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1,定风波,苏轼,2,【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苏轼,朗诵并背诵本词。2、学会分析本词的手法;把握词的感情,感受人物形象。3、体会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并能将苏轼素材运用到作文。,3,4,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5,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幾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6,坎坷的一生,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7,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8,读准字音,同行吟啸芒鞋料峭萧瑟一蓑烟雨,xng,ynxio,mng,qio,s,su,9,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朗读的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感情,10,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事件:遇雨。环境:先雨后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感觉:狼狈不觉故:交代写作缘由。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1、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赏析全诗,11,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望方才风吹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翻译全诗,12,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整体感知,13,如何理解?,自然界的风雨人生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寻缝隙,一语双关,明确:不仅写眼前之景,也是写心中所想:“我”的一生就是顶笠披蓑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面对这些,“我”都无所畏惧。,找出点明环境特点的词,烟雨,“烟雨”,14,“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自然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人生风雨,“晴”比喻春风得意的人生顺境。(2)人生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作者经过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了。表现出词人面对人生苦难之时,乐观开朗、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3、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15,拟人。(1分)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2分),4、“山头斜照却相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16,补充其它手法,(1)双关,“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自然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人生“风雨”(政治风雨)和苦难挫折的人生逆境。“晴”既天晴,也暗指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2)借喻、象征,“风雨”喻指(象征)人生逆境,“晴”喻指(象征)人生顺境。(3)对比,“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4)借景抒情,借途中遇雨抒发乐观洒脱的感情;(5)以小见大,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17,5、“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18,(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4)“归去”回归自我。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整合与统一,从而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陶渊明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所归之处是一个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19,2、哪些字词最能体现风雨中的“苏轼”的形象?,开慧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态度:,动作:,心态:,人物细节,围绕上片,思考:,潇洒安闲泰然自若乐观旷达,“轻、任”,“吟啸、徐行”,“莫听、何妨、谁怕”,20,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6、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21,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苏轼的人格精神,苏轼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挫折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就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22,定风波以生活中遇雨这一小事,生发出明智、深刻的人生哲理,塑造了在自然风雨中潇洒安闲、在仕途风险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一个乐观、旷达的词人形象。,四、归纳小结,23,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鉴赏方法: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总结方法:,24,谈感悟,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25,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荦(lu)确:山多大石。,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描述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2、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拓展运用,26,拓展延伸苏轼的人格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启示?(经典句子或100字左右短文),1.人生虽然变化无常,但阳光总在风雨后。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5.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27,人生启示举例说明(司马迁、史铁生、张海迪、刘伟)短文一欣赏:小沈阳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28,短文二欣赏:心有苏轼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短文三欣赏: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我们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我们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愿我们活得如苏轼那样明朗,那样旷达。,29,课后作业1、以苏轼为素材,给难这篇作文补充一个200字左右片段(例证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行业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初三越城考试试卷及答案
- 保险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小学学校智慧校园十四五建设规划方案
- 哪些企业适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 民族艺术创作思路课件
- 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定义解读
- 民族理论第七章课件
- 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探索
- 挂名法人股东协议书
- 企业车间5S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 脑瘫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风力发电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ktv承包经营合同范文
- 《实战电池性能测试》课件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