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讽刺喜剧一向是喜剧的重要分支,剧作家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着社会存在 的种种假恶丑的现象。明代中后期是讽刺喜剧的一个创作高潮期,但是囿于古人所 见,直到今天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作品的研究不多。本文选取明代中后期讽刺喜 剧作为观照对象,探究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产生的现实、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重点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剧作家们的主题探索、讽刺喜剧心态及其审丑的艺术追求, 凸显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在主题探索和艺术追求方面的独特风采;展示出了旨在 “揭露、鞭挞”的艺术魅力;另外,本文力求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放在中国讽 刺喜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从而肯定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在讽刺喜剧史中的 历吏地位。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主题探索审丑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在中国古代喜剧史上,古典讽刺喜剧因作品数量之众多、成就之显著、地位之 独特,构成了中国喜剧发展中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事实上,中国古典讽刺喜 剧不仅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喜剧和中国文化 的某些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喜剧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讽刺喜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 系。对中国古典讽刺喜剧价值的认识与评价,实质上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喜剧的整体 认识与评价。而明代中后期又是讽刺喜剧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期,讽刺 喜剧的创作达到了历史的高潮。因此,本文拟以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为研究对象, 从明代中后期特定的文化背景出发,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家的主题探索、 创作心态及审丑的艺术追求,探讨中国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特点、价值及意义。 本文第一章对讽刺喜剧的界定和研究的提出做了简要的概括。首先、在总结学 术界关于讽刺喜剧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对讽刺喜剧做了必要的界定。其次、从中华 民族特有的达观精神入手,总结出讽刺喜剧形成的各种社会因素,并简略叙述了讽 刺喜剧发展的三个时期:讽刺喜剧的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并由此提出了对明 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本文第二章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三种类型的主题做了客观的分析。首先是对 社会传统文人价值体系反思的主题研究。明代中后期的剧作家主要是由文人组成的, 信守伦理道德观念是文人的传统性格,文人阶层以“道 自任,以维护、坚持和推 行“道 自励。然而,经济的急变和社会奢侈之风的盛行,引发了他们对传统的价 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的怀疑。社会现实和理想抱负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感到迷茫;社会 文人价值体系在社会现实中显得苍白无力,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留给文 人更多的是对它的反思和怀疑。此时期的讽刺喜剧作家对传统道德是持怀疑态度的, 他们希望通过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讽刺和嘲弄达到矫正时弊的目的。因此,本文分别 从对传统科举制度和对封建官僚体制两方面的反思入手,结合郁轮袍、东郭记、 闹门神等剧本,详细地论述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剧作家颠覆传统价值观念的 思想倾向。其次对人性假恶丑讽刺的主题研究。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 企图通过扼杀自然人性的方式实现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这导致明代中后期“伪道 德的盛行,假恶丑在美丽的道德外衣下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本文结合中山狼、 歌代啸、四声猿中的玉禅师等剧本,论述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作家对 i l 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性假丑恶的揭示和鞭挞。最后对人性自由向往的主题研究。程朱理学对人性压抑 导致的结果就是对高压的反弹,刺激人们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俗话说“过犹 不及”、“物极必反”。严厉的教条反而会刺激人们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追求自身的 自由。因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成为了讽刺喜剧作家的一种愿望和突破。 本文第三章着重论述的是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作家的创作心态。讽刺喜剧作家 的创作心态主要有以下三种:怀疑式的讽刺喜剧心态、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态和调 侃式的讽刺喜剧心态。这三种心态是讽刺喜剧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可分离、不 可独立存在的三大元素,每一部讽刺喜剧都同时包含着这三种心态。本文为了更好 地呈现这三种心态的特点,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首先是怀疑式的讽刺喜剧 心态。怀疑式的讽刺喜剧心态,就是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觉醒后,以冷静的眼光看待 客观世界、以理性的思维透析社会、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丑恶的心态。明代中后期的 讽刺喜剧作家就是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讽刺喜剧佳作。他们 的这种怀疑式的讽刺喜剧心态并不是一蹴而就、无源而生的,而是由各种主客观原 因造成的。其次是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态。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态是讽刺喜剧作家 在创作时必须具备的第二种心态,本文结合中山狼、东郭记、郁轮袍等剧 本,对这种心态进行了全面地阐释。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态,就是要求剧作家在创 作时和自己的创作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要避免过多感强的投入,力求以旁观者的 姿态冷静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创作对象。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态不仅是讽刺喜剧整体 讽刺效果的保证,也是讽刺喜剧之所以为喜剧的保证,所以,理性式的讽刺喜剧心 态,在讽刺喜剧中起着导航的作用。最后是调侃式的讽刺喜剧心态。顾名思义就是 玩笑和嬉戏逗乐,本文通过对一文钱中卢员外吝啬鬼性格的分析,呈现了剧作 家藏在剧本之中的那份玩笑心态。 本文的第四章主要论述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审丑的艺术追求。本文所说的丑是 指对各种关系的和谐形态进行破坏扭曲后而显示出的不协调、不一致的丑态。本章 还对这种审丑艺术追求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人物的 形象意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从外表到内心都丑的喜剧形象;外表美而内心丑的喜 剧形象,本章分别对这两种喜剧形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首先是从外表到内心都丑 的喜剧形象。外表和内心都丑的喜剧形象实质上是一种恶的人物形象,这种恶体现 出了一种讽刺的审美形态。本文以一文钱中的卢员外和一捧雪中的汤勤为 例,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他们身上渗透出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家们对人性 i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极度失望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其次是外表不丑而内心丑的喜剧形象,本文以 鸳鸯棒中的薛季衡、东郭记的齐人为例来探讨这类人物形象的特点。通过分 析揭开他们伪装的面纱,层层剥光他们虚伪的面具,最后把他们见不得人的勾当展 示在观众的面前。这类人物体现了剧作者对人性的深沉思考,对掩藏在和谐、美丽、 安定、善良背后的丑恶的挖掘。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中的外表不丑而内心丑的人 物形象是中国古典讽刺喜剧人物塑造的一大进步。这一系列人物形象为讽刺手法提 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对人性丑恶的揭示更加深刻。 本文的第五章论述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民族特征。通过中西方同时期喜剧 作品的比较,凸显出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特征:夸张式的揭露社会人生、感性的 表现和理性的判断。首先是夸张式的揭露社会人生。明代中后期的剧作家采取夸张 式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人物性格、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夸张来塑造人物,讽刺 社会的丑陋。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可恶,同时也形成了喜剧的效 果,使观众在笑声中反思,达到矫正世风的目的。如一文钱中的卢员外。其次 是感性的表现和理性的判断。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在无情地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 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肯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包含着剧作者对人生,对未来积极的 期待。本文通过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剧本的分析,总结出了剧作家表达自己乐观 积极心态的方式:首先是神仙下凡,使用神力,让剧中人物看透人生的全部,进而 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其次,就是主人公执迷不悟,没有悔改的迹象,但是剧作家 安排了另一个人物出场,讲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道出了尔虞我诈的真相,使主人 公领悟到活着的真谛。最后一种形式,就是主人公在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后自己 看透了社会尔虞我诈的丑恶面目后,自愿隐退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i r o n i cc o m e d yi so n eo fb r a n c h e so fc o m e d y , i nw h i c ht h ep l a y w r i g h td e p i c t e dt h e v a r i o u sb a dp h e n o m e n ai ns o c i e t yt h r o u g ht h e i rs y m p a t h e t i ce y e s i r o n i cc o m e d y w i t n e s s e dap r o d u c t i v ec l i m a xi nt h em i d d l eo fm i n gd y n a s t y h o w e v e r , t h ea n c i e n t s c h o l a r sl e f tl i t t l es t u d yr e s o u r c e so ni t , b e c a u s eo fw h i c ht h e r ei ss t i l lal a c ko ft h es t u d y o nt h i sk i n do fc o m e d y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c u s e so nt h ei r o n i cc o m e d i e sw r i t t e ni nt h e m i d d l ea n dl a t ei nm i n gd y n a s t y , e x p l o r e st h er e a l i s t i c ,c u l t u r a la n d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r e a s o n s , f o rw h i c ht h ei r o n i cc o m e d ya r o s e t h ea u t h o ra i m st or e p r e s e n tt h ed i s t i n c t i v ef e a t u r e 髂 i n t e n d e d d i s c l o s i n ga n db e a t p r i n c i p l eo fi r o n i cc o m e d yi nm e n t i o n e dp e r i o db y a n a l y z i n gi t st h e m e s ,t h ea u t h o r sm e n t a l i t ya n dt h e i ra r t i s tp u r s u i tf o r “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 u g l i n e s s i na d d i t i o n , t h i sp a p e r i ss i m p l yt od i s c u s st h es u b j e c to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o fi r o n i cc o m e d ya sw h o l e ,w h i c hs u r e l yh e l p sc o n f i r mt h e h i s t o r i c i m p o r t a n c eo ft h ei r o n i cc o m e d y t h e n k e y w o r d s t h em i d d l eo fa n dl a t ei nm i n gd y n a s t y i r o n i cc o m e d yt h e m a t i c e x p l o r a t i o n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u g l i n e s s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 0 0 5 4 3 8 专业盛剧毯些堂所呈交的论文 ( 论文题目: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研究)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 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窭! 习望 指导教师签名皇! ! = 盟 签名日期 翌盘! 丛:坌2 第1 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相关界定 何谓讽刺喜剧? 陈瘦竹先生这样定义:“讽刺喜剧主要以否定旧事物来引人发 笑。 【1 】他认为讽刺喜剧主要目的是通过否定旧事物,以达到对新事物的肯定。佴 荣本对讽刺的定义是这样的:“讽刺就是创作主体饱含炙热的忧患激情,将客体对象 无价值的不协调喜剧因素撕给人看。,【2 】他站在美学的高度上,概括了讽刺主客体的 关系,主体必须是“具备达观藐视的心态和有节制的激愤”【3 】,“客体对象必须是对 自身无价值的一本正经追求”【4 】,同时主客体必须在“客体对象本质的真实与创作 主体感情的真挚炽热的统一”【5 】。从吕荣华在中国古典喜剧艺术初探中对喜剧 性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讽刺喜剧作用的理解:“社会是进步的,有新生就有 陈腐,有美好聪慧出现,也就有丑陋愚蠢消退,以笑作为审美效果,透过艺术加工 和评价,对于丑陋、虚假、陈腐的事物予以嘲弄和讽刺,让人们在笑声中,发现他 们的无价值,从而产生一种喜悦、明朗、乐观向上的精神,迈向理想的形式,就足 以产生喜剧性。 f 6 】他认为讽刺喜剧就是通过对否定性事物的嘲弄和讽刺,达到对理 想事物追求的目标。接着,他对讽刺喜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这种喜剧的剧情主线 和肯定性喜剧正好相反,是放在反面人物由顺境走向逆境,反面力量由强势渐趋毁 灭,一个个不合理、不合情的愿望、追逐在现实中落了空,一件件目的和手段、本 质和现象不协调的事物被揭发。 【7 】他从剧情的发展,简单概括了讽刺喜剧剧情的发 展方向和最后的结局。 西方的喜剧其实大部分都是指讽刺喜剧,肯定性的喜剧作品相对较少,因此我 们不妨从他们对喜剧的认识中,进一步理解讽刺喜剧的内涵。黑格尔是这样定义喜 剧的:“喜剧是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毁灭”;【8 】黑格尔 从喜剧的本质出发,认为喜剧就是把不合理的现象毁给人看。马克思站在社会历史 【l 】陈瘦竹:关于喜剧问题,文汇报,1 9 6 1 年。 1 2 】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中国戏剧出版社,第8 8 页。 【3 】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中国戏剧出版社,第8 9 页。 【4 】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中国戏剧出版社,第8 8 页。 1 5 】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中国戏剧出版社,第8 9 页。 嘲吕荣华:中国古典喜剧艺术初探以十大古典喜剧为例,学海出版社,1 9 9 2 年,第2 页。 l 刀吕荣华:中国古典喜剧艺术初探以十大古典喜剧为例,学海出版社,1 9 9 2 年,第3 页。 【8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出版社,1 9 8 2 年,第8 4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的高度对喜剧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该相信自己 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而当历史的发展使旧制度本身也不相信自 己的本质,并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并求助于伪善和诡 辩时,它却不过是真正的主角已经死去的那种世界制度丑角而受到人们的嘲笑与讽 刺。”t l l _ 马克思从悲喜剧的审美相互关系中,解释喜剧所要体现的内容,也就是讽刺 喜剧所要描绘的对象。苏联波斯彼洛夫在文学原理一书中对笑的解释也涉及到 对讽刺喜剧的一些看法:“还常有一种具有概括性意义的笑,它是由于对社会生活的 缺乏的认识,对社会生活中卑劣关系的愤怒,对某些社会阶层、社会机构、团体、 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不是对个别人的个性的敌对感情而产生的。这种笑自古就有名称, 叫做嘲笑和讥笑。”【2 j 波斯波洛夫是从嘲笑和讥笑的来源和产生出发,对讽刺的定义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由于着眼点、侧重点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对讽刺的定义 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本论文拟把对讽刺喜剧的研究限定在明代中后期这个 时间段,同时把视野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认为讽刺喜剧主要描绘丑、恶、 假的社会现象,主要人物是否定性人物,剧作者在创作时具有非崇拜的怀疑心态、 非情感化的理智心态和非严肃化的玩笑心态。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旨在揭露社会 存在的假、恶、丑现象。比如,吝啬鬼卢员外,虚伪狡猾的中山狼等等,从而唤起 观众的鄙夷之情,而通过观众的鄙夷之情,来使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和人性本身的 弊端得以矫正,达到针砭时弊、正化世风、纯化人性的目的。 第二节研究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乐观、豁达精神的民族。在远古时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 境,在生存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先祖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死神 搏斗、同自然抗争。“夸父追日 的故事正是那份永不妥协、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的 体现,即使太阳永远是无法追到的,但是他仍不放弃,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 夸父是远古时代人们精神的一个象征,我们可以从夸父的身上感受到先祖那份执着、 达观的精神。中国神话传说中像“夸父追日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随着历史 的发展,这种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延续而得到传承,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民 族性格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最显著的民族精神。先秦时代战乱频繁,庄子认为要想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导言。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第5 页。 【2 l 波斯波洛夫:文学原理,三联出版社,1 9 8 5 年,2 8 5 页 2 第1 章绪论 避世,须先积极入世。他的这种思想是当时人们对人生、社会深刻思考的结晶。面 对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庄子不仅不为社会所感染,反而达观地面对社 会的各种丑恶现象,不为所动,在看透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之后,选择积极地避世, 乐观地面对自己穷困的生活。他的这种处世哲学为后人所积极推崇,他的这种处世 原则包含着中华民族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份闲庭信步的达观精 神。 讽刺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古来有之的民族精神,即人们在面对困难、面对压迫 时所表现出的那份永不妥协,敢于和比他们强大的外在势力做斗争表达自己的不满 的反抗精神。诗经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硕鼠就是当时劳动人们对于统治阶级 不劳而获的愤慨情感的体现,他们把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比喻成硕鼠,通过夸张和 变形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让我们看到统治者硕鼠般的嘴脸。可以说,中华民族 的传统精神不仅包含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也包含着不畏权势的讽刺精神,这两 种精神既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性格。它不仅影响着 人们的日常生活、处事原则,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创作,同时又和每一个 具体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彰显它丰富多彩的一面。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它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及其探索人生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每个时代特殊 的时代精神中,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那个时代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些与众 不同的东西正是那个时代的精华所在。明代中后期是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发展的时期,是政治腐败、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封建统治思想土崩瓦解的 时代,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的是非价值判断标准非常混乱。 最高统治者软弱无能,宦官专权,官场尔虞我诈,世风日下。面对这样的社会情况, 中华民族传统的讽刺精神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契机。在文学上,此时期讽n 4 , 说 的成就无庸置疑,讽刺喜剧的成就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相对于讽刺小说研究 的繁荣来说,后人对于讽刺喜剧的关注却很少,研究著述也相对贫乏。这是由当时 的审美风尚以及戏剧本身的性质所造成的,尚没有进入主流文学的戏剧受到了当时 知识分子的忽视。 戏剧源于民间,它包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观照,对社会的认识。戏剧舞台上凝 结着人们对生活的是非判断标准,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因此,戏剧具有非 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戏剧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到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戏剧的创作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具有一定身份的文人也参与了创作, 这使戏剧的题材更加丰富,戏剧表达出的情感也更加细腻。戏剧的文人化和戏剧的 民间化相结合,就使戏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对当时社会现实各个侧面的反应更全 面了。同时,明代的讽刺喜剧创作和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了更加富有 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精神的讽刺喜剧。因此从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角度入手进行 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明代中后期整个社会的世态人情,同时还能发现中国传 统精神在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中是如何和明代时代精神相结合,并且呈现出怎样特 殊的讽刺精神,这正是本论文所力图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论文认为明代中后期是 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讽刺喜剧在这段时间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本论文力图给讽刺喜剧做一个整体的介绍,并重点研究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 借对它的剖析i 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 剧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次, 通过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研究,让我们了解明代中后期独特的社会现状和人们 的价值观念等等。在深入探讨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特点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讽刺 喜剧的发展做必要的阐述。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讽刺精神。这种讽刺精神和传统的乐观、 积极向上的精神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较委婉的讽刺精神。中华民族这种独特 精神的形成是由独特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土 壤肥沃,物产丰富,为生活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决定了以农为本的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稳定、自给自足,没有大规模 迁移,强调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这逐渐养成了中华民族积极乐天的精神。讽 刺喜剧的形成经过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首先,讽刺喜剧的萌芽期。讽刺喜剧的萌芽期指的是从春秋战国到汉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帝国尚未形成,社会专制的程度相对不强,等级还不够森严, 思想比较宽松。到了秦代,执政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央集权的建立和既得利益 的巩固之上,还没来得及从制度上、从意识上对社会思想施以严格的控制。因此, 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文人阶层,都能一种玩笑的手段调佩君王,或是讽谏时事。讽 刺的形式是玩笑、放达的嘲弄。而汉代至唐代时期,是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发展 成熟的时期,皇帝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等级差别明显,文化专制和思想统治趋于 严格。讽刺的心态从原先的调侃玩笑变成严肃认真,形式也从放达的嘲弄变成比较 4 第1 章绪论 隐蔽的讽刺,如借喻、比喻等。 在讽刺喜剧的萌芽期,讽刺喜剧的因子主要活跃于民间俳优和文人阶层。在民 间,讽刺因子显示出了活跃的生命力,诗经中就出现了_ 系列暗含讽刺因子的诗 篇,如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纯。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 素丝五缄。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f l 】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那些朝廷官吏的讽刺,这些官吏无所事事,却身 着裘衣,享受着美味佳肴。而那些整日辛苦劳作的人们,却只能穿着薄衣,吃着粗 食。对上层官吏的批判跃然纸上。魏风伐檀也流露出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 和讽刺,“坎坎伐檀兮,宾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 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貊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真之河之 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宾之河之淆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 取禾三百困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2 1 这首诗 对统治阶级的讽刺就显得更加强烈,直接指出了他们不劳而获的丑恶嘴脸,流露出 诗人对社会不平的极度愤慨。在诗经中这样的诗篇多不胜举,我们到处可以发 现讽刺因子的影子。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同样具有鲜明的讽刺因子,在这首诗 中罗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自己未来夫婿的样子,吓跑了 前来调戏她的使君,“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 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 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 白皙,鬃鬃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3 】罗敷 通过对自己夫婿的描绘,不仅赶走了欺行霸市的使君,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统治 阶级欺男霸女的愤慨,讽刺了统治阶级无赖的嘴脸。随着讽刺因子在民间的广泛运 用,南北朝时期的舞台表演也逐渐出现带有讽刺因子的演出,踏摇娘是中国戏剧 发展历程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戏剧形成的一个标志。它不仅具有一定人物装扮的角 色,还为角色设计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些都是戏剧形成的必备的条件。主人公苏 郎从未为官,却名为中郎。自认为自己是中郎,言行又和中郎相距甚远,经常酗酒 殴打妻子,这些行为无疑和他假扮的中郎身份相悖而驰,于是讽刺的笑声就这样自 【1 】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上册,中华书局,1 9 9 1 年,第4 3 页。 【2 3 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上册,中华书局,1 9 9 1 年,第3 0 0 页 3 1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2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产生了。 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讽刺的影子也屡见不鲜。孟子笔下的齐人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日:。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 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嗣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 立谈者。卒之东郭燔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 也。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 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 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此诗可谓对齐人进行了百 般地嘲讽。齐人趋炎附势,一心想要富贵,然而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富贵的机会。他 弄虚作假,每天到坟前乞食,吃些剩菜剩饭,弄得自己满嘴流油,却假装自己有权 贵朋友天天宴请,从而得到妻妾尊重上。而最后的结局当然适得其反,落得妻冤妾 哭的结局。孟子通过对齐人的塑造,极力讽刺现实中生活中无数类似的齐人,揭露 了这些齐人虚伪的面纱。汉魏时期的笑林中有许多小故事,都是当时流行的、 富有讽刺意味的笑话,可惜已失传。太平广记等书录有遗文数篇,也极其富有讽 刺味道,“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 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 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z 】吝啬鬼的嘴 脸在短短几句话中刻画地入木三分。吝啬鬼守财如命,到最后却是人财两空,揭露 了当时世人守财奴的本性。到了魏晋,讽刺因子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是进行直接 地嘲讽,而是逐渐通过一种间接的讽刺来表达。黄公幻术就是这种讽刺形式改变 的典型,同时它也是戏剧萌芽的雏形。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所载:“余所知有鞠道 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 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 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 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3 1 黄公自知自己年老体衰,而又自恃有制御 蛇虎之术,结果反而丢了性命,这种目的和结果相背离,主观的自傲和客观结局的 【1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 0 0 3 年4 月,第2 0 3 页。 f 2 】 宋 李防:太平广记第四册,中华书局,1 9 6 1 年,第1 2 0 7 页。 【3 1 晋 葛洪: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0 页 6 第1 章绪论 相悖的讽刺手法活灵活现地表现了黄公自不量力的自大,同时也讽刺了当时方术的 虚假。 在讽刺喜剧的萌芽期,讽刺因子大量存在于民间文学和士大夫文人文学之中, 这些因子为后代讽刺喜剧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手法 上,都为后来讽刺喜剧的成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踏摇娘和东海黄公 可谓是讽刺喜剧的奠基之作。 其次,讽刺喜剧的发展期。到宋金时期,讽刺喜剧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事 实上,在元代初年能突然以完整、成熟面目出现于剧坛,迅速成为当时主要的戏剧 形式并取得繁荣的北杂剧,它的成熟、定型就在宋金时期,就是宋金杂剧中偏重于 故事表演、综合性较强的杂剧形式。这一点已为目前发现的戏曲文物所证实。 【l 】 也就是说,戏曲已经开始从萌芽期向定型期过渡,而过渡期就是宋金时期,讽刺喜 剧同样如此。“以唐代参军戏相比,宋金杂剧不仅在规模与影响上远远超过前者,而 且在喜剧意识的明确与自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滑稽表演也从无意识,白 发的行为转变为一种有意识追求。”【2 】宋金杂剧的讽刺意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并从 无意识的创作过渡到有意识的追求。同时,宋金杂剧秉承了早期喜剧“务在滑稽” 的传统,而这种滑稽的目的正在于讽刺,“以滑稽的方式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宋代滑 稽戏是其集大成者。宋代滑稽戏的整体精神特质,是以自成一体的讽刺传统为标志。 【3 】宋代滑稽剧的力作有“二圣环”、“三十六髻”等等。 最后,讽刺喜剧进入了真正全面发展、成熟稳定的时期是元代。元朝是戏剧兴 盛的时代,讽刺喜剧作为是元代戏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大潮流之中也得到了 长足的发展。虽然作品的数量和作者的数量都不是很多,但是讽刺喜剧却是元代戏 剧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方面,因而,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不可抹杀的。 看钱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是讽刺喜剧形成的标志。作者通过对 主人公贾仁发迹前和发迹后的行动描述,塑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爱钱如命又虚伪的 守财奴的形象。在发迹前,他天天到东岳灵派侯庙中诉苦,并信誓旦旦地表明,假 如他发迹了,他将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可是当 他真的意外发迹后,他的所作所为却和他在庙里的誓言完全不一样。面对落魄不堪 的穷书生周荣祖只有买儿才能活命的生活窘况,他非但没有抱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 【1 1 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8 月2 次印刷,第3 9 页。 【2 】朱伟民:中国古典喜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7 0 页。 【3 】朱伟民:中国古典喜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8 l 页。 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浮屠的仁慈心态,却还趁火打劫,使尽各种手段,用四贯钞买下周荣祖的儿子。他 的行动证明了他内心的虚伪、本性的贪婪。想吃烧鸭,却又舍不得花钱。于是,他 用手在烧鸭上剐了一层油,回家配着饭吃,没想到其中一根手指却被狗舔了,由此 他就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就在将死的那刻,他还盘算着怎样不让儿子因埋葬他而 多花钱。如此吝啬的性格,可谓深入骨髓。他吝啬的性格,和他在佛前所立下的誓 言是完全对立的,这种前后对比的反差形成了极大的讽刺效果。 元代讽刺喜剧的发展,为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讽刺喜剧到了元代可以说已经成型了且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并没有达到创作的高峰。 到了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在之前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不论是 在题材,还是在艺术追求方面都迎来了讽刺喜剧的创作高潮期。在这个时期,不论 是作家的人数还是作品的数目都超过了前代,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潮。明代中后期 讽刺喜剧的作品有二十余部,作者大约有十几个人,他们都是活跃于当时戏坛的大 家,如康海、苏复之、冯惟敏、王衡、徐渭、徐复祚、王骥德、吕天成、徐阳辉、 孙仁孺、沈瑕、李玉等等,孙仁孺的东郭记和康海中山狼的被称为中国古 典讽刺喜剧的代表作,对后代的讽刺喜剧创作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讽刺喜剧 在元代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明代中后期才迎来高潮期,明代前期的戏曲却大 多是歌颂性喜剧和神仙戏。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明初 统治阶级对社会思想的控制很严,剧作家没有创作的自由。其次,明代统治者开始 重视戏曲创作,大力提倡神仙戏曲和歌颂性的戏曲,引导剧作家的创作。 8 第2 章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主题研究 第二章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主题研究 由于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作家的创作心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矛盾斗争逐渐 走向个性解放的道路。因此他们的作品所体现的、所包涵的主题,已不是明初以来 的那种神仙道化或是才子佳人的题材,而是充满现实味道的讽刺题材。通过对讽刺 喜剧题材的研究,我们可以体会创作者内心的那种苦闷、迷茫的情绪,而透过这种 情绪,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找出他们精神活动的脉络。当创作心态改变后,和谐和理 想的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写作的欲望、内心的觉醒、生活的磨砺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他们把表达主题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心灵的每个角落。此时,社会伦理道德已 不再是美化的载体,反而成为他们个性解放的突破口,特别是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反 思,不约而同成为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剧作家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这类题材的代表 作有郁轮袍、东郭记、闹门神等。同时对人性假恶丑的嘲讽也成了这一时 期的讽刺喜剧表现的主题,代表作有中山狼歌代啸、一文钱等,同时还有 对人性自由向往的主题探索,如僧尼共犯。因此,通过对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主 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主题探索和前人相比,有了较大突破,从粉饰太 平和歌功颂德发展到深入拷问心灵、揭露生活真相。传统的道德不再是他们衡量是 非的唯一标准,对人性的批判,对人情的主动追求成了他们在主题方面探索的新方 向。 第一节对社会传统文人价值体系反思的主题研究 明代中后期的剧作家主要由文人组成。信守伦理道德观念是文人的传统性格, 文人阶层以“道”自任,以维护、坚持和推行“道”自励。然而,经济的急变和社 会奢侈之风的盛行,引发了他们对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的怀疑。社会现实和理 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感到迷茫,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原则也开始动摇。 社会价值体系在社会现实中显得苍白无力,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留给他 们更多的是对它的反思和怀疑。因此,此时期的讽刺喜剧作家对传统道德是持怀疑 态度的,他们希望通过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讽刺和嘲弄达到矫正时弊的目的。 首先,对传统科举制度的反思。封妻荫子,是传统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理想的 人生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却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打击。科举考试的形式如 此繁琐,科举考试的实质如此虚伪,有才和伪才在科举之中根本无法区分;再加上 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考官的营私舞弊、擅权作假,读书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梦想 在现实的铁蹄下四分五裂。从希望的天堂坠落到了无奈的现实之中,知识分子对心 中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并进而意识到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性。王衡结合自身的人生体 会,在郁轮袍中揭示了科场的腐败和不公,讽刺科场的舞弊。王推,一个市井 流氓,由于假冒王维之名,竟能轻而易举摘得状元桂冠。九公主、岐王的昏庸是造 成了这种荒谬结局的主角。科举制度不公正性是这出闹剧的主要原因。主考官见风 使舵,科举制度名存实亡。科举的崇高性、庄严性,显得如此虚伪:学子的美好梦 想,显得如此愚蠢可笑。通过这样的对比,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失望跃然纸上。 王衡揭露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痛,同时也揭开上层统治阶级的荒谬,“这种信仰与现实 的境遇的巨大反差,给落第学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失衡。 【l 】在对科举制度无情的讽刺和挖苦之后,理想的幻灭自然带来了对传统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怀疑,困惑也随之而来。失去了人生方向的知识分子在消极、悲观的情绪 之中转而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寻找自我安慰的平衡点。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 没有找出怎么解决困惑的办法,但是,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性。 其次,对封建官僚体制的反思。东郭记把讽刺的范围深入到整个统治阶层的 内部。“对当时丑恶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是东郭记的基本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出 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生活追求的无情嘲讽之中,从而激起人们对他们的嘲 笑、鄙弃和憎恨。”【2 】剧本通过对齐人发迹过程中的所遇、所感、所做道出了升官发 财的秘诀,就是人必须厚颜无耻。东郭记简直就是一幅无耻的官场升官图。正如 第二十六出妾妇之道陈贾、景丑的出场词所说:“同朝臭味偏无妒,结就了一番 党与,而今显者是谁矣? 索予高攀去。【3 j 陈贾一言道出了升官发财的捷径“攀 高去 。当王鹱夸奖陈贾“陈郎少年,美如冠玉,若作妇人,不知得多少爱也 时, 深懂升官之道的陈贾马上“投其所好,恬不知耻地脱去冠带,扮成妇人,甘做权贵 手中的玩物,还自鸣得意地说:“喜值青年,全然未须,何妨巾帼罗襦,搽脂抹粉媚 如狐,不数龙阳和子都。深深拜,款款趋,衾稠愿抱夜深余,无阳气,不丈夫,朝 中仕宦尽如奴。 【4 】他一番话道尽了官场生活的糜烂和荒淫。但是这些人不以为耻, 反而自鸣得意,剧作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他们丑恶的嘴脸,辛辣地讽刺他们内心的 【l l 隗芾:中国喜剧史,汕头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1 5 0 页。 f 2 】 明 孙仁孺:东郭记前言,中华书局,1 9 6 0 年,第3 页。 3 1 明 孙仁孺:东郭记,中华书局,1 9 6 0 年,第6 0 页。 t 4 j 明 孙仁孺:东郭记,中华书局,1 9 6 0 年,第6 l 页 1 0 第2 章明代中后期讽刺喜剧的主题研究 丑恶和无耻,让观众看透了为官之道的真相。 讽刺官场腐败的剧作有茅维的闹门神。旧门神老态龙钟,力不从心,正如新 门神所说:“传说与老三台,他贪图则甚,腌臌无赖,骨瘦枯柴,赤髭须都变雪白, 只争些门面在。 【i 】在其职,食其禄,然则却不履其职,放任盗贼出入主人门户,而 且还斤斤计较个人权力的得失:“和合尊神不是俺古执不肯,昕人话一人自有一人的 做法,俺今日上了骑墙势,拔了出鞘刀,怎好轻易挪动一步哩。 【2 】1 日门神对新门神 摆出副官僚的姿态,把职位看作是私人财产。正如他对新门神道出的为官之道: “你这书呆子,怎踏得俺脚迹来。你若无我的顺风耳打听消息,料不能坐稳三个日 头哩。” 3 1 为官之道在他看来就在于是否具有“打听消息的本领,这也从侧面反 映了当时官场官本位思想的弊端,正如中国喜剧史对闹门神的评价:“在这 出戏里,旧门神这个形象是很典型。在封建中国的人治社会里,在其职,则食其禄。 利益与职位联系在一起,利益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特权的大小成正比。要使封建 专制政治正常运转,就必须有一套规范去约束官吏们的行为。但在中国这个人治社 会,约束封建官吏的行为,主要不是法律,而是一整套政治伦理。”【4 】如果官吏失 去了政治伦理道德的约束,只顾自身利益的得失,那么职位就成了他们捞取好处的 工具。茅维通过对新旧门神的矛盾和冲突,讽刺了统治阶级官僚作风的腐败,流露 出对社会的世风日下的不满。 第二节对人性假恶丑讽刺的主题研究 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企图通过扼杀自然人性的方式实现封建专制 统治的目的,这导致了“伪道德的盛行”,假恶丑本性在美丽的道德外衣下做着见不 得人的勾当。明代中后期的讽刺喜剧中不乏体现这一主题的剧本,如醉乡记。“全 剧纯以游戏笔墨,极写社会的丑态,嬉笑怒骂地讽刺了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黑暗 现实。” 5 1 不学无术的白一丁、铜士臭通过虚伪的道德表演,伪装成遵守儒家伦理道 德之人,背地里却干着违背良心的坏事,然而还能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而恪守儒 家道德规范的乌有生却饱受情魔、穷鬼的戏弄,科举之路也是坎坎坷坷,在伪道德 盛行的社会中举步维艰。正如祁彪佳对醉乡记的评价“孙君聊出戏笔,以广齐 1 1 明 茅维:闹门神,见杂剧三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1 7 6 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8 2 页。 【2 】 明 茅维:闹门神,见杂剧三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1 7 6 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8 5 页。 【3 】 明 茅维:闹门神,见杂剧三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1 7 6 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8 3 页。 f 4 】隗芾:中国喜剧史,汕头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6 7 页。 5 1 朱伟民:中国古典喜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3 4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谐,设为乌有生、无是公一辈人,啼笑纸上,字字解颐,词极爽,而守韵亦严。”【l 】 通过对两者命运的对比,讽刺社会伪道德风气下人性的扭曲和丑恶。 康海的中山狼揭示了伪道德外衣下人心的丑恶,揭开伪道德虚伪的面纱。 东郭先生遵守墨家教条,如东郭先生在楔子中所说“自家墨者东郭先生的是也。俺 墨者之道,度身而衣,量腹而食。生不歌,死无服,以薄为其道。却是无所不爱。 便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也为之。人都道俺是无父的,却不知俺物我混同,这才是个 兼爱的道理。俺今日要往中山去进取功名,恰早收拾了书囊,便索走一遭去也。”【2 】 由于抱着无所不爱的道德信念,导致了中山先生的不辨善恶,救了狡猾、虚伪的中 山狼。是否遵守道德理念是中山狼一剧的关键点,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在是否改 救坏人问题上展开了道德理念的争辩。结果,中山狼利用了墨家所信奉的“无所不 爱”的道德理念说服了东郭先生。于是,一个是由于恪守道德规范而救人,一个则 是利用道德规范来保命。当风险过后,中山狼揭开伪道德的面纱,露出了吃人的本 来面目,要以东郭先生为食,“( 狼出囊科) 惭愧也! 险些儿俺的性命,被赵9 即断送 了。先生,谢得您救俺也! 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 末) 有甚话? 说来。 ( 狼) 俺被赵卿赶来,走的路途遥远。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新模式深度报告
- 卖场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 2024秋高中化学 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课题1 电池探秘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1
- (2025年标准)户口迁移家庭协议书
- 2025年风电EPC工程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农业项目投融资及开发合作协议
- (2025年标准)合作办厂简单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伙水果批发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伙买民房协议书
- 《水浒传》每回检测题及答案
-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课件-第一章 显示技术基础
- 病患陪护员培训
- 冲击地压防治培训课件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 影响宠物毛发质量的因素研究进展
- 网约车司机礼仪培训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件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