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oc_第1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oc_第2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oc_第3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oc_第4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1524804密级:公幵T 柳 04分类号: U D C: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硏究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研究生:李金琦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指导教师:戴秀英教授论文起止时间:2008. 72009. 5EVALUATION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JILIN PROVINCE学位授予单位及代码:长春理工大学(10186)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企业管理 (120202)ABSTRACTAlong with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ree agricultural questions thorough discussion, how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o go out the countryside, form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Jilin province,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in Jilin province,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supply chain, constructs the new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through the logistics, the information flow, the organizational flow, carries on conformity and control, the prominent processing industrys core superiority, all quarters choose appropriate long-term and stable strategic partner. Through the modem management tools ,maximizes the overall benefit, mak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t reasonable prices arrive at the consumer hands timely.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fi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长舂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填写论文题目是本 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e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 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纖:一年/月/曰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 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釆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冷年/月/日 导师签名少;r年Z月;日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优先发展的领域,是属于农业规模大、效益高、 贡献多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中, 农产品加工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 展,是提升吉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制造业相比,原料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具有生长周期长,受 到生物、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易保存,易腐烛,且原料质量对最终 加工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等特性。因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有自己相对独 特的一面。打造一条能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保质、保量、安全、快捷的服务,以生 产、加工、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是保证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尚属于比较新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都试图 将供应链管理模式引入到产品生产之中。但是鉴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等特点,将制造 业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因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 发展跟农产品流通顺畅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而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又与三农问 题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而导致农产 品流通成本高、消耗大、效率低、收益差等问题。(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探讨) 国内外鲜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课题选择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研究对 象,在分析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 应链管理模式的构想,促进吉林省农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将链条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 流等整合起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最终达到顾客满意最大化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 业供应链整体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平衡状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吉 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1.2国内外研究现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模式,国外的很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早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如美国的R0bertB.Hand6eld、FredA.Kuglin、 ErnestL.Niehes、Evens等人均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而国际著名企业如DELL、IBM、 P&G、HP公司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近几年來,国内的学者如 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教授等对供应链管理也有比较深的研究。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己 幵始逐少注意到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并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绩效。目前,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围绕着制造业来展开的。国 外已经有学者将供应链理论引入农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农 业方面,他们主要从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信息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对农产品的生 产、储藏、运输、加工、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整合,试图将供应链中的所有成 员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实体,与国内外其它的实体展幵竞争。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的越来越多,人们把 目光都集中到了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供应链上。国内一些学者也在农产品和农产品 加工的供应链方面进行了探讨。夏英、宋伯生(2001)提出,我国农产品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农 药、化肥、激素等的滥用,同时有些地区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 了严重伤害。为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达到IS09000以及HACCP认证标准,必须严格落 实和执行农产品的相关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和生产,这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要解决 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他们没有针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提出的具体建议。陈超在2002年在创建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模型的构想一文中,提出了构 建农产品供应链的设想。他针对目前我国肉类食品加工中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模型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新的供应链模型中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的设想;他认为信 息代理应由农业企业组成并吸纳规模较大的农户与销售商共同参与,不仅能保证企业 与农户契约履行的责任,起到信息相互沟通作用,能比较公平地根据供应链上的总收 益,动态地调整农户与企业所签订契约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些 改进中国肉类食品加工供应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张晟义(2003)提出了涉农供应链的概念,并研究了涉农供应链的主要特点,从 产品、服务方式、产业组织等三个层面分析了涉农供应商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宏观的 描述与分析,提出的措施与对策是基于供应链的总体发展方面的,大多数研究没有具 体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平衡制约角度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深 入分析研究。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以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据,从农产品以及加 工企业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吉林省加工企业的现状,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 供应链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运用 供应链管理中的基本理论,对吉林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构建。在新的 供应链条中,从供给者、加工企业到销售商,对物流、资金流、组织流进行整合和控 制,使整个链条高效率的运作。形成龙头核心加工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牵引下带动 链条的上下游从而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在链 条中流动是一个增值的过程。研究方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与实地考察的方法,比 较研究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缺陷,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 建新的吉林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第二章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概述2.1基本概念2.1.1供应链管理的涵义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作为管理学的新概念,目前并 没有关于供应链管理统一定义。以下是几个对供应链管理的典型描述。哈兰德(Harland)把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对商业活动和组织内部关系、直接采购者 的关系、第一级或第二级供应商、客户关系和整个供应链关系的管理。斯特科(Scott) 与维斯布鲁科(Westbrook)把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一条连接制造与供应过程中的每 个元素的链,其中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哈理森(Harrisi助) 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 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巴茨(Baatz)进一步将供应链管理扩展到物资的再 生或再利用的过程。美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供应链与物流词汇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 各种商务运作的组合体(component),包括销售商、采购、运营或制造、仓储与 分销、顾客,及第三方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经营着或服务于供应链的某些部分, 而该供应链的各部分与来自原材料阶段到配送至顾客的产品相互影响” 2。2001年,中国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将供应 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 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并把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 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 织、协调与控制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在全球论坛上对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为消费者带來 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U02.1.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从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 扩展到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与传统的物流不同,它是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基础上, 通过协作的方式整合资源,达到最佳的总体运营效率,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2) 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管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经营业务上成为世界上 最好的;只有企业间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增强竞争力。与具有一定优势的供应商、 销售商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结成战略同盟,使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3)供应链管理釆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加工企业供应链的集成思想是把供应链 成员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进行整合,看成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的供应链 管理。集成的基础是信息化和流程再造,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使部门之间、企业之间 的信息共享,管理实行扁平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 件和必要手段。它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物理实体的流动,而更关注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依 赖与支撑点,达到整合增值形成产业竞争力的目的“】。2.1.3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由于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 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挑战,随着农产品加工过程本身在降低成本等方面潜力的下降, 物流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迅速反应,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 工企业意识到与上下游关联企业配合的重要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在从原材料到最 终产品的转换过程环节上进行全面的协作和配合。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成为越來越多 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思想5。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以信息流通网络为依托, 农产品从生产一加工一消费者,沿着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物流中心、零售商 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使得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在整个供应链上畅通 的流动。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使得产、供、运、销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供应链上 各个主体达到共赢得目的。2.2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主要涉及对可食用的原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 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与制造业供应链相比,有其相对独特 的一面。(1) 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加工供应链中包含农产品生产过程, 农产品生产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影响大等特点。 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整合付出的努力要大大超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2) 原料供应和消费的不确定性较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原料供应的不确定 性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民的组织结构决定的。他们会受到自然风险、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的多重打击;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受资金、人义及技术等多方面制 约,管理水平较低,运营极不稳定。消费者的不确定性,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 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品的种类的多样化,流通渠道复杂化,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品在 品种、包装、质量、保健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加剧了市场与需求状况的不稳 定性。(3) 对物流的速度要求比较高。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的农业原材料及其制成 品一般具有供应季节性、物理和化学性能不稳定、易腐败等特点。因此,农产品加工 企业想要满足消费者要求,就必须在供应链中流动时尽可能的快。(4) 农产品加工企业集成难度较大。集成化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 制造业中的一些集成技术不适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集成。而且,农产品加工 企业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之间差异性比较大,农业生产和运营系统的“黑箱”特征 比较明显,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集成与优化的难度比较大7】。2.3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在目前市场竞争时代,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共同实现整体 增值,共同合作,共同分享的利益。为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活动 的实施。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激励并约束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构建一种共生伙伴关 系,在这种关系下供应链管理可以给企业与农户带来最大的收益。2.3.1供应链管理可以节约交易费用通过供应链管理活动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通过建立稳定的共生关系, 可以减少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 而降低违约风险。可充分利用共生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增强共生伙伴之间的信任和沟 通,同时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从而节约由不确定性导致的交易费用。由于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较高的交易频率,建立供需稳定的交易关系,可减少 了交易费用,有利于稳定双方交易,降低签约费用并可减少履约风险。通过供应链管 理活动,在保持了双方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又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避免了一体 化组织中的僵化失灵。2.3.2供应链管理促进合作与双赢通过供应链管理,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关系与传统各节点企业的 关系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通过农产品加 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使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商和消费者均获益。 农户及其他供应商通过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使自身农产品价值得到实现。 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与农户或供应商构建发展良好稳定的伙伴关系,为消费者提供优 质、放心的产品,从而获得利润。分销商或销售商可以将质优、价廉、符合用户需求 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获益。消费者可以从购买到优质、令人满意的产品或享受到 服务中获益。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可以提高整个农产品加工 企业供应链的运营效益,使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达到最大的发挥,保证并提高了农 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形成多赢的局面,从而使整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 链系统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共享机制已经幵始建立,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管 理的有效信息沟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保证,为农产品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有效通信沟 通创造了条件。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和 Interne的应用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 间每次交易都能充分地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使其相互之间协调行动。通过建立一个 稳定、高效的综合信息系统,可以取得较好的供应链管理效果和效率,从而保证农产 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增强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并保证了双赢的实现。2.3.3供应链管理创造更多竞争优势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使得各节点成员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强调 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各自的 核心竞争力,可以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节点成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业务外 包,不仅有利于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共生伙伴关系,更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有利于 各节点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培育自身与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源在于通过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活动可以使农产品加工 企处与农户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各节点可以共享市场信息、技术等 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供应链管理使得农户具有的劳动力、土地和时间优势得以发挥, 同时要减少了分散的农户单独获取市场信息、价格行情等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损失。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相互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材料及收 购,可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通过构建农产品 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使得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发生变化,改变了原來传统的偶然、 间歇交易,使其成为连续稳定的交易从而增强彼此的协作,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 竞争力_。总之,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新塑造, 可以增加农产品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安 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产品加工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对最终增强吉 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第三章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367:1。其比值 远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农产品的产量呈逐年递增的 趋势,农产品原料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们的农产品加工能力有限不能将丰富的 原料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工业品,故大量的农产品都以原料的形式流出。但是,与此同 时,我们又有很大的加工成品的需求,因此,我们又从外界大量购进加工成品,这样 以廉价原料形式流出吉林省的农产品,经过外部的加工处理又重新回到吉林省。这 样吉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外流,省内有农产品成品的需求,但是不能够得到充分 的满足。所以,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升吉林省农产 品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对提升吉林省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大意义。3.1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吉林省位于北半球中玮度地带,处于中国东北地区。其中部为松辽平原,播种面 积为395.9万公顷。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连续多 年居全国首位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吉林省 的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带。改革J?放后,由于生产 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吉林省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粮食的剩余量越来越大, 在此时期以初级加工为主要形式的粮食加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吉林省加大对农产品 加工业的投入,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其中一些大型农 产品加工企业如,大成、唯月、德大、华正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极推行标准 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状态截止2007年末,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为776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 时,企业资产总额达641.4亿元。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7.8 亿元,利税75. 2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87. 46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9. 5丨亿元,标 志着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if.在逐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数据來自吉林省发展改革 委员会)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水平随着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群体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农产品加工能力显 著增强。截止到2007年末,全省玉米加工产品有近200种,其中精深加工产品只有近 40种,粗加工和精深加工的比例为5: 1左右,玉米加工量仅为玉米产量的10%左右。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形势近年來,吉林省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广大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 将企业、基地、农户和标准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幵展生产活动促进了农业产业 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新型产业化道路。不仅 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推 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07年,吉林省第四批8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 区,已顺利完成考核验收。种植业的6个示范区规模不断扩大,面积由示范前的54585. 7 公顷,发展到60262公顷,增长10. 4%;养殖业的两个示范区由示范前的7. 2万头(只), 发展到76万头(只),是示范前的10.6倍。8个示范区平均单产增加10%以上,户 均增收20%以上,企业利润增加15%以上,总产值提高20%以上。吉林省逐渐形成与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业布局。以玉米、水稻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以大豆、 花生为主的油料深加工,以畜禽为主的畜产品深加工,以人参、鹿鸾、中药材为主的 特产品深加工,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逐渐成型(数据来 源:吉林新闻网)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现有模式分析作为吉林省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结果,农产品加工业如雨后春势般出现在黑土地 上,并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三大支柱之一,其中最突出的企业是吉粮集团、德大、 暗月、大成,然而现在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农 产品加工企业普遍陷入亏损。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吉林省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自救,迎接金融危机的挑战,从供应链的管理角度来看,在当甜的 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该在多方面改变现有供应链管理模式。根据实际调查分析,我们得出吉林省肉禽加工企业和水稻生产加工企业的现有供 应链管理模式:1.吉林省肉禽加工企业现有供应链管理模式:化 企 业农 村 养 殖肉加 T. 企批 发 商零 售 商消 费 者2.吉林省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现有供应链管理模式:水稻加工企业批发企业水稻种植户消费者零 售 商收 购 商根据网上的信息资源,以及各大加工企业的运作模式,我们得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 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面从单个链条上的组织来分析和从整个链來看分析供应链 落后现状。3.2.1从单个链条上的组织来分析供应链落后现状1. 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生产者是广大分散的农户,各自生产各自销售,没有 生产规模,缺乏标准,加工企业在供应链上没有处在核心的位置上,以至农产品加工企 业供应链失调,使得各个节点成员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尽力满足订单流上,不合 理的产能和无规模的物流运输都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2. 库存成本增加。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造成农户的不确定性、不持续性。在一个缺乏协调的农产品加 工企业供应链中,各个节点成员为了应付下游节点成员的需求变动,双方没有固定的 合作伙伴关系,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盲目性,所以 必须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仓储空间和运输压力,造成产品质量大 大下降。并且,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在国外农产品加工到销售是一个保质、增质 的过程,可是在国内尤其在寒冷的吉林省普遍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由于 农产品具有易腐烛、变质和不易保存的性质,而分散的农户不具有建立大型冷藏设备 的能力,因此增加了农产品的保管成本2。3.缺货现象严重。由于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四季温差很大,所以,农产品的生 产受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很大,农民的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像肉禽生产在春秋 季节产量很高,在冬季产量较低,价格幅度变化较大。导致吉林省农产品供应链的不 稳定性加大,供应链的补给供货期延长和市场终端缺货。4.供应链中各节点成员关系恶化。农产品供应链失调会导致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 成员之间相互埋怨、不信任,从而使潜在的协调努力变得更加困难。3.2.2从整个链上来分析供应链落后现状农产品流通是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商流包括以交易为基础的农 产品收购、加工,批发、分销、零售等环节;资金流包括供应链上资金的流转、结算、 投融资、保险、担保等环节;信息流包括供应链上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发布、 应用等环节;物流是农产品的流转过程,包括储存、加工、分拣、运输、配送等环节。 系统而言,吉林农产品加工供应链就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商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的商流不通畅,农产品交易 市场的数量和质量落后于实际需要,而且对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有 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一些地方农产品交易市场水 平落后,在加上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电子化交易手段没有得到使用,造成交易所受约 束较多,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较高,农产品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难以匹配。2、资金流问题,主要表现在结算手段单一落后、资金风险难以分散、融资渠道狭 窄三个方面。在资金结算方面,一些地方的农产品交易结算措施落后,仍然采取现金 结算,电子化的结算手段基本没有被采用;在风险分散方面,一些地方分散风险的措 施比较缺乏,保险业务涉及面较为狭窄,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较少、功能落后、 覆盖面较小;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供应链上中小企 业与农户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不足。以物流与金融的交叉创新业务物流金融业务 为例,这一业务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开展得十分普遍,有效缓解了钢铁、能源、有色 金属等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在内地农业大省,针对农产品加工供应链 的物流金融创新业务还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地农产品加工企业 供应链的运行效率。3、信息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物流服务产品价格信 息等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供应链上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 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造成了农产品加工供应链信息流不通畅,供应链上游不知下游需 求状况,下游也不知上游供应水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市场需求脱钩,市场消费者 对农产品的质量状况知之不多,农产品加工供应链上存在不少无效的物流。信息化是 现代物流乃至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环节,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将难以想象。链中的龙头加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滞后,上游和下游 得信息在其都没有得到体现,无法将其连接起来,然而,据一项对全国10多个省农产 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少批发市场尚未建立及时向社会发布供求信息和 价格信息的平台,经营户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得,最多的是通过交易现场获取,其次是 依靠同行的传播,而依靠当地市场发布、政府部门发布、媒体及网络传播所占的比例 较小。信息流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水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4、物流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环节,都存在规 捲较小、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条件较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物流 的供给水平。具体而自,农产品物流设备较为落后,并且较少根据农产品特点进行设 计;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较小,服务手段落后,物流 外包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没有,农产品物流效率不高;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包装、装卸搬运、信息处理、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农产品运输环节是不容 忽视的瓶颈,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实时流动,而且各个环节的衔接水平也不高,很有 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的延迟和断裂。冷链,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易腐货物从 采收加工、包装、c藏、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不间断地处于一定的适宜条件下, 最大程度地保持从庄稼地到餐桌的最佳质量,包括全面的冷藏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 它最能反映农产品的流通水平。虽然我国农产品流通量很大,但与美、R、德等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处于落后位置。这造成我国目前80%至90%以上的生鲜食 品是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冷链发展的滞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 供应链的水平提升。没有到达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的增值过程据统计, 常温流通中果蔬约损失20%至30%、粮油15%、蛋15%、肉3%,加上食品的等级间隔、 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3。3.3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供应链上的组织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3.1供应商主体分散严重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生产的主体主要包括成千上万的小农 户、农场等,具有法人、管理者、决策者、劳动者等多重身份,市场意识淡薄,总体 素质较低,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不够,进入市场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高昂交易成本。大 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对供应链的观点认识不够,还是传统的加工模式,各自 为政,信息闭塞,使得供应链上物流不畅,产品成本增加。供应商的这些特殊性,使得供应链管理理论中有关供应商选择优化、库存管理以 及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一些方法和理论,很难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上。例 如基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倾向于减少供应商的数量并增加其规模实力,但对于农产品 生产,其规模扩大主要依赖于土地和劳动力的集中,而我国的土地生产承包制,使得 减少供应商数量和增大其规模变得异常困难。3.3.2核心加工企业实力弱小经过几年的产业化发展,吉林省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例如德大集团、賠月集 团)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在市 场的影响力、产品类别、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还远远落后。目前吉林省的农 产品加工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而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实力弱小, 2008年,37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销售收入不到1.8亿元。企业管理、 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运行效率都很低,核心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能力弱,供 应链上下游连接松散,而且有些企业诚信度较低,没有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加工 企业必须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作为其经营理念,充分了解市场,充分了解顾客,快速响 应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加工企业在未来市场上赢得竞争 优势的根本。3.3.3物流发展滞后物流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是否能合理流动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农产品加 工供应链中的从原料到加工制品的流通量很大,加上其时效性等特殊性的要求对物流 功能的要求较高。吉林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特别是吉林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对落后,农村道路、通讯信息条件相对较差,包装、运输、仓储业旳落后不利于物 流的顺畅。例如在吉林省农民没有大型仓储设施及配套的运输设备,以致于造成粮食 不能较好的保存和及时的运输,有些农户由于储存不当,造成粮食品质下降。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包装一装卸一加工一配送等活动和与之相关联的物流 信息应作为一个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从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才能保证供应链 各个接点连接畅通。吉林省加工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链管理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努力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解决好与供应链配套的交通、信息、交易集散地等基础设 施问题。发挥好物流业的作用使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3.3.4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取决于深加工、精加工的程度,而中国对农产 品的深加工程度较低,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产值较低。吉林省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最 终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接受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够,导致最终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 求,从而造成产品积压、库存周转率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13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该及时准确的掌握消费者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快速响应, 这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是龙头加工企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产品 种类的增多,消费者需求档次的提髙,以及消费者口味的多变性,其对农产品需求的 多样性R益明显,消费模式已由温饱型转向为服务型、质量型。而农产品又具有容易 腐烛、容易变质、运输储存困难等特征,这就给农产品生产、物流带來巨大压力。由 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各主体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各主体拥有的信息量不同, 再加上信息传输条件限制,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使得各主体间无法达到 信息的共享。而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通常采用订单等松散的契约形式进行合作,也就 是所谓的“公司+农户”运营模式。然而作为经济性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双方都很 可能违约,如农户不按订单生产,或不将产品卖给加工企业而是卖给出价更高的买主; 而加工企业往往存在压级压价、限收拒收等违约行为,双方缺乏一定的契约关系,很难 实现真正的长期合作。3.3.5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农民由于信息滞后性等原因,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 生产的农产品有时并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而且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消费市 场缺乏调研,提供的产品在品种、质量、数量、规格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反过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的产品不能为加工企业带来效益,也会造成农业收益 低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例如2009年国家对大豆保护价 为0.18元/斤,但是在有些地方,由于农民信息闭塞,却以低于保护价的价格售出, 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获得,造成了农民收益不能得到保证。加工企业应该是一个平台,农产品、物流、市场信息、市场需求、客户服务等都 应该在这里得到体现,然而现有的加工企业不是处于核心地位,都是小规模企业,各 方面的信息都没有得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消费者,加工企业所加 工成的产品,应体现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企业是加工者,然而消费者也是加工者得 延伸,加工企业应该推和拉营销模式双管齐下,促进消费,就要求加工企业建立完善 的信息系统,企业和消费者的信息都能的到体现和互动。另一方面是与生产者,加工 企业应及时与农户沟通,及时公布市场信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市场信息,使农民合理 安排生产,其提供农产品有质、有量,有时,最好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控制供 给,避免盲目生产,既可以减少生产浪费,又可以使有限的供给达到最大的收益,实 现双方共赢。通过以上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为我们研究吉林省农 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此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立适合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了构建设计。第四章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设计4.1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人们幵始注意到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研究供应链管 理的要素,即供应链管理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将 供应链管理有关要素描述清楚的体系,虽然许多专家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卓越的研究, 但是这个问题至今仍是困扰管理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大多数人的研究结果,认 为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五个主要领域:需求管理、计划、物流管理、供应、回流。 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和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 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费用,并且寻求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但这两个目标之间往往有冲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4.1.1农产品特征农产品生产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包括两大类: 一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的植物生产,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二是以植物为食物进 行的动物生产,如鸡、牛、猪等。这些农产品作为原材料供给加工企业生产,农产品 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其供给的不确定性和不持续性,往往造成秋后供给过大,而春冬 季节供给不足。这些农产品所具有的共同点是时效性,这种特点是由农产品本身容易 腐烂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一特性限制了农产品的采购半径;而季节性特性是由农产品 的生产周期属性所决定的,到了成熟季节,就会大批量的供给,很难控制上市的节奏, 比如:蔬菜、水果等。而在农作物不生长的冬季,为了解决供给不足的矛盾,吉林省 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及长春市英俊食品公司在秋季进行了蔬菜和玉米速冻并储存,在冬 季大批量投放市场,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另外,由于吉林省地处严寒的东北,农产品 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比如水稻、玉米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一年只收获一次 与南方一年收获两次不同。农产品的三方面特性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形成 及其管理。4.1.2包装、物流问题农产品的物流包括包装、运输、装卸、存储、加工制造、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 都存在着质量保证及管理优化的问题。这里的运输包括从农户手中收集加工企业原材 料和配送加工企业加工成的农产品,并涉及到物流管理。由于吉林省农户的耕种养殖 区域比较分散,使得加工企业只能租用临时的仓库來储存,然后再集中运回加工企业 进行加工,这样就增加了企业成本。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 农产品大批量、高品质的需求,因此一些加工企业自己建立生产基地,实施规模化生 产。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的物流决定着各个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因此农产品物 流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利润的多少。目前吉林省却存在着品质不断下降的状况,主要 是因为在农产品的收割、分等、包装、运输等环节上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这 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关于农产品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此外, 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加工企业为了自己的私欲把一些过期或变质的 农产品伪装加工再出售给消费者,这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障碍,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 的供应链管理效能很难充分发挥5】。4.1.3营销与竞争问题营销与竞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缺乏。在吉林省,农产品的 生产比较分散,这就使得供给信息非常零散和不够准确,最近几年的三农问题得到国 家的关注,农民的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今年什么农产品好卖,明年就大量播种什么, 出现供给极不均衡,与此同时,来自零售商的需求信息也很难直接到达分散的农户。 除了供求信息外,食品安全信息也是如此。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得农产品加 工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巨大的信息费用。二是频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巨大变 化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上各结点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之间就价格和利益进行谈判的交易成本很大。农户的大量分散以及农产品生产的 无规模,农户在价格方面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获益的往往是加工企业,这很大程度 上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三是传统的农贸市场的竞争。在以传统 流通方式为主要特点的大量农贸市场中,得益的是最终消费者,同时受害的也是消费 者,主要是由于价格便宜,但质量和安全没有保障,这是当前中国农产品转向现代供 应链管理的重要制约。传统农贸市场的低成本和巨大吞吐量,使得以现代供应链管理 为主要特征的超市很难与其竞争。现实中,很多超市退出了农产品的经营。四、菏刻 的供应交易协议。由于农产品总体上是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消费者口味的多变和要 求的苟刻,交易合约往往有利于买方,因此在调查中可以经常听到农产品加工供应商 抱怨进入超市难,双方没有平等洽谈的平台。超市在定价、发货、付款、质量监控、 促消费、上市费、广告费和有关折扣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 品进入超市的成本很髙_。4.1.4组织成熟度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求参与企业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从物流与供 应链管理的实践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选择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供应链上的组织 大部分具有独立的市场行为能力和核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业务。而在 吉林省目前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情况则有所不同,供应链中的组织都不稳定。首先 是分散的小农户,很难被纳入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农户的小规模生 产和市场行为能力的缺乏,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挑战。根据国外农产 品供应链发展的经验来看,农民合作社可以解决分散农户的缺点,但吉林省目前这样 的农民组织还很少,而一些龙头加工企业又往往不能照顾农民的利益。另外,目前吉 林省还缺乏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提供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 也很缓慢,没有相应的物流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