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今所呈交的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 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 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i - 摘 要 摘 要 绩效审计自 20 世纪中叶产生,在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如今,绩效审计成为政 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发展的新趋势,在世界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国政府绩 效审计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必须得到大力发 展。对政府绩效的评估,是绩效审计的重点,而评价标准和指标是绩效审计不可或缺 的部分和成功的起点。 本研究以经济学中的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理论 基础,通过阐述政府绩效审计及其评价体系的基本原理,分析绩效审计发展的必要性 和评价标准的重要意义。概括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的经 验,找到可借鉴之处。从规范和实务的角度,阐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指出 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和不足产生的原因。 通过阐述评价标准选择的基本原则, 提出要求。 分析由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公平性和环境性构成的“5e”中五方面内容各自的性质和要求,以此作为政府绩效审 计评价的横向评价要求。概述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并将企业化的内容和政府部门 性质、特征相结合,分析由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层面、社会公众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 面和学习与发展四个层面构成的体系,作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纵向评价要求。分析 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引入平衡记分卡概念的可行性和适当性。提出建立和完善基 于 “5e” 的横向维度与引入平衡计分卡概念的纵向维度相结合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 指标体系。在此由多维度构成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归纳总结了具有代表性、共性 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并进行了适当的说明。在建立完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基 础上,总结归纳了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选取指标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根据我国 社会经济特点和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 提出发展政府绩效审计需要改善的条件和环 境,以及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评价标准 5e 平衡记分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ii - abstract performance audit was born in the middle of twentieth century, and developed at great high speed all over the world. as a new trend of government audi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udit has bee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audit, and have been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though performance audit is in the period of 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in china, it will ge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and to make government affairs public. the key point of performance audit 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activities.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successful performance audit. bases on the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eory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study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y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and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performance audit and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performance audi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sa, uk etc, and finds the point that china could use for reference. the author combines standardization study and empirical study,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in china, points out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the stud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to select evaluation criterions, analyzes the crosswise demand to evalu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economic, efficiency, effect, equitableness, environment.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balanced scorecard which is composed of public resources management, public people, internal processing and study & development, it is the longitudinal demand.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lead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ory into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the author advances to build and perfect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y “5e” as the crosswise dimension and balanced scorecard as the longitudinal dimension.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representative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notice items and advised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criterion 5e balanced scorecar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iii - 目 录 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2 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3.1 研究框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3.2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4 创新与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研究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1 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1.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2 政府绩效审计及评价标准相关概念界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1 绩效审计基本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2 我国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3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基本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2.4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实现审计目标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3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及启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1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1.1 美国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1.2 英国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3.1.3 澳大利亚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4 加拿大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3.2 发达国家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现状和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4.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4.1.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4.1.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4.1.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4.1.2.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实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4.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问题及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2.1.1 评价标准的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2.1.2 具体评价指标的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4.2.2 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问题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4.2.2.1 绩效审计标准建立的固有困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4.2.2.2 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问题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5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5.1 选择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iv - 5.2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5.2.1 扩展为“5e”的横向维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2.1.1 “经济性”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2.1.2 “效率性”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2.1.3 “效果性”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2.1.4 “公平性”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2.1.5 “环保性”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5.2.2 引入平衡记分卡概念的纵向维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5.2.2.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5.2.2.2 绩效审计评价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2.3 “5e”与平衡记分卡相结合的多维度绩效评价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2.3.1 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2.3.2 社会公众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5.2.3.3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5.2.3.4 学习与发展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5.3 具体制定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5.3.1 评价标准的参考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5.3.2 标准和指标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5.4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保障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6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致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1 页 共 45 页 1 引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绩效审计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半个世纪,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政府审计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美审计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甚至已经占据了政府审计过半的份 额,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政府审计领域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 趋势和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 视,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 趋势,特别代表了人民大众的需求。 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绩效审计具体操作一开始,或者说真 正实施之前的计划阶段,就会伴随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标准问题,审计对象千差 万别, 绩效审计对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 包括对公正性、 环境性的要求多种多样, 需要审计人员建立适合特定项目的恰当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指标, 这是确保一项审计 成功的起点。 国际上绩效审计开展时间较长, 水平较高的国家基本都建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比 较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而国内外关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文献林林总总, 各有特色。但是,一方面,国际上关于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的理论研究较少,更偏重于 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分别侧重于评价指标的某些侧面,关 于完善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或多停留在基础理论上,不能更好地与 绩效审计实践相结合,指导审计工作。 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帮助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在审计实践 方面,为更准确恰当地评价政府绩效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推动绩效审计工作横向的 全面开展和纵深方向的发展; 在政府审计理论方面, 从评价标准的角度做进一步补充, 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绩效审计理论,使绩效审计理论更加系统化。希望从指导实践 和完整理论两方面,达到良好的研究效果。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20世纪40年代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大幅增长, 人民对提高政府部门效益和明确经济责任的呼声逐渐增高。 政府审计也正式步入了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2 页 共 45 页 绩效审计为中心,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两方面共同发展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随着绩 效审计的大发展,西方国家对绩效审计,特别是评价标准的研究就开始得比较早,目 前研究成果较多。 早期的研究中,利奥赫伯特(1988) 认为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目 标,其中就包括确定适当的标准。“适当的标准”是指这类标准一旦得到遵循和执行, 必然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的利用达到经济有效的良好效果。 在管理审计涉及的全部活 动中,往往不存在通用的公认标准,就每一个单项管理活动的审计而言,每进行一次 审查工作,都必须为其制定适用其特点的标准。faucett,allen(1994) 认为私营企业 的绩效评价标准大都比较明确, 而由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特殊性, 明晰的评价标准不足。 实践中,在审计计划阶段,已经明确良好的评价标准的情况是极少的,审计人员可以 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观察,借鉴可比项目评价标准等途径来制定绩效标准。近 期的研究,tom dawe(2009) 认为在确定衡量标准时应遵循smart原则,s代表 specific,意思是“具体的”;m代表measurable,意思是“可衡量的”;a代表achievable, 意思是“可以实现的”;r代表的是realistic,意思是“客观的”;t代表的是timely,意 思是“及时的”。 外国政府官方制定的审计准则和指南中, 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也做出了比较详 细的规定。美国会计总署于1981年修订版的审计准则中就提出了七条公共部门绩 效审计测试与评估标准, 对难以实现量化的衡量标准, 率先提出了“优先实践”的概念, 并实行“金额化”法。2007年修订后的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的现场作 业准则确定了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规定了审计师在选择标准时,有责任采用可实 现的、与被审计的公共部门相关的、适当的标准。英国颁布的绩效审计手册规定 对公共绩效进行计量和评价时, 需要设计制定出能反映被审计部门工作成果和工作特 征的指标,然后寻找针对这些指标的适当的评价标准,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澳大利亚 除了在基本的效益审计手册中对绩效评价标准作出了总体的规定,而政府各级审 计机关在各自领域和范围内也提供了详细分类的绩效标准,形成了优良业务标准 和良好实务指南。 国外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从简单地介绍定义等, 到深入研究绩效审计的具体理论 和实践,可以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解决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问题 后,针对绩效审计的研究不仅限于某一领域或国家,而是对多国进行比较研究,找规 律,研究的方法也由最初的规范研究,到案例分析,以及后来的实证研究。在看到国 利奥赫伯特管理绩效审计学北京:深加工出版社,1988 faucett allen new developments in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public program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1994,7:63-70 tom dav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measurement in small comities 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 2009, 2: 54-5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3 页 共 45 页 外绩效审计理论发展较快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对政府绩效审计,尤其是评价标准的 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比较低水平,对于绩效审计标准的规律性、普遍性研究的文章并不 多,主流会计、审计学术期刊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的刊登发表仍然较少,将政府绩 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单独研究对象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 这种现象可能与目前 财会审计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倾向于实践操作,而政府绩效审计又难以直接开展实证 研究有关。 1.2.2 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理论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实践中,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激发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 热情。关于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及指标的研究主要包括:李志慧(2007) 认为在建立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要坚持绩效审计的“3e”标准,即在进行审 计时,不要偏离政府工作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 (effectiveness)进行审计; 不仅要反映短期绩效指标, 更加需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指标; 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兼顾各种评价依据的互补性。邱思琴(2011) 在财 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中强调绩效审计应注重效率、产出和结果等特征,强调在 公共管理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顾客、财务、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的73 个衡量指标,来评价和衡量政府绩效。林文珊(2011),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应用于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中。 我国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绩效审计理论,尤其是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还在 刚刚入门后发展中,存在很多可以补充的,需要加大力度研究的领域。 首先,理论研究工作及得到的成果欠缺系统性。多年来,我国审计学界对绩效审 计的众多侧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研究成果,但是 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概述和介绍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审计方 法手段、意义等基本理论方面。并且如果仅从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往往会造成各个理 论研究相互脱节和不协调、欠缺系统化。 其次,缺乏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和执行的结合。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研究基于纯理论层面居多,鲜有对理论在审计实践中应用情况的研究,少有实践应用 对理论发展的带动和贡献进行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易打折扣,这对于政府 绩效审计的发展是不利的。 以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为例,一方面,研究多局限于评价标准的基本概念介 李志慧. 论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设计. 事业财会,2007(1):50-52 邱思琴. 平衡计分卡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现代商业,2011,18 林文珊.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新财经,2011(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4 页 共 45 页 绍,标准的分类和基本特征描述,不深入,和绩效审计的其他方面内容脱节;另一方 面,提出的标准在实践中缺乏可行性,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审计工作中。 1.3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1.3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是对所研究内容所进行的系统安排,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 第1章,引言。对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研究框架和方法、创新与 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总体性的概述和说明。 第2章,研究理论基础。对研究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 即从公共受托责任、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界定和归纳绩效审计、绩效审 计评价标准的涵义, 并分析我国发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实现审 计目标的意义。 第3章,概述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国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概述和分析,找出对我国的启示,分析在这方面可 以借鉴之处。 第4章,总结、归纳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分别从规范和实务的角 度分析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存在 的诸多原因。 第5章,通过分析评价标准选择的基本原则,分析“5e”对于评价标准的横向要 求,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作为评价标准的纵向维度,找到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横 纵双向维度的结合点,提出关注“5e”的横向维度,在纵向上从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层 面、社会公众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学习与发展层面来完善我国绩效评价标准, 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标准体系。同时,提出了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的注意事项,需要的一些条件和保障体系。 第6章,总结与展望。主要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所得结论,即所建立完善 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1.3.2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研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有关理论。 由于绩效审计是审计学的分支,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审计学侧重于定性分析,因而 将规范法作为研究审计理论的途径,是该领域研究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本研究即是 运用了归纳和分析的规范法,对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评价标准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5 页 共 45 页 纳、分析和总结。诚然,规范研究的前提假设和结论如果不经过实证检验,结论将是 缺乏根基的,规范法需要实证法为之提供实践上的支持。因此,在审计研究中,规范 法与实证法应该很好地统一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研究希望规范研究的成果能在 今后通过实证来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相关分析进行验证和改进, 以期推进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4 创新与不足 1.4 创新与不足 本研究的创新点:首先,从规范层面研究,适当结合实务应用层面,对国内外绩 效审计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提出建议;其次,突破仅限于审计学单一 学科的研究范围,避免将部门学科孤立起来看,而是联系地看问题,将审计学和管理 学领域的行政管理学相结合,引入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 涵义进行分析。指出在政府审计由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过渡的前提下,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已成为绩效审计的重要工具,以此作为前提,进行分析、 归纳,从而总结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和特征。第三,引入了平衡计分 卡的理念,从公共资源层面、公众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学习与发展层面,提出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议, 并对基于“3e”的评价标准进行了“5e”方面的扩展 分析。提出建立基于“5e”的横向评价标准与平衡记分卡四方面纵向评价标准相结合 的多维度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虽然适当结合了实证研究,但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研 究的主要内容难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而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偏重于实用 性,需要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检验其可行性,因此本文的观点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还 有待实践的检验。加之笔者的理论功底有限,对于管理学、审计学的理论掌握存在一 些欠缺,很多问题的研究和论述不够全面和深入。在纵向维度上引入平衡计分卡概念 构建评价体系框架时,指标的设计多关注共性、总体,并没有细化指标体系。标准和 指标的理论科学性和实际应用性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且未针对各政 府部门的自身特点、 所在行业等方面进行个性指标设置的探讨, 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6 页 共 45 页 2 研究理论基础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 2.1 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 2.1.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1.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营状况的 义务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个方面。其中,行为责 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合法合规性、保全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社会性以及控 制性等要求管理受托经济资源; 而报告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可信性和公允性的要求 编报财务报告,而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可见,受托经济 责任和审计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建立是审计产生和 发展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而审计则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监督 手段和不可或缺的保证机制。而与现代国家审计相对应、相互作用的受托经济责任关 系,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公共性质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首先,监督和检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现代政府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某类审计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主要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又体现为对 审计活动得到的信息和结果的需求。如果这种客观需求不存在,那么该类审计就不会 产生和发展。此类审计一旦产生并得以发展,对于这种客观需求的满足,为这种需求 提供审计信息就成为该类审计的使命和目的。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颁布的国际政府审计准则中明确指出:“随着公众觉 悟的提高,对管理公共资源的个人或单位的公共责任要求也越来越清晰,因此有必要 建立明确责任的程序并使之有效运行。政府机构内完善的信息、控制、评价和报告系 统的发展有助于明确责任程序的建立和运行。 ”从上述的政府审计准则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公共资源归属社会公众所有, 政府部门包括其他公共机构通过宪法等法律的赋予 的权利,对归属于公众的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因此,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真 正所有者即人民大众,承担着公共资源受托责任。公共资源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 完整、保值增值、管理绩效、内部控制和良好报告等责任。公共资源的所有者需要了 解和检查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履行其公共资源责任的情况, 于是产生了通过审计取得 该方面信息的需求,这就是现代政府审计的客观基础。 政府审计因公共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根据其发展而发展。随着公众对公 共受托责任认识的深入和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公民对于受人民之托、代表人民管理 秦荣生.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 审计研究,2009(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第 7 页 共 45 页 和经营公共资源政府的要求日益提高。过去以合法性、合规性为主,审查政府公共受 托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传统政府审计已经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的需要。 人民要求需要针 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对政府公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打造纺织新质生产力
- 金融区块链溯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高频重点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解析)
- 关于学习2025中央一号文件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出纳岗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出租车消防安全员培训课件
- 出矿班组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结业考试题(附答案)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简化版
- 反诈骗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完整)蜘蛛人安全技术交底
- 《社会工作伦理》课件:实践原则与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2025年新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及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深度课件)
- 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泵站运行工赛项)参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实施方案
- 一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 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运规)
- 2025年浙江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儿童保健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