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pdf_第1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pdf_第2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pdf_第3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pdf_第4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o r sa n d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a n a l y s i s o f u r b a n r u r a li n c o m eg a pi nc h i n a q i nk e c h e n g u n d e rt h e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p r o f y ux i a n z h o n g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j i n a n 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o fe c o n o m i c s u n i v e r s i t yo f j i n a n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er c h i n a m a y , 2 0 1 1 2iiil川5 3川8眦8iii洲y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舢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济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鉴;本人授权济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口公开口保密(年,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槛导师签名钮如期:一 摘要i i i a b s t r a c t 】:、, 第一章导论1 1 1 研究目的和意义1 1 1 1 研究目的l 1 1 2 研究意义2 1 2 研究框架2 1 2 1 研究内容3 1 2 2 研究方法3 1 2 3 创新点4 1 2 4 技术路线5 本章小结5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6 2 1 国外学者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综述6 2 1 1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6 2 1 2 城乡和谐发展理论综述9 2 2 国内学者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综述1 2 2 2 1 城乡收入差距状况研究概况1 2 2 2 2 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研究概述1 4 本章小结1 7 第三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1 8 3 1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纵向趋势1 8 3 1 1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1 8 3 1 2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过程2 0 3 2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特征2 2 3 2 11 9 7 8 - 1 9 9 4 年,城乡收入比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2 2 3 2 21 9 9 5 - 2 0 0 9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再次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2 3 3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5 本章小结2 6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冈和对策分析 第四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分析2 7 4 1 二元经济计划制度( 城市和工业优先) 2 7 4 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2 8 4 3 城乡二元保障制度3 0 4 4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3 1 4 5 城乡二元教育制度3 2 本章小结3 4 第五章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3 5 5 1 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3 5 5 1 1 美国3 5 5 1 2 日本3 6 5 1 3 法国3 8 5 2 发展中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3 9 5 2 1 巴西3 9 5 2 2 印度4 0 本章小结4 2 第六章中国城乡收入合理均衡的对策建议“4 3 6 1 改革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4 3 6 2 建构产权明晰的土地制度4 4 6 3 奉行城乡公平的保障制度4 6 6 4 创新城乡割裂的就业制度4 8 6 5 实施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4 9 6 6 推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5 2 6 7 加速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5 3 本章小结5 5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趋势展望5 6 7 1 研究结论5 6 7 2 趋势展望5 7 参考文献5 8 致谢6 2 附录6 4 济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摘要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永恒的论题,李嘉图、马克思、库兹涅茨、 刘易斯等经济学家都对这一主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从全世界范围看,2 0 世纪初 至今,众多经济学家为收入分配理论各抒己见,但始终未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 收入分配理论,因此收入分配问题也成为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收入差距也是世界各国民众极为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正处于体制转轨的中国 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以及中国社会主义 国家的意识形态,比其他国家更不能容忍过高的不平等,社会舆论对当代中国 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问题非常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 0 多年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 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 9 7 8 年的3 6 4 5 亿元增加到了2 0 1 0 年的3 9 7 9 8 3 亿元, 不仅经济总量有了巨大提升,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得到快速增长,从1 9 7 8 年的 1 9 0 美元提高到2 0 1 0 年的近4 4 0 0 美元。从整体来看,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 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经济快速而稳定发展的同时, 人们收入差距却在扩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是显著扩大。城乡收入比 从1 9 9 8 年的2 5 1 倍扩大到2 0 1 0 年的3 2 3 倍,其实际收入差距也达到历史最 高的1 3 1 9 0 元。可以说,这种差距已经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亮起了 红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集中体现,社会 不公平程度也不断加深,已经逐步演化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的重大 约束瓶颈。城乡收入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1 城乡割裂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 2 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3 农村投入力度不足;4 城乡教育差距等。因而有 必要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加速城市化进程等制度创新路径,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适至合理的均衡水平, 以推动中国城乡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制度成 因进行深度剖析,在借鉴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平 衡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主要的制度路径包括改革二元分割 的户籍制度、建构产权明晰的土地制度、奉行城乡公平的保障制度、创新城乡 割裂的就业制度、实施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推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加速 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等。平衡城乡差距,不仅仅能够体现社会公平,更能够为 中国持续繁荣不断添加新的动力。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制度路径:二元结构;人力资本;城市化 i n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冈和对策分析 a bs t r a c t 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sac o n s t a n tt o p i co fe c o n o m i c s ,r i c a r d o ,m a r x ,k u z n e t s , l e w i sa n do t h e re c o n o m i s t sp a i d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s u b j e c t 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 m a n ye c o n o m i s t sh a v ee x p r e s s e dt h e i rv i e w sa b o u tt h et h e o r yo f 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i n c et h ee a r l y2 0 t hc e n t u r y , b u ts t i l lh a v en o tg o tas a t i s f a c t o r yt h e o r yo fi n c o m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i n c o m eh a sb e c o m eo n eo ft h ev e x e di s s u e so f e c o n o m i c i n c o m eg a pi sa l s ot h es o c i a lf o c a lp o i n tt h a tw o r l dp e o p l ea l ee x t r e m e l y c o n c e r n e da b o u t s oa st oc h i n at h a ti su n d e r g o i n g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t r a n s i t i o n c h i n ah a s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c a l l e d “i n e q u a l i t yr a t h e rt h a nw a n ti st h ec a u s eo ft r o u b l e ”,s oo u r s o c i a l i s ts t a t ei d e o l o g yc a r ln o tt o l e r a t et o om u c hm o r et h a n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t ot h e i n e q u a l i t y , 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se x p r e s s e ds t r o n g l yc o n c e r n st ot h ei n c o m eg a pa m o n g c h i n e s er e s i d e n t s c h i n a se c o n o m yh a sk e p tc o n s e c u t i v er a p i dg r o w t hs i n c e t h er e f o r ma n d o p e n i n gu pf o r3 0y e a r s ,a n dh a sm a d er e m a r k a b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r o m19 7 8t o2 0 10 ,g d po fc h i n ai n c r e a s e df r o m3 6 4 5b i l l i o nt o 3 9 7 9 8 3t r i l l i o n n o to n l yt h et o t a le c o n o m yh a sb e e ne n h a n c e de n o r m o u s l y , b u tt h e g r o s sn a t i o n a li n c o m ep e rc a p i t ah a sg o tr a p i dg r o w t hf r o m19 0d o l l a r si n19 7 8t o 4 4 0 0d o l l a r si n2 010 o nt h ew h o l et h el i v i n gs t a n d a r d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r e s i d e n t s h a sg r e a t l yi m p r o v e d ,b u tt h ep r o b l e mt h a tc a nn o tb eo v e r l o o k e di st h a tp e o p l e s i n c o m eg a pi sw i d e n i n gw i t ht h er a p i da n ds t a b l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i n c o m ed i s p a r i t y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h a se x p a n d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t h e i n c o m er a t i oo fu r b a n - r u r a lt h a tw a s2 51t i m e si n19 9 8e x p a n d e dt o3 2 3t i m e si n 2 010 ,t h ea c t u a li n c o m eg a ph a sr e a c h e dar e c o r dh i 曲o f13 ,19 0y u a n t h e nt h i sg a p w i l lt h r e a t e nt h ec h i n a sf u t u r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 n e c o n t i n u o u si n c r e a s eg a p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i n c o m eb e s tr e f l e c t st h ed u a l e c o n o m i cs t r u c t u r eo fc h i n a t h er i s i n gs o c i a li n e q u i t i e sw i l lg r a d u a l l yc o n s t r a i nt h e f r g h e r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 m a i nr e a s o n sf o rt h e i n c o m ei m b a l a l i c e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s t a t e db l o w :1 d u a le c o n o m i c i v 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 ,t h ei n t e g r a t e de d u c a t i o n a ls y s t e m ,t h ep r o m o t i o nt od e v e l o p m a r k e t - o r i e n t e d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 t h ea c c e l e r a t e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a n ds oo n t ob a l a n c et h eg a p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c a nn o to n l y r e f l e c ts o c i a lj u s t i c e ,b u ta l s oa d dn e wi m p e t u st ot h ec o n t i n u e dp r o s p e r i t yo fc h i n a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 - r u r a li n c o m ed i s p a r i t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p a t h ;d u a ls t r u c t u r e ; h u m a n c a p i t a l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v 年的3 9 7 9 8 3 亿元l ,不仅经济总量有了巨大提升,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得到快速 增长。从整体来看,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一个不容忽 视的问题就是在经济快速而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逐渐凸显,特别表 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城乡收 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集中体现,社会不公平程度也 不断加深,已经逐步演化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的重大约束瓶颈。当 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平衡城乡发展将 决定未来的发展。 1 1 1 研究目的 收入差距历来是世界各国民众极为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正处于体制转轨 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并且中 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比其他国家更不能容忍过高的不平等,因此社会舆论对当 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非常关注。国内外不同机构对中国基尼系数测算数值 均在o 4 - 0 5 之间,国际上通常把o 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中国当 前已经超过了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量数据和研究表明中国的收入 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城乡收入差距解释了全国收入差距的一半以 上。1 9 7 8 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 4 3 4 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 3 3 6 元的2 5 7 【1 】朱剑红,李丽辉2 0 1 0 年我国g d p 增1 0 3 财政收入8 3 0 8 0 亿元增2 1 3 人民日报咖2 0 1 1 1 2 l , 第l 版 1 这种差距已经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亮起了红灯。本文通过对中国城 乡收入差距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剖析,试图深入解析其差距产生的制度原因,并 力图根据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转轨发展需求,提供一套促进中国城乡收入合理 化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建议。 1 1 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如果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持续并加速扩大,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积极性和农产品长期供给, 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矛盾,影响农村地区稳定,不利于城乡经济的稳定持 续发展,也会延缓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研究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探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科学创新路 径,是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市场 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客观要求。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建构和谐社会,城乡和谐发展是其不可或缺的重 要内容。缩小城乡差距,不仅仅能够体现社会公平,更能够为中国持续繁荣不 断添加新的动力,因此对中国实现社会和谐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 2 研究框架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论文写作的三个要素,三者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为了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合理,论文基本研究框架设计 如下。 2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2 1 研究内容 论文行文过程中,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从制度经济 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给予分析,试图得出缩小差距的理论对 策,全文分为六部分。 第1 章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 以及论文写作的框架介绍。 第2 章为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城乡 收入差距方面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两部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统筹城乡发 展理论。文献和理论综述为后面技术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第3 章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此部分主要以时间顺 序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以直观的数据形式展现,并运用 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数据研究。 第4 章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分析。主要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城乡 收入差距的成因,重点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包括二元经济计 划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保障制度和二元教育制度。 第5 章为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 模式和发展中国家经验教训都可以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借鉴经验。 第6 章为全文政策建议,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均衡提出对策建议, 主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农业市场、产 业化和人口城市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 第7 章是研究结论与趋势展望。本章是论文的总结性章节,综述了论文主 要结论,在此基础之上对后续主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总体来看,全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了部分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运用制度和发展经济学有关理 论,分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问题所在,提出了缩小差距、均衡城乡发展的制度 路径,文章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1 2 2 研究方法 本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制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研究了 3 1 2 3 创新点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城乡收入差距 的不断扩大引起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创新点主要有 三方面:第一,论文以制度研究为出发点,制度变革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因素,技术创新和资源分配是衍生因素。以往的很多研究 大多集中于技术进步、增大农业投入等技术性手段,很多成果基于政策性措施 的研究,缺乏对制度理论系统化的全面解读。本文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源是 制度不公平导致的权利差距,农民拥有权利的不公平带来的资源不公平造成了 贫困的长期存在。由此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制度实现路径, 具有独特的理论视角和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二,文章立足全球化视角,对部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进行了剖析,借鉴发展的成功模式 和经验教训,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本 文认为,中国转轨时期存在适当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适度的差距存在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本文拒斥平均主义,不主张完全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城 乡收入之间的合理均衡是本文的一个重要主张。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文明和 进步,当前国际社会提倡“包容性发展,其中也有城乡和谐发展的理念,也是 本文研究的主题,遗憾的是限于篇幅原因,本文未能进行详尽的研究,这也是 本文的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后续研究加以弥补。 4 济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 1 2 4 技术路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分配制度的变革一直是民众所关心的 热点。论文立足科学发展观,以严谨的逻辑顺序,运用开放的研究视野和可持 续发展的思路,同时借鉴国内外部分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 上完成相关分析研究。在论述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文献整理基础上,重点从制度 原因解释中国城乡差距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以全球化的视角对收入差距进 行了国际对照,在宏观和微观层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技术路线如图1 1 所示。 本章小结 研究目的:促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化 土 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学术成果 i 中国现状:城乡差距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1 l 形成要因: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分析 上 国际比照:其他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经验 上 调适建议:实现城乡收入合理化的对策 图1 - 1 论文技术路线图 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g d p 保持高速增长,但不容忽 视的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不断降低,劳动分配不公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有效程度不仅决定了资源 分配的效率,更决定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所以从制度角度出发,以本 国国情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研究中国城乡和谐发展的制度 路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应用价值。本章主要分析了研究目的和 意义,讨论了论文基本框架,包括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i 夭l 和对策分析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阿梯肯森( a b a t k i n s o n ) 认为“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比收入分配更令人感兴 趣,但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问题像收入分配一样那么缺少科学研究 【2 】。收入 分配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热点问题,研究文献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在中国,上 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 发展原则深入人心,但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不公平,由此产生的居民收入差 距,特别是在“二元结构 下的城乡收入差距更是越来越大。日益严重的问题 引起了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兴趣,从不同视角对城乡发展问题发表了看法和建 议,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以下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文 献进行综述。 2 1 国外学者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国外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比较早,十七世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第( w i l l i a mp e t t y ,1 6 2 3 1 6 8 7 ) 在政治算术中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分 析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变化,说明工业收益大于农业,商业利益大于工业。此后, 大卫李嘉图、柯林克拉克、阿瑟刘易斯、库茨涅茨以及当代很多经济学家等 都对其相关问题有过论述,下面仅就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概述。 2 1 1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分配理论曾是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如英国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大卫李嘉i 羽( d a v i dr i c a r d o ,1 7 7 2 1 8 2 3 ) 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主题应该是商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3 1 。英国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1 7 2 3 1 7 9 0 ) 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劳动。新古典经济学家继 承并发展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一些经济学家用效用价值论或生产要素价值论 取代了劳动价值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劳动与资本、自然因素( 土地) 并列 为物,提出了生产要素价值论及与之相联系的收入分配理论。上世纪五六十年 代以来,个人收入分配以及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成为经济理论研究 1 2 张平增长与分配f h 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3 ,i i 【3 1r i c a r d o ,r i c a r d i a nt h e o r y o f v a l u e m 1 9 5 1e d i t i o n ,p p 2 7 8 6 济南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的一个热点。 西方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分 配理论。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并研究了工资、地租、利息等 问题,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认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价 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 观点。亚当斯密的分配论,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的决定理 论。他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支配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最低水平 是让劳动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 将高于最低水平。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 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斯密区分了三种收入,即工资、 利润和地租。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这 三大阶级的收入是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其他收入都是由这三种收入派生出来 的。李嘉图分配理论基础也是劳动价值论,认为财富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劳动的价值( 工资) 是一定社 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李嘉图继承 了斯密分配理论,他也认为社会产品是在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进行分配的, 工资、利润和地租分别是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基本收入。因此,李嘉图分配 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剩余价值产生及其分割问题,其分配理论主要由工资理论、 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构成。与斯密相比,他对三大基本阶级的收入更注重考察 “各种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如何确定【4 j 。 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研究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何根据生 产要素的边际贡献来进行收入分配。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代表人物主要 有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j o h nb a t e sc l a r k ,1 8 4 7 二1 9 3 8 ) 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 尔( a l f r e dm a r s h a l l ,1 8 4 2 一1 9 2 4 ) ,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 而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 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凯恩斯( j o h nm a y n a r dk e y n e s ,1 8 8 3 1 9 4 6 ) 认为, 国民收入分配决定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常态,需求不 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分配不公,有效需求决定了社会就业量,而充分就业只是经 4 1r i c a r d o ,1 9 5 1 。t h ew o r k sa n dc 唧n d c n c eo f d a v i d r i c a r d o , v 0 1 v l ,e d es r a f f a c a m b r i d g e :c a m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a p 1 3 7 7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i 天】和对策分析 曼量曼皇曼曼曼量曼曼皇皇皇曼皇曼曼曼曼量曼皇曼曼曼皇曼量曼曼皇曼曼曼寰鼍曼曼曼! 曼曼皇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i i 毫曼曼鼍曼皇曼曼量曼曼量 济中的特殊情况。凯恩斯将工资分成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同时提出货币工资 刚性理论。他打破了传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主张要以国家干预 的方式进行调节,建立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调节个人收入。 新剑桥学派分配理论。新剑桥学派是后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理论体 系围绕收入分配为中心,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研究政策的制定调节分配制 度,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 j o a n r o b i n s o n ,1 9 0 3 1 9 8 3 ) 、卡尔多( n i c h o l a sk a l d o r ,1 9 0 8 1 9 8 6 ) 、斯拉法( p i e r os r a f f a , 1 8 9 8 1 9 8 3 ) 、帕西内蒂( l u i g il p a s i n e t t i ,1 9 3 0 ) 等。剑桥学派发展并批判了新 古典综合派的分配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由利润和工资组成,经济增长速度取决 于投资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客 观物质基础,同时受到社会制度以及历史传承的影响。其经济政策主张主要有: 1 、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不公;2 、资本主义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会 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混乱等结果,解决这些经济困境主要依靠改革 不公平的收入分配,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推进福利等政策进行引导;3 经济社 会发展的目标是凯恩斯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 的轨道【5 】。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一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 学家庇古( a r t h u rc e c i lp i g o u ,1 8 7 7 1 9 5 9 ) ,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 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6 】。因而经 济福利的提高,前提是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平衡化。福利经济学主张 国民收入均等化,彻底解决贫困。根据既定社会目标制定理论体系,以经济增 长和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为目的。福利经济学认为货币同商品一样,都存在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货币收入效应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将富人的收入 转移给穷人,货币边际效用就会提升,在社会总财富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提高 社会总经济效用。因此社会总量福利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同样 取决于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状况。 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体系。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决定于维持和发展劳 动力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生理要素是基础,而劳动力的历史 和社会要素具有时代性,随社会交替而改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可能扩 1 5 1k a l d o r ,n ,1 9 5 7 ,am o d e lo f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e c o n o m i cj o u r n a l ,5 7 :p p 5 9 1 - 6 2 4 嘲r o b i n s o n 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o l i c yi n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 ,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1 9 7 8 1 8 1 - 2 0 0 8 济南大学硕仁学位论文 鼍曼量曼曼曼曼曼! 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毫曼皇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皇曼皇曼曼m i 一i i i 曼曼曼曼璺曼曼鼍 大,也可能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以至除了生理上的界限以外什么也不会剩下一 【j 7 1 。因此劳动力价值是工资变动的基础,但劳动力供求状况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理论重视劳动的作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参考了古典经济 学收入分配理论,探讨了劳动与物品的相互性,其收入分配理论建立在价值理 论基础上。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础是劳动二重性学说,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产生价值。抽象劳动是人类单独具有的排他性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劳 动 s l 。马克思经济学说指出了人类劳动区别于物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 非原料、非劳动工具、非原产品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 不是作为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劳动作为主体,作为活 动是财富的一般可能性 9 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比较鲜明的阶级立场, 批判性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调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倡解放劳 动、保护劳动、发展劳动,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2 1 2 城乡和谐发展理论综述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 大体经历了朴素城乡整体发展观、城乡分割发展观、城乡融合发展观的演变过 程。下面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简单综述。 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 a l e w i s ,1 9 1 5 1 9 9 1 ) 于1 9 5 4 年首先提出。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 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 的概念,揭示了在发展中 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这两种体系 构成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1 1 0 。刘易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从而确立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 基础【】。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 g u s t a vr a n i s ) 和费景汉( j c h f e i ) 修正了刘易斯 的理论,强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完善了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思路。后来修正 后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就被称为“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1 2 1 。该模型 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1 北京:人民文学f ;版社,1 9 6 4 ,1 6 5 i s 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5 1 9 8 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6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 ,2 5 2 - 2 5 3 i o i 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0 1l e w i s , w a19 5 4 ,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u n l i m i t e d s u p p l i e so fl a b o r ,1 1 l em a n c h e s t e rs c h o o l 2 2 p p 1 3 9 - 9 1 【1 2 】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对策i m i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 9 2 ,6 8 9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i 夭| 和对策分析 将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类似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 部门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收入差距和资本积累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第 二阶段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和农产品供给都开始减少,农业部门 劳动生产率开始提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农民继续向工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农业 转型为现代化农业,二元经济逐步转变为一元,工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只取决于 边际劳动力。该模型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劳动和产 品剩余需要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工农业两个部门的发展要求平衡 增长,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 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虽然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能够部分地揭示 劳动力转移的一些规律,但没能解释为何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会不顾城市事实上 存在的失业而不断进行。乔根森( d a l ew j o r g e n s o n ) 用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和 依据农业剩余为基础创立的了乔根森模型1 1 3 】,认为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和技术进 步,工资会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是人们消费结构和需 求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托达罗( t o d a r o ) 认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能太快,城 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和失业率共同决定了劳动力的转移,仅靠工业的扩张不能 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逐渐消除人为的城乡收入差距才能从 根本上解决高失业率。2 0 世纪6 0 年代末托达罗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 的研究建立了托达罗模型【1 4 1 ,解释了城市存在失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仍然流 动的现象。 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 r a n c o i s p e l t o u x ) 提出,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j b b o u d e v i u e ) 的区域经济理论引入了 增长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g u n n a r m y r d a l )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 ( 钆0 h i s c h m a n ) 和弗里德曼( j o h n f r i s h m a n )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区 域增长极理论逐步成为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 家可以通过加大对大城市中心或者地区中心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力度来刺 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并预期这种增长会通过“涓滴效应扩散到 乡村地区【1 5 l 。增长极理论也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完全的平衡发展是不现实的, 【1 3 1 d a l e w j o r g e n s o n 。1 9 6 1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d u a l e c o n o m y ”,t h e e c o n o m i cj o u r n a l ,v 0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