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on model between a vocation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candidate : nian yujie major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 associate prof. zhou erhu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october, 201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摘 要要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校企合作逐渐成为各高等职 业院校的重要发展模式,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也不断升温。但目前,学界和实践 界对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典型校企合作 模式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依赖理论、建构主义原理,对山东省某民办高职院校现行 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对于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民办高等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对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理清了该民办学 校的优劣势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运用 swot 分析矩阵提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校企 合作模式战略; 然后对该职业学院两种典型的合作模式, 即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 (净 雅班)及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模式(万声通讯实训中心)进行了实例研究,深入 剖析了这两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及值得借鉴的实践意义,并进一步对两种典型模 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指出该校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最后针 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在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建设的同时,激 发内在动力,使校企从两家走到一家,尝试构建校企一体化的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 组建职教集团,走进中小企业。 关键词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模式 职教集团 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as the industry promote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had great developmen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developing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search about the cooperation model also increases, however, currently academia and industry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nd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of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ivilian-run colleg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stud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and to guid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ivilian-run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shenghan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clears this private schools disadvantage, chances and challenges. using swot analysis matrix,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hich suits this colleges development. then, it case studies this colleges two typical cooperation pattern the ordering-for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that is jingya-class an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base, that is wansheng communication training center. and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these two mode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worth learning. then furth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two typical modes, finds out and points out the present major problem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 mechanism, while, stimulate internal power, make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become one family, try to build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and walk in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key word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i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1.4 研究方法 . (4)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 2.1 国外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 (5) 2.2 国内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 (8) 2.3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依据 . (10) 3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分析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分析 3.1 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 swot 分析 . (14) 3.2 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选择 . (19) 4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4.1 订单式培养净雅班合作模式分析 . (22) 4.2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万声通讯呼叫中心模式分析 . (29) 4.3 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5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策略和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策略和建议建议 5.1 完善各项保障机制 . (37) 5.2 构建校企一体化模式 . (40) 5.3 组建民办职教集团的市场主导模式 . (43) 结束语结束语 . (46) 致致 谢谢 . (4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8) 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论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重点发展 方向,由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愈加深入,合作模式在不断创新。国内外众多学者 专家围绕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尽管如此,高 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校企合作双方参与的积极 性有待激发、校企合作达成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无法保障合作的可持续性、校企 合作模式仍然停留在解决合作双方的眼前问题的浅层次合作、无法形成校企共赢共 生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问题纷繁复杂,但刨根问底、抽丝剥茧,我们最终会把焦 点问题聚集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上。 国外如德国式双元制、美国式合作教育等成功的合作模式给国内学者、专家 提供了分析和借鉴的模型,也给国内职业教育提供了实例参考。职业教育界在分析 借鉴后一度出现了诸如校企订单式合作等多元化合作模式,然而合作的形式固然 繁多,却依然摆脱不了校企合作不深入、无法持续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等诸多问题的 困扰,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的复制为什么不能带来一样的成功?有学者将其归咎于国办学校是受困于体制所 限,那么民办职业院校可否在此领域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呢,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 探究。 民办高职教育在国家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等积极政策的鼓励下,近几年 得到迅速发展,在校生数量连创新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民办高职院 校受传统观念影响和资金的限制,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所需人才还存在差距,在面 对国办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利用自 身具备民营企业的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更好的开展校企双赢合作,保证如此众多 数量的学生的培养质量、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创新体制、选取适合 自身的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动力和模式的战略选择上应该关注哪些问题,有无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民办自身的特殊关注问题;如何保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让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持续、高效运行等等一系列焦点问题正在展开激烈的大讨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 院作为较具代表性的民办高职院校,该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尝试,并成功性的 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但在合作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问题展 开研究,给出解决策略,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指明方向。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校企合作的主体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需求,企业作为生产组织,它的根本目的 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增加经济效益;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人才,追求教育成果 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双方在合作目的和合作利益的追求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很 难找到双方合作的利益结合点,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深入1。因此,搭建校企合作双赢 的平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而这种平台的选择就是合作模式的选择。对校 企合作模式展开研究就是要围绕如何让学校和企业建立深入、持续性的紧密联系, 最终实现双赢。各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已经深刻领悟 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主动寻求合作伙伴。但在实际合作的模式上, 还处在合作的浅层次, 较常见的合作模式有工学交替、 订单培养等, 缺乏深入的、 长久的的校企合作战略模式。本研究旨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在完善现行合 作模式的同时,探讨校企合作深层次模式。 1.2.1 本研究本研究的理论的理论价值价值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校企合作成为热点,国内专家学者开始对高职院校校企合 作模式的展开研究和分析。但在整个研究领域,对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 究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文献比例偏低,其中有关民办高 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文献比例相对较少。 (2)研究主题和研究角度上,创新性实 践少,关注问题的多,而系统分析、创新观念相应较少。 (3)纵观作者的构成,更 多的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一线的同志在研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还没 有更多让专业人士关注和深入分析。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2 本研究的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现阶段的迅速发展壮大,在校生数量激增,在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情 况下,能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然引起了更多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在公立高职院 校纷纷成功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的趋势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会更多的 关注校企合作,因为生源争夺促使他们不得不在教学、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的质 量工程上大下功夫,而校企合作作为能够统领各质量要素的集合体已经成为民办高 等职业学院重要的发展战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作为企业投资兴办的典型性民 办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背后也是投资方企业与企业的战略合作。目前,该校 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进行实 例分析,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积极探究现阶段适合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实际的 合作模式,有利于丰富校企合作教育理论,也有利于校企合作可持续性发展,更有 助于提升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围绕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广泛 深入研究和探讨,对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促成、运行、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 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基于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模式的决定要素、基本特点和基本成果,并指出该校校企合作模式现存的 实际问题、改善的理论依据、改善的目标和方向。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论文首先列举了国内外典型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并给出了构建校企合作的理 论依据是基于资源依赖论、建构主义原理、人本原理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 理形成的;然后在简单介绍了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 swot 分析法分析了该校内部优、劣势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机遇、挑战,并结合分析 矩阵提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战略。随后介绍了该校的两种典型的合作模式 订单式培养(净雅班)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万声通讯实训中心),从合作形 式、合作的背景、运营管理机制以及该模式的优劣势等多角度分析了现行模式,并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列举了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主要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原因;最后围绕问题,从完善外部约束机制、开发内部动力源泉,建立有效的运营 机制方面给该校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校企一体化的 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保障机制,组建职教集团,走进中小企业的策略和构想, 力求对民办高等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1.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论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分析、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 法。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管理、保障机制等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同时, 本论文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 对重要项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合适的控制标准。同时还将 定量分析用于确定和验证基于该校校企一体化经营项目目前的策略是否适应社会需 要的论证上。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指导下,以学 校的现行合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新的适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战略的新的体 系。 (3)swot 分析法分析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内部的优、劣势因素 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矩阵分析得出结论。 (4)问卷调查与典型代表访谈,搜集问题,并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问题。 (5)比较分析法对文中国内外典型模式进行比对,成功借鉴其经验。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研究研究综述综述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教育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必要途径,校 企合作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入、可持续发展合作的保障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模 式是基于资源稀缺理论、构建主义原理、人本原理等理论形成的。目前美国、德国 等国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成功进行了较具代表意义的合作,给国内职教界提供了 参考,国内院校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尝试了订单式、股份制经营等四类 模式的合作。 2.1 国外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国外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随后, 各国开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都是被业 界广为接受并积极推广的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2。在职业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能够被 称之为里程碑式的成功育人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美国式校企合作教育、德 国式校企负责制、英国式三明治学制和澳大利亚 tafe 模式 2。 2.1.1 美国式美国式“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模式 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自 1906 年开始实施,其主要的实施步骤如图 2.1 所示: 图图 2.1 美国式美国式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模式 入学 在校学习 企业实训 学校理论 学习 集中学习 毕业设计 毕业 + 6 个月 两个月 毕业前半年 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从图 2.1 可看出,学生入校后先在校学习六个月,而后交替进行两个月的企业实 训和学校理论知识学习,毕业前半年学生回校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直到毕业方可 离校2。该教育模式有诸多优点,一方面,学生能够在上学期间获得工作经验和相关 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于学校而言,可以减轻经济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实 训设施的建设。此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1)学校企业权责分明 办学主体仍为学校,学校根据专业设置情况确定合作企业,通过签订相关协议 明确学校与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3。学校与企业积极进行协调沟通,企业根据学生 理论与技能掌握状况安排实习岗位,并依据实际工作状况支付报酬,企业还应指派 专业技师对学生进行工作指导;学校方面也应委派相关教师跟随学生到企业实习, 一是可以指导、监督学生的工作和实训,其次可以进一步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在 企业实践期间的学生表现状况,应由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 (2)学习实践方式多样 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习这两项任务是轮流进行的,学习时间与实践时间的 分配大致为 1:1,交替进行的方式可以依据专业、合作企业等的实际情况自由变换 组合。 美国的这种职业教育模式通过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合作,使三方均能受益, 是被实践证明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模式,值得借鉴。 2.1.2 德国式德国式“校企负责制校企负责制”模式模式 德国采用的校企负责制,也称为双元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的教育 负责,学校负责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教授,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则负责培训学生的实际 技能。4此外,国家也通过立法保护校方与企业各自的权利,并确定各自的义务。在 这种育人模式下,德国培养出大量高技能的人才,推动了德国的经济迅速崛起5。校 企负责制的特点是: (1)学校和企业分别承担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技能的教授任务。职业教育主 要突出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培训主体也以企业为主。 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培训目的明确,重视企业参与程度。学校召集学校和企业各相关专业的老 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委员会,并由委员会成员制订教学计划。学校企业负有教学 任务的老师都必须按教学计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双方可随时检查计划实施状况并 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3)政府立法支持使校企合作程序化、制度化、完善化。国家给予参与校企合 作的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例如减免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部分税费、享受合作学校 的教育成果。作为学校方面,可以享受企业的资金支持。 2.1.3 英国式英国式“三明治学制三明治学制”模式模式 也有学者把此种模式称为工读交替模式6。 该模式主要是先安排学生在校学习 专业知识,为随后的实习打下理论基础;而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将理论运用于实 际工作中;最后。学生重返课堂,通过实践检讨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利用最后 的时间为自己加油充电。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支付主体根据学制和合作方式的不同 而不同7。 该模式的运用使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一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8。 2.1.4 澳大利亚式澳大利亚式“tafe”模式模式 tafe即英文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的缩写,也就是技术与继续教 育。该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 培训。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推动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9。该模式的特点是: (1)学制灵活,培训课程广泛。tafe 模式提倡的是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课 程灵活且符合实际岗位需求,可以为学员提供各阶段所需的技能培训。 (2)强调因材施教。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开设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 方式,例如: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地教学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是否考取相关职业证书。 (3)注重实践性教学。学校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的课时 不少于理论课,并且学校还建有相关的实训基地。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二者互相监督, 以此提高教学与培训水平。 (5)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人才。 从国外的四种典型模式看出它们有如下的共同点:其一,国家都具有比较完备 的法规政策,有政府及政策的保障来支持合作的顺利进行。其二,在合作过程中, 企业全程参与。相比较而言,按参与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德国校企负责制为 代表的企业为主模式;以美国校企合作教育为代表的学校为主模式;以澳大利亚 tafe 模式为代表的行业为主模式三种。通过对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研究,我们 可以总结其成功经验,得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充实和丰富我国校企合作内 容。 2.2 国内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国内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国内职教界在充分总结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尝试。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中提出, 要提倡产教结合、 工学结合, 即我国的职业教育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正要起航。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来促进校 企合作办学并使之制度化。国家一系列政策为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提供了政策 保障。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规,积极扶持校企合作,保障校企合 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采取不同措施吸引企业进学校,为学校的培养人 才提供平台。为顺利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企业应积极配合合作院校,尽可能 地提供技术、资金、场地支持10,如企业没有条件为学校提供实践场地的,可以出 资帮助学校完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向学校委 派专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训仍然扮演着主要角色,企业承担 辅助者的角色, 这也就是说, 企业是帮助学校完成人才培养,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1 。 纵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变化,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1 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模式主要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定 向培养,课程也主要根据岗位需求来设置,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就业。在该种 培养模式中,企业和学校同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双方都为教学目标的实现 负责,学生学成后应按协议上的约定接受企业的就业安排。订单式校企合作是国内 职业教育界被广泛采用的模式,它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12。为了适应订 单培养模式,学校应该顺应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 划等 13,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企业中一切可以调动的资 源。订单式下的学生由于有了企业的订单其培养的针对性强,但抹杀了一定程度 上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该模式属校企合作的中间阶段,尚停留在合作的基础层面, 没有深度。 2.2.2 实习基地共建的模式实习基地共建的模式 此种模式的合作点是学校对实训场所的需求,属工学交替的模式。实习基地共 建模式指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训或实验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培 育素质高技能型双高人才,在此过程中实现校企双赢的一种合作模式。实习基地共 建模式通过利用企业平台,把实训课程搬到企业车间,把毕业实习、专业实习放到 企业中进行,在具体的企业生产环境中,使学生能在干中学,干中练,实现理论联 系实际,从而达到锤炼职业技能的教学目的,且通过毕业实习,能增进企业对毕业 生的了解,有目的地培训学生,实现实习、学习、就业、发展四位一体的成才之 路。目前院校在办学中普遍存在校内实训资源瓶颈:环境不真实、场地不够用、实 习实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上三种资源瓶颈是许多院校共同存在的硬伤。由于实 验实训设备昂贵,且实训通常是纯消耗,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大规模建设校内实 训基地不太现实。该模式基本解决了院校的上述困难。 2.2.3 联办专业联办专业模式模式 学校和企业联办专业模式即人才培育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联合举办某学科专 业,针对企业的用工需开设相应专业,共同培育人才。这种模式存在的理论前提是 1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学校具备某专业或同企业建立全新的专业开设的必要和必备条件。学校为了提高自 身实力和办学特色,需要在某些专业或某优势专业上进行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自己 市场竞争力,校企双方实现优势资源共享,通过合作来打造专业特色或增强学校优 势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人优我特的竞争局面。 2.2.4 股份股份制制合作合作经营经营模式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以设备、资金等投资形式对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购置股份, 来实现合作办学的形式。这种合作方式的基点是企业投资教育产业存在某种需求。 校企双方组成校企共同体,同管理,同运营,共同承担风险,共同面对市场竞争, 企业方既得到了来自于学校办学的收益分红,又能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学校的整个运 营,最终运用参与过程管理来满足自身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才储备。由此,学校的 运营好坏与企业息息相关,企业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管理,最关键的是一种全方位、 深层次参与。所以,该模式为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新型合作方式。校企双方在股份制 合作经营模式下,变两家为一家,极大提高了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 决了学校面临的资源有限问题。另一方面看,在此模式下往往会出现企业过度追求 短期收益而不顾教育的自然发展规律,给人才培养带来挑战,违背合作的初衷;一 旦企业在股份制合作中成为控股方,这种重眼前利益、过度追逐利润现象就会发生。 由此,再该合作模式中,应坚持学校控股为前提条件,而后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股 份比例,如此学校才会按照教育的自然规律发展,校方也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同时又激励企业参与合作,参与运营管理的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 构建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 校企合作模式也就是学校和企业为达成双赢局面选择的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是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建构主义原理、人本原理以及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等基础理论而形成的。 2.3.1 资源资源依赖理论依赖理论及及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资源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莎兰奇科(p.feffer and salancik,1978)。该 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理论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同利益全体组成的联合体,理论强调组织体 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并利用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发生作 用才能实现自身目的16。 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是不同的两个组织单元,各自具有不一样的社会功能 和特点,寻找二者的目标交集,最终实现双赢关键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方式, 二者的关系又与各自内部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以及内部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约17。 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构成不同的利益联合体,组织最重要的是 关系生存,民办高校与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都是源于资源的相互需要,为了生存 和发展,组织需要资源,而组织自身一般不能产生这些资源,为了获取资源,组织 必须与它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发生关系,以实现自我可控下的生存和发展17。所 以,学校资源环境和企业资源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产 生的功能大大超过独立的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功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 相结合,企业能够提供的是资金、技术改造、设备、项目等,学校提供的是知识、 技术、师资、人力资源等,二者相互结合共同达到互动互惠双赢的目的等等,这些 内容是资源依赖理论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体现。 2.3.2 建构主义原理建构主义原理及及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被公认为是建构主义的先驱。康德从哲学角度对理性主 义与经验主义的理念,提出了认识的双向运动,认为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即是对自 身的认识也是对真身的构建与创造。建构主义的主要理念为:学习是个积极主动的 建构过程,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而产生的;知识是有 学习者的情景交互过程中自己构建,而不是教师自己传授的。学习者的建构来源于 多元化,学习是中心,教只是辅助,所以,建构主义重点强调的不是知识本身的传 授,而是知识的意义建构18。 建构主义恰恰是动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应用原理,学习者的理论基础与背景的不同 使他们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要想让学习客观理解所学知识,就不能单纯的依靠 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课堂描述,而必须依托实验和实训,行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使得学习者在真实的 生产场景中经过判断、理解实现对知识、技能的构建,达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原理,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学习者学会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 实训的实践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工学交替,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 于实践,进而促进学习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者的实践技能,对职业 能力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认知19。 2.3.3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及及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人本原理的主要内涵是:首先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位置,继而围绕激发 企业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导性去展开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20。人本原理主要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人处于首要地位,尤其是组织关系内的人际关系的 建立,目标是使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 包括了两层含义:一切管理的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在管理中人是主体,也 是客体;人是操作并推动着管理活动中的各对象的主导要素。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 用有: (1)有利于实现民办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 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占了相当 大的比重,缺少实训时间和双师型的实践教育,因为实践时间的限制,学生很少 拥有实训的机会,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真正用人需求,学 生的就业成为了难题,因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有更多参加实训培养的机会,学生才能增强自身的技能, 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真正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抓住校企合作的实践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锻炼学 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3)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以人为本, 校企双方本着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企业的高技术人才与岗位 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能手奠定了基础,由此既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真正 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2.3.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原理及作用及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人来说,就是生产 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 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 。校企合作遵循马克思的 教育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马克思 主义教育原理的主要构成部分, 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教师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 来,在学生教育上,高职院校的教师比较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单纯的教授学生理 论,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性比较大,教学经 验丰富的教师比较少,学校方面也经常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 标准,但是,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成绩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 业用工的需求。而校企合作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先进 理论知识的同事参与实践实训,掌握适应企业用工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此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教育价值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理论等等,这 些都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共性理论基础21。 综上所述,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对校企合作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在不同角度对校 企合作展开理论和组织模式的深入研究,理论界概括整理出特色鲜明的四种典型模 式,给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国内由于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起步晚,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于浅层的 经验介绍,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相对国外还有差距。 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资源稀缺理论对于研究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给出了动因分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为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方法论,建构主义原理为校 企合作模式的框架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人本原理为职业院校选取校企合作模式指明 了价值导向。 1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战略分析分析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是 2001 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长城集团总公 司投资兴建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 663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55790 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20048 平方米。 学校目前在校生近万人,专业以经管、财贸专业大类学生为主,机械、信息技术等 专业大类为辅,高职专科专业共 46 个。学校建立了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 践锻炼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随着目前适龄入学人数的下降, 作为民办学校的圣翰学院不得不关注学校的招生工作,需要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抢夺生源。为了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学校在做好教学、管理、 实习就业等质量工程的同时,在特色的凝练上正在寻求突破。 该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并将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战略,目前学校成 功地与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订单 式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出台了鼓励校 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 3.1 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 swot 分析分析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学校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鼓 励各院系(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基于该校现状和所处外部环境,参照 调查问卷汇总的部分数据和信息,选用 swot 分析法对该校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swot 分析法(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的战略规划学派 提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它全面分析企业内部自身的的优 势和劣势,同时对外部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机遇和威胁的分析。其中,s 即 strength 代表优势,w 即 weakness 代表劣势,o 即 opportunity 代表机会,t 即 threat 代表威胁,s、w 是内部因素,o、t 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 1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的完整概念,战略是企业能够做的(即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即 环境的机遇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22。 swot 分析法分析法通常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主 要有以下三个内容及步骤: (1)分析环境因素; (2)构造 swot 矩阵,如图 3.1 所示; (3)制定行动计划。 内部分析 外部分析 优势 s 劣势 w 机会 o so 战略 wo 战略 威胁 t st 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