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 工程简介11.1 总体概况11.2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11.2.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11.3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21.3.1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21.4 工程筹划3第二章 风险评估的依据和目的42.1 区间风险的依据42.2 区间风险评估目的5第三章 风险评估内容与范围63.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63.2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6第四章 风险识别及风险识别清单74.1 盾构自身风险识别74.1.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74.1.2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84.2 工程周边环境风险识别重点94.2.1 双林站李楼站区间环境风险识别94.3 风险识别汇总清单附表13第五章 风险等级划分和风险处置措施145.1 盾构自身安全风险分级145.2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145.3 风险处置措施155.3.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155.3.2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始发、接收风险155.3.3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165.3.4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185.3.5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始发、接收风险195.3.4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暗挖联络通道自身风险19第6章 风险评估结论21精选范本第一章 工程简介1.1 总体概况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起点(不含)双林站(含)李楼站(含)洪泥河站(含),共3站3区间,两个盾构区间,线路总长度约4583m,盾构区间长度约为3093m。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管片内径为5500mm,管片外径为6200mm,环宽1500mm,管片厚度为350mm,分为6块。图1-1 构区间平面示意图1.2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起止里程CK1+449.3CK3+570.425,区间长度2139m。该区间最小曲线半径400m,线路最大纵坡25,最小纵坡2。由李楼站始发,双林站接收。1.2.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双林站-李楼站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以3粉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3粉土、1粘土、2粉质粘土、4粉砂为主。盾构隧道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图1-2 双林站李楼站区间地质纵剖图1.3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李楼站洪泥河站区间隧道由洪泥河桥站右线开始始发,最后沿规划海沽道进入李楼站吊出,再由洪泥河桥站左线始发;区间下穿天津市曹氏弯管有限公司,沿线多为空地和一层民宅。区间长度972m。该区间在右CK4+450处设置联络通道(与泵站合建)。该段区间最小曲线半径500m,线路最大纵坡25,最小纵坡2。1.3.1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以3粉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3粉土、1粘土、2粉质粘土、4粉砂为主。盾构隧道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图1-3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区间地质纵剖图1.4 盾构施工筹划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采用两台中国铁建中工ZTE6410土压平衡盾构机,由李楼站小里程始发推进至双林站眀挖段接收。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采用一台石川岛IHI6340土压平衡盾构机,由洪泥河桥站始发推进至李楼站解体吊出,转运至洪泥河桥站重新始发。图1-4 盾构施工筹划图第二章 风险评估的依据和目的2.1 区间风险评估依据1、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及设计交底;2、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工程风险汇编;3、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地质勘察报告;4、 本合同段周边环境调查报告;5、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6、地铁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指南(2007);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8002-2011;8、关于实施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急预案备案的通知(津安监管急200940号);9、评估工作范围内的其他基础技术文件与资料;10、现场调查、访问记录,专家调研意见和建议等。11、其它参考文献: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 29-113-200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天津市地铁建设工程强制要求标准 2011年5月天津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管理条例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办法2.2 区间风险评估目的1、本报告旨在提高工程项目对影响施工的和施工影响的风险因素能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的能力,保障工程项目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安全事故、控制或降低因事故造成的损害或次生、衍生灾害,保障参建单位和人员及社会公众生命与物质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和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2、做好预防、预报、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准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工作。 3、施工阶段开始前对周边风险环境资料进一步进行核实,掌握实际情况,以此作为编制实施性方案的基础。第三章 风险评估内容与范围3.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根据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关于盾构环境风险分级、设计风险交底及相关资料参考,对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自身及周边周边环境,明确评估内容及范围: 1、区间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区间沿线穿越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基础形式; 3、区间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础; 4、区间盾构下穿DN2600南水北调输配水管; 5、区间盾构下穿外环河; 6、区间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六层学生公寓;7、联络通道自身风险情况及相应部位周边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8、盾构区间下穿管线(主要位于景盛路下方、天津大道下方有:DN2600南水北调输配水管、DN800中压天然气管、2条DN500高压天然气管、DN400高压天然气管、DN200输配水管、DN529高压天然气管、DN700高压天热气管、DN1000输配水管、DN600中水管等)9、穿越风机房3.2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根据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关于盾构环境风险分级、设计风险交底及相关资料参考,对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自身及周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明确评估内容及范围: 1、区间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区间沿线穿越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基础形式; 3、联络通道自身风险情况及相应部位周边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第四章 风险识别及风险识别清单在分析工程资料和周边环境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依据进行风险识别,按照天津地铁建设公司关于环境风险管理办法对盾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识别。4.1 盾构自身风险识别4.1.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双林站李楼站区间埋深范围为418米,双林站眀挖段接收覆土较浅盾构施工中注意地表沉降;隧道主要穿越3粉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3粉土、1粘土、2粉质粘土、4粉砂为主。盾构隧道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小里程端(李楼站站端)埋深较大,区间结构进入第一层微承压含水层,施工风险较大,在盾构始发、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涌砂情况,危及盾构结构自身安全图1-5 区间隧道平面图图1-6 双林站李楼站区间地质纵剖图4.1.2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 盾构隧道埋深约17m23m,洞身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两层微承压水层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在盾构推进和暗挖法施工联络通道过程中,存在承压水突涌,可能产生涌水、涌砂事故。自身风险为级。图1-7 区间隧道平面图图1-8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区间地质纵剖图4.2 工程周边环境风险识别重点从周边环境的类型、重要程度、复杂性及安全现状、与盾构结构的位置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依据地铁1号线第1合同段周边环境调查报告中的因素识别的环境风险有:4.2.1 双林站李楼站区间环境风险识别(1)区间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 盾构区间在CK33+000附近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区间结构与桩基最近2.5m,大于0.3D,小于0.7D,环境影响接近度分区为级,埋深约16m。盾构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为级风险源。(2)区间下穿交通管理局津南支队双港大队3层办公楼盾构区间在里程右CK32+900处下穿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津南支队双港大队3层办公楼,穿越处地层为粉质黏土。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环境影响接近度分区为级。盾构下穿办公楼为级风险源。 (3)区间下穿DN2600南水北调输配水管2根 SP 输配水管 钢 DN2600 埋深 4.70米,在右CK32+300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8.7m。(4)盾构区间下穿外环河盾构区间在里程右CK32+200处侧穿外环河,穿越处地层为粉质黏土。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环境影响接近度分区为级。盾构下穿外环河为级风险源。(5)盾构区间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6层学生公寓盾构区间在里程CK31+650处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六层,桩基础建筑,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建筑距离区间结构最近2.7m,大于0.2D,小于0.7D,环境影响接近度分区为级。盾构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级风险源。 (6)双林站李楼站区间盾构段 管线环境风险SP 输配水管 铸铁 DN600 埋深 1.10米,在右CK31+530斜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7.7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YS 雨水 砼1500 埋深 4.50米,在右CK31+550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4.5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YS 雨水 砼1500 埋深 4.50米,在右CK31+560斜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3.4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WS 污水 砼1200 埋深 6.50米,在右CK31+620斜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5.0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TR 天然气 钢 DN500 高压 埋深 1.60米,在右CK31+597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9.4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TR 天然气 钢 DN325 中压 埋深 1.60米,在右CK31+606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9.4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3根DN500高压天然气管,埋深1.5米,1根DN800中压天然气管,埋深1.5米,在右CK33+430斜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13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ZS 中水 PVC DN300 埋深 1.30米,在右CK31+595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9.7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SP 输配水管 铸铁 DN400 埋深 1.00米,在右CK32+610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10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TR 天然气 钢 DN219 低压 埋深 1.50米,在右CK31+650斜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11m,环境设施重要性为类,管底距盾构区间顶部大于0.5D,风险等级降低一级,为级风险;4.2.2李楼站洪泥河桥站区间环境风险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周边环境大部分位于开阔地局部有单层民房(待拆迁)区间环境较好无较大风险源。4.3 风险识别汇总清单附表序号风险因素内容风险事件1围岩松动地面沉降2盾构进出洞涌水涌砂3联络通道开挖涌水、涌砂4管片质量问题结构安全及结构渗漏水5既有建构筑物建筑物沉降6下穿河流涌水、涌砂7下穿特大桥基础沉降8盾构姿态控制不到位线位偏差9盾构管片姿态控制不到位线位偏差、结构漏水10浆液质量控制不到位、注浆量小地面沉降11穿越粉质粘土、粉质砂层涌水、涌砂12管片防水问题结构渗漏水13管线管线沉降、破裂第五章 风险等级划分和风险处置措施5.1 盾构自身安全风险分级根据天津地铁1号线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 双林站李楼站、李楼站洪泥河桥站两区间,盾构隧道安全风险等级均为三级。联络通道及盾构始发接收安全风险等级也均为三级。级(1)一般的盾构法隧道;(2)一般盾构区间的联络通道;(3)一般盾构始发到达区段(一个区间共两处,分别在两站端位置)。5.2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工程分类环境风险影响区域级别备注双林站李楼站区间双林站眀挖段接收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下穿交通管理局津南支队双港大队3层办公楼下穿外环河下穿DN2600南水北调输配水管下穿外环线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6层学生公寓管线、志成道站思源道站区间下穿民房待拆迁注:参照天津地铁1号线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进行划分5.3 风险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按下表处置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风险等级处置原则特级尽量规避此类风险,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I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II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III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5.3.1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为(级)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以3粉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3粉土、1粘土、2粉质粘土、4粉砂为主;盾构隧道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盾构隧道埋深约11m24m,洞身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两层微承压水层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在盾构推进和暗挖法施工联络通道过程中,存在承压水突涌,可能产生涌水、涌砂事故。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1)衬砌采用单层衬砌结构(C50 P10),厚度为350mm。(2)施工时注意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减少盾构的超挖和欠挖,采用同步注浆,减少盾尾通过后隧道外周围形成的空隙,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严格控制、调整盾构姿态,采取相应措施,使之对周围环境影响保证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3)制定专项监测方案及风险应急预案。5.3.2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始发、接收风险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始发、接收风险均为(级)区间在盾构端部采用地面搅拌加旋喷包角的地面加固形式,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结构外缘上下部各3米的区域,加固宽度为11米;盾构双林端部接收范围内为粉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盾构李楼端部始发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区间风井端部始发接收范围内为2米厚承压水粉土和粉质粘土。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1)加固区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的施工监理,在盾构出洞前完成对加固体的钻芯取样检测,同时保证包角旋喷桩与搅拌桩和地连墙的有效咬合,保证加固区土体的强度和止水效果。(2)盾构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调整盾构机的各项参数(主要有正面土压力、千斤顶顶力及编组、推进速度、刀盘扭矩、排土量、螺旋机转速、同步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等),使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 (3)盾构机姿态控制:在盾构机进入影响区域之前,尽量将盾构机的姿态调整至最佳,严禁向上抬头,严禁超量纠偏、蛇行摆动等。严格控制盾构的轴线和纠偏量。(4)盾构在影响车站范围内掘进时加强监控量测,推进至车站下方实行实时监测车站结构变形、底板混凝土裂缝及盾构机掘进前方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5.3.3 双林站李楼站盾构区间(1)盾构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级)盾构区间在CK33+000附近侧穿双港高架特大桥桩基,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区间结构与桩基最近2.5m,大于0.3D,小于0.7D,环境影响接近度分区为级,埋深约16m。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 盾构掘进过程中加强对桥面,桥桩的监测,安排专人监控盾尾漏水漏砂情况,采取盾尾注浆等措施。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严格控制、调整盾构参数,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使之对周围环境影响保证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2)盾构下穿房屋(级)盾构区间在里程右CK32+900处下穿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津南支队双港大队3层办公楼,穿越处地层为粉质黏土。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施工时应加强对建(构)筑物的监测。当监测数据接近警戒值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并作日报表;当监测数据接近控制值时,立即报告施工监理,会同设计、监理等分析原因,并及时提交应对措施报告;当建(构)筑物监测超限时,由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保护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建(构)筑物的建筑材料、使用年限、基础形式、建筑物位置等进行进一步核实。(3)盾构下穿外环河(级)盾构区间在里程右CK32+200处侧穿外环河,穿越处地层为粉质黏土。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盾构机过河之前进行检修,防止在河流下出现故障,避免停顿;盾构掘进过程中加强监测,安排专人监控盾尾漏水漏砂情况,采取盾尾注浆等措施;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严格控制、调整盾构参数,控制好盾构机刀盘压力,做到土压平衡,防止冒顶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使之对周围环境影响保证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在施工中,为改善刀盘在转动过程中所受的扭矩,采用土体改良的措施,通过在刀盘正面和土仓内加注泡沫剂或膨润土来降低土体强度以利于降低刀盘扭矩来保证盾构出土正常。(4)盾构下穿DN2600南水北调输配水管(级) 2根 SP 输配水管 钢 DN2600 埋深 4.70米,在右CK32+300正跨盾构区间,距区间结构顶部最小8.7m。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穿越时管片采用增设注浆孔管片,施工时控制好地层损失率不大于0.3%,同时加强对管线的监控量测。制订针对性应急预案。(5)盾构侧穿房屋环境风险(级)盾构区间在里程CK31+650处侧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六层,桩基础建筑,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为级,建筑距离区间结构最近2.7m。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施工时加强对建(构)筑物的监测。当监测数据接近警戒值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并作日报表;当监测数据接近控制值时,应立即报告施工监理,会同设计、监理等分析原因,并及时提交应对措施报告;当建(构)筑物监测超限时,由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保护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建(构)筑物的建筑材料、使用年限、基础形式、建筑物位置等进行进一步核实。(6)区间下穿管线较多,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a)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核对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 (b)对重要的、危险的地下管线,经和管线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协商后,采取各方都认可的保护措施。 (c)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d)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e)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及时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 (f)施工中,加强盾构参数控制,对邻近的地下管线作严密的沉降观测。 (7)双林站李楼站区间盾构段 暗挖1、2、3号联络通道自身风险()(a)区间在里程CK31+800处设1号联络通道,长6.3m。地面环境较好,联络通道下部1m范围位于粉土承压水层。(b)区间在里程CK32+720处设2号联络通道(带泵房),长15.3m。地面环境较好,联络通道位于粉质粘土层。(c) 区间在里程CK33+145设设3号联络通道,长15.7m。地面环境较好,联络通道均位于粉质粘土层。采用矿山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支护。初期支护采用300mm厚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400mm厚C45模筑防水混凝土。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联络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施工时采用冻结法加固周边土体,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冻结施工的电力供应,保证联络通道施工的安全;同时做好应急措施。5.3.4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李楼站洪泥河站盾构区间自身风险(级)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以3粉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3粉土、1粘土、2粉质粘土、4粉砂为主。盾构隧道埋深约17m23m,洞身局部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中,两层微承压水层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在盾构推进和暗挖法施工联络通道过程中,存在承压水突涌,可能产生涌水、涌砂事故。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衬砌采用单层衬砌结构(C50 P10),厚度为350mm。施工时注意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减少盾构的超挖和欠挖,采用同步注浆,减少盾尾通过后隧道外周围形成的空隙,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严格控制、调整盾构姿态,采取相应措施,使之对周围环境影响保证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5.3.5 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始发、接收风险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始发、接收风险均为(级)区间在盾构端部采用地面搅拌加旋喷包角的地面加固形式,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结构外缘上下部各3米的区域,加固宽度为11米。盾构李楼站端部始发接收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和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盾构洪泥河桥站端部始发接收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和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拟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如下:(1)加固区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药剂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机务维修面试试题及答案
- 混合设备节能策略-洞察及研究
- 建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用火考试题及答案
- 安徽辅警笔试题及答案
- 农家乐土地租赁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合同
- 节能减排项目担保借款协议与合同
- 2025海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灯箱广告牌广告位租赁与广告策划合同
- 大决战电影赏析课件
- 中药郁金课件
- 爆破飞石控制措施
- 《水飞蓟提取物质量要求》
- 梅毒艾滋乙肝三病
-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案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重庆市面向西南大学定向选调2024届大学毕业生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3453笔试难、易错历年高频考点荟萃附带答案解析(附后)
- 知情同意书模板(新闻采访)
- 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与光的关系课件
-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成人学位英语考试往年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