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竹文化及园林应用.pdf_第1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竹文化及园林应用.pdf_第2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竹文化及园林应用.pdf_第3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竹文化及园林应用.pdf_第4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竹文化及园林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 l a s s i f i e dn o : s e c r e tg r a d e : u n i tc o d e :1 0 3 8 9 r e g i s t r a t i o nn u m b e r :5 0 7 2 2 0 0 5 t h e s i so fm a s t e r sd e g r e ei nd i s c i p l i n eo f c o l l e g ea n du n i v e r s i t y t e a c h e r so ff u ji a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f o r e s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 c h i n e s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i i nl a n d s c a p ea r cl t e c t u r e p r o f e s s i o na c a d e m i cd e g r e et y p e :c o l l e g ea n d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f i e l d :o r n a m e n t a lp l a n t sa n dh o r t i c u l t u r e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p p l i c a t i o n n a m e :b a o z h e n x i n g d i r e c t o r :p r o f z h e n gy u s h a n s u b m i t t e d :m a r c h ,2 0 11 独创性声明 !irll r l i flrli i i f f l l li ij ir fillpr l l l y 18 7 8 3 3 9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 成的研究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 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 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 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b 翔:如l | 乒- | 耋。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毕业) 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学位( 毕业) 论文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i - - i 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团 b 强:即i l 皇,t 芏。 日期2 d ,2 0 福建农林大学2 0 1 1 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1 a b a s t r a c t 2 1 弓i 言4 1 1 研究的背景4 1 2 研究的现状。5 1 2 1 竹文化方面的研究5 1 2 2 竹文学艺术的研究6 1 2 3 竹园林应用的研究。7 1 2 4 外国竹文化的研究8 1 2 5 竹产业经济的研究一8 1 3 研究的方法。9 1 3 1 文献综述法。9 1 3 2 学科交叉法9 1 3 3 考据分析法9 1 4 研究的主要内容。9 1 5 研究的目的l0 2 竹文化与人们的生活l l 2 1 衣服饰物簪、箱、笠l l 2 2 食用医药笋、筷、箪1 2 2 3 家居建筑簸、篷、筑1 4 2 4 桥梁交通筱、竿、筏1 5 2 5 音乐书画笛、筝、笔1 6 z6 工艺美术篦、笏、筒一1 8 2 7 传说民俗算、筮、符1 9 3 竹文化的精神内涵。2l 3 1 刚坚韧刚直2l 3 2 志凌云壮志2 2 3 3 节坚贞高洁2 3 3 4 谦虚心谦和2 5 3 5 雅高雅仙韵2 5 3 6 逸俊逸洒脱2 6 3 7 清清静致远2 7 4 竹文化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2 9 4 1 园林观赏竹2 9 4 1 1 观赏竹的分类2 9 4 1 2 常见观赏竹3 0 福建农林大学2 011 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4 2 古典园林的竹应用3 2 4 2 1 先秦两汉时期3 3 4 2 2 魏晋南北朝时期3 3 。4 2 3 隋唐时期3 3 4 2 4 宋元时期3 4 4 2 5 明清时期3 4 4 3 古典园林的竹人文景观3 5 4 3 1 竹径通幽3 5 4 3 2 竹篱茅舍3 6 4 3 3 移竹当窗3 6 4 3 4 粉墙竹影3 7 4 3 5 竹深荷净3 7 4 3 6 竹石小品3 8 5 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3 9 5 1 竹子园林功能的发展3 9 5 1 1 竹乡竹海旅游3 9 5 1 2 竹类公园休闲4 0 5 1 3 竹种专园科研41 5 2 竹子造景元素的拓展4 l 5 2 1 住宅美化4 1 5 2 2 城市绿化4 2 5 2 3 生态保护4 3 5 3 竹子文化艺术的弘扬4 3 5 3 1 以竹子典故造景4 3 5 3 2 以竹子诗情入景4 4 5 3 3 以竹子画意美景一4 5 5 3 4 以竹子工艺靓景4 6 5 3 5 以竹子节庆彰景4 7 6 结论4 9 6 1 园林造景离不开文化因子4 9 6 2 文人造园促进竹文化的园林应用4 9 6 3 竹文化影响着园林发展的方向4 9 6 4 现代园林的发展离不开竹文化5 0 6 5 从文化视角研究竹文化园林应用的重要性5 0 参考文献5i 致谢5 4 i i 福建农林大学2 0 1 l 届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竹文化,是指先民在竹子培植、应用以及欣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 化现象。竹子为先民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用品和各种生产资 源。人居竹,竹环居,人竹共生;情寓竹,竹赋情,情竹相融。人类在与绿竹的 情感互动中孕育升华,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哲学、文学、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竹文化。 竹文化缘竹而生,随时代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竹文化丰富而独特 的精神内涵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的 发展。据现有文献记载,早在周朝时期我国皇家园林就开始种植竹子:秦代从山 西云岗将竹子引种到咸阳宫庭园林;汉代的上林苑、永安宫等皇家园林均有种竹 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园林兴起,竹子融入到自然山水园林之中;唐宋两 代园林用竹已十分普遍,竹子造园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在 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所推崇。 竹文化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具 有极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非常讲究植物配置,而竹子则充 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没有不用竹子来造景的。以竹造景, 竹境生姿,竹径通幽、竹篱茅舍、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深荷净以及各类竹石 小品,无不彰显出竹文化的无穷魅力。 现代园林继承并发展了古法造园,在竹子的主体造景上,更注重科学与创新, 注重竹的科学研究、人工引种、规模种植和功能开发;在配置造景上,不仅在公 园里运用,而且扩展到城市绿化、住宅建筑和生态防护等诸多领域;在文化传承 上,以竹文化历史典故造园,撷竹子的诗情画意入景,用竹子工艺美化生活,举 办竹子文化节,建造竹博物园等等。竹文化在现代园林及其他方面,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竹文化的研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园林应用的发展和园林文化 品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竹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博采中国 古典文学之精华,汲取传统竹文化之精髓,能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文 化元素,不断提升其艺术底蕴,并藉此达到文学艺术与园林艺术的有机融合,这 也是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竹文化;精神内涵;园林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2 0 1 l 届硕士学位论文 a b a s t r a c t r h ec h i n e s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t h ec u l t u r et h a th a sb e e nf o r m e df r o m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c u l t i v a t i n g ,u t i l i z i n g ,a n d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b a m b o o b a m b o oh a dp r o v i d e d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w i t ha b u n d a n td a i l yn e c e s s i t i e sa n dv a r i e t yo fr e s o u r c e s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o p l ee n j o y e dn o to n l yl i v i n gi nh o u s e ss u r r o u n d e db yb a m b o o ,b u ta l s o c o m b i n i n gt h e i rt h o u g h t s 、拥t hb a m b o ot oe x p r e s se m o t i o n s 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a n db a m b o oh a dh u g e l yp u s h e df o r w a r dt h ee m e r g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 o f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sp h i l o s o p h y ,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w h i c hf i n a l l yf o r g e dt h e i n t e g r i t yo fc h i n e s en a t i o na sw e l la st h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a sac o n s e q u e n c e ,t h eu n i q u ea n da m p l e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b a m b o o c u l t u r eh a sb e e ni n f l u e n c i n g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s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 sa n de t h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e v e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g a r d e na r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e x i s t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 r e c o r d s ,e a r l yi no u rc o u n t r yd u r i n gt h ez h o ud y n a s t yb a m b o oh a db e e np l a n t e di n i m p e r i a lg a r d e n s ;w h i l ei nq i nd y n a s t yp e o p l ei n t r o d u c e db a m b o of r o my u n g a n g w h i c hw a sa p l a c ei n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et ot h ei m p e r i a lg a r d e no fx i a n y a n gp a l a c e ;a l s o , d u r i n gh a nd y n a s t y , t h e r ew e r eh i s t o r i cr e c o r d so fb a m b o o se x i s t i n gi ni m p e r i a l g a r d e n ss u c ha ss h a n g l i n y u a na n dy o n g a n g o n g ;a n di nw e i ,c h i na n dt h es o u t ha n d n o r t hd y n a s t i e st h el i t e r a t i so fg a r d e na r t sb e g a nt or i s eu p ,w h ow e r ef o n do f c o m b i n i n g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v i t hg a r d e na r ta n dn a t u r a ll a n d s c a p et oc r e a t ean e wf o r m o fl i t e r a c y ;w h e ni tc a m et ot a n gd y n a s t y , t h ew i d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a m b o o _ b r o u g h t b a m b o og a r d e n i n gi n t oah e y d a y ;m o r e o v e r , s o m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s c h o l a r s , o nt h eb a s i so f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w o r k , m a d ead e t a i l e d ,p e n e t r a t i n g e l a b o r a t i o nf o rb a m b o og a r d e n i n g ,w h i c hw a ss p o k eh i g h l yo fb ys c h o l a r so f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a sb a m b o oc u l t u r eo w n si t su n i q u ea r ts t y l ea n d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 s ,i tb r i n g s p e o p l ep o e t i ce m o t i o n , w h i c hi so fh i g h l yo r n a m e n t a lv a l u e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t h e d e s i g no f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g a r d e ni sv e r ye x q u i s i t eo np l a n t sc o l l o c a t i o n , i nw h i c h b a m b o oh a sa c t e da sa ne x t r e m e l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b a m b o oa l m o s th a sn e v e rb e e n a b s e n t e df r o ml a n d s c a p i n g w i t hb a m b o o ,a r c h i t e c t sc r e a t et h es c e n e r i e ss u c ha st h e w i n d i n gp a t ht h r o u g h i n gb a m b o of o r e s t ,t h eb a m b o oc a b i n , t h eb a m b o ow i n d o w , t h e 2 福建农林大学2 0 1l 届硕士学位论文 w a l ls t a n d i n gb e s i d et h eb a m b o o ,t h eb a m b o of o r e s tw i t hl o t u sp o n d ,a n da l lk i n d so f h a n d i c r a f tw o r k sm a d ef r o mb a m b o o w h i c hw e r e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h a v ea l lr e f l e c t t h ee n d l e s sc h a r mo ft h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i n h e r i t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g a r d e n i n gm e t h o d s ,t h em o d e mg a r d e n p a y s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n o v a t i o nw h e ni tc o m e st ob a m b o o sm a i n l a n d s c a p i n g t h em o d e mg a r d e ne m p h a s e so n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 , a r t i f i c i a lb a m b o o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l a r g es c a l ep l a n t i n ga n df u n c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w h i l ei nb a m b o o s a s s i s t a n tl a n d s c a p i n g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a m b o on o to n l yi su s e di nt h ep a r k , b u ta l s o e x p a n d st ou r b a ng r e e n i n g ,r e s i d e n t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o t h e rd o m a i n s a sf o rt h ec u l t u r a li n h e r i t a n c e ,d e s i g n i n ga n db u i l d i n gg a r d e n sv i a b a m b o oc u l t u r eh i s t o r i c a la l l u s i o n , b r i n g i n gt h e p o e t i cc o n n o t a t i o no fb a m b o oi n t o l a n d s c a p i n g ,b e a u t i f y i n gp e o p l e sl i v e s 诵t ha r t i f i c i a lb a m b o oh a n d i w o r k s ,h o s t i n g b a m b o oc u l t u r ef e s t i v a l ,b u i l d i n gu pt h et h e m ep a r ko fb a m b o oe t c b a m b o oc u l t u r ei s p l a y i n ga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m o d e mg a r d e na n do t h e ra s p e c t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r e s e a r c ho nb a m b o oc u l t u r ew i l lb o t hc o n t r i b u t et oi n h e r i t i n ga n d p r o m o t i n g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n dd e v e l o p i n go fg a r d e na r t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t h e i m p r o v i n go f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o fg a r d e na r t r e c o m p i l i n gt h ec h i n e s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 a b s o r b i n gt h ee s s e n c eo f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c y , d e r i v i n g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b a m b o o c u l t u r e ,t h u sa d d i n gm o d e ml a n d s c a p e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p l e n t yc u l t u r a le l e m e n t s , c o n t i n u o u s l yi m p r o v i n g i t sa r t i s t i c h e r i t a g e ,a n dt h e r e b ya c h i e v i n gt h eo r g a n i c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l i t e r a t u r e _ a n da r t ,_ w h i c hh a sb e e nt h e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p a t ht o w a r d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mg a r d e n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b a m b o oc u l t u r e ;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g a r d e na r ta p p l i c a t i o n 3 福建农林大学2 0 1 1 届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1 1 研究的背景 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格化的植物,但无论从 日常生活还是从精神意境上说,竹与人们的关联度是其它任何植物难以企及的。 竹象征着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精神,其内涵已 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突出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 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竹子的诗文不胜枚举,中国人于竹情有独钟, 文人墨客更有历数千载而难解的恋竹情节,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国 人爱竹、咏竹由来已久,古代的文人墨客植竹、赏竹、咏竹,并将其感情、思想 融入其中,把竹作为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成为文学意象来歌唱。 咏竹诗歌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崇尚竹品格的文化标志,诗经中就有不少竹 诗,如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竹 苞 、“松茂 ,是说松竹茂盛,用以比喻家族兴盛,后世常用作新屋落成时的 赞美之辞。在诗人的心中,松竹常年青翠,不畏严寒,值得欣赏,这里是以松竹 来喻人了。卫风竹竿则是以竹喻自己的品行节操,“藿箱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藿笤”,竹长而锐,诗人喜欢竹子有节,感慨自己远 离故土,难以回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卫风淇奥“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直接将人比竹,予以赞美。诗经之后,历代咏竹的诗文更是不乏 名人佳作。屈原在离骚中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的诗 句,幽篁,即竹林也。唐代的元稹在新竹中写到:“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 同。 赞美了竹的高洁骨气。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于潜僧绿 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 肥,士俗不可医”。清代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 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的竹石题画诗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 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诗人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 逆境、顽强执著的品性。文人骚客、哲人贤士爱竹好竹蔚然成风,晋代有“竹林 七贤 ,唐有“竹溪六隐”,文人画竹在唐宋以后形成名派,清代郑板桥则集古 今画竹之大成,流传后世。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殷商时代刻划的甲骨文, 迄今能识别的近9 0 0 个汉字中,有“竹 字部首的6 个;许慎说文解字中收“竹 4 福建农林大学2 0 1l 届硕士学位论文 部字1 5 1 个;清朝康熙字典有“竹”部的字增加到9 6 0 个n 1 。其中有竹子以及 竹子各部位的名称、竹子形状以及衍生出来的动作、竹子制成的各种生产、生活 用具、文化用具等等。从这些文字的创制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先民对于竹子的 利用已经十分广泛了。考古资料证实,约7 0 0 0 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浙江河姆渡文化 遗址中发掘有竹子实物;6 0 0 0 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竹的 符号;从殷商时期出现至南朝为止,是在竹简上刻字或写字,从而使中国的以象 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固定下来,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作为书写工 具毛笔的发明和改进,促进了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对传播中国古 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物;商周 时期就已形成了竹雕工艺。竹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是制作乐器 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 在园林应用领域,竹子造景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竹子是我国古 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在周朝时,就有竹子应用于皇家园林的记载。到了 秦代,秦始皇修建“虚明台”,从山西云岗将竹子引种于咸阳宫庭园林。汉代的 上林苑、永安宫等皇家园林亦有种竹的记载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隐士建造 自然山水园,竹子就融入了造园之中。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从南宋周 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 ,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 盛时期。明清时期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 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在历代园林景观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 格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竹文化的研 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园林应用的开发和园林文化品味的提升均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2 研究的现状 在全世界竹类植物7 0 多属1 2 0 0 多种竹子中,中国就拥有3 9 属5 0 0 多种竹子, 竹子种类之多,分布之广,面积之大,应用之繁,举世无双。古今中外,人们对 竹子及其应用的研究是相当广泛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竹子的研究更加深入 细致,竹文化发展、竹文学艺术、竹园林建筑、竹产业经济方兴未艾。 1 2 1 竹文化方面的研究 何明、廖国强合著的中国竹文化是当代学者对竹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 代表作品,该书详细而全面地阐述了竹在中华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书写、宗 教、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所构成的事象,并运用文化学、价值学和符号学的理 福建农林大学2 0 11 届硕士学位论文 论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和特征,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的聚焦扫 描,历时、共时两坐标的纵横捭阖,展示出中国竹文化的多维立体结构。该著既 有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调查资料,又有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为 中国竹文化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定位和理论指导h 1 。 许多学者还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面去挖掘竹文化的底蕴。 浅析我国竹文化与竹精神指出,自古以来竹子就被我国人民视为民族气节的 代表,它四季常青、中通外直、不畏逆境、默默无闻、高风亮节等品质历来为人 们所称颂,其所蕴含的“刚、义、柔、忠 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凝 聚了中华民族坚贞、谦虚、旷远、高达的文化心理,形成了民族品格、禀赋和美 学精神的象征磕1 。两汉时期的竹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对竹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形态进行探究,作者认为汉代 是我国竹文化确立的关键时期,竹子的某些特殊含义在汉代己渐趋定型哺1 。论 云南哈尼族的竹文化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哈尼族人 在长期的用竹、敬竹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竹文化现象,包括竹楼建筑、竹食品、 竹纸、竹器具、竹乐器以及竹崇拜、竹民俗等h 1 ,带给我们多彩的竹文化空间。 1 2 2 竹文学艺术的研究 在文学领域,人们不断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性情。古风竹韵 论高洁坚贞之竹展示竹子的挺拔、折节与刚毅不屈,寄寓人们的坚守贞操、逆 境奋发、壮志常在,唤起人们充满生命力、朝气勃勃、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人 生冲动1 。苏轼竹诗考析对苏轼诗歌中的竹诗进行梳理,称颂其同竹一般的 风雅高洁的潇洒人生。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诗作思想在于颂竹之风 雅高洁,批判物欲软骨;诗作特色在于提倡种竹,维系生态竹景;诗作精髓在于 以诗题画,诗画合壁,潇洒人生阳1 。从 看中国竹文化剖析这部名著 出现的“元妃赐扇 、“贾赦夺扇”、“晴雯撕扇 、“宝玉题扇”等一出出生动的情 节,展示当时的扇品之多、制作之精,实属罕见,说明当时中国的折扇使用十分 广泛,其制作结合了雕刻、书画等民族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n 训。竹崇 故事的文化解读从彝族竹崇故事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内蕴,显示的不只是竹 本身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更是彝族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彝 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n 。 在艺术领域,竹雕、竹音乐、竹绘画、竹戏曲等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底 蕴。漫谈中国的竹雕艺术根据文献考据:战国时期人民就用竹为胎制漆器, 6 福建农林大学2 0 1l 届硕士学位论文 西汉时就有在日用品上雕刻龙形图案的记载,六朝时期已有用竹根雕成的如意等 等,竹雕艺术在在唐朝走向成熟。竹雕艺术是植根于中华竹王国艺术殿堂的一朵 奇葩n 2 1 。中国竹笛音乐的文化涵蕴研究指出,竹笛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与中华礼乐文化、诗词文化、宗教与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并 且作为这些文化现象的物质载体而流传至今。竹笛音乐所展现的文化涵蕴对发掘 传统乐器的人文内涵,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n 朝。竹 文化与戏曲强调竹文化在传统戏曲中的地位,其文化象征可以分为龙竹合一、 君子之德和淑女之爱三种表象。作者还例举相关剧目说明竹所代表的文化象征在 戏曲中的体现,从竹子生活艺术精神,划出竹文化的彩虹n 钔。 1 2 3 竹园林应用的研究 在园林运用方面,竹子给了许多研究者、设计者、应用者以无限灵感。古 典园林竹子造景的形成与发展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作为- - f - j 艺术,同其他艺术门 类一样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元、 明、清,历经兴衰,繁衍至今,作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弘扬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精 华,更重要的是揭示其发展规律,以便将传统的艺术手法用于现代园林植物造景 中嘲。探讨竹子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根据竹子的造园原则,主要探讨竹子 在现代园林中的几种应用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等,作者提出我国有着丰 富的竹类资源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只要合理地运用多种设计手法,把竹文化内 涵巧妙地用于现代园林中,就能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现观赏 竹类植物的形、意、胜、趣,创造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n 5 1 。浅谈竹文化在现代 园林中的应用指出中国竹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 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竹子在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国 园林的特色之一;竹子造景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 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使中国竹文化的丰富内涵在现代园 林应用中大放光彩n 引。竹子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竹子在现代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竹子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策 略;作者认为只要因地制宜地把竹文化内涵巧妙地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就 可以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 活,实现经济效益与观赏效益双丰收的效果n 7 1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 的现状和展望强调要加强对旅游观赏竹类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观赏竹种及竹林 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的调查研究,摸清现状、科学分类和规划,把竹类科学和旅游 福建农林大学2 0 il 届硕士学位论文 科学有机结合、根据旅游资源学和旅游经济学原理,提出竹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和规划方案n 羽。上海古猗园竹造景与竹文化是一个典型个案,作者在回溯上 海古猗园与竹子关系的渊源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园内竹种植造景、园林建筑竹造 景及最近两届竹文化节表现出的丰富竹文化特色,让我们领略城市园林青青翠竹 所营造的清丽风格和无穷意境n 钔。 1 2 4 外国竹文化的研究 放眼世界竹类植物的研究,除了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的少数邻国外,国外更 注重的是竹子的加工利用和竹产业的发展。日本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吸收了中国竹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与中国竹文化相比,日本竹文 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既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又 展示了日本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啪1 。作为邻邦的越南,深受中国竹文化的 影响,“竹”的意蕴在越南己不能只单纯地理解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而是一个富 有涵义的词。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越南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 面面,竹不仅赋予了越南人民生命,也给予他们无穷的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出了 最具鲜明越南民族特色的竹文化。 1 2 5 竹产业经济的研究 竹产业经济是当今新兴的绿色生态产业,是2 l 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 一。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的王树东在中国竹业的回顾、展望与思考 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兴竹的推动下,中国竹业得到迅速发 展,2 0 0 1 年全国竹产业年产值2 0 0 余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达1 0 5 亿元,出口创 汇5 亿多美元,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的新兴产业 暖3 。福建农林大学的郑郁善、洪伟编著的毛竹经营学融合了作者毛竹研究的 诸多成果,运用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及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领域的 方法和手段,对我国毛竹的生态生长、竹林生产与管理、竹林经营与评估等等进 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毛竹经营方略的专著。世界各 国的竹产业发展也十分迅猛。根据美国竹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2 0 0 2 年的 竹产业产值为3 0 0 0 万 - - 4 0 0 0 万美元。美国有9 5 以上竹子用于用以观赏栽培, 用于美化环境。美国正在积极发展自己的竹笋生产基地,约有4 0 - 5 0 家生产和 经营竹制加工产品的公司和企业,竹子园艺业的发展异常迅猛,竹质人造板也深 受美国市场的欢迎,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竹产品1 。 福建农林大学2 0 1 l 届硕士学位论文 1 3 研究的方法 1 3 1 文献综述法 笔者对中国竹文化素有所爱,就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伊始,便锁定中 国竹文化与园林应用的研究领域,并着手收集、整理资料,系统阅读中国传统园 林和竹文化方面的大量文献,这也为本论文提供了理论源泉。在本论文的资料收 集和写作过程中,导师给予了悉心而全面的指导。包括导师在内的前辈学者所做 的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竹子生态景观、竹文化等的研究给予了本论文以宽厚的理 论支撑,藉此系统剖析传统竹文化的本质内涵、古典园林的竹文化运用,从而探 寻竹文化与现代园林应用相融合的道路。 1 3 2 学科交叉法 学科交叉方法,是运用多种学科从多个视角考量、分析、综合,取得非单一 性结论的方法。由于对竹文化园林应用的研究,更侧重于文化研究的领域,需对 时代背景、社会变革、文学发展等进行相应的剖析,竹文化园林应用的起源、变 化、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除园林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涉及史 学、哲学、文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从研究的思路上看,本论 文是借文化之路,把握园林造景的发展脉络,探寻其文化层面的内涵。所谓旁观 者清也。 1 3 3 考据分析法 考据是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姚鼐夏秦 小砚书:“天下学问之时,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 考据的目的是进行事实了解,本论文中的考据方法是通过历史文献、诗文篇章和 园林专著多方求证,通过理性的分析方法,追根寻源,分析中国竹文化和传统园 林造园手法的来龙去脉,同时从竹文化应用的方方面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象 到内涵,把握中国竹文化的本质特征,挖掘其现代应用价值。 1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研究中国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丰富的内涵,以及竹文化在园林 艺术上的应用。本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