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他们创作于1 9 6 9 年,是奥茨早期创作的巅峰之作,它以温德尔一家三代的命运为线索,全面展示了当代美国底层社会的各个侧面。奥茨在小说中展现了一个充满凶杀、暴力、混乱和动荡的城市图景和中下层人民梦魇般的痛苦生活。本文试图选取小说主人公( 主要是莫琳) 的神经症作为切入点,在霍妮的,i i , 理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建立在以凯伦霍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说基础之上的新精神分析批评注重社会文化、家庭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的作用,这对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有着独到的视角。本文通过分析莫琳、朱尔斯及洛雷塔的异常心理及举止,研究其神经症心理特征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追溯以其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美国人民的内心矛盾与冲突的本源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矛盾,证实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小说人物的神经症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解释在内心的重压下,他们中的人物所作的一切不同寻常的行为及其悲剧命运的决定因素。关键词:神经症;神经症倾向;基本焦虑;屈从型( 亲近人) ;攻击型( 对抗人)a b s t r a c tt h e m ,p u b l i s h e di n19 6 9 ,i sk n o w na san o t a b l ea d v a n c ei no a t e s m a t u r i t ya saw r i t e r i tc h r o n i c l e st h el i f ea n ds t r u g g l eo ft h r e eg e n e r a t i o n so ft h ew e n d a l lf a m i l y 。i nt h en o v e l ,o a t e sp o r t r a y sav i o l e n ta n ds o r d i dl i f ef i l l e dw i t hm u r d e r ,r i o ta n dd i s o r d e r ,a n ds h ed e p i c t st h en i g h t m a r i s hc o n d i t i o n sa n ds u f f e r i n g so ft h el o w e rc l a s sp e o p l e e q u i p p e dw i t hk a r e nh o m e y s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a lt h e o r i e s ,ip l a nt om a k eaj o u m e yi n t ot h ei n n e rw o r l do ft h ep r o t a g o n i s t s ( m a i n l ym a u r e e n ) i nt h e m n e w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a lc r i t i c i s m ,b a s e do nk a r e nh o m e y s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a lt h e o r i e s ,p a y s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s o c i a l c u l t u r ea n df a m i l y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u p o np e o p l e sp s y c h o l o g y , a n do f f e r san e wa n g l e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c h a r a c t e r s m e n t a l i t y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s h o wa nu n m i s t a k a b l ea n dd e s p a i r i n gs t r u c t u r eo fn e u r o s i si nm a u r e e n ,l o r e t t aa n dj u l e s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t h e i ra b n o r m a lp s y c h o l o g ya n db e h a v i o r , a sw e l la sf u r t h e r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eo r i g i no fa m e r i c a np e o p l e ,si n n e rc o n f l i c t s m t h es o c i a l c u l t u r a l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f r o m19 3 0 st o19 6 0 s 。t h ep a p e ra l s oa t t e m p t st oc o n f i r mt h es p e c i f i cs o c i a l c u l t u r a l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t i a lr o l ei nt h ep r o t a g o n i s t s n e u r o t i cs t r u c t u r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e x p l a i n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u n u s u a lb e h a v i o ra n dt h ed e c i s i v ef a c t o r so ft h e i rt r a g i cf a t e s k e y w o r d s :n e u r o s i s ;n e u r o t i ct r e n db a s i ca n x i e t y ;c o m p l i a n c e ( m o v i n gt o w a r dp e o p l e ) ;a g g r e s s i o n ( m o v i n ga g a i n s tp e o p l e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另l j ) j i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婆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女扛椭签字日期:砌8 年争月j 旧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墨建江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墨虚堑态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女悃叫南导师签名:签字日期:洳6 年明3 1 日签字日期:确8 年吝月宝j 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邮编:绪论绪论他们是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经典之作,小说的丰富性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其角度和重点也有所不同。总的说来,近年来对他们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表现女性人物与暴力的关系,反映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给女性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伤害,揭示暴力之下隐藏的女性的悲哀与无奈。希望促进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看到女性在观念上、心理上对自身的确立。其次是采用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理论,以文本为中心,探讨他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奥茨的女性主义发展历程和创作过程。还有一类是通过分析他们中的主题和创作手法,探讨奥茨的自然主义创作特征以及他们中的自然主义艺术手法。显然,目前鲜少有人对他们中人物的心理进行过分析与评价。本论文另辟蹊径,试图在霍妮的心理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较之以往暴力及女性等的研究主题,论文立意新颖,对于指出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学应用价值是有意义与前景的;另一方面,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也会帮助人们更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及作者的创作意图。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奥茨和小说他们第一节奥茨的主要作品及写作风格乔伊斯卡罗尔奥茨( j o y c ec a r o lo a t e s ,1 9 3 8 一) 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和诗人,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美誉。回她擅长以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把现实主义的题旨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种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来反映美国当代复杂的社会状况和生存境遇,被誉为当今世界文坛上的“心理现实主义 代表作家。奥茨于1 9 3 8 年6 月出生在纽约州洛克波特市附近的伊利县。她父亲是信天主教的爱尔兰后裔,母亲是个农民的女儿。她从小被寄养在务农的外祖父家,在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里学习。奥茨从小就熟悉美国下层人民,包括农民和城市工人,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为她以后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奥茨从上高中时就开始喜爱文学,研读梭罗的瓦尔登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以及狄更斯、哈代、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1 9 5 6 年,奥茨考入纽约州西拉克斯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大学期间,她又醉心于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继而对心理学和哲学发生了兴趣,系统地阅读了弗洛伊德和尼采等人的作品。1 9 6 7 年奥茨随丈夫去加拿大,在温莎大学教过文学创作、心理学和现代世界文学。1 9 7 8 年回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同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 。奥茨是一位勤奋且多产的作家。直到2 0 0 3 年她仍有新作f r e a k yg r e e ne y e s ,w h e r ei sl i t t l er e y n a r d 出炉。截止到目前为止,她至少出版了5 1 部长篇小说,3 9 部短篇小说集,1 5 部诗集,1 0 部文学评论集,写过6 部戏剧并曾在纽约百老汇上演,也曾写过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本。其中小说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体裁的作品相比尤为突出,小说创作也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奥茨在艺术上注重创。周文娜“他a f :j ”中的这一个“他”奥茨笔下的朱尔斯形象他探悉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2 0 0 7 。( 3 ) :第1 4 6 页第一章奥茨和小说他们新,同时也很重视传统,主张文学应该反映和描绘社会生活。她曾说过:“我只关注一件事:我这一代人的道路、社会状况。 她还说:“我有一个巴尔扎克式的野心,想把整个世界都放进一部书里。“奥茨的作品对美国现代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她的一些优秀作品不仅反映了美国各阶层人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物质贫困过渡到精神空虚的过程,而且表现出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纵观奥茨4 0 年的创作实践,她的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6 0 年代、7 0 年代、8 0 年代至今。6 0 年代是奥茨创作道路上的第一阶段。创作风格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主,主张文学应该反映和描绘社会生活,揭示生活中的不公和邪恶。梭罗、福克纳、德莱赛的作品对奥茨的早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以作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家乡和早期工作的底特律为背景,以当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素材,对3 0 年代到6 0 年代的美国社会变迁作了较为广泛的反映和描绘,真实塑造了一批人物,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在高度物质文明下的丑陋和罪恶,揭示了当代美国人的内心世界焦虑、骚动、苦闷与迷惘。如长篇小说人间乐园( ag a r d e no fe a r t h l yd e l i g h t ,1 9 6 7 ) 中农业工人悲惨的流浪生活。代表作他们( t h e m ,1 9 6 9 ) 描述了温德尔一家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和希望的破灭。该小说对城市生活的凶杀、卖淫、斗殴等阴暗面着墨较多,是美国下层市民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短篇小说集爱的轮盘( t h ew h e e lo f l o v ea n do t h e rs t o r i e s ,1 9 7 0 ) ,诗集无名的罪孽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已被暴力取代的爱情。7 0 年代奥茨的创作受到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新手法( 如意识流) ,她的小说从主题思想到艺术风格都起了很大的变化。长篇小说奇境( w o n d e r l a n d ,1 9 7 1 ) 的出版是一条分界线。奇境虽然展示的也是3 0 年代到6 0 年代美国的社会变迁和美国人的生活,但在揭示人物空虚的精神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方面有所加强,手法也更为多样。刺客们( t h ea s s a s s i n s ,1 9 7 5 ) ,。b r a d l e y ,s c u l l e y t h ea m e r i c a nt r a d i t i o ni nl i t e r a t u r e m t o r o n t o :r a n d o mh o u s e ,l n c ,1 9 5 6 p 2 9圆冯彤、闻礼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简论【j 】零陵学院学报,2 0 0 2 ,( 1 2 ) :第5 5 页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 i i i i乔尔伍德( c h i l d w o l d ,1 9 7 6 ) 、晨之子( s o no ft h em o r n i n g ,1 9 7 8 ) 、不神圣的爱情( u n h o l yl o v e s ,1 9 7 9 ) 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更为突出,想象、梦幻、荒诞、暴力、哥特式手法,频频出现。这一阶段奥茨共出版了9 本短篇小说集,在这1 5 0 多篇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得过各种奖项,其中包括美国最有权威的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8 0 年代起奥茨开始“将文坛上时髦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传统的浪漫主义手法揉合到一起,兼容并蓄,写实与写虚交相辉映 。回在这一阶段,奥茨采用意识流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心理时间以及多视角、立体交叉结构等现代主义的手法外,还吸收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实验。贝尔弗勒世家( b e l l e f l e u r ,1 9 8 0 ) 和布勒兹摩传奇( ab l o o d s m o o rr o m a n c e ,1 9 8 2 ) 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的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危害。长篇小说温特瑟恩的秘密( m y s t e r i e so fw i n t e r t h u r n ,1 9 8 4 ) 具有阴森、恐怖、凄惨的哥特式家世小说特色,探究了人性的秘密。此外,长篇小说僵尸( z o m b i e ,1 9 9 5 ) 、人疯了( m a nc r a z y ,1 9 9 7 ) 、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畸人故事( h a u n t e d :t a l e so ft h eg r o t e s q u e ,1 9 9 4 ) 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精神分析,剖析了出现心理畸形、产生邪恶暴行的根本原因。玛丽亚的一生( m a r y a :al i f e ,1 9 8 6 ) 、你必须记住这个( y o um u s tr e m e m b e rt h i s ,1 9 8 7 ) 、光明天使( a n g e lo fl i g h t ,1 9 8 1 ) 、冬至( s o l s t i c e ,1 9 8 5 ) 、美国人的胃口( a m e r i c a na p p e t i t e s ,1 9 8 9 ) 、我活着为什么( w h a til i v e df o r ,1 9 9 4 ) 、因为它味苦,因为它是我的心( b e c a u s ei t i sb i t t e r ,a n db e c a u s ei t i sm yh e a r t ,1 9 9 0 ) 、乌鸦翅膀( r a v e n sw i n g :s t o r i e s ,1 9 8 4 ) 这些作品着重描绘的仍是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而且在感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中,依然交织着强奸、凶杀等暴行。“奥茨的作品里既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德莱塞和斯坦贝克等现实主义作家刘莉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述评【j 】渝西学院学报,2 0 0 3 ,( 1 2 ) :第6 9 页- 4 第一覃奥茨和小说他们的影子,也有乔伊斯、劳伦斯、卡夫卡等现代派作家的影响”。作为一名小说家,奥茨不断地对写作技巧、写作手法进行试验、探索,她的写作也逐步由粗糙变得含蓄,由以暴力情节来吸引读者逐步转向以深邃的内涵来诱发读者的思考。奥茨的小说兼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此外她尤善于将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意识流的手法结合到一起,因而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第二节小说他们的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介绍他们创作于1 9 6 9 年,是奥茨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出版后广获好评,第二年就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小说以温德尔一家三代的命运为线索,全面展示了当代美国底层社会的各个侧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奥茨在小说中展现了一个充满凶杀、暴力、混乱和动荡的城市图景和中下层人民梦魇般的痛苦生活。小说他们的情节跨度整整三十年,从1 9 3 7 年8 月开始,到1 9 6 7 年7 月底特律骚乱平定结束。小说主要是描写温德尔一家的经历,中心人物是母亲洛雷塔、儿子朱尔斯和女儿莫琳,同时也花了一定的笔墨写了他们的父辈和同辈人,在相互比较中展开主题。1 9 3 7 年8 月的一天夜里,十六岁的少女洛雷塔带男朋友伯尼带到回家中,把自己交给他后沉沉地睡去。突然一声巨响使洛雷塔惊醒,她看到伯尼已经被哥哥布洛克开枪打死。洛雷塔惊慌之余,想赶快去买一把枪自卫,她没有那么多钱,就出去借。在路上,警察霍华德温德尔把她拦住了,他们又回到洛雷塔的家中。霍华德就在尸体的旁把哭哭啼啼的洛雷塔给奸污了。他把伯尼的尸体抛到街上,不再追究这件杀人案,放过了布洛克。后来洛雷塔怀孕了,成为霍华德的妻子。洛雷塔的父亲是个酒鬼,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后来进了疯人院;母亲凶狠疯狂,过早离世;哥哥不务正业,多次入狱。而洛雷塔到了底特律第二天就上街卖淫,偏偏碰上的是一个警察,把她带到监狱里去了。洛雷塔浅薄庸俗、麻木不仁,对生畋0 莉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述评【j 】渝西学院学报,2 0 0 3 ,( 1 2 ) :第6 9 页-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 i ii i活失去任何理想和追求。霍华德则阴沉、懒惰、愚笨,整天郁郁寡欢,死气沉沉,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对孩子们更是冷漠。因为同妓女鬼混和拿她们的钱,他丢了警察的职务,做了工人,死于一场事故。霍华德家的其他人也无不是浑浑噩噩,他们毒打子女、吵架斗嘴、无事生非;暴力和性是他们生活中最具特征的内容。在这个世界里诞生的女儿莫琳生活在庸俗母亲的阴影下,胆小、警惕、处处被动,永远扮演牺牲品的角色。在学校里,她被修女严格管束着;在家里,莫琳不仅要承担大多数家务,还是母亲的出气筒,经常无缘无故受到斥责。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和奶奶就明显偏爱哥哥朱尔斯。奶奶对她的厌恶情绪使她不解:而母亲的精神状况时好时坏;父亲虽然对莫琳没有体罚责骂,但是莫琳对他却有着天生的畏惧感;连妹妹贝蒂也总是欺负她。父亲意外身亡后,母亲给莫琳找来了继父弗朗,其与生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整天酗酒滋事,母亲很快不堪忍受,却把照顾丈夫的任务推给莫琳,丝毫不在乎她的感受。莫琳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到继父的虐待,洛雷塔却一声不吭,还诬陷她偷了东西,要把她送到警察局去。十六岁的时候,为了钱,她就同母亲一样,自愿地、毫不动感情地向陌生人一次次出卖肉体,然后把钱积存起来。她把钱藏在一本书中,但她积攒的财富和赚钱的方式终究败露,她也因此遭到继父的毒打,险些丧命,心理和生理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精神恍惚,像个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死气沉沉,只是吃和睡。继父因此进了监狱,洛雷塔与他离了婚。一年零一个月后,莫琳清醒过来了。为了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莫琳先是完成了中断的高中学业,而后又在夜校学习。她看中了夜校的老师一个已经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她设计了圈套,终于把他弄到手,诱使他离开妻子和孩子,成为自己的丈夫。莫琳如愿以偿怀孕了,她决心同过去的一切断绝关系,不愿再见到自己的母亲和家中所有的人。当城里发生大骚乱时,她母亲的房子被烧了,她的哥哥成了杀人犯,只有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尽管如此,莫琳却并没有获得爱情和幸福,反而变得更加冷漠与自私。莫琳的哥哥朱尔斯似乎天生具有暴力的倾向,他很小的时候就放火烧掉一个谷仓,打架、斗殴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十二岁有了初恋,此后他就不断同姑娘、少妇、妓女鬼混,他凭借自己漂亮的外貌博得姑娘们的好感,甚至毫无廉耻6 第一章奥茨和小说他们i i 萱i i i 宣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宣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置地从女友维拉那里拿走她出卖肉体的钱。他干过小偷,做过各种低贱的工作,甚至被人用作医学实验的对象。底特律骚乱发生,面对一片混乱,抢劫、纵火、破坏、打人,他十分兴奋,加入了骚乱的人群,他胡乱开枪,最后还亲手杀死了一个警察。朱尔斯在他的一个情妇费伊家中偶然认识了伯纳德,伯纳德要朱尔斯参加他的计划,雇用他开车并不断开给他钱。但好景不长,几天以后,朱尔斯开车把伯纳德送到一幢破旧的楼房里,伯纳德却被人莫名其妙地杀害了。朱尔斯对娜旦伯纳德的外甥女一见钟情,娜旦终于同意和他一道私奔,途中朱尔斯染上流行感冒,当他昏睡醒来,娜旦已不知去向。几年后相遇,娜旦又主动约会朱尔斯,两人终于有了一夜幽会。但第二天,娜旦却出乎意料开枪击倒他,又掉转枪口自杀。最后朱尔斯成为了底特律骚乱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社会学副教授莫特的一个委员会中的新成员,准备同莫特一道去加利福尼亚。他们中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性格和行为也颇为古怪,甚至达到荒唐的地步。温德尔奶奶专横暴躁,吵架骂人对她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布洛克以杀人为乐,总是让别人帮他收拾乱摊子;伯纳德匪夷所思地挥金如土,却莫名横死;娜旦玩世不恭,喜怒无常,极端自私,近乎疯狂,精神世界极度空虚。他们都是畸形社会的畸形产物。第三节他i f j 创作的时代背景小说他们起始于经济大萧条后的1 9 3 7 年,结束于1 9 6 7 年的底特律暴乱,几乎记录了美国社会发展的三十年的历史。小说以底特律为背景,反映了城市贫民在充斥暴力、谋杀的环境里艰难谋生的状况。2 0 世纪3 0 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现状进一步恶化,专注反映社会丑陋、黑暗面的自然主义文学重新获得了某些作家的青睐,因此自然主义文学的兴起正是社会与经济巨大变革所带来的结果。他们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在6 0 年代的复兴。奥茨曾在底特律居住了6年,亲眼目睹了动荡的社会现实和贫困滋生的种种社会弊病,这些背景在她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此外,奥茨写作的首要目标是要“将心理现实主义的直觉性与通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彻的社会、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因此,她把美国社会底层乃至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暴力、谋杀、卖淫等丑陋现象作为主题就不足为奇,为此她遭到了评论界的抨击。奥茨为自己辩解道:“严肃的作者应该把对世界复杂性的描写作为己任,而一个复杂的世界是丑恶与美好并存的 。回她还说过:“底特律的街道不是我编造出来的,我写一个人杀人或者自杀,我是怎么知道的? 是从许许多多不同的素材,从已经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的暴力和玩世不恭中获取的 。固奥茨创作他们的年代,“充斥美国的是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文明与精神危机所形成的尖锐对立与矛盾,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及各种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信仰破灭等种种恶果”。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当时“混沌美国的浮华世界中。他们亲眼目睹了劳资矛盾、战争问题、人权问题;目睹了由于过分强调个人主义而引发的暴力、凶杀、种族冲突;目睹了贫富间的鸿沟、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也目睹了金钱的魔力。“他们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的示威游行;参加了左派青年发起的底特律大暴动。他们为钱、为生存奋斗过;他们经历了艰难的拼搏、无望的挣扎。社会的动乱、希冀的破灭、精神的空虚终于使他们沉沦了、堕落了”, 并随之伴生出仿徨、压抑、愤怒、焦虑、疯狂、冷漠、虚无、绝望等社会心理。所以动荡社会里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痛苦和心灵的空虚就成了被金钱、被刺激性生活享受所腐蚀的青年们或被命运抛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们绝望、堕落的社会土壤。本章小结在美国当代女作家中,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是一位勤奋多产、成就卓著的。j o h n s o n ,g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j o y c ec a r o lo a t e , m c o l u m b i a , s c :u n i v e r s i t yo fs o u t hc a r o l i n ap r e s s 1 9 8 7 p 1 4 - 1 5 om a r o w s k i ,d g & j c s t i n e ( e d s ) 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 ( v 0 1 3 3 ) 【m 】d e t r o i tg a l er e s e a r c hc o m p a n y ,1 9 8 5 p 7 6 oa v a n l j o h na l f r e d a ni n t e r v i e ww i t hj o y c ec a r o lo a t e s c o n v e r s a t i o n sw i t hj o y c ec a r o lo a t e s m e d l e em i l a z z o j a c k s o n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o f m i s s i s s i p p i ,1 9 8 9 p 1 0 9杨华暴力下的女性天空论欧茨小说中女性意识表达的独特视角阴湘潭大学学报,2 0 0 5 ,( 7 ) :第l1 7 页o 李恒方美国“迷路的孩子们”【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 0 0 2 ,( 1 ) :第2 5 页第一章奥茨和小说他们作家。她不但对各种形式体裁的文学创作驾轻就熟,而且作品数量也令人刮目相看。四十年来,她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对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也有涉足。奥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复杂的美国当代社会和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心理作了深入的探索和描绘。创作于1 9 6 9 年的奥茨的代表作他们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奥茨围绕着温德尔一家的生活经历概括了从经济萧条的三十年代到精神空虚的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变迁,以饱蘸同情的笔墨描绘了美国下层社会人民不堪忍受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霍妮和她的神经症理论第一节霍妮及其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众所周知,要想深入地研究一个人,必须从其心理特征入手,对作家精心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塑造的小说人物也是如此。这个观点已经成为当代人文学者的共识。笔者研究他们正欲循着精神分析这条路走下来。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莫过于精神分析学了。关于它与文学的关系,美国著名评论家派里斯的看法是:“精神分析理论启发了文学,而文学又丰富了理论,将理论和文学结合起来提高了我们从智力上和移情上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建立的,他强调潜意识的永恒性,认为人成年后的经验仅是儿童早期经验的重复,而且有决定意义的儿童期经历相对较少且大多与性的体验相关。“新精神分析大师凯伦霍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阅读她的著作时,读者会发现她不仅以极易理解的方式描述了人们的行为,而且好像侵入了人们的隐私,理解了人们惶惶不安的心理、人们的内心冲突和对自己不切实际的种种要求。”由于霍妮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她的理论具有共识性的特点,能够根据人物的当前行为去分析其心理特征和神经症的根源,尤其在剖析人们的内心冲突和神经症人格方面,霍氏理论更是具有独到的优势。正因为如此,这个理论爿特别适合文学研究。本章笔者将简要介绍霍妮和她的神经症理论。凯伦霍妮( k a r e nh o r n e y ,1 8 8 5 1 9 5 2 ) 是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她于1 9 0 6 年考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开始对精神分析感兴趣。1 9 3 2 年,她为逃避纳粹的迫害移居美国,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 9 3 4 年移居纽约,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职,并创办一所私人诊所,同时执教、行医和著述。由于霍妮反对弗洛伊德的传统的观点,1 9 4 1 年她被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解聘。她随即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担任所长,直到1 9 5 2 年去世。霍妮的主要著作有:我。伯纳德派里斯著想像的人 m 】王广林、吴宝康、衷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l 页。郭一峰红楼人物的神经症倾向【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 0 0 2 年第l 页第二章霍妮和她的神经症理论的敌意,敌意又被投射到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上,从而引起基本焦虑,正是这种焦虑,为神经症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二、神经症人格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界中,儿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而且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及不安全感,儿童不仅形成了相应的防御性策略,而且也发展了持久的性格倾向,这些倾向日后便形成了其人格的一部分。霍妮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一书中把这些倾向概括成为三个类型:屈从型、攻击型和孤立型。1 屈从型( 亲近人) 。这种人对友爱、赞许、伙伴和把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等有一种神经质的需要。他们为了克服无助感而去追求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去顺从他人,依赖他人。他们感到只有这样与他人在一起时才能感到安全。他轻视自己,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把荣耀让给别人,主动承担责任,不考虑自己真实的情感,无意识地倾向于根据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具有强烈的依赖他人、接近他人的倾向。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屈从了,那我就不会受到伤害。屈从型神经症人格的人“总是使自己从属于别人,站在次要的位置上,把显赫地位让与他人;他总是息事宁人、委曲求全,而且毫无怨恨。对报复、成功的欲望,全都被深深压抑下去。连他自己也常常感到奇怪,怎么自己这么容易就妥协了,又从不对什么事耿耿于怀。这当中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倾向于自动地承担罪责。这里,他还是无视自己的真实感情,即是说,不管自己是否真正感到有过失,他都处处谴责自己,从不问罪他人。在面对显然毫无根据的批评或可以预料的非难时,他只是自我检讨、首肯道歉。这些态度不知不觉地逐渐变成明显的压抑感。由于任何攻击性行为都是他所要忌讳的,所以我们这里便发现了压抑;他不敢固执己见,对别人不敢批评指责,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所要求;不敢发号施令,不敢突出自己,也不敢有所追求。还有他的生活完全以他人为中心,他的压抑阻止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喜好 。2 攻击型( 对抗人) 。这类人对权力、剥削、声望、个人崇拜、成就野心等怀着神经症的需要。他们将生活视为一场博斗,适者生存,必须控制别人以掌握主动权;- - , b 想超群出众、事事成功以至功名显赫;千方百计利用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彬彬有礼的外表隐藏着老谋深算的狠毒。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有权力,那就没有人能伤害我。“攻击型人的神经症倾向与屈从型人的神经症倾向一样,也具有强迫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对抗他人的病态需要也是由神经症患者的焦虑引起的,也是为了消除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是,对抗他人的病态倾向与亲近他人的病态倾向也有不同之处。亲近他人的神经症患者总是以为人人皆善,他们是通过放弃自己来接近别人,来赢得别人的喜欢和温情,以求取安全感。对抗他人的神经症患者总是以为人人皆恶,他们是通过坚持自己来反抗他人,来获得自己的权力和支配,以求取安全感。这两者代表着两个相反的极端。一个视人为友,另一个以人为敌。一个不顾一切地避免对抗,另一个不顾一切地进行对抗。一个总是向往仁爱理想,另一个却总是笃信弱肉强食”。3 孤立型( 回避人) 。这类人对自足自立、完美无缺怀着神经症的需要。他们为逃避与他人的紧张关系而离群索居;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任何人不得侵入;不介入;自立自强;限制自己的需要;凡事力求完善,以避免他人的帮助或指责。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逻辑上: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而是离群索居。他感到他与别人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别人一点也不理解他。他不想让别人对自己发生影响,力求摆脱别人,试图完全依靠自己,他常常超然物外,成为生活的旁观者,凭借孤立自己、与世无争来获得安全感。这种倾向包括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症需要,回凯伦霍妮著我们内心的冲突 m 王轶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第2 6 - 2 6 页。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m 】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9 5 页第二章霍妮和她的神经症理论对完美和无懈可击的神经症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孤立型的神经症人格。这类人采取的是退却的政策。他们从人生的战场上撤离出来,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他们极力限制自己的需要,掩藏自己的真情,渴求来自心灵宁静的自由,习惯于不受约束的独处”。由此可见,每一种类型的神经症都过分地强调了基本焦虑的某一种成分,它们都是为了对抗基本焦虑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防御措施。当然在正常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行为方式,但在正常人身上这三类方式并不冲突,它们互相补充,是相容的,并且正常人能够根据际条件的变化灵活地选择顺从,反抗或是回避。而神经症病人则是强迫性地、不加区别地、不是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来变通地运用这些防御策略。如果与基本焦虑有关的因素之一( 如屈从型中的无助感、攻击型中的敌意感、孤立型中的孤独感) 被过分强调,又由于这些策略牵涉到不能和谐相处的性格结构和价值体系,为了获得某种整体感,人们便会加强其中的某个策略,变得绝对的谦逊、自大或超脱。至于他究竟采取哪个策略,主要取决子其潜意识中与这三个方式相关的经历和体验的深刻程度。但当主导性防御策略失败时,他们也会接受被抑制的其他策略。第三节霍妮的社会文化观在霍妮看来,“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说明人、人的心理和人的神经症的不是人的生物本性,而是人的生活环境,是社会文化,是人际关系 。 文化环境与个体环境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个体生活环境。她谈到:“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体环境 。霍妮所讲的文化环境( 有时也称文化因素或文化条件) 是宏观的社会条件,是社会中人们普遍所共有的,是个体心理失调的最终根源。霍妮认为,导致神经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m 】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0 0 页圆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手l m i 湖北教育出版杜,1 9 9 9 年第3 9 页国凯伦霍妮著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m 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第6 - 7 页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症患者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成文化的矛盾。现存文化困境使人们陷于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之中,使个体“导致情感的隔离、潜在的敌意、不安全感和恐惧以及个体的无助感 。o 在西方文明中,“文化是建立在个人竞争的基础上,并且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关系、朋友关系、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结果在人际关系中播下破坏性竞争、贬低、怀疑和嫉妒的种子,而且现有社会严重不平等、人剥削人的制度等等也构成潜在敌意,并且有损个体自信,导致个体焦虑。”回霍妮所讲的个体环境是微观的社会条件,是指个体出生后所进入的具体情景,并非只指个人的家庭环境,实际上是一个人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有时也称之为个人经历。神经症在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对人造成的重大影响在童年期。个体环境是在童年期所导致的性格结构,特别是所形成的基本焦虑的中介。霍妮认为,现有文化的矛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嫉妒、怨恨、仇视和敌对,也带来个体的孤独感、软弱感、荒谬感和不安全感”。 “生活在现有文化中,我们必须时常做出选择和面对冲突,并且冲突的因素是水火不容,彼此对立和冲突的倾向具有强迫性,且整个冲突一直处于无意识之中,导致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冲突,也不会想办法去解除冲突。正是未得到解决的冲突造成了焦虑、沮丧等”。本章小结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人物。她对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的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彻底的扬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她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霍妮认为,神经症的动力结构是基本焦虑,其根源又是社会文化固有的矛盾和人际关系的失调。个人在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和失调的人际关系中生活,由于缺乏安全感而产生基本焦虑,为消除基本焦虑个人产生了神经质需要,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 m 】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4 2 页国王国猛霍妮的焦虑论评述 j j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2 ,( 7 ) :第1 2 9 页雪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m 】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4 7 页回王国猛霍妮的焦虑论评述【j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2 ,( 7 ) :第1 2 9 页第二章霍妮和她的神经症理论进而形成特定的对待他人的方式和神经症人格,最终导致心理的冲突和严重失调。霍妮把神经症患者或具有神经症倾向的人的主导人格防御策略分为三种:屈从型、攻击型和孤立型。主导防御策略之下压抑着其他两种防御倾向。当个人面临重大的内心冲突时,可能在三种倾向中犹豫不决,也可能发生防御策略的彻底转换。霍妮的理论对于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心理冲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会为我们解读中外文学作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jidtr 宣ti i i i第三章莫琳的神经症人格结构第一节基本邪恶及其对莫琳童年早期人格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童年经历尤其是童年创伤往往是其潜意识的重要源头。出生在贫困而毫无人情味的家中的大女儿莫琳从小就被置于一种不幸的处境之中:她很小就要替庸俗自私的母亲承担大多数家务,但还是沦为母亲的出气筒,经常无缘无故受到斥责,甚至总是被关在衣柜里“清醒清醒。父亲霍华德每天都把“脸绷得紧紧的,深色阴郁 ,“像一堵向里倾斜的墙,行将倒塌压在他们身上”;父亲虽然对莫琳没有体罚责骂,但是莫琳对他却有着天生的畏惧感:“每每看到这长矛一样的叶子,莫琳就会联想到她的父亲,即使在她父亲死了许多年后,不存在任何威胁的时候,她也是这样想。这些叶子就像一杆杆长矛一样。他父亲的模样有着某些迟钝的成分。然而,在这迟钝的模样下面却深藏着一种使人骇怕的严厉 。霍妮认为:父母没有给予子女温暖和爱是父母的基本罪恶,“父母表现基本罪恶的态度和行为均可以在子女心中唤起敌意,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使之陷入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莫琳不幸地诞生在这个极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中,而亲人对哥哥朱尔斯的偏袒更使她的基本敌意进一步加深:因为“朱尔斯身上有着伯尼的精力与魄力”, 洛雷塔情不自禁地疼爱他;温德尔奶奶和母亲都把哥哥当成了宝贝疙瘩,“至于其他嘛( 莫琳) ,那都是不足挂齿的了。 奶奶也整天不停唠叨莫琳的“长脸”:“她拉长着脸,用长牙齿吃东西。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6 3 页曲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 i f j i 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8 3 页曲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 i l l 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1 4 0 页鲫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m 】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第7 2 页曲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6 3 页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6 5 页o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1 3 6 页第三章莫琳的神经症人格结构这些童年遭遇对英琳的影响是终生的,也是巨大的。童年的不幸使莫琳过早地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使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重视、无人疼爱的孩子。这样的经历使她对世界和他人的敌意感被明显地激发了出来,她感到自己是个被大家遗弃的人。霍妮指出:“这种对个体环境的敏锐反应,会结晶成一种人格态度,这种态度本身并不构成神经症,而是一种培植神经症的土壤”。由此可见莫琳的神经症人格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苗头了。第二节基本焦虑及其对莫琳早期神经症人格形成的影响根据霍妮的观点,焦虑是一个人“在一个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里所抱有的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 是一切神经症的动力中心。噩梦般的生活使童年时期的莫琳生活在焦虑与恐惧之中,她感到自己如此的渺小与胆怯,无助感始终如影随形。对于苦难,她采取的是一种屈从的态度,从而“躲避别人的势力,抵御残暴命运向她投来的顽石和利剑”。 久而久之,莫琳胆小、迟缓、沉默寡言、过度警惕、处处被动,她“以忧伤的神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言语和行为充满了焦虑和紧张,而且明显地处于一种极其糟糕的精神状态之中。这种焦虑和紧张来自于她对生活的恐惧,成为她挥之不去的阴影。她尽量缩小自己的痛苦,克制自己的愤怒,甘心受欺负:在学校里,莫琳常常“面带谨慎和迷惑的惊恐神色出现在坎坷不平的走廊上今天会有谁来欺负她? 是有人总把他支来支去,这是真的大一点儿的女孩子,或是大一点儿的男孩子,或是在走廊上巡视的修女,或是贝蒂,都能欺负她莫琳认为,总担心被人欺凌,这是愚蠢的,反正人家打你,你只能一面抵挡,一面赶紧哭出声来莫琳每天早晨跨上走廊时,双手总是抓住自己的书和午餐袋,双眼总是贼溜溜地往街上觑视着,观察一下是否会有什么危险。 在她看来,“她母亲的、父亲的、哥哥的、祖母的、姑姑的,o 凯伦霍妮著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m 陈收译国际文化卜h 版公司,2 0 0 1 年第5 7 页圆凯伦霍妮著我们内心的冲突 m 王轶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6 页o 伯纳德派里斯著想像的人 m 王广林、吴宝康、衷颖译:海文艺f j l 版社。2 0 0 0 年第7 8 页回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j = i l 版社,1 9 8 7 年第7 2 页囝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他们【m 】李长兰等译江苏人民i 版社,1 9 8 7 年第2 3 5 页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置i i l | 一b i 宣i l l l 宣ii i还有她学校里的修女的脸,整个世界所有人的脸都是僵硬的、呆滞的,都是由严厉的滞呆转为狡猾、愤怒的表情她在他们当中蹑手蹑脚地、静静地行走着,等待着 。似乎只有静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碳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大学金融学考试题及答案
- 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方案
- 202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总结与提升关于变电运行中级值班的思考
- 供应链管理优化及库存周转提升方案
- 社区养老服务站服务评估方向标准体系
- 高级营养师饮食搭配与健康管理方案
- 社交媒体营销内容创作热点追踪与数据分析
- 成本控制优化策略与实践指南
- 上代文学完整版本
- 《传承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课件版》
- 设备采购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烹饪专业产教融合运行事项方案
- DB37T 2401-2022 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
- 第5课 数学运算讲方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检查评估报告
- 50项护理基础操作评分标准
- 质量奖知识和信息管理
- 中药智慧药房系统建设方案
- 鸿星尔克公司管理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