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知觉实验10教科1 第9小组余华、黄文静、吴芸、王红娥、钟建有摘要:本实验通过对上饶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第9小组的4名学生进行时间知觉测验,研究大学生对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并通过采用不同的闪光频率检验闪光频率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关键词:时间知觉 闪光频率1 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分为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时序知觉是指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时间知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相对于时序知觉而言,时距知觉的研究更多,主要围绕动物和人类被试展开。 研究时间知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范式: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回溯式研究则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而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而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刺激的时距长度和刺激的复杂性和时距判断率则只对回溯式判断产生影响。刺激时距长度和时距判断率成反比关系,而刺激复杂度和时距判断率成正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时距刺激(5-14.9秒)两种范式的时距判断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然而不同实验范式涉及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预期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对正在流逝的时距进行时间信息的提取、编码和储存;而回溯式时距判断往往要求被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刺激时距间的非时间信息进行编码,通常是对事件编码的提取,因而更多地涉及记忆因素。本实验采取预期式研究检查了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并检验了闪光频率对时间知觉的影响。2 方法与程序2.1 被试上饶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第9小组学生4名,视力正常,年龄在19-20岁之间,之前无相关实验经验。每个被试分别编号为被试1、被试2、被试3、被试4。其中被试1、被试2和被试3为女性被试,被试4为男性被试。2.2 实验仪器时间知觉测试仪、纸、笔。2.3 实验设计和程序2.3.1 主试按功能键,使显示F202S、即标准刺激时间为2S,按声/光键,使指示灯在光处亮。按连续/始末键,使指示灯在两点均亮,此时闪烁频率为2Hz、若在按两次则为8 Hz(手按时间稍长会显示频率),按开始键实验开始。2.3.2 被试手拿反应盒(键),据仪器刺激(闪光)时间,按任意键,复制(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立即记下该数据,如此做20次。2.3.3 主试复位、重新设置,使闪光频率从2Hz到8Hz,同样做20次。3 实验结果3.1 每名被试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4名被试时间知觉实验数据(单位:ms)实验次数被试1被试2被试3被试4慢闪快闪慢闪快闪慢闪快闪慢闪快闪12104164617501216208513441841184222292184116279731983137721931649322861472168411121656127919021640421071450202212791652105521802024516511197153810931446118120902408617341414193217101553172023041945723661420216314001340170918931656825832006258511531615161720322222922331582236311411579162219201867102186165921511716136614082025179611192516071620129311861894190318681217141869174113391240158519841880131688147417061427118716491996182314189215951578173612031707207417711515391712154314201532166019692004161847169222331502167015312035198917196418081389190214471633192720631823811552210614021482164720002201191825170515631381158718821952185020184419311322124115431637197719743.2 每名被试时间估计和标准刺激时间的差值整理如表2所示:表2 时间估计差值表(单位:ms)实验次数被试1被试2被试3被试4慢闪快闪慢闪快闪慢闪快闪慢闪快闪1104354250784856561591582292159373102717623193351328652831688834472198360410755022721348945180245349803462907554819904086266586682904472803045573665801636006602911073448583658584738538332222923341836385942137880133101863411512846345922520411753933807078141069713212286131259661760415161201331252629457381335141771410840542226479729374229154612884575804683403141615330823349833046935111736192611985533677363183814481065985183530201191752954376194131184815020156696787594573632326均值24636933262849144383.5169注:时间估计差值=估计时间-20004 数据分析4.1 4名被试时间估计差值的均值直方图如图1所示:图1 4名被试时间估计差值的均值直方图(单位:ms)4.2 分别对在慢闪提示和快闪提示两种情况下4名被试的时间估计差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表3 时间估计差值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慢闪Between Groups1733727.7003577909.23321.785.000*Within Groups2016101.5007626527.651Total3749829.20079快闪Between Groups2168481.9383722827.31317.851.000*Within Groups3077336.5507640491.270Total5245818.48879注:表中Sig.栏内*代表p0.01从表3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慢闪提示下还是快闪提示下,时间估计差值的组间差异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4.3 分别对4名被试在慢闪提示下和快闪提示下的时间估计差值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表4 4名被试时间估计差值t检验Paired Samples TestPaired DifferencestdfSig. (2-tailed)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被试1慢闪 - 被试1快闪-123.250245.01254.786-237.919-8.581-2.25019.037*被试2慢闪 - 被试2快闪-296.700284.72363.666-429.954-163.446-4.66019.000*被试3慢闪 - 被试3快闪47.750374.53483.748-127.537223.037.57019.575被试4慢闪 - 被试4快闪-85.150141.68031.681-151.458-18.842-2.68819.015*注:表中Sig.栏内*代表p0.05,*代表p0.01从表4可以看出,在慢闪和快闪提示下,被试1和被试4的时间估计差值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被试2的时间估计差值在0.01水平下差异显著,被试3的时间估计差值未达到显著水平。4.4 分别对4名被试每类实验前10次和后10次的时间估计差值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表5 4名被试前后时间估计差值t检验Paired Samples TestPaired DifferencestdfSig. (2-tailed)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被试1慢闪前 - 被试1慢闪后62.900125.28739.619-26.725152.5251.5889.147被试1快闪前 - 被试1快闪后127.000266.57884.299-63.698317.6981.5079.166被试2慢闪前 - 被试2慢闪后-112.400299.00694.554-326.296101.496-1.1899.265被试2快闪前 - 被试2快闪后185.000307.88497.361-35.247405.2471.9009.090被试3慢闪前 - 被试3慢闪后-202.800361.385114.280-461.31955.719-1.7759.110被试3快闪前 - 被试3快闪后251.300272.46486.16156.391446.2092.9179.017*被试4慢闪前 - 被试4慢闪后86.70081.05325.63128.718144.6823.3839.008*被试4快闪前 - 被试4快闪后114.600174.72155.252-10.388239.5882.0749.068注:表中Sig.栏内*代表p0.05,*代表p0.01从表5可以看出,被试3在快闪提示下前后时间估计差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并且后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大于前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被试4在慢闪提示下前后时间估计差值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并且后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大于前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被试2在快闪提示下和被试4在快闪提示下的时间估计差值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也在临界点附近,并且后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大于前10次时间估计差值的平均值。5 讨论及结论5.1 通过对4名被试的实验结果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慢闪提示下还是在快闪提示下,4名被试的时间估计差值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4名被试对时距估计的准确性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时间知觉存在着个体差异。5.2 通过对4名被试在慢闪提示和快闪提示下的时间估计差值的比较可以看出,提示刺激的闪烁频率不同,被试对其时间估计也不同。从4名被试时间估计差值的均值直方图可以看出,除了被试3,随着提示刺激的闪烁频率的提高其他3名被试的时间估计差值都有不同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淮南医院招聘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松辽水利水电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62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海康威视郑州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科学城北区分校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内江市市本级部分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的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绿色通道”引进教师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晋江圳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节后复工安全培训通讯课件
- 冰雪场馆建设施工方案
- 食用菌科普课件模板
- 各种引流管的固定及护理
- 核心高考高频688词汇(高考高频词汇)
- 国开2025年人文英语4写作形考答案
- 足球俱乐部会员权益规定
- AIGC艺术设计 课件全套 第1-8章 艺术设计的新语境:AI的介入 -AIGC艺术设计的思考与展望
- 冀教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Lesson 1 Hello!教案
- 老年教育课程体系2025年优化与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报告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