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引言 1 1 前人对汉语“可能”表达的研究现状 对于汉语中“可能”的表远方式,很多学者做过研究。有研究“可能补语”的,立u 刘月华( 1 9 8 0 ) 、沈清淮(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 、李宗江( 1 9 9 4 ) 、汪国胜( 1 9 9 8 ) 、郝维 ( 2 0 0 1 、2 0 0 2 ) 、吴福祥( 2 0 0 2 ) 等;有研究情态动词的,如李雨佳( 1 9 9 9 ) 、王伟( 1 9 9 8 、 2 0 0 0 ) 等;有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如杉村博文( 1 9 8 2 ) 、李锦姬( 1 9 9 6 ) 等。大体上 说,学者们都认为汉语中表达“可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情态动词,一种是“可能 补语”。他们有的把这种表达叫做“能性”表达,如吴福祥( 2 0 0 2 ) ;有的叫做“可能” 表达,如刘月华( 1 9 8 0 ) 。 按照吴福祥的总结,现代汉语助动词中有一类专门( 或主要) 用来表达能性范畴的 词叫能性助动词( 情态动词) ,如“能、会、可以、能够、虚该”等。通常所说的“能 性”,至少包含下述五个语义次类:( 例子仅举含有情态动词“能”的) 。 ( 1 ) 表示具备实现某种动作,结果的主观能力( 记做“可能 能力 ”) 听见炮音,武震能辨出距离多远 ( 2 ) 表示具备实现某种动作结果的客观条件( 记做“可能 条件 ”) 这间屋子丝住四个人。 ( 3 ) 表示对某一命题的或然性的肯定( 记做“可能 或然性 ) 天这么晚了,他能来吗? ( 4 ) 表示情理上许可( 记做“可能 许可 ”) 你可以告诉他这道题怎么做,可是不照告诉他答案。 ( 5 ) 表示准许( 记做“可能 准许 ”)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丝动。 对于“叮能补语”所表达的意义,刘月华认为大体上与上述前三项相当。 由此可见,前人所讨论的“能性”表达或“可能”表达,指的是包含“能性”意义 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语义次类的那部分词或短语,是按照“能性”的意义来确定的,这与 本文所说的“可能”表达在范围上有所差别( 见1 2 ) 。 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分两个方面来讨论。 1 1 1 能性补语研究概述 对于前人所用的“可能补语”、“能性补语”或“补语的可能式”,为了叙述简便, 我们均用“能性补语”来概括。 ( 1 ) 能性补语的类型和意义 ( 1 ) 能性补语的类型和意义 。吴福祥、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 得不c ”的语法化 关于能性补语的形式类型,有分两类的,有分三类的,还有分四类的。分两类的以 王力( 1 9 8 5 ) 、黄伯荣、廖序东( 1 9 9 7 ) 等人为代表。他们把能性补语分为“v 得不c ” 和“v 得不得”两类。分三类的以丁声树( 1 9 6 1 ) 、刘月华( 1 9 8 0 ) 为代表。他们把能 性补语分为“v 得不c ”、“v 得不了”和“v 得不得”三种形式。分四类的以赵元任 ( 1 9 7 9 ) 为代表。他把能性补语分为“v 得不c ”、“v 得,不了”、“v 得,不得”和词汇 性的可能式四种。不论是分成几类,基本上看来还是一致的,分成三类更为合理一些。 关于能性补语的意义,丁声树( 1 9 6 1 ) 、赵元任( 1 9 7 9 ) 、朱德熙( 1 9 8 2 ) 等都认为 表示可能性或者可能。刘月华( 1 9 8 0 ) 认为:a 类补语( v 得不c ) 表示“主、客观条 件是否容许实现某种动作的结果或趋向”;b 类补语( v 得不了) 表示“由于受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能否实现某种动作或变化”;c 类补语( v 得不得) 表示“隋理上是否 许可”。 ( 2 ) “得,不” 关于“得”的词性,吕叔湘( 1 9 9 9 ) 认为是助词。王力( 1 9 8 5 ) 认为是能愿动词。 黎锦熙( 1 9 9 2 ) 认为是特别介词。赵元任( 1 9 7 9 ) 认为“v 得不c ”中的“得”是中缀, “v 得不得”中的“得”是后缀或最小的补语。朱德熙( 1 9 8 2 ) 认为“v 得c ”里的“得” 是助词,“v 得不得”里的“得”是动词。力量( 1 9 9 0 ) 认为“v 得不得”中的“得” 是结构助词。李晓琪( 1 9 8 5 ) 认为“v 不c ”中的“不”是能性助词“不得”的省略。 ( 3 ) 能性补语的述语 关于述语的词性,学者们大都认为“v ”主要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关于述语 的意义,吕叔湘( 1 9 9 9 ) 等认为,除了少数表主动意义的“顾得不得、舍得不得”等 词之外,动词一般都表被动意义。张旺熙( 1 9 9 9 ) 认为,“v 不c ”中的“v ”应该具有 自主性 的语义特征,结构整体的“企望义”特征最终要靠其中的“v ”来承受和体现。 ( 4 ) 能性补语的补语 关于补语的词性,黎锦熙( 1 9 9 2 ) 认为是副词,王自强( 1 9 9 8 ) 认为是单个的动词 或形容词,张旺熙( 1 9 9 9 ) 认为是趋向动词、一般动词和形容词。关于补语的意义,李 宗江( 1 9 9 4 ) 认为,“v 得了,”中的“了”是实义动词,表示“完、尽”之义,语义指 向“v ”的受事:“v 得了2 ”中的“了”意义虚化,语义指向“v ”。宋玉柱( 1 9 9 5 ) 认 为,动补结构“v 得不来”中的“来”有具体的词义;而固定格式“v 得不来”中的 “来”没有具体的词义。梅笑寒( 1 9 9 6 ) 按照意义的不同,把“v 得不动”分为三类: v 得不动施移、v 得不动受移和v 得不动受变。张旺熙( 1 9 9 9 ) 认为,“v 不c ”中的“c ” 应该具有 目标性 的语义特征。 ( 5 ) 能性补语的状语 对于能性补语状语的讨论主要有刘月华和郭志良。刘月华( 1 9 8 0 ) 认为,包含“v 得不c ”的句子,动词前可以有状语,但限于修饰整个谓语的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对象等方面的词语。郭志良( 1 9 8 0 ) 认为,动词带补语“了”,前边有状语时,这状语 一般是修饰整个动补结构的,这时语音停顿应该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 6 ) 能性补语的宾语 2 范继淹( 1 9 6 1 ) 认为,能性补语的宾语不能为存现宾语。赵元任( 1 9 7 9 ) 认为,能 性补语的宾语,可以带体词性和谓词性宾语。陈建民( 1 9 8 6 ) 认为,宾语可以为受事词 语和处所词语。丁声树( 1 9 6 1 ) 、朱德熙( 1 9 8 2 ) 等人认为,宾语一般放在带“得,不” 的动补结构或者述补结构的后面。陈建民( 1 9 8 6 ) 认为,补语为单一趋向成分时,宾语 位于后面;为复合趋向成分时,往往插在中间。吕叔湘( 1 9 9 0 ) 认为,宾语有用“把” 字提前的形式。房玉清( 1 9 9 2 ) 认为,“得不得”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的述补短语,宾 语放在后面。 1 1 2 表“能性”的词的研究 前人对于表达“能性”的词的研究比较少,而且仅限于一些情态动词。王伟( 2 0 0 0 ) 认为情态动词“能”有多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义项,它的各种义项在“肯定一否定 一疑问”用法平面上表现出高度规律性的频率分布,他认为在“肯定一否定一疑问”用 法上,“能”的意思不是“条件”就是“能力该允可能”。他还对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义 项的区分进行了讨论。鲁晓琨( 2 0 0 2 ) 对“可以”与“能”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二者 的语义区别特征,并从否定形式上验证了“可以”和“能”的语义交叉和对立。王晓凌 ( 2 0 0 2 ) 认为在“会”表示可能的句子中,决定“会”使用的关键是参照时间与情状时 间的关系。在人们用“会”修饰的动词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或是隐蔽的参照时间, 使用的“会”的动作相对于参照时间而言,是在将来发生的。苏岗( 2 0 0 5 ) 认为“会” 有两个义项:能力和可能。他详细分析了可能义的出现条件,认为静态动词在与“会” 组合时形成动态句,“会”表示可能义。句中“会”后的动词宾语定指度越高,“会”表 示“可能”的意义就越大。 1 1 3 能性补语和表“能性”的词的对比研究 杉村博文( 1 9 8 2 ) 考察了“v 得c ”、“能v c ”和“能v 得c ”的分布状况,他认 为“v 得不c ”无论在意义上或功能上都接近形容词,具有非完结状态的性格;“能v c ” 更能够较强地表达出说话者的心理活动的形态;“能v 得不c ”是表示强烈主张的。李 锦姬( 1 9 9 6 ) 从语用意义和语用价值上的互换关系、主题和述题、重心和焦点、语用上 的限制等角度对“v 得不c ”和“能v c ”进行了考察,认为“v 得c ”可以变换成“能 v c ”,“v 不c ”只在某种主观、客观条件在对实现v 不合适、与v 的实现与否无关、 结果都一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换作“不能v c ”。由“v 得不c ”构成的可能式的表 达重心在c 上。可能补语“v 得不了”、“v 得不得”旬的表达重心在v 上。以能愿动 词构成的可能式句的表达重心在v 上。能性补语主要用于陈述句,在实际语言中主要用 否定形式。 1 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汉语能性结构学者们已经有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 果,但是研究还不够全面,目前还仅限于表能性的情态动词和能性补语的研究,而事实 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达“可能”的方式。其中主 多”等,而 雩錾囊确狲壁鐾和整弱z 菱毒翁时馍j 二潆博垡掣签掣5 酆塑2 强镬墨 | 薹妻蓄匪纂目 一;墓霉蚴。弛翼i 剪毒印;壹晶鏊j 撼粪菩茗芒戥;o 。翘8 d 翱i 会掣寨弱时代 莓萋蕊鼬警茧写i 麓薅流i 鬈蹬暖颦潮冀季昧莩i ! 蔫霪譬套誓耍雯? 爹弘磐夸譬墨蓍 趱薹滞蠢。掣蛩割斛墼;麓避 毳p 才 慢慢儿松弛 下来( 叶紫行军掉队记) ( 5 ) 或、或然、或许、或者、可能、兴许、也许, 这些词都表示有可能而不一定,表示不很肯定,表达的“可能”之义较少。我们把 它们概括为“也许类”。例如: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 样。( 鲁迅朝花夕拾) o 以前的文字可证,却不知怎的,”蔷薇”上忽来了一刺,蔷薇多刺,盏丛。( 俞平 伯”标语”) o 你快走,盘查还赶得上车。( 现代汉语词典)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豆篮有生命存在。( 中国儿童 百科全书) o 我想,要是把她接到鞍山训练,i 兰益能进专业队呢。( 人民日报19 9 5 年3 月) 有人猜测,如果这些星星中有像地球那样的行星的话,那么,那儿鱼盗存在宇宙 人。(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 6 ) 八字没一撇、保不定、保不齐、保不住、备( 背) 不住、不( 一) 定、没准、说 不定、说不准、未必、指不定, 这几个词都表示不肯定,估计结果不确定的语气更多,表达“可能”的意义最少。 我们把它们概括为“不定类”。例如: o 此刻她竞在我太太的房里哈哈大笑哩,堡丕塞真的会疯。( 读者( 合订本) ) o 今儿这事,堡丕盎就是由这儿闹起来的。( 陈建功、赵大年( 皇城根) 。他说陆武桥一定是武侠小说看多了。( 池莉你以为你是谁) o 但有一条你千万别忘了,朝着准定的目标走,= 丝没错。( 市场报19 9 4 年) o 别担心,它今天指定来。 o 我告诉你,这么乱下去家里准会出事的。( 池莉你是一条河) o 不论你住哪条街,一个电话,3 分钟内迮堡有辆出租车到你家门口。( 人民日报 19 9 6 年7 月) ( 2 ) 八九不离十、该、应、应当、应该, 这几个词都含有估计情况必然或可能如此之义,表示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却又不是 完全有把握,因而表达的“可能”之义次之。我们把它们概括为“应该类”。例如: 我现在还要说得更远,他盘丕塞是个衣着整齐、风度翩翩的人。( 读者( 合 订本) ) o 弗雷德里克,大概已经晚了,孩子逮饿了,把她抱来。 o 演者中有不少年轻人,座是近年刚刚着手。( 余秋雨( 贵池傩) 按理说,无论是棉花的收购部门还是棉纺厂,其收购人员都座当是行家里手,怎 么会被骗术并不怎么高明的骗子给骗了呢? ( 人民日报1 9 9 5 年1 月) o 假如中微子静止时质量不为零,就廛! 赫在三种类型中微子。( 中国儿童百科全 书) ( 3 1 会、可、可以、能、能够, 这几个词都表示有可能实现或者能够实现,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对于结果的必 然性的推测和判断的语气又较上组词弱,因而表达的“可能”之义又弱一些。我们把它 们概括为“能够类”。例如: o 她对现在的一切会怎么看? o 这两样东西有钱也没处买,都是些互望不豆及的愿望。( 王朔看上去很美) o 你明天可以再来一趟吗? o 他不丝答应吧? o 天这么晚了,他丝蔓来吗? ( 4 ) 八成、差不多、大半、大抵、大概、大略、大约、大致、多( 一) 半、约、约略、 约莫( 摸) , 这些词都表示估计或推测情况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但不确定性也较大,因而 表达的“可能”之义更弱。我们把它们概括为“大概类”。例如: 他这话,盛是在高速途中想出来的。( 人民日报1 9 9 5 年2 月) o 想当年圆明园未被英法联军烧毁时,是差丕垒可以用“完美无缺”这个词来形容 的。( 人民日报1 9 9 5 年5 月) o 那个“守株待兔”的寓言,盘拯就是这样造成的。(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人,失败或是半途而废的原因盘筮在这里。( 人民日报1 9 95 年1 月) o 我想,这电扇像蒲扇那样被淘汰的日子,盘丝也不会很远吧? ( 人民日报1 9 9 5 年1 月) 6 。我老记不起他姓什么来;现在就又忘了,塑丕塞什么时候才能再想起来。( 王小 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按照汉语中表达“可能”意义程度的深浅把这些词进行了排 序,得出: 定准类 应该类 能够类 大概类 也许类 不定类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把上述词按照表示“可能”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可是并不 意味着一类中的成员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词与其它词之间都 有或多或少的差别,之所以把它们进行归类是为了使研究更简便,减少混乱和无序。 2 2 汉语中表示“可能”的补语 学者们大都把能性补语分为三类:1 v 得不c ;2 v 得不了;3 v 德不得。刘 月华认为v 得不c 所表示的意义与“能”的甲类意义相当,也就是可能 能力 、可能 条件 、可能 或然性 的语义,并且总是与动作的某种结果或趋向相联系;v 得不 了所表达的意义与v 得不c 有相似之处,但一般与动作的结果或趋向无关;v 得不得 中有一部分与v 得不了的意义相同。 由此可见,按照刘月华的解释,三类能性补语都可以表示可能 或然性 的语义。 在本文中把表示可能 或然性 语义的这部分能性补语叫做“可能补语”。例如: 老营的事情你只管放下,交代别人替你半天,天强丕工盘。 o 鹰盘旋于高空,不管蝮蛇如何伪装,都娑丕王它那犀利的眼睛。( 中国儿童百科 全书) ) ) v 得不得表示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笔者在现代汉语中尚未发现,古汉语中有一 例: o 端正岂可长占得,逡巡又被岁年侵。( 敦煌变文集) 在实际语料中我们发现,在表达可能 或然性 语义的时候,v 不c 和v 不了比较 常见,而v 得c 和v 得了不太多见,这也恰恰验证了刘月华的结论,即:v 得不c 主 要用来表达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某种结果或趋向;v 得不了主要表示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f 艮制,不能实现某种动作或变化。 而v 得不得在现代汉语中是否可以表示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尚待考察。 2 3 可能 或然性 语义的提取方法 由于本文所讨论的“可能”表达只包括可能 或然性 的语义,但是很多能够表达 可能 或然性 语义的词和可能补语还同时兼表其他的“能性”意义,所以本文在考察 和选择语料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可能 或然性 的语义进行提取,也就是说提取出表示可 能 或然性 语义的那部分词和补语。 在诸多表达方式中,只有情态动词和能性补语包含的能性语义最多,不容易分辨。 而其他的词包含的义项大都比较单一( 如大部分副词在表达“能性”意义时只表达可能 r 且有的时候可以做两种解释。例如“这些东西哇丕工。”可能补语“吃不了”既可以解 释为可能 条件 的意义,即东西很多,这是一个事实,这个客观条件决定了人吃不完 它们。还可以解释为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即估计这些东西没有吃完的可能。另外, 可能 能力 的意义与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也比较难分辨,有的时候也可以做两种解 释。例如“放心吧,他旺丕里。”这里面的“听不见”,既可以解释为可能 能力 的意 义,即由于他耳朵有毛病而没有听见的能力。也可以解释为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即 估计、判断他没有听见的可能。我们在对实际语料的考察中发现这些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几乎占了全部语料的大半,因而可以说,补语中可能 条件 的意义或可能 能力 的 意义与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有的时候是没有明显的分界的,或者可以说它们是有交叉 的。 有的时候同一个可能补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作不同的解释。例如: o 这个品种的狗的特点就是长不大。 o 我猜测这只狗长不大了。 句中的可能补语表示可能 条件 的意义,这种狗由于受品种这个客观条件的限 制而长不大; 句中的可能补语表示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是对这只狗能否长大的可 能性做出的推测。 由此可见,对于可能补语来说,辨别可能 条件 的意义和可能 或然性 的意义 的时候应该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根据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来确定其应该表示哪种具体的 意思。 3 表示“可能”的词与可能补语的分布特点考察 本章主要考察表示“可能”的词与可能补语的分布特点,主要从充当的句法成分、 对举用法的特点和连用的特点几方面来考察。 3 1 充当的句法成分 3 1 1 作状语 表示“可能”的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就是作状语。我们发现,在实际语料中,作状 语占了绝大部分。例如: 还未点名,以来代表他,但“冰冻三尺”是他嘴里说来的,还盥有错? ( 月 食李国文) 严班长向来一丝不苟,对这样一个要盐引起战士们“活思想”的大姑娘当然要调 查摸底。( 石言秋雪湖之恋) o 既然他说是,那盘丕蛊就是走走,调戏妇女去。( 王朔看上去很美) 可能补语一般不作状语。 少数情况下可以作状语。例如: 他心里说不出地高兴。 3 1 2 作谓语 可能补语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谓语。例如: 放心吧,他找不到这里的。 o 像他这种坏人,什么坏事都干堡出基,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表示“可能”的词有的时候也可以作谓语。例如: o 你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走向的把握也八九不离十了。( 人民日报1 9 96 年1 月) 3 1 3 作定语 表示“可能”的词一般不作定语,只有个别词个别时候可以作定语。例如: 一位资深新闻人士说,过去国会一解散,他们便可对大选的结果作出八九不离十 的预测,而这次只能等最后揭晓了。( 人民日报1 9 9 6 年10 月) 可能补语可以作定语。例如: o 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你也别太当真了。 3 1 4 作补语 表示“可能”的词和可能补语一般都不能作补语。在极个别情况下有的可以作补语。 例如: 天长日久,我对他们的心态也就揣摩得八九不离十。( 市场报19 9 4 年) o 这么久不见了,他的样子早已变得认不出来了吧。 1 1 3 1 5 作主语 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可以作主语,表示“可能”的词不能作主语。例如: 堕丕盔就糟糕了。 3 2 结构的对举用法 经过考察发现,由情态动词加上述语( 记做能v c ) 组成的结构和可能补语都能够 对举使用。能v c 与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v 得c 都能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v 不c 构 成对举格式。 3 2 1 对举用法的结构特点 ( 1 ) 可能补语的对举可以直接连用,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中间不加入任何词。 o 谈条件呗! 谈堡拢,谈不拢。( 赵强、郭桐找不着北) 把你的话跟我爹说说,选缝通! 亟丕通。( 樊祥达上海新贵族) ( 2 ) 可能补语对举时有的时候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不紧挨着。 o 人家的天地里,他垫丕圭,而他的天地里,谁都垂堡圭。( 钱钟书围城) 这种事情,有时一眼便查堡出,有时却蕴丕出。( 龙凤伟石门夜话) ( 3 ) 可能补语的对举有的时候可以省略掉前一个可能补语的补语而构成紧缩形式。这 种情况多见于疑问句中。 o 你堕丕! 垂堡王? ( 4 ) 能v c 与v 不c 对举的时候通常不能直接连用,中间通常有其他的成分。 今后如果自垫堑,我就辞职专心干这个,就是揎丕堑也有条退路嘛? ( 赵强找 不着北) ( 5 ) 能与v c 之间还可以插入把字介词短语或其他修饰语。 o 多装土就丝把大坝釜盘,否则就堡丕堑。( 那耘膺人) ( 6 ) v 不c 还可以与v c 对举 。我们互相保证,不管耋土壶丕土大学,都一定要互相通信,决不中断联系。( 冯 传情系荒原) 查挂谁也查丕拄你。( 赵强找不着北) o 虽然一道门把我们旦曼丑了,但是堕丕亚我们连着的心。( 卞祖芬女特勤) o 进去不进去,站住脚站不住脚,姑且不论。 ( 7 ) 能v c 与v 不c 对举使用的时候,有的时候v 不c 要转换成不能v c 。 o 像我这样的人只丝蝗到名信片,丕丝些到钱。( 王小波黄金时代) 3 2 2 对举用法的句法功能 能v c 的对举格式可以作定语。而可能补语的对举格式则既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 补语,还可以带宾语。由此可见能v c 的对举格式所受的限制比较大。例如: 丝丢到丕丝丢型的东西都列在一个单子上面。( 作定语) o 盔盈i 盎丕i 的人也都得去请。( 作定语) 。天气热得童堡i 量丕i ? ( 作补语) 商店里羞堡到丢丕到那些画? ( 带宾语) 3 3 连用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连用主要是指表示“可能”的词的连用。而且连用也不包括对举用法, 因为上文已经讨论过了。可能补语除了对举用法之外没有其他连用的形式,所以我们主 要考察表示“可能”的词的一些连用特点。 为了便于考察,我们把表示可能的情态动词分为三类:a 类可能动词:可能;b 类 可能动词:会、可、可以、能、能够:c 类可能动词:得、该、应、应当、应该。 根据我们的考察,表示“可能”的词的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1 ) 以a 类可能动词开头的连用。 a 类可能动词后面可以出现b 类可能动词和c 类可能动词。a 类可能动词必须放在 前面,b 类、c 类可能动词放后,不可颠倒。例如: 这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春旱。( 人民日报1 9 9 5 年1 月) o 这可能能给克雷格赢得些时间。( 读者( 合订本) ) o 按当时张永林的财力物力贮藏金银完全是可能可以认定的。( 海啸地主埋下的 银元该给谁? 这是他头次来咱家,可能得带些礼物吧。 f 2 ) b 类可能动词之间的自相组合连用。 这种情况下自相组合时可以互为先后。其中出现在前面的可能动词意义大致相同, 表示可能;而出现在后头的可能动词意义有的表示有能力,也有的表示可能。例如: 他能会做这道题么? ( 会表示能力) o 他连想象也没想象到过,世界上全丝有这样的无耻,欺骗,无聊,与戏弄。( 能 表示可能) ( 老舍四世同堂) ( 3 ) 以c 类可能动词开头的连用。 后面不能是a 类可能动词“可能”,而可以是b 类可能动词。c 类可能动词放前, b 类可能动词放后,不能颠倒。出现在后头的可能动词意义大部分表示有能力,也有的 表示可能。例如: o 那你也应该可以意会,你头这么大。( 可以袁有能力) ( 王朔痴人) o 中国和欧盟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廛亟互丛很好地合作。( 可以表可能) ( 人 民日报19 9 6 年1 1 月) o 按照他的智力水平,他应该能够做出这道题。( 能够表能力) 你的视力不好,但你应该能够重见光明。( 能够表可能) ( 读者( 合订本) ) 。马庆株把情态动词( 他叫做能愿动词) 按照语义分为六个小类。本文的a 类可能动词与b 类町能动词与他的分类基 本一致,本文的c 类可能动词他称为必要动词。 。马庆株认为:“应该可能”后面不能再加卜动词性成分,因此其中的“可能”4 i 是能愿动词,而是形容词。作为能 愿动词的“可能”不能放在“应该”之后。 1 3 以上讨论的是两项可能动词连用时候的情况。对于三项或更多可能动词的连用比较 少见,一般来说,遵循a 类可能动词c 类可能动词b 类可能动词的顺序,如“可 能应该可以、可能能会”等。 1 4 4 表示“可能”的词与可能补语的语义特点考察 4 1 语义指向特点 4 1 1 表示“可能”的词的语义指向特点 表示“可能”的词由于词性不同,它们的语义指向特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 按照词性分别进行讨论。 f 1 ) 表示“可能”的情态动词语义指向特点 表示“可能”的情态动词数量虽然不是最多,但是它们的语义指向特点却是非常复 杂,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 指向除去情态动词本身以外的整个句子。 关于助动词( 情态动词) 的语义指向,李临定曾指出:“助动词是和除它之外的整 个句子发生关系的。”申小龙也认为,句中的助动词“既不和动词平起平坐,也不附属 于动词,而是作用于全句的,是对全句内容的一种价值判断。”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下面两种格局的句子中: a n p + 情态动词+ v p ,例如: 只要你的本性没有被压抑,你会感觉到一股说不出的寂寞。( 风子灯) 我们可以把旬中的情态动词“会”提出,而变换成 只要你的本性没有被压抑,你感觉到一股说不出的寂寞,会。 我们发现,改动后的句子和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既然情态动词放后而句子意思基 本不变,由此可见例旬中的情态动词“会”的语义指向除去它本身之外的整个句子。 b n p ( 语义焦点) + 非否定性修饰词+ 情态动词+ v p 上面一类的句子是比较简单的句式,情态动词前面没有任何修饰成分。如果情态动 词前面有修饰性的副词的话,那么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如果情态动词语义指向的焦点 在n p 上,那么它的语义指向除去它本身之外的全句。例如: 别看我是柴达木人,在这里,方向决不会弄错,路也一定丝找到。( 李国文月食) 可以变换为: 别看我是柴达木人,在这里,方向决不会弄错,路也一定找到,丝。 旬中“路”是语义焦点,变化后的句子跟原旬的意思也基本相同。因而这种情况下 情态动词的语义仍指向除去它本身之外的全旬。 指向除去情态动词及其前面的修饰词以外的整个句子。 这种情况指的是情态动词的语义辖域中不包含它前面的修饰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n o + 否定副词+ 情态动词+ v p 情态动词前面的副词是限制情态动词的,因而和情态动词结合十分紧密。如果按照 上面的方式把情态动词放后句子意思就会发生变化。例如: 1 ( 人民日报1 9 9 5 年1 0 月) o 这些汽泡在与人脸或与人体接触时迅即破裂,产生类似超声震动的作用,从而将 一般洗涤方法洗不净的毛孔内污垢、皮肤上的残余脂肪、化妆油彩等彻底清洗干净。( 读 者( 合订本) ) 以上例子中的可能补语的补语c 均是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 目标性 的语义特征 也很明确,“饱”是“吃”的目标,“见、清”是“看、昕”的目标,“净”是“洗”的 目标。 然而,还有极少数的消极形容词也可阱进入可能补语中,例如: 你还怕孩子们将来堕丕丛呀? ( 编辑部的故事;捕风捉影) 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 ( 汪曾祺小说三篇) 这种情况跟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少数非自主动词的情形类似。这时的整个结构往往用 于描述性质状态,不强调企望义,而且通常只存在于v 不c 格式中表示不可能的意义。 ( 3 ) 一般动词作补语 前面已经探讨了进入v 得不c 的趋向动词和形容词都有 目标性 的特征,那么进 入这种格式的一般动词是否也具有这种特征呢? 看下面几个例旬: 拍戏前把分镜头剧本都藏起来,只有技术人员和剧务才全堡型。( 蔡朋强编译法 国电影界的奇才勒鲁茨) o 一枚大肠杆菌所携带的信息,要一部中篇小说才量堡塞。( ( ( 读者( 合订本) ) o 一上公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锈迹王琏驳望丕到盘的钢板墙。( 人民日报1 9 9 5 年2 月) o 玉英真后悔自己干吗提起这些堑丕亚垫丕堑的糟心事,把两个人好不容易盼来的 相会闹得悲悲戚戚。( 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o 放过你们一家富人就得杀劫成百上千户穷人才鲞堡鎏山寨。( 尤凤伟石门夜话) 我所以留这张条,是因为闹钟、我、还有邻居都型丕堡你。( 读者( 合订本) ) 这些一般动词,有的从词义上就可以看出 目标性 的语义特征,例如:( 现代汉语 词典释义) 到:达于某一点 完:完成( 目标) 到头:到了尽头 有的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具有 目标性 的语义特征,但是,当把它们同与其组合的动 词联系起来考察时,就会发现,c 同样是v 这个行为动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 “撕”的目标是“开”,“扯”的目标是“断”,“养”的目标是“活”,“叫”的目标 是“醒”。 由此可见,无论是趋向动词、形容词还是一般动词作可能补语的补语,都具有 目 标性 的语义特征。 5 表示“可能”的词与可能补语的语用特点考察 5 1 表达的重心和焦点 5 1 1 由表达“可能”的词所构成的结构的重心和焦点 表达重心是指句法结构中由于表达需要而着重说明的成分。焦点是信息里的着重说 明之点,实际上也是表达重心的一种。 一个词无法说它的重心和焦点,所以我们把表示可能的词和它所修饰的动词结构结 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由情态动词组成的结构我们概括为能不能v c ,由副词组成的结构 我们概括为可能不可能v c ,我们来分别考察。 ( 1 ) 能不能v c 的表达重心 有人认为能v c 的表达重心在v c 上,我们认为是不妥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有人 认为可以根据表达重心来确定结构中心,我们也认为不妥。由于能v c 的结构中心无疑 是在v c 上,因为能只作状语,这样反推看来似乎能v c 的表达重心肯定是在v c 上了。 但事实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 看下面两个例句: 这狗名字叫作“小型犬”,能长大么? 天都这么晚了,别等了,他不能盘了。 前一句是对小型犬长大的可能性进行置疑,因为小型犬原则上不能长大的,语义上 关心“小型犬”在实际中的结果“长大”,所以重心在v c 长大上;第二句言外 之意早已计划好他要来,可是由于天晚了的原因,他的来变成一种不可能,语义上强调 来的机会不可能,所以语义的重心在“不能”上。 由此可见能不能v c 的表达重心取决于句子的表达要求,即语义上强调的重点内 容,而并非是语法上的结构中心。能不能v c 的表达重心既可以在能不能上,也可以 在v c 上。 ( 2 ) 可能不可能v c 的表达重心和焦点 同能不能v c 一样,可能不可能v c 的表达重心也有两种,既可以在可能不可能 上,也可以在v c 上,取决于句子的表达要求。例如: 两只乌儿对叫,互丝奎至塑生氢盘星,我们却以为它们在亲昵地召唤或对歌( 冯 骥才雕花烟斗) 重心在“v c ”上。 放心吧,今天不可能下雨,你不用带伞了。 重心在“不可能”上。 5 1 2 可能补语的表达重心 对于v c 的表达重心有不同的意见。王力认为在v 上( 1 9 8 8 ) :李临定认为在c 上 ( 1 9 8 0 ) :范晓则认为由于v r ( 即v c ) 内部小类的不同,由于句子表达的多样性, 2 2 气词“吗”“么”“呢”等。情态动词多用肯定形式,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使用频率 差不多。例如: 他今天盎堡丕i 吗? 他今天金来么? 5 4 表“可能”的词和可能补语的互换关系 这个问题只涉及情态动词“能”与可能补语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二者表 示“可能”的用法和意思都非常接近,可以互换使用。所以我们专门来探讨一下二者的 互换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以往有学者进行过讨论。基础汉语认为:“听得懂”、“看得清楚” 就是“能听憧”、“能看清楚”否定式是“听不懂”、“看不清楚”而中国教 科书则认为二者在使用上有差别“表示可能,动词带有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 的时候,用可能补语比用能愿动词更合乎汉语的习惯。”王力等人也认为二者有差别。 我们认为能不能v c 有的时候和可能补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可以说二者是可以互换 的;而有的时候却有差别,互换之后意思会发生变化。例如: 像他这种人,什么坏事都 。 划线部分既可以填“能干出来”,也可以填“干得出来”,两者的意思并没有什么不 同。此时的能v c 和v 得c 就可以互换。有的句子不能互换,或互换后意思就会发生变 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1 ) 作状语的“v 得不c ”一般不能用“能不能v c ”替换。例如: “唐先生一定很有钱,”这话叫唐四爷听了,说不出地受用。( 老舍鼓书艺人) “唐先生一定很有钱,”这话叫唐四爷听了,不能说出地受用。 ( 2 ) 作定语的“v 得不c ”一般不能用“能不能v c ”替换。例如: 看了你那封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信,我心中有一种煎丕出的滋味。( 人民日报 1 9 9 5 年8 月) * 看了你那封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信,我心中有一种丕煎出的滋味。 ( 3 ) “v 不c ”有的时候用“不能v c ”替换后,意思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 你回不去。 你丕丝堕圭。 前一句的“v 不c ”表示“可能 或然性 ”的语义,而后一句则表示“可能 准许 ” 的语义。 5 5 实际语言运用中的选择倾向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表示“可能”的词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观察这些 表示“可能”的不同方式在实际语言中的选择倾向,我们对池莉、王朔的部分作品进行 了统计,得出各个表示“可能”的表达方式的出现数量如下: 2 4 词部分( 没有列入表中的词的统计数目均为o ) 倭 保证必定必然定绝对肯定一定准 43533 l 8 3 7 02 9 陲 善膨葡自鞋囊巍 ; 塞童 i熏差 黧 柏芝釜更謦叠烈 董薹窆妻奏;薹冀i 互芎 幻獒盖迅赣雾垂蠢鋈囊蠹菱童;一i霎l ; 蠢 囊 囊l 雾蓦;l兰奏:!i 冀 际傅舷隔r 甸赫崖 ;i ; 蓼 舅茎! 蓍善毫司童 例进行详细讨论。 4 2 1 “v ”的 自主性 按照马庆株先生的观点,“自主动词从语义上说是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 臻噬州鬟肾9 一l马蹄赵蓊”饕标性醪墨崔训硝 述 情;? 茎塞孳塑 “c ”有 目标性 。其中可能补语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我们以之为 的。”“非自主动词表示无意识、无心的动作行为,即动作行为发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v 得不c ”中的“v ”具有 自主性 的语义特征。例如:“ 但是一”,于观的语气严厉了,“也有那么一些人,表现得不好,很不好,在这里, 我就不点他的名字了,大家可能也猹堡出,我说的是谁。”(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既然完全相反的理解也能说堡通,那我们也只能用比较超拔的态度对待这句话了。( 陈 建功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协物流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妇科妇科危重病人护理技能模拟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疼痛科镇痛药物应用安全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全麻手术常见意外处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多高层结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电子设备销售合同
- 2025年火灾公众保险题库及答案
- 2025级沥青混凝土供应合同
- 2025年肝胆胰腺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运动医学运动损伤诊疗技术评估答案及解析
- 渣土车制度上墙管理制度
- 调试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 骨髓纤维化护理课件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监察法专题培训课件
- 人证网约车考试题目及答案
- 酒店pa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宗教法律法规课件
- 钣金冷冲压激光切割折弯检验作业指导书
-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 【教学课件】第1课《鸦片战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