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f a c t ass tract 份 o r l de c o n o . i c pre s e n t ad e v e l 0 p m e n tt r e n d o f g l o b a 1 i z a t i o n ,i nt he g l o bal i z epro g r e s s ,i n t e r nat i o n a lt r a d eandi n t e r nat i o na1i n v e s t i g a t i on , a sfur t h e rd e v e l o p e d .i nt h emea n 份 h i l e ,for e i 即 d i r e c ti n v e s t i gst i o n ( fl)i ), h i c hg i v e s讨i o r i t y t o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alc o m p a n 萝, e n tup d r a iu a t i c a l l y . i t s p e e d e d t h ei n t e r 一 t ran s fer o fi n d u s t r y andt h e adj u s t i n g 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v e rt h e, o r l d ,t h e r e dh e a dt h ea m a l g 出 1 曰 t i on a n dd e p e n d e n c eb e t 份 e e ne a c hn a t i o n .t h eb a c k g r oun d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咖pet i t i o n份 a sc h a n g e dfat a l l y .i nt h ee arl ys t 昭eo fo p e n i n g ,o nt h e oneh a n dt h echi n e s eg o v e r nme n te n c ourag e se x t e r nalt r a d ef ocu s ed on 阳n u fac t u r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i tc h e e r sc o . p a n yo nt oabs o r bfor e i 幼 c a p i t a lb e c a u s eo fd e f i c i e n c yo fc a p i t a l .c h i n ag o tt h et i t l eo f , 啪r l d fac t o r y ”s i n c ei t sa b u n d a n tc h e a pl a b o rfor c eandb e t t e rc o n d i t i on o f p o l i t i c sa n dm a r k e t , e n t e r i n g 脚0 b r i n g s a b i g o p por t u n i t y t o d o m e s t i c c 绷p a n y . dev e l o p i n g o f0 f d l i s an a c t i v e 触a s u r e r e s p o n s e t o i n t e r nat i o n a l c o . p e t i t i on c h a l l e n g e .南to n l y, o u l db et h a t盯opi t i oust opto 口 o t e e x t e r n a 1t r a d eandu s efor e i g nr e s o u r c e ,t or 胭i t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o f s u p p l yl a r g et h an d e 口 a n di nd o mes t i c. a r k e t ,t oe x e r ts c a l ee c o n o 口 y ,but a l s ot oe f fec t i v e 1 yabs orbo v e r s e a sh i g ht e c h n o l 飞ya n d爪 a n a g e 啪n t e x p e r i e n c e , t o i n t r o d u c e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谬r s o n , i t h abi l i t y , t o 讲e d o m i nat ei n for m a t i o nt i 配l y . h e n c e , a sf o rab i g n a t i o ni n . a n u fac t ure and e x por t ,i t s obv i o u s 1 y i m p 0 r t ant t o r e s e a r c h t h e e f fec t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r e s u l t e db y0pd lt h r oug he 呻i r i c a lr e s e arc h . t h ep 即e rc o n s i s t e do ff 叫rc h 8pt e r s .thef i r s tc h 8pt e rs i 帅l y d e s c r i b e dc u rre n t吸c r o e c o n 腼i ci s s u e sa n dr e v i e 粕d0fd lt heo r i e s .t h e s e c o n d c hap t e r 8 n a 1 y z e d 0fd i s i t u a t i o n f r 皿 w 盯t o i nve s t men t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d e s t i n a t i o n ,i n v e s t m e n ts c a l efou ra n g l e s .t h e t h i r d c h a p t e rf i r s t l yana l y z e dt h er e 1 a t i ons h i pb e t 能e n阳n u fac t u r e0 f d land e x por t u s i n g l 一 p 肋d e l , t h e n ana l y z e d t h et e c h n i c a l a d v anc e 口 e n t , s e c o n d l y r e s e arc h e d t h e i n f 1 u e n c e o f i n d u s t r i a 1 s t r u c t u r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from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uc t u r eu p g r a d ea n di n d u s t r i a 1s t r u c t u r erat i o nal i z a t i o n l n t wo a s p e c t s , at t h el a s t , r e s ear c h e dt h ei n f l u e n c ei nj o b o c c u 阳t i o n s f r o . q u ant i t ya n dqtia l i t yt 份 oa s p e c t s .t h ef o r t hc h a p t e rbri n e dfo川arda s e r i e s o fs u g g e s t i v e d f d 1 pol i c i e s b ys t u d y i n g j 8pan, 阮i t 么 e r l a n d , f r a n c e 0 f d epol i c yandana l y z i n gt h ed e f i c i e n c yo fc u r r e n tpo1 i c y . k e y , o r d s :函n u fac t ure ;o f d i ;res e a r c ho fe ffe c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 ; i n du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iv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峥 奉 叮 绪 签 字 日 期 :叫 年丫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了 解盛疆大乞 有 关 保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定 ,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直星达一堂可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 : 林于 建 导师签名 ( 手写):刃 碰 签 字 日 期 :问 年华月洲日 签字日期: 今月 多 夕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1 . 1引 言 党的十四大以 来,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 化,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已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己 经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 中国家。 “ 引进来”和“ 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趋势,中国鼓励有比 较优势、实力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 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近些年来我国对外 直接投资 取得了 较快的发展,据商务部、 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数据, 截止2 005 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 达5 72亿美元, 仅2 005 年即新增1 22. 6 亿 美元,增幅高达1 23%. 目前,中国的对外投资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投资方式、地域结构都已呈 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跨国并购的趋势也在增强,已成为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 要方式之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表示,中国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 收国,而且正逐渐成为资本的输出国。但中国企业口 走出去尸 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离发达国家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其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既 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减少国内产品出口, 也可能发生互补效应刺激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它既可能导致国内 “ 产业空洞 化” ,也可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它既可能导致国内就业人数减少,也可能 促进服务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变就业结构。接下来,本文 就对中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进行研究,判别是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 或是相反。 1 . 2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 业有了更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1 998年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了 “ 走出去” 战略, 第 1章 绪论 把“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 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体系,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 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随着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一些新的问题和矛 盾日益显现出来。 第一,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一个国家的进口 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 生产总值 ( c d p )中所占的比 重被称为该国的外贸依存度。它一方面反映一个 国家和地区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也反映把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 的依赖程度和受世界经济冲击的风险的大小。2 (x)5年的贸易顺差额达到 1 0 1 8. 8 亿美元的高水平,比2 仪 抖年增加6 卯.8亿美元。根据我们对2 以 万年g d p增长 率为10%的初步测算, 净出口 对g d p 的贡献率达到35% 以上, 我国 对外贸易依 存度达到66%,比2 以 妈年g d p数据修正以后的6 0 %高出6 个百分点。其带来 的不良 后果是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增多趋势,贸易壁垒 形式也趋向多元化,经贸冲突不断增多,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加大中国经济所 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 第二,部分产业投资效益较低。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产业结 构的影响,投资的高增长导致2 (x)6 年以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 单位g d p 能耗不降反升( 同比上升0. 8 %) 。 在过去25年中, 中国的投资率平均 维持在4d% 左右, 在2 (x 抖年更是超过了45%, 在投资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 的投资效率却在持续下降。换言之,为了取得同一个百分比的经济增长,国民 经济中所需要牺牲的消费比 例越来越高。 第三,国际收支结构失衡。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直接投资引资国,累积直接 投资量接近 仗 众) 亿美元。根据我国国家外汇局 2 0( )5年 10月31 日公布的上半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 上半年经常项目 顺差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总额 逾672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 顺差约383 亿美元。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 金融项目 “ 双顺差” 推动下, 中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据中国人民 银行近期公 布的数字,2 (x)5年9 月末国 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7690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1591 亿美元,同比多增478 亿美元。作为一个资 本短缺的国家,中国成 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 “ 双顺差” 说明中国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 相 对人币的升值而言,不断贬值的美元,更将造成中国外汇资产的缩水。 第四,我国对外投资与我国 吸收外资比例不合理。 我国 每年f d i 流出量占 f d i 流入的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f d i 流出量占f d 】 流入量的no % 这个比例。 第 1 章 绪论 f d i 流入的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f o 】 流出量占f d i 流入量的no % 这个比例。 截至2 (x 抖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科8 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的比重为0. 55% 。其中, 2 仪 碎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 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众 9 %。当年投资流量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三、日 本的百分 之十九,与新加坡、 俄罗斯等国家基本相同。 但投资存童远远低于美国等西方 发达国家,也低于新加坡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投资总额。另外,目 前发达国家吸 引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是1 :l 14,发展中国家是1 :众 13,而我国 2 (x 抖 年只有1 :0 .仍8. 第五, 部分制造行业生产能力过剩。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 经济持续高速增 长,刺激了一些行业生产能力的大规模扩张。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不完替、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部分行业存在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问题。部分行业的 产能利用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 75% 的水平。 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 电石、 汽车、铜冶炼、水泥、纺织等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 题,医药 制造、电器机械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食品饮料、印刷中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特征也比较明显,产品销售率下降到较低水平,设备产出率呈现下降趋势,经 济效益较低或明显下降。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利润大 幅下降,亏损企业增多,国内产能大量过剩,必然到海外寻找市场,导致贸易 顺差激增,引发更多的贸易争端等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 我国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提出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新思路和观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加快 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各种效应,为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1 . 3相关概念的定义 1 . 2 . 1制造业的界定 依据我国 国民 经济行业分类与 代码 对制造业的行业范围规定, 制造业共 分为食品、纺织、 化工、 机电、家电、建材、金属、木材家具、通信电 子、文 教日 杂、橡胶塑料、 造纸印刷 12个大类。其中“ 食品,咆括农副产品加工业,食 品加工业, 饮料制造业等子类; “ 纺织” 包括纺织业, 纺织服装、 鞋、 帽制造沙等 第 1 章 绪论 子类: “ 化工” 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纤制造业等子类; “ 机电” 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 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子类: “ 金属” 包括“ 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 制品业等子类; “ 木材家 具” 包括木材加工及木、 竹、 藤、 棕和草制品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等子类: “ 造纸 印刷” 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体的复制业等子类;“ 橡胶塑料” 包 括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 文教日杂” 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 他子类。 1 . 2 . 2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根据2 1洲 ) 4 年12月17 日,商务部和国 家统计局修订 后印发的 对外直接投 资 统计制 度 , 对外直接投资 ( 及外向fdi , 简称o fdo 是 指我国国内 投资者以 现 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设立、购买国 ( 境)外企业, 并以 控制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直接投资 企业指境内 投资主体直接拥有或控制10% 或以 上投票权 附公司 型 企业 ) 或其 他等价利 益的 境外企业。 境外企 业按设 立方式主要分为子公 司、 联营 公司和分支机构。 1 . 2 . 3开放经济的定义 所谓开放型经济,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可以 在国际间自由地流 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的经济效率。通常来说,一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越高,市场经济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它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之 处在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 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在开放型经济中,既出口,也进口,基本不存在孰重孰 轻的问 题,关键在于发挥比 较优势;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资本流动限 制较少。 1 . 4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 1 , 边际 产业扩张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旧本学 者小岛 清恨k oj lina) , 认 第 1 章 绪论 为投资国具有比较劣势产业的企业, 其产品在对外出口 方面缺乏竞争力, 如果将 企业的经营资源转移到具有潜在或明显比较优势的东道国后, 东道国劳动生产率 将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 原来已 经较低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下降。比较成本进一步 扩大的情况既有利于东道国以较低的价格向投资国出口 返销原投资国相对而言 劣势的产品,使东道国成为投资国在海外廉价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基地,从 而也使得东道国 对投资国的贸易得到补充与完善。 2 . 产业“ 空心化,嗯论。 b .布鲁斯和 b .哈里进 ( 1 9 82)在 美国的脱工 业化一书中最早提到产业空心化,即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升 级过程的 脱节问 题。 产业“ 空心化” 理论最早是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 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将会对投资国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不利影响, 容易导致国内 产业的 “ 空心化” 。 狭义的产业“ 空心化” 是指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 展,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国内制造业不断萎缩、弱化的经济现象。 3.坎 普贝 尔 。 口 润 兑 u , 1 99 3 琳为, 跨国 公 司 海 外 直 接 投资 对 投 资 国 的 就业 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 就业替代” 和新的“ 就业空间生成, 即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数t、质里及区位方面具有直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以 及间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 4 . 直接投资动机决定贸易与投资关系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帕特瑞 ( 职 p a 州 e ) 指出,企业直接投资动机的不同,投资对贸易的影响也会不同:市场导向型直 接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而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则会增加投 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5 , 投资替代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企业研究中心的 负责人雷蒙. 弗农在1 9 66年发表的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一文中 提出了 著名的产品 生 命周期模型( the p 找 川 u ct肠 fec y c l e m od 1 ) . 根 据他的 观点, 当产品处在新产品阶段时,企业更多的是满足国内 市场、本国消费者,对少t 的外国市场需求, 企业则通过出口 方式予以满足,此时只有出口 贸易而不会出 现对外直接投资;当 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国外孺求不断增加,而且会出 现竞 争者不断增加,这时生产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和当 地销售,来 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会使原来的产品贸易被直接投资所替代,此阶段国际直 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有明显的替代作用;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化以后,产品的 生产技术会由于贸易 和投资的外在性逐步扩散,这使得技术领先者将生产重点 或直接投资进一步向低成本、低收入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返销到投资国和其他 第 1 章 绪论 外国市场,实际上,这种直接投资从两国贸易的产品流向上实现了完全替代, 并且开始了反向的贸易活动。该理论虽然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时存在缺陷, 但 明确证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进行替代的一种情形。 6.毛中根在 开放经济下资金供求非均衡与中国对我直接投资一文中, 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传统的两缺口 模型在中国已 经失效,表现出一方面国内 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在外贸顺差的同时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二是中国出现 了资本流动怪圈,表现为在大力引进外国资金的同时,中国国内资本的大量的 流出。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结果必然是导致国家外 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他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中国资金供求的不均衡 态,有两种办法:减少供给 国内储蓄和外资流入) 或增加需求 ( 国内投资和 对外投资) ,而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企业或机构用自有人民币购汇进行境外投 资,则具有双效作用,因为投资者或以自 有外汇进行投资,或以人民币购汇进 行境外直接投资,可同时从储蓄和外汇两个方面拉动投资。把中国目前的本外 币存量优势转化为流量优势。与其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被动地输出资本,不如 主动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第2 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第2 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2 . 1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 截止2 0 05年底, 中国外向fdi 存量5 72亿美元。 其中股本投资1 97. 3 亿美元, 利润再 投资270. 4 亿美元, 其它投资1 04. 3 亿美元 气 国际直接投资, 它是以 控制企业管理经营为中心, 以获得利润为目 的的对外 投资, 按照不同的 分类标准, 可以 将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般按 照子公司和母公司的 经营方式分类, 可以 分为横向 型投资、垂直型投资 和混合型 投资; 按照投资者对投资的参与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独资经营、 合资经营、 合作 经营和合作开发; 按照企业对外投资的进入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新设投资和兼并 投资。 1 . 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经营方式来看,我国制造业以垂直型投资为主二所 谓垂直型投资也称为纵向型投资 ( 、 飞 币以 肠 v es t m e . t ) ,通常指跨国公司到国外 建立与国内企业产品生产或销售相关的子公司, 井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专 业化协作。 这种投资方式多在汽车、 电子工业、 加工工业等行业中 应用. 2 砚 阵2 仪 b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数量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 6 %, 联营企业 占4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前二十名的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 它们在国 外子公司 或分支机构, 多数是为 扩大母公司的生产规模或开拓国际市场 销售渠道。 2.从投资者对投资的参与方式来看,我国制造业以合资经营为主。合资经 营 ( j o 加 . 珑. tu 比 ) 是对外直接投资中 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或组织, 依据东道国的法律, 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以 合资形式组成的法人实体。 一般来说, 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管理技术较落后、国 际市场竞争能力较低的小型跨国公司,普遍采用这一形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 动。 其目 的在于较快占 领东道国市场, 得到当 地政府的支持, 减少对外投资的政 治风险。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周来振在2 (x 场年中国企业 “ 走出去”国际论坛上 的讲话中指出, 从2 以 犯 . 2 (x5 年底, 我国经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 灯5 6 家,中方协议投资额 1 3 7 石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3 7 %、 朽% 和92%。比 1 996 年底中方投资额占 投资比重为47.6 % 这个比 例有了 很大的提高。 这表明我国 企业的投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 3. 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方式来看,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 0摘自 2 侧 巧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年鉴, 第2 童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逐渐增长。 创建新企业即所谓的绿地投资 ( g re enfiel d), 投资者在东道设立新企 业, 它既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 而并购是指兼并和收购的总称. 2 (x 万 年我国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o f d 】 为65亿美元,占当年o f d i 流量 的5 3 %,比上世纪90 年代的20% 有了很大提高。而在以 刃 3 年收购方式实现的 o f d i 仅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8% 。 对制造业而言, 采用跨国兼并或收购的投资方式可以 大大的缩短项目的投资 周期, 节省建厂时间, 并且可以直接占有被并购公司的原来市场份额, 利用原有 的分销渠道和客户资源, 迅速建立当 地的产销据点, 减少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风 险。 随着中国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业务逐的增加, 单 笔项目 的收购金额也越来越大。 2 004 年 12月,联想集团宣布收购 1 明全球陀 业务,交易总金额达 17. 5 亿美元。同年我国境内企业共买下2 78家德国企业。 可以看出, 跨国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我国 企业的对外投资仍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 2 . 2中国制造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 以 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 从传统制造业逐渐转变为先进制造业。我 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13 个大类基本都有涉及。由于国 家产业政策的引导, 以及国内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商, 我国制造业对外 直接投资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从传统制造业逐渐向先进制造业转变这样一种趋 势。 所谓传统制造业, 一般是指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生产技术比 较落后的 劳动密集型行业。 表 2 , 1流量的行业情况表 年份行业分布 2 0 0 5 年 2 0 0 3 一 2 0()5 年制造业 o fdi +二翼 瞧 2 0 0 4 年7 . 6 亿美元 2 003 年6 . 2 亿美元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它电 子 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 造、 纺织业、 木材加工业、 黑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 设备制造业、 纺织业、 食品 制 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 设备制造业、 纺织业、 黑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业等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商务部、 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 003 一 2 005 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非金触部分), 整理而成。 从表2. 1 中, 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 第z t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布上,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 制靖效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 但是据商务部统计, 截止2 以 种年底, 纺织业、 钥铁业、造纸、木材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上占绝大部分。 虽然从o f d i 存量规模来看, 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51.8 %,但地方企 业在数量上却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仍% 。 其中以上海、 浙江、 广东、 黑龙江、山 东五省市投资最为活 跃, 以下依次是北京、 江苏、 河南、 河北等。内陆省份对外 直接投资相对较少。 2 . 3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任何一国、 一地在政治、 经济、 基础设施、 法律和政策、社会环境、 地理因 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 而我国制造业总体来说, 在实际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上, 绝大多数行业井不具有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 势。 因此只有在不同的区域中寻找相对比较优势, 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投资 不同的行业。 根据美国学者约翰逊等人提出来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 论,当产品技术已经标准化企业, 就会倾向于把生产转移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 本低的国家。 实现产品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和装配,以降低产品成本。当产品进入 成熟阶段, 节省运输成本和关税支出对制造厂商来说日 渐重要, 这时出口 企业就 会向 拥有产品市场的其他国家投资设厂,就近供应市场。 截止2 005 年底,中国近4 000 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 1 63个国家 ( 地区) 设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 境外企业) 6426 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累 计净额57. 7 亿美元,分布在全球各大洲, 但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拉丁美洲和东 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要投资地。 并且在2005年, 对拉丁美洲直接投资流量为64. 7 亿美元,占当年o f d i 总流量的52. 服,首次超过亚洲地区跃居第一。 从表2 . 2 中可以 看出, 亚洲地区在投资存量上仍然占 据着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的绝大比 例, 而且主要分布在香港、 韩国、 澳门、新加坡、 越南、 泰国、 马来西 亚等国家和地区, 对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流量相对较少。 但 从近两年的o f d i 流量来看, 我国制造业对拉丁洲的直接投资比例正在迅速增长, 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开曼 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 等国家。 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上有一个很大特点, 那就是中国企业对 避税地的直接投资存量为4 82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84. 器。仅2005年期间, 中国企业对避税地的直接投资额就为99. 2 亿美元, 占当 年流量的8 1 % 。 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 ( o ecd ) 把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 等20多 个国家和地区定义为国际避税地 ( i nte r n a t iona1 t ax 咖aven) ,其主要特征是: 税率相对较低、银行或商业保密程度高、金融业占主导地位、通讯设施现代化、 第2 童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不实行货币 管制、 无须向监管或统计部门提交财务报表等。 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 避税地有三类: 纯国际避税地, 不征收直接税. 有巴哈马、 百慕大、 开曼群岛、 瑙鲁、 新赫布里底、 特克斯和海克斯、 新喀里多尼亚、 格陵兰、索马里、 圣皮尔 和密克隆。 完全放弃居民( 公民) 税收管辖权, 只行使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 区。 譬如:香港、 马来西亚、巴拿马、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等国家或 地区。 迄 瑙j别国际避税地, 即按照国际惯例制定税法并实行征税, 但对外来投资 者提供特别优惠税率的国家或地区。 譬如: 加拿大、 希腊、爱尔兰、 卢森堡、 荷 兰、英国、菲律宾、巴巴多斯等国家或地区。 表2 . 2截止2 0 05年底中国制造业对主要经济体的 投资情况表 投资地o fdi 存贵主要分布国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东南亚国家 欧盟 美国 大洋洲 俄罗斯联邦 拉丁美洲 非洲 13 . 14亿美元 4 . 3 7 亿美元 2 . 0 亿美元 2 . 44亿美元 0 . 9 4 亿美元 1 。 03亿美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 泰国、马来西亚、越南、 束埔寨 德国、 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荷兰 美国、百慕大 澳大利亚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开曼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巴西、阿根廷 苏丹、阿尔及利亚、赞比亚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 2 0 05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而来, “ 一 ,表示数据资料不详. 以 加工贸易制造业来说,加工贸易制造业主要投资在非洲( 32% ) 、东南亚 价 0 %)、拉美( 18%)及东欧、中亚等国家。 2 . 4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规模 1 . 从境外制造业企业的投资规模来看, 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平均 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根据商务部统计, 我国制造业企业占 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 总数的五成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 帽制造业, 纺织业, 通信设备、计算 机及其它电 子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工艺品 及其他制造业, 医药 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等。 而我国 境外制造企业占我国境外 注册企业总数的1 乃左右。 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 规模较大外, 绝大多数都属中 小项目 。 据 2 (x)3 年商务部统计, 不同行业单个境外企业的平均投资额都不相同, 70%以上的 企业集中在平均单项投资额较低的制造业、 批发和零售业、 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 第2 童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2 . 从制造业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来看,境外投资规模 的存量太小。截止2 以 万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5 72亿美元,共分布在全 球 1 63个国家和地区, 制造业5 7. 7 亿美元,占 总额的1 0. 1 %。 而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根据商务部颁布的 2 以 万年外商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 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 08941 个, 合同外资金额1 0966. 08亿美元, 实际使 用外资金额5 6 21. 01亿美元。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制造领域外商投资 企业数、 合同外资金额占累计吸收外资总量的比 重分别为72. 5 7 % 和64. 7 姗。 东、 中、 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 全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86. 2 弱、 9 . 1 既、 和4 . 5 外。 香港 ( 2 4 15. 74亿美元) 位居累 计对华投资国家/ 地 区之首位,占内 地实际使用外资累计总额的42. 9 8 % . 制造业的外商直 接投资趋势, 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其中合同外资金额增势较 强。 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发现, 制造业吸收外资所占比重均超过或接近 七成。 外商投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如通信设备、 计算 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近些年来, 通信 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同 外资金额增长较快,而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规模较大。 表2 . 3 显示了2 002 年至2 0 05年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 总体情况。 在这期间 制造业一直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占 有绝大多数比 重, 分 别为7 器、 71. 3 钱、 65. 5 叽和58. 6 器。 而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 总对外直 接投资流出的比 重相对较低,分别为 21.8 % 、13.8 % 和 18.6 % 。 这样就造成了对 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比例不合理, 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 资占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 n o % 这个比例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我国外汇储 备连续几年持续商增长,国内热钱过多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 2 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表 2 , 32 002 一 2005 年我国制造业 i f di 和o fdi 情况表 年份 1 印1 流 t 占当年 i fdi 总流量比重 o f d i 流量占当 年o fdi 总 流量比重 ofd i / i f d i 2 0()5 2 0 0 4 2 0 以 2 002 424 . 5 3 亿美元 4 3 0 . 1 7 亿美元 3 6 9 . 36 亿美元 3 68 . 00 亿美元 5 8 . 6 3 % 6 55 岛 7 1 . 3 妈 7 3 。 0 此 22, 8 亿美 兀 7 . 6 亿美元 6 , 2 亿美元 1 8 。 码 1 3 . 界 2 1 . 麟 5.4 以 1 . 7 7 % 1 。 6 既 资料来源:报据2 002 一 2 0 0 5 年商务部公布的 外商投资报告和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得到。 其中汗0 1 指对外直接投资,i fdi 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 - 一,表示数据不详 算3 t 我国制请卿个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业的直接效应 第3 章 我国制造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 直接效应 在本文中, 对外直接投资效应是指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发展各个方面 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并且这些影响和作用有一些是积极的, 有一些是消极的。 随 着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的不断增强,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国 内外学者都充分惫识到, 对外直接投资 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有资本转移效应、 技 术进步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 对外贸易效应、 就业效应。 而间接效应主要是对外 汇储备的影响、 对外汇汇率的影响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章着重研究的是对外 直接投资的直接效应。 3 。 1对外贸易效应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国内 外学者经过实证研究, 得出了各 种类型的 结 论。 美国哥 伦比 亚大学 教授r o be tt, a. m . n d ell(1 957) 得出 的 结论是: 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 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 即所谓 的r y b , y ns ki线) 实施跨国 直接投资, 那么这种跨国 直 接投资 就能在 相对最佳 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商品国际贸易的完 全替代。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企业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雷蒙. 弗农 ( 1 9 66) 发表的 产品周期 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提出了 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当产品在进入成熟 期和标准化阶段后, 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完全替代的。 美国经济学家p, p a 汀 j c 经过研究指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不同,那么它对贸易的影响也会 不同: 市场导向型o f d i 容易成为对贸易的替代效应, 而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 型o f d i 则会增加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国内 学者江小滑 ( 1 卯9 ) 经 过研究提出,o f d 】 能够改变东道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由消费型进口 转变为生产 型进口。 项本武 ( 2 以 巧 )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的o f d 三 与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表 明, 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 对外直接投资是促 进中国对外出口、绕过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一 般来说, o f d 】 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种效应的综合,即出口引 致效应、 进口转移效应、出口替代效应、 反向进口 效应。 通常这四种效应并不是 同时出现的,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 较早出现的是出口引致效应, 接着是出 第3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业的直接效应 口替代效应,再就是进口转移效应和反向进口效应。而且,不同类型的o f d 】 对 投资国的对外贸易所产生的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 现为出口替代效应,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为出口互补效应。 3 , 1 . 1 市 场进入效应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国际市场开拓或扩大, 这样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效应我 们称之为市场进入效应。 投资国企业向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和动机, 就是能 迅速占 领东道国 市场, 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因此, 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效 应首先就表现在扩大投资国的市场。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目的 可以把它们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 市场保护寻求型。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 品出口 数量的日 益增加, 对一些进口国的国内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所以 一些针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壁垒也不断增多, 像美国、 欧盟等地区的一些主 要进口国, 通过设立各种质量体系和安全标准, 不失时机地设置贸易壁垒, 保障 本国的利益。 除了关税壁垒外, 如反倾销、 反补贴和临时性保障措施以及s a s (x x) 标准等非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使用数量和频率不断增加,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 垒,在汽车、机电、机械、纺织、食品、制药、电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尤 其明显,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如此就刺激 了国内 部分企业通过o f d i 方式进入东道国或其周边国家, 以保护和寻求扩大产 品的国际市场。 第二, 低成本寻求型。 对于纺织业、食品、 钢铁、 加工制造业等产业,由于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从而形成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 但对于许多工 业制成品来, 除了需要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以外, 还需要其他的生产要素。 而那 些生产要素在我国就不一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这就说明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