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艺术学专业论文)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 摘要 上海美专编辑发行的第一本校刊美术1918-1922杂志是我国近现代 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美术杂志由于其编辑者和撰稿人的专业性及对新美术研 究的积极性面对新美术思潮该杂志对新美术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尤 其是在新美术思想的建构中西美术交流美术教育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 的理论观点是新美术运动时期新美术思想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如果和同时期 其他美术类期刊相比更可以看出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理论深度同时它和上海 美专的教育实践紧密相连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上海美专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上海美专校刊 美术1918-1922杂志 新美术运动 美术思想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2 abstract: editor shanghai fine arts training school published our first issue of fine arts (1918-1922) magazines, modern chinas high academic value of the professional art magazines. because of its editors and writers of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nthusiasm of art, in the face of the new art trends of thought, the journal of the road for the new art had an in-depth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art ideas,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and art education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their own unique point of view, is a new art new art movement during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dissemination of an important platform. if and at the same time period compared to other art periodicals, but also can see its unique artistic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depth. at the same time, it shanghai fine arts training school closely linked 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also reflects that era of teaching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hanghai fine arts training school. key words: fine arts (1918 -1922) new art movement art idea art education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4 引 言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为行文方便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在本文中简称为美 术杂志是上海美专 1编辑发行的第一本校刊,也是我国近现代最早的专业性美术杂志之 一从1918年到1922年共出版三卷八期时代赋予了该杂志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使得我们今天 对其加以研究有着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价值 当时上海已成为中国新美术运动的中心上海美专的艺术先 驱们正是其中最具力量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杂志正是他们美 术思想的阵地其中很多论者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思想史上 有着重要地位如吕澂汪亚尘刘海粟吕凤子俞寄凡等 可以说该杂志的编辑者和论者具有当时其他任何刊物所不及的专 业性和对新美术研究的积极性正因如此美术杂志有着探讨 新美术发展道路复兴中国美术的统一目标由此造就了整个刊 物统一的理论倾向和思想深度正如把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 动史上的一个思想整体加以研究一样如果把美术杂志作为 新美术思潮中的一派思想整体加以研究是极有意义的这是本 文论述的前提 当时新美术运动已成为潮流这条路到底要走向何方理论界并没有形成共识美术 杂志论者们以艺术研究者的自觉意识打破一切艺术陈规的艺术个性觉醒精神首先从价值观 和价值标准上对新美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对于当时美术思想界一些常用的概念 范畴 美术杂志赋予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外延极大提高了当时新美术思想的理论深度 2 在现代美术交流史上美术杂志在当时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影响如在引介西方绘 画上美术杂志超越了当时一涌而进的潮流而是重点选择那些在艺术史上有突破精神 的画家来为新美术事业提供精神动力通过美术杂志国人第一次对后印象画派 等西方现代主义画家创作风格和艺术理念有了详尽而深入的了解同时美术杂志对被 介绍对象的艺术精神思考和体悟的透彻都为当时一般论者和美术类刊物所无对于中国美术 界对西方新绘画思潮的理解接受和吸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中西绘画的对比和融合的研究美术杂志也迈出了极有意义的第一步对于中国传 1 时名 上海图画美术学校 2如对于 真与美当时一般论者谈绘画求真基本局限于对所画对象的真实再现即所谓实写 写实主义而美术杂志所强调的绘画之真不仅在于真实再现更在于真实地表现绘画主体独特的 个性情感和心灵世界再如写生美术杂志的理解也已超越了当时一般机械化的写生观而更强调创 造式的写生并非照相式地展现所写对象的外形而是把握其中能和绘画主体产生共鸣的生的精神和本 质其思考深度是其他当时只强调形似忠实的写生观的人所远远不及的详见本文第三章 美术杂志 第一卷第二期封面 美术杂志 第一卷第二期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5 统绘画相比于革命的激进者和保萃的传统派 3 美术杂志持最为公允的研究 态度,试图从中寻找对于新美术的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以新的眼光 构建了新的中国传统美术史 框架并进行了初步的中西美术对比研究试图找到传统绘画近代所不及的地方传统绘画 和西方美术新思潮的精神相通之处 4也正因此 美术杂志中所倡导的美术思想随着其倡 导者的理论和创作在文化界美术界轰动巨大影响深远得到了积极的认可和回响 5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上海美专的校刊其理论主张被及时的用来指导教学提出了一些切 实可行的教育教学主张比如强调对儿童审美天性的保护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等以达 到塑造具有艺术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儿童 6 另外美术杂志不仅期数较多 7 而且内容极为丰富第一卷的两期规模尤其庞大 除若干有价值的理论性文章之外还有大量当时美专活动和社会上美术活动的记事等是研究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第一手资料 和同时期其他重要美术刊物相比美术杂志不仅在时间跨度 8和期数上领先 同时其主 要撰稿人对于新美术运动的参与性理论建设性也为其他刊物所不及可以说美术杂志是 那个年代宣传新美术思想的刊物中理论最新专业性最强思想最活跃的刊物因此其研究 价值是巨大的不可仅以校刊视之 但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于绘画的表现绘画主体性的关注西方现 代主义绘画思想的研究停滞了很久美术杂志一刊的精神也随之渐渐埋没但当近三十年来 这类美术思想上的研究再度兴起人们再次面对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思 想的研究等问题时回头看该杂志会更能见出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中国现代美术思想史上的 开拓性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原书非常难得 9 且八期杂志内容庞杂难以加以清晰的条理至今还尚未 有专著和论文对美术杂志做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但由于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意 义在近现代美术史美术思想史类的著作中经常被谈及主要有陈池榆的中国美术学史 书中在对中国现代美术类杂志做梳理时首先谈到了这本杂志并对它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原 3 前者如陈独秀 徐悲鸿等后者如陈师曾等 4 见俞寄凡 我国历代的绘画一文美术杂志第二卷第三期第 75 页 5如蔡元培对 美术杂志的题词和寄予的期待徐志摩曾说塞尚梵高高更是刘海粟艺术的伟大的伙伴 转引自张嘉铸雕在人们脑碑心板上的名字1935年2月21日英国泰晤士报评中国现代画展一文 对上海美术学校校长刘海粟的言论和作品备加赞誉说道在我们欧洲艺术中作者多思想之表露 多藉构图而发绘观此次中国画虽一笔之微均么美好表现作者心灵故有非常之艺术价值对于理论 说世界的艺术不论是欧洲亚洲简而言之不外要表现心灵体三种与人格之宣示而 已从中我们正可以看出以刘海粟为代表的美术杂志思想与世界美术的合拍处 6其他论者在这方面的观点和 美术杂志中观点的对比详见本文第四章 7 美术杂志历时四年共出版八期同时期美育七期绘学杂志四期 8 美术杂志第一卷的两期发行于五四运动之前后两卷共八期发行于五四之后这种时间上的跨越性使该杂 志的前后两阶段的文章具有着不同的语言风貌和理论倾向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美术思想在二十世纪的第 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的发展轨迹 9 本文所用来自上海图书馆微缩胶片资料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6 因意义等做了介绍是目前对美术杂志介绍相对最详细的著作李超中国早期油画史 下编第四章第二节里对从临画到写生的转变这一美术思潮的论述中在关于上海美专的部分 谈到美术杂志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第五章第四 节中对美术杂志也有所谈及在这些著作中引用最多的往往是刘海粟在第一卷第一期 上所撰写的发刊词借以说明美术杂志的宗旨和特色比如许志浩编中国美术期刊过 眼录中在摘引了刘氏发刊词后指出该刊的内容以登载中外古今美术史画家论 画派论美术教学研究等专论和报道国内外重要美术活动为主侧重于西洋美术的介绍 10 这一介绍大体上概括了美术杂志的内容遗憾的是没有深入挖掘该杂志的历史和理论价值 虽然至今也尚未有对这本杂志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但在一些研究上海美专和刘海粟汪 亚尘等人的论文中 以及少量以近现代美术期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上 对该杂志常会有所涉及 比如郭峰的构筑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家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的发展之路 11 这篇论文梳理了上海美专建校至今的校刊其中对美术杂志做了简单介绍此外还有李兰 的 蔡元培与上海美专试析蔡元培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12 陈世强的 闳约深美 至 大之境从扶掖上海美专再认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13 华东师范大学姚姗姗的硕士学位论 文关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美专模特儿问题研究谢海燕的刘海粟大师的美育思想和艺术 道路 14 丁涛的 刘海粟艺术教育思想探微 15 范建华的吕凤子的完人美育理念 16 吕 凤子的绘画思想及艺术 17黎鲁的 汪亚尘的艺术道路 18等等 虽然这些论文对于美术 杂志基本上都是概括性介绍并且大多内容重复缺少深入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但仍然是本 文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对刘海粟汪亚尘吕凤子等专人思想的研究因为所研究的对象是美 术杂志的重要论者对于本文很有借鉴价值不同之处是本文把整个美术杂志作为研究 对象而非具体个人 另外相关年代的文献资料对本文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如同时期的报刊杂志如美育 绘学杂志申报时事新报等尤其是时事新报的学灯专栏其中多有和美 术杂志相互讨论转载的文字以及对当事者的重要记录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 参考史料 10 许志浩编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3 页 11 郭峰 构筑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家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的发展之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2004 年 02 期 12 李兰 蔡元培与上海美专试析蔡元培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 年 01 期 13 陈世强 闳约深美 至大之境从扶掖上海美专再认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 计版2004 年 01 期 14 谢海燕 刘海粟大师的美育思想和艺术道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 年 02 期 15 丁涛 刘海粟艺术教育思想探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 年 02 期 16 范建华 吕凤子的完人美育理念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 年 01 期 17 吕凤子的绘画思想及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 年 03 期 18 黎鲁的 汪亚尘的艺术道路美术观察2006 年 02 期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7 综上所述从目前收集到的对美术杂志有所涉及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大多都是比较浅 层的介绍性文字本文将在此研究基础上详细探索其创立演变的历程勾勒其风貌并对 其中重要思想加以深入的阐释和分析以重现这本杂志当年的精神和历史意义 具体说来本文将在认真研读八期美术杂志对其中论者们的文字深加研读并在归 类条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几点主要的工作 一考证研究美术杂志的创办背景创办和发展历程以及相关责任人作者等 二对全部杂志纷繁复杂的文章内容加以归类整理概括出其整体风貌特色使之条理清 晰起到重新挖掘史料为将来的研究铺平文献整理上的道路 三当时提倡新美术思想已蔚为时代风气对新美术的探讨是美术杂志的理论核心 美术杂志对此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具有不可替代的当时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另外对于 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探讨也有许多具有开拓性的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本文将作为重点深入 论述 四和同时期其他重要美术刊物加以比较从另一个侧面见出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理论 建树使美术杂志得到美术史美术教育史上更恰当的评价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8 第一章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一节 创办背景 1 1时代大背景 时代大背景 美术 杂志的产生 发展和思想取向 从大环境而言 首先和其从属的历史时代是分不开 新美术思想的萌芽在晚清时代已在萌动但始终微弱自整个近现代史看来首先辛亥 革命使国家政体转向共和 虽并不彻底 但仍使得的文化领域的专制一统局面的镣铐相对松弛 给新美术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1912年辛亥革命的次年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即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而成立 正可见出这一历史转变的影响 19如果没有这一历史 变革上海图画美术院便不会应运而生更不用说几年后作为该校理论阵地的美术杂志了 非独上海美专和美术杂志是这样稍后大批美术学校雨后春笋般成立和专业性美术期刊的 发行如果没有这一历史转变也将不可能发生 再看当时社会学术思想潮流的背景不仅新的学术思潮为美术杂志的出现和理论建 构带来了积极影响而且当时教育当局开明求新的教育思想也为上海图画美术院的艺术探索 者们以美术杂志为阵地研究美术思想提供了保证.这中间不能不提到蔡元培发端于王 国维为蔡元培所发扬光大的美育思想其影响已无须多论蔡氏的影响不只体现在他作为一 个提倡美育的思想家方面更体现在他作为当时教育界的掌舵人所提倡的方针所采取的开明 求新的态度上 正是蔡氏开明求新的思想使得新文化运动及其组成部分的新美术运动能够以 新 青年等刊物和北京大学等为阵地展开这一切对于以上海图画美术院为代表的各美术学校和 一般学校中的美术专业的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启发美术杂志的论者们激发了他 们探讨研究的热情 20 再看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美术思想本来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美术杂 志正是这一运动中涌现的理论生力军美术杂志等刊物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前人论述已详 在此不必重复 21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文化时代思想界普遍具有的一种风气即呼唤少年 中国的激情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其重要文章少年中国说中勾画的美好图景将中 国各项事业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希望寄托在有着激情和意气敢于开拓进取的少年 身上希望一扫中国当时万象衰颓的面貌从新青年等刊物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新文化运 动的发起者们都秉承着这一精神希望以青少年的姿态创造崭新的文化局面青年人积极参 19 之前周湘所办学校 以培训实用技能为主未成为体制完善的专业美术院校 20详见本文第三章 21 参看陈池瑜 中国现代美术学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一章第三节等论述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9 与大胆思考破除陈规旧习在各个领域内开辟新纪元是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界的主要特色 这表现在青年人主导的刊物纷纷创立青年论者意气风发 22 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 以尊老卑幼的中国传统思想界而论 很难想象不满20的刘海粟与人 共创上海美专更不能想象青年刘海粟和汪亚尘等论者能以美术杂志为阵地发挥其艺术思 想 站在时代思潮的前沿 23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和其组成部分之一的新美术运动的一大特征美 术杂志论者们积极探讨着美术美育能为期待中的强盛文明的少年中国的实现发挥怎样 的作用田汉先生说老年的中国因为灵肉不调和的缘故已经死了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一 方面要从灵中救肉一方面要从肉中救灵我想要灵肉调和非提倡美育不可 24正是 美术 杂志所从中诞生并传达的时代之声 2 2上海美术界小环境 上海美术界小环境 在当时上海有着作为近现代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的特殊地位使得西方美术思想很 容易在此地登陆 25为 美术杂志能够研究介绍西方美术家和美术思想创造了条件在这一 方面的优越性上比传统美术风气更为浓厚的北京更有优势 20世纪初上海美术气氛非常活跃 不仅民间的美术需求非常旺盛 26 而且形成了相当活跃的 美术家群体并且美术家群体经历了从旧到新从传统绘画到研究西洋绘画的转变如1901年 成立的海上书画公会除李叔同后来成为中国西画的先驱外主要成员多为传统画家 27 到 后来为提倡美术而精印中国名画集的美术研究会 28 再到1910年成立的有吴昌硕黄宾 虹等人参与的上海书画研究会 29等等 都能看出当时上海美术家群体的发展和活跃的程度 而当张聿光 周湘等西画先驱在上海开始活跃时 西画运动已渐渐发端清末至民初 李叔同 徐咏青张聿光周湘为主的先驱者其活动和影响构成了西画运动的先声 30这些人通过 创作和教学等活动既活跃了上海的新绘画风气又培养了许多后来从事新美术活动的重要成 员如周湘从1909年开始招生办学至1923年初停办丁健行周湘先生传称学生逾 千人周湘自己也说隐庵写西洋画二十年矣盖隐庵以此术设学学者己逾千人其 22如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中最年长的鲁迅也只三十多岁 而如陈独秀胡适均较年轻胡适时才 20 多岁但都 已主导着新文化前进的方向 23 美术杂志的几位重要撰稿人均出生在 19 世纪 90 年代如吕澂生于 1896 年汪亚尘生于 1894 年俞寄 凡生于 1891 年唐熊生于 1892 年在美术杂志时期均为二十多岁的青年时代其余还有许多比他们更 年轻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师生等 24王以刚 什么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美育美术杂志第二卷第三号第 103 页 25 晚清任伯年等人已能吸收一些西方画法 也是由这一地理优势所造成 26 从 点石斋画报 开始 到 20 世纪出上海的报刊纷纷创办图画副刊 可见民间需求的旺盛 参看王震编 1900 2000 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年版 27 此会成员名录详见王震编 19002000 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 页 28 该会启事见 1908 年 9 月 9 日 申报 29详见王震编 19002000 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0 页 30 李超 海纳百川上海美术教育钩沉引自潘耀昌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3 页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0 中著名的学生有乌始光刘海粟陈抱一丁悚王师子张眉孙杨清磐丁健行丁翔华 等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教育工作有的甚至成为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31另外 外国的艺术 家大量进入上海也促进了上海研究新绘画的美术家群体的形成而从1910年以后在当时以 上海为中心的西画运动的发展中这些画家的活动可以说是贯穿和渗透于其始末 32正是这样 的美术团体美术实践和美术交流的需要促成了上海图画美术院等美术专业学校的成立并 进一步产生了研究新美术者对于理论探索的需求作为探讨交流新美术思想的美术杂志 在此环境下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节 创办和发展 第二节 创办和发展 1 1上海美专的创办与发展上海美专的创办与发展 上海美专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美术专门学校 正式创办于1912年11月23 日主要创业者是张聿光刘海粟乌始光丁悚等初名上海美术院后有更名为上海图 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虽然筹划时间短促启动资金短缺但创办者们本着对艺术 的责任感克服诸多困难揭开了中国现代专业美术学校教育事业的序幕 33 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创办者们提出了三项办学宗旨 34 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极惨酷无情 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社会的混沌能 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研究和宣传的诚心 从这一办学宗旨我们可以看出日后美术杂志中体现的那种钻研艺术的抱负和决心 中西结合的宽博的视野还有把艺术与社会相结合的责任感从办学伊始已经酝酿在创业者 的心中 上海美术院最初设置了绘画科分正科选科两班重实技训练师生互相切磋 教学相长共同促进绘画眼光和绘画技法的进步后来又加设速成科并吸收日本函授学校 的经验引进了透视学色彩学木炭画法等科目作为教学内容这些主要体现在美术杂 志第一卷讨论技法类的论文中并且每次暑期都举行成绩展览美术杂志第一卷第一 期中就留下了1918年展览的丰富详实的资料 后来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各项条件的改善上海图画美术院于1914年把绘画科 31 马琳 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 参看陈池瑜 中国现代美术学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一章第三节 33 之前虽有周湘在上海教授美术 但周的学校是一人唱主角的培训班形式且课程驳杂并非专为研究教 授美术而设 34 南京艺术学院史南京艺术学院校史编写组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版第 15 页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1 改为西洋画科并添设了专门教授单色画的夜科学制由一年改为两年1920年该校又 进一步修改学制增加了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工艺图案科雕塑科高等师范科 初级师范科从该校新提出的办学方针来看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和雕塑科 是为了研究高深艺术培养专门人才发扬民族文化高等师范科初级师范科是为 了造就艺术教育师资培养国民人格促进社会美育工艺图案科是为了造就工艺美 术人才辅助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 先后在该校任教的美术类教授主要有 国画类刘海粟中国画理论西洋研究所导师张大千中国画吕凤子中国画 汪声远中国画主任诸闻韵国画花卉顾燮光金石学谢公展国画花卉容大块 国画写生李芳园国画人物吴茀之国画花卉张仲良国画山水唐熊中国画 陆一飞 国画花卉兼附中教员李仲乾 国画山水诸乐三 国画花卉高尚之 国画山水 顾坤伯国画山水来楚生国画花卉梁凯世国画山水张天奇国画花卉黄小痴 篆刻马公愚书法 西画类汪亚尘素描西洋画王济远西洋画研究所导师俞寄凡西洋画周勤 豪西洋画陈盛铎西洋画徐风西洋画冉熙西洋画王远勃西洋画张弦西 洋画关良西洋画倪贻德西洋画范新琼西洋画刘海若西洋画龚心正西 洋画蒋兆和西洋画陈人浩西洋画黄道五西洋画助教张辰伯雕塑图案张 韵士雕塑洪青图案科主任周锡保图案画王衡之图案画楼孑尘图案画 姜丹书解剖学透视学何明斋工艺实习色彩学黄莹图案法 美术理论吕澂教务长艺术理论傅雷美术史理论法文李宝泉艺术思潮 俞剑华国画理论黄宾虹国画理论唐隽美术理论罗君惕中国画理论温肇桐 画论 35 从上述系科设置和教师组成可以看出上海美专不仅对中西方绘画教学并重而且对工艺 美术艺术理论的研究同样重视在中国画西洋画美术理论等方面都不乏一代名家 上海美专早期的办学是一个艰难摸索的过程表现出不畏艰难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这种 精神造就了其学刊美术的理论勇气理论深度美术杂志作为上海美专早期的校刊和 美专教育紧密结合刊物上不仅有大量关于上海美专教育教学活动真实而详尽的记载其中的 理论性文章更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上海美专的办学思想以及对现代美术教育的探索 如美术杂志中以讨论裸体艺术的道德性为当时美专为开设人体绘画课而和军阀政府 斗争探讨工艺美术的意义和教学法的文章为该校图案科的设置作理论支持通过第一 卷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两篇刘海粟的寒假西湖写生记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当时美专师生外出写生 35 此名单据朱伯雄 陈瑞林编著中国西画五十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1919 年版 4950 页并参考南京艺术 学院校史美术杂志等资料修正而成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2 活动的真实而详尽的情形还能看到他们通过美术杂志如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写生 活动的制度规章等等 1940年上海美专改校制在原有三年制的基础上试行五年制设中国画西洋画雕塑 图案音乐五组成为一所体系完善的综合艺术类院校后随战事加剧上海孤岛沦陷 上海美专师生部分留沪继续办学部分内迁浙江金华参加东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上海 美专复兴在近四十年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群艺术和艺术教育家们 他们既是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也是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足以自豪的先驱其早 期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美术杂志更值得我们加以珍视加以研究 2 2创办目的创办目的经过和两个阶段主编经过和两个阶段主编负责人负责人 美术 杂志创立于1918年 创办目的据第一卷第一期的两篇 发刊词 36所说 是为了 以 表彰图画之效用使全国士风咸能以高尚之学术发挥国光增进世界种种文明事业与欧 西各国竞进颉颃也即是弘扬美术事业使中国美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值得注意的 是从一开始美术杂志就没有局限于本校范围内而是愿本杂志发刊后四方宏博悉 本此志抒为崇论 37希望把杂志作为一个供全国美术界研究 讨论的平台把杂志定位在专 业的学术层面上而非此前多数美术刊物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上 38并且在当时 美术杂志无 疑是第一份以研究创造新美术为目的的杂志 美术杂志以五四运动为界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18年到1919年发 行的第一卷共二期为学校教师集体编辑虽然杂志上并未标明主编编者的姓名使得考证 其具体负责人有一定难度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第一阶段也即第一卷的两期主编应 为张玄田 39同时 从刊物上发表文章之多来看并考虑到其在上海图画美术院的领导地位则 刘海粟也应是主要负责人 第二阶段中第二卷第三号主编为俞寄凡 40 据二卷三号首页刊出的寄凡启示云海粟向 我说第三号美术杂志要烦你编辑.现在是学生们编辑的因学生们放暑假都回家去了又 没有停刊的告白.从这段启示和第二阶段杂志的体例改变来看 可知此时杂志已改由学 生编辑其中出力最多者应为唐隽不仅发文甚多而且许多文章后面的编者按都为唐隽 所加由此推测唐氏即使并非名义上的主编也应是美术杂志第二阶段最重要的编辑者 编辑工作之所以交给学生负责,其原因大概有二,第一是当时许多刊物都是学生负责,给学 生锻炼的机会第二是刘海粟等美专负责人和教员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而且要为杂志撰写 36 发刊词一未署具体作者名可能是多人讨论写成发刊词二系刘海粟撰写 37 刘海粟 发刊词二美术杂志 1918 年第一卷第一期第 3 页 38 详见本文第四章 39 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纪程 40 同上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3 文章因此把美术杂志的具体技术性工作交给学生来做但第二阶段的理论性反而更强 说明杂志的思想导向并没改变 美术杂志的撰稿人中主要为上海美专师生美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也最有价 值的为吕澂刘海粟汪亚尘俞寄凡唐隽等五人对于其他作者本节将尽可能叙述其生 平思想著作等还有些身份为美专学生如今身没而名不彰的作者本节将尽力钩稽其生 平钩稽出他们在美术思想史上一二闪光点本文将全部八期目录主要文章及重要作者的生 平等进行了整理附于本文附录中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4 第二章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基本内容与评议 从1918年至1922年美术杂志历时四年共出版三卷八期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 可分为明显的前后两个阶段第一卷共两期半年刊为第一阶段此后两卷共六期双月刊 为第二阶段其前后变动大略如下从负责人来看第一阶段为校方领导及教师第二阶段 为美专学生从杂志体例来看第一阶段为文言文繁体竖排未用新式标点第二阶段为白 话文版式变为横排使用新式标点从内容上看第一阶段内容较芜杂每期容量巨大第 二阶段单期分量减少内容上也加以精简使思想性的讨论更加占据突出地位 第一节 第一节 五四五四前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前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第一阶段即五四前编辑发行的第一卷的两期美术杂志其内容主要特点为 一编排上分言论学术记载美术思潮世界美术美术界消息等版块 言论 版块主要为探讨美术和美育思想的论文 41 学术 版块为绘画方法的研究和讲解 42 美术思潮版块是短篇议论性思想性的文章比起学术言论中登载的论文思想见 解更加灵活多样记载版块包括学校内部讯息对当时国内各种美术活动的关注记载评 论及各种演说词 43 世界美术版块介绍西方和日本美术界情况这样的编排方式略显繁 琐而且有些文章很难区分应属言论还是学术版块因此到了第二卷改版以后便被 取消 二内容驳杂繁多尚未准确地将杂志定位为专业理论性刊物 第一阶段的美术杂志单期厚度达200多页内容五花八门有美术思想性文章有 介绍绘画技法如色彩学透视学的文章有学校活动的记事甚至校规函授题通讯录师生 照片等等这样驳杂繁多的内容使得思想理论性的文章在其中显得不够突出 三文体用文言文风艰涩 如太清的美术于人生之价值等文章艰涩不易读这样的结果增加了一般读者的阅读 难度不利于思想的传播和普及 虽然如此第一卷的两期美术杂志仍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首先这两期刊物中有若干美术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文章除经常被美术思想史著作引 41 如第二期中太清的 美术于人生之价值刘海粟的画学上必要之点等等 42如第一期中刘海粟的 西画钩玄王愍的色彩略说第二期中吕凤子的图画教授法张邕的色彩学 述要等 43如第二期上 沈信卿先生演说词等请当时文化名人来校演说是上海美专教学的一项举措一些相关演 说词登载于美术杂志杂志今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当时知识界教育界人士的美术美育思想其中有的和 美术杂志的主要思想倾向吻合有的不吻合当分别论之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5 用的两篇发刊词外如太清的美术于人生之价值吕澂的以佛学周易学等传统哲学研究美 术思想的长篇论文等等再如唐熊的国粹画源流刘海粟的西洋风景画略史前者是在 新的艺术标准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绘画史的纲领性分析意在挖掘传统优秀精华后者则是最 早的系统性介绍西方绘画专门史的文章另外如吕凤子的图画教法刘海粟的画学上必要 之点都融美术新思想于美术教学研究之中 44 第二这两期刊物中关于绘画技法的文章其中对于油画技法的探讨虽然处于摸索阶段 在今天看来尚属幼稚但在当时却有着重大的开创意义对透视法色彩学的科学详细讲述 尤其开中国美术教育的先河 特别是许多成果来自他们创作和教学的实践 其价值更不可低估 第三对中西方绘画史的研究和论述已经出现其思想已不可概括为向西方学习而是 更具调和性已隐隐为中西融合思想的滥觞 45 第四从各种演说词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知识界教育界人士的美术美育思想从记 载版块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杂志对当时国内各种美术活动的关注记载评论 46这些具 有史料价值 47 更由于其中融汇记载者的思考和情感因此更有思想研究的价值 48 总之第一阶段的美术杂志其内容颇为庞杂编辑体例也有可商榷之处但依然有其 不可磨灭的思想和史料的价值 第二节 第二节 五四五四后第二阶段基本内容 后第二阶段基本内容 美术杂志第二阶段除了在负责人和版式面貌上的改变在内容风格上第二阶段也有显 著的变化 一改用白话文新式标点版式变为横排语言风格弃旧趋新 49 美术杂志第一阶段的文言文用古典和艰涩难读之处不少美术杂志这一转变固 然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对新美术新思想更明确的姿态 44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中将会引用到 45具体论述详见本文第三章 46如第一期上 中华美术研究会之缘起第二期上刘海粟参观法总会美术博览会记略北京大学游艺会记 等等 47如在第一期的 记载版块中以极大篇幅完整地收集了上海美专当时名称还是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第 一届成绩展览会的经过这是近代美术史上由美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作品展美术杂志第一期中为 我们详细保存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展出的相关资料包括筹备工作主要负责人展览宗旨作品征集范围 征集函展品布置展览过程详细记录参观者留言新闻界报导凭借这些珍贵资料我们可以完整地了 解到此次历史性展览的全貌探索其意义其中参观者和新闻界的见解使我们看到当时1918年社会上人们 对于美术的看法和态度从而拓展研究的眼光不仅局限于当时思想文化界 48如刘海粟 参观法总会美术博览会记略在参观赞叹时时时不忘对中国绘画现状和前景的忧思和期待见 美术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49 美术杂志第二卷第一号第1页刊登的本刊启事二中说本刊的文字最忌的就是1用古典的 2艰涩难读的3偏激的4空泛的5抄袭的 从中可以看到美术杂志革新提高质量的 决心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6 二绘画方法技巧之类的文字基本不再登载而以思想性议论性的文章为主讨论乃 至辩难的文字增多有关于美术和美育思想的和其他刊物上一些论者的辩难有关于社会上存 在的现状的如对于商业美女广告画的抨击有对于美术界现状的如第二卷第三号的三个 绘画展览会中关于青年会绘画展览会正反两方面的批评往复驳难的文字都收录其 中辩难者态度热切情绪激烈难能可贵的是美术杂志两方兼收使读者可根据自己的 判断自行取舍这种宽豁的眼光是可取的对于美学美术和美育的意义也讨论得更深更细 这体现在第一译介国外各家美学思想的文字增多如第二卷第二号上王统照叔本华与哈 尔特曼对于美学的见解第二长篇专题性美学论文出现如第三卷第一号上李石岑象征之 人生吕澂美学导言等等第三唐隽等人的短论通讯中有许多真知灼见有的发前 人未发有的比前辈学者探讨得更具体细致 三对于西方画家的介绍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海外美术界消息版块被保留扩充关 注范围扩大凡欧美日本各国画坛潮流趋势政府有关美术的政策重要展览会的进行等等 均加以报导对于当时读者第一时间了解世界美术动向提供重要窗口 当时引进西方绘画蔚为潮流而美术杂志的引进有其独到的眼光从中可见其独特 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50 美术杂志在吸收西方美术营养的同时已自觉地把中国的新美术运动自身的美术探 索看作世界美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第一时间介绍了当时西方美术潮流派别画家 并时时关注欧美乃至日本的画坛动向试图从中得到对中国美术发展有益的包括美术体制 展览会模式等方面的借鉴 出自和世界美术潮流同步的目的美术 杂志详细介绍了西方近现代绘画潮流的始末和其 中代表性的画家画派思想并第一时间翻译了未来主义画家的宣言 51 对这些美术杂 志论者们是带着学习和参考的目的进行了认真研读的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 52 可见 美术 杂志论者对于这样的当时世界画坛新思潮是真正经过了思想上的领会的 美术杂志与时俱进和世界潮流同步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整个美术杂志尤 其是第二卷和第三卷中关于海外美术界消息所占版面越来越大介绍的视野越来越广 介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详尽试以第三卷第一期为例海外美术界消息多达十六条加以 分类研究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消息和介绍者的相关用意作出如下归纳 第一类对海外画坛潮流动向的捕捉和介绍如最近意大利的画界最近美国的画 界最近日本的画界今春巴黎的画家个人展览会等等这正体现了美术杂志与世 界美术大环境相呼应尽力保持同步的追求第二类海外美术体制的变革的消息的介绍如 50 具体论述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51 见吕澂 未来派画家的主张美术杂志第二卷第四号第 41 页 52如当有反对 裸体画的人拿美术杂志上登载的未来派画家宣言为依据认为未来派也反对裸体画 时唐隽立刻指出对方对未来派画家宣言没有真正理解未来派画家反对的是带有色情意味的示淫画 而非健康的人体画见唐隽评两个裸体画评美术杂志第二卷第四期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7 柏林美术馆的改革日本美术馆建设运动的近况日本艺术大学的创设等等引介者 不无借鉴国外最先进经验和做法为中国美术运动具体制度措施的创立和改革服务的目的第 三类 美术界趣闻新事的介绍 53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类 东西方美术交流事件的介绍 如 日 本举行的现代法国名画家作品展览会日法交换展览会的进行日本画家被推为英国皇家 画会会员等从中不难品味出对东西方绘画交流尤其是东方日本和中国引进西方先进 美术作品和美术思想的追求和期待还有因新美术已有所成就的日本画家被世界画坛认可而 带来的羡慕与激励 引进海外尤其是日本美术措施的实行体制的创立和变革加以借鉴以促进本国美术事 业的发展这种思路在刘海粟吕凤子吕澂等人上教育部请举行国立美术展览会书中有 明确的表示鉴于当时学习西方美术的潮流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刘海粟等人指出今国人研习 西方美术者又渐盛而多徒习皮毛讹传颇远美术前途更复难道 54为改变这一现状 必 须树立正确的标准和导向 55 刘海粟认为和中国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美术由改良革新 到在当时世界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其经验是最值得中国加以借鉴的自昔日本固以我国唐画 及佛教造像为彼国粹者也维新而后既习西法乃自明治四十年文部省定每岁开美术展览会 各一次于东京京都于是作家辈出今且俨然以东方美术国自炫于世 56由此我们可以清楚 地看到美术杂志大量介绍海外美术消息尤其是美术展览美术交流美术体制其中 所隐含的深刻用心 四国内美术界消息板块渐趋繁盛随着新美术的发展各个协会纷纷成立各种展出 逐渐增多美术杂志均加以报导如第三卷第一号上这一版块就包括条陈举行国立美 术展览会山东美术学校行将成立鲍少游个人绘画展览会上海晨光会第一次美术展 览会上海天马会近讯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近现代美术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五改由学生负责编辑工作后其中最重要的为编辑者唐隽美术杂志不但登载有他的 许多思考性议论性文字还有多篇他附在其他作者文后的编者按语从中可见其敏锐的思路和 积极进取的艺术追求其他学生的文章也多见登载其中也有些尚显稚嫩但无论如何放 在整个新美术运动乃至近现代美术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下来看这些都是当时的艺术探寻者们的 最真诚的思考 53如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和法国政府等等 54 条陈举行国立美术展览会美术杂志第三卷第二号111 页 55上书中提出 仿法国沙龙办法集国内美术新作品若绘画若雕塑于国都开展览会一次以为提倡俾 国人学者有以知我国美术形式内容与西方美术孰美备而能竭其心思纯其造诣国人观者有以发其情养其 趣正其好尚他国人观者亦有以睹我国文化之程度为正当之批评 见条陈举行国立美术展览会美 术杂志第三卷第二号111 页 56 同上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 18 第三章 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思想与价值述论 第一节 第一节 美术美术杂志的美术价值观 杂志的美术价值观 在当时改革中国绘画以摆脱困境开辟新局面的思潮中美术杂志不仅得风气之先 57 一方面顺流而动与整个思潮相呼应一方面又显露着自身独特的理论观点并且由于撰 稿人集体的专业性 其理论主张既从美术教学中来 又能受到美术教学和创作实践活动的检验 因此很多方面能超越于当时的一般纯理论言论之上 新美术运动潮流的兴起有其深厚的时代历史根源近代中国的衰落和屈辱影响于文 化使得当时国人面对西学的冲击时常有自居于弱势的心理由此引发出两种看似殊途实 则同归的行为方式一是激进地和传统近乎决裂投向西方尝试从中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 58 二是以一种弱者自保的态度试图守住传统文化的价值如必不得已则尝试调和中西将西 方文化的营养注射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肌体 59 这一时代氛围投射到美术领域 便造成了理论界的 分流例如在对传统绘画的态度上有近乎全盘否定者如高呼革命的陈独秀有苦心 倡导文人画价值为传统文人画正名的陈师曾而美术杂志论者们则不偏执于任何一端 而是以探索新美术为目标建立起自身的美术价值观 60,并以这套价值观去衡量中西绘画 美术杂志所体现的美术价值观包含如下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集
- 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题库
- 金融理财产品销售技巧培训课程
- 小学毕业谢师宴家长发言参考稿
- 蓝莓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幼儿早期教育游戏课程设计
- 编织毛线活动方案
- 《红楼梦》第十一至二十回阅读理解试题
- 纽约烟花活动方案
- 在线教育平台学生行为分析
- 中国的八大菜系与饮食文化的特征
- GB/T 2423.30-201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XA和导则:在清洗剂中浸渍
- 第五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课件
- 50个经典培训故事
- 木材的物理性质
- 3.1《太阳系大家庭》课件
- 新准则现金流量表实用编制方法-最全课件
- 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
- 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PDCA案例汇报
- 天润乳业:合同管理办法
- 史上最全的公务员面试万能模板(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