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疾病和画家的艺术反规.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疾病和画家的艺术反规.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疾病和画家的艺术反规.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疾病和画家的艺术反规.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疾病和画家的艺术反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摘 要 艺术表现生命本能,又本能地表现本能中的焦灼和忧虑。本文就疾病和画家 之间的关系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进行探究,一方面是有着巨大驾驭力、创造力丰 富的艺术家;一方面却又自 感赢弱,充满危机意识。当代艺术正是这样日 益显著 地体现着人类生命主体,并表现着由 此产生的生命理性意识。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说明疾病对于人类包括画家的普遍存在性的含义,并 通过列举艺术史一些实例,用辨证的方法看待疾病对画家的意义,提出文章的中 心论点。 第二部分着重引述论证疾病对画家和画家艺术的影响。此部分从两方面进行 展开探究:一方面是疾病对画家身心的伤害致使画家对疾病更深层的认识,另一 方面从疾病对画家的精神的影响推出精神状态决定艺术形态。在此既从病理学上 科学地剖析疾病对画家的伤害,又从社会学、哲学方面分析和思考疾病和画家及 画家的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疾病对心身的影响展开时,首先引述一些有关疾病对画家躯体健康的影响 而导致画家错视等障碍以致于艺术作品反常方面的探讨,躯体疾病对画家和画家 的艺术的影响,作为一种现象在此提出。然后着重论述的是疾病对画家心理的冲 击,疾病对画家的心理的冲击从而使画家更深层的思索人及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进而改变其精神状态。疾病对画家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心灵上的冲击。画 家是从生命的本源认识疾病的,在画家眼中疾病是生活,是世界的隐喻。画家有 了 这种高贵的体验,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关系, 更懂得生命主体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对待疾病则是以审美和创作的态度,完全超 越了实存生命和实存死亡,从而抉发出一种艺术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讴歌 的。 最后,则聚焦于疾病对画家的精神及画家艺术形态的影响。无论身心疾病或 是其他因素都可冲击画家的精神世界,都可引起画家的精神疾病。画家的职业性 决定着画家人格取向和艺术精神,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探寻和思考。画家的 秉性,对艺术的虔诚和狂热,在生理学中可以找到致病的原因;同时我们也不可 忽视社会学的原因,因为艺术具有时代指向性。画家的职业品格,生活习惯容易 导致画家的精神变异,然而,精神状态无疑也对画家的艺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画家的创造是一种精神活动,有什么样的生命自 觉意识,便会有与之对应的艺术 精神和艺术形态。艺术精神决定艺术形态,画家的艺术作品从根本上是对人的观 照,对生命的关照。也正是这种艺术的观照,才使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 “ 天才” 又是 “ 精神病” ,无可摆脱地画家有着超越常人的 独特的思维和意识, 并且充分地 体现在其艺术作品上。现代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类似精神病的特征。甚至,现代 艺术被称为现代病理学艺术。 第三部分论述了画家艺术反规的价值。疾病使画家深刻认识了艺术与生命之 间的关系,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新。艺术反规是画家生命自 觉意识的特殊表现, 也是画家最高层次智慧的反映。 第四部分为结论, 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 “ 疾病” 对于艺术家及其艺术来说, 有其多重的含义。对此,我们更应从深层去理解。 关键词:疾病/ 画家/ 反规 ab s t r a c t a r t r e fl e c t s l i f e i n s t i n c t a n d i t s wo r r i e s a n d r e l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d i s e a s e s a n d p a i n t e r s a n x i e t i e s t h r o u g h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 l o g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r e a s o n i n g -a r t i s t s h a v e g r e a t a b i l i t y t o c o n t o r t a n d g r e a t p o w e r t o c r e a t e w h i l e t h e y a l s o f e e l w e a k a n d f u l l o f c r i s i s . mo d e rn a rt p r o m in e n t l y e m b o d i e s t h e s u b j e c t o f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s h o ws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i t . t h e p a p e r c o n s i s t s o f f o u r p a r t s : p a r t i d e a l s w i t h t h e c o n c e p t t h a t d i s e a s e s a r e u n i v e r s a l l y c o m m o n t o h u m a n b e i n g s a s w e l l as t o p a i n t e r s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a r g u m e n t i s s e t f o r th t h r o u g h c i t i n g s o m e e x a m p l e s i n t h e h i s t o ry o f a rt a n d t h r o u g h t h e d i a l e c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w h a t d i s e a s e s m e a n t o p a i n t e r s . p a r t i i e x p o u n d s t h e i m p a c t o f d i s e a s e s o n p a i n t e r s a n d t h e i r a r t f o r m t w o a s p e c t s . o n t h e o n e h a n d , t h e p a i n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s d i s e a s e s m u c h b e tt e r t h a n b e f o r e , f o r h e h a s s u ff e r e d a l o t f r o m t h e m p h y s i c a l l y a n d m e n t a l l y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h i s m e n t a l s t a t e d e t e r m i n in g t h e a rt i s t i c f o r m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i m p a c t o f d i s e as e s o n h i s m in d .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p a p e r n o t o n l y a n a l y s e s s c ie n t i f i c a l l y t h e h a r m d i s e a s e s h a v e d o n e t o h i m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ly , b u t s t u d i e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p a m o n g d i s e a s e s a n d t h e p a i n t e r , a n d t h e p a i n t e r a n d h i s a rt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s o c i o l o g y a n d p h i l o s o p 琢 wh i l e d w e l l i n g o n t h e e ff e c t o f d i s e as e s o n t h e p a i n t e r p h y s i c a l l y a n d m e n t a l l y , t h e p a p e r , f i r s t o f a l l ,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a b n o r m a l as p e c t s o f a rt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s e ff e c t o n t h e p a i n t e r s h e a l th , t h e n e x p l a i n s t h e d i s e a s e s im p a c t o n h i s m in d , f r o m w h i c h t h e p a i n t e r p o n d e r s d e e p l y o v e r t h e v a l u e a n d m e a n i n g o f m a n a n d h i s e x i s t e n c e , a n d f i n a l l y c h a n g e s h i s m e n t a l s t a t e . t h e d i s e a s e s e ff e c t o n t h e p a in t e r m e a n s i m p a c t o n h i s m i n d t o a g r e a t e x t e n t . h e u n d e r s t a n d s t h e d i s e as e fr o m t h e l i f e o r i g i n . i n h i s e y e s , a d i s e a s e i s a k i n d o f l i f e , t h e m e t a p h o r o f t h e w o r l d . wi t h t h i s n o b l e e x p e r i e n c e , h e h a s a 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 o n g m e n a n d m e n , m e n a n d s o c i e t y , m e n a n d n a t u r e , a b e t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n g o f t h e m e a n i n g a n d v a l u e o f l i f e . t h e p a i n t e r c h a n g e s h i s n o r m a l a tt i t u d e t o w a r d s i l l n e s s i n t o a e s t h e t i c a n d c r e a t i v e o n e s , s u r p as s i n g t h e e x i s t e n t l i f e a n d d e a t h ,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a n a r ti s t i c s p ir i t w h i c h i s w o rt h p r a i s i n g . f i n a l l y t h i s p a r t f o c u s e s o n d i s e a s e s i m p a c t o n t h e p a i n t e r s s p i r i t a n d h i s a rt i s t i c f o r m . wh e t h e r m e n t a l o r p h y s i c a l d i s e a s e s o r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m a y i n fl u e n c e h i s s p i r i t u a l 3 w o r l d , a n d m a y l e a d t o m e n t a l s u f f e r i n g . t h e p a i n t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d e t e r m i n e s h i s p e r s o n a l it y a n d a rt i s t i c s p i r i t , w h i l e h i s s p i r it h i s a r t i s t i c fr o m . t h e p a i n t e r s d i s p o s i t i o n , h i s p ie t y a n d z e a l o t ry t o a r t c a n b e f o u n d in p h i l o s o p h y a s w e l l a s s o c i o l o g y , f o r a r t r e fl e c t s t h e t i m e s . t h e p a i n t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 l i f e h a b i t s b r i n g a b o u t h i s s p i r i t c h a n g e s . h o w e v e r , h i s s p i r i t u a l s t a t e n o d o u b t a ff e c t s h i s a r t i s t i c c r e a t i o n , w h i c h i s a k i n d o f s p i r i t u a l a c t i v it y -h i s v o l u n t a r y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l i f e b r i n g s a b o u t s i m i l a r a rt i s t i c s p i r i t a n d f o r m . a rt i s t i c s p i r i t d e t e r m i n e s a r ti s t i c f r o m . h i s w o r k s b a s i c a l l y r e fl e c t s h u m a n b e i n g s a n d t h e i r l i f e . i t i s h i s r e fl e c t i o n t h a t m a k e s a r t h a v e a e v e r -l a s t i n g e b a r m . t a l e n t o r p s y c h o t i c m e a n s t h e p a i n t e r h a s u n i q u e t h i n k i n g a n d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w h i c h a r e s h o w n i n h i s a r t i s t i c w o r k s .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s i m i la r p s y c h o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m o d e r n p a i n t in g s w h a t i s m o r e , m o d e r n a rt i s c a l l e d m o d e m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o n e . p a r t i i i e x p l a i n s t h e v a l u e o f t h e p a in t e r s a b n o r m a l i t y . d i s e a s e s m a k e t h e p a i n t e r k n o w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a r t a n d l i f e . i n h i s p o i n t o f v i e w , a p a in t e r s l i f e m e a n s c r e a t i o n . a rt a b n o r m a l i t y i s t h e u n i q u e r e fl e c t i o n n o t o n l y o f t h e p a i n t e r s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l i f e , b u t a l s o h i s h i g h e s t l e v e l o f w i s d o m . p a rt i v c o n c l u d e s t h a t d i s e a s e s i m p l y m a n y m e a n i n g s t o a rt i s t s a n d t h e i r a r t i s t i c w o r d s . t h e r e f o r e , w e s h o u l d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m p l i e d m e a n in g o f th e i r w o r k s k e y wo r d s : d i s e a s e s / p a i n t e r s / a b n o r m a l i t y 一、引言 疾病,是生命的灾难,人类天性地恐惧疾病、逃避疾病。人类自 始至终都在 与疾病作斗争,而且从未停止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部 人类与疾病的抗争的历史。疾病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深刻和全面的。最 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人类自 觉地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就是从文 艺复兴刀始的。人类追求的自由 权、平等权,从 “ 人文主义”到 “ 人道” 、到“ 人 权” ,一切关于人、人类的探索都肇端于此。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契机就是黑死病 在欧洲的蔓延。全欧洲死亡人数达二千五百万人,占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应该 说,在这之前的中世纪,人的生命是不被重视的。那时,人不过是上帝的无足轻 重的奴隶。但是,当死亡威胁着人类时,一种新的精神觉醒了。于是意味着普遍 死亡的黑死病, 迎来了 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 文艺复兴时 代。 画家,首先是人类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同样会患上各种疾病,遭受疾病的种 种折磨。与疾病之于人类的影响一样,疾病之于画家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但画家 毕 竟是人类中的特殊群体,因 此,疾病之于他们的影响往往也是异于常人的。 在 人类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许多有别于与当时美学流派和思潮的画家,这些画家的 行为与思维往往是异于常人的,反常规的。在这里,我称他们为反规画家,称他 们的作品为反规的艺术。然而,他们的反规及反规的艺术是否和他们的疾病有关 昵? 画家, 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往往给人们留下了疾病缠身的印象。综观整个美 术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画家,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具有各种疾病。 他们之所以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大多与他们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有关。 画家中确实不乏一些病人, 有的原本就具有家族遗传病史, 有的则长期甚至终身 受到一种或几种疾病的折磨与纠缠, 他们很多行为和思维是显得和常人有所不同, 并且体现在其作品中,的确是很巧合,但绝不是偶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 尔肺病缠身三年却创作了巨幅名作 西斯庭圣母 ;小汉斯. 霍尔拜因出版了1 6 世 纪在欧洲非常畅销的木刻作品 死亡之舞il l , 然而这位重要的德国绘画大师却因 黑死病死于伦敦;画家凡高在圣诞节夜晚拿剃刀谋杀高更,未遂,便割下自己的 耳朵。凡高被送往精神病院,然而却因此诞生了 包着耳朵的自画像 、 病院室 内等奇异美丽的作品:高更弃妻离子,去夏威夷的塔希提岛寻求所谓的 “ 原始 气质” ,却变得贫困潦倒、梅毒缠身,然而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 里去? 、 一世荣华, 幽灵在监视等作品问世了;图鲁兹 劳特累克出生于法国贵族世家 却饱受残疾和疾病的纠缠,终日 居住在妓院与妓女为伍。然而以夜总 会和妓女为题材的作品却使他赢得了大师的名声;喜欢白日做梦、自 幼患有妄想 症的达利其行为古怪异常、荒诞不经,然而他却成为2 0 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中最 具代表性、其作品最具怪诞性的画家;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a 1 的 创伤和疾病加上她 的艺术成就使她更居传奇色彩;毕加索因患严重的偏头痛而在1 9 3 7 年以后出现了 奇特的画风可以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尼采说: “ 正是那些例外的情形造成了艺术家,这些情形全部都和病态深有亲 缘和深相纠结,以致于看起来当个艺术家而没有病是不可能的。 ” 3 1 按尼采的说法所有的艺术家都有病,作为艺术家的画家们亦是如此,当个画 家没有病也是不可能的。 “ 例外情形” 则是画家的病态反映, 正是这些“ 例外情形” 造成了艺术家。尼采的观点照应了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看法疾病是 “ 刺 激丰富多彩的生活强有力的兴奋剂” 4 1 弗洛伊德也提出艺术家都具有神经官能症。 阿得勒认为:画家可以把疾病变成创作的动力与素材。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 “ 没 有一个伟大的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的。 15 1 ” 尼采、弗洛易德、 亚里士多德等他们 则是更大程度上认为画家们具有精神疾病,这些精神疾病导致了画家的 “ 例外情 形” 和造就了这批特殊的社会群体。诺瓦利斯和阿得勒的观点是除了精神疾病之 外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画家们出现所谓 “ 例外情形” ,并且成为他们创作的 “ 兴奋 剂”。 二、疾病对画家的影响 1 疾病对画家身心的伤害及对画家作品的影响 尼采所说的“例外情形”就是人们常常认为的“异常”、“变态”、“神经病”, 当然包括他们的各方面的行为和思维,用尼采的语言则是例外行为和例外思维。 在这里称反规行为和反规思维。画家的很多行为和思维的确常常是反规的,常常 令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这种反规行为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画家患有心 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事实上不仅心理或精神疾病能够导致画家的反规,同样,躯 体疾病等也一样可以导致画家的反规。历史上有很多由于躯体疾病直接或间接成 就了一批伟大的艺术家的例子,当然,躯体疾病是否能导致画家的艺术反规呢? 这一点在此姑且不下绝对定论,但有很多人认为,躯体的某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 到画家的艺术作品本身。 观看比较法国画家雷诺阿一九0 0 年之后和一九o o 年之前的作品,我们可以发 现:一九0 0 年之后的作品比之前的作品更加自由挥洒和出神入化,作品完全摆脱 了- - j l 0 0 年之前的“颜色禁闭在越来越细腻、越来越精确的森严界限之内”, 把色与线,形与光处理的十分的松动和自然,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恰恰那 时他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越来越恶劣。雷诺阿是在四十八岁( 八八九年) 时 丌始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到一九一o 年以后,他的身体甚至无法活动自如, 必须由护士照顾,而且得坐在轮椅上行动。由于手严重变形,也无法活动自如地 拿笔,并且疼痛难忍,必须靠别人将笔塞给他,甚至将笔绑在手臂上。有人说, 正是他的严重的关节炎才使他无法进行很细腻的描绘丽出现的此种风格,一九o 。 年之后雷诺阿的关节炎越严重,他的作品的特点越松动,形体也越来越模糊,而 让人感觉到他艺术风格的自由和豪放。 劳特累克曾说:“如果我的两腿少长一点儿,我便不会搞绘画了”图鲁 兹劳特累克出生于法国贵族世家,幼年不幸致残,愈后成为畸形。他的双亲得 知儿子无法步上贵族之途后,便鼓励他走上绘画之路。从1 8 9 2 年至1 8 9 4 年间,劳 特累克的题材范围从蒙马特街的歌舞场,转向一些妓院生活。他相信那种环境能 得到更迷人的模特儿,尽管他身体畸形,脾气又暴躁。他终日居住在妓院与妓女为 伍,沉迷酒色,荒唐无度,并不止一次因酒后闹事而遭逮捕。巴黎的夜生活使劳特 累克在工作和娱乐上都过度地消耗精力。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他身染梅毒,糜烂的 生活使画家更加堕落不堪,终因酒精中毒引起精神震颤性谵妄,住进了精神病院。 1 9 0 1 年9 月9 日,因全身瘫痪而死去,年仅3 6 岁。然而这里却使他赢得了大师的名 声。他创作的一大批以夜总会和妓女为题材的作品,画中融入了幽默和温暖,同 时,对于生活的郁闷和绝望也都表露无遗。劳特累克对人生不报任何幻想,便将 内心的情感及人生的悲剧完全展现在画中,但却不会给人过度的忧郁和冰冷无情 的感觉。劳特累克的艺术作品除了它们的美学意义外,确也有着深刻的社会病理 解剖的意义。劳特累克命运和贵族背景使他更容易过糜烂和堕落的生活。由于疾 病劳特累克选择了绘画,然而,促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艺术家,能通过夜生活和 妓女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反观社会的主要原因,我想就不仅仅是其残疾的原因了。 从心身疾病m 发展的原理来看,人类的性格、情绪和躯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1 9 3 5 年d u n d a r 就提出了某些疾病与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理论,她认为 至少有八种疾病是和性格特征有联系的。例如:冠状动脉梗塞、心率不齐、风湿 样关节炎、糖尿病、骨折等。早在1 9 世纪,b e a n m o n t 提出了有关情绪变化与肠胃 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1 9 2 2 年c a n n o n 也研究了植物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 情绪的关系。 精神病学中指出,生物性躯体损害不能解释所有精神疾病的直 接原因,但由于躯体因素的某些原因可导致某些生理机能的紊乱,包括伤口感染和 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及其他躯体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障碍。例如 由脑器质病变而引起的其他器官的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和 情绪等受损。有些人认为其中一些因素也可以直接影响画家的艺术风格。现代艺 术大师毕加索一生在艺术中探索。尤其1 9 3 7 年,他以不规则、不对称的人像画, 令全球艺术爱好者赞叹不己。但神经病学家费拉里医生最近指出,毕加索的画作 显示他当时正深受一畸十罕有的偏头痛折磨,画中构图是他视觉受病痛影响而出现 的错觉。 8 1 9 3 7 年是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其中一道分水岭,他在这时期画了一系列构 图奇特的画作,包括哭泣的女人、戴帽子的女人、 玛丽一泰莱丝等。这些画作的共同点是画中人像呈现 垂直不对称。艺术史学者一直认为,有关作品是受到非 洲艺术的影响。不过,神经病学家费拉里医生有不同见 解,他认为,毕加索的画作显示他当年身患一种罕有的 偏头痛。偏头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的痛症,发 作| j 仃的先兆症状是出现闪光错觉,办有少数病患者在病 发之前会产生垂直割裂的视觉影像。在荷兰莱顿大学任 教的费拉旱,经常接触偏头痛病人。他要求病人将他们 图1 毕力“索:哭泣的女人 病发时见到的影像画下来。有一次,他到巴塞隆拿的毕加索博物馆参观,结果发 现毕加索的画作竟与偏头痛病人绘画的图像卜分相似。为进步引证他的设想, 他将毕加索一些较少人知道的画作,与偏头痛病人绘画的图像放在一起,结果就 连艺术史学家和神经病学家也难以分辨。他认为,毕加索在1 9 3 7 年以后出现的奇 特画风,f 是这位艺术大师在偏头痛病发前看到的视觉影像。费拉里医生从病理 学的原因解释毕加索的抽象画,究竟真的是不是由于毕加索的偏头痛而造成了他 视觉错,产生了其构图奇特的画作,可惜我们已无法求得画家本人的证实了。 有很多艺术家曾在某些药物和成瘾物质( 如毒品、酒精和烟草等) 控制的状 态下寻求过刺激和灵感,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曾任纽约医学院 临床教授的医学博士阿瑞提在他的代表作创造的秘密中以“改变身体中的化 学性质”为题,单列一节专门讨论了历史上许多相关的例子。心理学家阿扎菲夫 人曾在她的论文视觉艺术中的象征主义中介绍过用墨斯卡灵碱和其它类似药 物对我们大脑所做的著名实验,认为“这些药物造成了一种强烈而有色彩,并具 形状的状态并非不像是精神分裂症”。荷兰画家凡高( 1 8 5 5 年一1 8 9 0 年) 一 生贫困潦倒、性情怪异,常常做出许多反常的行为。其作品大量使用金黄颜色, 丽面绚丽多彩。在凡高的向日葵、自画像、以马车和火车为背景的风景 的画作里,我们到处能看到那种凡高特有的厚重而丰富的黄颜色。“金黄色! 多 么美的金黄色呀! ”那绚丽的金黄色占据了他的整个身心。凡高是多么的倾心他精 心调制的黄颜色。在给提奥的信中,他每次说到黄颜色都显得特别的激动:“ -l 为了获得我去年夏天曾获得过的那种强烈的黄色调,我真的必须保持高度的紧张 状态。雷电般闪烁的橙黄色鲜亮得犹如火红的烙铁,明快的色调犹如阴影 中的古会。但这幅面尚未完成。为了完成此画,我现在打算变成无拘无束 的色彩家,我将夸大头发的美丽,甚至运用桔黄、烙黄和柠檬黄”。那么,凡 高为什么如此“嗜黄如命”呢? 最近蒲昭和在健康报发表了凡高偏好黄色 与洋地黄中毒1 9 提到,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科研人员对凡高的晚 期4 0 多幅作品、大量信札分析得出如此结论:凡高“嗜黄如癖”与其大量服用药 物洋地黄有关。文中说,给凡高看过病的医生们持不同的意见。有些人 认为他是瞻妄躁狂症,有的则认为是具有视、听幻觉的癫痫病,还有的认为他的 病与松节油、颜料或铅中毒有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治疗癫痫病的基本药 物毛地黄( 又名洋地黄) 对凡高的视幻影响最大。凡高又常常爱喝的- - ;f q , d q “苦 艾酒”的酒,其主要成分之又为洋地黄,饮用后会产生舒服而持续的幻觉,因 而引人上瘾,精神系统遭受损害。在凡高住院治疗中,凡高为照料他的加歇医生 所画的“两幅肖像画中均画有洋地黄玄科植物毛地黄紫色花序并非偶然,很 6 可能是医生曾经常用这种药用植物给他治病”。“大量医学资料显示,服用洋地 黄的病人有5 一2 0 的人发生恶心、心律失常、眩晕、视力障碍、头疼等症状。洋 地黄可引起黄视症,患此症的人看到的一切都呈黄色,甚至天空也是黄色或绿色 的,还常看到各种颜色的晕环,有的病人的瞳孔也发生大小不对称的变化。”“在 儿高晚期的作品中也会发现不少晕圈、旋涡以及自画像中两瞳孔不对称等现象, 据此研究者认为凡高可能是使用洋地黄后出现的金黄色与晕环视觉,由于印象过 于深刻,以至于药物的副作用失去后仍然保持了对黄色和偏爱”。有人认为凡高 喜爱黄色是其个人风格,是主观原因。对此凡高自己并不认可,甚至也不可理解。 儿高曾希望医生能为他作出解释,他在信中不解的慨叹:“在我的身体里面的确 有什么东西,但他到底是什么呀? ” 我们很难断定疾病对画家的身体伤害究竟对于他的艺术成就是好是坏。因为, 也许会有人说,如果雷诺阿不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劳特累克没有残疾,如果 凡高不服用大量的洋地黄、不喝苦艾酒,如果毕 加索不患偏头疼,他们的艺术生命也许会更长, 也许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这一点,我并 不表示反对。躯体疾病对画家的绘画风格的是否 真的有直接的影响呢? 然而,我要说明的是,在 这些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艺术成就的画家身上, 图2 凡高:星月夜 确实存在疾病影响的潜在因素。疾病除画家的身体造成影响以外,由表及里,疾 病就会造成画家心理的影响。而心理疾病更容易造成画家的一些行为和思维等方 面反规现象。当疾病不可避免的来临时,面对疾病、痛苦和死亡,作为生命力旺 盛的艺术家却能从内心深处直接地感受到对生命的最高体验的惊悸与震撼,于是 从中更深层去思索人及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改变其精神状态。 从病理学上来况心理反规也即心理变态。变态心理的生物学解释来自于传统医 学模式的理论,认为遗传、体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和生物病原体对人的心理 异常或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当个体的生命面对疾病时,往往是无 能为力的,且造成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异常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 比如,抑郁发作时,患者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睡眠紊乱,运动和思维迟缓,对 感兴趣的事也感到乏味。而在躁狂或轻型躁狂的发作期间,病人体验则与抑郁发 作时截然相反,情绪高涨,自我评价和感觉良好,睡眠需要减少,精力充沛,活 动能力增加。疾病对画家的心理冲击引起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很多心理学家、精 神病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也认为心理疾病会对艺术家的创造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 健康与否,画家具有比一般人更加丰富的情感,或者说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才更 适于从事艺术仓日作。因而,画家的心灵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冲击,同时,画家也更 容易从中得到灵感和想象。文艺复兴前期的黑死病,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死 亡,如此的体验之后哲学、文学、艺术则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绘画领域里, 死亡= 之舞已成为一种黑色幽默,描绘当众解剖尸体已搬上历史舞台。今日突如其 来的$ a r s 疾病带给人们是什么样心理感受,恐怕也不言而喻,文学家、哲学家、 艺术家是否从中获得更深的启示昵? 如此的体验,人类所有的精神头脑和时代良 心,都在深深地思索。疾病不在认为是偶发 的、可以避免的,它是世界本体性质的一个 部分,小至个人,大至宇宙,都无法摆脱。 现代艺术想必也是深刻地体验了生命的死亡 实存,才在无数作品中,见出心灵的惊悸与困3 尊油旱阿稆:耩卧的 聚妇 战栗。 作为能够超越死亡的艺术家来说,残酷的现实既然无法改变,相反,却是一 种解脱,他们往往能坦然地接受这种现实。疾病此时己无法遏止画家的疯狂创造, 他们已不在以人生的态度对待痛苦和死亡,而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它。艺术把这 种精神挟发出来,就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审美意义。2 0 世纪最伟大的裸体画家莫迪 里阿尼( a m e d e om o d i g l j a n i ) 自幼体弱多病,后又患上肺结核,这病始终紧紧纠 缠了这位富有才华、满怀希望的少年一生。1 9 0 6 年,2 2 岁的莫迪里阿尼来到心目 中的圣地巴黎。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的窘迫使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变成醉 醺醺的流浪汉,终日沉溺于酒精与麻醉品中。1 9 1 4 年,3 0 岁的莫迪里阿尼与贝亚 特丽丝相识。贝亚特丽丝曾预言: “这位不走运的艺术家将名垂千古。”在贝亚 特丽丝的影响下,莫迪里阿尼专心创作油画。他的画风日渐明晰、有力。画画对 他来说以成为种激情,一种熟悉的锻炼方式画画可使他身处忧患和恐惧的 时刻证明自身的存在;画画成了他的保护神,使他能坚持活下去。但不久,两人 就因为性格不和分手了。随后在与珍尼一起的日子重,莫迪里阿尼画出了一生中 数量最多也是最杰出的作品,他的艺术造诣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有了一定 的名望。1 9 1 8 年1 1 月,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取名为珍尼奠迪里阿尼。正当上帝已 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的时候,死神也一步步逼近了。疾病的恶化,对世俗的反抗, 无休止的酗酒、吸毒,使莫迪里阿尼充满痛苦与绝望之中。于是其疯狂的创作。 1 9 2 0 年1 月,莫迪里阿尼肾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并发,1 月2 4 日,伟大的艺术家永远 离开了人世。 横卧的裸妇是莫迪里阿尼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似乎感到模特睡 梦中甜美的气氛和画面充满着画家一种不知来自何方的虔诚,同时也能感到模特 与画家之间的种神秘的关系。尤其侧倾的头 以及斜靠的姿势,将内在的心理表现无遗,令 人体会出人生的哀伤。在莫迪里阿尼的女儿降 临的一天,他拜访了病中的画家雷诺阿,不久 雷诺阿病逝。雷诺呵的逝世使莫迪里阿尼深感 自己短暂的生命即将到头,对青春的爱与焦虑 图4 保罗高更:幽灵在监视 不安在其内心深处互相交替着。此时,对人生苦难的直接体察使莫迪里阿尼对人 生的洞察更有深度,一幅幅充满生命律动的作品涌现出来。 疾病、亲情和不安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也可导致画家对人生的绝望,造成 其悲观厌世,进而引起画家对社会、人与自然产生置疑,并体现在其作品中。保 罗高更( 1 8 4 8 1 9 0 3 ) 原是巴黎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过着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因对绘画的痴迷,3 5 岁的高更决心摆脱乏味、按部就班的世俗生活,做一名职业 画家,去实现自己“用绘画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的梦想。然而,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 距,迫使着高更因穷困而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一八九七年,因为经济陷入困境, 病魔缠身,心爱的女儿及好友凡高相继过世,高更因此使他萌生厌世的偏差念头, 决定以自杀来结束一切。他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企图死后以自己的尸体饲兽, 以求彻底的解脱,但被人发现救起。在临死之前画出的著名“我们由何而来? 我 们是谁? 我们往何处去? ”深刻地反映了高更内心忧虑与感伤。具画家自己所说, 这是他以最大热情完成的哲理性作品。晚年的高更过着放浪形骇的生活。1 9 0 3 年, 身染梅毒、心脏病、脚部溃烂的高更病死异乡。高更的一生,永远徘徊在逃避与 追求之间。可以说,高更患有严重的心理忧郁症。但也正是他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让他产生对自然与人性的强烈渴求,也正是在这种对自然与人性的强烈苛求,引 导着他的不平凡一生、决定着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 许多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认为心理疾病是有助于艺术家创造性的。他们认 为,心理疾病的常见特征如躁狂时的认知风格发散性思维和沸腾的心情等, 能促进艺术家独特观念和思维联系的形成。其他非认知特征如精力充沛,废寝忘 食,对工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勇敢而不安分的生活态度,体验情绪深刻变化的能 力,也都是从事创造性工作所需要的。 画家具有比一般人更加丰富的情感,或者说画家对生活、生命、人、社会感 受的更加深刻入微。本身疾病便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样画家对疾病的感受也会比 常人敏锐和深刻,更容易引起画家的心理疾病。画家们往往是孤独而寂寞的。然 而他们的生命向力却是顽强的,他们的创造力那么的丰富、活跃,似乎永不衰竭。 面对疾病、痛苦和死亡,他们表现的则是“充实而旺盛的生命”一种通过疾 病来“反映自身的充实和完满的内在冲动”。疾病对常人带来的多是痛苦和焦虑, 然而疾病对于画家来说更大程度上则是心灵上的冲击,画家不仅从疾病所带来的 痛苦和死亡体会了人生,更重要的意义是画家通过作品反观世界和人性。对于画 家来说,疾病本身即人本身,疾病是世界的隐喻。就像帕拉切尔苏斯所说: “病 是世界的比喻,因为人人都在死亡中进行。” 2 疾病对画家精神的影响导致画家的艺术反规 各种疾病困为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不同职业、不同心理和身体素质而容易诱 发其他相关疾病,尤其是对于画家来说更容易诱发为精神疾病。人们常常浪漫地 认为画家是“变态者”、“精神病患者”、“罗漫蒂克”等。画家真的有精神疾病 吗? 精神疾病真的能给画家带来创造吗? 我们粗略地考察以下画家这一由特殊的 个体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画家可以被罗列一大串。这些 画家的一些行为举止和艺术表现常常被人难以理解,人们认为他们具有“精神病” 或是反常的人。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 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精神疾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画家常见的精神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1 、认知的障 碍:疾病感染尤其是脑部感染会引起许多心理异常表现,病人常出现错觉、幻觉。 2 、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概念的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 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此种疾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 、夸大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势,很多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认为是名 人的后裔。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受病人的环境、文化及经历等而 不同。多见于躁狂抑郁症型,精神分裂症。4 、虚构:是记忆错误的另一类型。病 人以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填补他所遗忘的那段经历。其内容可很生动,并带有荒诞 色彩。多见于酒精和药物中毒性精神病。最典型的精神病画家是荷兰的文森特凡 高( 1 8 5 3 1 8 9 0 年) ,许多艺术史家、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曾撰文论述,这一点 我们毫无异议。然而有很多人认为凡高的才华和创造力应归因与他的疾病。德国 最伟大的精神病学家之一、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卡尔雅斯佩尔斯呷1 认为:“分 裂症给凡高带来新的特质和深度”。而格拉尔德克劳斯认1 为:“他本质上压 根儿不是一个艺术家。相反,命运的召唤和受到某种力量的驱使,他才成 为艺术家的,这有据可查。”他最初是想当一名“福音传道者”,这一点我们可以 从儿高书信中可以了解。“一场疾病中断了这个职业,就在这个时候,艺术为他提 供了表现自己和奉献他爱之可能性。” 凡高的生活、精神病和作品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凡高的作品必不 可少要研究凡高的生活和精神病,尤其是凡高的精神病更是很多研究者所关心的。 “也许凡高所患的精神分裂症不可能产生什么新的东西,但是,某些东西还是被 创造出来了,若没有精神病,这些东西就永远不会显露出来。”m 1 汉斯普林茨 霍恩m 】在精神病患者的画像一书中说,无人能够否认,凡高是因疾病而获得 了一种动力使他上升到以前所不可能达到的高度f 品中我们可以 看到“笔触的自发激情。”一种强烈的节奏,显示出强烈动态的效果,种我 们能够看到的患精神分裂症画家的技巧。1 8 9 0 年7 月2 7 日,凡高自杀,去逝 时三十七岁。去世后,在他的房间找到一封没有写完的信:“我以生命为赌注来画 画,为了它,我可说是丧失了正常的理智” 作为一个悲壮而伟大的艺术家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就其生命状态来看,不能 认为是强壮的。这种现象在艺术家中不在少数。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有 “某种力量的驱使”,当然这种“力”对于具体的每一个艺术家来说,也必有所不 同的了。可以说,就不同的艺术家主体而言,职业的性质决定着画家的对待艺术 的一种精神状态。古希腊德奠克利特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就没有一种疯狂式 的灵感”。人的生命体是一种有精神活动的高级形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画家 扮演着创造者的角色,其进行的是一种期望水准很高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画家的 艺术活动有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