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宁县兴太石料场 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编号:2016-XL-07二一六年元月报告主要编审人员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 项目名称51.2 项目建设单位51.3 建设地点51.4 建设内容与规模61.5 建设年限61.6生产制度和职工定员61.7 投资概算61.8 资金筹措61.9 效益分析61.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11 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8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0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02.2 建设条件分析13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43.1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143.2 产品方案14第四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54.1 矿体概况154.3 工艺流程174.4 主要设备方案194.5 工程方案20第五章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225.1 原材料的用量225.2 原材料供应235.3 动力燃料消耗23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场址选择246.1 建厂条件246.2 社会环境简况296.3 建设用地316.4 场址初步方案结论31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327.1 总图运输327.2 给排水357.3 供电及电信367.4 储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397.5 采暖通风397.6 建筑与结构设计39第八章 节 能428.1 项目能耗指标和能耗428.2 项目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428.3 能源消耗总量预算45第九章 环境保护479.1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479.2 环境影响分析479.3 综合利用和防治措施549.4 环保投资609.5 环境保护概况60第十章 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62第十一章 消 防66第十二章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68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规划与招投标69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第十五章 效益分析75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80附图附件83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 1.2 项目建设单位 1.2.1 项目承办单位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和销售,建筑石料的批发零售。1.2.2 法人代表 刘昭太。 1.2.3 注册资金注册资金300万元。 1.2.4 经营范围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及销售等。 1.2.5 占地面积20676平方米(约合31.01亩),采矿区服务期4年。 1.2.6 公司员工公司现有员工20人,其中中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2人。公司技术力量稳定,石料开采、加工手段齐全。 1.3 建设地点本项目采矿区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四周均为荒山;加工区位于采矿区东北侧1000m处,四周为荒山。 1.4 建设内容与规模 1.4.1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在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采矿区和加工区,拟新建采矿区露天采场1处、在矿区设置排土场1处,采矿区不建设其他构筑物,项目爆破委托白银敏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不建设炸药库;加工区设置产品场4处、加工区办公用房1栋、加工破碎生产线1条。配套建设公用辅助工程。1.4.2 建设规模项目矿区面积0.010096km2;设计年开采能力30000m3,约81000t。 1.5 建设年限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建设期共10个月。 1.6生产制度和职工定员项目建成后劳动定员为25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矿山10人,加工区10人;项目3月10月生产,年工作240天,每天8h。 1.7 投资概算 计划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3.3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6.65万元。 1.8 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拟由企业自筹解决。 1.9 效益分析项目顺利投产达标后,在正常年可实现以下效益: 1.9.1 新增销售收入30000m380.55元/m3=241.65万元 1.9.2 新增税收240万元17.53%= 42.36万元 1.9.3 新增净利润30000m3(80.55-40.10)/10000-42.36=77.96万元 1.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装置生产规模1生产规模m3/a30000约81000t二年操作时间1年操作日天2403月10月生产2年操作小时h约1920三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1泥灰岩t/a760002碎石料t/a60003炸药t/a24雷管t/a1.26编织袋、麻绳等t/a0.75四公用动力消耗量1供水(新水)m3/a3048正常2供电设备总容量KW145.5年耗电量万kw.h/a16.763柴油t/a35五三废排放量1废气(大气污染物)t/a7.662固废t/a1370.2生活垃圾t/a7.2开采剥离物t/a13633废水m3/a38.4六运输量1运入量t/a82003.952运出量t/a82363七装置定员人20八项目占地面积m220676约计31.01亩1采矿区m2100962加工区m210580九项目总投资万元3501建筑工程费万元126.562设备购置费万元154.26 3设备安装费万元12.57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0.25预备费万元9.26建设期利息万元0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6.65十年销售收入万元241.65正常运营第一年十一总成本费用万元163.69正常运营第一年十二利润总额万元120.32正常运营第一年十三销售税金万元42.36正常运营第一年 1.11 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11.1 编制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设计标准及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设计质量。采用石料开采加工新技术,优化工艺,突出节能效果,力求少投入多产出。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操作、稳定生产、降低消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三废治理,减少污染,改变和保护环境。根据租赁后可供利用的场地,进行合理的总图布置,尽量减少用地,节约投资。1.11.2 编制依据按目前2015年10月的市场报价,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决策提供了公正的、可靠的、科学性的投资咨询意见。1.11.3 可行性研究范围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工程方案、总图布置、主辅材料来源、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节能环保、消防安全、项目实施进度、投资预算、社会效益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经济评价,并得出结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1 本项目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逐渐加大,城乡居民和公共建筑市场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石料是各类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石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就甘肃省来讲,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已拉开序幕,新农村建设已经起步,铁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项目正在规划实施,这将给建材事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会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路重要经济带建设区、甘肃东中部重要枢纽城市,白平铁路、定平铁路、兰太高铁是未来国家、省、市重要点项目,县、区重点项目有会宁北城建设,祖厉历河工程,北城钟鼓楼既广场建设等。未来几年是会宁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腾飞时期,县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建设和道路交通工程的开工建设促使石料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目前会宁县年生产石料量在50-80万方/年,而项目建设需求量在200万方/年以上。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石料的供给问题,既提高了各建设项目的成本,还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石料加工企业。本项目的建成,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会宁县重点项目建设用料短缺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为县域内民用建筑和城市建设解决原材料供应紧张的问题,同时项目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会宁县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于会宁县当地经济的发展。会宁县兴太石料场看好这一市场前景,利用当地砂石资源优势,决定在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开发建筑用石料,项目主要是将矿石开采后,加工成一定粒度的碎石产品待售。 2.1.2 本项目适应石料行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市场秩序规范、竞争良性、供应链齐全有效的市场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会宁县石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小型石料场,不利于石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开发新的石料生产基地有利于打破既有市场格局,也有利于合理竞争和市场健康发展。项目建设对于会宁县的石料市场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将极大促进会宁县石料产业向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项目建设满足了多方需求。目前会宁县大多石料市场主要以中小型销售为主,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致使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对于消费者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石料。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的建设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个以上,可有效解决社会就业压力。 2.1.3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石灰石开采,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限制、淘汰类的项目,生产过程不含淘汰和限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属于国家允许建设的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1.4本项目规划合理可行符合城市规划及加工区用地本项目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距离会宁县城区直距约20km。不在会宁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不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相矛盾。项目选址属于未利用地,不在林地和湿地保护区范围,不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加工区取得了相关土地租用文件,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具体见附件。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符合性分析见表2-1。表2-1 相关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一览表相关矿产资源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符合性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非金属矿产:鼓励开采优质膨润土、优质耐火粘土、陶瓷粘土、铸型粘土、石灰岩、优质饰面石材(花岗岩、大理岩、蛇纹岩)、矿泉水。严格限制重晶石、萤石、菱镁矿等出口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限制开采石棉矿;保护性开采地下水;禁止在基本农田内开采砖瓦粘土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开采,项目开采无地下水出露,项目开采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非金属矿产:限制开采重晶石、石棉、萤石、芒硝、菱镁矿、石膏、铸型粘土、硫铁矿等矿种。禁止开采泥炭、砷、可耕地砖瓦粘土本项目为建筑用石灰石开采符合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二)中部地区,2、限制开采的区域及矿种:红古区窑街、永登县大有、靖远宝积山、大水头、尖山,安宁区咸水沟仁寿山玻璃石英砂矿区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符合 本项目矿体属于沉积岩类,矿区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不属于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重点采矿区、鼓励采矿区,也不属于禁止采矿区及限制采矿区。也不属于限制及禁止开采矿种,项目在开采过程中严格按照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进行开采。 2.2 建设条件分析 本矿山为新建矿山,未进行开采,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矿山设计采用露天方式进行,设计年规模3万平方米,矿山服务年限4年。有县乡公路直达石料场,交通便利。本项目工艺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完全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结构的要求;项目建设实施充分实现了会宁县当地石料资源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建设条件具备。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3.1.1 建设规模项目矿区面积0.010096km2,设计年开采能力30000m3,约81000t。3.1.2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在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采矿区和加工区,拟新建采矿区露天采场1处、在矿区设置排土场1处,采矿区不建设其他构筑物,项目爆破委托白银敏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不建设炸药库;加工区设置产品场4处、加工区办公用房1栋、加工破碎生产线1条。配套建设公用辅助工程。 3.2 产品方案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根据市场需求对开采的矿石进行两级破碎,经振动筛筛分出不同粒径产品。本项目产品规格及数量如下:表3-2 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规格单位数量10-5mm石料t/a2.0225-16mm石料t/a1.21316-24mm石料t/a1.62424-31.5mm石料t/a3.25合计t/a8.1第四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矿体概况 4.1.1 矿体规模项目可采矿体为石灰石,矿体大部岀露地表。矿体呈东北向西南延伸,开采走向103-121,倾向260-270,倾角35-45。 4.1.2 矿体特征矿区地形较陡有利于露天开采,岩层为厚层状,裂隙发育,局部充填石英细脉,岩石坚硬,局部岩石破碎。 4.1.3 矿石品质矿体为大理岩类。石灰岩产于寒武岩系地层中,含矿体一层,厚层状;以青灰色石灰石为主。矿层矿石化学成分见下表:表4-1 矿石化学成分表化学成分CaOMgOSiO2Al2O3Fe2O3SO3含量(%)54.310.701.21.11.20.07该岩石品质好,硬度大,分布稳定,有害杂质含量较低,各化学组份含量稳定,是石灰和水泥生产的原材料。 4.1.4 矿区范围矿区面积为0.010096km2。开采标高2050.0m2090.0m;采矿权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组成。采矿区拐点坐标(80坐标系)见表4-2。表4-2 矿区拐点坐标表点号X坐标Y坐标北纬东经13929903.43935499198.594352954.681045928.2023929859.71735499121.039352953.261045925.1333929775802352950.521045922.7443929812.10635499021.575352951.721045921.1853929899.98135499092.126352954.571045923.9863929947.92435499175.710352956.121045927.29 4.1.5储量及生产规模根据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大滩建筑用石料矿普查报告和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项目矿区矿石资源量达到33.31万t,设计年矿石生产能力为30000m3/a(81000t/a),开采年限为4年。 4.2 开采方案 4.2.1 开采方式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的周边地形,石灰石矿体主要赋存在地表,确定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4.2.2 开采顺序根据矿山实际情况,方案设计开采顺序按照分水平台阶自上而下开采。从最高点至开采底盘,确保开采中各种设备能自由通畅出入。最终台阶坡面角不大于50,最终边坡总体坡度不大于45,工作台阶坡面角60。 4.2.3 开拓方式矿山开采为露天台阶式开采,根据地表地形、矿体赋存情况,以台阶为基础,选择机械倒推、卡车运输开拓方案。 4.3 工艺流程剥离工作:本矿区矿体大多直接出露地表,土层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剥离,然后用挖掘机装车运至排土场进行合理堆放。钻孔爆破:按矿石物理力学性质、矿山规模及工作制度,设计选用KQD-80型潜孔钻机,其穿孔台班效率为25m,每米爆破量6m3。为提高矿石爆破质量,使块度均匀便于装车,设计采用多排大区微差爆破,减少对采场边坡震动。爆破采用用乳化炸药,爆破采用导爆管起爆。中深孔爆破,爆破危险区界线为200m,敞口方向为300m。爆破危险区内不得修建任何建(构)筑物。开采顺序按照分水平台阶自上而下开采。从最高点至开采底盘,确保开采中各种设备能自由通畅出入。最终台阶坡面角不大于50,最终边坡总体坡度不大于45,工作台阶坡面角60。铲装:采用挖掘机直接挖掘铲装,在铲装工作中,应根据台阶矿体稳定性变化情况,调整工作面的倾角,保证挖掘机铲装安全。运输:矿山采出的矿石由ZL-50前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通过矿区道路运至矿至加工区料仓。加工破碎:料仓中的矿石经给料机输送至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经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后由反击式破碎机再次破碎,粒径为24-31.5mm的石料输送至产品堆场待售,其余石料由皮带输送至振动筛,经振动筛分级后得到0-5mm、5-16mm、16-24mm不同粒径的产品经皮带输送至产品堆场待售。图4-1 石料开采加工工艺流程图振动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皮带运输机料仓振动筛开采铲装运输钻孔爆破皮带运输排土场粒径24-31.5mm粒径0-5mm粒径5-16mm粒径16-24mm表土剥离 4.4 主要设备方案 4.4.1主要设备选型原则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具体包括: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应与选择的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可获得最大效益。提高石料开采加工连续化、大型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满足机械功能和石料开采加工的条件下,力求经济合理(含用料、制造、操作、维护保养)。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 4.3.1 主要设备选型 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见表4-3。表4-3 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挖掘机200台12装载机50台23双桥自卸车290马力辆34拉水车辆15振动给料机GZD9603800台16颚式破碎机PE600900台17反击式破碎机PF1214台18振动筛4YZS1860台19潜孔钻机KQD-80套110空压机台2 4.4.2 主要设备来源 建筑石料开采、加工设备来自于专业厂家。 4.4.3 装备水平本工程本着“先进、成熟、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选择生产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振动给料机、振动筛、皮带输送机等,并在各扬尘点配套布袋收尘器,本项目选择设备具有性能可靠、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国内石料开采加工设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剥离、钻孔爆破、铲装、运输、加工破碎设备先进,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项目设备选型坚持适用、先进可靠、配套的原则,通过招标选择国产优良生产设备。 4.5 工程方案本项目主体工程包括采矿区和加工区,辅助工程包括运输道路、辅助用房,公用工程包括供水、供电。工程方案见表4-4。表4-4 工程方案一览表序号工程分类建设项目内容备注1主体工程采矿区露天采区矿区面积0.010096km2边开采边运输,不设置临时堆场排土场位于矿区西南侧低洼处;修建挡土墙、截水沟;排土场容积约为4100m3暂存开采剥离表土加工区蓄水池水泥蓄水池,池容30m3加工生产线棚罩结构,占地面积1200m2产品堆场产品场4处,占地面积1500m2加工生产线末端原料堆场1处,占地面积350m2加工生产线西侧办公用房彩钢结构,占地400m22辅助工程运输道路建设矿区到加工区运输道路长约1200m;从加工区建设长约400m的石料外运道路与乡村道路相连辅助用房彩钢结构,占地100m23公用工程供水会宁县丁沟乡拉运,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供电由会宁县古城变电所接入10kv输变电线路至加工区,由加工区分一支路引入采矿区,电力供应稳定,可满足矿区生产生活需要第五章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5.1 原材料的用量 表5-1 原辅材料消耗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备注1泥灰岩27778.15m3约为8.2万t(密度按2.7g/cm3)、自行开采2碎石料2222.22m33炸药2t/a在公安局监督下按需配送,爆破委托白银敏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进行4雷管1.2t/a5编织袋、麻绳等0.75t/a外购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开采及加工,其加工过程主要对开采的石料进行两次破碎后分为0-5mm、5-16mm、16-24mm、24-31.5mm不同的粒径的产品。加工过程无废料产生。表5-2 物料平衡表 单位:t /a开采产出名称数量名称数量石灰石81007.44产品81000粉尘7.44表土992.56弃土992.56合计82000合计82000表土992.56/a开采、加工产生粉尘7.44t/a石料82000t/a矿山开采产品81000t/a图5-1 项目物料平衡图 5.2 原材料供应 泥灰岩和碎石料在矿区自行开采,炸药和雷管由白银敏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自行解决,编织袋、麻绳等外购。本项目原辅料为通用品,所有原材料均有多种选择渠道通过市场购买,按照就近原则,首选兰州、定西、白银等地进行采购。供应可靠,可直接用汽车运输,能满足生产要求。 5.3 动力燃料消耗动力燃料消耗见表5-3。表5-3 动力燃料消耗一览表序 号名 称单 位年使用量(t/a)来 源备 注1电力万kw.h6.36会宁县古城变电所6kV单回路电源2柴油t35会宁县当地加油站车辆运输3新水m33048 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井水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场址选择 6.1 建厂条件6.1.1 地理位置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北纬3524-3626之间,东径10429-10531之间。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6439km2。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155km,白银市180km。本项目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 位于会宁县县城190方向,与会宁线城区直距30km有乡村道路通过。6.1.2 地形、地貌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大地构造比较复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会宁县域处于祁连褶皱系秦祁中间隆起的东南端;又处在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的阿宁质地部位及陇西巨型旋转构造的玛雅雪山-会宁旋回褶带的东南端。同时河西构造体系对会宁县域构造的综合形态也有一定影响,正是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是会宁县域地质构造比较混乱和易发地震的原因。会宁县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城区属典型黄土地貌,为第四冲击、洪积物,城区建筑主要坐落于祖历河二、三级阶地上,平均海拔在1720m左右,黄土层厚,土质较好。矿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矿区周边最高海拔2160m,最低海拔2115m,最大相对高差49m。山体周围沟谷较为开阔,沟间梁较为宽缓。区域出露的地层以第四系黄土、黄土状土和前寒武系石英片岩、黑云方解片岩为主,地层岩性由老到新为:前寒武系分布于评估区的地层,是构成本区地貌的主要骨架,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碎屑岩构造。下部以云母片岩、角闪片岩、石英石岩、方解片岩为主夹火山岩:上部为千枚岩、变砂岩夹大理岩透镜体。第四系区域内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主要堆积物有风成黄土、沟谷冲洪积层和滑坡堆积物。中上更新统风成黄土:广泛分布于调查区梁、峁、塬上,为浅黄色、灰黄色黄土,质地均匀,结构疏送,多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全新统冲、洪基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侧沟谷内,为碎石,松散、干燥,稍湿,分选型差,磨圆度差,一般呈次棱角-棱角状。粒径一般为2-20cm,一般2-5cm的约占10%,5-10cm的约占20%,10-20cm的约占15%,大于20cm的约占25%,其余为沙土,粉土。结构混杂,厚度1-5cm不等。全新统滑坡堆积物:主要分布于山区坡脚一带,为碎石土,结构松散,干燥,降雨易入渗。调查区地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遁地”,同时受“陇西旋卷构造的”的改造:构造活动强烈。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在区内表现为华家岭-月亮山断裂;陇西旋卷构造在区内表现为榆中北山-铁木山隆起和会宁-西巩驿隆起。区内新构造运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6.1.3 气候特征矿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由于地处内陆,东有六盘山,南有秦岭做屏障,故降水较少,气候干燥。降水少且不均匀,变率较大。年内水热同季,日照时间长,蒸发强烈,自然灾害频繁。四季特点是:春寒少雨多风沙,夏不炎热降雨多,秋凉偏早多阴雨,冬冷干燥降雪少。图6-1 会宁县气象要素图据会宁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于七、八、九三月,此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5%以上。境内平均年降水量为200300mm,1日最大降水量为119.0mm,6小时最大降水量为55.1mm,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40.6mm。69月是调查区暴雨出现季节,其中7、8月最多,平均暴雨暴发频率为0.10.3次/年,约35年遭遇一次。雨强大是引起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宁县年平均气温为8.2,气温变率较大,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6-8,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1622。平均封冻时间为147天,最长可达180天,一般从11月至次年3月底,最大冻土深度94cm,出现在2月份。6.1.4 水文水系区域水文概况评价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地表物理风化易强烈,表层由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及断层破碎岩组成的裂隙网格,形成一个互有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含水体系。地下水接受大气补给后,沿基岩的网状裂隙通道运动,最终以泉或以潜流的形式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富水性弱。矿区水文根据地下水的分布,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矿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黄土孔隙裂隙水两类。基岩裂隙水在调查区内分布广泛,地下岁赋存于基岩裂隙、风化构造裂隙和局部断裂带中。单泉流量0.03-0.5L/s。主要接受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排泄。黄土孔隙裂隙水在调查区广泛分布,地下水赋存于黄土孔隙裂隙中,水位埋深随黄土堆积厚度而变动,主要接受降水的补给,在河、沟谷以泉水形式排泄。在地下水沿基岩上层面排泄过程中,发生潜蚀作用,大量的物质被带走,促使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滑坡的形成。矿坑充水因素分析矿区为露天开采,矿层底板标高高于地下水水位。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开采过程中无地下水出露,地下水对露天采矿的影响小。6.1.5 土壤植被评价区内主要有两种土壤类型,灰钙土和灌淤土。灰钙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颗粒组成较粗,表层有机质在1.1%左右。灌淤土则分布于河谷川区及山区洪水淤积的部分沟底,有机质含量1.6%左右,耕作性能好,土地生产力高。本区地处海拔2200m左右的黄土丘陵地区,属温带半荒漠稀疏草原区,建群植物以短花针茅为主,此外,有铁杆蒿、朱蒿、黄蒿等蒿属植物及牛毛草、芨芨草、冰草、骆驼蓬等。本区农业生产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其次为洋芋。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其它经济作物较少。6.1.6 土地类型矿区范围内土地类型单一,无宅基地、耕地,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矿区内土地类型为未开发利用土地。6.1.7 地震会宁县地址结构复杂,混乱。一旦发生地震,危险严重。在地震区划上,属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宁夏龙门山地震亚区,西海固地震带,本地有记载以来共发生4.75级以上地震32次。根据有关规定,会宁县城区的抗震防灾规划按“丙类模式”编制,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6.1.8 矿产资源概况会宁县境内的坡缕石(又称凹凸棒石)是甘肃省新发现的世界稀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该矿石含有以碘(I)硒(Se)为代表的人体所需生命微量元素14种中的12种,以及植物所需微量营养元素6种。经详细勘察推断其资源量为700多万吨,凹凸棒石平均含量约24%。 6.2 社会环境简况6.2.1 行政区划会宁县自然条件严酷,矿产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是一个以雨养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贫困大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总面积6439km2,耕地面积150633万m2,宜林宜草荒山面积708.3km2。现辖24乡4镇348个行政村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丁家沟乡辖南门川、郝家川、窑沟、金滩、梁庄、荔家峡、慢湾、沈家洼、马家岔、线家川等10个村,88个村民小组,4446户,20896人,其中农业人口20740人,非农业人口156人;男性人口10761、占51.25%,女性10135人口,占48.75%,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为127人,均为汉族。6.2.2 社会经济2014年会宁县国内生产总值706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2900万元、第二产业12900万元、第三产业248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8929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8768万元,农业产值60523万元。会宁是全省杂粮的主产区。小杂粮主要包括糜子、谷子、荞麦、莜麦、豌豆、扁豆等,常年播种面积在333.3 km2以上,平均亩产100kg以上,年总产量5000万kg,年产值9860万元。已注册登记小杂粮加工企业4家。丁沟乡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牛饲养量4381头,其中舍饲养牛274头,羊饲养量16584只;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多渠道输转剩余劳动力4410人,户均输出1人以上;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白灰产业,使白灰年产量达到700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丁沟粉条、胡麻油已小有名气,在扩大加工规模和改进加工技术设备上不断下工夫,扩大了知名度;组织当地农民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通过产业带动,项目扶持,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丁家沟乡经济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并逐步走向多层次、广范围拓宽,发展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本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零散分布着小型的个体经营企业。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水稻、荞麦、糜谷、豆类等2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啤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葡萄、红枣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6.2.3 交通通讯会宁县交通比较发达,国道321、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定会公路贯通南北,县乡、乡村公路与村社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基本形成。丁家沟乡的交通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有村级便道,交通便利。 6.3 建设用地项目采矿区占地0.010096km2,加工区占地4000m2,占地类型为荒地。工程占地详见表6-1。表6-1 项目用地情况表项目名称单位合计占地面积占地类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采矿区露天采区km20.1009600.10096荒地排土场m26000600加工区m2400004000运输道路m2400004000 6.4 场址初步方案结论本项目场址勘察未发现断烈、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层由湿陷性黄土、中层细砂、砾砂、轻皿粘土、亚粘士组成。发生强烈地震时地基不会液化。加工区土地已平整,水电条件具备,采矿区道路已通,具备石料场建场条件,场址方案可行。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7.1 总图运输总图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过程要求,满足内外运输的要求,适应气象、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要求,符合防火、安全、环境保护和卫生规划的要求。7.1.1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功能划分总图的布置应符合公司的长远规划,与石料开采加工装置、公用工程配套协调。并考虑预留矿区长远发展及施工方案,在满足矿区开采总体布局、工艺流程、安全消防、管理及维修方便的要求下,同类型的工艺装置及辅助设施,尽量结合在一起。布置应有利于石料开采加工过程和原材料、产品的运输与管理,力求流程短,避免交叉。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尽量减少风向朝向及气候条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地势条件,减少土石方量和土建投资。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自然高差合理阶梯布局,入料场为第一阶梯,鄂式破碎机为第二阶梯平台上,反击式破碎机安装在第三阶梯,底层平面为产成品堆料场和停车场,力求降低项目一次投入成本和项目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总平面布置方案砂石料厂总平面布置,因地制宜,在充分满足工艺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从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环保要求出发,根据场地形状和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布置。矿区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矿区近似四边形,整个矿体比较稳定。排土场位于矿山采矿区的西南侧,工业场地位于采矿区东北侧约1km处,距离采矿区有一定距离,避免了破碎的飞石和开采过程的影响;破碎生产线东西走向,布置在厂区中间地带考南侧,料仓位于破碎生产线的西侧,原料堆场与料仓紧邻,东侧为待售产品堆场,靠近厂区出口方便外售。本总平面布置方案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物流短捷顺畅、内外运输便利、道路系统完善,便于生产管理。 7.1.2 竖向布置原则和土方工程土方运输本工程竖向设计结合场地现状进行,在满足工厂内、外运输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同时尽量考虑利用台地。竖向布置竖向布置采用混合式布置,排水采用暗管式排水,本场地地势较高,场地雨水通过道路收集汇入厂区总排水管线排出厂外。土方工程本工程挖土约5500m3,回填土约3050m3。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7.1.3 绿化 本项目厂区地貌属黄土砂砾地,地表除稀疏草丛植被外均为细砂所覆盖,为使厂区内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对厂外防沙固沙有所抑制与改善,厂区绿化和防护极为重要。为净化环境,美化厂区,在新车间四周及道路两侧栽植耐碱、抗旱树种,适当栽植花草树木。利用空地绿化,绿化系数约25%。7.1.4 工厂运输全厂新增运输量 新增运输量明细见表7-1。表7-1 新增运输量明细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定额年耗量包装形式备注1泥灰岩t82000-2碎石料t-3炸药t2袋装运入4雷管t1.5袋装/桶装运入5编织袋、麻绳等t0.75扎捆运入小计82004.257建筑用石料t81000袋装或散装运出小计81000合计163004.25道路本项目加工区内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道路,主要道路宽7m,转弯半径12m,道路纵坡不大于4%。采矿区道路主要道路宽5m,转弯半径10m,道路纵坡不大于4%。矿区公路经村级、乡级公路与 312国道连通,形成内外交通运输网络,运输条件具备,内外运输设备齐全。运输车辆公路运力能够满足本工程的运输需求。编制袋等由企业内部汽车运输,也可由下游客户自带车辆运输,工厂汽运由企业运输部负责。工厂防护设施设置的原则和要求聚羧酸高效石料开采加工装置外围防护设施齐全。为保证安全,生产区与办公区隔开,设门卫室一处。7.2 给排水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业主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工艺专业提出的有关条件。给水本项目用水分为加工区和采矿区,加工区主要为生活用水、抑尘用水;采矿区主要为抑尘用水,项目不提供职工食宿,生活用水主要为职工简单盥洗用水。根据甘肃省用水定额(修订本),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约为10L,用水量为48m3/a;根据洒水喷头规格,采矿区抑尘用水、加工区抑尘用水、道路洒水抑尘用水定额分别按6m3/d、5m3/d、5m3/d计,则最大用水量为12.5m3/d。 表7-2 项目用水定额一览表用水部位用水定额数量用水量(m3/a)生活用水10L/人d20人48采矿区抑尘用水6 m3/d240天1440道路抑尘用水1.5m3/d360加工区抑尘用水5m3/d1200合计3048排水本项目生产过程无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污水量为0.16m3/d(38.4m3/a),厂区设置旱厕,洗手废水用于泼洒抑尘,不外排。 表7-3 项目给排水平衡表 单位:m3/d用水单位新鲜用水量循环水量损耗量排水量生活用水0.200.040.16(泼洒抑尘)采矿区抑尘用水6060道路抑尘用水1.501.50加工区抑尘用水5050合计12.7012.5407.3 供电及电信7.3.1 供电本项目用电由会宁县古城变电所接入6kv输变电线路至加工区,由加工区分一支路引入采矿区,电力供应稳定,可满足矿区生产生活需要。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本设计适用于石料采矿区、加工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各专业所提的电力负荷资料。用电负荷等级及用电量项目新增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类。项目新增总装机容量1784.03kW。有功功率:P30=93.07KW无功功率:Q30=35.12kvar视在功率:S30=99.48kVA本项目用电为380V/220V的低压电,配电系统执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河上游建筑方案设计
- 实时自动化营销技术方案
- 知名咨询公司客服方案
- 咨询方案的构成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试题试卷
- 战略联盟协议的法律构架
- 麻醉药品处方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高职单招预测复习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法院司法辅助人员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2025学年计算机二级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GA/T 1678-2019法庭科学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数字媒体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Word版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庆阳地区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 打印版唐能通
- 37°球面型管路连接件
- 择菜洗菜和切菜
-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