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天门市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天门市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天门市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天门市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春季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用行楷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抄写在答题卡上。(3分)2、下列字词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3分)A、装璜(hung) 伶(ln)仃 怨天尤人 趾高气扬(脚)B、抽噎(y) 嘶(s)哑 首曲一指 家喻户晓(知晓)C、狡黠(xi) 带挈(qi) 大相径庭 见异思迁(迁移)D、星宿(xi) 奔(bn)丧 浮想联翩 冥思苦想(深沉)3、默写填空。(6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2)、_,君子好逑。(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抒发将士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_,_。(4)、文天祥用比喻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他的爱国赤诚的诗句是: _,_。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选自呐喊的短篇小说有孔乙已故乡等。B、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浙江绍兴人。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C、吴敬梓,明代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剌小说,范进中举选自其中。D、雨果,法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我们学过他的给巴特勒的一封信。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世界。B、给儿子的一封信作者刘亚洲,这封信充满深厚的父子之情,寄托着父辈的殷切希望。信中作者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及祖辈的坎坷经历,对儿子进行教育。C、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D、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讲的是学习方法问题。6、名著阅读。(2分)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_。“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_的外貌描写(填三位名人中的一位)。7、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酒驾新规定: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衍变为刑事犯罪行为。如果让你上街宣传酒驾的危害,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对称,寓意深刻。(3分)8、短文修改。(6分)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2011年我校获得了天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荣誉、说法、称号)。(1)文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2)文中有一处语病,请修改。(2分)(3)第句的括号内有三个备选词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2分)9、综合性学习。(5分)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调查对象调查项目中老年青少年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73.8%95.5%58.3%70.1%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6.2%4.5%41.7%29.9%(1)根据上表得出结论:在我国,_。(1分)在我国,_。(1分)(2)对国务院的举措,你所持的态度及理由:态度:_。(1分)理由:_。(2分) 二、阅读与探究。(40分)(一)古诗词赏析(从甲、乙两首中任选一首作答)(3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这首诗写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_,是酬答诗中的优秀之作。(1分)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乙)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这首词中能体现词人思绪的一个字是_。(1分)11、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通过惜春表达了词人感悟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B、“无可奈何”表现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C、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借景间接地抒发情感。“徘徊”一词表现了词人心中的纠结和犹豫。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天然奇偶”。(二)古文阅读。(11分)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注释】错:镶嵌。 纶:钓鱼绳。 是:正确。12、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桂为饵 错以银碧 B、锻黄金之钩 事之急不在辩言C、其持竿处位即是 然其得鱼不几矣 D、笑而止之 泉香而酒洌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鲁人有好钓者(喜欢) 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B、学而不厌(满足) 不见曦月(太阳)C、征于色(征验) 孰视之(同“熟”,仔细)D、处处志之(标记) 以遗陛下(遗留)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后,国恒亡。15、文意理解。(3分)(1)本文的主旨句是:_,_。(2)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三)议论文阅读。(13分)读书断想读书可以怡情悦性,解闷消愁;也可以探赜(z深奥)索隐,借以增长智能。打开书,那些啼叫着的文字,会扑棱棱地飞进我们的灵魂,教我们以种种美的飞翔方式读书是一种聆听。每本书都是一个寂静在那里的生命,每篇文字都是一人的倾诉和呐喊。面对先圣今贤娓娓道出的精致美文,聆听那些足以启人心智的教诲良言,参悟那些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会使无知、愚钝、猥琐而粗糙的我们羞愧自省。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学问、眼光、见地,更有作者人格的魅力、风骨的傲然和境界的高远,这些难以寻觅的稀有元素,在潜移默化中都有可能融入我们的血肉,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从而厚重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茁壮我们浅薄的思想,拓展我们狭小的生存空间。读书是一种沐浴。书是一池清水,一本本的书就是一泓泓清澈的泉水,我们怡然地将自己浸泡其中,荡涤着浑身的污垢。宋朝文人黄庭坚语:“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书里乾坤,纸上心迹,记载着前人的智慧和学识,涵养其中,浸润其里,让书的清泉洗涤一下我们锈蚀的大脑,有可能让我们远避世俗的侵蚀,少一点浮躁,多一分清纯,少一点庸俗,多一点儒雅,提升精神的品格,渐达高远的境界。读书是一种登攀。山登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固然令人艳羡;然而气喘吁吁、拾级而上的登攀过程同样弥足珍贵。人生所能领略的风光,许多都与先前的读书铺垫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缘。一本本好书,一篇篇妙文,都是我们攀登思想之巅的台阶。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越过坎坷,飞出人生困境的羽翼。读书是在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养不同的气,“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水泱泱,气势雄壮;山泉淙淙,曲折峭拔;动荡起伏的波澜自然流畅,汹涌澎湃的浪潮汪洋恣肆。热烈奔放是张扬,喷薄的是活力;含蓄深沉是内敛,阐发的是静悟;凝练清新是老道,浓缩的是睿智;朴素隽永是真纯,流淌的是恬然。孟子的浩然之气、项羽的豪气、李白的锐气、文天祥的民族正气、朱自清的民族骨气都可能在阅读与浸染中充盈我们的血管,饱满我们的灵魂,从而让我们俯仰于天地之间,成为一个能挥毫泼墨而大写的人。(选自思维与智慧,文/陈道海,有改动)16、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_17、第段中加点的“稀有元素”指的是什么?(3分)_18、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从启人心智、净化灵魂、改变思想、滋养精神等方面论述了读书的好处。 B、宋朝文人黄庭坚语:“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句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C、每本书都有一个寂静的生命,每篇文字都是作者的倾诉和呐喊。 D、读不同的书,可养不同的气。19、阅读第段,你能说出画线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气”吗?试举其中一例。(2分)_ 20、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仿照文中排比段的开头,再写一组句子。(3分)读书是一种聆听。每本书都是一个寂静在那里的生命,每篇文字都是一人的倾诉和呐喊。面对先圣今贤娓娓道出的精致美文,聆听那些足以启人心智的教诲良言,参悟那些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会使无知、愚钝、猥琐而粗糙的我们羞愧自省。读书是一种沐浴。书是一池清水,一本本的书就是一泓泓清澈的泉水,我们怡然地将自己浸泡其中,荡涤着浑身的污垢。宋朝文人黄庭坚语:“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读书是一种登攀。山登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固然令人艳羡;然而气喘吁吁、拾级而上的登攀过程同样弥足珍贵。人生所能领略的风光,许多都与先前的读书铺垫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缘。一本本好书,一篇篇妙文,都是我们攀登思想之巅的台阶。_(四)记叙文阅读。(13分)乳名陈奕纯多少年了,儿行千里。雪下了一夜,很大很大。打开玻璃窗,一股透明的雪花的寒气逼人肺腑。是的,雪还在不紧不慢地下,不由让人想起中国北方的漫漫冬夜里母亲的唠叨,总也扯不完的许多唠叨。母亲说:“三儿呵,别看你现在小,不知道有家有妈的好,等你长大了离开了家和妈,你就知道家和妈的好了,因为家里有妈,你在妈心上”我在家排行老三,“三儿”是乳名,大人们一叫那乳名,我心里总是甜甜的。“三儿!”是母亲隐约在叫。多少年了,数不尽的坎坷、困苦、迷茫、疼痛,全都突然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全都咆哮着汹涌着爆发了!一刹那,天地一白,满脸是泪。一朵雪花落在另一朵雪花之上,就堆积成了时间;一个我踩在另一个我之上,也堆积成了时间。周遭再无一人,我把玻璃窗轻轻关上,泡上一杯茶,接下来的事情我想这样:把我交给那袅袅的茶雾。果然,时间打开了,茶雾深深浅浅弥漫,我的眼眉湿漉漉一片,我听见了巨大的静寂里自己的心跳,听见了自己天籁般的呼吸,听见了小时候山路上的放学奔跑声,听见了父亲进山砍柴、母亲喊我们吃饭的声音。雾散,香也散,一丝一缕地往肺腑里钻。都说“品茗思乡”,故乡的气味,一如这深深浅浅的茶香。可是此刻,我能不能循了茶香寻找故乡呢?这一缕香,唤醒了多少人梦中的乡愁、打湿了多少声回家的乳名啊!乡愁是一朵乳白色的雪花。记得十八岁那年秋初,我考上了武汉大学,即将乘船北上,父亲母亲赶了几十里山路来到珠江畔送我,我黑瘦无比,单薄得一阵风就可以把我刮跑似的。母亲让我把毛主席语录带上,因为这本书上有她亲笔写的“三儿”两个字,我不解,母亲再三坚持要我带上它,说三儿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书在,也好有个念想。果如母亲所料,我上完武汉大学,又在北京大学读研,然后辗转了三五个城市,直至定居花城,故乡也就成了一个空荡荡的地名,偶尔回去,也只是走马观花罢了。我想找到故乡在哪里,但是找了半天,怎么找也找不到,我失望极了。即使我在一张偌大的中国地图上能找到它的方位,但是能找到我们村前的那条山路吗?能找到我们村后山坡上的牛驴的气味吗?能找到三两个池塘、形状不规则的小学操场、简易的合作社卫生所吗?我知道现在取代那里的,是成片成片的商品楼、农贸市场。可是毕竟,故乡还是那个故乡,乡音还是那个乡音,根还是根,我还是我,你还是你,这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更加令我备感亲切的,是乡里乡亲喊我的乳名“三儿”。不管你的身份如何如何高贵,不管你今天多么多么富有,他们叫起来那么脱口而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记得,我把那本破旧的毛主席语录拿给儿子看,儿子连连摇头,说他不喜欢看那些老古董之类的书,说他看也看不懂。可是他把书翻来翻去,最后竟然只对“三儿”来了兴致,问我这两个字是怎么回事。当时,我脸一红,对儿子说“三儿”是我的乳名。他立马就懂了。儿子又一本正经地问:“爸爸,我怎么没有乳名呢?”我犹豫着说:“乳名太土,不好听,只有农村孩子才有。你是城里出生的,你现在的名字也可以当你的乳名。”儿子反驳道:“爸爸骗人!三儿怎么那么好听?你也要给我乳名!”我无奈,只好拿“狗狗”“黄黄”之类的名字糊弄儿子。大雪在下,我的心,也在下着另一场大雪。想想看,我的小时候是乳名漫天飞,而如今呢,孩子们的乳名大都被“宝宝”、“宝贝”、“妞妞”之类的名字同化了,说严重一点,现在的孩子一出生,根本就没有什么乳名,也许等到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才察觉,那就已经晚了。当我再端详正在睡梦中的儿子时,我满脑子想到的是“我的宝贝儿子没有乳名了”,可是,儿子早过了起乳名的黄金时段,这到底是谁的过错?这样的天气,我想起北上二姐家的母亲,想起远在天国的父亲,想起我们顺着母亲一起漂泊的故乡,我的寒冷在加倍。是的,我们的小时候正在远远离开我们,我们的乡愁正在漂泊到别处,唯一留给我们的,是乳名。天下的雪花,一朵一朵,都是母亲喊我乳名的声音。多少年了,这乳名,却飞过千里万里,直抵一个男人的心窝子里。21、本文写了与乳名有关的几件事,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_22、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3分)是的,我们的小时候正在远远离开我们,我们的乡愁正在漂泊到别处,唯一留给我们的,是乳名。_ 23、阅读文中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3分)_ 24、文中第段写雪的目的是什么?(3分)_ 三、写作(50分)请以“沉醉于_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卷面整洁,书写规范。2012年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答题卡选择题(将试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方框的对应题号下)题号24511121318答案1、书写。3、(1)_。(2)_。(3)_,_。(4)_,_。6、 _ _。7、 _,_。8、(1)_。(2)_。(3)_。9、(1)_(2)态度:_理由:_10、 _14、(1)_(2)_15、(1)_,_。(2)_16、_17、_19、_20、_21、_22、_23、_24、_三、写作2012年五月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1、 略2、 D3、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窈窕淑女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C 5、D6、罗曼罗兰;托尔斯泰7、示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酒后侥幸来驾车,悲剧源自酒惹祸。 醉(罪)在酒中,毁(悔)在杯里。 拒酒千里外,安全万里行。 饮酒痛快一阵子,闯祸悔恨一辈子。 司机贪饮一滴酒,亲人悲流两行泪。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后驾车一口多。8、(1)在“天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上加上双引号。(2)在“慰问”前加上“参加” (3)称号9、(1)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城镇青少年比乡村青少年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态度:赞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