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周必大作为一个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体的重要人物,在政治上是 一代贤相;在文学创作上,也毫不逊色其政治影响。他的生创作宏富,创作 文体多样,风格各异。是南宋中期著名的儒学大家。由于其在政治的名气比较 大,大家对周必大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太平宰相的概念,他的文学创作一直 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据笔者所见到的材料,尚未见系统的研究周必大诗歌的文 章,要全面的了解周必大的思想和艺术创作,有必要对其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 周必大有诗6 0 0 多首。他的诗有的善于状物,如池阳四咏翠微亭:“地 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蜿蜒正作双虹堕,吸住江河万罩流 ,比喻浅 近新颖。又如游庐山佛手岩雪霁望南山:“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 庵。伊予的有寻山分,r 照北窗云在山”,气骨稍弱,却清新淡雅。 本篇论文首先介绍周必大的生平、著述情况及其交游。生平部分主要分四 个部分:孤苦幼年、登第入仕、仕途坎坷、贤相本色。交游部分主要介绍了周 必大与胡铨、杨万罩、陆游之间的交游。第二部分论述周必大诗歌的内容。虽 然周必大的诗歌数量不是很多,但其诗歌的创作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分 为三类,分别为:送别怀友诗、交游唱和诗、抒情咏怀诗。第三部分论述周必 大诗歌的特色,包括艺术风格、艺术技巧及不足之处。其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 从清新蕴籍、闲适淡雅、从容旷达三个方面论述。艺术技巧主要从喜用叠字、 善用流水对、多用俗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篇论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系统的分析周必大的诗歌创作,以期全面了解、 评价周必大的生平、思想及其艺术创作。 关键词:周必大生平交游诗歌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z h o ub i d at a k e sac o l l e c t i o nb u r e a u c r a t ,t h es c h o l a r , t h es c h o l a rt h r e et ob e l o c a t e da tab o d v i sc o m p o u n d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i np o l i t i c si so n eg e n e r a t i o nv i r t u o u s ;i n l i t e r a r yp r o d u c t i o n , a l s on o ti n f e r i o ri t sp o l i t i c a li n f l u e n c e h i sl i f ec r e a t i o nr i c h t h e c r e a t i o n l i t e r a r ys t y l ei s d i v e r s e t h es t y l ev a r i e s i s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i n t e r m e d i a t es t a g er e n o w n e d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v e r y b o d y b e c a u s ei ti sq u i t eb i gi nt h e p o l i t i c a lf a m e ,e v e r y b o d yp a u s e st h r o u g h o u tt oz h o ub i d a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n “p e a c e f u lp r i m em i n i s t e r c o n c e p t h i sl i t e r a r yp r o d u c t i o nh a sb e e ni nt h es t a t u sw h i c h n e g l e c t s 。m a t e r i a lw h i c h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a u t h o rs a w , n o ty e ts e e st h es y s t e mt os t u d y z h o ub i d at h ep o e t r yt h ea r t i c l e ,w a n t s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a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z h o ub i d a t h o u g h ta n d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c o n d u c ts y s t e m sr e s e a r c ht oi t sp o e t r y z h o ub i d ah a st h ep o e mm o r et h a n6 0 0h e a d s h i sp o e ms o m ea r eg o o da tt h e s h a p e i f ”t h ep o n dp o s i t i v ef o u rc h a n t t h eg r e e nh i l l sp a v i l i o n ”“o c c u p i e sa b o v eq i s h a n z u i ,s t a t ec i t yw a ni ns h u iz h o n g z h o u ;w i n d st om a k et h ed o u b l er a i n b o wt o d r o p h o l d sr i v e r sa n ds t r e a m sw a nl i l i u ”,a n a l o g yp l a i nn o v e l a l s ol i k e ”t o u r sm t l u s h a nf i n g e rc i t r o nc r a gt oc l e a ru pl o o k sa tm t n a n ”“o nt e n t ho b s t i n a t ec l o u d y d o e sn o ts e et h em o u n t a i n i nt h em o u n t a i nan i g h to fs n o ws e a l st h eh u t i r a qg i v e s h a ss e e k st h em o u n t a i nm i n u t e n o r t ht h es u n s h i n et h ew i n d o wc l o u di nt h e m o u n t a i n ”t h em o r a lc h a r a c t e ri ss l i g h t l yw e a k ,a c t u a l l yf r e s he l e g a n t l ys i m p l e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i n t r o d u c e dt h a tz h o ub i d at h eb i o g r a p h y , t h ew r i t i n g ss i t u a t i o n a n dm a k ef r i e n d s t h eb i o g r a p h yp a r tm a i n l yd i v i d e sf o u rp a r t s :t h ew r e t c h e d c h i l d h o o d s u c c e e d si nt h ei m p e r i a lc i v i ls e r v i c ee x a m i n a t i o ns v s t e mi n t os h i t h e o f f i c i a lc a r e e rr o u g h l y , t h ev i r t u o u st r u ec o l o r s m a d ef r i e n d st h ep a r tm a i n l yt o i n t r o d u c ez h o ub i d aa n db e t w e e nh uq u a n y a n gw a n l i l uy - o u sm a k i n gf r i e n d s t h es e c o n dp a r te l a b o r a t e sz h o ub i d at h ep o e t r yc o n t e n t a l t h o u g hz h o ub i d at h e p o e t r yq u a n t i t yi sn o tm a n y , b u ti t sp o e t r y sc r e a t i o nc o n t e n ti sa c t u a l l yv e r yr i c h , m a i n l yd i v i d e si n t ot h r e ek i n d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i s :s e e ss o m e b o d yo f ft h i n k so ff r i e n d s t h ep o e m ,t om a k ef r i e n d sc o m p o s e sap o e mi nr e s p o n s et oo n er e c e i v e dt h ep o e m ,t o e x p r e s sf e e l i n g sc h a n t st h eb o s o mp o e m t h et h i r dp a r te l a b o r a t e sz h o ub i d at h e p o e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c l u d i n ga r t i s t i cs t y l e a r t i s t i cs k i l la n dd e f i c i e n c y i t sp o e t r y 。s a r t i s t i cs t y l em a i n l yf r o mt h ef l e s hy u nn a t i o n a l i t y , c o m f o r t a b l ee l e g a n t l ys i m p l e t h e c a l mb r o a d m i n d e dt h r e ea s p e c t se l a b o r a t e s t h ea r t i s t i cs k i l lm a i n l yf r o mh a p p i l y w i t hf o l d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 t om a k eg o o du s eo ft h er u n n i n gw a t e rt o ,t h em u l t i p u r p o s e p r o v e r bt h r e ea s p e c t st oc a r r yo nt h e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p e r sg o a ll i e si nt h r o u g ht h es y s t e ma n a l y z e sz h o ub i d at h ep o e t r y c r e a t i o n ,b yt h et i m et h o r o u g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p p r a i s e sz h o ub i d at h eb i o g r a p h y , t h et h o u g h ta n dt h e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h u a n gw e n p i n g ( a n c i e n tl i t e r a t u r e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l ii i n g g e n g k e yw o r d s :z h o ub i d ab i o g r a p h ym a k i n gf r i e n d sp o e m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最王耳 签字同期: 切。? 年抄月5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靠支身 签字日期:口汐年lv 月f 厶日 0斜,f 昴 ;乙 穸 日孛加11】 九 月 写 二 手 , 0 年 名 疗 獬 酊 师 导 : 一 期字签 引言 引言 周必大( 1 1 2 6 - 1 2 0 4 ) ,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又 号平园老叟,南宋吉州庐陵( 今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 人。周必大出身书香门 第,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作文赋诗,名噪庐陵。绍兴二十一年( 1 1 5 1 ) 考中进士,绍兴二十七年( 1 1 5 7 ) 中博学宏词科。自此踏上仕途,历仕南宋四 主:高宗、孝宗、光宗、宁宗。淳熙末年,他从幕后馆阁走到政治舞台前端, 登上宰辅之位。由于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在仕途上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周必大 与南宋中期政治变动有重要关系,被视为道学家在朝的庇护者,在庆元党禁中 和朱熹等人一起被列为党魁。同时,他是南宋中期著名的儒学大家。在政治上 算是一代贤相。在文学创作上,也毫不逊色于其政治影响。周必大一生著作宏 富,著有周益文忠公全集2 0 0 卷,其中包括省斋文稿、平园续稿、省 斋别稿、二老堂诗话等2 4 种。他的文学修养曾受到清代四库馆臣的高度评 价:“必大以文章受知孝宗,其制命温雅、文体昌博,为南渡后台阁之冠。考据 亦极精审,岿然负一代重名。著作之富,自杨万里、陆游以外,未有能及之者”。 叫他历经四年,主持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 共一千卷) , 致使这部巨著得以保留至今。此外,他还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 附录五卷,使欧集自此以后有定本。“周必大刻本”,历代都被奉为私家 刻书的典范。 目前学术界对周必大的研究成果数量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其文集文忠 集的文献考证方面:沈治宏的周必大年谱简编,吴洪泽的道光刻本周 必大集佚文杂考,香港周莲弟的彭元瑞藏知圣道斋本( 周益公集) 编校考 述。此外,还有台湾陈义成所作的杨万里周必大交谊考辨,惜未见其具 体内容。周莲弟的周必大的( 文忠集) 及其文论与政论是第一篇对周必大 文集作介绍并对其散文进行研究的文章。 周必大作品数量非常多,但历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周必大的研究还 是处于相当薄弱的状态,从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史来看,只有几部书对周必大 国影印文渊阁钦定四库伞书集部四,别集类三文忠集,第1 1 4 7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3 1 9 8 6 年版, 卷首提要,第l 页 1 引言 做过简要的介绍。1 9 5 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在 介绍南宋散文时提到周必大,并简单介绍了他的生平,并说“其不以功名或 性 命 之道标榜者,尚有王十朋、周必大、洪迈、楼钥诸人,皆为重要的散文作家。 、 “洪迈、楼钥、周必大等又工于四六 。对周必大的介绍只言片语,相当简单。 在2 0 0 5 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傅璇琮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中,在讲 到南宋中期散文时对周必大散文有过这样的评价:“周必大散文骈散兼融,明 白浅易,多近口语。名作如岳飞叙复元官制词婉义正,皇朝文鉴序视 野雄阔,立论中肯切实,语言典雅优美。这里只是对周必大的散文作了一个 非常简单的概述,关于周必大的诗歌创作只字未提,这对于一个作家研究来说 显然是不够的。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海等人主编的江西文学史对周必 大作了相对比较详细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周必大的生平、交游、为官及政绩, 在谈及他的诗歌时,主要评价了周必大的爱国主义诗歌,高度赞扬了他的爱国 思想。同时,作者认为周必大的散文“大都写得雍容典雅,体正气和,但一谈 起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的现实,一说起那些抗敌爱国志士,其笔下常会勃郁出 一股慷慨昂扬之气。”,并认为其散文具有雄浑的艺术风格。人民出版社1 9 6 3 年版的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及1 9 7 9 年后的修订版、1 9 7 9 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的中科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编写的中国文学史、 1 9 8 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2 0 0 5 年高等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些文学史在介绍南宋中期文学 时都把重点放在“中兴四大家 上,未见对周必大的诗文有过分析研究。从以 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史中对周必大的研究处于一个非常缺失的状态。 而对周必大诗文创作进行专题性研究的论文,与文学史的研究情况极为相 似,数十年来只有廖廖数篇,而且大都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其对中国文化的贡 献,如2 0 0 5 年兰州学刊第6 期谷敏的周必大与( 文苑英华) ,主要是 论述他校勘、刻印文苑英华的成就;2 0 0 5 年四川图书馆学报第6 期谷 敏的浅谈周必大重刊( 欧阳文忠公集) ,主要是论述周必大对刊印欧阳 文忠公集所做的贡献。2 0 0 5 年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5 期徐爱华的周必 大与杨万里的交游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论从文艺学的角度来探讨杨万里对 周必大诗歌创作的影响,未全面论述周必大诗歌总体特征。 其它著作则散见于从历史角度论述周必大在政治上的一些作为。如2 0 0 4 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此 2 引言 书在研究朱熹的活动时对周必大也做了相关的研究,书中勾勒了孝宗后期官僚 集团和道学家们的斗争,分析了周必大和道学家们的关系,认为周必大是道学 家在希冀“得君行道”并作出第一步努力时的政治护法,并提出孝宗晚年安排 三大部署、“后王安石时代等观点。 处于政治活动中心的周必大一生交游极为广泛。和胡铨、王庭琏( 庐陵乡 贤) ,朱熹、张拭、吕祖谦( 东南理学大儒) ,叶适、陈亮、陈傅良、郑伯熊 ( 事功学派代表) ,刘清之、程大昌、彭龟年( 理学名家) ,芮烨、赵汝愚( 朝 中同情道学者) ,林栗、郑丙、唐仲友、京镗、洪迈兄弟( 党争中反道学人物) , 王十朋、张震、李浩( 朝中反近幸的代表人物)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 袤、张孝祥、韩元吉、赵蕃、刘过( 文坛人士) 等皆有交情,这一时期几乎在 政治上文坛上稍有名望的人都和他有联系。 总的看来,目前文学界对周必大的研究处在一个较薄弱的状态,存在许多 待开掘的地方。周必大在宋代政治和文学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后人对他政治上 的表现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些看法,以为他略显软弱。周必大学术上崇北宋 前期的正统儒学,反对党派纷争,不满苏学、王学和洛学后学们的相互倾轧, 他不偏不倚,沉稳成熟,性格温和,门生满天下,成为众望所归的“一代宗主。 他对宋代朝章典制、人情世故非常熟悉,加之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嗜好书史, 藏书至多。他一生著述繁富,有诗歌和政论、四六、日记、游记等各种体裁文 章二百卷,是一个全能型的知识分子。 基于这样一种研究状况,本人选择了以周必大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联 系史实,从其思想个性、人生境际等出发,联系江西文化的底蕴和诗文传统, 或进行扼要的介绍或进行细微的剖析,力图在一个真实的个性化历史空间中, 对周必大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笔者认为对周必大的诗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掘这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南 宋时期文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研究南宋文学提供另一扇观照 的视窗。 周必大生活在相对来说较为繁荣和平的年代,他知识渊博,熟知掌故历史, 精通金石书画,心态平和,交游广泛,其生活方式可谓是南宋士大夫的典型。 通过他身上凝聚着的文化内涵和学术背景,也可以探知时代风貌和士风。 3 第l 章周必火生平事迹概述 1 1 周必大生平 1 1 1 孤苦幼年 第1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周必大( 1 1 2 6 1 2 0 4 ) 字子充,又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南宋大臣、文 学家。吉安县永和镇人,北宋钦宗靖康元年( 1 1 2 6 ) 生,卒于南宋宁宗嘉泰四 年( 1 2 0 4 ) 。出生之年正是北宋与南宋交替之年,也正是战乱连连,国家一分为 二之年。必大的祖上都是朝中重臣,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曾祖名周衍,曾官 至中奉大夫。曾祖父周诜,北宋元符三年( 11 0 0 ) 进士,曾任忻州法曹侍。宣 和( 1 11 9 11 2 5 ) 年间至庐陵( 今江西吉安) 任职,遂全家定居于此。此后,周 氏子弟以庐陵为郡望。至于其父辈履历,周必大的谭宣义孚先墓志铭载: “昔我先太师秦国公,暨我伯父金紫光禄大夫,与君伯父朝奉郎赠中大夫讳观 光同登政和八年进士。 父亲周利建、伯父周利见同登政和八年进士第。宋 史周必大列传:“父利建,太学博士。 。固 周必大母系家庭略为显赫一些。母亲王氏,安阳人,其父为给事中王靓。 王曾任东平、平江知府。据周必大嗣子周纶所编周必大年谱:“是岁公之外 王公给事( 靓) 知平江府,皇考秦公偕皇妣秦国夫人随侍。七月十五日巳时, 公生于府治。 在这个多事之秋,周必大在外祖父任职的平江府出世了。周必 大作为家中长子,父母双亲对他寄予厚望。虽然四岁丧父,但青春寡居的母亲 王氏对稚龄儿子的教育毫不松懈,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宋史周必大列传: “必大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另外在文忠集卷三十六 先夫人王氏墓志中,周必大曾回忆儿时母亲的教诲:“时某齿少长矣,先夫 人躬督诵书至夜分。未辨色,则以杖警于榻,使卧而覆之。又教以属对、赋诗。 周必大谭宣义乎先墓志铭,全宋文卷五- - k k ,第2 3 3 册,页6 5 ( 元) 脱脱宋史岗必犬留正胡晋晋臣传第3 4 册,中华书局,1 9 8 2 年,页1 1 9 6 5 影印文渊阁钦定p q 库全书集部四,别集类三文忠集,第l1 4 7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3 1 9 8 6 年版, 卷首周必人年谱,页4 ( 元) 脱脱宋史周必大留正胡晋臣传第3 4 册,中华书局,1 9 8 2 年,页1 1 9 6 5 4 第1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已而日:举业非吾习也,为择流汴陈先生,特使从之。先生弟子以百数,先 夫人一衣之华、一味之甘辄命某奉焉。先生叹日:有母如此,吾忍负之? 故 教某甚切”。同时也回忆了母亲以及自己儿时的生活:“某甫四岁亡,弟岁未周, 遭世多艰。敌惊盗剽,转徙乏食,课婢揉橡实蔬苗,供养大母,次给尊幼必均, 宁已之馁,如是者连月。 绍兴六年,周必大十一岁,其外祖母宋夫人过庐陵,在祖母张氏的劝说下, 母亲王氏携子女随宋夫人至信州( 今江西上饶一带) 生活。次年,外祖母病逝, 母亲因劳累和哀伤过度,亦于第二年正月过世了。至此,十二岁的周必大和兄 弟周必强便成为孤儿。从此以后,周必大跟随伯父,由伯父抚养成人。伯父是 朝廷金紫,周必大少年时代跟随伯父先后辗转于赣州、辰州、吉州各地,遍览 风景名胜,涵养了周必大广博的胸襟和学识。 这一时期,周必大在寄居期间结识了不少的好友,听闻了一些长辈们在南 渡之际的义举。如蒋谟在饶州的“复以十事,倦倦纳忠”,全节之士桑景询殉国 的事迹, 都给年少的周必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作 用。 正如周必大多年后所言:“某零丁多苦,生值多艰 ,生于靖康之难血与火 的战争年代中,从襁褓里开始,他便在动乱和迁徙中度过。亲眼目睹至亲们一 个个永远离去,懵懂的少年很快被催熟,可以说他根本没有少年时代。周必大 很早就表现出办事谨慎沉稳的特点,这为他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1 1 2 登第入仕 绍兴二十一年( 1 1 5 1 年) ,周必大二十六岁,中进士第,授左迪功郎,徽 州司户参军。随后司封郎官王葆把女儿许配于他。绍兴二十四年( 1 1 5 4 ) 十二 月,改差监行在太平和剂局门,寓居漾沙坑。绍兴二十六年( 1 1 5 6 ) ,邻居王运 属家失火,延烧数十户,周必大受此牵连,因此被罢官,周必大带着家眷投奔 岳父王葆。此时的周必大已过而立之年,十多年前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心里烙 下的深痕还未消除,寄居岳父家的处境又一次刺激了他。不过,生活的磨难给、 周必大先犬人于氏墓志,全宋文卷五一七七,第2 3 2 册,页3 0 1 圆影印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集部旧,别集类三 ,第1 1 4 7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3 1 9 8 6 年版, 页3 8 8 蒯必大题故饶州停两溪居十蒋谟传后,全朱文卷5 1 2 5 ,第2 3 0 册,页2 6 7 , 周必人曾祖曾祖妣焚黄祝文,伞宋义卷五一九九,第2 3 3 册,页2 4 5 5 第l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了他更多的人生历练,使他的性格更谨慎沉稳。 周必大人生的真正转折点应该是绍兴二十七年( 1 1 5 7 ) ,这年他再次参加科 举考试,中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府学教授兼左修职郎。南宋的博学宏词科 于高宗绍兴三年设立,宋史选举志二载:“高宗设博学宏词科,凡十二题: 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 每场体制,一古一今。按规定,应试都要把规定的十二种文种,每种写古、 今各一篇,先上交礼部,称为预试。预试合格的,方可参加正式考试,正式考 试只从中取六种文体命题。南宋从高宗至光宗,录取的人数非常少,也并非每 年举行,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自乙卯( 1 1 3 5 年) 至绍熙癸丑( 1 1 9 3 年) 二十榜,或二人,或二人,或一人,并之三十三人;而绍熙庚戌( 11 9 0 年) 圈 不取然摧用者,唯周益公至宰相,周茂振执政余多碌碌。 可见,博 学宏词科的考试非常严格。周必大能够被录取,说明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这也为他日后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文学方面的发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绍兴三十年( 1 1 6 0 ) ,周必大除太学录。绍兴三十一年受敕充考校官,并于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除监察御史。进入秘书省,对周必大来说,是人生最关键的 一步。馆职是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日后要路缺人必从此中选择。果然,十多 年后,周必大从中脱颖而出,进入执政行列。 馆职以进士为主要来源,他们以修书为职,文化气息浓厚,学士院大部分 官员也由馆阁出身,因此馆职与词臣宦途相通,他们常因修书、宴赏等机会聚 集于馆阁书院。如陈元峰在博士论文中所言:“馆职文士丰富的读书生活,对造 就宋代集官僚、学者、文人于一身的作家类型,显然起了更重要的涵育陶冶作 用”。 这种典重文雅的氛围和“掌制手”的工作性质,对周必大处事方式和文 风的形成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后来多存有一种温婉、典雅的格调, 这与此不无关系。 另外,周必大首度与政治结缘,便结识了众多一时俊材,他们的大义风节 对初入仕途的周必大有重要影响。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王十朋等人劝高宗 收揽政权,起用张浚等抗金将领,他们的行为在当时得到了很高评价,但是不 久后,他们便遭贬斥。周必大在与他们时日不多的相处中,对几人的行为深为 。( 元) 脱脱:宋史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页3 6 5 1 圆( 明) 洪迈:容齐随笔卷f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年版,页5 2 7 5 2 8 陈元峰;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复旦入学2 0 0 3 年博士论文,页1 0 2 6 第1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敬佩,他对王十朋等人的品格和行事方式表达了发自心底的敬慕和怀恋之情。 这些士人坚持原则、忠直为国的节操对周必大等年轻人的作用力是相当大的。 可见,绍兴末年和临安仕宦的交往在对周必大的处事原则和政治操守的养成方 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 1 3 仕途挫折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这是封建王朝君臣关系的写照,而南宋这个充满变 数的时代更是如此。与大多数士大夫一样,周必大也经历了两次奉祠。经历了 仕途的挫折,认识到官场的险恶。 绍兴三十二年( 1 1 6 2 ) 六月,孝宗即位,周必大除起居郎。因几次直前奏 事甚合孝宗意,后又代理中书舍人。侍经筵时周必大经常常议论边事,孝宗以 蜀为忧并且征求周必大意见,周必大进奏说:“四i l 百姓贫困,不得已才闹事, 只要下诏书抚谕,事件便能平定;并且对他们的田赋的征收,要放宽时日。” 周必大不避权贵。乾道元年( 1 1 6 5 ) ,他对权臣瞿婉容推行的“碍正法”极 力反对曾上书孝宗,得罪了瞿婉容。孝宗惊叹:“意卿止能文,不谓刚正如此。” 隆兴元年( 11 6 3 ) 孝宗起用故人龙大渊、曾觌。数月后,曾觌除知合门事,龙 大渊除知合门事,群臣反对此项任命,结果纷纷遭罢黜。周必大与金安节也一 同上书反对。刚即位的孝宗对此大为生气,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置疑和挑战, 并以为群臣意见如此相同有朋党之嫌。周必大与同僚会安节两度上书乞求罢黜 待罪,三月,周必大奉祠归乡,主管台州崇道观。这是周必大仕途上的第一次 奉祠。 这期间,他又一次遭遇骨肉分离、天人永隔的痛苦。乾道二年三月,周必 大姐病卒,六月,归葬家乡庐陵。到此,曾相依为命的嫡亲兄弟姐妹全都离他 而去,他心中充满无尽的感伤。这时他贫病交加,生计难以有着落,心情沉重,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诉说了这种生活和精神状态:新遭姐丧,又营度迁奉,方 寸忧挠,某半年奔走道涂,幸毕大事,艰险劳苦,备尝之。今葺茅三间为 庐,墓躬耕计,他不足道也。圆 乾道四年( 1 1 6 8 ) ,奉祠多年的必大除权发遣南剑州。此后,他重获恩遇。 乾道六年六月,他权发遣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七月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 。宋史卷三九一,周必大传,页1 1 9 7 2 圆周必人:谢尧仁,全末文卷五0 几四,第2 2 9 册,页1 8 5 7 第l 章周必人生平事迹概述 九月兼国子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不过,这样的恩遇并没有持续太久,乾 道八年( 1 1 7 2 ) 一月,周必大暂兼权中书舍人。二月因不起草答诏触怒孝宗, 孝宗下旨令必大奉祠,当天须出国门。诏命如此的决绝,足以显示孝宗震怒的 程度。遽然之间失去了信任,且又来得太过迅速,行囊也来不及收拾,必大心 中也有几丝不平但也无可奈何。在回吉州期间与范成大共游灵岩、泛舟石湖, 倒也乐趣无穷。六月底抵达吉州。 这一时期周必大除了乾道六年到八年初短暂的任职外,基本上在庐陵奉祠。 或许小时候的苦难经历让周必大比较成熟,性格冷静,不太轻易埋怨。奉祠的 日子虽然清苦寂寞,他也尽力读书学道,充实自己。他多和朋友、兄弟等亲近 的人登山游水,赏梅小酌,并写下了不少心态平和的诗作。多年闲居的生活让 他可以远距离重新审视国家政事,因此,他的政治思想在走向成熟。 1 1 4 贤相本色 周必大自绍兴二十一年中进士后,一直在南宋朝廷任职,辅佐了高宗、孝 宗、光宗三代皇君,从侍读、吏部侍郎到左宣教郎、国史监编修、监察御史、 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光宗朝拜左丞相,封益国公, 历经了前后近5 0 年政治生涯。周必大究竟凭借什么为官之道、做人之道,才能 一步步稳健立足于官场,赢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护,成为一代贤相,我们 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 宋淳熙年间,长江两岸久旱不雨,灾情十分的严重,灾民纷纷逃难,致使 田地荒芜。周必大向阜帝请议,免去灾情严重地方的赋税,并用国库的钱来补 贴,拔出专款来进行赈灾。过了几年,长江、淮河一带久雨不止,洪水泛滥, 许多农田绝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因为受灾面很广,国库的储存又非常有限, 难以救济更多的灾民。周必大提出,全国上下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朝廷也应 该减少开支,节约资金用来赈灾。孝宗表示同意,周必大便订出宫廷减少开支 的计划,先从后宫开始实行,引起了嫔妃们的不满。周必大顶住压力,坚持按 计划执行,将压缩开支节约的经费用于救灾。皇宫起了示范带头的作用,各级 官府衙门无奈只得仿效。周必大爱民的举措,载入了不朽的史册。宋史周必 大列传记录如是:“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抚。” 母( 元) 脱脱:宋史周必大留正胡晋臣传第3 4 册,中华书局,1 9 8 2 年,页1 1 9 6 8 8 第l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淳熙十一年( 公元l1 8 4 年) 后,必大更是官高权重,做了参知政事、右丞相、 左丞相等官,直接参与处理朝廷大事,为安邦兴国做出了贡献。周必大从政期 间,无论是辅佐朝廷,还是主政地方,总是一片忠心,勤奋治政,处事有谋。 人们敬重他,皇帝倚重他。周必大是朝中重臣,要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但他没 有忘乎所以,而是对南宋的局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 不能空喊报仇雪耻,而应当积蓄国力,强兵富民,才能与金国抗衡。他反对谈 金色变,也反对仓促伐金。他任宰相上的第一个奏章认为现在社会比较稳定, 但要居安思危,考虑到长治久安,不可急于求成。这话是针对前不久韩伲胄出 兵伐金大败而归之事而言的。可见必大所持的是稳健持重的内政外交方针,表明 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战略目的,他认为在内政这方面, 一要强兵,他认为,“自战国秦汉以来,其兴衰治乱,鲜不以兵而其节制”。“今 天下之事多矣”,应“内倚三师以为根本之卫”,二要富国,他对古代轻商的 做法提出异议,认为当今应大力发展商贸业,以增加收入。但这还不是富国之 本,应“躬行阡陌,视民如子”,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安民,孝宗即位不久, 四川部分饥民闹事,皇帝非常忧虑,问必大怎么办才好。必大认为百姓是因穷 困才闹事,应下诏书去安抚,并放宽征收田赋的日期。必大的这种做法,对稳 定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是政修,他认为政通人和,社会安定,才 能抵抗外敌。在外交方面,必大始终抱着不亢不卑的态度,表现了一个成熟的 爱国政治家的骨气。高宗死时,朝廷的主和派请求派使臣向金人送讣告,必大予 以阻拦。后来,金使到了,有人提出应换掉孝服,穿宫袍接见,必大坚决反对, 坚持穿孝服引见。周必大的这些内政外交方针,充分表明了一位政治家的真知 灼见,表现了一位成熟的爱国政治家的骨气。周必大任宰相八年之久,他“立 朝刚止”,言事不避权贵,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力排权幸败坏纲纪, 故而功业更为出色。 周必大在许多奏章中,表达了国以民为重的政治思想。提出朝廷官员应该 “躬行阡陌,视民如子”。在具体的施政中,他注重关心和爱护百姓。孝宗即位 不久,四川部分饥民闹事,攻击地方官府,有越闹越大的趋势。孝宗接到四川 的急报,召集大臣们进行商议,有的认为应该马上派兵去镇压,有的认为应该 。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一策 影印义渊阁钦定p q 库全书集部四,别集类三 ,卷十一,第1 1 4 7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3 1 9 8 6 年版,页1 1 2 9 第l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撤掉地方官员的职位以安民心。周必大说:“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 赋。”叫意思是根据上报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是因为贫困,吃不饱肚子才闹事的, 如强行压制,必然激起更强烈更大范围的反抗。应该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书去 安抚,并放宽征收田赋的日期。孝宗同意的他的意见,按此行事,果然不出几 只,闹事就平息了。 他任丞相时,南宋已经偏安江南数十年了,是苟且偷安还是起兵去收复被 金人占领的山河,朝中一直争议不休。周必大一直对局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不能畏金如虎,甘于偏安,但现实是国力不强,民众贫困,如空喊报仇 雪恨无济于事,而应该以民为本,富民强兵,积蓄国力,这样才能与金国抗衡, 去收复失地。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表明了一位爱国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庆元元年( 1 1 9 5 ) ,周必大三次上书引退,遂以少傅致仕。他任丞相期间, 采取了持重稳健的治国方针,对内致力于积蓄国力,富民强兵,以图恢复。对 觑窥江南的金人,时刻防范警惕,与之交往不卑不亢,维护国家权益。他是位 爱国忧民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源深流洪,九流七略,靡不通究的大学者; 所做的奏议策论,“制命温雅,周尽事情,为一时词臣之冠 ,宋高宗称其为 “掌制手也 。7 0 岁的周必大退休回到庐陵后,在吉州城江边建了几间房子, 辟几亩田园和水塘一口,可远望青原山,近见白鹭洲,取名为“平园”。在仕 途奔波了多年的他,本可在环境优美的平园颐养天年,过悠闲的生活。可这位 名相巨儒却愿发挥余热,倾心于仕宦时虽热爱但无较多闲暇顾及的刻书事业。 嘉泰四年,周必大逝世,终年七十九岁,死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宋宁宗亲 自题其墓碑日:“忠文耆德之碑”。 1 2 著述情况 周必大以进士及第和博学宏词科双科入仕,在孝宗朝长期兼职国史院、翰 林学士院以及经筵与东宫讲官等清要之职,并由此迁为枢密使及丞相。杨万里 在祭文中概括为:“奋繇诸生,独提一笔,万人莫撄,遂收双科,遂入三馆,遂 掌丝纶,遂首畏赞 。其著作极为丰富,著书多达八十一种。楼钥为之所撰的 o ( 元) 脱脱:宋史周必犬留正胡晋臣传第3 4 册,中华书局,1 9 8 2 年,页1 1 9 6 6 亩宋史卷3 9 1 囝欧阳柒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附录 1 0 第1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神道碑称其有省斋文稿、平园续稿、玉堂杂稿、掖垣丛稿、玉 堂杂记等书,“总两百卷藏于家 。各集多为作者手编,有自序,部分生前已 单行。正如四库馆臣所说,“南宋文集之富,无过周必大、杨万里、陆游”,他 的著述包括制诰诏令、诗词题跋、奏议策问、经筵讲义、游记书简等各种文类, 其中以擅写制诰及散文著称。曾经以奏议和制词打动人主而获器重,被视为“一 时词臣之冠”。其为文论事,代表着这个时期词臣之文的特点。四六文典雅深厚, 有“掌制手” 之美称。政论文既不似辛弃疾、陈亮之豪壮,也不似范成大、杨 万里之切直,也没有道学家们的诸多道理。其特色是明白晓畅,不失北宋以来 言事论政的传统文风。此外,他的日记体散文、题跋、序文等各有特色。 周必大仕途通达之时,作品多为与君主、友人唱和之作。当时政府所引领 的集体唱和运动极为繁盛,一般君臣主僚唱和往往只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另外也有宴饮酬唱、流连山水的诗社唱和,其中也不乏真情流露。周必大有诗 6 0 0 多首,总体风格是清新蕴藉、闲适淡雅、从容旷达。他初学黄庭坚,后由 白居易溯源杜甫。在有些诗里他喜欢用典,未能摆脱江西诗派的影响。他执掌 内外制时间很长,不少代表朝廷的重要文章,都由他撰写。如岳飞叙复元官 制,词婉义正,是宋代骈文佳作。他的序文如( 皇朝文鉴) 序,写得典重雅 正。题跋如题陆务观送其子赴官诗,游记如南归录所写游石湖,则颇富 情致。总的说来,这类散文内容丰富,文采则时有不足。周必大知识渊博,熟 悉当朝人物、掌故。在他的散文及二老堂诗话中,保存了不少研究宋代文 学的资料。他的神道碑、墓志铭一类文字,主次分明,颇有史法,往往为元代 修宋史者所取材。他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南宋初期政治环境、社会风尚都 起着重要的作用。 周必大一生曾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他在政务 之余,积极进行印刷出版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庆元元年( 1 1 9 5 ) ,周必大告老还 乡,在青原山从事著书、刻书活动。他举全力雕版印刷他任丞相时没有完成的 欧阳修文集,使这部洋洋百万言的欧阳文忠公集共一百五十三卷、附 录五卷终于雕刻成功。使欧阳文忠公集自此以后有定本。刻版本卷轶洗 繁,印装精美,校勘准确,是宋版图书中的上品。同时,周必大历时四年,主 。( 宋) 楼钥:攻娩先生集卷五,据宋四晴楼氏家刻本影印,中华再造善本,庸宋编,集部。 四库伞书总目卷九阴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 宋史卷3 9 1 周必大传页1 1 9 7 2 1 1 第l 章周必大生平事迹概述 持t = , j n 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致使这部巨著得以保存至今。 他在亲校文苑英华的过程中,参照比对,反复斟酌,严谨的学术精神始终 贯穿其中,文苑英华也最能代表他的刻书风格和刻书成就。周必大刻本以其 校勘精良、刻写俱工,在中国书史上一直享有盛誉,备受推崇。他是继毕升之 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周必大的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印刷术 作出了贡献,他的实践功不可没。 嘉泰四年十月( 公元1 2 0 4 ) ,7 9 岁的周必大寿终正寝,永远告别了人间。朝 廷闻之,诏赠太师,谥文忠。后人将他列为“庐陵四忠之一,永载史册。他的著 作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 0 余种,共2 0 0 卷。这雄浑博雅的诗文,是一 座精神丰碑,熠熠生辉。 1 3 交游广泛 宋代,举世重交游。同年乡旧、亲友世交、士人方外以各种各样的社会关 系形成不同形态的交游。周必大作为南宋时孝、光、宁宗三朝重臣,交游甚广, 和胡铨、王庭琏( 庐陵乡贤) ,朱熹、张杭、吕祖谦( 东南理学大儒) ,叶适、 陈亮、陈傅良、郑伯熊( 事功学派代表) ,刘清之、程大昌、彭龟年( 理学名 家) ,芮烨、赵汝愚( 朝中同情道学者) ,林栗、郑丙、唐仲友、京镗、洪迈 兄弟( 党争中反道学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65-2025肢体加压理疗设备校准规范
- 撬棍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简报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典型案例
- 环状RNA结构与功能-洞察及研究
- 音乐舞蹈表演中的人工智能创作与表演反馈研究-洞察阐释
- 雕塑园的生态景观设计-洞察阐释
- 教师情商培养的实践路径与方法探讨
- 风机工具安全防护-洞察阐释
- 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劳动教育与数学作业深度融合 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 中国质谱仪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至2030中国直联式真空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源光分路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痛风治疗与护理课件
- T/CCBD 19-2022品牌餐厅评价规范
-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校际结对帮扶协议书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企业电工面试题及答案
- 仓库与生产线的有效对接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