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1)PPT课件.ppt_第1页
立克次体(1)PPT课件.ppt_第2页
立克次体(1)PPT课件.ppt_第3页
立克次体(1)PPT课件.ppt_第4页
立克次体(1)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章立克次体,Rickettsia,1,.,掌握:立克次体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外斐氏反应;致病物质与致病机理。普氏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及其传播方式。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及其传播方式。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及其传播方式。,2,在生物学特性上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类似于细菌:有细菌基本结构;二分裂繁殖;有新陈代谢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类似于病毒: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3,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多种形态,以球杆状为主,G-,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使其成为寄生宿主,或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多种抗生素敏感。,4,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其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5,第一节概述,一、生物学性状球杆形或呈多形态性,G,不易着色。常用Giemsa染色代替,呈紫红色。,6,不同的立克次氏体在感染细胞内的位置不同,具鉴别意义。,7,普氏立克次体:胞浆内分散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胞浆近核处成堆排列;班点热群立克次体:胞浆内和核内。,8,恙虫病立克次体近核处成堆排列,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上皮细胞的细胞浆,9,恙虫病立克次体,10,OrientRickettia,11,细胞中的立克次体,12,(二)培养特性,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只在活细胞内二分裂繁殖,13,(三)抗原结构,1、群特异性抗原(脂多糖)2、种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14,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普通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OX19、OX2)具有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抗体,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15,主要立克次体与某些变性杆菌菌体抗原交叉现象,16,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内毒素2、磷脂酶A:被吞噬后能溶解吞噬体膜的甘油磷脂,进入胞质,分裂繁殖,导致细胞破裂。,17,(二)致病机制,带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叮咬-侵入皮肤-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入血,第一次菌血症-全身各脏器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感染灶-入血,第二次菌血症。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血流,到达全身各器官的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再次进入血流导致各种临床症状。,18,(二)致病机制,带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叮咬或粪便污染伤口-侵入皮肤-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细胞肿胀、坏死、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血管周围炎性侵润。入血-累及器官致各种临床症状。,19,主要病变是增生性、血栓性或坏死性血管炎。另外,抗原抗体反应加重病变(三)免疫性细胞免疫为主,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20,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采集:血液2.分离培养:动物接种3.血清学试验:Weil-Felixreaction:抗体滴度1160,21,第二节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Q热柯克斯体Q热,22,第二节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一、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1、传染源:病人2、传播媒介:体虱3、传播方式:虱人虱,23,24,普氏立克次体传播方式:虱人虱,人虱人人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传播方式,25,二、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1、传染源:鼠2、传播媒介:鼠蚤或鼠虱3、传播方式:鼠蚤-人,26,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鼠鼠蚤鼠虱鼠蚤人鼠,人,人虱,27,28,三、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皮肤局部黑色焦痂,1、传染源:鼠2、传播媒介:恙螨3、传播方式:恙螨幼虫-人,29,卵成虫稚虫,稚虫成虫卵,鼠等幼虫,幼虫(第二代)人等,恙虫病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恙螨,30,传播方式:病鼠恙螨幼虫稚虫成虫卵人幼虫鼠,31,恙螨,32,四、贝纳氏柯克斯体Q热,1、传染源:牛、羊等家畜2、传播媒介:蜱3、传播方式:接触或通过呼吸道、消化道,33,34,第19章衣原体,Chlamydia,35,.,掌握:衣原体的概念、共同特征。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沙眼亚种的致病性,传播方式。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熟悉:沙眼衣原体的分类。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36,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由动物传播的鹦鹉热衣原体。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37,共同特征,G-,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壁组成与G-相似有独特发育周期,二分裂法繁殖含有DNA、RNA两种核酸必须在真核细胞中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38,一、生物学特性发育周期:有原体和网状体两种结构原体:小而致密,呈球形、椭圆形、梨形。Giemsa染色呈紫色,EB具高度感染性,在宿主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网状体亦称始体:大而疏松,圆形或椭圆形,RB可繁殖,不具感染性。网状体二分裂成子代原体。,第一节概述,39,发育周期约4872h从EBRB子代EB,40,发育周期,原体进入易感细胞发育成网状体二分裂,产生许多子代原体从感染细胞中释放,41,Inclusionbody包涵体: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42,43,包涵体即指在易感细胞内含增殖的网状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44,细胞核,衣原体的包涵体,包涵体,45,二、培养特性,鸡胚或鸭胚卵黄囊动物接种细胞培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46,三、抗原结构,属特异性抗原种特异性抗原型特异抗原,47,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性原体通过损伤侵入吸附于粘膜上皮细胞可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外膜蛋白的作用),48,含类似G-菌的内毒素,抑制宿主细胞代谢。LPS引起IV型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和瘢痕。,49,(二)免疫性,弱,常表现为持续感染、反复感染或隐性感染。,50,第二节主要致病性衣原体,一、沙眼衣原体:三个生物型。1、沙眼生物型2、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LGV)3、鼠生物型(不引起人类疾病),51,1956年汤非凡用鸡胚卵黄囊首次接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52,沙眼生物型所致疾病(1)沙眼,致盲的第一位病因眼眼眼手眼,53,沙眼,54,沙眼的病程,55,(2)包涵体结膜炎不侵犯角膜,能自愈婴儿:化脓性结膜炎,经产道感染成人:滤泡性结膜炎,性接触,手-眼,游泳池(3)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GU,通过性接触传播,2/3女性半数男性无症状,重要传染源。,56,1.沙眼亚种所致疾病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血清型4个11个11个A、B、Ba、CDKDK传播途径眼眼产道性接触眼手眼性接触游泳池临床表现沙眼化脓性结膜炎NGU滤泡性结膜炎,57,(二)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性病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