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战略.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战略.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战略.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战略.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战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不懈追求的目标, 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 极大提高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过 程中带来的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也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基于这种状 况,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的第一次环境会议拉开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序幕。此后,随着世界环保 热潮的高涨,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受到鼓励和欢迎,国际贸易带有越 来越浓的环保色彩, 国际环境贸易也迅猛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贸易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一般 商品贸易,环境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贵。相对于发展中国家 来说,发达国家对环境贸易和环境产品开发比较重视,使得发达国家 的环境贸易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在复杂的环境需求背景下诞生的多 样化的中国环境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充 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实现我国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 跨越式发展,使环境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具有一定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了解世界环 境产业及贸易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其次,本文分析总结发达国家 的环境产业发展过程及环境贸易历程, 归纳总结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 展给我国的启示。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环境贸易 的现状特点,分析制约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因素。在上述理论分析的 基础上,归纳总结适合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战略,并从贸易市场、贸 易方式、政府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发展我国环境贸易的有效途径。本 文的特色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总结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经验及给予 我国的启示;二是在分析国内外环境贸易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 适合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战略,如“出口导向” 、 “市场换技术”等等 战略; 三是在环境贸易战略的基础上提出能够积极促进我国环境贸易 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贸易 环境产业 环境技术 环境市场 贸易战略 abstract the economic growth is the aim of every countr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at cause people begin to put their focus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erge to international stage in stockholm, sweden, 1972. after that, the green products are popular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at bas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rade becomes a major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the nineties,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rade growth is quicker than products trad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environmental trade because they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environment products research and develop. under this complicated and volatile background the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 is born, and a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t lags fairly far behind. so, it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make environmental trade turn to be the new growth point of our international trade. firstly, the thesis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rad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akes a summar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environmental trade development lesson for china. thirdly, on the base of our trade features, the thesis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and positive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restraining factors in environmental trade. fourthly, it presents three trade strategies for china environmental trade. and at the end of thesis, it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trade in china. the features of this thesis are: it profits from the developing history lesson of abroad on environmental trade and presents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 environmental trade in system. key words: trade strategy environmental market environmental trade environment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 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 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 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签 名 日 期: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第一节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 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 20 世纪 70 年代 oecd 国家普遍实行严格的环境管 理制度到 20 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提出, 无一不表现出各国对环境问题 的重视。国际环境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 现和世界环保热潮的高涨,环境贸易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国际环境贸易提高了 环境产业的经济价值,因为环境贸易出超使环境产业产值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成 为提高出口国福利和财富的商品,成为直接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正因 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环境产业给予了特别关注,环境贸易已经成 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发达国家在环境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发展态势喜人,尤其是日本,已 经称为国际环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日本在进入经济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 拥有了工业大国中最发达的环境产业, 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 治理成果。这个曾经由于整体经济承载力差发生过严重环境事故的国家,迅速从 环境公害严重的国家转变为公害治理先进的国家,其做法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其 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在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二十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环境产业 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领域,环境贸易占经济总量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而且环境 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宏观引导和有效的管理;环境 技术开发滞后;环境市场发育滞后;不同地区的环境贸易额差距较大等等。环境 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实现国家外部均衡和经 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我国环境贸易存在的这些问题也阻碍了环境贸易的健康 良好发展。因此,研究中国的环境贸易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 究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贸易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的世界经济中,总结发达 国家的环境产业以及环境贸易发展中的经验及启示,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 及环境贸易发展的状况制定适合并会促进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战略, 从而提升环 境贸易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最初是由联合国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中提出的, 也 随着环境保护热潮的不断高涨, 国内外研究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组织也在不断 增加,研究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已 经进行了一些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综合研究工作,如2003年发表的报告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 environmental goods: trade statist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等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发 表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如2006的研究报告resolving trade and environment conflicts ;其他机构如欧洲经合组织(oecd)2007年关于global environmental & facilities services的调查统计报告;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7年关于环境 食品的调查报告trade and environment dimensions of the food secto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等等。这些机构不定期的对环境贸易市场的发展进行调查和统计分 析,为我们了解国际及各国环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90 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发展问题进行了 有益的探讨,有针对性地论述环境贸易发展对策。如试析我国环境贸易的发展 之策 (杜珍儿,张强,商业研究,2005.16) 、 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的 政策 (赵东初,广西社会科学,2005.03) 、 环境贸易 (徐嵩龄,国际贸易, 1997.10) 、还有发表在管理世界1999 年第 5 期上的论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 的带动作用 ,文章在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环境产 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归纳起来国内外对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发展环境贸易的必要性分析(一)关于发展环境贸易的必要性分析 有学者认为“一国的环境产业与国际环境贸易的发展,有助于维护它的国际 经济与国际政治利益1。 ” 也有学者强调 “当前国际贸易中不再只是一般商品贸易, 环境贸易也不断在发展。在世界多边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贸易在国际贸易 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2。 ” ; “绿色贸易壁垒将更多地取代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 为国际自由贸易的最主要障碍, 而大力发展环境产业是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 1 参考文献:杜珍儿,张强. 试析我国环境贸易的发展之策j. 商业研究,2005(16):18. 2 参考文献: unctad.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unctad secretariat, bangkok,2003:36-37.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途径之一1。 ”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环境贸易发展的原因,认为环境贸易是 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点。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转变旧的外贸发展战略, 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关于环境产业定义的文献综述(二)关于环境产业定义的文献综述 环境产业的产业边界与产业内容有着相当模糊性, 因此不同国家对环境产业 也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环境产业指的是“具有减轻环境负担潜力的产业部 门,该部门应促进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工业发展2。 ”也有学者认为环境产业的一 般化定义为“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产业3。 ”oecd 对环 境产业流行着狭义及广义两种, “狭义指环境产业是在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治 理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与服务的产业; 宽义是环境产业既包括能够在测 量、防止、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方面生产与提供有关产品与服务的企业,也包括 能使污染和原材料消耗最小量化的洁净技术与产品4。 ”由于这两种定义争议,不 同的国家也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定义环境产业的内容, 欧洲国家大体采用较狭的定 义,日本、加拿大则采用较宽的定义,美国的定义居于两者之间。环境产业定义 的模糊性不利于环境产业管理的国际标准化, 也不利于环境产业数据的国际可比 性,阻碍了国际环境贸易市场的发展。 (三)关于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研究(三)关于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研究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有学者对国际环境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 unctad 的 有关报告也研究了国际环境贸易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现有研究文献看, 很多机构和学者倾向于把国际环境贸易主体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并以这 两个主体环境贸易发展的各项数据来进行对比和分析, 从而了解国际环境贸易的 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专业的市场研究机构 datamonitor 在 2007 年的关 于各国 global environmental 的市场占有率的调查中就把贸易主体分为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unctad、apec 等机构的研究报告也是将环境贸易市场分为这 两个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些文献中,他们主要以各国环境贸易的市场规模、 1 参考文献: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m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5:166 2 参考文献:中村日本的环境产业j中国环保产业,1998(10):14 3 参考文献:徐嵩龄中国能从发达的国家的环境产业发展实践中学到什么j中国工业经 济,2000(6):16 4 参考文献: 中国民主同盟泉州市委员会 大力培养环境产业, 推进 “生态泉州” 建设r 2007 年 4 月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发展速度、环境贸易竞争指数、环境出口在环境产业中所占比重等数据来分析各 国环境贸易的发展程度; 以不同国家的环境贸易额、 不同地区的环境市场占有率、 各类型环境产品的出口等数据来分析国际环境贸易的发展趋势。 (四)关于我国环境贸易发展对策综述(四)关于我国环境贸易发展对策综述 有学者认为“由于市场占有率低,加上进口额大,导致我国环境贸易出现巨 大逆差,出口竞争力不强1。 ”也有学者强调“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 国环境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而且这种潜在需求正加速变为现实需求2。 ” 在我国环境贸易存在多特点的情况下,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 是制定与环境贸易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以政策法规来促进环境贸易的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规范环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发展, 这也是国内学者提得最多的对策 建议。二是鼓励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环境贸易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加 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加大政府的环境投入来带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市 场主体培育,以退税等优惠条件加大对生产环境产品的企业的扶持力度。总之, 国内关于环境贸易的发展对策方面探讨是最多的。 但是这些对策大多只关注其中 一个方面,缺乏详尽的对策分析,没有系统地对我国环境贸易的发展提出完整的 对策建议。 上述这些观点, 从不同角度对国际环境贸易及我国环境产业及环境贸易的发 展问题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有益的探讨, 它们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所提供的帮助是 巨大的。从上述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我国环境贸易起步晚,相关 的理论分析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国环境贸易发展的理论。 因此, 在整理和分析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我国环境贸 易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一、研究思路 本论文将中国环境贸易的发展放到全球化及全球环保热潮不断高涨的国际 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考察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的基础上,以环境贸易发展日渐成熟 1 参考文献:赵东初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 2005(3):39 2 参考文献:徐嵩龄环境贸易j国际贸易,1997(10):29-31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的日本为代表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发展带给我国的启示。在这 些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正视中国环境贸易发展的问题和缺陷,从多角度、全方位 探寻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战略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一是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解释,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其相应的推论。具体说是对环境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描 述,分析,并结合日本环境贸易的发展作为研究的案例,开展实证分析。 二是通过对历史过程探寻和现实发展的资料整理,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对 环境贸易的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三是在归纳、 总结并借用、 发展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论观点及结论基础上, 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对中国环境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做了前瞻性预测和相 应的对策分析。 第四节第四节 论文的特色及不足论文的特色及不足 一、论文的特色一、论文的特色 1、在选题方面有独到之处 :环境贸易是未来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 在环境贸易的相关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基于这个特点,本文从研究发达国家的环 境贸易问题入手,转而研究我国环境贸易的发展战略,系统地分析提出适合我国 环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角度创新:根据国内研究文献,专门对中国环境贸易发展问题进行 综合研究目前仍然较少, 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大多是从某一方面入手, 且比较零散。 本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贸易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分析。 3、理论框架与对策建议有新思路:在我国环境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上 提出建立“出口导向” “以市场换技术”等等适合我国环境贸易发展战略手段,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1、由于环境贸易方面的数据较难统计,因此,数据的更新速度较慢,导致 本文的数据都是几年前的,而无法收集到最新数据。比如我国来说,我国环境产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业从开创至今只做过 5 次大型统计调查,最新的调查数据只到 2005 年,因此欠 缺最新数据分析。 2、由于时间和理论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对我国环境方面的研究有限,有 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环境贸易相关理论概述国际环境贸易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贸易相关理论基础简述环境贸易相关理论基础简述 环境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 产生的一些理论基础也适用于环境贸易中。 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是从供给 方面即生产成本上来解释国际贸易基础的,包括古典的斯密和李嘉图模型,新古 典经济学中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模型等。另外 一些学者则从需求方面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 主要有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型 的需求模型和解释贸易模型动态变化的产品周期理论。 下面对这些主要理论进行 简要回顾: 一、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一、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smith , 1776)的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 一国中不同人的劳动生产率和 职业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 该 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而对于各国之间技术差异 的形成,斯密认为是由各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因此,在 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中,作为贸易产生基础的技术差异不但是外生变量,而且是 先天形成,难以改变的1。 在国际环境贸易中,发达国家无论在出口额、市场份额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而产生这个绝对优势的原因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发达国家的环 境产业专业化程度高,具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ricardo , 1817)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 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因此,根据李嘉图 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任何国家都可以有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国际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只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产生贸易, 任何国家都有可以出口的产品。随着国际环境贸易的发展,环境贸易双方不再只 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加入到这个市场,环境贸易市场 向“纵向化”转变。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有比较优势,因此,发展中国 家只能以自己的性能优良且具有价格优势的终端治理与控制新产品在环境发达 国家中寻找市场空间。 三、解释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产品周期理论三、解释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raymand vernon , 1966)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了产品生产技术的 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强调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以解释国际贸易模式的 变化。该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 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技术尚处于发明创新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 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 比较标准化, 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摹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 品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三阶段,发明国既丧失了 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 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呈现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 成为该产品的生产国与出 口国。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理论,它揭示了在产品生命的不同阶段生产 要素密集性质的变化过程和贸易国之间比较优势的转移趋势2。 世界环境贸易发展也正形成这样一种格局, 发达国家原本在环境贸易中的垄 断地位发生变化, 环境贸易市场份额在减少, 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却在增加。 原因在于, 随着环境贸易的不断发展, 技术从发明创新阶段 (即发达国家的垄断) 逐步迈向第二阶段(技术成熟期) ,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产生 生产并占据环境贸易市场份额。例如,在环境贸易市场中, “末端治理技术”已 经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而发达国家的产品周期又到了 “源头控制技术” 的“新产品阶段” 。 四、小结四、小结 这些理论基础揭示了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是指导环 境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说明了现在国际环境贸易中发达国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家占据优势的原因,即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则对国际环境贸 易市场格局的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使得国际环境贸易 的发展趋势有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这些贸易基础对环境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理论层 面的阐述,使得研究者对环境贸易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国际环境贸 易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贸易相关概念界定环境贸易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产业的定义一、环境产业的定义 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其产 值已占各国内生产总值的 10%20%。经合组织(oecd)研究表明,进入 21 世 纪环境产业已与生物技术、通讯技术并列为当代最被看好的三大技术领域3。在 发达国家中,它的产值已位于制药业和信息业之间。 环境产业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在 oecd 的英文文献中,它被称为“environment industry ”或“environmental industry” ,是“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industry”的简称;在日本,它 至今仍被称为“生态的产业” ,并被译为“ecobusiness” ;也有一些学术论文中 使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这一名称;而在我国,环境产业被称之 为“环保产业” 。 国际上对环境产业有多种称谓,反映出各国环境产业范围的不同。但从总体 上来说,环境产业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4。狭义简单地可 理解为“末端治理” ;广义为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即生产、使用及废弃物的环境 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 ,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产品生产进程的洁 净技术与洁净产品、使用进程的洁净产品。目前,国际上认为狭义的可视为环境 产业的核心, 但由于世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产品的生命全过程的环境行为控 制,因此,广义是世界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对环境产业的界定,始见于 1990 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 若干意见 ,其中明确了环境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 态环境、保护自然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 障和物质技术基础5。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二、环境贸易的定义二、环境贸易的定义 环境原本就是贸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贸易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而商 品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环境,许多的服务(如旅游业)也和环境因素有关。 贸易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健康的贸易将促进自然资源在更大 范围内进一步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会保 证贸易得以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反之,以破坏生态平衡,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而 强行的贸易,最终必将受到环境的惩罚,不仅制约贸易的发展,而且会造成生活 质量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停滞。 环境产业最初是适应本国环境保护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环境产业提供的 产品和服务其实质是可贸易商品。在世界环保热潮的带动下,20 世纪 90 年代初 国际环境贸易也在发达国家中发展起来,迅速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在 发达国家中, 环境贸易市场年增长率都超过了各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由此可见,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在国内与国际上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环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 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 环境贸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环境产品贸易,包括末端污染控制设 备、 环境监测设备、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设备、 生态环境保护设备以及环境友好产品等;另一部分是环境服务贸易,包括环境技 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与环境金融服务、生态旅游、环境工程等6。 三、环境产业与环境贸易的关系分析三、环境产业与环境贸易的关系分析 1、环境产业是环境贸易发展的基础 环境产业的发展是环境贸易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越成熟, 越发达,其环境产品的出口也就能越快得到实现,环境贸易的发展也就相应会越 活跃。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产品开发比较重视,并 且掌握了大量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初就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很快就实现了环境产品的出口。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成 为国际环境贸易的出超国,在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中占有主要地位。 2、环境贸易提高环境产业的经济价值 国际环境贸易提高了环境产业的经济价值, 因为环境贸易出超使环境产业产 值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当环境产品,特别是末端污染控制设备用于本国的环境消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费时,它属于抑制性支出,只是克服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并不真正提高人 们的财富与福利;但当它们用于出口时,就成为提高出口国财富和福利的产品, 成为直接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 对环境贸易给予了特别关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出口导向”作为发展 环境贸易的重要战略。 四、绿色产业和环境产业之间的关系四、绿色产业和环境产业之间的关系 绿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发展中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这表 明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但我们可 以认定的是,绿色产业是和环境产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产业。有些 研究者把绿色产业和产业,环境产业的关系用图形来表示。 绿 环保 广 狭 义 环 保 产 业 义 业 产业 色 产 产 业 图图 2.1:绿色产业与环境产业关系图:绿色产业与环境产业关系图 由图可见,绿色产业包括的内容更广,环境产业只是绿色产业的主力军,因 此不能把绿色产业和环境产业划等号。 绿色产业比环境产业多出来的范围是区域 型绿色产业,主要是指绿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7。例如,大型生态工业园区 等等。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第三章第三章 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国际环境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环境贸易发展现状世界环境贸易发展现状 90 年代以来,世界环境贸易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一般商品贸易。 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相对成熟,其环境产品也较快实现了出口。因此发达国 家在世界环境贸易中居领先地位。其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环境产业年总产值 已超过 2000 亿美元,贸易顺差达 200 多亿美元。但是,随着环境贸易的不断发 展,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强对环境产业的投资,将扶植环境产业和促进环境贸易 作为振兴工业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进入 21 世纪来,环境产业在世界各 国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环境贸易市场在不断扩大,2005 年世界环境产业市场 规模达到 89448亿美元,世界环境贸易市场也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迅速一、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迅速 由于各国对环境产业非常重视,以致各国国内环境市场快速增长,如发达国 家环境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6%,而以东亚和拉美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环境市 场增长率都超过 10%,大约是发达国家环境市场增长率的 2 倍9。环境市场的显 著增长,极大地推动了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增长。 表表 3.1 国际环境贸易额对比国际环境贸易额对比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合计 出口额(亿美元)2412.8 533.3 2946.1 2000 年 进口额(亿美元)1848.19 1097.9 2946.09 出口额(亿美元)3620.43 943.64 4564.07 2005 年 进口额(亿美元)2972.52 1504.55 4477.07 资料来源:.lb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由表 3.1 可知,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迅速,从 2000 年到 2005 年,无论是进口 总额还是出口总额都增长了一倍左右。 虽然发展中国家出口额不足以与发达国家 相提并论,但自 2000 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态势喜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 贸易额也在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二、不同地区之间的环境贸易差距较大二、不同地区之间的环境贸易差距较大 一个地区的环境贸易额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经济越发 达地区环境贸易占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份额越大;反之,经济越落后地区环境贸易 发展越不成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世界各主要地区的环境贸易额在世界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环境贸易中的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别。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是环境贸易的主要 出口国,即发达国家占据主要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和欠落后地区处于劣势,是环 境贸易的主要进口国。 22% 45% 33% asia-pacificamericaseurope 图图 3.1 2007 年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份额对比年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份额对比 资料来源: 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services 如图 3.1 所示,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仍然很小,环境贸易差距仍然很大。亚洲发展中国 家虽然总体水平远远低于西欧、 北美, 但也是较大的环境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地区, 在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三、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三、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b 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ountries 图图 3.2 环境贸易出口额对比环境贸易出口额对比 资料来源:environmental goods: trade statist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从折线图 3.2 可以发现,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出口额在逐年增加,但是发 达国家的环境出口额大概是发展中国家的 4 倍左右,两者之间差距甚大。全球环 境市场被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垄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 面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专业化程度高,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如德国,法国 及意大利的企业具有废水处理的优势,美国企业在环境监测,废物管理和污染修 复方面具有优势,日本企业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是由发达国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家的民营化程度决定的,如美国在固体废物处理,法国和英国在水处理方面的民 营化,这些国家在完成民营化的领域居全球的领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 产业起步晚,又缺少技术支持,因此在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中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 抗衡。 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环境贸易发展趋势世界环境贸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环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一、国际环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 随着 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各国的环境意识显著增强, 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受到鼓励和欢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被拒于国门之外, 世界贸易带有越来越浓的环保色彩。 国际环境贸易市场规模从 2000 年的 5845 亿 美元发展到 2005 年的 8944 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 8.9%;其中环保设备的市场 规模更是以年均 16%17%的速度在增长10。 国际环境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充满商机和利益的大市场,引起了世界各国和 各大公司的激烈竞争。由于认识到国际环境贸易对贸易和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性,愈来愈多的国家都一致把出口导向作为发展本国环境产业的重要战略,将环 境产业和环境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环境贸易在 一国的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环境贸易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二、环境贸易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各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发生, 而当前发 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有待改进,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环 境市场需求潜力较大,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市场 份额也在不断扩大。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品出口额仍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 比,但是其发展态势喜人,均有较高的年增长率。 表表 3.2 世界环境市场占有率及预测世界环境市场占有率及预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地区与 国家 年份 北美 西欧 日本 东亚及东南亚 南美 东欧 1992 48% 29% 14% 4% 1% 2% 合计 91% 7% 2010 42% 25% 13% 14% 3% 4% 合计 80% 21% 数据来源:ecotec(1994)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ecotec(1994)11提出了 19922010 年期间世界环境市场分割状况变化 的预测, 从表 1 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环境市场占有率在 显著上升。国际环境贸易市场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国际环境贸易 将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而且将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 三、环境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环境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初的环境产业的产生是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是政府采取措施 应对环境恶化的产物;随着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环境产 业面临新的课题,环境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市场主导阶段。有些企业进行经济活 动时,开始主动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力求降低环境压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 渐发现环境产业在保护生态平衡,节省能源的同时,还提供了大批就业机会,创 造了丰富的利润,对本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国 环境投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改变现有的经济运行模式,力求在环境 市场中获取优势。 发展环境产业是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是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的转 变的基本要求。环境产业是新兴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国际经济发展的 重要方向。再者,环境产业的不断成熟发展,相应的也会带动环境贸易的不断发 展,众所周知,一国国内环境产业的发展实力是其进行国际环境贸易的基础。以 西欧发达国家为例,由于环境产业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竞 争优势,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在国际环境贸易中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因此,基 于环境产业的以上特性,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环境产业不仅是保护地球环境, 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将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带动各国的 经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日本环境贸易发展分析日本环境贸易发展分析 一、日本环境产业的现状一、日本环境产业的现状 日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破坏 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的。由于国土面积等资源的强力约束,日本的整体环境承 载力较差,日本政府采取的片面注重工业化发展,忽略环境保护的政策给日本造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事故,导致了公害事件频发。自 70 年代起,日本政府推行 “环境立国” 13,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和大力发展环境产业,使日本很快成为世 界环球模范。其中,环境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日本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新 的经济增长点。 日本环境产业已渗透到所有产业,并从官方需要到民间需要,从城市向各地 域辐射。环境产业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每年加入环境产业的企业有 3000 家左 右。2000 年,日本环境产业的市场规模为 29 兆 9000 亿日元,约占 13%,属于 世界第二大环境市场。根据预测,在 2015 年环保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 60 兆 日元14。 日本的环境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日本环境贸易的发展, 早在 1992 年日 本的环境贸易顺差已达到4.78亿美元, 到2000年环境贸易顺差达到14.7亿美元, 增长了三倍;环境市场规模由 1990 年的 240 亿美元到 2000 年的 650 亿美元,年 增长率达到 10.5%。环境产业已成为日本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环境贸易更是成为 日本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日本环境贸易发展特点二、日本环境贸易发展特点 1、国家主导,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 为适应国际市场环境需求,提高产业素质及产品竞争力,日本政府积极推动 环境产业发展, 鼓励环境产品的出口, 对从事环境产业的企业实施产业倾斜政策。 除此之外,政府还对环境产业给予资助。为了从资金方面支持企业从事环境产品 的生产,日本政府根据环境事业团法成立了环境事业团15,并通过政策投资 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提供环保融资贷款。这一系列政策,以国家为主要推 动力量,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产业,大大促进了日本环境产业的发展。 2、完善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和 环境管理制度。日本和德国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最完善的国家,从 1967 年日本 发布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到 2000 的推进形成循环经济社会基本法 ,日本的 环境方针、政策、环境法制、标准等环境措施都在不断加强,这一系列的环境保 护政策也进一步推动日本环境产业, 环境贸易的迅猛发展。 日本环境省作出预测, 包括垃圾回收和处理在内的日本环保市场总额在 2010 年增长到 47.2 万亿日元,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预计到 2050 年环境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60 万亿日元16。 3、强劲的环境研究和技术开发 日本的环境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