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 阻隔(g) 涟漪(y)纤手(xin)B蹒跚(pn)熨帖(yn)斫折(zhu) 喧嚣(xio)C羁绊(bn) 惊蛰(zh) 拂晓(f)隘口(i)D熹微(x) 蕴藉(j) 逼仄(z) 料峭(qio)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寂廖 蜷伏 改弦易撤 色彩班斓B隐敝 恢弘 暄嚣一时死心蹋地C按摩愁怅 想入霏霏 惊滔骇浪D滂沱蕴涵 堂而皇之 突发奇想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4修改病句。 (1)全国第13届青歌赛,有我州两名歌手加盟的“土苗兄妹组合”夺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 _(2)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为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 _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让那安闲的雨丝,_;让那多情的雨丝,_;让那无声的雨丝,_。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诉说你心中的爱 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拨动你心底的弦A BCD6填空。(1)夜雨诗意选自 ,作者 ,当代学者、 家。(2)雷雨前一文的作者是_,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农村三部曲春蚕、 、 。(3)苏轼,字 ,号 ,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我们学过他的诗 、 等。(4)何当共剪西窗烛,。(5),白雨跳珠乱入船。(6)雁过也,正伤心,。(7)自在飞花轻似梦,。(8),深巷明朝卖杏花。7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古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_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_(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10文中画线句子,化用了宋代词人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写了词人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情景和感受,请你写出这首词的下片:(6分),。,、。11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3分)12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2分)1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5分)14文段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请根据文意推测“谁”在喊呢?“喊”的是什么呢?(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5分)怀念一种声音聂鑫森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 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摘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8年1月,有删改)15第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16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5分) 17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5分) 三、作文18.题目:梦 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1A 2D C4(1)把“全国第十三届青歌赛”改为“在全国第十三届青歌赛上”。(2)把“开端”改为“基础”。评分说明:每题1分。5B6(1)文化苦旅 余秋雨 散文 (2)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子夜 秋收残冬。(3)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苏洵 苏辙 水调歌头浣溪沙(苏轼的诗词即可)(4)却话巴山夜雨时(5)黑云翻墨未遮山(6)却是旧时相识(7)无边丝雨细如愁(8)小楼一夜听春雨7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2007”占两个格或占一个格均可。)8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9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10蒋捷 虞美人(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1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12这是因为作者在岛上听雨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13作者听雨,是在听得人生,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14这里的谁应该是指故乡,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15用了比喻修辞格,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16他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