杯》谈起.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杜拉斯与陈染叙事言语之比较——从《情人》和《与往事干杯》谈起.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杜拉斯与陈染叙事言语之比较——从《情人》和《与往事干杯》谈起.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杜拉斯与陈染叙事言语之比较——从《情人》和《与往事干杯》谈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情人获得法国最高文学 奖。文本中纯然的个人叙述空间,近乎随心所欲的叙述角度,新鲜又苍老的女性叙 述声音,在记忆的碎片里流淌着的生命的语言,打破了以往所有的对于文字叙述的 无形的固有的规则,展现出叙事言语的别样张力。随着 80 年代涌入中国的西方文学 大潮,这“杜拉斯风格”以一股激荡的力量,刺穿了众多女作家的文本叙事技巧。 陈染等纷纷静下心来,在聆听、观赏、内化中,或有形或无形地学习着、借鉴着、 尝试着而呈现出相似的叙事言语特征。本文拟从四部分的解析中,探讨这种“杜拉 斯风格”在陈染作品中的影响表现。 第一部分,叙事结构之比较。包括开放的结构和封闭的结构两部分的探讨。 第二部分,叙事情境之比较。从人物、叙事者、作者界定以及内心独白的表达 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叙事形态之比较。从时序、速度、频率三方面入手。 第四部分,音乐、绘画元素的渗入。结合具体文本中音乐、绘画手法的运用进 行分析。 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归纳了两个形似文本下的内在精深的差距,以及以陈染为 代表的中国女性作家仍要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关键词:杜拉斯 陈染 叙事 音乐绘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marguerite duras,was the french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whose representative works, lover, aworded the highest french literary prize in 1984. however, her pure version of the narrative of personal space,the almost arbitrary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the fresh and old described voice of the old woman, and the language of the life in memory of the debris flows, all broked the text description of the inherent invisible rules, and showed the different words of a narrative tension. with the western literature trend influxing in china in the 1980s, duras style had became a stirring force and punctured the text narrative skills of a lot of female writers. chen ran and many other female writes all immersed in,listened,watched and within it,or tangible or intangible, they emerged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e narrative with duras speech.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this impact performance of duras style in chen rans works from the four parts. part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comparison. including the opened structure and the the closed structure. part the narrative context of comparison. from the figures, narrative, the author defines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inner monologue for analysis. part the narrative form of comparison. from the timing, speed and frequency of the three-pronged approach. part music and painting elementsinfiltr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fic text,music and painting techniques will be used for analysis.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two simillar texts under the shape of the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inner profound gap, as well as chen r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female writers has made the efforts. key words:duras chen ran narrative music painting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引引 言言 80 年代末对于中国文坛可以说是作家创作情绪最高昂的一段时间,寻根作家们 怀着对民族重新认识的热望,从乡土世界寻找文化根源,推崇自然的生命野性。在 叙事技巧上,我们的女性作家们也纷纷尝试新的技巧寻求跨越传统的藩篱的突破, 自传色彩浓重的女性书写渐渐异军突起成为潮流, “自我”意识超越了以往的沉寂浮 出了水面。女性作家的笔下灵性浮现,它来自于压抑年代的隐忍与反思,深重的苦 难,灰色的回忆,年轻生命缝隙中的成长。80 年代中后期的女性创作虽然在形式上 开始学习、借鉴并尝试国外新的叙事技巧叙事言语,但内容上依然是借其抒发对命 运、政治等他者意义的追寻,故受内容所限,这次尝试不免流于似像似不像的尴尬 境遇。在此时杜拉斯冒冒然闯入,惊得所有的人都无法抑制地屏住了呼吸,我们的 内心蒙尘已久,此时如同经历一场风暴,一道闪电。这是怎样的文字! 情人的叙 述,那纯然的个人的叙述空间,那近乎随心所欲的叙述角度,那被时间揉碎了的悲 凉又炽热的情爱,那新鲜又苍老的女性叙述声音,那在记忆的碎片里,在彻底的绝 望中,依然炽烈炎热无法抑制的生命激情。它打破了我们所有的对于文字叙述的无 形的固有的规则,击中了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欲望,搅动起国人受尽凌辱己被压制到 近乎消失的自我书写意识。 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杜拉斯的影子飘荡在许多女作家的笔下。她们借她 的文本烛照了自己的内心,狭义的女性作家突破以往的叙事言语正大光明地登上了 文坛。在这段时间里,相关中篇作品层出不穷。如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别 、 与 往事干杯 ,林白的中篇小说集青苔 、 回廊之椅等。与男性作家相比,这些女 性作家更能直接地把杜拉斯那写作与生命相连,爱与文字永生的叙事语言和自己的 女性生命体验连在一起。 而若要从作品中发现杜拉斯情结,陈染是绝对不能不提的一位。作家王干说过: “在陈染的小说中,象空气一样存在着一个人的影象,她象一道阳光照亮陈染心灵的 角落,又象阴影一样深重地包围着陈染的语言。陈染顽强地抵抗着这种笼罩,又渴望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地需要这种照耀,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她宽阔的胸怀拥抱着东方的陈染,而中国的陈 染以她独特的光芒反射出杜拉斯那些被遮蔽的空间,重新发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 ” (王干 1993)我们认为,陈染的文本实验与杜拉斯的实验小说都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 大胆探索与尝试,表现出对传统审美范式的强烈挑战与超越。另一方面,当我们看 出杜拉斯对陈染的影响是可以寻踪觅影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陈染对小说内容 与形式的创新的努力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 文本与往事干杯发表于 91 年,可以说是陈染最为重要的成名作,这部小说 奠定了她以后小说创作的基本取向,即强烈的自我表达,破裂的记忆,时间的碎片, 诗性的语言,带有乐感、画面感的场景转换。同时,很微妙的,小说因其自传色彩, 也帮助作家塑造了她的公众形象,自恋,清高,柔弱,又充满了欲望。 情人对 90 年代初女性作家的影响在与往事干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 与往事干杯 典型地呈现出了外来文本发生影响之初步阶段的面貌。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首先将题目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一番阐述: 热奈特在叙事言语的引论中,明确的阐释了“叙事言语”的概念。叙事言 语,是指承担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叙述的口头或书面的言语。热奈特建议,把表意 手段、陈述文、叙述言语或文本统称为叙事言语、叙事文或简称为叙事。 因此本文将就叙事言语下的叙事结构、叙事情境、叙事形态和其他一些技巧表 达元素的融合进行分层次分析,以形成两位作家代表文本的叙事言语的阐释。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1 叙事结构之比较 1 叙事结构之比较 杜拉斯的叙事结构很难简单地归入某一类,她基本遵守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 同时又背离了传统情节公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杜拉斯风格” 。她所建立的是一种 独特的、个人的、多元的想像秩序,其小说的叙事结构也是多元交织的。陈染作为 中国当代具有先锋意识的女作家,对杜拉斯将生命纳入写作的风格品质,决不可能 视而不见。关注陈染的文本,我们看到了这位自省意识浓郁的女作家在叙事技巧、 叙事结构的布置上,对“杜拉斯风格”的探究、借鉴和尝试,其文本无论接受程度 如何,都展现了其不容忽视的“杜拉斯情节” 。 法国著名学者、教授、文学批评家让一伊夫塔迪埃在20 世纪的小说中提出 20 世纪小说家的两种重要创作倾向: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 “封闭结构内部潜伏 着种种活力,而开放结构又包容着试图完善的努力。 ” 1所以,我们将两位作家的叙 事结构分成两部分进行探讨。 1.1 开放式叙事结构1.1 开放式叙事结构 拼配对应式结构属于开放式结构的一种类型。所谓拼配,相当于电影艺术中的 “蒙太奇”手法。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占据着一个共同的空间,遵循着线性时间 顺序发展,各线索之间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几个故事情节之间并没有交集。因 为作家穿梭往返于线索之间,叙事结构固此而富有动感,文本的叙事充满活力,文 本的叙事主题具有了层次感,同时也更多的受到作家情绪意识的控制。 杜拉斯极其善于驾驭这种结构方式。 情人有两条线,一条是“我”和“我” 的中国情人爱与绝望的交织。从相遇于湄公河畔到城南小屋的爱恋到他与“我”的 家人的相处再到“我”不得不的离开,爱情无疾而终,没有分别的悲伤只有宿命的 绝望,直到若干年后,我容颜已逝、记忆朦睡时的那通来自中国情人的电话,生命 的大海泛起了微绽的浪花。另一条线是“我”的家人与母亲的不幸,母亲在河堤盐 碱地上的辛勤耕作却没有得来应有的回报;大哥游手好闲、惯偷成性,他暴力无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地对待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溺爱他的母亲;小哥哥天性懦弱胆怯,他柔弱的心无 力保护别人也保护不了自己,最后的最后他们都带着绝望离我而去。两个故事原本 是关联不强地拼配在这部作品之中,杜拉斯仅仅让两条线上的人物相互结识而已。 二者只建立起了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联系,因为在本质上他们拥有着相似性:沉闷潮 热压抑的天气;平庸生活里面暗藏的不安;承受着的时间的煎熬;都在解决关于爱 的问题,一种是父母之爱,一种是爱情之爱。我们体会到的不是一个人的迷茫,而 是众生的迷茫。 这部作品的结构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封闭式与开放式的混合。首先是封闭式 结构:母亲在她称作孩子的绵羊堆里,绝望地死去,她一生在那块闷热潮湿的土地 上耕作却没有回报;小哥哥战死战场,那曾经柔弱的小男人;无耻的大哥在一生的 混沌里得到的也只有绝望的离去。这个故事有了一个结果,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结 局,它的象征启示功能圆满揭示了:面对现实,谁都无法逃避。 另一条线上的故事则呈现出了典型意义上的开放式结尾。在故事开始的时候, “我”与中国情人的相遇相爱, “我”便清醒的知道这注定是一场虚无的付出。于是, “我”不悲伤,不刻骨铭心,亦没有炙热强烈的精神之痛。 “我”是平静的,平静到 “我”可以清楚的听到身体的欲望在体内一下下的跳动燃烧。这种情绪持续着,从 开始到“我”离开那闷热潮湿的土地。然而最后“我”的离去并不是结局。 战后许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还要写书,这时他带着 他的女人来到巴黎。他给她打来电话。是我。她一听那声音,就听出是他。 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 爱到他死. 2 这个象征意味十足的行为,这一完全开放了的结局,让读者重新调动起了欲结 束掉叙事的神经。是否又有一番新的回忆或者开始?新的叙事会有一些改变吗?不 知道。杜拉斯让我们既怅惘又好奇地期待着。 显然, 与往事干杯在叙事结构上试图如杜拉斯般建立起突破以往传统的拼合 式结构,但这种积极的尝试,并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故事的两条线,形如情人 , 一条是家庭关系,一条是我和两个身份特殊的男人的爱恋。然而,这是不相交的两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条线,尽管由记忆的肢解、时间的碎片、时序的割裂将二者相融合,然而,我们仍 没有看到整合后的化合反应。正如研究者所言: “所谓拼配法主要是把各个故事的开 头拼接起来,形成一种抽屉型的系统结构。 ” 3在这个抽屉的开头是“我”回忆的开 启,在这抽屉的结尾是“我”绝望的回归, “我”带着绝望来,带着绝望回。让我们 看看文本中“我”的家人的结局:母亲落实了政策,生活有了新的意义。 “我的哥哥 后来上了军校,成了中国新一代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我对他的亲密之情完全是来 自于童年的记忆,逢年过节,我们互相投寄一张贺卡,以表手足之情。我父亲 和他的新一任妻子一直与我们同在一个城市,他老了,活到了说知足 ,那真 是令人感到酸楚的境界。 ” 4“老巴死了” “他的祖父说,他的孙子那天在从墨尔本机 场返回公寓的高速公路上,由于车祸死亡。 ” 5那个在“我”生命的最初觉醒里,充 当了领路人的男邻居呢?那个在引导我走向自我确认的引路人呢?在这里,我们看 到了陈染效仿杜拉斯的笔触,那断裂已久的记忆里的男人,再次出现: 有一天,在灵魂与生命杂志社主办的一个会议上,我意外地与尼姑庵里那 男人邂逅。 分手时,我终于有机会问了他是否还好。 他迟疑了片刻,说: “天凉好个秋。 ” 这种回答,使我的话无法继续下去。 6 所不同的是这胜过千言万语的简短的文字已彻底将读者窥视的欲望阻拦。面对 这样的回答,我想任何人都将无言以对、一声叹息生命太重、记忆太沉。这就 是生活的结局吧,语言上的无法继续注定了那曾经交织的情感也无以为继。所有的 结局注定都是无言以对的静默,这也将所有开放的可能静静地默默地关上了房门。 1.2 封闭式叙事结构 1.2 封闭式叙事结构 家庭模式是经典的情节结构模式,是封闭式叙事结构的一种。 “家庭模式的封闭 性结构继承了左拉的遗产,似乎要向即将解体的某种社会结构告别。然而这一模式 摆脱了个人狭窄历程的轨迹,继承了悲剧的传统。 ” 7家庭取代个人成为小说情节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衍的母体。家庭成员之间的几种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中心情节,把描绘个人历程的一 套技巧扩大到了描写一个家庭某段时期的历史。 杜拉斯在这一结构模式的小说中,爱、痛苦、绝望是不变的基调。 情人便是 对一个家庭模式框架下几组家庭关系的不同演绎和叙述。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有:母 子、母女、兄妹,父亲的形象模糊干脆缺席。在这个家庭关系模式中,中心形象是 母亲,她对她的大儿子的溺爱,对二儿子的平淡,对小女儿的不满使这个故事中的 这个家庭里总是矛盾重重、关系紧张。尽管外来介入者(小女儿的情人) ,对这个家 庭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一度左右了家庭关系,但不会在根本上动摇这个家庭结构 (既指实际的家庭内部关系结构,也指小说的这种情节结构) 。受到布雷蒙的行动序 列图 8的启示,杜拉斯笔下的这个家庭模式结构可以图示如下: 缺乏状态改善(情人的外力作用)满足再次缺失状态(时间上是 新的) 事实上,这一结构反映出的行动序列可以附加多种意义来补充。可以是现实物 质的缺失和满足,也可以是爱的生成与流逝。 “故事中的诸活动之间有某些联系具有 准逻辑的秩序。 ” 9家庭陷在了困顿之中,每个人都看不到希望。母亲孤注一掷如西 绪福斯一样奋斗着,把对三个孩子的爱集中到了大儿子身上;大哥一如既往地蛮横 无耻;小女儿( “我” )和小哥哥永远暖昧地相互支撑。 “叙事发生于世界混乱之时” , 情人的出现改善了爱和希望缺乏的状态。他很有钱,他爱“我” ;他满足了母亲或大 哥提出的要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点微妙的改变母亲和哥哥对“我”的态 度;但情人只能永远是外来者。情人不得不分开了,故事也该结束了,这个家庭又 处于开始的那个状态之中了, “结束于初始需要” 。 与往事干杯在肖濛与两个男人的爱的焦灼里,同样涵盖了一组家庭关系模 式。从小丧失了父爱的关怀,父母离异,小哥哥远去他乡,母亲以她卑微单薄的身 躯尽力撑起爱的大伞,然而,随着外交官的出现, “我”唯一的爱还是被分割了。于 是形成了父亲与“我” 、哥哥与“我” 、母亲与“我” 、母亲与父亲、母亲与外交官的 多重关系。在这压力重重、家庭离异、父爱欠缺的环境中,作家透过人物传达着这 样的自我认识: “我热爱父亲般的拥有足够的思想和能力覆盖我的男人,这几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是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的一个最为致命的残缺。我就是想要一个我爱恋的父亲!” 10 于是有了那位比她大将近 20 岁的男邻居充当了父亲的替代者,缺失的爱的弥补。当 他们之间的纠缠关系结束后,肖濛与男邻居的儿子老巴热恋时,她仍想念着老巴的父 亲,她潜意识里仍把老巴当成其父过去的延续。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同样并没有改变 最初的家庭关系模式,当年华老去,男邻居和老巴都走出了她的世界,她又回归到 了起点,孤独忧郁,一无所有。 可以说,陈染与杜拉斯的家庭关系模式的建构,都源于其早年创伤性记忆的痕 迹,都带有作家难以规避的主观个人意识。然而,所不同的是,杜拉斯的家庭关系 模式是和“我”与情人关系的个人经验和回忆的模式相交织的。 “我”的家庭在继续, “我”的爱情也在继续,它们交织而产生交集。 “我”的母亲没有支持、没有反对, 然而她给了我很多启示。陈染的叙事结构是孤立分割开来的,家庭是家庭, “我”作 为个体是“我”自己。尽管这可能带有强烈的自我认知意识和女性主义情怀,却不 免也看到了陈染在技巧运用上的欠缺娴熟。 杜拉斯与陈染小说的叙事结构模式并非绝对的类型,用某种结构模式去成就她 们所有的故事情节是缺少理性的。这里,结构类型的划分是借助了主、次标准,实 际上往往会在一个主体结构模式之下还有其他次要的或隐藏着的子结构。总之,这 些结构是互相交叉补充、互相渗透的,它们的叙事功能有所区别,有的着重于故事 情节型,有的着重于故事的讲述方式,有的则致力于开拓故事的心理,它们从各自 的角度出发,呈现出了小说的形式魅力和深刻内容主题。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2 叙事情境之比较 2 叙事情境之比较 杜拉斯喜欢写作,也知道如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她似乎储备了多套叙 事方式,同一个主题,同一种爱情,她可以衍生出多个故事版本,比如她和母亲的 爱恨纠缠,和中国情人的故事。人物是她的木偶,她知道何时选择由谁看,由谁来 讲,看似随心所欲,实则经过了精心布置,木偶复活了,每一个故事焕发出种种生 机。她也懂得视点可以创造神奇和惊喜,她是文学艺术里的“摄影师” ,小说里“看” 与“被看”的位置经过精心设计之后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陈染 的文本显示出了受杜拉斯影响的明显标志。 与往事干杯很可能是在情人的烛 照下,向自身内部开启了无限的发掘。无论就其叙述文体的设置、人物的自我独白, 还是人称叙述的技巧,杜拉斯的叙事手法始终若隐若现于中。然而,我们还是不难 发现,陈染的独白体并非那么纯然,全知全能的传统叙事视角仍隐含其中。 2.1 内心独白体 2.1 内心独白体 情人的叙述采用的是法国现代小说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内心独白。内 心独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小说家们革新小说创作的最有意义的尝试之一。主要 特点表现为单数第一人称的使用和内心情感的自发表达。从多方面拒绝形式、不假 思索地端出所有来自意识的东西,不说明因果关系,任意识的倾泻,使所有材料处 于同一平面。 11情人中对灵魂深处的隐秘生活的挖掘,那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爆 炸,内心独白准确地,近乎电影那样记录思想,是最深层心理活动的新的表达。这 样一种向自身内部无限发掘的表达方式怎么可能不触动当代敏感的中国作家的心? 陈染可以说是女性内心独白体的先驱,虽然她的独白体并非那么纯粹,还夹杂着传 统叙事中不可避免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但还是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她的文本表 明她很可能由情人发现了自我表达领域的新的入口。为了从自身成长体验中, 发现自己,发现意义,在叙述时间上很自然地会求助于“回忆”的视角,求助于成 长的记忆,从记忆的封闭时空入手,切入自我内心世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与往事干杯中故事主要人物为十六七岁的少女, “纤弱、灵秀、永远心事重 重” , “总是想到死,想到仇恨,我没有一个朋友,孤独无伴” 。 情人中主要人物 也为“才十五岁半”的少女, “原本就生活在悲苦之中,它原本就由我而出” , “永远 是悲哀的” 。 故事发生的环境也是类似的, 气息是相近的。 一个是废弃的尼姑庵旧址, “与塔灰、蜘蛛网、各种多脚虫、土鳖以及庵堂里所弥漫的很久以前尼姑们的阴魂 相依相伴” ,炎热的夏天,潮湿阴暗的院子,参天古树遮云蔽日,西南角的小屋。另 一个是生活在唯一炎热的季节,烈日炎炎,河水滚滚向前,寂无声息。城南市区的 单间房间。光线暗暗的。 “这床与那城市,只隔着这透光的百叶窗” 。很有意思 的是,不只是陈染,同时代的林白,海男等以女性体验小说蜚声文坛的女作家们, 她们的笔下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场景,她们选择构筑回忆中的世界,八十年代以前的 故事,文革压抑的背景,潮湿炎热封闭的小镇,古旧的阁楼,鲜明美艳的女性肉体, “故乡的亡灵” ,灰色潮湿中鲜艳的生命体验,女孩美好肉体的意识萌动,由性爱体 会生命的过程。它们惊人的相似,以致于有学者称“他们发展出了一种与这种身体 的言说相适应的午后的诗学 :一种有阴影的、个人的、隐秘的、感触的、黯淡的, 一种光线里含着隔阂、暗冷、曲解、死亡、阴暗的写作。 ” “他们喜欢那种阴影的、 软弱的、黯淡的、暧昧的、模糊、分拆、遗迹的事物,喜欢那些处于不安、漂移、 晃动的东西。 ” “他们几乎先天更接近身体的物质性、欲望性,他们更纵情、随意, 更在乎身体世界那种幽暗、摇曳、迷狂、慌乱、沉醉、升腾。 ” 12似乎这样的背景才 能书写出有分量的女性成长史。这是 60 年代出生女性体验小说作家的共同点,她们 似乎都耳濡目染了杜拉斯融合一体的欲望与悲凉,寂静昏暗炎热的环境中的身体似 乎更能接近灵魂的高度。这种现象在 90 年代末的女性作家身上是不多见的,是很可 以玩味一下的。我以为这里足以见杜拉斯的影响,她勾起了敏感的中国女性作家自 然的或是刻意的自恋,甚至带有自虐色彩的想象空间。 请不要以为我已经是个历尽沧桑、满头银发、步履瞒珊、额头上爬满岁月炎凉 的龙钟老妇。虽然过多的忧虑的渴望是我身体看上去消瘦而疲弱,但我的确还很年 轻,浑身上下从头到脚的每一块肌肤都荡漾着青春;我的眼睛黑黑大大地盛满忧郁, 但它们并不枯萎,它们仍然像夏日的阳光散发出焦灼而热烈的渴望。 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好象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在 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然让你感到震惊。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 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 了变化,两眼变得越来越大,目光变得凄切无神,嘴变得更加固定僵化,额上刻满 了深深的裂痕。 14 那样的一个天高月黑的夏日的夜晚,电视里的爱情成为旁观者,太阳和月亮一 同在天空燃烧,黑暗没有了尽头。一个成熟的大男人和一个正在长大的小女人组成 了宇宙的空间;他们不知疲倦的动作,流动成宇宙的时间;她才知道,妇科学里的性 知识并没有给这“宇宙”里的一切命名。黑夜里天国的阳光照射在她树叶一般轻柔 的身体上,她在海洋上飘荡,她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白鱼,潮涌而来的海水抚弄着她 的面颊,撞击着她的肌肤,她浸泡在黑暗的阳光里。黑暗中她把一种不曾命名过的 感觉吸进体内,从此便有了一种东西不再朦睡。 15 他注目看着她。他闭上眼也依然还在看她。他呼吸着她的面容。他呼吸着眼前 的一个孩子这身体的界限渐渐越来越分辨不清了,这身体和别的人体不同,它 不是限定的,它没有止境,它还在这个房间里不断扩大,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时 都在形成之中。 16 两篇小说人称的使用很相象。前两段中,叙述者“我”把身体“我”看作客体 进行审视,而在后两段中,场景中,用“她”第三人称取代“我” ,叙述者“我”此 时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以全知的态度来叙述场景,尽情感知描绘作为客体、 他者的“身体” 。 在我看来对于当代文坛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说,从这里,我们开始 正式把自我,进而把自我的“身体”作为对象进行观察与探询,如罗兰巴特所言 我们开始成为一个感到自身变成了客体的主体。 “我”拥有我的“身体” 。 “我”通过我的身体探求意义。这样的主体性的确立 与其说来自于外来思想的刺激,不如说它对应的是真实需求。对于当代中国人,思 想意识被禁锢多年, “个人”是不能在我们曾有的话语权力中存在的,更不要说什么 “身体”的意义。79 年以后,尽管镣铐去除,但精神上的绳索依然存在。80 年代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寻根热,文化热,本体论的讨论其实都是人们努力挣扎的痕迹。80 年代中后期杜拉 斯,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等现代小说大家的作品进入中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学 人的触动和启发是多方面的,杜拉斯的意义则在于被接受的过程中,启示并鼓励了 人们重视自身的价值,人们认识到存在的意义是可以也是应该通过自己,通过身体 来体验到的,她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扇向内开放的门,只有向内真实的开放,才有对 外真正的自由的敞开。随着这扇门的打开,小说创作在精神实质以及文体上出现了 一个新天地。身体体验的方式,意识流动的方式特点对于小说及其他文学体裁的表 达方式是不可能不产生影响的。这是杜拉斯风格背后,陈染所攫取到的更为内在的 本真存在,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2.2 人称、叙事者、作者的界定 2.2 人称、叙事者、作者的界定 “ 在书中你撤了谎。 她总是对女儿说。母亲是对的吗?也许玛格丽特只在自 己的书里撒谎?玛格丽特想像、歪曲、捏造。她经常要她的读者相信她这个作者。 于是读者便把她以小说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当成了真的” 17杜拉斯的小说题材 基本都源于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她往往截取生活片断的点滴 加以虚构就成了故事,甚至有时就是以她一瞬间的某种情绪来“大做文章” 。杜拉斯 在这部自传性色彩浓重的作品里,在人称上她毫不避讳地选用了第一人称“我”叙 述。于是叙述者和作者之间产生了某些纠葛。然而杜拉斯曾宣称“我从未在书里撒 谎” , 18由此,第一人称“我” 、叙事者和真实作者杜拉斯的界限变得更加难以辨认。 陈染的第一人称叙事,在传承了向自我内心挖掘的意识之后,而更多的具有了某些 象征的意义。由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他者转向了自我表达自我话语权的掌握, “我” 就是“她”就是叙述者就是作者, “我”就是我。这是女性自我认同之路的开启,由 内心表达到身体言语到确认存在。 情人这部小说是作者杜拉斯早年真实生活体验的回忆录,尽管她在这部小 说中运用了多种叙事人称的转换“我” 、 “小姑娘” 、 “她” ,但“我”始终是最主 要的叙述者。问题在于“我”是否就是作者杜拉斯呢?我认为作者和“我”是一种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对应互补关系,有时重叠在一起,有时又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在这部小说中除了回 忆和情人的故事外,杜拉斯还作了一次家庭关系的清算:母亲和女儿,母亲和大、 小儿子,妹妹和哥哥们。 “关于我家里这些人,我已经写了不少,我下笔写他们的时 候,母亲和兄弟还活在人世,不过我写的是他们周围的事,是围绕这些事下笔的, 并没有直接写到这些事本身。 ” 19从分析中可以看到,这时小说中“我”是一个“自 我意识” 的叙述者 ( “叙述者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并出面说明自己在叙述。 ” ) 20,或者“我”就是作者自己。关于我和情人的故事,作者杜拉斯写的是当年的实 际情况呢,还是有所扭曲、篡改?“这里讲的某些事实、感情、事件也许是我有意 将之深深埋葬不愿让它表露于外的” 21一一这完全取决于她对个人隐私的处理 过去就是一个无形的囚笼,它使人自愿地沉浸其中,任何人在回忆中捕捉到的过去 都只是心理的幻象,而小说家写在小说中,则成为文学的幻象。所以,叙述者“我” 与作者更多地是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在小说中以人称切换的方式进行讲 述。 我身上穿的是真丝的裙衫,是一件旧衣衫,几乎是透明的那天我一定是穿的 那双有镶金条带的高跟鞋。 在那天,这样一个小姑娘,在穿着上显得很不寻常,十分奇特,倒不在这双鞋 子上。那天,值得注意的是小姑娘头上戴的帽子,一顶平檐男帽,她戴了这样 的帽子,那形象确乎暖昧不明,模棱两可。 这顶帽子怎么会来到我的手里,我己经记不清了。 22 小姑娘或白人少女,戴了一顶不合适宜的帽子,孤零零的伫立在泥泞的河水的 闪光之中,清新的象一幅画。人称的切换制造了一种审美距离,在字里行间我们可 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的怜爱之情。叙事人的切换并非仅仅是作者的花 招,它实在是与作者的情感以及表达的内容契合的,是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国的沃尔夫冈凯瑟在其文章谁是小说叙事人中提出“叙事角度的二元性 一方面是以全景、全知和客观性为前提的宽广的叙事角度;另一方面则是坚持主 观性、局限于个人经验和回忆的狭隘的叙事角度” 。 23杜拉斯并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 人物的狭隘的角度叙事, “我”犹如一个隐形的角色,既在故事之中又好像游离于故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事之外,既是主角又是旁观者。这点反映在叙述者“我”与“她”的转化上这 个“她”是确定的,她“我”白人小姑娘,三者同型同体。杜拉斯采用全知的 第三人称“她”的叙事手法时,作者退出了小说,作者隐匿了,小说开始客观化。 它造成的文学效果是,小说所透露的人物心理意识似乎完全不受作者的干预和控制, 是一种极其自然的袒露,充分反映了人的内心活动的原貌,客观细致地再现了人物 言行、个性化情感。杜拉斯以不露痕迹的叙述视角切换的方式把故事的主人公、情 感基调、以及故事发生的场景和氛围一一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此时,杜拉斯和读者 一样是旁观者。然而叙述者“我”终究是故事的主角,是回忆的主人,但也很难说 “我”的话语就是作者的声音。 使用第一人称“我”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开阔思维空间,使叙述者和作者之 间存在思维共性的瞬息其次,读者随后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作者这个思维和讲述 的血肉之躯。 ” 24情人的爱抚只有“我”的感受最真实;弥漫在“我”和情人之间的 悲伤和绝望的情绪,也由“我“最直接的传达出来;故事的读者必须产生和主人公 一样的激情,必须濡染上主人公感伤心灵的热情,必须具有敏感的、高尚的心灵, 这时读者才能成为主人公的“自家人” 。同时, “当作为主人公的叙事者与小说家完 全融为一体,叙事者描写作者的心理真实时,他们之间的认同达到了最高程度。 ” 25 由此可见,杜拉斯在叙事视角上是有高度选择性的,是精心考虑和设置的结果,例 如“我” 、 “她 , “小姑娘”的穿插叙事,造成了独特审美效果。 己有研究指出“女性写作的一个基本问题妇女常不敢表露自己或者是以第一人 称写作,从用间接的她到用直接的我表述,对女性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 过程。 ” 26中国的当代女性文学便经历过这样一个漫长过程,女性写作由公众性话语 转向了个人性话语,又由第三人称“她”转向第一人称“我” ,女性真实自我常在无 意识中被淹没于大众话语及男性权威当中,女性作家要实现自我认同,必须表达出 女性自己的声音,实现真实的自我,而第一人称“我”便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种 叙述声音模式适合表达女性感性的、琐屑的、原始的个人经验,有利于传达女性观 念,使女性作家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女性文学的权威。陈染 90 年代以后的 小说便是这种叙述的代表,她的小说几乎都是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作者、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物和女性叙述者之间表现出空前的一致性,以不加掩饰的声音讲述女性自我的故事, 发出的女性自我的声音,别具一番挑战的意味。它等于直截了当地宣称了作为女性 的自我执掌自己的话语权,而这正是女性确认自我的表现。 与往事干杯同样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展开,然而较之杜拉斯融入生命的 诗学张力,使用那些简捷和纯朴但具有诗一样蕴义和灵性的叙述,最大程度地调动读 者的感觉和知觉,从言语上引起读者共鸣后的停留、回味与感想,陈染的语言的张 力主要表现在,促使人们在精神领域对女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乃至对生命终极关怀 的绵长的思索,陈染的叙述带有更为明显的女性自我认同痕迹的人为雕琢与深度思 索。 在小说中,叙述者陈染或与人物合二为一,或以另一女性“他者”的目光看人 物,由女性审视女性之躯,传达了女性自我省悟的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陈染作为 叙述者与人物肖濛处于同一视角平面,这时是人物自身对女性自我的认知。 肖濛便是在性关系中发现自我与世界存在的秘密,领悟了自我的最初含义,由被动 到主动,开启了自我女性意识的觉醒。 我凝视着他,等待着他,只有等待。终于,我说,我需要耕作。 27 这是“我”在经历了诱导,女性的原欲之美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一次主动去渴 望去要求。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这个我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即对 自己的作者身份有明确意识的叙述者 ,其特征就在于以十足的主观性介入叙事,并 不断暴露作家的身份。男性作家和批评家往往是把它当作一种叙述技巧来看待的, 但在女性主义批评家看来,她们宁可把这个我视为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真实女 人,因为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 十足的主观性就成了女性主义的政治目标,成为 斗争与干预包括写作的所有行为的先决条件。 ” 28在“我”作为主人公敞开个体经验 的同时, “我”还是一个叙述往事的叙述主体,文本中的“我”己经“分裂成一个行 动的自我和一个反应、判断、构造的自我” , 29这两个“我”在故事里是交替出现, 一个在重新演绎往事,另一个则对往事作出分析、判断。 正是这种“行动的自我和一个反应、判断、构造的自我”的穿插,故事的发展 拥有了两个声音。向来对精神分析理论倍感兴趣的陈染无疑将之很好地用在了自己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的创作之中。在肖濛濛的成长中,一方面是她感性的遭遇和不幸;一方面是叙述者 冷静的分析和判断,作品成为了一曲双重奏。女性自我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但 又恰恰是自我分裂,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者的在自我认同道路上的内心迷乱。 分析者和被分析者的集于一身,使得陈染的作品在无边的宣泄和倾诉中超脱出来, 富于浓郁的理性色彩。 另一层次是陈染作为叙述者以“他者”目光审视人物,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受 叙述者的引导而对女性之躯,对女性自我意识产生认知与思考。 那样的一个天高月黑的夏日的夜晚,电视里的爱情成为旁观者,太阳和月亮一 同在天空燃烧,黑暗没有了尽头。一个成熟的大男人和一个正在长大的小女人组成 了宇宙的空间;他们不知疲倦的动作组成了宇宙的时间;她才知道,妇科学里的性 知识并没有给这“宇宙”里的一切命名。黑夜里天国的阳光照射在她树叶一般轻柔 的身上,她在海洋上飘荡,她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白鱼,潮涌而来的海水抚弄着她的 面颊,撞击着她的肌肤,她浸泡在黑暗的阳光里。黑暗中她把一种不曾命名过的感 觉吸进体内,从此便有了一种东西不再朦胧。 31 在发现活的身体与妇科学里的知识差异的同时,肖濛发现了女性之躯的特异体 验,感到了自身和世界未知的“不曾命名”的认知觉醒。虽然这是最初的觉醒,是 “不再朦睡” ,而这种觉醒与发现,正是陈染小说提供的审美对象。可以说,陈染在 接受了杜拉斯人物、叙述者、作者层层转化与交织的技巧之后,融入其自身女性创 作而绽放出了别样的花朵。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往事干杯虽然全文看似也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但 主体故事部分的叙述时,是走着讲故事的老路,叙述者“我”与故事人物“我”大 部分是完全融合的,缺少了主客体拉长的距离,因此自传色彩很浓。 情人则运用 颠倒的时序,割裂的人称: “我”与第三人称“孩子” 、 “小女孩 、 “女学生” 、 “她” 割裂开,强调主客体意识与距离,避免流于过重的自传色彩,使文本更容易吸引接 受者的感情投入以及理性感悟的形成。对于这一点,陈染的领会还不够渗入,她在 文本中表述自我也过于急迫,故导致文本有纯个人的文本之嫌,它的流行实际在一 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满足了部分接受者的窥私欲。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3 叙事时态之比较 3 叙事时态之比较 时态在杜拉斯的小说中不仅仅是叙事的一个要素,它还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工具。 她常常打破传统完整的线型时间观,过去、现在、未来相互交错,反复重合,营造 出时空的碎片。她又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打乱了时间又整合了时间,因此我们 阅读和理解她的小说才成为一种可能。在看似混乱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 整合这些时空碎片上下足了功夫,倒叙、预叙、省略、填补,而她巧妙地让时空转 换、自由链接,故事在她设置的时空框架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些不同传统的叙 述方式大大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力,丰富了现代小说的审美内涵,也给我国当代女性 作家的创作观念带来新启示,引导她们勇于突破传统的小说形式,大胆尝试现代小 说的各种可能。看与往事干杯中或舒缓或紧凑的叙述,倒叙中蕴含预叙的创设, 我们不难发现陈染于接受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3.1 叙事时序 3.1 叙事时序 “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的事件顺序之 间的关系。 ” 32简单说来就是故事时序和叙事时序之间的关系。 杜拉斯在时序上常采取两种方式:顺叙和时间倒错。叙述时间与事件时间同步, 是顺叙。顺叙或称连贯叙述,是一种基本上遵循实在时间,从头至尾连贯地讲述故 事的方式。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不打破客观自然时序,只在某些局部,针对情节、 人物情绪的特殊需要,临时打破实在时间,作为调节叙述节奏的艺术手段。而“时 间的二重性使叙事时序相对于故事时序而产生畸变成为可能” , 33这种畸变被热奈特 总结为“时序倒错” ,包括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之间所有不协调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倒叙和预叙。无论是“倒叙”还是“预叙”都属于第二叙事,而某一时间倒错嫁接 其上的基础叙事,才是第一叙事。预叙它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和预期,是“事先讲 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 。 34它的效果是事先告诉故事后面的某些情节, 激发探究欲望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安排故事时间的自由和技巧。杜拉斯的情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